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护理在儿童口腔门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探讨
刘继玲
【期刊名称】《河北医学》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在我院儿童牙病科接受窝沟封闭的儿童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2例(356颗牙)和对照组98例(348颗牙),实验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医护四手操作)实施窝沟封闭,对照组实施常规窝沟封闭,比较两组患儿窝沟封闭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封闭剂保留情况。

结果:实验组窝沟封闭保留率分别为98%、91%、82%,对照组分别为92%、84%、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舒适护理四手操作模式在窝沟封闭中的应用,能减少窝沟封闭唾液污染,提高窝沟封闭保留率。

【总页数】3页(P1546-1548)
【作者】刘继玲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河北唐山 06300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J], 张娜
2.浅谈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J], 沈鲜利;范春仙
3.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骨肉瘤骨骺牵开术中的应用 [J], 张婷;刘新;刘洁
4.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J], 张娜
5.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J], 万淑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舒适性护理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舒适性护理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心理舒适性护理在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的心理护理和临床舒适性护理在整个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便研究和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对638例错牙和畸形的患者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mbt直丝弓技术﹑舌侧隐形正畸技术进行矫治,对患者正畸前进行心理评估,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的个体实施与之相适应的心理护理和舒适性护理(或是全身心的整体护理)。

结果通过医护人员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全面的心理护理与舒适性护理,所有患者均圆满完成治疗,无因心理,生理不适而放弃或中断治疗者,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与护理工作均感满意。

结论不同年龄的正畸患者治疗时行为表现不一,正畸医护人员应掌握不同年龄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知识,充分同患者和家属沟通,运用心理护理与舒适性护理,使正畸患者在整个疗程中心情放松舒适,完美的完成整个正畸治疗,从而使医护人员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心理;舒适性;护理;正畸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75-02口腔正畸护理是围绕正畸治疗从初诊到治疗结束的一个全过程治疗,针对牙齿错牙和畸形对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影响采取的相应护理措施。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满足不了人们全面心身的健康需要,要求正畸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医师单纯的技术操作,更应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人性化的服务理念[1]。

1 临床资料自2005年10月——2011年11月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638例,男性203例(其中145例12岁-18岁,平均年龄14.5岁,58例18岁-32岁,平均年龄26.4岁),女性435例(其中306例12岁-18岁,平均年龄13.6岁,129例18岁-42岁,平均年龄24.6岁)。

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矫治185例。

采用mbt直丝弓技术矫治404例(其中64例采用美观陶瓷直丝弓托槽矫治),采用功能性矫治46例,采用美观的舌侧隐形正畸技术矫治3例。

实习护生对循证护理认知情况及实践意愿的调查研究

实习护生对循证护理认知情况及实践意愿的调查研究

医药界 2019年12月第24期—48—医药与临床实习护生对循证护理认知情况及实践意愿的调查研究汤竹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调查研究,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情况及实践意愿,探讨循证护理认知及实施的影响因素。

方法 选用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循证护理信念量表及循证护理实践意愿问卷,抽取100名护生进行信息采集。

结果 临床实习护生循证认识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但对于循证护理实践方面的意愿较高。

实习护生处理临床护理问题缺乏客观性。

结论 目前临床护理实习生对循证护理的认知及应用的能力中等偏低,但学习循证护理及相关知识的意愿较强。

【关键词】实习护生;循证护理;认知;实践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808(2019)24-048-02循证护理(EBN)是上世纪末90年代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基本含义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寻找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依据,并且运用证据,对护理对象实施最佳护理[1]。

其核心思想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它为现代高级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其科学性、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广大护理工作者的认可和推广[2]。

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本研究为调查性相关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2018年2月-3月武汉市同济医院及协和医院中正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护生100名。

纳入标准:①2018届毕业的临床护理实习生;②在这两所医院进行护理实习的临床实习生;③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非自愿参与本研究;②在回收的问卷中,填写条目全选一种答案的护生资料予以剔除;③填写条目缺少达10%者,问卷资料予以剔除。

1.2调查方法1.2.1一般资料调查,第一部分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

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户籍、英语等级水平、计算机等级水平、是否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及统计学课程、临床护理实习月份、第一志愿是否为护理专业。

口腔门诊如何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口腔门诊如何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口腔门诊如何做好优质护理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

口腔门诊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诊体验和治疗效果。

在口腔门诊护理工作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加强护理人员培训1. 专业技能培训:口腔门诊护理工作涉及口腔诊疗操作、急救技能、患者沟通等方面,护理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门诊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 服务理念培训:强化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性,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3. 团队协作培训:口腔门诊护理工作涉及多个岗位,护理人员之间需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门诊应定期组织团队协作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完善护理工作流程1. 预约挂号服务:优化预约挂号流程,提供多种预约方式,如电话、网络、现场等,方便患者预约。

同时,合理安排预约时间,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2. 就诊引导服务:护理人员要熟悉口腔门诊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就诊引导,确保患者顺利完成诊疗。

3. 术前术后指导:在患者就诊前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解释诊疗过程、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患者对诊疗的认知度,减轻其焦虑情绪。

4. 特殊情况处理:针对突发情况,如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意外损伤等,护理人员要迅速采取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三、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 个性化服务:了解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如为儿童患者提供卡通动画、玩具等物品,以减轻其恐惧感;为老年患者提供耐心细致的讲解,确保其理解诊疗过程。

2.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要善于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3. 环境优化:营造舒适、整洁的诊疗环境,如优化候诊区布局、增加绿化、播放轻柔音乐等,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

舒适化护理干预对全麻下行牙病治疗牙科畏惧患儿的影响

舒适化护理干预对全麻下行牙病治疗牙科畏惧患儿的影响
要陪护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 J] . 当代护士( 上旬
刊) ,2017,4:167-169.
[5]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 .3 版.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7:12.
[6] Nancy B, Susan K G.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Research[ M] .
[12] 张弛,王君俏,胡雁,等.居家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照顾者照
顾感受的质性研究 [ J ] . 护理学杂志,2011,26 ( 19) :75
-78.
[13] Sterken DJ.Uncertainty and coping in fathers 0f children with
cancer[ J] . J Pediatr 0ncol Nurs, 1996, 13 ( 2) : 81 - 88, 89
[17] Hsiao CY,Tsai YF.Caregiver burden and satisfaction in fami⁃
[9] 林晓霞,陈燕惠,李健,等.白血病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
[10] 王园园,王婧婷,[ J ] . 解放军护理杂志,
-90.
3rd ed. Philadephia:W B Sauders Company,1998:542-547.
[14] Harper F W, Peterson A M, Uphold H, et al. Longitudinal
家属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 J ] .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2013, 30
2016,33(4) :6-10.
[ 11] Kulhara P. 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 in Schizophrenia:A

舒适护理临床应用新进展

舒适护理临床应用新进展

舒适护理临床应用新进展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创造性、个性化、有效的护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在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程度,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

目前,我国舒适护理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现将目前最新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舒适护理的概念舒适护理是1995年美国学者Kolcaba首先提出,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舒适护理模式,指出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有效的及创造性的新型护理模式,认为护理的最终目标就是给病人一个最舒适的状态,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真正从心理、生理、社会以及精神方面达到舒适[2,3],使病人尽快地达到适应社会的状态。

2舒适护理的内容舒适护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精神舒适4个方面[3-6]。

2.1生理舒适:病人身体的感觉。

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卫生、光线、噪声等所带来的不适,内部因素是疾病所带来的不适。

2.2心理舒适:病人心理的感觉,是其高层次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模式的转变,我国的患者则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更多的尊重和理解[7]。

2.3社会舒适:包括人际关系、家庭、职业、学校、经济等多个层面的舒适。

作为医护人员,虽然不能解决病人的社会问题,但是可以通过护理的手段来减轻病人的社会压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2.4精神舒适:指宗教、信仰、信念方面带来的舒适。

3舒适护理在临床应用新进展3.1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的临床应用韩宇研究指出,对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应用舒适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

李朝凤等对肝衰竭病人人工肝围治疗期中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了病人治疗前的紧张心理,有效提高病人对治疗的耐受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和生存率[9]。

3.2在老年性哮喘护理的临床应用汪清[10]将62例老年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接受舒适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舒适度、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的舒适化护理方案在感染科患儿中的应用

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的舒适化护理方案在感染科患儿中的应用

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的舒适化护理方案在感染科患儿中的应用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的舒适化护理方案在感染科患儿中的应用引言:感染科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科室,经常收治各类感染患者。

在这个科室中,护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已经存在多种护理方案用于感染科患儿的治疗,然而,如何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方案一直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本文将结合Kolcaba舒适理论,探索一种基于之的舒适化护理方案,并以感染科患儿为研究对象。

一、Kolcaba舒适理论概述Kolcaba舒适理论是由美国护理学专家Katharine Kolcaba于1994年提出的。

该理论以人类舒适需求为中心,强调提供舒适环境和舒适护理,进而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Kolcaba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舒适需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和社会舒适。

通过满足这些需求,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感。

二、感染科患儿的特点感染科患儿通常情况下需要住院治疗,这些患儿往往因疾病而身体虚弱,面临着身体不适和心理压力。

与其他患者相比,他们在体验疾病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疼痛、不适和焦虑感更为明显。

因此,感染科患儿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特殊护理。

三、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的舒适化护理方案1. 生理舒适为了满足感染科患儿的生理舒适需求,护士需要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和设施。

例如,合理安排病房的温度、湿度和光线,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用药计划和营养饮食方案,确保患儿得到充分的治疗和营养。

2. 心理舒适感染科患儿通常的心理压力较大,护士需要通过温暖关怀和情感支持来缓解患儿的焦虑和痛苦。

例如,护士可以采取适当的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方式,积极倾听患儿的需求和情绪表达,增加的亲子陪护政策,提供患儿与家属互动的机会,帮助患儿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3. 社会舒适感染科患儿往往在住院期间与外界隔离,缺乏日常社交和游戏活动。

因此,护士应该鼓励患儿与其他患儿进行交流,并提供适当的社交和游戏活动。

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

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

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儿童口腔健康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治疗儿童口腔问题通常会让儿童感到不舒服和害怕。

幸运的是,现在有一些针对儿童口腔问题的舒适化治疗方法可供选择,通过使用这些舒适化治疗方法,可以减轻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和焦虑情绪,从而帮助儿童更愉快地度过治疗过程。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温和的工具、使用局部麻醉、提供放松环境、并且与儿童们进行耐心的沟通和解释等。

正确认识和应用这些舒适化治疗方法,不仅可以让儿童更加乐意接受治疗,也可以为儿童树立正确的口腔卫生意识,以便儿童今后能够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

以下为大家简要科普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等相关知识点。

一、如何为儿童提供口腔舒适化治疗(一)准备工作为了使治疗过程更加顺利和有效,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医护人员需要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包括解释治疗目的和步骤,并尽可能回答儿童的问题和担忧。

其次,医护人员需要选择一个安静、舒适和安全的治疗环境,以便让儿童感到放松和安心。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准备一些可以帮助儿童放松和分散注意力的工具和玩具,例如音乐、电视节目、书籍、玩具等。

(二)镇静药物对于一些比较紧张或担心的儿童,医生可以使用镇静药物来帮助儿童放松和减轻焦虑。

这些药物通常是口服给药,可以让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清醒,但感觉更加舒适和放松。

但是,镇静药物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考虑和处方,并需要家长陪同和监控儿童的情况。

(三)局部麻醉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可能需要使用局部麻醉来减轻儿童的疼痛和不适感。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注射或者表面涂抹的方式进行,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和剂量的麻醉剂。

在进行麻醉之前,需要向儿童及其家长解释其作用和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如何注意麻醉后的护理事项。

(四)心理暗示和肢体语言除了药物和麻醉,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一些心理暗示和肢体语言的方法,来提高儿童的舒适度和合作性。

例如,可以使用一些积极的话语来鼓励儿童、保持轻松愉快的态度、给予一些小奖励或回报等方法,来增加儿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
1 临床 资 料
现、 早就诊 、 隔离 、 早 早治疗。 通过舒适护 理的应用 ,2 例患儿均 23
2 1年 6 1 2 1年 8 3 日, 院共 确诊 了23 ] L 足 0 0 月 日~0 1 月 1 本 2 例s J手 x
口病 , 其中12 6例轻症 , 居家隔离治疗 ,1 6 例为重症 ,9 4 例在本院住
口腔触觉感受器提高疼痛阈值 , 直接或间接调节伤害性感 觉传导 的5 羟色胺释放1 同时 , 一 3 ] 。 吸吮动作也能起到一定 的安抚作用 。 研
究发现 , 营养性吸吮还可提高氧饱 和度 , 非 减轻由操作引起 的疼 痛与不适 。Y’ “’ 型胶带固定法 , 减少了因胶布浸湿反复黏贴与 胃管 脱出的现象 ,避免 了面颊皮肤破损与反复插 胃管对患儿鼻腔、 食
口腔分泌物, 降低了患儿 口腔感染率。
20 ,12 :0 — 0. 0 5 2 ( )3 83 9
( 文编辑 : 本 王
道、 胃粘膜的刺激损伤 , 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 提高了留置 胃
管的成功率 。
2 张志玲 , 华芝 , 唐 侯腊梅 , 舒 适护理模 式在疗养康复护理 中 等.
3 鸟巢式护理减少了患儿无意义的活动 , . 3 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 率, 有利于引流通畅。 使用碳酸氢钠盐水进行 口腔护理 , 时清除 及
患者 , 使其在接受治疗的同时, 在护理人 员的协助下 , 得到生理和 心理 、 社会和灵性等方面的舒适状态。 应用舒适护理的理念 , 使手
足 口病患 儿 达 到最 佳 状态 , 缩短 不 适 时问 , 低 不适 、 降 不愉 快 的程
欲不振 、 头疼、 恶心等 , 不及 时治疗 , 若 个别患儿可 出现严重 的并

儿童口腔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儿童口腔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儿童口腔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儿童口腔科门诊,由于患者的特殊性,优质护理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我作为一名儿童口腔科护士,有幸参与并见证了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首先,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

在儿童口腔科门诊,患者大多数是儿童,他们对于医院环境和治疗过程往往存在恐惧心理。

因此,我们在护理服务中要注重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通过亲切的问候、耐心的解释和鼓励的话语,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安全感。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其次,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服务质量。

在儿童口腔科门诊,护士不仅要负责日常的护理工作,还要协助医生进行治疗,解答家长的疑问,提供健康指导等。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服务质量,从小事做起,如准时上下班,认真执行医嘱,确保治疗安全,做到服务态度好、技术水平高、工作效率高。

再次,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在儿童口腔科门诊,护士、医生、技师等是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因此,我们要注重团队建设,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同时,我们还要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最后,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关注患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都不尽相同,我们在护理服务中要注重观察和了解患者,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我们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我们则可以采取更为成熟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家长的需求,提供合适的健康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口腔健康。

总之,儿童口腔科门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_概述及解释说明

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_概述及解释说明

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儿童口腔行业是指专注于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的医疗、保健、教育和产品产业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儿童口腔行业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投入。

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例如龋齿率上升、不良习惯形成等,加之家长和社会普遍关心孩子们的口腔健康,使得儿童口腔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将探讨儿童口腔健康问题,包括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影响。

然后,我们将回顾儿童口腔行业的发展历程,介绍该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所取得的进步与变化。

接下来,相关政策与法规是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将分析其对儿童口腔行业的影响与作用。

最后,我们将聚焦口腔保健教育在儿童口腔行业中的作用,包括其重要性、方法和策略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全面概述和解释说明儿童口腔行业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儿童口腔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认识到口腔保健教育在儿童口腔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新兴儿童口腔护理产品和技术趋势等信息,我们还希望为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与启示。

最后,文章将对当前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给出建议与展望,以促进更好地发展儿童口腔行业。

感谢您仔细阅读本篇文章“1. 引言”部分,接下来将进入“2. 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的内容。

2. 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2.1 儿童口腔健康问题在儿童口腔行业发展现状方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儿童口腔健康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不良以及缺乏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等因素,儿童普遍存在龋齿、牙龈炎等口腔问题。

2.2 儿童口腔行业发展历程在过去几十年里,儿童口腔行业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对儿童牙齿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针对儿童的专业口腔医疗服务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探析

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探析

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探析摘要】目的: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探析应用价值。

方法:将我院牙科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进行窝沟封闭术治疗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随机的情况下分为对照组250例(总共652颗牙齿)和观察组250(总共647颗牙齿)例。

对照组行窝沟封闭术患儿实施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窝沟封闭术患儿则进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封闭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封闭剂保留情况。

结果:观察组窝沟封闭术患儿封闭术后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封闭剂保留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上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舒适护理模式有效的改善患儿在窝沟封闭术中的表现,减少封闭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窝沟封闭术;舒适护理模式;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254-02窝沟封闭术主要应用在龋齿患儿中,临床应用中能够有效的预防龋齿以及提高封闭剂在牙齿窝沟中的保存率[1]。

龋齿是临床口腔科中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儿童,影响其健康生长发育。

且由于龋齿所带来的疼痛、外在形象上的影响,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2]。

但是患儿由于年龄小、心智发展不成熟,在临床治疗和护理配合中往往表现差,且部分患儿甚至出现哭闹、排斥表现,严重影响窝沟封闭术的顺利进行以及封闭剂的保存[3]。

研究表明儿童在进行窝沟封闭术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儿临床中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封闭术治疗效果[4]。

舒适护理模式是整体化、创造性、针对性的护理方式,其最主要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护理手段,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主观不愉快程度[4]。

本研究选择我院牙科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进行窝沟封闭术患儿,随机将其中的25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组,实施窝沟封闭术的舒适护理模式,现作如下报告。

人性化服务在口腔专科门诊的应用

人性化服务在口腔专科门诊的应用
口腔 门诊相 对于病 房 服 务时 间 相对 较 短 , 多 为一 过 性 的 服
求病 人 的意见 , 权 衡各 种治 疗方 案 之利 弊 , 与病 人共 同制定 最 终 务过程 。为让患 者享受 到规范 的服 务 , 护理部 要求 门诊 口腔 各 科 的 治疗方 案 , 以后 每一 部治 疗事 先 都取 得病 人 的知 情 同 意 , 体 现 制定详 细的服务 流程 。从 见到 病人 的第一 刻起到 病人 治疗 结束 , 对 病人 的关 注 、 尊重 , 从 而融洽 医患关 系 , 增加 相互 间的信任 。 2 规范服 务语 言与行 为 。 彰显 人性化 服务形 象
弱、 孕、 残 患者就 诊时 的困难 , 医院投 资几十 万 , 安装 了电 梯 以 伴 随着人 民物质 生 活水 平 的 提高 , 人 们对 口腔 保健 和 口腔 老 、
病 的防治越 来越重 视 , 人 们不 仅 开始 重视 医院 的整 体 医疗 水平 , 方便 患者上 下 。口腔儿科更 是 根据儿童 的心理 特点 , 在候 诊 大厅
的康 复和患 者对 医院工 作 的满 意度 。公 司 化陪 护规 范 了护 工 管 [ J ] . 解放 军护理杂 志 , 2 0 0 8 , 2 5 ( 1 0 A) : 6 0— 6 1 . 理、 明确 了护工职 责 , 缓解 了临床 护理人 员的不 足 , 提 高 了护理 工 [ 2 ] 殷郁 . 专科 医院陪 护 工现 状 调 查 与 管理 对 策 [ J ] . 吉林 医学 , 作效 率和 质量 , 提 升了 医院 的 服务形 象 , 为优 质 护理 的 全 面开 展 2 o 1 O, 3 l ( 3 3 ) : 6 1 7 2— 6 1 7 3 .
口腔 门诊 实施 人 性 化 护 理 , 可提 高患 者 满 意度 , 融洽医患、 护 患 关 系, 减 少 纠纷 、 投诉 , 提 高 社会 效 益和 经 济效 益 , 达到 双 赢 。

儿童口腔科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口腔科护理工作总结

儿童口腔科护理工作总结内容总结简要作为一名资深儿童口腔科护理人员,深知此岗位的重要性。

在充满着爱心与耐心的环境中,我的职责是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舒适和安心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我的日常工作涵盖了儿童口腔健康评估、口腔卫生指导、预防性护理以及协助口腔医生进行各类治疗。

在儿童口腔护理领域,情感支持与专业技能同样重要。

面对恐惧或焦虑的孩子,我总是以温柔的肢体语言和正面鼓励的话语,为他们建立起信心与安全感。

通过精心设计互动游戏和奖励机制,我让孩子们将看牙医的经验转化为快乐而积极的记忆。

案例研究方面,参与了对一批患有早期龋齿的儿童进行跟踪治疗的项目。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实施了一系列个性化预防措施后,孩子们的龋齿发生率显著下降。

这一成果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在儿童口腔健康教育上的努力,并促进了家庭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为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我主动参与实施了多项策略。

如:引入了最新的儿童友好型牙科设备,优化了护理流程以减少等待时间,并推行了全面的消毒和安全措施,确保孩子在最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

工作在儿童口腔科,每一天都是挑战,但同时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恐惧到逐渐适应,再到最后的信任和依赖,每一次转变都是对我的工作最大的肯定。

在这里,不仅是一名护理人员,更是一位守护孩子们口腔健康的守护者。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儿童口腔科,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护理工作,包括口腔健康评估、口腔卫生指导、预防性护理以及协助口腔医生进行各类治疗。

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始终坚持以孩子的舒适和安心为首要任务,通过温柔的肢体语言和正面鼓励的话语,为他们建立起信心与安全感。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参与了对一批患有早期龋齿的儿童进行跟踪治疗的项目。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实施了一系列个性化预防措施后,孩子们的龋齿发生率显著下降。

这一成果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在儿童口腔健康教育上的努力,并促进了家庭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二、工作成绩和做法在我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孩子的舒适和安心为首要任务。

舒适化口腔治疗的内容

舒适化口腔治疗的内容

舒适化口腔治疗的内容
舒适化口腔治疗是一种为患者提供更加轻松和舒适的口腔治疗体验的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舒适化口腔治疗的一些内容:
1. 麻醉:使用正确的麻醉剂和技术,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感到疼痛或不适。

2. 镇静剂:对于那些特别紧张或焦虑的患者,口腔医生可以提供镇静剂,使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冷静和放松。

3. 告知治疗过程:在进行治疗之前,口腔医生会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包括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4. 环境舒适:口腔诊所可以采取措施,确保治疗室的环境舒适和安静,如提供舒适的座椅、温暖的灯光和柔和的音乐。

5. 使用先进技术:口腔医生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治疗,这些技术通常更快、更准确且更少疼痛,减少了患者的不适感。

6. 搭配疗程计划:针对长期治疗的患者,口腔医生可能会制定详细的疗程计划,并将治疗分解成多个较小的步骤,以减少一次治疗的时间和影响。

7. 沟通与关怀:口腔医生和助手会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平和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和担忧,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放松并减少对口腔治疗的恐惧和压力,从而提供更加舒适和愉悦的治疗经验。

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科的应用

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科的应用

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科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8-24T10:15:59.603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3期作者:车慧慧[导读] 探讨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门诊的临床价值。

车慧慧苏州口腔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儿童口腔门诊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的120名牙科儿童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医生独自完成治疗过程;观察组:医生护士四只手合作完成治疗过程。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时间,他们对手术服务的满意度,手术质量的评估以及投诉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该组患者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无儿童患者抱怨(P<0.05)。

向患儿家长发放护理质量评价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手术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四手操作护理技术在儿童口腔科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保证各种手术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手术满意度,降低门诊投诉率。

【关键词】:儿童口腔;四手操作;应用价值与传统的手术技术相比,新的门诊手术技术可以确保更高的工作质量,可以大大减少治疗时间,并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

在牙科门诊治疗中,治疗效率差和依从性低是疾病治疗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上述问题的发生与医生的强度过大有关[1]。

常规疗法是过去对该疾病进行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

研究指出,常规方法在牙科门诊治疗中的实施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舒适度。

通过在治疗过程中四手操作技术的发展,在医生和护士的配合下,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2]-[3]。

临床上,医生与护士共同合作,医务人员分工明确,不仅可以减轻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工作压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效改善医务人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有效改善医疗保健水平,从而提升了该医疗专业价值的认同感,并且有效地减少了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并有效地避免了医患之间的矛盾[4]-[5]。

舒适护理在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舒适护理在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舒适护理在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URTI upper respiratorytract infection)雾化吸入治疗中舒适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从2022年1月份至2023年7月份入我院行雾化吸入治疗的URTI患儿中选择54例,以抽签分为每组27例的舒适组(舒适护理)与传统组(传统护理),对比患儿病症缓解率、家属满意率、不良反应率、家属SAI评分、BCS评分指标。

结果:舒适组和传统组患儿病症缓解率100.00%、77.78%,家属满意率96.30%、70.37%;BCS评分(3.68±0.13)分、(3.40±0.11)分,前者偏大;家属SAI评分(7.02±1.01)分、(11.21±1.09)分;不良反应率0.00%、25.93%,前者较小,组间呈现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

结论:URTI学龄前儿童雾化吸入治疗舒适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学龄前儿童;雾化吸入治疗;舒适护理;病症改善率前言:URTI多推荐雾化吸入疗法,而学龄前患儿护理难度较大,若能主张舒适护理,有利于应对护理风险,取得家属认可,患儿也能在舒服的条件下顺利治疗,由此拥有显著疗效。

相比传统护理,舒适护理能同时满足患儿及家属双重诉求,始终以患儿舒适感受为根本给予护理服务,能够充分展现人本精神。

此次研究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选定54例加以探讨。

1 患儿档案和护理计划1.1 患儿档案选择54例URTI患儿充当样本,偶数签数纳入传统组,有17例男患儿和10例女患儿,平均(3.76±1.05)岁,1-6岁,平均病程(6.98±1.05)d,3-10d。

奇数签数纳入舒适组,男女患儿各有16例、11例,平均(3.86±1.08)岁,1.5-6岁,平均病程(6.99±1.03)d,3-11d。

门诊麻醉下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门诊麻醉下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门诊麻醉下儿童口腔疾病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儿童在门诊治疗口腔相关疾病时,由于大多数儿童年龄偏小,在陌生环境中进行治疗,存在恐惧害怕心理,因认知能力有限,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配合,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为提高儿童门诊麻醉治疗口腔疾病的舒适度,及患儿家属的就诊满意度,结合文献资料对患儿需麻醉下行口腔疾病治疗的术前、术中、术后行相关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儿童治疗依从性,提升门诊儿童口腔疾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门诊麻醉;儿童口腔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近年来,我国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识加深,对儿童口腔疾病的重视也日益体现出来,儿童口腔疾病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已成为门诊口腔诊疗的主要治疗对象之一。

就诊儿童因年龄小不能配合门诊治疗及护理操作则需要在麻醉医师的监控下使用麻醉药物使儿童进入麻醉识状态,在严密的监护下由技术娴熟的麻醉医师和儿童牙科医师、门诊治疗室护士共同完成口腔疾病治疗的一种行为管理技术。

对此,在麻醉下门诊护士在配合医生治疗儿童口腔疾病行围手术期护理对患儿及家属开展护理干预,是临床疗效的关键之一。

1.术前护理1.1术前评估门诊患儿及家属虽然与医护人员的接触时间较短,但术前评估及护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术前在短时间内必须收集患儿的病史、一般资料、麻醉及用药史等,并查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对需要治疗的牙齿摄X线片,以此为依据进行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及适应性的评估[1]。

1.2体重身高评估体重身高对麻醉师来说极为重要,只有掌握患儿的体重身高数据才能确定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中补液量,评估患儿的营养状态,调节麻醉量以保障患儿的手术安全。

1.3肠胃准备术前一天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食物量少而精。

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对需要吸入麻醉治疗的儿童要提前告知患儿及家属预约治疗时间,治疗前6h-8h需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予就诊儿童家属发放门诊麻醉前胃肠准备的相关宣传资料及宣教门口悬挂的胃肠道准备的注意事项图片[2]。

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对改善患儿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对改善患儿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对改善患儿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舒适化治疗对改善患儿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从2020年8月份~2021年3月份,选取我院口腔问题患儿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分析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0例患儿,对分析组患儿采取舒适化治疗方式,参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畏惧焦虑程度和疼痛程度。

结果:分析组患儿治疗后在焦虑量表(SDS)中的得分低于参照组,分析组患儿在疼痛量表(VAS)中得分也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口腔问题儿童采取舒适化治疗能够减轻患儿的焦虑感和疼痛感,从而提升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对于口腔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口腔;舒适化治疗;焦虑;疼痛随着生活条件改善,饮食结构的变化,儿童口腔清洁问题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口腔问题。

儿童因其生理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区别于成人,不能有效控制情绪和行为,在口腔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畏惧焦虑情绪,出现对于治疗拒不配合的情况,这就给口腔治疗工作加大难度[1]。

为了提升患儿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减少恐惧心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我院特对80例口腔问题患儿进行分组探讨,分析组患儿采取舒适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情况、情绪变化与疼痛程度,具体内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0年8月份~2021年3月份,我院口腔问题患儿8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分析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0例患儿。

其中男患儿42例,年龄3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3.8)岁,女患儿38例,年龄2至10岁,平均年龄为(6.0±3.6)岁,患儿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80例数据组间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患儿坏牙或缺损问题进行常规修复或进行拔除等。

分析组采取舒适治疗方式,具体内容有:①治疗前由护理人员带领患儿熟悉就诊环境,为患儿讲解诊疗过程,降低患儿对治疗的畏惧感,可以结合一些卡通科普宣传片给患儿讲解牙齿与口腔健康的小常识,让患儿理解口腔问题发生的原因、治疗目的。

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的效果探析

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的效果探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8期255・临床监护・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的效果探析樊春霞(江苏省江阴市口腔病防治所 口腔科,江苏 江阴 214400)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行儿童窝沟封闭术的患儿40例,按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单号20例纳入对照组(共59颗牙齿),行常规护理;双号20例纳入观察组(共63颗牙齿),行舒适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护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情况。

结果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窝沟封闭剂保留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窝沟封闭剂保留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儿童;窝沟封闭术;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8.2220 引言龋齿是儿童口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会给患儿正常发育造成影响[1]。

目前对预防龋齿主要可采用窝沟封闭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措施,此方法的疗效与封闭剂在牙齿窝沟的保存程度、牙面干燥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2]。

但患儿通常自控力较弱,唾液分泌量较大,在治疗中更换棉球等会增加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给予患儿有效护理干预。

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行窝沟封闭术患儿给予舒适护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行儿童窝沟封闭术的患儿40例,按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单号20例纳入对照组(共59颗牙齿),其中男12例(共38颗牙),女8例(共21颗牙);年龄为6 ̄9岁,平均年龄为(7.51±0.46)岁。

双号20例纳入观察组(共63颗牙齿),其中男13例(共40颗牙),女7例(共23颗牙);年龄为6 ̄10岁,平均年龄为(7.63±0.72)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舒适化护理在儿童口腔门诊中的应用研
究进展
【摘要】口腔科门诊是拥有一支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医疗团队,熟练掌握
并开展牙周序列治疗、牙体牙髓及根尖周病治疗、义齿修复、固定及功能性正畸
矫治技术、口腔预防、口腔外科治疗等一系列的临床先进技术和业务。

口腔门诊
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良的就诊坏境,为患者提供舒适、人性化的优质医疗服务。

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牙齿发育不完全,在口腔门诊就诊时需要护理人员足够
的耐心和细心,本文主要阐述在儿童口腔门诊中应用舒适化护理是所展现的实施
效果与实施价值。

【关键词】舒适化护理;儿童;口腔门诊;应用研究进展
舒适化护理是指在1995年由Kolcaba提出的,其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
护理化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与护理研究更注重患者的舒适感和
满意感【1】。

它通过对护理活动和舒适的研究,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
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以便
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健康。

具体内容阐述如下:1口腔门诊背景
1.1治疗环境
在就诊室中墙壁上的严肃装饰品可能会对患儿产生例如紧张、焦虑等不良的
心理暗示,对此可以将装饰品换成更加温暖的、带有健康教育指示的的卡通贴画,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

在等候面诊区域和就诊区域等均放置绿色植物,缓解患儿
的眼部疲劳和紧张心理,同时可以喷洒空气清新剂,用来改善口腔门诊的不良气味,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2】。

在等候面诊区域可以防止一些小朋友喜欢的玩具,分散其注意力,在门诊处可以提供预约挂号、自助挂号机、开放电话及网上预约
挂号等多种形式,帮助患儿及家属有序的进行面诊,提高就诊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1.2培养护理人员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也就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护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

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展现着医院的形象,作为门诊部的护理人员更是患者接触医院的第一步,其言行举止与服务态度可以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好感,因此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要求其仪容仪表得体、谈吐自然、热情大方、亲切温和,以更好的精神面貌与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服务【3】。

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关心患儿、了解患儿基本病情、为患儿争取满足需求,让患儿家属放心,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

2舒适化护理
2.1就诊前护理
在治疗前患儿可能会出现紧张的情绪,需要护理人员亲切、耐心的引导患儿消除恐惧心理。

针对不同类型口腔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口干(评估患儿口唇、舌苔及口腔黏膜情况;运用加湿器、雾化等方法,改变口鼻周围环境湿度;指导患儿常漱口滋润口腔,使用小喷壶将绿茶水喷于口腔内;进食刺激唾液或滋润口腔的食物,如淡柠檬汁、无糖口香糖、陈皮、话梅、果汁等;使用合成人工唾液、含碎冰块或使用口腔凝胶;嘴唇涂抹护唇膏防止干裂;对于张口呼吸的患儿,可使用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口唇,以增加黏膜湿润度)、口臭(评估口腔状况,寻找口臭原因;将口腔清洁干净;使用绿茶水或蜂胶可去除异味;若有胃肠道出血,尽量止血;展开芳香治疗,在专业精油师指导下稀释精油漱口或用纱布擦拭)、口腔溃疡(避免食用酸味强或粗糙生硬食物;可用康复新液含漱;开水冲泡薄荷叶、枸杞,放凉后漱口,有镇痛作用;口腔护理前使用利多卡因漱口,减轻疼痛,饭前忌用)【4】。

2.2就诊时护理
开展心理护理,注重培养患儿的积极心理,对于患儿的不良情绪要通过及时的沟通进行分析,利用换位思考法以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愉快接受,降低心理压力与心理负担,树立积极的心态【5】。

护理人员对儿童及家长通过讲解口
腔护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家长对于儿童口腔护理的重视度;定期开展提升口腔卫
生保健的讲座,为儿童及家长讲解龋齿出现后的危害,纠正其不良认知和不良生
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儿童的口腔护理措施。

根据儿童自身情况提出饮食建议,保证护理期间儿童进食内容能够满足身体恢复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多食清淡、易消化,少食辛辣油腻食物;指导儿童在用餐后及时漱口,预防牙齿发生腐蚀、
磨损及菌斑等情况。

护理人员指导并示范患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刷牙时间,刷牙时,要让牙齿的内外、上下均能够接受全面的清洁,最好每天刷三次牙齿,保持
口腔清洁。

2.3就诊后护理
要求患儿在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2个月开展定期检查,出现异常状况
时及时处理清除。

3讨论
舒适化护理可以早期为配合度差的患儿解决口腔疾病,解除父母的担忧;可
以一次性为患儿解决口腔问题,避免多次来回折腾,方便患儿及家属;减小牙科
治疗对患儿造成的心理影响;口腔医师在宽松的、安静的治疗环境中,可提高治
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巫美鲜,刘丽燕,林秀琼等.舒适化护理模式在儿童口腔疾病患者治疗期间
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23):3099-3101.
[2]周晨,黄艳梅,叶慧铭等.舒适化护理在口腔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满
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20,49(22):3858-3860.
[3]余秀梅,黄献玲,陆爱娇.舒适化护理干预对全麻下行牙病治疗牙科畏惧患
儿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1):86-88.
[4]玉湘萍.舒适化护理在儿童口腔门诊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
子杂志,2019,4(50):128+140.
[5]谢颖.舒适护理在口腔颌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C]//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116-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