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摘要】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在我们探讨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我们深入分析了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与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在我们总结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对世界佛教文化的贡献以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佛经翻译、译场、重要性、影响、历史背景、翻译方法、传播、影响、传承、中外文化交流、地位、世界佛教文化、贡献、文化传统、结论。

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翻译家们的努力,佛经被翻译成了汉语,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理解佛教的教义。

这不仅有助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古代佛经翻译不仅对于佛教本身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翻译佛经,中国人民得以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思想,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和开放性。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传承了佛教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的视野,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佛经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中国文化得以吸收和融合了印度文化的精华,使得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更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

佛经中融入了许多印度哲学思想,开拓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视野,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

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佛经翻译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还影响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东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佛经作为佛教经典的核心内容,对于佛教信徒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精神支撑作用。

通过对佛经的翻译传播,可以促进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帮助更多人了解佛教教义,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启发。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经的翻译工作也逐渐展开,中国学者通过翻译佛经不仅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的精髓,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学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和融合不仅拓展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思维视野,也促进了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对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宣扬佛教教义,传播佛法智慧,更在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通过对佛经翻译的研究和传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也可以为当代文化交流和互鉴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 译场在中国的发展译场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过程。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各种外来文化都在这里汇聚交融。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译场不仅是翻译工作的场所,更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平台。

译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单一翻译为主,到后来的多方合作共同翻译,再到如今的专业团队翻译,译场逐渐走向成熟。

不同历史时期的译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

在中国的佛经翻译中,译场不仅局限于翻译工作本身,还涉及到文化对接、学术交流等方面。

译场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汉地与外域文化的融合,也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今天,译场仍然在中国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译场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平台。

2. 正文2.1 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使当地人能够理解佛教教义,开始了对佛经的翻译工作。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化一、佛经翻译的历史盛况中国人知道有佛教,是在西汉武帝通西域之后。

现在有些人以为佛经翻译是东汉安世高开启的,其实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来使伊存口授佛经。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4年)又有佛僧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华翻译佛经。

但是大规模有影响的传人中国,则是在东汉桓帝建和年间(公元147年后)安世高来华译经之后。

至此以后大约七百年,印度佛教通过佛僧译经传教。

持续深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宗教、哲学、政治、艺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直到唐朝后期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灭佛事件,这一状况才有所改变。

然而,就在佛教传播短暂中断之后,佛教又在后世迅速复兴,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功能的角色。

佛经翻译运动大体上经历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西汉哀帝年间(公元前2年)至东晋后秦的大约四百年,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外来的佛僧担任主纲。

如前所述,其时最早来华的外国佛僧翻译家是伊存、迦叶摩腾、竺法兰,八十年之后有安世高、支娄迦谶、真谛、昙无谶等(多来自天竺、安息、月支、康居)。

自后秦弘始年间(399年)鸠摩罗什来长安至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为后一阶段,这四百多年中佛经翻译主要由中国本土的佛僧担任主纲,著名翻译家有鸠摩罗什、佛陀跋陀罗、玄奘、义净、不空等。

这二个阶段性的特点也符合外来语言文化从陌生到熟悉的自然发展过程。

在八百多年的佛经翻译盛世中,翻译家的阵容从小到大,不胜枚举。

因篇幅原因,本文不可能将所有译家一一列举,在此仅列表举出部分杰出翻译家,以便读者大致了解佛经翻译运动曾经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的空前盛况。

二、佛经翻译家的历史地位佛教传人中国之初,其经文都是西域文字、伊朗文字和印度文字。

最先为犍陀罗文、焉耆文(吐火罗语A)、龟兹文(吐火罗语B)。

后来则是巴利文、梵文12l,能够读懂原文的人极少,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依赖部分佛经翻译家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见解去了解佛经。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佛经翻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在我国历史上,经文翻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最早的翻译实践开始于经文翻译,最早的与外国文化交流也源于佛教翻译。

引言: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信(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1999,11)。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翻译的操作对象是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以翻译是通过语言传播文化,因此传达原语信息才是翻译的实质。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定义看,文化的定义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语文明两方面内容。

其中物质文化包括生产、生活工具和与衣、食、住、行有关的“物质文化”实体;精神文化指人类大脑里的成就,包括思想、语言和其它超越结构的成就,如哲学、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等。

作为两种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人员,应该广泛考虑这两方面的各领域。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行为,不仅仅是跨语言体系的转化。

世界由许多国家组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大多生存至今,就因为它们之间代代相交流、相互促进和发展。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到翻译在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克非博士认为“翻译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意义的文化活动(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1999,37)。

人们已经达成共识-翻译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文化发展。

没有口头或书面翻译,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会传到西方国家;没有翻译中国古代汉唐王朝的成就,不可能对其邻国尤其是韩、日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认为,”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马祖毅,xx:18)。

中国的佛经翻译从148年安世高起直至北宋末年,历史九百余年,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

可见中国古代的翻译活动是以佛经翻译为主的。

佛经经文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承传也带来巨大冲击,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也相应地对中国文化带来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1. 引言1.1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佛教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佛经翻译则是这一影响的重要载体之一。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佛教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文化传统,佛经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需要依赖佛经的传播和理解,而翻译工作为佛经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

通过将佛经翻译成中国人民能够理解的文字,使得佛教思想能够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佛经翻译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方面。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中国学者不仅仅是将外来文化传入,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

这种文化的融合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性在于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字数:236】1.2 译场的形成与发展译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活动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中国古代,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工作逐渐展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译场。

译场不仅是翻译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场所,也是促进佛经翻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环境。

中国古代译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佛教才刚刚传入中国,翻译工作并不是很发达。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渐传播和发展,翻译活动逐渐兴盛起来。

隋唐时期,译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佛经翻译的重要基地。

在这个时期,许多著名的翻译家纷纷加入到译场中,共同努力为佛教教义的传播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当时汉朝开始接触印度文化,佛教也逐渐传入中国。

最早期的佛经翻译是由外国僧人直接翻译成汉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本土僧侣也开始参与翻译工作。

隋唐时期是佛经翻译在中国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如玄奘、鉴真、真谛等人的翻译成就在佛经翻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文史 纵 横
浅谈佛经翻译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杨 玲
( 陕西 学前 师范 学 院外语 系 陕 西西安
【 摘
7 1 0 1 0 0) 要 】 本 文通 过分析佛 经翻译与 文化 交流发展 关 系, 探讨佛经翻 译对汉语言 、 汉文 学和 中国哲学方面的影响 。认 为佛 经的 圆融精 .
展了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中国传统文化其形式多样并不断发四结语展变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但其不变的和的精神内核却当翻译行为作为某个译者的个体活动时其动机具有偶然性和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受到了一致的推崇并得到了不断的丰富不确定性但是当某类翻译活动成为一定规模并具有持续性的集体和发扬
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 影响
神促使 了传统的儒 家和合精神 的发展 , 也丰富 了中国的哲 学思 想; 同时, 对中国文化 的语 言、 文 学发 生了很 大影响。 【 关键 词】 佛 经翻译 ; 中国文化 ; 汉语 言; 汉文学; 中国哲学

引 言 成 今天 的 汉文 学 。从 内 容上 看 , 佛经 翻 译促 使 了中 国文 学 的繁荣 , 佛经 的汉译 使发 源 于 印度 的佛 教在 中 国大放异 彩 , 随之 带 来 了 佛教 文学 中丰 富的想 象力 把沉 闷的古 汉语 解放 了出来 。例如 , 很 长 佛 学 的研 究 风 潮 , 不仅 开 创 了 中 国宗 派蓬 勃发 展 的新 面 貌 , 而且 丰 段时间, 我国最赋有想象力的作品要数庄周和屈原的作品了, 直 富 了中 国文 学 创 作 的 内涵 , 成 为 了中 国 文化 遗 产 非 常 珍 贵 的一 部 W J I 4  ̄经 的传 入 , 我们 有 了 《 封神榜》 、《 西 游记 》等小 说 , 期 中超 自 分 。正 是 由于 佛教 翻译 如 此特 殊而 重要 的地 位 , 在 翻译 理论 中 学 习 然 的想象人 物 哪吒 , 孙 悟 空和其它 拥有 超 能力的众 神 鬼怪都 深深 地 和 了解 它尤 为重要 。 吸 引了 我们 ,“ 三 头六 臂 ” , 上 天 入地 , 能 变身 形等 给 每一 个 中国儿 翻 译不 仅是 一种 简 单 的转换 符号 的过 程 , 更是 一种 承载 语 码的 童都插 上了想 象的翅 膀 。 文 化信 息用 另 一种 语码 转换 而来 , 进 而 推动 不 同 文化 间 的传 播 , 交 ( 3 )中 国文 化其 他 方 面的 改变 。经 文 翻译 对 中国 文化 的 影 响 流 和融合 。 对 于佛经 的翻 译亦 是如此 , 回顾佛 教在中 国的发 展历 史 , 深远, 并且渗 透到 了人 们生 活的每 个角 落 。电影 中关于和 尚尼姑 的 不 难 看 出由 佛 经翻 译 表现 出来 的 “ 圆 融 ”特征 和 中 国传 统 文化 更 生活 描述 , 关于人 们崇 尚佛 教的体 现 ; 音乐 中相关 的曲词 乐 ; 绘画 中 包 容性 的特点 。 以佛 教故 事和人 物为 素材 ; 中国每 个城 市都常 看到 的佛教 神像 和雕 二、 佛经 翻译 对 中国文化 的影 响 塑 。可 以说 , 没有佛 教 的传入 , 就没 有龙 门和 云冈石 窟中 的雕塑 ; 就 1 、 从 佛 经翻译 看 中 国文化 的 和合精神 没 有 敦煌 珍贵 的壁 画 和 飞天 。以上 种 种都 是 中国文 化 中不 可缺 少 回顾 中国 的翻 译 文 学 , 曾经 出现 过三 次 大 高潮 : 第 一 次是 在 汉 的部 分 。 走 进中 国世 代相传 的信仰 中 , 许多 的观念 都来 自经文翻 译 , 唐 时期 , 这 一阶 段 的翻译 主要 以佛 经翻 译 为主 , 其代 表人 物有 道 安、 老 人们 常 常提 到的 因 果报 应 , 善有 善报 , 恶 有恶 报等 都 是经 文翻 译 鸠 摩 罗什 及 玄奘 等 ; 第 二 次是 在 明末 清 初 , 主要 以 翻译 各 类经 书 为 对 中国文化 的改变 。 主, 如利 玛窦 对 《 圣经 》的翻 译等 ; 第 三次 则是 在中 国近代 , 此 时多 三、 促进 了 中国哲学 的改变 种文 体 的 翻译 相 继 出现 , 翻 译 的种 类 也逐 渐 开 始增 多 。由 此可 知 , 经 文 的传 入 也促 进形 成 了 中国 的 新哲 学—— 新 孔 学 。尽 管 传 佛经 翻译 从掀 起 第一 次翻 译 高潮开 始 , 在中 国历 史上 已经 延续 了上 统 的佛教 和新 孔学都 着重 强调 自我修 养 , 但 在 中国传 统的 哲学 中提 治理 国家 , 镇 压暴 动 ” , 而不 同与佛 教意 在帮人 千年, 究 其 原 因不 仅 受到 了当 时客 观历 史 条 件的 影 响 , 更是 由 于佛 到的 自我修 养是 指 “ 教“ 圆通 ”思想 起着 关键 的作用 。 超脱 凡世 已到达 得 道成 佛 的 目的 。新孔 学提 出 了 “ 上 帝 法则 的观 《 辞源 》 中解释 “ 圆融 ”一 词 为: “ 圆融 , 佛教 语 。破除 偏执 , 圆 念 ” , 主张 相信天 人合 一 , 一 旦天 人合 一后 , 他们 “ 治理 国家 , 镇压暴 满 融 通 。这赋 予 了佛 教特 有的 性质 一开 放和 包容 。因此 , 佛教 传入 动 ”的神 圣使命 就完 成 了。新孔 学的 显著 特点在 于 : 很好 的运用 了 中 国之 初 , 既能 保 持 自 己的 特性 , 又 能 与 中国 传统 的 各 家学 说相 互 辩证 法 , 在 批判 佛教 的 同事 再 吸收 了她 一部 分 的观 点 。由此 , 中 国 沟 通 和交 流 , 例如 , 用 顺应 融会 的态 度对 待儒 道学 说 , 并效 仿其 譬如 形成 了完 善的本 位论  ̄ 0 t i f " 值论 以及关 于 生活 的哲学体 系 。所 以, 佛 淑 世 化 民 的正 面 的社 会 作用 。中华 民族 在 悠 久的 历 史 中形 成和 发 教的翻译 为 中国哲学 注入 了新 能量 。 展 了 比较 稳定 的文 化 形态— — 中国 传统 文化 , 其形 式多 样 并不 断发 四、 结语 当翻 译行 为作 为某个 译者 的个 体活 动时 , 其动机 具有 偶然 性和 展变化, 是 中华 民族 智慧 的 结 晶 , 但 其 不变 的 “ 和 ”的精 神 内核 却 在 社 会历 史的 发展 变 化中 受到 了一 致的 推崇 , 并得 到 了不 断的 丰富 不 确定 性 , 但 是当 某类翻 译活 动成 为一 定规模 并具有 持续 性 的集体 和 发 扬 。“ 和 ”的 精神 解 释 为 “ 一种 承 认 , 一种 尊 重 , 一种 感 恩 , 一 活动 时 , 就必 然具 有深 层 次的 社会 文化 原 因 , 同时 也会 对译 入语 的 佛 教翻译 正是 如此 。仅仅 种 圆融 ” , “ 和” 的基 础 , 是和而 不 同, 互相 包容 , 求 同存异 , 共生共 长 。 社会和 文化 造成 具有深 度和 厂度 的影 响 , ( 叶小 文 ,2 0 0 5 ) 佛教 “ 圆 通 ”的思 想就促 进和完 善 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 “ 和合 ” 、 “ 圆 而 中 国传 统 文化 “ 和合 ”的 精神 内 涵与 佛 教 的思 想 中 的 “ 圆 融 ”的文 化 精神 特质 。佛经翻 译是 中 国翻译 史上 的一次 高峰 , 给中 通 ”极具 相 似 性和 相 通性 。因此 , 佛 教传 入 中 国 , 并没 出现 像 欧 洲 国的文化 内涵注 入了新 的活力 。 中 世纪 因文 化和 宗 教冲突 而导 致 战争 的现 象 , 反而与 本土 文 化相 互 融合 , 相 得益 彰 , 并且促进 和完 善 了中华文 明 。 【 参 考文献 】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试论翻译在中国社会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0世纪下半叶世界范围内兴起了文化研究的热潮,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从文化层面上审视和考察翻译。

中国有明确记载的笔译活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翻译史上共出现了五次高潮,我们以翻译史上的这五次高潮来探讨翻译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内政治混乱,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又滋扰边境,内忧外患,普通民众无力通过现世渠道改变这一切,自然将关注投向了异域传入的思想。

佛经的翻译导致了佛教的传入,引进了一种新的东方思想。

佛教中的忍让思想、来世思想和色空观念,在相当程度上对老百姓起到了一种镇静作用,弱化了老百姓对统治的对抗心理。

我国古代佛经翻译在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协调阶级矛盾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历代统治者不断遣人取经,设立译场,形成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个翻译高潮。

佛经翻译的规模和持续的时间在世界翻译史上都是少见的。

仅自汉至唐早期,已译出经传3616部,8641卷。

①中国佛教史记载,有大量佛经翻译是由政府支持的,虽然自南北朝至隋代有个别君主的确是佛教忠实信徒,但他们只占极少数。

佛经的翻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同历代封建统治者政治统治的需要分不开。

二、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著作的翻译17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完成了由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推动下,近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相继获得迅速发展。

与欧洲各国相比,在明末清初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制度下,生产力低下的小农经济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进步。

而此时耶稣会的传教士来华从事宗教活动,传教士把科技翻译活动作为其传教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而带来了范围远比宗教广泛的欧洲文化。

一些具有西方科学知识的士大夫,先后帮助耶稣会的传教士进行译述工作。

科技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治学上的浮泛,一改宋明理学的空疏之弊,走上实学之路。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
的历史进程,从而使佛教最
终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奠定了中国传统文
化“儒、释、道”三家和谐并
立的局面。

佛教在中国初传时有一
个依附中国传统文化的阶段,
这一策略必然深刻影响到以
传播佛教为目的的佛经翻译。
为了有利于佛教传播,佛经
种感恩,一种圆融”,并提出“‘和’的基础,是
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叶
小文,2005)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的精神本身
即蕴含着“圆融Βιβλιοθήκη 特质,从而与佛教的思想极具 相似性和相通性。因此在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
非但没有出现像欧洲中世纪那样因为文化和宗教..
本土文化浑然一体,为自己不失时机地进入中国
文化圈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也为自己的
译文找到了接受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的历史中形
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
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种多样、发展变化
的;不变的是其“和”的精神内核,叶小文先生
将“和”的精神诠释为“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
Culture文化
中国
宗教
CHINA RELIGION
的冲突而诉诸战争的现象,
反而与本土文化相融互摄、
相得益彰,促进和完善了中
华文明。在佛经翻译和佛教
发展的过程中,佛教与中国
传统文化始终处于相互借鉴、
相互补益的良性循环关系中。
由于佛经翻译采取了让
中国人容易理解、便于接受
中国

中国古代佛教典籍翻译发展史及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教典籍翻译发展史及其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

度佛教 的中国化起到 了不可忽视 的推 广作 用,同时佛教 典籍的翻译 也对中国古代的语言、思想文化和文学创作产 生了莫大的影响。 关键词 :佛经 ;语言 ;文化


中国古代佛教典籍翻译发展历史
佛教于西汉末年从古 印度传至 中国, 作 为外来 的唯心 主义神学 与 中国古代 统治 阶 级偏爱 的唯心主义哲学一拍 即合 ,因此传人 伊始便与当时流行 的道术 、玄学互相补充 , 彼此交融 。为了加快与 中国文化的同化 , 佛 经 的中文译本就应运 而生 。 佛经 的翻译形式 也 经历 了从 最初 的个人 僧侣 翻译发展 到寺 庙集体翻译再到官方译场翻译的过程 , 翻译 人 员主体 也从汉语 不熟 练的外 来僧 侣转变 到通 晓梵文经典的中国人为主 。 两汉三国初期 :东汉年问汉明帝求法 , 为两位从 古印度 而来 的高僧建 造 了一座寺 庙一 即今天的 白马寺 ,自 的最 普遍 的传说 。 今天 中国最早的佛经翻译 , 相 传是迦 叶摩腾于白马寺译 的 《 四十二 章经 》 o 佛教传人 中土初期 ,翻译者多 为从西方 来到 中土 的高僧或是胡裔 ( 今新疆 地区 ) 僧 人, 而 以汉族知识分子信徒为辅助力量 。 最 初的佛经翻译往往全屏 口授 ,即由外僧背诵 佛经 , 一人 口译成汉语 , 叫做 “ 传言” 或“ 渡 语” , 另一人或数人 “ 笔受” , 即笔 录成汉 文 。 再进行修饰 。因此翻译时往往不 只一 两人完 成, 而是 由中外僧侣集体完成 ,这便是 “ 译 场”的雏形。在早期翻译过程中 , 负 责传言 的人 既要熟悉梵文佛经又要汉语功底深厚 , 而在 当时这种人才基本上是凤毛麟角 。 从 翻 译方法来说 ,由于当时处于佛 经翻译 的草创 时期 , 这一时期的佛经译作可 能会 出现汉 语 句法扭 曲 ( 梵文和汉语的语 法结构差 异大 ) , 还有大量按发音直译 过来 的内容 , 从 而使得 译 文晦涩难懂 , 不易于没有宗教基础 的人 理 解。 两晋南北朝发展期 : 南北朝时期朝代更 替频 繁、战乱不断 , 人 民流离失所 ,异族 统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宗教,其经典文献以佛经为主。

中国自古就有翻译佛经的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涉及到了广泛的译场,不仅涵盖了专门从事佛经翻译的僧侣,还包括了一些世俗的文人士大夫。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与译场入手,探讨佛经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当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带来了大量的经典文献,而这些文献需要进行翻译才能为中国人所理解。

在东汉末年,最早的佛经翻译家是鸠摩罗什,他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开创了中国佛经翻译的先河。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佛经翻译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译场。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活动是一个跨越了数千年的持续性活动,这一活动涉及到了广阔的译场。

首先是官方的译场,即由朝廷和僧团共同主持的佛经翻译。

在中国古代,朝廷曾多次主持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这些活动往往由专门的翻译组成员和监察人员等人员组成。

这些官方的大规模翻译活动,对佛经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僧侣的译场。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主要是由僧侣来完成的。

这些僧侣多数接受过专门的语言学和翻译学方面的教育,他们还会利用自己在佛学和修行方面的知识来解释翻译佛经中的难点。

由于佛经翻译的专业性,僧侣的译场往往比较独立,他们之间还会产生相互竞争和合作的关系,这些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佛经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还有世俗的文人译场。

在中国古代,也有一些世俗的文人士大夫从事佛经翻译的活动。

这些人多数接受过较好的教育,他们擅长文学和语言学,有时还懂得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虽然他们的翻译作品在专业性和学术水平上不如僧侣,但他们在语言文字的表达和理解上往往能够有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他们的翻译作品也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要说到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特点,首先要提到的是译经的规模宏大。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
literature is a lso ana ly zed.
K eyW ords.. Buddhist Scr ipture.. T ransla tion.. H istor ic im po rtance.. Soc ia l ro le
.. ..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由当时迦毗罗卫国的
2. 1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
佛经汉译对汉语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
音韵学的影响。微观上说, 佛经汉译对某些汉
字的读音产生了影响, 如伽叶的叶读sh..而不
读y.. ,
般若的般读b..而不读b..n, 道行的行读
h..ng 而不读x..ng 或h..ng, 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
读n..w..而不读n..nw.., 阿闍梨的闍读sh..而不
监护人使。玄奘的11种分工中, 前有译主, 即
译场主脑, 他精通华梵, 深谙佛理; 后有监护大
使, 乃饮差大臣, 受命于皇帝监阅译经。在具体
翻译过程中, 证义、证文在前, 主要负责审查原
文是否有讹误, 审查译文与原文意义是否有出
入, 保证了原文和译文的准确性: 缀文、参译、刊
定、润文在后, 主要负责对原文校勘, 对译文刊
还有一关于翻译的生动比喻, 即..翻也者, 如翻
锦绮, 背面俱花, 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赞宁对
中国佛经翻译理论作出的最大贡献是他..今立
新意, 成六例焉..。这.. 六例..主要是归纳译经
中的各种情况, 提出解决各类矛盾的方法, ..凡
诸类例, 括彼经诠.., 必须全面了解、融会贯通。
Aug. 2006
* 本文系属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 04C562 )的研究成果。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在北 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 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 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 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有名的僧侣译 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人。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的要 数赞宁(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归纳了以往译经 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 这是对我国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翻译论库 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 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 代,统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译佛经,但译 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翻译 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
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 1898-1911)这三十年间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 《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C.L.S. Montesquieu)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Spencer) 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 《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 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 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 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 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 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 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 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 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 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 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 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 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 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 业。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引言2.佛经翻译的概况佛经的翻译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上千年,始于东汉,盛于隋唐,续至宋元,经历了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后,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初期共译经书570部,译经多由外籍僧人口授,汉人笔录。

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属安世高,支娄迦谶,支谦,和竺法护。

东晋至隋代这一阶段被称为佛经翻译的发展期,期间共译佛经3155卷,著名的翻译家及理论批评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彦琮,他们不仅在实践上大有成就,在理论上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到了唐代,佛经翻译发展至鼎盛时期。

据记载,此期的译经数量为玄奘的贡献最突出,他不仅译经达70部之多,译法更高超,或直译或意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规也”。

历经了发展鼎盛之后,到了宋元,在朝廷的支持下,译经事业虽还在继续,但在唐后期及周朝所遭受的毁灭性打击,已使其繁华成了历史。

宋元之后,译经事业便告中止。

明清两代,则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译为汉文的零星作品。

纵观佛典汉译的历史,除了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四大译师”之外,尚还有留下姓名的译者200多名,共译佛典2100余种,6000余卷(祁志祥,2000:76-79)。

3.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1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首先,在人生观上。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佛教首要探讨的就是生与死的问题。

佛教认为人生一切皆苦,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解脱生死,人处在无休止的轮回当中,宇宙万物也都在轮回当中,还将宇宙划分层次,有天堂、人间及地狱。

这一观念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致使许多人相信,人生的确有轮回,人生的确有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要解脱苦难的唯一方法就是摆脱轮回。

也使人相信人确实有前生也有来世,可能寄托于不同的形体中,可能在天堂,在人间,也可能在地狱。

其次,在宇宙观上。

我国秦汉时期便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宇宙论体系。

这一体系一直为儒家和道家所继承发扬。

自佛教宇宙观传入以来,这一理论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中国的思想界引起了各种争论。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千年 的历 史 , 形成 了 中 国最早 期 的 翻 译理 论 。本 文 对 佛 经翻 译 的历 史进 行 了简要 回顾 , 并 分析 了其 对 我 国翻译 活动 的 影 响 。 关键 词 : 佛 经翻 译 翻 译 理 论 翻 译 活 动 佛 经 翻 译 历 史 根 据 我 国佛 经 翻译 的发 展 历 程 , 一 般 可 以分 为 三 个 阶段 : 第 一 阶段 , 从 东 汉 到 西 晋 的佛 经 翻 译 萌 芽 期 : 第 二 阶段 . 从 东 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 ; 第三阶段 , 唐 朝 时代 的佛 经 翻译 成 熟期 。 中 国最 早 的 正 式 佛 经 翻 译 大 约 始 于 东 汉 明 帝 永 平 年 间 . 明 帝 睡 觉 时 梦 到 金 人 于 是 派 遣 大 使 到 天 竺 寻访 佛 法 .天 竺 僧 人 迦 叶 摩 腾 跟 随使 前来 洛 阳 , 翻译了《 四十 二 章 经 》 一卷 。 到 了 东汉末年时期 , 一 些 古 印度 和西 域 僧 人来 到 汉 地 . 以 洛 阳 为 中 心, 翻译 出大 量 的佛 教 典 籍 。 自此 , 中 国 的佛 经 翻 译 日渐 兴 盛 。 所 以 翻译 学 界 一 般 把 这 个 时 期 视 为 考 察 起 点 。但 是 这 时 的佛 经翻译大多为个人行为 , 无组织性 . 因 此 文 体 杂 乱 。这 个 时期 佛 经 翻译 的 特 色 , 主要 有 大 小 乘 两 系 统 : 一 是 以安 世 高 为 代 表 的 小 乘禅 学 派 ; 一 是 以支 娄 迦 谶 为代 表 的 大乘 般 若 学 。 从东 晋开始, 佛 经 翻译 逐 渐 受 到 国家 的重 视 , 因此 开 始 出 现 大 规模 的 翻译 组 织 , 佛 经 翻译 开始 蓬 勃 。 这 时候 翻译 佛 经 的 人 大 多来 自印度 , 他们既通梵文 . 又懂 汉 文 。 翻 译 出 许 多 的佛 经经 典 , 主要有大小乘经论 、 密教 经 、 律典等 , 涉 及 印 度 佛 教 各 个流派。 这 个 时 期 佛 经 翻译 的特 点 是 传 译 较 完 备 。 译 经 师 有 系 统地 介 绍 佛 经 , 确 立 翻译 文 体 , 翻译作 品不求华美 , 但 求 切 合 原意 , 这 是 汉 译 佛 经 的 发展 期 。 到 了唐 代 , 由 于 统 治 者 十 分 重 视 佛 经 翻译 活 动 . 因 此 在 人 力 财 力 方 面给 予 了极 大 的 支 持 。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 . 为 玄 奘 大 师 开 设 译 经 院 ,译 经 者 达 三 千 人 之 盛 .这 是 中 国译 经 的 巅 峰 期, 同 时 也 是 佛 教 的 成熟 期 。 在 这 个 时期 译 经 师 则 以 中 国高 僧 主持 译 事 , 典型代表是玄 奘 、 义净 , 他们 不但精通 华文 、 梵文 , 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 , 且 以 朝 廷 力 量 设 置 组 织 完 备 的译 场 . 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 二、 佛经 翻 译 对 我 国翻 译 活 动 的 影 响 东 汉 至 唐 宋 时 期 的 佛 经 翻 译 .是 中 国 翻译 文学 史 上 的第 次高 潮 , 也 是 中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的 形 成 时 期 。 它 不 但 对 我 国 的社会 、 政治 、 文化 等 产 生 重 大 的 影 响 , 在 中 国 翻 译 史 上 也 有 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下面从翻译形式 、 翻 译 理 论 和 翻 译 策 略 三方 面 阐述 佛 经 翻译 对 我 国 翻 译 活 动 的影 响 。 1 . 佛 经 翻 译 对 翻 译 形 式 的影 响 佛 经 翻 译 经 历 了从 东 汉 时 期 的 个 人 翻 译 到 后 来 的组 织 翻 译。 唐 代 的 翻译 分 工 更 明 细 , 分为译主 、 度语 、 笔受 、 缀文 、 参 译 等 。在 这 些 分 工 中 , 各 人 的 职责 是 明确 的 , 如 译 主 作 为译 场 的 翻译主管 , 要 最 终 定 夺 翻译 中遇 到 的 问题 . 度 语 要 根 据 梵 语 言 文 字 音 译成 汉 文 , 笔受要把录下来的梵文字译成汉 文 。 缀 文 要 整 理译文 , 使译文通顺 , 参译要对 译文进行 校对 . 并 与 原 文 对 照, 检查 错 误 等 。 这 样 一 种合 作 翻译 的方 式 对 中 国近 代 翻 译 产 生 了一 定 的 影 响 , 其 中最 典 型 的 例 子 当属 翻 译 大 家林 纾 。 林 纾 自 己是 不 懂 外 语 的 , 却 翻译 了 多 达 1 8 0 篇外 国文学作 品 . 采 用 的就是与别人合作翻译的形式。 这 在 中 国 翻译 史 上 是 罕有 的 .

第五讲: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五讲: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3.对我国语言方面的影响。(1)词汇。至少 有一千多词汇进入了汉语体系。菩萨、阎罗王、 世界、刹那、五体投地、因缘、果报、供养、 意识、解脱、一尘不染、有缘、意识、劫波、 魔鬼等。(2)语法。如是我闻。击于大法鼓。 供养于诸佛。后有了“打骂于他、取笑于我” 之类说法。(3)音韵学。反切法语佛经翻译 有关。《切韵》《广韵》等书,其中的辅音体 系和元音体系的建立,即受翻译的影响。四声 的确立,也与佛经翻译有关。
第五讲:佛经翻译的影响
2012年9月29
一、玄奘以后的佛经翻译
• 1.三大求法高僧之义净(635-713) • 671年由海路去印度,经25年,历30余国,其 中在那烂陀寺留学10年。700后独立翻译,11 年中共译出经律论56部,230卷。 • 2.佛经翻译四大家之不空 • 不空(705-774)是北印度婆罗门种,梵名阿 日佉跋折罗,幼年随叔父来中国,15岁拜金刚 智为师。741年从海路到斯里兰卡,遍游五天 竺,746年回长安,译经110部,143卷。
4.宋时的译经
• 宋赵匡胤印大藏经。982年,又建译场。到 027年,译经500余卷。后因缺梵文经卷, 译经时断时续。
二、佛经翻译的影响
• 1.思想界的影响。(1)佛经传入,其唯心主义 哲学与我国传统老庄哲学结合,到南北朝 时,这种思想已至极盛。佛教的传播促进 了道教的创立,佛道为争取统治者的支持 而相互竞争。范文澜提到佛道儒三家的关 系:儒家对佛教,排斥多于调和;佛教对 儒家,调和多于排斥;佛道则相互排斥; 儒家对道家不排斥也不调和,道家对儒家, 则有调和无排斥。直至禅宗奠定后,佛儒 才获得调和,佛道亦沆瀣一气。
不空(705-774)
• 自玄宗迄代宗,皆为灌顶国师,官至鸿胪卿,封肃 国公。 • 翼赞三朝,近三十载。上至朝廷,下至藩镇,无不 结纳,声势烜赫。770年住持五台山,造金阁寺, 铸铜为瓦,瓦上涂金,费钱亿万。范文澜在《唐代 佛教》中称,不空临死遗言中,充分体现出其鄙吝 之心。遗书说:“其车牛……菜园,吾并舍留当院文 殊阁下道场师僧,永充粮用香油炭火供养,并不得 出院破用,外人一切不得遮拦及有侵夺。”那是死也 不肯布施的了。不过,其遗言中又称“无殉利以辱 身,勿为名而丧道”,看来他还真是得道。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精品】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及文化的影响

关于佛经译文的总的特点,梁启超曾加以总结,归纳成十条: 一, 普通文章总所用“之乎者也矣焉哉”,佛经一概不用(除支 谦流之译本);
二, 既不用骈文家之绮词丽句,亦不采古文家之绳墨格调;
三, 倒装句法极多; 四, 提携句法极多;
五, 一句中或一段落中含解释语;
六, 多复牒前文语; 七, 有联缀十余字乃至数字而成之名词———一句词中含形容 格的名词无数; 八, 同格的语句,铺排叙列,动致数十; 九, 一篇之中,散文诗歌交错; 十, 其诗歌之译本为无韵的。
采取忠实于原文的直译方法,合理清晰地表达原文 的思想内容和深层意义,但是考虑到译语的通顺流 畅就得采取意译的方法以确保译文不但要符合目 的语的语法规范更要符合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 文化语境,使之靠近译文读者。所谓准确地音译就 是保持源语言的音位特点,为汉语输入更多的外来 词汇。在译文的文体风格方面,玄奘主张使译文与 原文的风格保持一致,尽量让汉译版的佛经突出源 语文本古雅朴素的风格。玄奘的翻译思想是严复 “信、达、雅”这一翻译准则形成的精神源泉。 另外,现代英语翻译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翻译技巧, 例如增词、删词、拆分、合并、译名假借等也来 自于玄奘的翻译思想。
鲁迅指出: “魏晋以来, 渐译释典, 天竺故事亦流传世间, 文人喜其颖
异, 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 遂蜕化为国有。” (1998 : 30) 两万多卷佛经 涉及了印度的哲学、文学、逻辑、医药、天文、文法、声韵、音乐、舞 蹈等诸多内容, 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发展的活力与清新的风格。其中不少 是极具文学价值的经典作品, 它们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题材不朽的源泉。 佛经中文学性很强的篇章不少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不朽的题材。 例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讲述的故事原型正是唐朝高僧玄 奘历经磨难、誓向西域求取佛经的曲折历程, 根据陈寅恪的系统考证, 该小说作者吴承恩在加工创作时借用了相关佛典里的许多情节。陈寅恪 指出, 孙悟空大闹天宫出自《贤愚经》、《顶生王缘品》里争夺王位的 故事, 沙和尚的很多情节源自《慈恩法师传》, 猪八戒来自义净翻译的 《毗奈耶杂事三佛制芘诌发不应长缘》,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半夜得到 法术的故事, 就是佛经里禅宗五祖弘忍夜半传衣钵给六祖慧能传说的演 变, 还有, 《西游记》着力描写的九九八十一难取材于《严华经》里善 财童子的五十三参的情节。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而佛经作为佛教的经典文献,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也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这些翻译成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译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翻译历史背景佛教是在中国汉代传入的,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而佛经则是佛教经典文献的总称,包括《大正藏》、《嘉興藏》、《宋藏》、《法藏》等种类。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唐代末期,历时约500年左右。

在这500年间,中国共进行了三次佛经翻译活动,即东汉初期的初译、晋末隋初的中译和唐代的后译。

这三次翻译活动为中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佛经翻译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佛教的传入,二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

由于佛教经典原文是梵文,所以佛教的传入必然伴随着翻译活动。

而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则为佛经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文字学、经羸学、史学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都对佛经翻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翻译特点1. 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古代佛经翻译中,经常使用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随声译即是音译,是指将外来语的词汇以中文的音韵或音节模仿过来。

随声译主要用于翻译佛经中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如“佛陀”、“菩提萨埵”等。

而意译则是指将外来语翻译成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汇,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得佛经翻译在传达原文的意义和语音方面都能较好地兼顾,为后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意境表达与情感表达古代佛经翻译在表达语言的严谨性和美感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在对梵文原文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们不仅注重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注重表达原文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他们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佛经翻译成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最新整理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来看佛经翻译与佛教中国化之间的关系.docx

最新整理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来看佛经翻译与佛教中国化之间的关系.docx

最新整理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来看佛经翻译与佛教中国化之间的关系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来看佛经翻译与佛教中国化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隋唐时期,衰于宋代。

虽然佛教是外来传入的,但“儒释道”却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至今,而其中的“释”指的就是佛教。

由此可见,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由一个外来文化变成了中国的核心文化之一。

说到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不得不提的就是佛经翻译者。

正因为有他们所译的佛经,佛教的教义及精神才能更为迅速、广泛地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从佛教传入初期到佛教兴盛,经过许多佛教传教僧侣以及佛经翻译者的努力,佛教文化由外来文化走到了中国传统核心文化之一的地位。

这期间有许多的著名佛经翻译者,诸如安世高,道安,鸠摩罗什,玄奘等。

而其中鸠摩罗什与玄奘则可以被称为分水岭式的人物,因为在佛经翻译中,人们将鸠摩罗什之前的翻译称为“古译”,而自鸠摩罗什起至玄奘的佛经翻译称为“旧译”,自玄奘起的佛经翻译则被称为“新译”。

因此,鸠摩罗什和玄奘在佛经翻译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

1.2 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关于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经以及译经对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作用的研究已经很多,也有许多期刊、学术论文研究过这一问题 xxx 。

早在1984年,苑艺就在《鸠摩罗什佛经“新译”初探》一文中提到过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而在20xx和20xx年,赵文敏和杨小华也分别在她们的文章《鸠摩罗什译经特点及影响》和《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思想、特点及其影响》中提到鸠摩罗什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的推动作用。

而对于玄奘的佛经翻译,许多人对玄奘的翻译观及其价值作了研究,而在20xx年,陈洁在《玄奘佛经翻译观》一文中间接提到了玄奘的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对佛教中国化的作用已经受到人们的xx,并有不少与之相关的研究,但是鲜少有研究将鸠摩罗什和玄奘的佛经翻译放到一起研究这些翻译与佛教中国化的关系。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流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得到了极⼤的推⼴,这主要得⼒于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翻译理论。

⼀、佛经翻译历史 根据我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历程,⼀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从东汉到西晋的佛经翻译萌芽期;第⼆阶段,从东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第三阶段,唐朝时代的佛经翻译成熟期。

中国最早的正式佛经翻译⼤约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睡觉时梦到⾦⼈于是派遣⼤使到天竺寻访佛法,天竺僧⼈迦叶摩腾跟随使前来洛阳,翻译了《四⼗⼆章经》⼀卷。

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些古印度和西域僧⼈来到汉地,以洛阳为中⼼,翻译出⼤量的佛教典籍。

⾃此,中国的佛经翻译⽇渐兴盛,所以翻译学界⼀般把这个时期视为考察起点。

但是这时的佛经翻译⼤多为个⼈⾏为,⽆组织性,因此⽂体杂乱。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主要有⼤⼩乘两系统:⼀是以安世⾼为代表的⼩乘禅学派;⼀是以⽀娄迦谶为代表的⼤乘般若学。

从东晋开始,佛经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开始出现⼤规模的翻译组织,佛经翻译开始蓬勃。

这时候翻译佛经的⼈⼤多来⾃印度,他们既通梵⽂,⼜懂汉⽂。

翻译出许多的佛经经典,主要有⼤⼩乘经论、密教经、律典等,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地介绍佛经,确⽴翻译⽂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但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发展期。

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分重视佛经翻译活动,因此在⼈⼒财⼒⽅⾯给予了极⼤的⽀持。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奘⼤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之盛,这是中国译经的巅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译经师则以中国⾼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梵⽂,佛学造诣更是博⼤精深,且以朝廷⼒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规模的译经事业。

⼆、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东汉⾄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第⼀次⾼潮,也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形成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摘要: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汉语言的许多方面及人们的哲学思想观念,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的发展。

本文从哲学思想、语言文化及文学等各方面探讨了佛经翻译与中国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佛经翻译中国历史文化哲学思想语言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行为,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影响巨大。

中国的翻译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翻译史上曾经出现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代早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这三次翻译运动引进外国文化的不同方面,相应给中国文化带来了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其中,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持续到北宋末年,历时1000多年,规模巨大,参译者众多,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翻译活动。

佛经翻译本意为宣扬和传播佛教,却被统治者充分利用,成为对人民实行精神统治的工具,同时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在哲学、语言、文学、翻译理论、建筑、绘画、雕塑和音乐艺术等众多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本文拟从语言文化和哲学等各方面分析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一、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佛经输入后,印度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逐步与中国原有的老庄哲学相结合,到南北朝时,这般唯心主义思潮发展到极盛阶段。

隋唐时,佛经理论开始被同化成中国哲学,并出现了如天台华阴、禅冢等传授教徒的学校,他们利用佛经理论研究中国的传统哲学问题。

宋代,新孔学开始形成,一方面它反对佛教,另一方面它吸收了一些佛教成分。

佛教和新孔学二者强调自我修养,但传统中国哲学中,自我修养指“镇压暴动,治理国家”,不同于佛教,其意在帮助人们超凡脱世,得道成佛,新孔学派为了实现他们的理想,就提出了“上帝法则的观念”,他们相信“天人合一”,只要天人合一了,他们的神圣使命“镇压暴动,治理国家”就完成了,很显然,新孔学派很好地运用了辩证法;批判佛教的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这样,中国哲学有了完善的本位论、价值论及关于生活的哲学体系。

到了宋代,中国哲学完成了第一个“正面—反面—相结合”的过程,这就是“孔子—印度教款—新孔学”的过程,所以说佛经翻译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能量。

二、影响了中国的语言文化语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人类文化的交流,包括人群流动带来的语言的接触与变化密切相关。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的翻译过程中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或许,人们感受佛经翻译对我们语言的影响并没有比今天的翻译对我们的影响深刻。

日常生活中,报纸电视上一出现新词,我们可能立即就意识到了,并根据经验判断9/10的词来自翻译,如几年前“克隆”一词的引入,然而佛经翻译对语言的影响难以感受到,因为那时通过佛经翻译输入大量的词汇,随着历史的发展,如今已成为汉语词汇的基本组成部分,语言学家们现在通过仔细研究得出结论:汉语中约有35000个词出自佛经翻译。

首先,佛教翻译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一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外来词汇,至今已广泛使用,已经成为我们当代生活中常见的基本词汇。

如:“真理”、“世界”、“现在”和“过去”等。

如“世界”在佛教原义中是指时间和空间,“世”表示时间概念,“界”表示空间概念。

佛经《愣严经》卷四中有文:“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知当今: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

”从这段经文中还可以看出,“现在”和“过去”两词也是佛教中的概念,有为之事物终灭为“过去”,有为之事物正呈作用为“现在”,用来说明因果轮回。

汉语中相当一部分成语、谚语来源于佛教故事、教义理论或禅宗典故,如“昙花一现”、“天花乱坠”、“作茧自缚”、“五体投地”、“点石成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等。

二是翻译者在佛教翻译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了大量的与佛教相关的词语。

如“塔”、“魔”、“如意”、“成就”、“刹那”、“慈悲”等。

三是汉语中不少已有的词汇,在翻译过程中被赋予了宗教意义,如“空”、“解脱”等。

创造了梵汉合璧词。

由音译和意译两部分组成的词称为合璧词。

这种词是佛经翻译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汉译的佛教词语中,不少是一半为音译梵文的汉字,一半是意译的汉字,如“禅宗”、“佛法无边”、“魔掌”、“走火入摩”等,这种方法至今被广泛地运用于翻译,如“基督徒(christianity)”、“霓虹灯(neonlamp)”等。

佛经翻译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而且改变了汉语语法。

如长定语是佛教经文的特征之一,翻译时仍保留着许多长定语放在被修饰词之后的情况。

出现较长定语无疑是受梵语句子的影响,尽管今天我们仍然把它当做一种翻译现象,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它,并渐渐地成为汉语的一个特征。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佛经翻译,就会发现许多倒装、并列、重复现象,这些现象同样也出现在汉语中,然而比例并不大。

但在现代汉语中,我们非常熟悉这些修辞手法,以至很难意识到,它们是几千年前的外来语。

还有结构上的变化,如“如是我闻”之类、“供养于诸佛”等,后来传到皮黄戏词里面,就出现了“打骂于他”,“取笑于我”的说法。

从文体上讲,佛经翻译对古汉语向现代汉语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佛经翻译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应用平淡的语言,不同于魏晋时一贯的辞藻华丽、形式严格固定,著名学者梁启超观测到:佛经翻译“既不用骈文家的倚词俪句,亦不来古文家之绳墨格调”(罗新璋《翻译论集》,1984.64)。

当时就出现了华丽、优雅的诗词形式和平淡、无影响的翻译语言形式同时并存的局面。

一方面佛经翻译是一个新东西,唯以形式固定的文体,另一方面,佛经翻译人员开始大多是外国人,他们不习惯于古汉语表达方式,辅助人员又是些佛教弟子,怀着恭敬谦诚之心不敢改变,于是那时一些译文中就出现了散文和诗并存的一种特有文体,它为唐代以后的诗和散文的复合文体打下了基础。

当然今天的语文是五四运动前后才正式形成的,但不能否定:是佛经翻译为它的应用预播下了种子。

除词汇语法方面外,汉语音韵方面受佛经翻译的影响也有较大的改变,在翻译佛经时,汉文梵文译者都难学对方的语言,前者是象形文字,而后者是字母文字,译者难以记忆。

于是他们根据梵文字母创造了汉字的拼音方式,业已证明汉字拼音的原辅音实际是在梵文的影响下于唐代形成的。

音韵的另一领域韵律也有深刻的变化。

中国古音乐中五声——工、上、交、子、乐,同时应用于汉语拼音,但现在汉语中只有四声,这也是受佛经翻译的影响而形成的。

三、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汉文学历史悠久,并历经了许多变化才发展到今天,现在人们多用散文写作,而不用诗,但诗一直被认为是最高文学形式,并在唐代达到了中国文学的顶峰,许多那时的著名诗人和他们的杰作至今仍为人们传颂、引用。

唐代以后,诗逐渐被曲、杂剧、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所取代,翻译学家们证明,这些改变是受经文翻译影响的。

印度文学很重视作品的结构,而且他们的文学形式多样,《普曜经》、《佛所赞经》、《佛本行经》本身是巨篇长史。

其他的经文或多或少有小说、戏剧形式,如《维摩诘经》就是半小说半戏剧的形式,这些文学形式很少在古代汉语言中出现,尽管《孔雀东南飞》很似经文文学,然而它是长篇叙事诗——仍是诗形式,而且这种形式不是当时的主流派。

但是不可否认经文的翻译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小说、平话、杂剧和其他文学形式的发展。

应感谢佛经翻译,才有了《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巨著。

印度文学经里还有另外一种特别形式:常在散文叙事篇后,又用“诗”的形式重复故事。

但这里的“诗”只有音韵,大多没有节奏,不是一般意义的诗,这种重复部分叫“诘”。

“诘”的传入,使中国诗开始较少注重节奏,而且,无可辩驳,中国的评弹说唱结合也受此影响。

从内容上看,中国文学也从佛经翻译中得到繁荣。

印度佛教作品多赋想象力,尽管有时不合理,但从相对缺少想象力的沉闷的古汉语文学里解放出来,经文传入前,我们很少有像印度文学作品里人们跃入的想象性叙说,甚至连最富有想象力的庄周和屈原的作品,相比之下也显得平淡无奇了。

佛经的传入和影响下,我们有了《封神榜》、《西游记》等小说,其中超自然的想象人物孙悟空、哪吒和其他不朽的众神鬼怪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三头六臂”等在每一名中国儿童的心里播下了想象的种子。

四、中国文化其他方面的改变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包,它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音乐方面如曲词乐,绘画方面如用佛教故事和人物作为素材,佛教神像和雕塑更是无处不在。

没有佛教的传入,就没有敦煌珍贵的壁画和美丽的飞天;没有佛教的传入,也没有龙门和云冈石窟中的雕塑。

而这些艺术作品正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上只是外显的例子,走进中国的内部世界,我们发现许多世代相传的信仰观念也来自佛经翻译;许多人,特别是老人们相信因果报应等,他们认为在世的行为将会影响死后的生活,因为神灵保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结果大多数人希望对他人好,他们帮助他人,至少不伤害他人。

这样人们逐渐达成道德方面的共识,从而影响了人们的道德观念。

同时作为我国翻译史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实践活动,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它对翻译的方法、标准和理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积累了一些基础的翻译经验,为后世进一步运用翻译促进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如力求通俗的翻译原则,佛教要弘扬教义,因此在语言上主张通俗实用,讲求实效。

在翻译时多用口语,形象生动、浅显易懂,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吕叔湘先生说:“白话的兴起跟佛教大有关系。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文化也是第一次受到如此广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外部因素看,魏晋时代形而上学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现实需要改变,佛经翻译应运而生。

汉王朝自身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如此也得以保留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

而且,由于中华传统的谦逊,使得它能在自身强大的背景下接受文化。

又由于文化自身的内在特征——特别是传承性、变化性和排外性,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中国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排斥了一些东西,也吸收了一些东西,从而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系统。

参考文献:[1]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2]彭治民.佛经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的地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3).[3]刘娜.浅谈佛经翻译对汉语语言的影响.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冯天瑜.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vol30.[5]东初.佛教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书店,1987.10.[6]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4.[7]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1.本文为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从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看翻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c8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