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手机结构工程师面试题

手机结构工程师面试题

手机结构工程师面试题手机的结构设计是手机产品开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手机的性能、外观和用户体验。

作为一名手机结构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下面将通过一些面试题来考察您在手机结构设计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问题一:手机外壳材料常见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是什么?手机外壳材料常见的有金属材料、塑料材料和玻璃材料。

金属材料主要有铝合金和不锈钢,具有高强度、高刚度、良好的散热性能和金属质感等特点,适用于高端手机。

塑料材料主要有聚碳酸酯(PC)和聚酰胺(PA),具有轻质、耐冲击、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等特点,适用于中低端手机。

玻璃材料主要有钢化玻璃和陶瓷,具有高透明度、耐划痕、高光洁度等特点,适用于高端手机和折叠屏手机。

问题二:手机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手机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粘接连接和焊接连接。

机械连接采用螺丝、卡扣等方式进行连接,具有拆装方便、可重用性好等优点,但容易出现松动或断裂的问题。

粘接连接使用胶水或胶带等材料进行连接,具有密封性好、外观美观等优点,但粘接强度受材料和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

焊接连接使用电焊或激光焊等方式进行连接,具有连接牢固、电气导通性好等优点,但对工艺要求较高。

问题三:手机机身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手机机身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多样的功能组件安装位置、天线设计、散热设计、人机工程学等。

不同功能组件的安装位置需要结合手机整体布局和用户使用习惯综合考虑,以实现最佳的用户体验。

天线设计需要兼顾信号传输性能和外观美观,尽可能减小对信号的干扰。

散热设计要考虑手机长时间使用时产生的热量,保证手机的稳定性和寿命。

人机工程学考虑到手机的尺寸、重量、按键设计等,以满足人们舒适的握持感和操作体验。

问题四:请谈谈您在手机结构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手机结构设计方面,我的实践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参与了多个手机项目的结构设计工作,在项目中负责机身设计、连接件设计和功能组件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手机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注意点-及结构测试概要

【手机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注意点-及结构测试概要


电池连接器位置; 电池腔体高度能否放进电池;挂绳孔;

电池扣手位最少 1.5厘米宽;

MIC孔, 后面部分掏空 考虑MIC焊盘凸起位置

机器重量考虑;

Receiver孔;是否标准件,不要超薄

侧键;防止卡键的设计

NOKIA充电接口和手电灯孔位;

GSM、FM、BT天线与锌合金断差;假TP背胶面积;锌合金预留假TP和背胶厚度;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总装配图的零件命名和分布都有要求,例如按键是给按键厂做的,可以集中放在
一个组件里,报价和投模可以一个组件的形式输出,很方便. 12, 建模完,在PROE工程图里制作整机六视图,转存DXF线框文件反馈给ID调 整工艺标注,ID需要做适当的更新,并进一步完成工艺图,标明各个外观可视部件 的材质和表面工艺,有丝印或镭雕的还要出菲林资料, 更新后的工艺图菲林资料,再加上MD的建模3D图,就可以发出做外观手板了. 13, 制做一款直板手机需要3~4天,外观板为实心.不可拆, 给客户确认外观效果, 现在外观手板的按键可以在底部垫窝仔片,配出手感,就象真机一样.客户评估, 给出修改意见,MD负责改善后,就可以开始做内部结构了. 14,结构细化应该先从整体布局入手, 先结构的整体规划,即先做好上下壳的止 口线,螺丝柱和主扣的结构,做完这三步,手机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再遵循由上 到下,由顶及地的顺序依此完成细部的结构, 由上到下是指先做完上壳组件,再 做下壳组件, 由顶及地是指上壳组件里的顺序从顶部的听筒做到底部的MIC, 每一个细部的结构尽量做完整再做下一个细部,不要给后面的检查和优化增加 额外的工作量.
手机设计4
15,内部结构开始,先是对上下壳进行抽壳,一般基本壁厚取1.5~1.8mm.上下壳 之间间隙为零,前面说过怎样判定主体,主体较厚适宜做母止口,另外一件则做公 止口,止口不宜太深,一般0.6mm就够了,为了方便装配,公止口可适当做拔模斜 度或导C角. 16,螺丝柱是决定整机强度的关键,通常主板上会预留六个螺丝柱的孔位,别浪

手机结构设计

手机结构设计

手机中常见结构件的设计一.塑料壳体(Housing)手机中壳体的作用:是整个手机的支承骨架;对电子元器件定位及固定;承载其他所有非壳体零部件并限位。

壳体通常由工程塑料注塑成型。

1.壳体常用材料(Material)✧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到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Keypad frame,LCD frame)等。

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

目前常用奇美PA-727,PA757等。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

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

较常用GE CYCOLOY C1200HF。

✧PC:高强度,贵,流动性不好。

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如翻盖手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目前指定必须用PC材料)。

较常用GE LEXAN EXL1414和Samsung HF1023IM。

在材料的应用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避免一味减少强度风险,什么部件都用PC料而导致成型困难和成本增加;在对强度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模具评审T ooling Review时应该明确告诉模具供应商,可能会先用PC+ABS生产T1的产品,但不排除当强度不够时后续会改用PC料的可能性。

这样模具供应商会在模具的设计上考虑好收缩率及特殊部位的拔模角。

通常外壳都是由上、下壳组成,理论上上下壳的外形可以重合,但实际上由于模具的制造精度、注塑参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上、下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壳)。

可接受的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

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使产品的面壳大于底壳。

一般来说,面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一般选0.5%。

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即面壳缩水率一般比底壳大0.1%。

智能手机结构设计流程

智能手机结构设计流程
一款完整的手机结构设计过程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为了方便屏的装入,我们会在围骨的顶部加上导角,当然屏的周围如果有元件还是要局部减胶避开,间隙至少放0.2mm,如果是避让屏与主板连接的FPC,则围骨与FPC间隙要做到1.0以上.
6.听筒的固定结构
听筒是手机的发声装置,一般在屏的顶部,除了需要定位以外,还需要有良好密封音腔,结构上利用上壳起一圈围骨围住听筒外側,和屏的围骨类似,但听筒的围骨不必撑到主板,包住听筒厚度的2/3就足够了.然后上壳再起一圈围骨围住听筒的出音孔,围骨压紧听筒正面自带的泡棉,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音腔,最后在上壳上开出出音孔就行了,上壳出音孔的范围应该是在听筒的出音孔的范围以内.
五,外观手板的制作和外观调整
外观手板的制做有专门的手板厂,制做一款直板手机需要3~4天,外观板为实心.不可拆,主要用来给客户确认外观效果,现在外观手板的按键可以在底部垫窝仔片,配出手感,就象真机一样.客户收到后进行评估,给出修改意见,MD负责改善后,就可以开始做内部结构了.
六,结构设计
结构的细化应该先从整体布局入手,我主张先做好结构的整体规划,即先做好上下壳的止口线,螺丝柱和主扣的结构,做完这三步曲,手机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再遵循由上到下,由顶及地的顺序依此完成细部的结构, 由上到下是指先做完上壳组件,再做下壳组件, 由顶及地是指上壳组件里的顺序又按照从顶部的听筒做到底部的MIC,这是整体的思路, 具体到局部也可以做一些顺序调整,例如屏占的位置比较大,我可以先做屏,其他的按顺序做下来.请注意,每一个细部的结构尽量做完整再做下一个细部,不要给后面的检查和优化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手机结构设计

手机结构设计

手机结构设计指南序言手机的结构设计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现总结和归纳以往在手机设计方面的经验,重点阐述对于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使设计过程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设计出客户完全满意的产品。

一. 手机的一般形式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五花八门,每年新上市的手机达上千款,造型各异,功能各有千秋。

但从结构类型上来看,主要有如下五种:1〃直板式Candy bar2〃折叠式Clamshell3〃滑盖式Slide4〃折叠旋转式Clamshell & Rotary5〃直板旋转式Candy bar & Rotary本设计指南将侧重于前四种比较常见的类型。

一般手机结构主要包含几个功能模块:外壳组件(Housing),电路板(PCBA),显示模块(LCD),天线(Antenna),键盘(keypad),电池(Battery)。

但随着手机的具体功能和造型不同,这些模块又会有所不同,下面以几种常见手机为例来简单介绍一下手机上的结构部件。

图1-1是一款直板式手机的结构爆炸图。

图1-1对于直板型手机,主要结构部件有:.. 显示屏镜片LCD LENS.. 前壳Front housing.. 显示屏支撑架LCD Frame.. 键盘和侧键Keypad/Side key.. 按键弹性片Metal dome.. 键盘支架Keypad frame.. 后壳Rear housing.. 电池Battery package.. 电池盖Battery cover.. 螺丝/螺帽screw/nut.. 电池盖按钮Button.. 缓冲垫Cushion.. 双面胶Double Adhesive Tape/sticker.. 以及所有对外插头的橡胶堵头Rubber cover等.. 如果有照相机,还会有照相机镜片Camera lens和闪光灯Flash LED镜片.. 有时根据外观的要求,还会有装饰件Decoration对于不换外壳的直板机,通常是用4到6颗M1.6-M2.0的螺丝将前后壳固定,辅助以侧边和顶部4到6对卡勾Snap来增强壳体之间的连接和美工缝的均匀。

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的主要职责是设计和开发手机外壳、机身以及各种外部配件,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机结构设计:完成手机结构设计,包括整体结构设计、外壳设计、机身设计等,确保产品的结构设计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产品性能及安全要求,同时具备较好的生产和成本控制。

2. 三维建模:使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设计和校验,进行各种结构分析、模拟及优化,以确定最佳设计方案,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与结构稳定性。

3. 产品实验:完成手机的各种实验,对产品进行模拟测试、性能测试、环境试验、可靠性试验等,确保产品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正常使用,在符合条件下具备高度的可靠性。

4. 技术咨询:向制造工艺、工厂生产、维护使用等机构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确保生产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5. 制造流程:完成手机结构的制造流程设计和开发,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优化和改善制造工艺流程,以帮助大量生产生产新的手机产品。

6. 产品品质:完善管理和监督产品品质控制标准和质量档案,对产品质量问题和问题分析、判断、处理及跟踪,建立问题解决机制,提高产品质量检测与监管。

7. 沟通协作: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作,与营销部门协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设计方案;与工厂生产部门协作,确保生产进度和成本控制等。

总之,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在外观设计、结构设计、制造流程设计、产品实验、产品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才能完成各项任务,并为公司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图文)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图文)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图文) 手机结构设计规范第一章总体结构设计一、手机总体尺寸长、宽、高的确定(一)宽度(W)计算:宽度一般由LCD、主板、电池三者之一决定。

1、LCD决定宽度W1:W1 =A+2(2+0.5)=A+52、主板PCB决定宽度W2:W2 =A+2(2+0.5)=A+53、电池决定宽度W3:此为常规方案W3=A+2(0.3+0.7+0.5+1)=A+5W3=A+2(0.3+0.7+0.5+1)=A+5此为手机变窄方案W3=A+2(0.3+1)=A+2.6然后比较W1、W2、W3的大小,其中值最大的为手机的宽度。

(二)、厚度(H)计算: 1、直板手机厚度(H):(1)、直板手机的总厚度H:直板手机厚度H由以下四部分组成:①电池部分厚度H1;②电池与PCB板间的厚度H2;③PCB板厚度H3;④LCD部分厚度H4。

(2)、电池部分厚度H1:H1=A1+1.1(3)、电池与PCB板间的厚度H2:H2=屏蔽罩高度A+标签0.2+与电池部分的间隙0.2=A+0.4。

(4)、PCB的厚度H3:手机的PCB板的长度大于80时,H3=1,否则PCB板易翘曲变形;手机的PCB板的长度小于80时,H3=0.8。

(5)、LCD部分厚度H4:H4=A2+1.92、翻盖手机(翻盖上装有LCD)厚度H:(1)、翻盖手机(装有LCD)的总厚度H: H=H1+H2+H3+H4+H5翻盖手机的厚度H由以下五部分组成:①电池部分厚度H1;②电池与PCB板间的厚度H2;③PCB板厚度H3;④PCB板与LCD部分的厚度H4;⑤LCD部分(即翻盖)的厚度H5。

(2)、电池部分厚度H1:电池部分厚度与直板手机相同,参考直板手机的计算方法。

(3)、电池与PCB板间的厚度H2:电池与PCB板间的厚度与直板手机相同,参考直板手机的计算方法。

(4)、PCB板厚度H3:PCB板的厚度与直板手机相同,参考直板手机的计算方法。

(5)、PCB板与LCD部分(即翻盖)间的厚度H4:(6)、LCD部分(即翻盖)厚度H5:LCD部分的厚度取决于LCD的放置方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要求B≥0.6,是因为当小护镜承受较大的力时,要保证小护镜变形后,小护镜不能接触到LCD,以免使LCD损坏。

手机结构设计间隙标准

手机结构设计间隙标准

手机结构设计间隙标准1. LENS 和壳体周边间隙留0.07,所有lens 表面比壳体低0.05,有贴雷射纸的区域背胶切空或壳体多切0.1避空。

所有lens 厚度以0.8厚为标准,不管是玻璃的还是压克力的,特别是带自拍镜的玻璃camera 一定不能小于0.8厚。

要出保护膜2D 图,留手撕位。

2. 主键盘:钢琴键,键跟键之间留0.15,OK 键和导航键间隙留0.15,导航键和其他键留0.2,键跟壳之间留0.15(所有键一定拔好模1度左右)。

侧键和壳间隙单边0.08(一定拔好模1.5度左右).3. 关于止口,如下图:长出来的止口高0.7,宽0.6,拔模3度,两壳间止口间隙0.05,竖直方向上间隙0.15,美观槽(如果有的话)宽0.3,深0.2。

4.5. 关于电镀件:最小宽度不小于1.2,厚度1MM 以上,局部不小于0.8。

和壳体间隙侧面单边0.1,底部热融的留0.1间隙,贴背胶的间隙留0.15-0.2。

如图结构的要切防积油槽或斜角。

6.7. 普通喷涂塑胶之间间隙(包括IML )留0.1(不是运动件)。

运动件如电池盖留0.1。

电池盖尽量在PL 面内侧做一个0.5以上的C 角8. 关于金属装饰件,这可是最麻烦的部分,也是经常出问题的。

所有的(不管什么材质)金属件理论上和壳体平的,我们设计时有意的比壳低0.05。

金属件与壳体之间背胶留到0.15,热熔胶留到0.1。

但如果说一整件面壳都是金属的话,就还是不要比大面沉下去0.05了,直接与大面平齐,是不提倡金属比壳高,高出部分作个斜角的设计,这样很容易整个金属都外露了。

如果一定要这样,沉到壳里的部分不能小于0.4,也就是用比较厚的金属。

按键框例外,就是五金件与面壳做平齐,不再让塑胶壳少五金件0.1的让位9. 带rubber 胶套MIC 围骨间隙是0。

Reciever 和spk 围骨间隙0.1,带胶套motor 围骨间隙是0,围骨高度motor 的2/3。

和转子间隙0.5以上。

产品结构设计之止口扣位手机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之止口扣位手机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之止口扣位手机设计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设计手机时,不仅要考虑到外观和功能,还需要关注产品的结构设计。

本文将以“止口扣位手机设计”为题,探讨手机结构设计中的一种常见设计方案。

1. 设计背景手机作为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经过精心设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希望能够方便地拆卸电池、SIM卡等部件,同时希望手机的外壳能够牢固和紧密地连接以避免松动和碎裂。

而止口扣位设计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设计中。

2. 止口扣位设计原理止口扣位设计通过在手机外壳的边缘设计凸起和凹槽,使外壳在组装时能够紧密咬合,从而达到固定外壳的目的。

这种设计能够提供较强的连接强度,同时又方便用户拆卸。

3. 止口扣位设计的优势止口扣位设计具有以下优势:3.1 方便拆卸和组装止口扣位设计使得手机外壳的拆卸和组装变得更加方便。

用户只需要将外壳对齐并施加适当的力量,外壳就可以咬合在一起。

这样用户可以更容易地更换电池、SIM卡等部件,同时也方便维修和升级。

3.2 紧密连接止口扣位设计能够保证手机外壳的紧密连接。

通过凸起和凹槽的设计,外壳在组装时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使外壳紧密咬合,并防止松动和碎裂。

3.3 外观美观止口扣位设计可以为手机外壳添加一些饰品,使得整个手机更加美观。

凸起和凹槽的设计可以增加手机的层次感,并提升产品的质感。

4. 止口扣位设计的应用止口扣位设计可以应用于手机的各个部分,如电池盖、SIM卡槽等。

4.1 电池盖设计在电池盖的边缘设计凸起和凹槽,使电池盖能够紧密咬合在手机上。

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更换电池,同时也保证了电池盖的牢固连接。

4.2 SIM卡槽设计在SIM卡槽的边缘设计凸起和凹槽,使SIM卡槽能够紧密咬合在手机上。

这样用户可以方便地更换SIM卡,同时也保证了SIM卡槽的牢固连接。

5. 结束语止口扣位设计是手机结构设计中一种常见且实用的设计方案。

手机结构设计要求

手机结构设计要求
它涉及到材料选择、工艺实现、成本 预算等多个方面,是手机研发过程中 至关重要的一环。
手机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确保手机性能稳定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手机在 各种环境和使用条件下性能稳定, 提高用户体验。
提升产品竞争力
优秀的结构设计可以提升手机的 外观、手感、轻薄度等方面的品 质,增强产品竞争力。
降低生产成本
感谢您的观看
应用软件设计
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调研,分析软件应具备的功能和 特点。
软件架构设计
设计合理的软件架构,确保软件易于开发、维护和扩 展。
用户体验优化
注重用户体验,优化软件界面、操作流程和交互设计, 提高用户满意度。
用户界面设计
界面风格统一
保持界面风格的一致性,使用户在使用过程 中能够快速适应。
简洁直观
界面设计应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降 低用户学习成本。
个性化定制
提供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定制选项,满足不同 用户的审美和习惯。
软件优化与测试
代码优化
对软件代码进行优化,提高软 件运行效率,减少资源占用。
兼容性测试
测试软件在不同设备和不同操 作系统版本上的兼容性。
性能测试
对软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软 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运行 。
材料选择与使用规范
材料类型
手机结构设计需根据不同部位和功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金属、塑料 、陶瓷等。
材料性能
材料需具备足够的强度、耐磨性、耐 腐蚀性和加工性能,以满足手机结构 设计的需要。
结构强度与稳定性要求
抗冲击能力
手机在受到意外跌落、挤压等外力作用时,应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以保障 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简述手机结构设计流程及结构设计师注意事项

简述手机结构设计流程及结构设计师注意事项
30) 卡扣处注意防止缩水与熔接痕,公卡扣处的壁厚要保持0。7以上(防止拆卸的时候外边露白)
31) 局部最薄壁厚为0.4mm,如果过薄会产生除裂痕外还有喷涂后的色差问题(韩国通常采用局部挖通,然后贴纸的做法)
32) 可能的话尽量将配合间隙放大。
33) 天线部分有可能因为熔接痕而断裂,设计时考虑改善(此处缩水与断裂的可能性都很大,请仔细考虑)
39) 天线连接片的安装性能一定考虑。
40) 内LENCE 最好比壳体低0。05
41) 双面胶的厚度建议取0.15
42) 设计一定要考虑装配
43) 基本模具制作时间前后顺序
键盘模具比塑料壳体的模具制作时间应该提前15天进行。
LCD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制作。
镜片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
金属件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金属件提前完成与壳体配合)
25) 重要的位置拔模斜度与圆角必须作全,图纸与实物要相同。
26) 电池要留够PCB 布线的部分。尽量底壳厚电与薄电通用。
27) 电池外壳的厚度至少0.6mm,内壳的壁厚至少0.4 mm.(如果是金属内壳,T=0.2)
28) 壳体与电池中间的配合间隙要留0.15mm
29) 电池的厚度要完全依照电池厂的要求制作。注意区分国产电芯与进口电芯的区别(国产电芯小一些,变形大一些)。
下盖(后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采用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与上盖连结;
3、按键
材料:Rubber,pc + rubber,纯pc;
连接: Rubber key主要依赖前盖内表面长出的定位pin和boss上的rib定位。Rubber key没法精确定位,原因在于:rubber比较软,如key pad上的定位孔和定位pin间隙太小(<0.2-0.3mm),则key pad压下去后没法回弹。

手机结构设计介绍

手机结构设计介绍

固定转轴
•扣位的种类
母止口
公扣长在母止品上
母扣长在公止品上
公止口
卡扣的配合图
电池盖的推扣
推扣的配全图
斜扣
斜扣配合图
•手机结构的设计流程
建模——设计止口——设计电池仓——确定AB壳螺丝柱的位置并完善螺丝柱结构——设 计AB壳的主扣位——设计电池盖的主扣位——设计部品的限位结构(包括UIM卡座、TF 卡座、耳机孔塞子、USB塞子)——设计并完善装饰件结构——设计后壳其它部品的限位 结构(喇叭、马达、摄像头等)——设计后壳其它部品的限位结构(听筒、LCD)——设 计按键的结构————设计反止口(反插骨)——限位主板(设计固定主板的扣位)—— 细节完善
卡扣
螺丝柱
止口限位
公止口,母止口
螺丝固定
卡扣固定
•手机结构设计所需要的资料
一款手机结构设计需要用到的资料包括堆叠、堆叠设计说明、ID线框图、ID效果 图、部品规格书
堆叠就是PCB的3D郊果图
•什么是堆叠
一般意义上讲手机的堆叠设计就是PCB的堆叠,就是把影响到外壳结构设计的板 形,部品(REC、LCD、REC、SPK、CAM等等)合理的放置在主板上 。 堆叠 设计也叫做系统设计,是手机研发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系统设计就是整合 ID/BB/RF/LAYOUT/MD的意见,综合起来满足各环节的所需。系统的好坏直接 影响到后继的结构设计
•试题
1 下面三个图分别是那种类型的堆叠
2 手机的壳体作用
Thank You!

Unicair Communication Tec Co., Ltd. 深圳市友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结构的定义 • 手机结构设计所需要的资料 • 什么是堆叠 • 手机的壳体作用 • 扣位的种类 • 手机结构的设计流程 • 结构的述语及作用

手机结构设计的一些心得-程建明

手机结构设计的一些心得-程建明

更多资料请访问金三维视频教程网:h t t p://w ww .3d88.cn手机结构设计的一些心得程 建 明本人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写下一些手机结构设计的心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规范,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体会,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借鉴,也欢迎大侠们指正赐教,谢谢!!手机结构设计中主板stacking 的堆叠我没怎么做过,所以我就不献丑了,我只谈谈整机结构设计吧,我个人把手机结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 Stacking 的理解:结构工程师要准确理解一个stacking 的含义,拿到一个新stacking ,必须理解此stacking 作结构哪里固定主板、哪里设计卡扣,按键的空间,ESD 接地的防护等等,这些我们都要有个清楚的轮廓。

当然好的堆叠工程师他一定是个好的整机结构工程师,但一个好的整机结构工程师去堆叠的话往往会顾此失彼。

所以我们在评审stacking 时整机结构工程师多从结构设计方面提出问题来改善stacking 。

二、 ID 的评审和沟通:结构工程师拿到ID 包装好的ID 3D 图档前,首先要拿到ID 的平面工艺图,分析各零件及拆件后的工艺可行性,或者用怎样的工艺才能达到ID 的效果,这当中要跟ID 沟通。

有的我们可以达到ID 效果,但可能结构风险性很大,所以不要一味迁就ID ,要知道一个产品质量的好坏最后来追究的是你结构工程师的责任,没人去说ID 的不是的,所以是结构决定ID ,而不是ID 来左右我们结构,当然我们要尽量保存ID 的意愿。

然后、才是检查各部分作结构空间是否足够,这点我就不多讲了,这里我是要对ID 工程师建模提出几个建议: 1. ID 工程师建模首先把stacking 缺省装配到总装图中;2. ID 工程师要作骨架图档,即我们通常说的主控文件;骨架图档不管是面还是实体形式,我建议要首先由线控制它的形状及位置,这样后期调控骨架图档的位置及形状只要调控相应的线就是了;3. ID 工程师必须把装饰件及贴片的形状、位置、各壳体分模线位置、必须用线先在骨架图档中画出;4. 所有的零件图档必须第一个特征是复制骨架图档过来,然后在相应剪切而成;坚决反对在总装图中直接参考一个零件生成另一个零件。

产品结构设计典型案例

产品结构设计典型案例

产品结构设计典型案例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内容的主题,包括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产品结构设计案例:
1. 手机设计:手机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机交互、手持舒适度、防摔抗震、内部组件布局和散热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人机交互设计要求按键布局合理,屏幕易操作;手持舒适度要求产品轻巧,符合人体工学;防摔抗震要求外壳结实,内部结构稳固;内部组件布局和散热要求各部件之间排列合理,保证散热良好。

2. 电动汽车设计:电动汽车的结构设计涉及到电池组、电机、底盘、车身等多个部分,需要综合考虑车辆性能、续航里程、安全性、舒适性等因素。

其中,电池组需要具备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电机需要高效能,以降低能耗;底盘和车身结构需要牢固,能够承受碰撞和侧翻等突发情况。

3. 医疗器械设计:医疗器械的结构设计要求非常高,因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例如,心脏起搏器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到如何精确控制电脉冲的发放,保证起搏器能够稳定工作;呼吸机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同时减少噪音和震动。

4. 家居产品设计:家居产品的结构设计需要注重实用性、美观性和环保性。

例如,一款智能垃圾桶的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实现自动开盖、垃圾袋更换提醒等功能,同时外观要简洁美观,材料要环
保易清洗。

5. 玩具设计:玩具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孩子们的安全性、易用性和趣味性。

例如,儿童自行车的设计需要保证孩子们能够轻松骑行和刹车,同时要配备安全防护措施,如车轮护罩和安全反光镜。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手机整机结构设计规范

手机整机结构设计规范

手机整机结构设计规范手机结构配合间隙设计规范(版本V1.0)变更记录目录变更记录………………………………………………………………………………………………………………目录………………………………………………………………………………………………………………………前沿………………………………………………………………………………………………………………………第一章手机结构件外观面配合间隙设计…………………………………………………………1.1镜片(lens) ……………………………………………………………………………………………….1.2按键(keys) ……………………………………………………………………………………………….1.3电池盖(batt-cover) …………………………………………………………………………………..1.4外观面接插件(USB.I/O等) ……………………………………………………………………..1.5螺丝塞……………………………………………………………………………………………………… 1.6翻盖机相关…………………………………………………………………………….……………….1.7滑盖机相关…………………………………………………………………………….………………. 第二章手机机电料配合间隙设计……………………………………………………………………2.1听筒(receiver)…………………………………………………………………….…………………..2.2喇叭(speaker)…………………………………………………………………….……………………2.3马达(motor)…………………………………………………………………….………………………2.4显示屏(LCM)…………………………………………………………………….…………………….2.5摄像头(camera)…………………………………………………………………….…………………2.6送话器(mic)…………………………………………………………………….………………………2.7电池(battery)…………………………………………………………………….……………………2.8 USB/IO/Nokia充电器……………………………………………………….……………………..2.9 连接器……………………………………………………….……………………..……………………2.10卡座……………………………………………………….………………………………………………2.11灯(LED)…………………………………………………………………….……………………………2.12转轴…………………………………………………………………….…………………………………2.13滑轨…………………………………………………………………….…………………………………前沿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设计队伍的不断壮大,新机型越来越多,为了避免以往错误的再次发生,提高前端设计统一性、高效性,总结了以后设计经验,模具生产制造,生产线装配生产中案例经验,希望在大家设计时能给予参考.由于人员及接触面有限,难免有遗漏和不完善之处,希望大家能及时指出并反馈我归纳更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HQ)的High Quality能更好的体现,推出更多的精品项目.1.1 镜片(lens):1).lens 是平板切割: A=B=0.07mm;2).lens 是注塑:A=B=0.1mm;3).壳料皮革漆:A=0.15mm;备注: lens与按键直接接触: B尺寸按照按键间隙设计.图1.1.1 图1.1.2图1.1.3 图1.1.4 备注:不建议图1.1.4设计,因为镜片高出壳体容易磨花.1.2 按键:1).主按键:A).按键四周与壳间隙0.15mm;B).键帽之间间隙0.15mm;C).导航键外框周圈间隙0.20mm;OK键周圈间隙0.15mm;D).键帽高出壳A=0.3~0.4mm;导航键高出功能键键帽B=0.5mm.图1.2.1 图1.2.22).侧按键:A).侧按键与壳周圈间隙0.12mm.B).侧按键高出壳料A=0.4~0.5mm; PowerKey时,A=0mm.图1.2.3 图1.2.41.3 电池盖:1).电池盖与壳间隙:A=B=0.05mm;2).电池盖表面与壳表面间隙:C=0mm.若电池盖为金属时,C=-0.05mm.即金属电池盖比壳小0.05mm.图1.3.11.4外观面接插件(USB.I/O等):1). 一般客户USB和耳机口与壳间隙A=B=0.2mm; 品牌客户耳机口与壳间隙 A=0.15mm.图1.4.11.5螺丝塞(Screw_cover):1).螺丝塞为Rubber时,与壳间隙0.0mm.图1.5.12). 螺丝塞为P+R时: A=0.05mm.1.6.1翻盖BC壳间隙:A=0.3~0.4mm.图1.6.11.6.2翻盖转轴轴肩配合间隙:图1.6.2-1图1.6.2-2 局部放大1.7.1滑盖BC壳间隙: A=0.3mm.2.1听筒(receiver)检查列表:1. 检查spec ,确认3D 是否与spec 一致;2. receiver 前音腔必须密封;3. receiver 出音面积需≧3.0mm2;跑道型出音孔宽≧W0.6mm;圆形出音孔≧∮1.0mm;4. receiver 需设计拆卸槽,建议宽度W1.5mm 以上,并设计到底部;5.receiver 间隙配合:四周间隙单边0.1mm,工作高度0配;6. 若receiver 装配在金属壳内,则弹片根部必须做避让,防止短路;7. 引线式receiver 需注意理线空间;2.1.1前音腔必须密封:2.1.2 出音孔设计: 出音面积需≧3.0mm22.1.3拆卸槽设计:2.1.4间隙配合设计:2.1.5装配金属壳时,弹片避让 : 2.1.6 (预留)2.2喇叭(speaker)检查列表:1. 检查spec ,确认3D是否与spec一致;2. spk前音腔必须密封;3. spk前音腔高度≧0.3mm;超大喇叭前音腔1.0mm(具体参照spec);4. spk出音孔面积需比spk发声面积≧15%,音乐手机需≧18%;5.spk间隙配合:四周间隙单边0.1mm,工作高度0配;6. 引线式spk 需注意理线空间;2.2.1前音腔必须密封,前音腔高度0.3mm(超大喇叭H1.0mm):2.2.2 Spk配合间隙:2.2.3出音孔面积:2.3马达(motor)检查列表:1. 检查spec ,确认3D 是否与spec 一致;2. spk 前音腔必须密封;3. spk 前音腔高度≧0.3mm;超大喇叭前音腔1.0mm(具体参照spec);4. spk 出音孔面积需比spk 发声面积≧15%,音乐手机需≧18%;5.spk 间隙配合:四周间隙单边0.1mm,工作高度0配;6. 引线式spk 需注意理线空间;2.3.1装配方向: 双面胶粘贴支架上,泡棉朝上2.3.2 配合间隙: 1).扁平型:2).半圆柱型(包括焊线/弹片式):备注: 选用半圆柱型,避免使用全圆柱型.3).SMT 型:2.3.3 (预留)半圆型2.4显示屏(LCM):检查列表:1.检查spec ,确认3D是否与spec一致;2. LCM配合间隙设计;3.壳料开口设计和LENS丝印设计;2.4.1 LCM配合间隙设计:LCM的4边(塑胶或金属屏蔽框)与定位槽间隙0.1mm;LCM定位槽4个角落设计避让槽:L 2.0*W0.2mm4个角落避让槽设计避让槽设计0.5mm2)Z 方向:2.4.2壳料开口设计和LENS 丝印设计:2.4.3 (预留)2.5摄像头(Camera):检查列表:1.检查spec ,确认3D 是否与spec 一致;2.摄像头配合间隙设计;3.壳料开口设计和LENS 丝印设计; 2.5.1配合间隙设计:定位原则: 必须使用摄像头底部基座定位,不可以用头部圆形花瓣定位(不同供应商头部花瓣尺寸会略有差异). 1).定位尺寸:2)定位筋骨形式:2.5.2 壳料开口及lens丝印设计:2.6送话器(Mic):检查列表:1.检查spec ,确认3D 是否与spec 一致;2.MIC 配合间隙设计;2.6.1 MIC 选型:1).目前整机都建议选择半包或全包式MIC; 2).目前半包式MIC 尺寸如下图:2.6.2 MIC 配合间隙设计: 径向间隙0.05mm;厚度方向与壳体0配合;1). MIC 竖放:建议做成如下形式: 壳体上对应MIC 本体焊盘做避让单边0.3mm 以上.2).MIC 横放:2.6.3 MIC备注:注意开孔位置:避免开在单个键帽内部.2.6.4 结构部分MIC 常见问题: 1).MIC 回声;A. 如果是主叫有回音的话,可以调节音频参数中的STMR 可以改善如果是被叫有回音的话,可能是你的结构做的不合理,像MIC 和REC 在同一平面形成了回声腔体或者是REC 和MIC 中的一个不密闭,在手机内部形成了回声的腔体;产生通话回音的原理是在直板手机中,受话器和麦克风都在一个机壳里面,而且是连通的。

手机结构设计资料汇总(pdf 72页)

手机结构设计资料汇总(pdf 72页)

手机结构设计资料大全目录1、手机设计技术规范2、手机设计注意事项3、手机的一般结构4、手机结构授课讲义5、手机设计指南6、手机机构设计浅谈7、手机设计中的机械结构8、结构部标准设计说明 —— (Light guide)9、手机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0、B enQ台湾机构工程师的设计感受11、P ro/E技巧Q&A十则12、手机结构设计经验点滴13、手机结构设计须知14、手机结构设计指南之总体设计15、手机结构总揽16、结构工程师之制图规范手机设计技术规范1:基本原则:每一种新的结构都要有出处如果采用全新的形式。

在一款机器上最多只用一处。

任何结构方式均以易做为准。

用结构来决定ID 。

非ID 决定MD 。

控制过程要至少进行3次项目评审。

一次在做模具之前。

(ID 与MD共同参与)第二次为T1后。

第三次为T2(可以没有)在上市前进行最终的项目评审。

考虑轻重的顺序:质量-结构-ID –成本其文件体系采用项目评审表的形式。

必须有各个与会者签字。

项目检查顺序:按照表格顺序严格评审(此表格不能公布)。

评审结果签字确认。

设计:1)建模前应该先根据规划高度分析,宽度分析与长度分析,目的是约束ID 的设计。

2)建模时将硬件取零件图纸的最大值(NND 厂商通常将公差取为正负0.1,气死我了)3)设计尺寸基本上为二次处理后的尺寸(NND 模具厂肯定反对了,哈哈)4)手机的打开角度为150-155,开盖预压为4-7度(建议5度)。

合盖预压为20度左右5)壁厚必须在1.0以上(为了防止缩水,可以将基本壁厚作到1.5,此时一定要注意胶口的选择)。

6)胶口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熔接线的位置,注意7)尽力减少配合部分(但是不代表减少必要的配合)。

8)音腔高度在1.2以上(实际情况应该是空间尺寸要足够大,对不同的产品其数值会不同,最好采用MIC SPEAKER RECERVE的厂商建议值)。

9)粘胶的宽度必须在4mm以上(大部分厂商可以作到3。

手机结构设计岗位职责

手机结构设计岗位职责

手机结构设计岗位职责
手机结构设计岗位职责主要是负责手机结构设计的全流程,包
括初始概念、3D造型、结构分析、样机制作、样机验证等环节。


体来说,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结构初始概念的确定:根据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确定
手机外观风格和设计方向,制定初始设计方案和设计要求,为后续
的结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2.手机结构3D造型:根据设计要求和原型图,使用CAD软件进
行手机结构建模设计,形成3D产品模型。

并且针对不同机型进行适配,确保设计方案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结构分析:通过CAE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包括刚度、强度、
振动、材料适应性等参数的分析,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仿真验证,
以保证产品的力学性能。

4.样机制作:根据设计方案和3D模型,制作手机结构雏形样机,并不断优化,以达到产品设计要求和市场反馈。

5.样机验证:对样机进行各项考核,并采用各种测试方法进行
验证,包括可靠性测试、防水、防摔测试等,确保产品在各种应用
场景下的安全和可靠性。

6.设计优化:根据制作样机的反馈结果和反馈信息,针对性地
对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7.产品生产难点分析:针对产品量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产难
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产品量产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手机结构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同时熟练掌握各种结构设计软件
和分析工具,如CAD、CAE、FEA等,以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绪论1.1 手机的分类随着国内通信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手机行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国内外各手机厂商纷纷推出不同样式、功能的手机。

手机按照外形可以统称分为直板机和翻盖机两种(如图1-1和1-2所示),根据手机的特殊功能又可分为拍照手机、滑盖手机、旋盖手机和具有商务功能的PDA手机,由于手机种类过于繁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1.2 手机的主要结构件名称目前,由于手机的样式繁多,其结构件数量和样式也是越来越多。

直板机的主要结构件名称:本体上壳、本体下壳、LCD 镜片、按键、电池等;翻盖机的主要结构件名称:翻盖顶盖、翻盖底盖、本体上壳、本体下壳、按键、侧按键、LCD镜片、标牌、电池等。

在后续的章节中将详细列举结构件的中英文名称。

1.3 手机结构件的几大种类根据手机结构件的功用和材料性质可分为以下五类:胶壳类:例如:翻盖机的翻盖和本体,直板机的本体上下壳等;按键类:主按键、侧按键、Metal Dome等;标牌和镜片装饰类:金属标牌、塑料标牌和镜片等;金属部件类:镁合金射铸件、铝合金冲压件、铰链、屏蔽盖、天线螺母、螺钉、螺母等; 胶贴类:双面胶带、导电泡棉、热反应胶带等。

1.4 手机零件命名规则由于Pro/ENGINEER文件不支持中文名,所有零件均使用英文命名;为减少文件名长度,部分单词使用简写,如:“Microphone“简写为:“Mic”,“front”简写为“fr”,“rear”简写为“rr”,“cosmetic”简写为“cos” ;零件名单词与单词之间使用下划线“_”连接,例如:翻盖顶盖翻译为“Flip Top”,电池盖板翻译为“Battery cover”,电池壳翻译为“Battery case”等。

下面以直板机K269和翻盖机K698为例,对照表1-1、表1-2和图1-6、图1-7介绍一下手机零件的中英文名称。

表1-1 K269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序号 中文名 英文名1 LCD镜片 LCD_Lens2 面壳装饰板 Front_Case_Cos3 听筒装饰物 Receiver_Cos4 听筒装饰物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Receiver_Cos5 耳机皮塞 Earphone_Cap6 侧按键 Side_Key7 LED灯镜 L ED_Lens8 听筒防尘垫 Receiver_Mask9 听筒 Receiver10 LCD衬垫 LCD_Cushion11 LCD屏蔽盖 LCD_Shielding12 LCD模块 LCD_Module13 扬声器衬垫 Speaker_Cushion14 扬声器 Speaker15 天线衬垫 Antenna_Cushion16 扬声器防尘垫 Speaker_Mask17 内置天线 Internal_Antenna18 本体下壳 Rear_Case19 射频皮塞 Rf_Cap20 电池卡扣弹簧 Spring_for_Battery_Buckle21 电池卡扣 Battery_Buckle22 电池 Battery23 螺钉 Screw24 键盘拱形薄膜 Metal_Dome25 主PCB组件 Main_PCB_Assy26 麦克风衬垫 Mic_Cushion27 麦克风 Microphone28 按键 Keypad29 本体上壳 Front_Case30 按键装饰板 Keypad_Cos31 LCD镜片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LCD_Lens表1-2 K698中英文名称对照序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1 标牌 Dec_Plate2 标牌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Dec-Plate3 翻盖顶盖 Flip_Top4 小LCD衬垫 Sub_LCD_Cushion5 热压螺母 Nut6 遮光片7 听筒衬垫 Receiver_Cushion8 LCD模块组件 LCD_Module_Assy9 LCD衬垫 LCD_Cushion10 听筒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Receiver11 翻盖底盖 Flip_Bottom12 听筒装饰片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Receiver_Cos13 听筒装饰物 Receiver_Cos14 翻盖底盖上封盖双面胶 Double-Tape_Screw_Cap_for_Flip_Bottom15 翻盖底盖上封盖 Screw_Cap_for_Flip_Bottom16 LCD镜片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LCD_Lens17 LCD镜片 LCD_Lens18 翻盖底盖下封盖 Screw_Cover_for_Flip_Bottom19 翻盖底盖下封盖双面胶 Double-Tape_Screw_Cover_for_Flip_Bottom20 铰链 Hinge21 磁钢双面胶 Alnico_Tape22 磁钢 Alnico23 摄像头下衬垫 Camera_Bottom_Cushion24 摄像头连接器衬垫25 闪光灯胶片 Flash_Tape26 FPCB组件 FPCB_Assy27 FPCB连接器衬垫28 摄像头上衬垫 Camera_Top_Cushion29 翻盖顶盖双面胶30 摄像头镜片 Camera_Lens31 本体上壳 Base _Top32 麦克风垫片 Mic_Cushion33 按键 Keypad34 主PCB板组件 Main_PCB_Assy35 侧按键1(音量键) Side_Key136 侧按键2(拍照键) Side_Key237 麦克风防尘垫 Mic_Mask38 本体下壳 Base_Bottom39 电池卡扣弹簧 Spring_for_Battery_Buckle40 电池卡扣 Battery_Buckle41 入网标贴42 主标贴43 标准电池 Battery44 射频皮塞 Rf_Cap45 本体下壳皮塞 Screw_Cap_for_Base_Bottom46 螺钉 Screw47 天线 Antenna48 天线螺母 Antenna_Nut49 振子 Vibrator50 扬声器防尘垫 Speaker_Mask51 扬声器 Speaker52 右侧封盖 Hinge_Cover53 右侧封盖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Hinge_Cover54 金属转轴 Metal_Shaf55 左侧封盖双面胶 Double-Tape_for_ Metal_Shaft_Cover56 左侧封盖 Metal_Shaft_Cover1.5 手机结构设计流程图1-9 手机结构设计流程图第2章 手机壳体的设计和制造工艺2.1 前言目前,手机常用塑胶材料主要有PC、ABS和PC+ABS三大类。

日本手机主要采用PC+ABS,甚至采用ABS做手机外壳。

韩国几家手机制造商最早采用纯PC材料。

GE公司原来是不推荐采用PC材料做手机外壳的,而是主张采用PC+ABS材料。

但最近一、二年GE公司也推出适合做手机外壳的PC材料,例如:EXL1414、141R、SP1210R等。

近年来,各大手机厂商采用PC材料做手机壳件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

本章主要介绍手机壳体的材料性能、喷涂工艺、设计要求和3D建模思路等。

2.2 手机常用材料我公司的K100、K100II手机是在国内首次采用纯PC材料的机型。

像HIP这样的模具和注塑大公司也是第一次遇到采用这种材料做手机外壳。

因此,在模具设计。

注塑、喷涂等方面都遇到很大的麻烦。

就连世界有名的几家日本涂料厂商也未能解决涂料的附着力问题。

最后不得不从韩国直接进口配制好的色漆。

近两年来,无论是在模具设计、注塑技术还是涂料性能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用PC料做手机外壳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初步估计,目前在手机上采用PC料的比例已超过50%。

塑料按用途可分为普通级、耐温级、耐冲级、阻燃级、电镀级等。

2.2.1 PC(学名 聚碳酸酯)PC材料的性能特点:1. 强度高(拉伸强度69MPa、弯曲强度96MPa);2. 耐高温(长期使用温度130℃);3. 透明性好、无毒;4. 原料配色及表面涂覆不如ABS。

5. PC应选高流动性牌号。

适用于翻盖机和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手机。

2.2.2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的性能特点:1. 强度低(拉伸强度43MPa,弯曲强度79MPa);2. 不耐温(长期使用温度60℃);3. 流动性、着色及表面喷涂和电镀性能均好。

2.2.3 PC+ABS(PC与ABS的合成材料)取前面二者之特点,具有优良的成型加工性能,流动性好,强度较高(拉伸强度56MPa,弯曲强度86MPa)。

PC+ABS材料主要用于直板机和一般外观、色彩要求高而对环境无特殊要求的翻盖机。

如表2-1所示为目前在手机上所采用的材料代号及其生产厂家。

2.2.4 选材要点2.2.4.1 根据结构特点选材:1. 当结构强度较大,壁较厚,结构形状复杂时应首选PC+ABS;2. 当结构较单薄,强度不足时,应选PC。

2.2.4.2 根据外观涂装色彩选材:鲜艳,多色,对涂装要求严格时,应首选PC+ABS。

2.2.4.3 翻盖机和在恶劣环境(如北方低温,有振动、冲击等)下使用的加固型手机,应选用PC2.2.4.4 直板机选料:PC和PC+ABS均可使用时,应首选PC+ABS2.2.4.5 选PC时,应选用高流动性的牌号,按顺序优选:三星1023M,GE EXL1414、GE141R(241R)2.2.4.6 选PC+ABS时,应按顺序优选:GE C1110HF、C1110、三星HI-1001BS、HI-1001BN表2-1 手机常用塑胶材料牌号及生产厂家材料 GE公司 LG公司 三星公司(SAMSUNG)PC多用于翻盖机和恶劣环境下使用的手机 141R(241R)普通级,我公司K698、K320、K100、K100II手机均采用。

GN1002F P C-1023普通级141R-111,K6800乳白色灯盖SP1210R超高流动性,K100、K100II首选料。

EXL1414高流动性,GE公司推荐用于手机使用。

SC1004A PC-1023IM抗冲高流动性,K522采用EXD121WH5A072A,K100II乳白色灯盖。

LUPOYGP1000PC+ABS多用于直板机及对涂料色彩要求严格的手机C1110高流动性,TCL采用。

CN5001RFH HI-1001BS高流动性C1110HF高流动性,TCL采用。

C1200HF耐高温,K699、K818采用。

C1000HF高流动性,K6800采用HI-1001BN抗冲击ABS多用于装饰件 E PBM(电镀级) MP-0160 HI1001BG电镀级2.3 手机壳体的涂装工艺2.3.1 涂料2.3.1.1 底漆和面漆塑件与金属不同,必须采用低温(一般60℃~80℃)固化的涂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