《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
战争论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是一本由克劳塞维茨所著的军事理论著作,它被广泛认为是军事学的经典之作。
这本书中充满了对战争本质的思考和分析,旨在揭示战争的规律和战争胜利的途径。
通过阅读《战争论》,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战争的防范与处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明确提出了战争的本质是政治,并强调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极端的政治手段,是在政治斗争无法解决问题时的最后手段。
这一观点使我明确了战争与政治的紧密联系,战争并非一种单纯的冲突行为,而是政治手段与目的的延伸。
其次,克劳塞维茨谈到了战争的三个基本要素:敌人、指导战争的政府和武器手段。
他指出,了解敌我差异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指导战争的政府必须具备明确的政治目标和正确的指挥能力,而武器手段则是实现战争目标的具体工具。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战争胜利与全面了解敌情、正确决策和有效运用武器密不可分。
再次,克劳塞维茨强调了军事战略的重要性。
他认为,战争胜利主要取决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军事战略应该以政治目标为导向,既要注重整体布局和战略计划,也要关注具体战役的执行和战术手段的运用。
这一观点使我了解到,只有正确的军事战略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最后,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变数性。
他认为,战争是一种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活动,战争中的各种变数无法完全掌控。
面对不确定性,战争指挥者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应对战争中各种意外情况。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战争决策和指挥需要灵活应对,不能刻板地遵循既定战略和计划。
通过阅读《战争论》,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战争不仅是一场冲突,更是一场政治的延伸。
只有充分理解战争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并实现政治目标。
因此,我们需要在和平时期加强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不断提高战争指挥者的能力和素质,以应对世界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
《战争论》读书笔记1000字
《战争论》读书笔记1000字《战争论》这部书中一些内容,让我对我个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也有了新的领悟,同时记录在了读书笔记中。
三点笔记:1.战争的定义: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暴力是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与敌人是目的,从概念上讲,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真正的目标。
2、第一种相互作用、第二种相互作用、第三种相互作用及在现实中的修正:第一种相互作用:交战的每一方都使对方不得不像自己那样使用暴力;第二种相互作用: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主宰,而是不得不像敌人那样行动,就像敌人不得不像我们这样行动一样。
第三种相互作用:根据抵抗力来估计我们应该使用的力量,但是敌人也会这样做,这又会趋向极端在现实中的修正:如果认为无论何时都必须准备应付极端,每一次都必须最大限度的使用力量,那么这种做法无非是纸上谈兵,一点也不适用于现实世界。
3、战争不是孤立行为、战争不是短促一击、战争的结局不是绝对的,现实中的概率代替了概念中的极端和绝对。
三点感想:1、目前中印冲突地点是洞朗地区,我们在这里修路,就体现了”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真正的目标“这个定义。
大家看下面的地图,绿色是印度领土,显而易见,印度的东北地区和他广大的本土,只有很窄的一个走廊相连,像鸡脖子一样。
上图中的'红点,是发生冲突的地方,这里是中方领土中,最靠近鸡脖子的地方。
如果我们在这个地区修路,一旦修好重装备的火炮呀,坦克呀,火箭炮呀,都可以快速部署到这里。
一旦中印开战,可以直接火力封锁那个鸡脖子,直接把印度东北地区和其本土割裂开。
看吧,直接让印度东北地区无力反抗。
2、我以前对待工作中每一项事务的态度,就像是对待一场理论上的战争,我感到我的行动就是按照理论上的三种相互作用在进行。
比如说啊,我的工作是咨询性质的,而对谁会来咨询?怎么达到好的咨询效果?后续如何跟进等等事项,我心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的,这个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对方如何反应的不确定性,一个是对自己如何处理某个具体事件需要投入多少精力的不确定性。
【读后感500字】战争论读书笔记500字
【读后感500字】战争论读书笔记500字
尽管《战争论》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其中阐发了一些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
一、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1.战争绝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
2.政治决定战争。
3.战争反作用与政治。
二、消灭敌人军队与保存自己军队的目的相辅相成。
1.适情确定战争的目的。
2.消灭敌人军队是战争的最高目的。
三、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战争理论。
1.理论应是一种考察而不是死板的规定。
2.光辉的战例是最好的老师。
3.战争理论必须考虑时代的特点。
四、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
2.军队的武德是一种可以单独考察的特殊的精神力量。
3.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是融合在一起的。
五、民众战争是战争的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
1.民众战争是战略要素突破过去人为的限制的结果。
2.民众战武装是一种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
六、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形式是相互交错的。
1.防御是由巧妙的打击组成的盾牌。
2.防御是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
3.迅速而猛烈地转入进攻是防御最光彩的部分。
七、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1.数量上的优势是最普遍的至胜因素。
2.要在决定的地点和关键的时机集中兵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战争论》读书笔记读后感
《战争论》读书笔记、读后感《战争论》读后感1832年,普鲁士过世将军克劳塞维芡的著作《战争论》问世,这本书首度以战争事实来印证探索战争的共通法则,迥异于仅描述战争或只研究武器技术发展的兵书,而成为近代兵学的原典。
时至今日,《战争论》被译成多国文字而影响了现代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战略思想,并被列为西点、圣西尔等重要军事学校必读经典,克氏也成了世界公认的最有影响力的战争理论家。
流传150余年的《战争论》,字字珠玑,随处摘取一句作为论例,顿觉光芒四射,今天,它终于在我的手中! 读完全书后,我得到一个结论:要做营销,就一定要读《战争论》!克劳塞维芡将战争描述的是如此出神入化,读着都可以闻到一股浓浓的硝烟味,似乎参与了这一场“大战”!书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我觉得是最经典的,特引于此——“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的微光,带领队伍前进。
”一个人的能力不在于大小,而在于是否在最劣势的时候,甚至处于最被动的状态下,是否发光,哪怕是一丝光线,也能指引后面的所有人前进,这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然而,我们身边太缺少这样的领导者了。
在战争开打后,许多领导者往往不知道怎么做,多数都不懂怎么带领团队,更不要说是去发光了。
克劳塞维芡《战争论》,教导我们怎么在一场战争中去把握更多的机会;教导我们身先率人的基本心态和态度,毕竟具备这些,是参与战争的前提条件,它决定了战斗力是否爆发出来,是否更有“劲道”,决定制服敌人的力度。
作为中国企业,太需要“领航员”了,克劳塞维芡已经告诉我们最好的方法,也告诉我们怎样去参与一场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探讨战争的属性问题时认为,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战胜敌人、打败敌人,透过战争的全部现象就其本身的主要倾向来看,战争是个奇怪的三位一体:暴烈性的要素,使战争成为一种盲目的自然冲突,概然性和偶然性的活动,使战争成为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性,使战争成为一种纯粹的理智行为。
战争论前四章读后感
战争论前四章读后感一、关于战争的定义——复杂又简单的暴力游戏。
第一章在讲战争的定义的时候,真的让我有点晕乎,又有点恍然大悟。
战争嘛,简单来说,不就是一群人用武力去打另一群人嘛,但克劳塞维茨说这可没那么简单。
他说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这就像是两个人吵架,要是讲道理讲不通,那就只能动手了,只不过这个动手可不是小打小闹,是上升到国家、集团之间大规模的动粗。
而且这种暴力不是毫无目的的,是要让对方听话,就像小时候调皮被家长揍,家长揍你是为了让你听话一样,只不过战争这个“家长”更凶狠,“孩子”也更难管教。
二、战争的要素——像做菜的调料一样复杂多样。
第二章说到战争的要素,好家伙,感觉战争就像一道大菜,各种要素就像调料一样。
首先是精神要素,这就像菜里的盐,看着不起眼,少了它可就没味儿了。
士兵的士气、将领的智慧和意志,这些精神上的东西在战争里可太重要了。
一个士气高昂的部队,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能爆发出超强的战斗力。
我就想啊,要是古代那些士兵打仗前都像现在运动员参加比赛前那样有个精神动员大会,喊着响亮的口号,那场面肯定很热血。
物质要素呢,那就是实实在在的食材了,武器、装备、粮草这些东西,没有它们,仗都没法打。
就好比要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没有食材,光靠喊口号可不行。
要是古代战争中一方有锋利的刀剑,另一方只有木棍,那有刀剑的一方肯定占优势啊。
克劳塞维茨把这些要素分得这么细,让我觉得战争真不是个简单事儿,就像做菜一样,调料搭配不好,菜就不好吃,战争要素组合不好,那就得吃败仗。
三、军事天才——战争中的超级英雄?第三章提到军事天才,这可把我吸引住了。
军事天才就像是战争里的超级英雄啊。
他们得有勇气,这是肯定的,就像超人要勇敢地面对敌人一样。
但又不能只有勇气,还得有智慧。
我想象中的军事天才就像诸葛亮一样,坐在营帐里,拿着把扇子,就能想出各种妙计来打败敌人。
而且他们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在战争的压力下不能崩溃。
我觉得汉尼拔肯定算一个军事天才,带着大象翻越阿尔卑斯山,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智慧和意志啊。
《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
《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有着西方“孙子兵法”之称的《战争论》主要论述了战争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以及战争计划等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战争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它是可以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
《战争论》是军事思想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
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看了将近半个月,终于看完了这套厚厚的理论书。
《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内容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内容是附录。
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
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己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
不符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
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
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
所以军事一直处在附属地位。
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样子,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读书笔记战争论
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1 在读完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乔良老师的《超限战》之后,今天开始读《战争论》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开克劳塞维茨这本经典之作了。
还记得第一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初,我慕名而来,但是在翻了五六页之后,深奥难读的文字,枯燥无味的论述让我彻底打消了读下去的念头,我的第一次尝试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第二次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研究“社会化战争”这个课题的需要,我鼓足了勇气再次翻开了那本放在书柜角落,并已经落满灰尘的《战争论》,这一次我几乎是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中下三册翻了一遍。
翻是翻完了,但是基本上就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如今我又一次翻开了它,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我希望此次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
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
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
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
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战争论》初一读后感5篇
《战争论》初一读后感5篇《战争论》初一读后感(精选篇1)在读完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乔良老师的《超限战》之后,今天开始读《战争论》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开克劳塞维茨这本经典之作了。
还记得第一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初,我慕名而来,但是在翻了五六页之后,深奥难读的文字,枯燥无味的论述让我彻底打消了读下去的念头,我的第一次尝试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第二次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研究“社会化战争”这个课题的需要,我鼓足了勇气再次翻开了那本放在书柜角落,并已经落满灰尘的《战争论》,这一次我几乎是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中下三册翻了一遍。
翻是翻完了,但是基本上就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如今我又一次翻开了它,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我希望此次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
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
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
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
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战争论读后感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是法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力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深刻剖析战争本质的哲学著作。
读完这本书,我对战争的理解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对这位军事大师的思想深感敬佩。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对战争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他认为战争不仅仅是政治的延续,更是政治的继续手段。
他认为战争绝对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对立国家之间斗争的一个结果。
战争的目的是通过武力摧毁对方,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标。
这种理解超越了一般人对战争的狭隘认识,使我对战争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战争论》一书还深入剖析了战争的特点和规律。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动态性。
战争的结果往往是由许多复杂因素决定的,决策者必须具备准确的判断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他还提出了“战略三要素”:军事力量、决策能力和意志力。
军事力量是战争的基础,决策能力是战争的关键,而意志力则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这些观点使我对战争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认识到了战争背后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我认为,作为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战争论》不仅仅适用于军事工作者,更适用于广大读者群体。
克劳塞维茨的思想无疑是具有普世意义的。
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克劳塞维茨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知己知彼”、“目标一致”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适用。
读完这本书,我也更加意识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我深受《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对军事家的要求的启迪。
他认为,军事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
只有如此,军事家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这对我个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提醒和启示。
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只有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读完《战争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读后感心得体会
《战争论》读后感-《战争论》读后感心得体会尽管《战争论》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其中阐发了一些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战争论》读后感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战争论》读后感【1】一个民族的活动种类越单调,军事活动在这个民族中越可能占据重要的地位。
出现军事天才的机会就越多。
对这本书最初兴趣起源于作者与拿破仑之间的些许微妙联系。
作为“军事天才”的拿破仑,他的辉煌他的落魄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因而探索他的事业巨细也成为了我的一个小兴趣。
说到战争,虽然这本战争论距离我们已有好些年份,但是,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很多信息不因时间为转移,只要世界还存在着与当世之时共同的某一属性。
放眼近年来的伊拉克战争,我们可以明白,战争无非是国家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自我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看待战争,研究战争,战争论精心研究了战争中的一切因素,分析对当今战争理论和实践有相当大的指导借鉴作用。
其实,处于自身的局限性,对本书最大的印象就在于本书关于人道主义的否定给予了我巨大的冲击力。
善良者希望在炮火中寻得平衡,幻想着类似电影一样可以巧妙的处理大慯之事的幸运办法,然而人道主义赋予我们的善良唯是的道德观念在战争这里往往覆于破灭,战争的实质就是如此残酷。
不造成破坏又使对立方臣服的意志并不能冠冕堂皇的称之为战争的艺术,这也并不是军事艺术真正的发展方向。
纵使此论观之甚美,但其实质是必须克服的错误思想,不能犹豫厌恶残暴这个要素就忽略其艺术本性,客观存在之物,我们需要正视。
另一点论述与之有类似的情结,也确实让我在如此浩瀚的文字中产生了些许共鸣,既为不确定的感情因素。
我们的理性告诫我们应该追求斩钉截铁的“是或不是”,我们的情感却驱使我们逗留于“大概”“也许”之间。
哲学探索和逻辑推理的道理会将人引入陌生的“冰冷”世界,而侥幸的情感则带人步入偶然的幸运国度。
尽管概率不定,但思维的惰性总是让人们偏至于感性的不肯定。
《战争论(全三册)》[德]克劳塞维茨著读后感
《战争论(全三册)》[德]克劳塞维茨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战争论(全三册)》[德]克劳塞维茨著读后感《战争论》是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代表作,被誉为“军事理论的圣经”。
近日,我有幸阅读了这部巨著,深感其观点独特,文字犀利,旁征博引,触类旁通。
在这部作品中,克劳塞维茨以深邃的洞察力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对战争本质、战争规律、战争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克劳塞维茨对战争本质的论述让我耳目一新。
他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观念中战争与政治的分离,使我明白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
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不是单纯的技术较量,而是意志和决心的较量。
”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中的精神因素,使我认识到,在战争中,士气、意志和决心的重要性不亚于物质力量。
其次,克劳塞维茨对战争规律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
他提出了“战争迷雾”的概念,指出战争中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和预测困难等问题,使我明白了战争中的风险和挑战。
克劳塞维茨还提出了“战略棋盘”理论,将战争比作一场棋局,强调了战略谋划和兵力部署的重要性。
这一观点使我认识到,在战争中,战略眼光和谋略的运用至关重要。
再次,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策略的阐述让我深感其智慧。
他主张在战争中采取“进攻为主,防御为辅”的策略,认为进攻可以夺取胜利,防御可以保持优势。
克劳塞维茨还提出了“重心打击”理论,主张集中力量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以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这些策略思想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使我明白了在战争中如何运用战略和战术。
第二篇范文《战争论(全三册)》[德]克劳塞维茨著读后感——从现代战略视角重新解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军事理论的里程碑,其对战争的深刻洞察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当我们从现代战略视角重新审视这部著作时,会发现克劳塞维茨的观点并非全然适用于当今世界的复杂性。
在此,我将尝试从现代战略的角度对《战争论》进行解读,并探讨其意义与目的。
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
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战争论读书笔记一拜读大作前总要先搜集一下作者的资料,当然不仅仅是表达对先人的尊重。
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大约也不用读这一类书了。
冯卡尔克劳塞维茨参谋官阁下作为小贵族出身的普鲁士正牌科班军校毕业生,虽然实战战绩并不比他庙算功夫来的硬朗,但也不妨碍他书中相当一部分观点表现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至少当时看来是这个样子的)。
von爵爷所处的时代距今已近两百年,从书中援引拿破仑战争的史例看来,该时期方法主义盛行致使将军们的想象力达到一种近乎于贫乏的状态。
最好的例子莫过于耶拿会战中路易亲王在扎尔费尔特,陶恩沁在多伦山,以及作为两翼的布吕歇尔和格拉威尔特都因袭用腓特烈之斜行战斗队型而全军覆没一事,除此还有同一时期拿破仑麾下将领清一色的热衷于集中大兵团血战和较早前法国革命时代流行宽大战线包围战法之史例为佐证。
总的说来,书的名字起的够宏大,并且从篇幅上讲也算得上面面俱到,这得益于作者一生丰富的军中履历;不过可惜作为布留赫尔军团参谋长,败于拿破仑之手),同样我们从作者行文立意中也不难发现他若隐若现的以旁观战略决策者的角度进行阐述,所以在一些微妙的技术性问题(比如诡诈,兵力牵制)上显得有些流于表面,甚至对一些实际的困难(并不是全然无法克服的,比如情报分析)抱以一定程度的逃避态度。
目前为止我只读完了第一卷,该部分有一个词的使用频率很高——“概然性”。
这里所谓的概然性并不是指不可预测的随机事件,而是说因为情报不确定或者消息在传递过程中产生滞后性导致当前敌情的不明朗(类似游戏中的战争迷雾),然则这种情报的不准确有多大程度是源自客观技术限制,有多大程度是因为谍报人员的作业能力不足,有多大程度仅与将帅的优柔寡断相关联,有多大程度上因为只有被动获取而没有佯动误导,有哪些不确定性可以克服,那些在现行条件下无法解决。
这系列问题本就需要分类探究,深入讨论的。
不过在情报一章中,作者固然没办法否认情报对一场战役胜负的重要性,却过分夸大了它的不可靠性和多变性,认为可靠的情报“不过是著书立说的人想不出更好地说法时提出的一种聊以自慰的可怜的遁词而已”,同时不知是否因为对不确定性带有一种先验性的偏见,作者干脆直接武断的盖棺定论“简单地说,大部分情报都是假的,而且人们的胆怯使情报的虚假性和不真实性变得更大了”。
战争论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战争论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战争论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争论读书笔记1最近在网上见很多网友推荐读一下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反正无事就粗粗的看了一下,对该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后人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被视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鼻祖。
但是,在读这本书时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人,克劳塞维茨的妻子玛丽,这位伟大的妻子在丈夫因在军中感染了当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而突然去世后,强忍着悲痛和对丈夫的思念,经过近七年的手稿整理最后出版,使这本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名著得以保存,《战争论》书中论述了作者对战争艺术的独特见解,包括对战争和政策关系的研究,“摩擦”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士气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一般战略的看法等。
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塞维茨本人也因此被视为“西方兵圣”,据说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也极为重视这本书,其著名的《论持久战》也借鉴了不少该书中的理论,当然老毛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结合中国的特点为我所用,呵呵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看一下吧。
战争论读书笔记2看了将近半个月,终于看完了这套厚厚的`理论书。
《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内容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内容是附录。
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
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己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
不符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
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读后感精彩6篇
《战争论》读后感精彩6篇《战争论》读后感篇一在读完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和乔良老师的《超限战》之后,今天开始读《战争论》了,这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次翻开克劳塞维茨这本经典之作了。
还记得第一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初,我慕名而来,但是在翻了五六页之后,深奥难读的文字,枯燥无味的论述让我彻底打消了读下去的念头,我的第一次尝试也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第二次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由于研究“社会化战争”这个课题的需要,我鼓足了勇气再次翻开了那本放在书柜角落,并已经落满灰尘的《战争论》,这一次我几乎是用火柴棍撑着眼皮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中下三册翻了一遍。
翻是翻完了,但是基本上就没有看懂,唯一的收获就是记住了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而如今我又一次翻开了它,面对长达一千多页的这本书心情是复杂的,我希望此次能够从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但心里不禁有些担心自己能否坚持把它读完。
读《战争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它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我们用脑子去思考、去体会。
书有不同类型,当然我们读书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对于《战争论》这样一本作者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经典之作岂能想读武侠小说一样呢?读书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学习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学风,没有读书破万卷的积累,我们那里可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呢?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也没有绝顶的天才,人需要付出才可能得到回报。
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洋洋洒洒写下了三十多万字,也有不少得以见报,小试牛刀,小小的成功心情是喜悦的。
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奋斗的开始,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得多了渐渐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在研究一些深入问题的时候我才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读书是需要坚持的,学习也应该是一种习惯,静心、静心、再静心,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现在是该磨刀的时候了,停下笔,多看书。
如今在一次翻开《战争论》我也不期望能够完全将他吃透,只是希望有所收获,并希望以后看第四遍、五遍、六遍的时候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战争论》读书笔记
《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不是消遣,不是一种追求冒险和赌输赢的纯粹的娱乐,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为了达到严肃的目的而采取的严肃的手段。
战争由于幸运的变化,由于激情、勇气、幻想和热情的起伏而表现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这一手段的特色而已。
社会共同体(整个民族)的战争,特别是文明民族的战争,总是在某种政治形势下产生的,而且只能是某种政治动机引起的。
因此,战争是一种政治行为。
只有战争真的像按纯概念推断的那样,是一种完善的、不受限制的行为,是暴力的绝对的表现时,它才会被政治引起后就好像是完全独立于政治以外的东西而代替政治,才会排挤政治而只服从本身的规律,就像一包点着了导火索的炸药一样,只能在预先规定的方向上爆炸,不可能再有任何改变。
直到现在,每当军事与政治之间的不协调引起理论上的分歧时,人们就是这样看待问题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种看法是根本错误的。
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现实世界的战争并不是极端的行为,它的紧张并不是通过一次爆炸就能消失的。
战争是一些发展方式和程度不尽相同的力量的活动,这些力量有时很强,足以克服惰性和摩擦产生的阻力,但有时又太弱,有时急有时缓,因而有时迅速有时缓慢地达到目标的,但是在这两种情况下,战争都有一段持续时间,足以使自己接受外来的作用,做这样或那样的改变,简单地说,战争仍然服从指导战争的意志的支配。
既然我们认为战争是政治目的引起的,那么很自然,这个引起战争的最初的动机在指导战争时应该首先受到极大的重视。
但是政治目的也不是因此就可以任意地决定一切,它必须适应手段的性质,因此,政治目的本身往往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尽管如此,它还是必须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
所以,政治贯穿在整个战争行为中,在战争中起作用的各种力量所允许的范围内对战争不断发生影响。
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如果说战争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
《战争论》读后感中学5篇
《战争论》读后感中学5篇《战争论》读后感中学篇1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这个名词会不会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到一部分答案,还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上,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
无数个我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打倒敌人,那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到战争的胜利。
那么战争起源于何处?远古时代人少,不可能有战争,只有两个野人为一个雌性野人打架或决斗,就像动物那样为了繁殖而已,其实就是为了生存的延续。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人种与人种,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说到底还是为了一种目的,一种更好的发展,生存的目的。
如日本的扩张就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多。
所有的战争都逃不开这样的目的。
从原始的征服到现代的政治。
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就没有人愿意去战斗,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从来没有赢家。
所谓的胜利只是将自己的损失加于敌方而已。
所以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得到利益而流血的过程。
人存在于世界,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一直会有争斗,小则国家内部而已的阶级利益矛盾,大则国与国的生死存亡。
战争会与人的思想境界有关,人类从来都是在索取,向大自然,向自己有能力征服的国家,(所以有了殖民地,有了奴隶)。
上天给予人有限的能力,人却有无限的欲望。
所以战争萌芽于人类的欲望,随着社会进步,有了国家有了政治制度,战争就成了统治者获取更大利益的工具。
从秦灭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逃出这个范围,打着民族强大复兴的旗号去强行夺取其他民族发展的权利(殖民要求,租界,关税,巨额的战争赔款),人类多么可耻啊!!而战争则成为政治的手段,成为别国插手他国的工具。
而战争能否消失就在于人类社会能否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没有国界,没有人种的歧视,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认识到我们都是地球人。
《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战争论》读书笔记-《战争论》读书笔记心得体会《战争论》,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可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战争论》读书笔记【1】克劳塞维茨通过军事活动的考察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1卷,121页)事实上,无论这种死板的理论多么面面俱到,都不可能完全解决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之间的矛盾。
为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理论不应是对战争实践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
"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如果对经验进行这样的考察(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战史进行这样的考察),就能深入地了解它们。
"(第1卷,122一123页)也就是说,理论不应当成为一套供战场上使用的代数公式,不能通过规定死板的原则,为人们指出狭窄的必然的道路。
相反,理论应该"成为通过书本学习战争问题的人的指南,到处都为他们指明道路,使他们顺利前进,并且能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防止他们误入歧途";"理论应该培养未来的指挥官的智力,或者更正确他说,应该指导他们自修,而不应该陪着他们上战场,这正像一位高明的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智力,而不是一辈子拉着他走一样。
"(第1卷,123页)总之,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和从事战争的人们"确定思考的基本路线,而不应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第1卷,124页) 只有根据上述观点,才能消除战争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建立一种令人满意的作战理论,即是说,建立一种有目的、切合实际的作战理论。
而且这种理论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不断接近实际,以致消除理论脱离实际的反常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争论》读书笔记范文战争论读后感200字(一)《战争论》是19世纪军事理论顶峰的伟大之作,它是可以与《孙子兵法》媲美的西方经典军事著述。
《战争论》是军事思想第一部自觉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方法系统地总结战争经验的著作,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
这部著作不仅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
作者克劳塞维茨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西方近代军事理论奠基者。
他先后研究了1566~1815年间所发生的130多个战例,总结了自己所经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写出了一部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
《战争论》首次把西文军事思想综合成为一个具有内存联系的理论体系,初步揭露了战争的复杂本性、内存的运动规律、整体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战争上升到战略层次、战术层面等系统内容。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我就给他做一下广告了,可惜没有广告费,哈哈。
战争论读后感400字(二)看了将近半个月,终于看完了这套厚厚的理论书。
《战争论》一共有三卷,其中第三卷内容全是克劳塞维茨的草稿,还有一半的内容是附录。
从总体来看,这套书对战争的定义,作战的方式等写得都很详细,细小到每一个环节。
但这样反而觉得有些重复和啰嗦,不如《孙子兵法》那样简洁,给自己未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果真正的精读此书,反而怕引起教条主义,思维局限在一个区域。
不符合战争多变化的特点。
并且对我这种对军事不了解的初级读者来说,读着颇为费力。
《战争论》第二卷,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尤其喜欢关于防御的那一篇,在战争中,我一向都喜欢防御,而对进攻兴趣不大。
其中还谈论到战争的目的,也就是政治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就是政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政治服务于王权,是王权的工具,间接的军权也是服务王权。
所以军事一直处在附属地位。
如果金权超越了王权,军权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样子,只是换了个服务对象而已。
书中大量列举了腓特烈大帝、拿破仑的战争事实,以前我对拿破仑进攻沙俄而遭到惨败一直很感兴趣(因为希特勒也是败在这里),在书中也得到强有力的分析,多的不说,只是最后总结性言论里说道,拿破仑的错误在于没有认真对比俄国与欧洲诸国的区别,用攻打欧洲诸国的方式去进攻俄国,结果遭到史无前例的惨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帝国灰飞烟灭。
此书内容太多(有77万字),并且都是理论性言论,我承认自己并未完全消化,这套书和《国富论》一样,等过几年后,我一定会重读的。
战争论读后感600字(三)说到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似乎就要说说经典,什么是经典,以及如何对待经典。
所谓经典,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经典作为名词的时候有以下两种所指:一是“传统的具有性的著作”;二是“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从各国对于经典一词的定义出发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认定,凡是被称为经典的东西,应具备以下几点:历史的积淀性、广泛的认同感、文化的影响力。
首先,经典之成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深厚积淀。
一部刚出版的,哪怕是非常畅销、非常引人关注、切中当下热点问题的著作,充其量是畅销书,乃至是名著,但不能称之为经典。
其次,经典之为经典,就是一个认同的结果。
它依靠自身携带的思想力量,使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敬畏之感。
这种认同,有时虽然也受到政治强制,但主要还是源自经典内在的思想。
第三,经典对它所处的文化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堪称当之无愧的经典。
对待经典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经典崇拜,二是科学对待。
在目前,我大约只能采取第一种态度。
克劳塞维茨1780年生于马德堡附近的布格,很早参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
他花很多时间来比较他个人在拿破仑战争中的观察,并研究了古斯塔夫、查理士十二世以及腓特烈大帝战史,认为只有从历史的精密分析中才能导出军事原则。
说明一下,我读的这部《战争论》是广西师大所谓新版,摘编的,商务印书馆是三册版,一部冗长的大作。
我实在不能凭借一部摘编本,并且以这样走马观花式的阅读,得出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以及它在军事应该具有的地位等等,这些都不是我所能做到的,我只有从一些段落以及别人的研究成果中了解一些他的观点。
本书的主题不是战略、战术,而是“战争”本身。
战争是“一种以迫使对方实现我方意志为意图的暴力行为”。
即战争是一种暴力行为,而这种“暴力行为”只是手段,永远不可能成为目的。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使敌方接受我方意图,向我方意志屈服,是“国家政策的其他手段的延续”……战争论读后感800字(四)战争的起源或萌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战争这个名词会不会从我们的字典里消失?读完《战争论》我只得到一部分答案,还有一部分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知道。
战争是敌我双方搏斗无限放大的结果,战场上,我与敌人搏斗为了生存,我会尽一切办法打败敌人,格斗技巧,武器状况,都可能决定我的生死。
无数个我这样的军人去搏斗,去*敌人,那就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武器状况,军人整体素质,阵型,战术等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大清的木质船,大刀片子占有绝对的优势,也自然能得到战争的胜利。
那么战争起源于何处?远古时代人少,不可能有战争,只有两个野人为一个雌性野人打架或决斗,就像动物那样为了交配而已,其实就是为了生存的延续。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出现了部落与部落,人种与人种,国家与国家的战斗,说到底还是为了一种目的,一种更好的发展,生存的目的。
如日本的扩张就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增多。
所有的战争都逃不开这样的目的。
从原始的征服到现代的政治。
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就没有人愿意去战斗,战争是两败俱伤的,从来没有赢家。
所谓的胜利只是将自己的损失加于敌方而已。
所以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一种得到利益而流血的过程。
人存在于世界,如果不克制自己的欲望那么就一直会有争斗,小则国家内部而已的阶级利益矛盾,大则国与国的生死存亡。
战争会与人的思想境界有关,人类从来都是在索取,向大自然,向自己有能力征服的国家,(所以有了殖民地,有了奴隶)。
上天给予人有限的能力,人却有无限的欲望。
所以战争萌芽于人类的欲望,随着社会进步,有了国家有了政治制度,战争就成了统治者获取更大利益的工具。
从秦灭六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逃出这个范围,打着民族强大复兴的旗号去强行夺取其他民族发展的权利(殖民要求,租界,关税,巨额的战争赔款),人类多么可耻啊!!而战争则成为政治的手段,成为别国插手他国的工具。
而战争能否消失就在于人类社会能否真正的团结在一起,没有国界,没有人种的歧视,让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认识到我们都是地球人。
那样战争才有可能真正的从字典里消失。
而《战争论》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政治主导战争,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目的。
这很正确,认识到这点,我们看待一场战争就更能有力的把握它。
我们不需要考虑“忘战必危,好战必亡”等格言,记住政治的目的就能深刻的理解战争,美伊战争就大概如此吧。
人类的最终归宿应该还是一个大同社会,但愿都能认清战争的本质。
中国人爱好和平,我们不希望战争,但若要是认为我们好欺负,你们有能力征服,那么来吧,我们接受挑战。
你用你的价值观衡量世界,我必将你的价值观还到你的身上。
明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同时不要忘了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论读后感1000字(五)战争的目的是使敌人服从我们的意志。
为打到这个目的,必然要使敌人无力反抗。
而使敌人无力反抗就必须要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
这里的军事力量应该包括军队和敌人的精神力量,即意志力。
因为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所以其必须在感情的范围之内。
因此战争的精神力量不应该忽视也不能忽视,特别是在一些关系生死的殊死的斗争中。
使敌人无力反抗一定要摧垮其国家和人发的抵抗意志,在理论上至少是这样的,其表面的特征可以是签订和约,要求苟合。
这些特征至少说明敌人目前承认了失败,以后怎么样那是以后的事了。
在概念上分析,使敌人无力反抗会使斗争趋向于极端,然而在现实中必须也完全有必要对其修正。
因为人是有感情的,不会为纯粹的逻辑而获得力量。
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这也是因为精神力量即意志力在战争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在战争尤其是在激烈的战争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任何的疏忽都会导致战争进程的变化(相对于战争发生前的预测的)。
这也是偶然性。
在任何时候不能忘掉,战争是政治以另外的一种手段的延续。
因此政治目的始终存在于战争的始末。
也许战争过程的进程对原来的政治目的有影响,甚至较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通常认为这种影响一般不会根本影响原来的政治目的或是影响的限度极为有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方敌对感情和意图不强或是力量相对称时,政治目的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全左右战争的进程。
即使在一般条件下,政治目的也会极大的影响战争的进程,或是严格控制其规模,或是无忌的放大其规模(即使没有什么真正的敌对意图和目的)。
通常情况下是严格控制其规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
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的多。
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
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
在现实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当敌人的防御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
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
实事也说明在很多的情况下真正的战争(即是两方的真实的撕打)并没有发生。
应该认为战争中进行的军事行动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真正的战争进行的所有的准备,包括军事动员,物资运输,军队的调整集结。
二是真正的战争,真正的撕打。
可以知道在两方的力量相差悬殊时,当一方认识到对方的军事力量远远超出自己的力量时,就自动的放弃抵抗。
这也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这种不确定性并不与战争的目的即使敌人无力反抗矛盾。
因为当一方不为消来敌人做准备或决心不进行决占而对方抱有积极的目的时刻消灭对手时,这一方在战争中必然会处于不利的局面,因为他在战争中在没有判定出对方不进行决战的情况下做出了消极的不决战的决心,这样在战争中他必然处于慌乱并且不能集中力量,限度使用力量。
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可悲的。
所以使敌人无力反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摧垮敌人的意志力这个战争目的虽然不是每次战争都要达到的目的,但是它自战争一开始就存在于所有的军事行动中,只是由于政治目的或其它原因缓和或是遏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