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初三物理第9讲: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师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 4.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 (新版)教科版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②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几个因素;③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影响。
○4了解变阻器的构造,知道滑动变阻器所标规格的含义,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讨论、查阅资料,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的不同;②通过物质的导电性和影响金属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增强动手实践能力,理解控制变量和类比的物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动手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与技术联系的兴趣。
(二)重难点重点:①电阻概念的建立;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3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连接方法。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实验器材铜导线、铁线、硬币、电池2节、灯泡1只,演示电流表1只、鳄鱼线夹1对、导线若干、电阻定律演示器、开关、铅笔芯、盐水、油、电阻器、集成电路板、高压输电线、炉丝、日光灯芯、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小电动机等。
(四)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出示各种电线,引导学生思考:①一般电线内部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外部呢?②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或铝制成,铁既多又便宜,想想看,为什么不用它来做电线呢?同学们想不想用实验来寻找原因呢?板书:§3. 电阻[进行新课]:1、动手做一个导电性检测器(课文P63图4-3-2所示)2、演示实验:鳄鱼夹M、N之间分别接入铜线和橡胶,后闭合开关。
要求同学们观察灯泡发光情况和电流表的示数。
提问: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铜线对电流阻碍作用小,容易导电;橡胶对电流阻碍作用大,不容易导电。
)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如塑料尺、木片、小刀、硬币、铅笔芯、盐水、油等继续进行实验。
3、通过观察,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导体和绝缘体点拨: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如铜线、硬币、铅笔芯、盐水等;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如橡胶、塑料尺、木片、油等。
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教科版)
4.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材(教科版)我设计的这节物理课的主题是“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即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3. 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如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以及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电源、导线、电阻器、灯泡。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导线、电阻器、灯泡。
四、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好奇心。
2. 讲解:利用电脑和投影仪,详细讲解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观察电阻的变化,从而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以及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2. 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以及半导体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阻的概念:在导入环节,我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好奇心。
在这个实验中,灯泡的亮度会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这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2. 电阻的计算方法:在讲解环节,我利用电脑和投影仪,详细讲解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性质,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理解电阻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器、导线、灯泡、电流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段电源、电阻器、导线、灯泡串联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灯泡会亮?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不同?”2. 自主学习:a. 什么是电阻?b. 电阻的单位是什么?c.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电阻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并记录实验数据。
4. 小组合作: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讨论如何计算电阻。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性质,如线性电阻、非线性电阻等,并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电阻器。
6. 课堂小结: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段导线的电阻,并分析影响电阻的因素。
六、活动重难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2. 影响电阻的因素。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电阻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电路,提高电路的性能,如减小电阻、选择合适的电阻器等。
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教案:4.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流流动的阻力。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讨论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3. 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公式I = V/R,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学生能够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电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阻器、导线、电压表、电流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在电阻器中的流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流动的阻力是什么。
2. 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阻器在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 欧姆定律的应用:讲解欧姆定律,让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实例分析。
5.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简答题:请解释电阻的概念,并说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计算题:给定一个电路,电压为10V,电流为2A,求电阻值。
答案:1.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电阻的计算:介绍欧姆定律,让学生掌握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3. 电阻的单位:让学生了解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灯泡亮度与电流的关系,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电阻:解释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 电阻的计算:介绍欧姆定律,让学生掌握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公式为R=V/I。
4. 电阻的单位:讲解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引导学生了解电阻的国际单位制。
5.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电阻的计算:R=V/I3. 电阻的单位:欧姆(Ω)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已知一段导体的长度为10cm,横截面积为2mm²,材料为铜,求该导体的电阻。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R=V/I,由于题目没有给出电压和电流,所以无法计算具体数值。
2. 题目二:已知一段导体的电阻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这段导体的电压。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我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白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电阻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电阻,导体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2. 理论讲解:我向学生讲解电阻的概念,解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让学生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4. 分析讨论: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电阻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同时,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阻现象,让学生思考电阻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是电流流动过程中的一种阻力。
我通过向学生展示电阻器,并解释电阻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本质和计算方法。
这是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
九年级物理上册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教科版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学习目标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重点难点重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器材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电阻率演示器、电路板。
创设情境将电流表、小灯泡、开关、电源等串联起来,并联出两条导线,就做成了一个导电性检测器.在导线间分别接入细铜丝、细铁丝、铅笔心、橡皮、塑料尺、木片等,观察小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你有什么发现?学习新知一、物体的导电有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容易导电,叫做 .有的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不容易导电叫做。
右图表示各种物质导电能力的排列顺序,可见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用绝对的界限。
在物理学中,为了更具体地描述物体的导电性,常用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并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符号是 .这是为了纪念最早研究电阻的科学家而命名的。
观察电线,你能指出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好的和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铁和银都是导体,为什么有不同的导电性呢?科学家研究发现,金属中的电子大部分被原子核周围,几乎不能,只有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开原子核的束缚而自由移动,成为自由电子。
不同金属材料中,自由电子的情况不同,所以它们的导电性能不同.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电阻描述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对于同种金属学习新知材料导体的电阻,它的大小与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呢?甲:粗细相同的水管,管子长阻力大。
我猜想导体越长,它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系呢?乙:长度相同的水管,管子粗,阻力小。
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
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请和同学们交流讨论。
甲:把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流,就能比较它们的电阻大小。
乙:如果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那是长度变化造成的,还是导体粗细变化造成的呢?丙:我们能不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研究呢?如果给你几段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你能组合出长度变化和横截面积变化的情况吗?画出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比较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知识目标1.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2.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和计算方法;3.掌握串连和并连电阻的计算方法;4.了解电阻器的使用方法。
二、思维导引1. 观察图片请观察下图,它展示了一个电路系统。
假设电流I的大小为1A,请回答以下问题:•1欧姆的电阻对1A的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多少V?•2欧姆的电阻对1A的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多少V?•3欧姆的电阻对1A的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多少V?2. 发现物理规律众所周知,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那么,电阻是如何产生的呢?电阻单位是什么呢?电阻是导体内不同电荷载流子之间的相互干扰和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现象。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3. 理解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欧姆定律的公式如下:U = R × I其中,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I代表电流。
4. 掌握串连电阻的计算方法串连电阻是指多个电阻依次排列并连接起来的电路。
串连电阻的总阻值公式如下:R = R1 + R2 + ... + Rn其中,R代表总阻值,R1、R2…Rn代表每个电阻的阻值。
5. 掌握并连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连电阻是指多个电阻相互平行连接的电路。
并连电阻的总阻值公式如下:1/R = 1/R1 + 1/R2 + ... + 1/Rn其中,R代表总阻值,R1、R2…Rn代表每个电阻的阻值。
6. 了解电阻器的使用方法电阻器是一种可以调整电阻大小的装置。
使用电阻器时,可以通过旋转调节电阻的大小,从而达到调整电路电阻大小的目的。
三、课堂练习1. 电路图如下,求电流的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 = R × II = U / R = 6 / 3 = 2 A因此,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为2A。
2. 请计算下图电路中的总阻值。
根据串连电阻的计算公式,可得:R = R1 + R2 + R3= 2Ω + 4Ω + 3Ω= 9Ω因此,该电路的总阻值为9Ω。
物理:教科版九年级上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
课题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1课时) 执教教学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4.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5.知道滑动变阻器上所标规格的含义。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6.知道电阻箱的构造,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重点理解电阻是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 变阻器的使用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理解变阻器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原理。
教具演示学生电源一个,学生电流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一个,小灯泡一只,导线若干条。
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I)一.复习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二.引入新课。
我们常见的导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为什么多数用铜或铝,而不用铁呢?我们学习了这节内容就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三.新课讲授。
演示实验1:图7-1提问:电压相同,通过AB和CD的电流不相同,为什么?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导体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是“R”。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电阻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Ω)。
常用单位:兆欧(MΩ),千欧(kΩ)。
1Ω的含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V,通过的电流为1A,这段导体的电阻为1Ω3.介绍常见的小灯泡、白炽灯灯丝的电阻、定值电阻。
4.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演示实验2: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演示实验3: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演示实验4: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结论:(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2)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少数导体如碳例外)5.介绍电阻率的意义。
6.想想议议。
7.小结8.练习回答问题思考观察实验回答问题学生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 4.3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 (新版)教科版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新课
老师展示兴趣小组自制的简易风速测量仪,根据仪表盘指针的偏转情况来显示风速的大小。
设问:想知道它的工作原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引起学生思考.)
二、新课教学
设问:1.指示灯亮度发生变化说明什么?
2.电流的大小由哪些物理量决定?
学生实验一:自制可以改变亮度的小台灯。
注意点: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必须把滑片放在其最大阻值处。
学生实验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动机转速
提示问题:1.怎样连接可以改变电动机转速?
学生汇报: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个滑动变阻器的模型(展示滑动变阻器模型)
1.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是哪一段?
2.移动滑片时,有效电阻如何变化?
课题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电阻器。知道变阻器的构造、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
(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是怎样改变电阻和控制电流的。
【板书设计】
1.电阻器
2.变阻器
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②结构符号:
③电路符号:
④注意点: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必须在其最大阻值处。
⑤正确的连接方法:一上一下,串入电路。
3.变阻器的应用
讨论、交流
观察、体会
交流学习
与实物对比,更深刻理解其构造
学生利用手头的滑动变阻器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最后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九年级物理上册《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符号及其物理意义;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的关系;测量电阻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认识电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不同材质的导线,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变化,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思考。
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之间的关系,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3.设计有针对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操作,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有效性。
4.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总结电阻的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热情,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对电阻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电阻在电路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们对电阻研究的艰辛过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2.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3.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特征;2.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3.了解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电阻的特征和计算方法;2.电阻对电路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进程安排1. 导入(5分钟)首先,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电路概念,并引出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电阻的概念及其特征。
提问:大家已经学过了电路的概念,你们能说出一个电路的例子吗?它是如何组成的?回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以回答如:一个手电筒,它由电池、电线和电灯组成。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及其特征(20分钟)1.什么是电阻?教师首先介绍电阻的概念: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的大小用欧姆(Ω)来表示。
2.电阻的特征教师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或者展示器材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
介绍电阻的特征,包括:•材料的不同会影响电阻的大小;•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例;•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例。
3.电阻的计算方法教师介绍电阻的计算方法:•电阻大小等于导体的电阻率乘以导体的长度,再除以导体的横截面积,即$$ R = \\rho \\times \\frac{l}{A} $$其中,R为电阻大小,$\\rho$为材料的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A为导体横截面积。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公式计算电阻大小。
3. 让学生完成练习(15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电阻大小的练习,并帮助他们正确地使用计算公式。
4. 讲解电阻对电路的影响(20分钟)教师介绍电阻对电路的影响,包括:•电阻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小;•电路中的电子在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导致电阻加热。
5. 总结与归纳(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电阻有哪些特征?电阻的大小如何计算?电阻对电路有什么影响?四、课后作业1.回答以下问题:•为什么电阻越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越小?•电阻的单位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一根导体的电阻大小为2Ω,长度为5m,横截面积为2mm2,请问它的电阻率是多少?2.根据教材上的例题进行练习,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设计意图:本次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在设计上,我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自主发现电阻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 知道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物理意义。
2. 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3. 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
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关于电阻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电阻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电阻的概念(10分钟)1.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阻?为什么需要研究电阻?2. 实验演示:用伏安法测量电阻,让学生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物理意义。
3.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记录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0分钟)1.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 实验演示:通过改变电阻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观察电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5分钟)1. 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学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
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次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了解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
文档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2. 电阻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4.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公式为I=U/R;5. 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和测量方法;2. 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测量方法,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符号表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不同电阻时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2. 讲解电阻的概念和符号表示,引导学生掌握电阻的基本知识;3. 演示电阻的测量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同电阻的值,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4. 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5. 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6. 列举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电阻的实际意义;7. 课堂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电阻的测量方法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值(已知电压为6V,电阻分别为2Ω和3Ω):a) I = ?b) I = ?答案:a) I = 3Ab) I = 2A2. 题目:根据下列电路,计算电阻R的值(已知电压为12V,电流为4A):答案:R = 3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基本知识和测量方法,了解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课件)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2、绝缘体: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 大,不容易导电的物 体。
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 水溶液、人体 、大地等。
干木材、塑料、玻璃、陶瓷、 橡胶、纯水等。
一、物体的导电性
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
③不同材料,长度、温度一定,横截面积一定,比较电阻的大小; ④同种材料,横截面积、长度一定,改变温度,比较电阻的大小。
A
B C D
电阻R的大小怎样来比较呢?
待测导体
转换法
通过比较灯泡的亮暗程度、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
三、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通过视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结论: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一、物体的导电性
你视察到什么现象?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导体 银 铜 铝 铁 炭笔 电解质溶液 地表 湿木 锗 硅 汽油 干纸 干布 玻璃 橡胶 陶瓷 绝缘体
二、电阻
1、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的符号:R
3、电阻的国际单位: 欧姆,简称欧,符号为 “Ω”
4、常用单位: kΩ(千欧) MΩ(兆欧) 1kΩ=103 Ω 1MΩ=103 kΩ
大部分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三、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结论总结:
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 面积有关,还跟温度有关。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谢谢凝听
提出问题: 做出猜想:
三、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大胆猜想结果:
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材料、温度有关。
横截面积
温度
长度
控
制
变
量
材料
设计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三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新版教科版
《第三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的导电性能。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3.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4.通过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种类及特征、在电路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学习欧姆不懈努力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第1课时电阻如图水在向前流动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阻碍作用,如石头对水的阻碍等;电荷在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时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1课时电阻》。
(板书设计)二、自学互研(一)物体的导电性自主阅读教材P6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有的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容易导电,叫做导体。
有的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
2.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界限。
3.如图甲所示,把玻璃珠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
现给玻璃珠加热,如图乙所示,当玻璃珠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发现小灯泡发光,说明:当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会变成导体。
(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自主阅读教材P64~6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实验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研究方法:①在探究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②实验中并没有直接测量电阻的大小,而是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或灯泡亮度)来反映电阻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设计实验: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①选用不同的导体,将它们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探究的问题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阻与材料的关系不同相同相同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相同不同相同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相同相同不同②电流较大的,说明电阻较小。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案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电流流动的障碍。
2. 电阻的符号:讲解电阻的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3. 电阻的计算:介绍电阻的计算公式,即R=V/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4. 影响电阻的因素:讲解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符号和单位。
2. 使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公式R=V/I进行计算。
3. 引导学生了解影响电阻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影响电阻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电阻的符号和单位,电阻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如电线、电阻丝等,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讲解电阻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使学生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 介绍电阻的符号和单位:讲解电阻的符号为R,单位为欧姆(Ω)。
4. 讲解电阻的计算方法:介绍电阻的计算公式R=V/I,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5. 讲解影响电阻的因素:讲解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
7.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电阻的符号:R3. 电阻的单位:Ω4. 电阻的计算公式:R=V/I5. 影响电阻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
电压V=10V,电流I=2A,求电阻R。
答案:R=V/I=10V/2A=5Ω2. 题目:影响电阻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知道电阻的作用2.了解电阻的单位以及单位换算3.了解决定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用实验进行探究4.知道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5.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1.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阻的符号是“R”;电阻的单位是“欧姆”,字母“Ω”。
3.常用单位有MΩ(兆欧)和KΩ(千欧),1MΩ=1×103KΩ=1×106Ω。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受温度影响。
5.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
6.滑动变阻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要使用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不可同时使用两个上端或两个下端接线柱。
7.当材料、长度和温度一定时,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当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一定时,电阻跟长度成正比。
8.如图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1、2、3是三根镍铬合金丝,1和2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2和3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当1、2分别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1、I2,且I1>I2,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再换将3接入该电路时,电流表示数为I3,且I3>I2,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9.对于绝大多数金属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10.定值电阻的电路符号:;11.电阻箱的电路符号:;12.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符号:。
13.滑动变阻器(如图)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两个重要数据,是选用滑动变阻器的依据。
如“50Ω 1.5 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50Ω”表示该电阻器的最大阻值 ,“1.5 A”表示允许通过最大电流是1.5 A。
14.奇妙的可变电阻(1)压敏电阻,在受到压力后电阻会发生较大变化。
利用这种电阻制成的压敏元件,可以把压力变化转变成电流的变化,使人们在测出电流变化后也就知道了压力的变化。
(2)光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外界光照强弱而变化的元件。
有一种光敏电阻,光照越强阻值越小,光照越弱阻值越大。
在完全黑暗处光敏电阻的阻值可达到几兆欧以上,而在强光下,阻值可降到几千欧甚至1千欧以下。
利用光敏电阻可以设计制作光自动控制电路,安装在高温、有毒等工作环境中,通过光控,代替人操作,或者安装在车库门上,车灯一照即可以自动打开,还可以设计制作光电报警器等。
(3)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随着表面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元件,温度越高,电阻越小,温度越低,电阻越大。
利用热敏电阻可以设计火灾报警器,当发生火灾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减小,使电路中的灯亮起来,或者使电路中的电铃响起来。
利用热敏电阻还可以制成精度很高的温度计。
(4)气敏电阻是用氧化锡、氧化锌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当煤气泄漏时,气体分子会迅速地附在半导体材料上,使其电阻值减小。
利用气敏电阻可以设计制作气体报警器,装在需要检测的地方。
如果有煤气、氯气等其他有害气体泄漏,气敏电阻的电阻会发生变化,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接在电路中的灯泡、电铃或其他元件就可发出报警信号。
题型一、认识电阻的物理意义例1.(2014·南京月考)关于电阻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才有电阻B.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导体没有电阻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表明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D.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解析】本题考查对电阻的理解。
电阻就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这种阻碍作用越大,对一段导体来说,它的电阻总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导体两端没有加电压或导体中没有电流,就没有电阻,只是无电流时,这种阻碍作用没有体现出来而已。
【答案】:D。
例 2.(2014·济宁附中期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现在人们发明了测量蚁穴的仪器,以了解隐患的性质和范围。
在坝面或水面,布设电极,利用仪表测量时,有蚁穴的地方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结构B.横截面积C.温度D.长度【解析】本题考查对电阻影响因素的理解。
影响电阻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有蚁穴的地方主要是土壤的材料结构发生变化,故影响蚁穴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导体的材料。
(1)导体的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
(2)导体的电阻受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的影响,只要一个因素变化导体的电阻就会变化。
【答案】A。
题型二、决定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例3.如图所示是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是否与导体材料有关的电路。
其中除了AB、CD导线的长度相同外,还应满足的条件是( )A.横截面积不同,材料不同B.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C.横截面积不同,材料相同D.横截面积相同,材料相同【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不变,改变导体的材料。
【答案】:B题型三、电阻的符号和单位换算例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0.01 MΩ= kΩ= Ω。
(2)100Ω= kΩ= MΩ。
【解析】本题考查电阻的单位换算。
(1)0.01 MΩ=0.01×103kΩ=10 kΩ=10×103Ω=104Ω(2)100Ω=100×10-3kΩ=0.1 kΩ=0.1×10-3MΩ=1×10-4MΩ【答案】:(1)10 104(2)0.1 1×10-4题型四、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改变电流例4. (2014·广西绿珠期末)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小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向右移动滑片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小,即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变短,滑片靠近下部接线柱,图D符合题意。
【答案】 D例5.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变,灯泡亮度。
【解析】①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②该电路中变阻器和灯泡并联,故变阻器滑片的移动不能使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或变小,故灯泡亮度不变。
【答案】:大不变题型五、实验探究例7.小雨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他对实验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用酒精灯给线圈加热。
(1)观察到随着线圈的温度升高,灯泡渐渐变暗,电流表的示数。
(2)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解析】本题考查对电阻影响因素的理解。
用酒精灯给线圈加热,发现随着线圈的温度升高,灯泡渐渐变暗,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小,故其电阻逐渐变大,即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导体的温度越高,其阻值越大。
【答案】:(1)变小(2)增大例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还缺少一个元件,他应该在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3)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做了如下的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
你认为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实验。
(1)缺少电路的基本组成元件:开关。
(2)因为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越亮,因此a、b间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灯泡越暗;反之,灯泡越亮;故根据灯泡的亮度反映a、b间电阻的大小。
(3)将灯泡换为电流表,当a、b间接导线时,电路短路,可能会烧坏电流表;在原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不会出现短路的情况。
因此乙同学的方案更好,防止烧坏电流表或其他电路元件。
【答案】:(1)开关(2)灯泡的亮度(3)乙防止烧坏电流表或其他电路元件【方法归纳】转换法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规律,使之转化为我们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
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作“转换法”。
例9.如图所示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电路。
A、B之间接导体。
(1)本实验通过比较导体电阻大小。
(2)小明发现手边只有一根较长的金属丝,他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是否与和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本实验将电流表与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目的是通过灯泡的亮度或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反映出所接入电阻的大小;虽然只有一根电阻丝,材料固定,但是可将电阻丝不同长度接入电路,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还可以将电阻丝对折接入电路,横截面积增大,从而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
【答案】:(1)电流表示数(灯泡的亮度)(2)长度横截面积例10.有一根合金丝的电阻是4Ω,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求它的电阻。
【分析】①能正确考虑长度对电阻大小的影响。
②错误:没有考虑合金丝长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的同时,横截面积将减小为原来的,使它的电阻又增大为原来的2倍,故阻值共增大为原来的4倍。
【答案】4Ω×2×2=16Ω基础演练1.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某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电线产品进行抽查,发现有一个品牌电线中的铜芯直径明显比电线规格上标定的直径小,引起电阻偏大。
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来分析,影响这种电线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B)A.电线的长度B.电线的横截面积C.电线的材料D.电线的温度2.(2013·南充中考)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 V;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3.滑动变阻器实现变阻是利用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 C )A.电压B.电流C.长度D.材料4.(2013·龙岩中考)如图所示的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是1783 Ω。
5.滑动变阻器(如图)是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
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有两个重要数据,是选用滑动变阻器的依据。
如“50Ω 1.5 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50Ω”表示该电阻器最大电阻是50Ω ,“1.5 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 A。
巩固提高6.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d端移动一段距离时,下列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会变小的是( B )7.如图是电灯和滑动变阻器所组成的电路,那么在选项中的各图与上图连接相同的图是( D )8.如图是大型电子地磅的电路图。
当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滑片P向下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