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代理权-民法典
民法典中家事代理制度的特点与司法适用

民法典中家事代理制度的特点与司法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首次在立法上规定了家事代理制度。
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的一般规则及其特点、家事代理的特殊规则、家事代理中的家事表见行为的法律适用等问题,是准确适用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的关键所在。
一、日常家事代理的一般规则及其特点家事乃家庭事务。
家事的范围很广,仅从家事的大小或对家庭影响程度上考察,即有重大家事与日常家事之别。
所谓“日常家事”,是指维持日常家庭生活必要之事务。
至于日常家事的具体内容或范围,应当根据不同家事的具体性质、不同家庭的家事管理习惯以及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
通常所说的家事代理主要指日常家事代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
这是家事代理制度的一般规则。
日常家事代理的最大特点是:行为自决与效力辐射。
行为自决,就是不需要来自对方授权,自己独立决定。
效力辐射,就是一方的行为效果辐射于另一方,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或法律效力。
在日常家事代理中,一方的行为代表或视为共同行为,一方的意思统摄另一方意思。
在形式上看,日常家事代理是个人行为,在法律上,它是拟制的共同行为。
因而,一方的日常家事代理行为产生夫妻共同行为的法律效果。
家事代理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家事代理与其他代理相比,具有不同特点。
(一)家事代理是一种复合代理。
家事代理是基于婚姻或夫妻身份而产生的一种复合型代理。
其具体表现在:1.权利义务复合。
家事代理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即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如配偶一方患病缺少医疗费时,另一方配偶有权对外独立借贷为其治病。
同时,另一方配偶也有义务借款为配偶治病。
这里夫妻一方对外借贷为配偶治病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决定权与代理权复合。
即家事代理既有自己独立决定因素,又有代理对方的因素,二者复合。
3.代理与被代理复合。
夫妻之间你可以代表我,我可以代表你,互为代理,互为被代理,代理与被代理相互转换。
法学论文-民法-论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_4138

论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摘要:日常家事代理权是规范夫妻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与一般代理不同的特点。
由于该制度在满足夫妻共同生活的要求、维护财产交易安全和保障第三人利益方面极具价值,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对其主体、行使、适用范围等作出规定。
关键词:日常家事代理权;性质;价值功能;限制日常家事代理权亦称家事代理权,是作为身份权的配偶权中的一项重要,它是指夫妻一方在因家庭日常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的法律行为时,享有代理配偶他方的权利。
具体地说,夫妻一方代表家庭所为的行为,视为夫妻共同的意思表示,夫妻他方亦必须承担法律后果,夫妻双方对该行为承担共同的连带责任。
日常家事代理权是家庭生活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法律保障,又与交易秩序的稳定和第三人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各国的民事立法对此都作出具体的规定。
在我国,1950年和1980年的《婚姻法》都没有规定日常家事代理权问题,以后,许多学者提出了应明确规定这一内容的主张,在《婚姻法》的修改过程中,界和司法实践中对配偶权问题一直存在重大争议,以致在正式稿中配偶权制度付之阙如,日常家事代理权也不得不被放弃,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我国为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的需要,立法机关已将民法典的起草和制定提上议事日程。
为此,本文拟就日常家事代理权作一探讨,并为民法典如何设计该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一、比较法上的考察日常家事代理权起源于古代罗马法。
在古罗马,根据人在家庭中的地位的不同,把人分为自权人和他权人。
[1]妇女在婚后必须受夫权的支配而发生人格的减等,不再享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成为他权人。
依当时法律,妻子作为他权人不得拥有财产权,其财产归丈夫所有,也没有缔结契约自行承担债务的能力。
由于古罗马是一个崇尚等级、身份的家长制和奴隶制的社会,家庭成员和奴隶都没有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家长对他们具有绝对的支配权,显然无须产生专门的代理制度去调整家庭内部的财产或人身等利益关系。
[2]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活动日益频繁,如果固守非家长本人不得缔结契约的原则,家长只有事必躬亲,不能利用家属或奴隶进行代理,这必然阻碍商品的流转。
民法典的日常家事代理权有哪些

民法典的⽇常家事代理权有哪些在婚姻家庭⽣活中,⽇常家事的处理对家庭和谐影响是⽐较⼤的,⽇常家事应该由夫妻双⽅协商处理,征求双⽅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意见,那么民法典的⽇常家事代理权有什么规定?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的⽇常家事代理权有哪些夫妻⼀⽅因家庭⽇常⽣活需要⽽实施的民事法律⾏为,对夫妻双⽅发⽣效⼒,但是夫妻⼀⽅与相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千零六⼗条【⽇常家事代理权】夫妻⼀⽅因家庭⽇常⽣活需要⽽实施的民事法律⾏为,对夫妻双⽅发⽣效⼒,但是夫妻⼀⽅与相对⼈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之间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
⼆、法定代理权消灭的原因有哪些引起法定代理权消灭的原因主要是:(1)法定代理⼈死亡或丧失诉讼⾏为能⼒。
法定代理⼈在诉讼中死亡,其法定代理权⾃然归于消灭。
法定代理⼈在诉讼中丧失诉讼⾏为能⼒,已⽆法代理当事⼈实施诉讼⾏为,其法定代理权也即⾏消灭。
(2)被代理的当事⼈取得或恢复诉讼⾏为能⼒。
法定代理⼈是由于当事⼈⽆诉讼⾏为能⼒⽽代为诉讼的。
在诉讼进⾏中,如果未成年的当事⼈达到成年⽽取得诉讼⾏为能⼒,患精神病的当事⼈痊愈⽽恢复诉讼⾏为能⼒,他们便可亲⾃进⾏诉讼,法定代理权因此⽽消灭。
(3)法定代理⼈失去对当事⼈的亲权或监护权、法定代理⼈在诉讼进⾏中失去亲权或监护权,其法定代理权就随之消灭。
例如,如果法定代理⼈是作为未成年当事⼈的养⽗或养母代为诉讼,其法定代理权在诉讼中随收养关系的解除⽽消灭。
⼜如,法定代理⼈在诉讼中因不履⾏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合法权益,⽽被⼈院撤销其监护⼈资格时,其法定代理权便因监护权的丧失⽽消灭。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在婚姻家庭⽣活中,夫妻⼀⽅因家庭⽇常⽣活需要⽽实施的民事法律⾏为,对夫妻双⽅发⽣效⼒,但是夫妻⼀⽅与相对⼈另有约定的除外。
并且不得对抗善意相对⼈。
如果需要法律⽅⾯的帮助,读者可以到店铺进⾏咨询。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在家庭生活中,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成为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法律规范。
尤其在日常的家务分工中,为了更好地保障家庭成员的权益和促进家庭和谐,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规范成为了当下不可忽视的问题。
而在民法典的编纂视角下,家事代理权的制度将得到更加系统和完善的规范,从而为家庭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保障。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日常家事代理权。
日常家事代理权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家庭的日常运转和规划,依法对家庭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的权利。
这一权利的行使者可能是家庭成员中的任何一人,可能是父母、子女、配偶等。
在家庭中,日常家事代理权的合理行使对于家庭生活的和谐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民法典编纂视角下,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得到了更加明确和完善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日常家事代理权是必须依法行使的权利,不得违法或者越权行使。
这一规定将有效避免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滥用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家庭成员的权益。
在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行使中,需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能以欺诈手段或者不正当手段行使日常家事代理权。
在财务管理方面,家庭成员应当遵守财务规划,不得私自挪用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做出不利于家庭的财务决策。
这一规定将有效避免因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不当行使而导致家庭内部矛盾的发生。
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行使还受到了合理注意义务的要求。
行使日常家事代理权的家庭成员需要合理地关注家庭其他成员的合法权益,并且在行使过程中维护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
在孩子教育方面,父母在行使教育权的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不得以过分严格或者过分放任的方式行使教育权。
这一要求将有效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信和共识,提高家庭生活的和谐度。
在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行使中,还需要注意保障弱势家庭成员的特殊权益。
根据《民法典》,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弱势成员,在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行使中应当得到特别关注和保护。
民法典“关于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解读释义

民法典“关于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解读释义重点条文第一千零六十条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夫妻之间日常家事代理制度的规定。
对于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除非实施法律行为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否则对夫妻双方发生法律效力,另一方不能以未授权、不知道为由予以否认。
此为日常家事代理权产生的当然法律效果。
在夫妻内部关系中,双方可以约定一方实施的涉及家庭日常生活民事法律行为的范围,该约定对夫妻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在外部关系中,如果该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对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该约定的,不受其约束。
该民事法律行为仍对夫妻双方发生法律效力。
【条文理解】《婚姻法》对日常家事代理问题没有规定,本条为《民法典》新增加的条文,与第1064条第1款后半段构成了完整的日常家事代理制度。
本条是关于日常家事代理的范围、限制和法律效果的规定,而行使该项权利所生债务的性质规定在第1064条第1款后半段。
日常家事代理是夫妻基于配偶身份依法产生的相互代理。
在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中,它是亲属编(婚姻家庭编)的一项重要制度。
其基本内涵是:夫妻在日常家庭事务范围内,与第三人发生民事交往时依法享有相互代理的权利;夫妻一方在日常家事范围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时,不必明示其代理权,可直接以自己名义、双方名义或以对方名义为之;夫妻一方实施此类行为的后果,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由此产生的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日常家事代理权虽是基于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法定代理权,但其行使的效果主要表现为财产上的效益。
《法国民法典》第220条第1款规定,夫妻各方均有权单独订立以维持家庭日常生活与教育子女为目的的合同。
夫妻一方依此缔结的债务对另一方具有连带拘束力。
但是,依据家庭生活状况,所进行的活动是否有益以及缔结合同的第三人是善意还是恶意,对明显过分的开支,不发生此种连带责任。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以及女性在职场上的不断崛起,家庭内部事务规范化和市场化现象日趋普遍。
本文旨在从民法典编纂的视角,探讨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一、现状分析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是指家庭成员在家务琐事上进行分工,在必要情况下委托其他家庭成员、朋友或社会人士代为办理一些特定事宜的权利和义务。
但随着社会变迁和家庭结构多样化,家庭中逐渐形成了个人自主行为的理念,如何协调家庭关系、保障家庭权益,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代理权与代理行为的概念模糊首先,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日常家事代理权与代理行为的概念模糊。
在实际操作中,代理人通常不明确自己的代理职责和范围,甚至至于疏忽、麻痹,导致家庭内部关系恶化等问题。
2.代理权与家庭纠纷的频繁出现其次,由于代理权不规范和操作不当,家庭内部纠纷屡屡出现。
如有些代理人未经本人同意擅自处理事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财产损害,有些代理人未能按照约定履行代理职责,耽误家务进程。
3.代理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另外,代理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代理人在代理过程中可能会滥用职权、侵犯委托人的利益。
尤其是当代理职责涉及到涉及到财产、财物的转移或处置时,导致代理人轻信他人、受贿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
二、改革建议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必要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规范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行使,以实现代理权的协调、保障委托人的权益、减少家庭纠纷等目的。
1.制定法规明确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范围和权利义务在日常家事代理权方面,应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解决该项制度缺乏明确边界的问题。
具体而言,包括明确代理人的代理职责、委托事项的授权范围、代理时间的限制等内容。
这样,当家庭成员需要委托代理人代理时,可以通过书面方式明确代理人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在日后的代理中发生纠纷。
2.设立家事代理权的特别程序为了确保代理权的正确行使,特别是涉及到财产和财物的时候,可以设立家庭事务管理机构和相关程序,以对祖孙、夫妻、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之间的代理行为进行监管。
家事代理权 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家事代理权,在民法典中被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代理其他家庭成员进行家事事务的权利和义务。
家事代理权是一种重要的民事权益,它为各个家庭成员提供了合法地代理其他成员处理家庭事务的权利,使得家庭事务能够顺利进行,并保障了家庭成员的利益和权益。
家事代理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财产管理、合同的签订与执行、权利的主张与保护、纠纷的调解与解决等方面。
在家庭中,通常一个人被授予代理权,负责处理家庭中的各项事务。
这种代理关系的建立,不仅可以减轻其他家庭成员的负担,还可以有效地管理和保护家庭的利益。
首先,家事代理权在财产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家庭的经济收入和支出往往需要有人负责管理。
一般情况下,家庭成员可以委托一位代理人去管理家庭的财产,包括收入的获取、支出的安排、财产的保管等。
代理人在行使家事代理权时,有责任和义务妥善处理家庭财产,确保家庭的财产安全和合理利用,维护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
其次,家事代理权在合同的签订与执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成员在进行各种合同交易时,可能需要一个代理人代替自己进行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代理人有权签署合同并代表其他家庭成员处理相关事务。
家事代理权使得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代理人来完成一系列繁杂的合同事务,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并且减少了因合同交易带来的纠纷和风险。
第三,家事代理权还包括权利的主张与保护。
代理人有权代表其他家庭成员行使权利,如就业权、教育权、医疗权等。
在此过程中,代理人需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维护和主张被代理人的各项权益,保障被代理人利益的实现,并尽力维护家庭成员的权利和尊严。
最后,家事代理权还包括纠纷的调解与解决。
在家庭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纠纷和冲突。
代理人在代理家庭成员处理家庭纠纷时,应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进行调解,并力求解决纠纷,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代理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和申请法律救济等方式,为家庭成员提供专业的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总之,家事代理权在民法典中的设立,为家庭成员提供了一种法律意义上的代理关系,使得家庭事务得以顺利进行,家庭成员的权益得到保护。
家事代理权 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家事代理权是指某人以他人的名义从事家庭事务的权利。
在民法典中,对于家事代理权有一系列的规定和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在《民法典》第五编中的《人格权编》第三章中有关于家事代理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13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有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行使家事代理权。
这意味着未成年人、有限制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委托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一些家庭事务,比如签署合同、出行、财产管理等。
其次,在《民法典》第五编中的《婚姻家庭编》第九章中也对家事代理权作出了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1028条的规定,夫妻之一享有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权,对家庭财产采取适当的管理、处置措施的权利和义务,这就涉及到了夫妻之间的家事代理权。
家事代理权可以通过夫妻协商达成一致,也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进行裁决。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的家事代理权,《民法典》还对其代理的范围进行了限制。
根据《民法典》第114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家事代理权只涉及不侵害自己合法权益和不超越其民事行为能力的事务。
这个规定起到了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作用,避免了未成年人在家事代理中被利用或者侵犯自己的权益。
此外,对家事代理权的行使也涉及到了代理人的义务和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107条的规定,代理人在行使家事代理权时应当忠实、勤勉、谨慎地履行义务,代理人不得以行使家事代理权的名义损害委托人的利益。
这一规定保证了家事代理权的正当行使,避免了代理人的滥用。
综上所述,《民法典》中有关家事代理权的相关参考内容主要包括未成年人的代理权、夫妻之间的家事代理权以及代理人义务与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规定为相关当事人在代理家事事务时提供了合法、公正和平等的法律保障。
家事代理权的规定不仅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有利于家庭事务的顺利进行和权益的保护。
家事代理权 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家事代理权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由法律授予人以代理他人行使部分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的权力。
在民法典中,对于家事代理权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首先,在民法典第五编关于家庭的规定中,明确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包括了家事代理权的内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的规定,公民享有结婚自由、修养培育子女的权利等。
这意味着家庭成员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如不能亲自行使或无法实施时,可以授权他人代为行使。
其次,在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关于代理的规定中,明确了代理行为的基本要素和原则。
代理行为的基本要素包括委托、代理和代理事务,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明确规定了代理人不能兼为当事人的禁止原则,即代理人不能为自己代理。
这就意味着,家事代理权的行使必须由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对其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行使,不能由非亲属或没有赡养义务的人代理。
再次,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七条关于代理权能力的规定中,明确了代理人的能力和禁止代理的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家事代理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家事代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九条规定,应当由其监护人行使。
这就说明,对于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家事代理权的行使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负责。
此外,在民法典的其他相关规定中也有涉及家事代理权的内容。
比如,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关于不成年的规定中,规定了在不成年人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上,父母应当行使监护权。
这就意味着,对于未成年人的家事代理权由其父母行使,包括与出生、抚养、教育、健康等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总的来说,民法典通过对家事代理权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家庭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授权他人代为行使权利和义务的权力。
这些规定不仅保障了各个家庭成员的权益,也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帮助提供了法律基础。
家事代理权 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家事代理权是指在一定情况下,家庭成员可以授权他人代表其处理家庭事务的权利。
代理方能够代表委托人作出必要的决策并执行相关行动,从而降低原本繁琐的家务事务,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
在我国民法典中,家事代理权被赋予法律地位和规范,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家事代理权授权方式民法典第七百七十六条规定,在家事代理方面,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书面授权、口头授权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授权。
其中,口头授权需要证明,一般要有证人证明或其他证据支持其有效性。
另外,法律还规定,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其法定代理人接受委托或代理权的授权,这一规定对于年幼或者未成年的子女而言尤为重要,能够让他们拥有合法且可靠的家事代理权。
二、家事代理权的限制和作用尽管家事代理权能够充分地发挥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然而也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
家事代理权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规定、遵循公平合理、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原则,并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强制性禁止性规定。
家事代理权的作用至关重要,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家庭合作与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工作、学习、生活密切相关,通过家事代理权的授权和行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得以融洽相处,共同促进家庭和睦、幸福。
2. 便捷家庭生活:代理方能够代表委托人处理一些长期或繁琐的家庭事务,较大程度上减轻原本需要委托人忙碌处理的事务,更好地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
3. 保障弱者权益:在特定情况下,代理方能够代表弱者行使权利,例如年幼或精神障碍患者等,从而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防止家庭矛盾激化。
4. 经济效益:家事代理权的行使能够减少时间成本、事务成本等开销,并有效促进节约资源与物质财富的发展。
总之,家事代理权作为一种合法的职权行使形式,能够增加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了解、合作的关系,实现家务事务的协调与便捷,进一步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成为现代家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委托代理日常家务事务的行为。
这一制度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分担家务负担,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从民法典编纂的视角来看,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依据的法律制度。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家庭成员可以通过书面委托或口头委托等形式,进行日常家事代理。
日常家事代理权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购物、照顾家属、料理家务等,具体的范围可以由家庭成员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约定。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核心原则是自愿和互惠。
代理人在履行代理任务时应当遵守代理人的意愿和要求,确保代理任务的质量和效果。
代理人也应享有合理的报酬和奖励,以鼓励其积极参与日常家事代理工作。
代理人在履行代理任务时应当履行必要的义务和责任,确保代理任务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在实际操作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明确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协商和约定明确每个人在日常家务中的分工和责任,明确与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代理任务能够顺利进行。
建立有效的代理程序和约定。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书面委托或口头委托等方式来确定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并明确代理事项、代理期限、报酬等重要事项。
还可以约定代理人在履行代理任务时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责任义务。
强化日常家事代理权的保护。
为了保护代理人的权益,应当建立起相应的法律保护机制。
一旦代理人受到不当对待或遭受人身损害,应当有法律途径可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并追究对方的责任。
加强宣传和教育。
为了提高家庭成员对于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加强家庭成员对于代理权的意识,提高其对于代理人的尊重和支持,并为代理人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履行代理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夫妻家事代理权的适用范围和权利范围是什么

夫妻家事代理权的适⽤范围和权利范围是什么夫妻家事代理权,⼜称为⽇常事务代理权,是配偶权的⼀项重要内容,因为家庭⽇常⽣活需要,配偶⼀⽅与第三⼈为⼀定法律⾏为时的当然代理权,另⼀⽅对由此产⽣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夫妻家事代理权的适⽤范围和权利范围是什么?店铺⼩编为您整理出来相关的内容,欢迎⼤家浏览,谢谢。
夫妻家事代理权的适⽤范围和权利范围是什么夫妻家事代理权的适⽤范围:⼀般⽽⾔,家事代理权的⾏使主体便是夫妻双⽅,不论夫妻双⽅采⽤何种财产所有制,夫妻双⽅都享有这种法定的家事代理权。
那么事实婚姻、⾮法同居者是否享有家事代理权?这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争议。
有学者认为家事代理权只存在于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配偶之间,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之间则不能互享此代理权。
也有学者认为事实婚姻虽然缺乏法定的结婚形式要件,但男⼥双⽅却已夫妻名义同居⽣活,组成实际⽣活家庭,群众亦认其为婚姻关系,彼此之间具有法定夫妻⽣活的全部内容。
因维持家庭⽣计,男⼥⼀⽅为⽇常家务⽽常与第三⼈发⽣法律⾏为。
此时第三⼈从外部难以认知该同居男⼥究竟为法定夫妻⾝份,还是事实夫妻⾝份。
为保护善意第三⼈,促进交易安全,对于事实夫妻应予以准⽤家事代理权的规定。
对于同居男⼥,因不具备夫妻⽣活的内容,且第三⼈也不认其为夫妻,则不应适⽤家事代理权的规定。
在我国婚姻法修订之后,事实婚姻已经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它不再受法律的保护,事实婚姻的双⽅不享有夫妻之间确切的⼈⾝关系。
未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共同⽣活的,与⾮婚同居⼀样,因⽋缺结婚法定要件⽽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
⽆论是事实婚姻还是⾮婚同居,虽然男⼥双⽅为了共同⽣活的⽬的需要从事⼀定的⽇常法律⾏为,但不宜采⽤夫妻家事代理权这⼀以婚姻为前提的代理制度。
当男⼥⼀⽅因⽇常法律⾏为与第三⼈发⽣纠纷后,完全可以运⽤表见代理制度加以解决,可根据另⼀⽅是否具有过失来判定是否需要由双⽅承担法律⾏为的后果。
因此家事代理权的⾏使主体只能为合法婚姻关系中配偶双⽅,没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之间则不能互享此代理权。
家事代理权 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在特定情况下委托他人代为处理家庭事务的权利。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家事代理权包括一般家事代理权和特别家事代理权。
一般家事代理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受委托人代为处理家庭事务的权利。
例如,夫妻之间可以互相委托处理家庭财产的事务,或者委托亲戚朋友代为照顾子女等。
特别家事代理权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家庭成员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处理特定的家庭事务。
例如,家庭成员因疾病、出国等原因无法处理自己的事务时,可以委托他人代为处理。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家事代理权可以是口头委托,也可以是书面委托。
受委托人在代为处理家事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和委托人的意愿,并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处理,不能滥用家事代理权。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未成年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委托监护人代为处理家事,监护人也有相应的家事代理权。
总之,家事代理权是民法典中涉及家庭成员之间委托代理家庭事务的权利,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的司法适用研究

《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的司法适用研究《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的司法适用研究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以法典形式规范民商事领域的法律。
《民法典》凝聚了我国民法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家事代理制度是《民法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一个全新的制度,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进行适用,以达到维护家庭、维护权益的目标,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家事代理制度是指当事人因年幼、年老、患病、服刑、失踪等原因不能独立行使权利或执行义务时,由家事代理人代行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设立,旨在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确保家庭事务的正常进行。
然而,在实践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家事代理制度需要界定代理范围和权限。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家事代理人可以代理民事法律行为、消费行为、民事诉讼行为等。
但具体需根据被代理人的实际情况和意愿进行界定。
家事代理人作出的行为代表的是被代理人的意愿,否则将损害被代理人的权益。
因此,对于代理制度,需要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加强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益平衡的审查,确保被代理人的真实意愿在代理行为中得以体现。
其次,家事代理制度需要适用合适的代理人。
在实践中,家事代理人可以是亲属、朋友、公证机关或者法院指定的监护人等。
但是,怎样确定选择哪一类代理人,需要考虑被代理人的具体情况,并在代理人中找到最适合的人选,以确保被代理人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同时,在选择代理人时,还需要注意平衡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益,避免代理人滥用权力或违背被代理人的意愿。
此外,家事代理制度还需要注重代理程序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对于代理程序的设定,需要兼顾效率和权益保护的原则,确保代理程序的方便性和有效性。
在代理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被代理人的意见,并在代理人的行为中依法保护被代理人的权益。
此外,对于与家事代理有关的纠纷,需要建立严格的仲裁和解决机制,以确保家庭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家事代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中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
在民法典编纂视角下,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受到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和界定,以保护家庭成员的利益,维护家庭稳定和和谐。
本文将从民法典编纂视角探讨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意义。
一、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概念和范围日常家事代理权,是指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对家庭事务进行管理和处理的权利。
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食物采购、衣物洗涤、家庭财产管理、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事务。
这些事务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是家庭成员之间共同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民法典编纂视角下,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范围更加清晰明确,明确了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这有利于规范家庭内部关系,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防止家庭纠纷和矛盾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需要共同参与家事的管理和处理。
在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行使方式上,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协商解决问题,保持家庭稳定和和谐。
从法律层面来看,民法典对于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行使方式进行了规定和界定。
其中明确了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协商一致、指定代理人或者共同行使的方式来行使日常家事代理权。
这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避免家庭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日常家事代理权也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和保护。
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家庭成员的利益和权利,在避免滥用权力和权益的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
民法典规定了日常家事代理权的限制和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协商原则、禁止滥用代理权利、保护弱势家庭成员等方面。
这些规定有利于减少家庭内部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保护家庭成员的利益和权利。
日常家事代理权的规定有助于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感和团结意识。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行使日常家事代理权,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
从民法典编纂的视角来看,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规定和界定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家事代理权 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是指在家庭中,由一方代表其他家庭成员行使家庭
事务的权利和义务。
在民法典中,关于家事代理权的规定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 家事代理权的性质,家事代理权属于一种特殊的代理权,其
特点是代理人代表他人行使家庭事务,代理行为的目的是维护家庭
成员的共同利益。
2. 家事代理权的范围,家事代理权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
个方面,管理家庭财产、处理家庭日常事务、代表未成年子女行使
权益、代表家庭成员与外部机构或个人进行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等。
3. 家事代理权的取得,家事代理权的取得可以通过法定代理、
委托代理和法院指定代理等方式进行。
法定代理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某些家庭成员被赋予了代表其他家庭成员行使家事代理权的权利。
委托代理是指家庭成员之间通过协议或口头约定,将家事代理权委
托给特定的人行使。
法院指定代理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院可
以根据法律规定或实际需要,指定特定的人行使家事代理权。
4. 家事代理权的限制,家事代理权并非无限制的,它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代理人在行使家事代理权时,应当遵守法律规定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协议约定,不能超越授权范围行使权利,不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5. 家事代理权的终止,家事代理权的终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但不限于代理人自愿放弃、被代理人解除委托、代理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等情况。
总的来说,家事代理权在民法典中被赋予了一定的法律地位和规定,旨在保障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家庭事务的正常进行。
家事代理权的行使应当合法、合理,并且要尊重被代理人的意愿和权益。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1. 引言1.1 民法典编纂的背景民法典编纂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因此对民法典进行编纂已成为当务之急。
民法典编纂的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家庭结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家庭法规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导致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权利义务越来越复杂,需要更加系统和完善的法律规范进行指导;为了维护家庭成员间的平等权利和维护家庭稳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家庭关系的法律约束。
民法典编纂成为必然选择,旨在完善家庭法律制度,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
1.2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重要性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作为民法典编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家庭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有助于规范家庭成员间的行为。
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纠纷或者矛盾,此时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各种家事行为,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避免因为不明确的责任而导致家庭纠纷的发生,进而维护家庭和睦。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有助于强化家庭关系。
家庭是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牵扯到整个家庭的和睦和稳定。
通过规范明确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可以更好地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信任,进而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在民法典编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规范家庭成员间的行为,还体现在强化家庭关系,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认真遵守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共同推动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正文2.1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定义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是指在民法典编纂视角下,为了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保护弱势家庭成员的利益,方便家庭生活的顺利进行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
家事代理权 民法典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在家事代理权方面,我国民法典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家事代理权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在处理家庭事务时,一方为另一方代理行为的能力。
这一制度在民法典中的确立,有助于维护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家庭事务处理的效率。
一、家事代理权的概念与意义家事代理权是家庭成员间相互信任、关爱的表现。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双方基于互信原则,可以互相代理对方处理家事。
这种代理关系不仅有利于降低家庭事务的处理成本,还能使家庭成员在面对外部世界时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二、民法典中家事代理权的规定民法典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可以在家事事务中相互代理。
具体包括:夫妻双方可以互相代理处理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事务;家庭成员可以按照约定,代理其他家庭成员处理特定家事事务。
这一规定为家庭事务的处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家事代理权的适用范围与条件家事代理权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事务,如购物、支付家庭费用等。
同时,家庭成员可以约定特定家事事务的代理权,如房产买卖、重大投资等。
家事代理权的条件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自愿和公平原则,以及代理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四、家事代理权的行使与限制在家事代理权的行使过程中,代理一方应遵循善意、诚实信用原则,确保代理行为符合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
同时,被代理一方有权随时撤销代理权,并对代理行为进行监督。
家事代理权的行使应限制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不得损害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
五、家事代理权的纠纷处理与法律救济在家事代理权纠纷中,家庭成员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
如协商无果,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在审理家事代理权纠纷时,应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意愿、家庭实际情况等因素,公正、公平地处理纠纷。
六、结论家事代理权在民法典中的规定,有助于规范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家庭事务处理的效率。
正确理解和运用家事代理权,有助于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
《民法典》第1060条(日常家事代理)评注

Comments on Article 1060 (Necessaries Doctrine) of Civil Code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作者: 贺剑[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页码: 102-119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4期
主题词: 夫妻共同债务;民间借贷;表见代理;无权处分;农村经营承包户;户主
摘要:日常家事代理旨在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婚姻家庭,但其实未必能实现该双重目的.在解
释论上,应以保护婚姻家庭作为日常家事代理的首要目的,并以负担行为的场景为限;维护交易安全的目的仅在处分行为的场景勉强具有正当性.日常家事代理未必能定性为单纯的代理权,它部分不适用于分居期间,亦不可类推适用于同居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亲密关系.认定"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关键是夫妻一方或双方在日常家事范围内实际受益,而非可能受益.日常家事代理易与夫妻
共同债务、夫妻共同财产的管理权、表见代理、户主的代理权等诸多制度混淆.其法律后果为夫
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生效,而非仅对夫妻另一方生效.夫妻对日常家事代理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的规定,缺乏实益.事实推定(表见证明)的技术对于日常家事代
理的判断至关重要.。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
随着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是指在家庭中,由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委托和代理完成日常家务事务的一种制度。
它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对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委托和代理关系。
在家庭中,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家庭成员可能无法亲自完成某些家务事务,这时就会需要将这些事务委托给其他家庭成员代理。
委托和代理关系依托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理解,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的一种体现。
在民法典编纂中,可以明确规定日常家事代理权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确保家庭成员之间的委托和代理关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在进行日常家务事务的代理过程中,既需要代理人履行责任和义务,同时也需要被代理人尊重和保障权利。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是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能够顺利运行的基础。
在民法典编纂中,可以规定家庭成员享有代理权的范围和内容,明确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家庭成员之间的权益。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涉及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和代理完成家务事务,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民法典的编纂可以明确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规定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家庭成员提供法律保障,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事代理权民法典的特点与司法适用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首次在立法上规定了家事代理制度。
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的一般规则及其特点、家事代理的特殊规则、家事代理中的家事表见行为的法律适用等问题,是准确适用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的关键所在。
一、日常家事代理的一般规则及其特点
家事乃家庭事务。
家事的范围很广,仅从家事的大小或对家庭影响程度上考察,即有重大家事与日常家事之别。
所谓“日常家事”,是指维持日常家庭生活必要之事务。
至于日常家事的具体内容或范围,应当根据不同家事的具体性质、不同家庭的家事管理习惯以及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
通常所说的家事代理主要指日常家事代理。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第一款规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夫妻双方发生效力”。
这是家事代理制度的一般规则。
日常家事代理的最大特点是:行为自决与效力辐射。
行为自决,就是不需要来自对方授权,自己独立决定。
效力辐射,就是一方的行为效果辐射于另一方,对双方具有约束力或法律效力。
在日常家事代理中,一方的行为代表或视为共同行为,一方的意思统摄另一方意思。
在形式上看,日常家事代理是个人行为,在法律上,它是拟制的共同行为。
因而,一方的日常家事代理行为产生夫妻共同行为的法律效果。
家事代理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家事代理与其他代理相比,具有不同特点。
(一)家事代理是一种复合代理。
家事代理是基于婚姻或夫妻身份而产生的一种复合型代理。
其具体表现在:
1.权利义务复合。
家事代理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即权利与义务密不可分。
如配偶一方患病缺少医疗费时,另一方配偶有权对外独立借贷为其治病。
同时,另一方配偶也有义务借款为配偶治病。
这里夫妻一方对外借贷为配偶治病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决定权与代理权复合。
即家事代理既有自己独立决定因素,又有代理对方的因素,二者复合。
3.代理与被代理复合。
夫妻之间你可以代表我,我可以代表你,互为代理,互为被代理,代理与被代理相互转换。
这与一般代理大有不同。
在一般代理中,无论是委托代理还是法定代理,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身份或法律地位是明确固定不变的。
4.利益复合。
家事代理行为所生利益,既包括自己的利益,也包括对方或家庭利益,形成利益复合体。
5.法律责任(义务)复合。
家事代理的法律责任不是由被代理人承担,也不是由代理人承担,而是互相都有责任,共同承担法律后果。
(二)家事代理权具有强制性。
家事代理权具有当然性、强制性,非有法定原因,不得剥夺或限制。
婚姻关系或夫妻身份是家事代理权产生的基础,只要婚姻关系存在,没有法定事由,不得限制。
(三)家事代理权具有平等性和独立性。
即丈夫或妻子具有同等家事代理权,且无须事先征得另一方同意,可以根据家庭需要随时随地独立行使。
(四)家事代理权的范围具有特定性。
家事代理权的范围是家务,仅限于日常家庭事务。
(五)家事代理权滥用的法律效果具有内外区别性。
家事代理不能逾越合理范围或危害家庭利益。
一方滥用家事代理权或者利用家事代理权损害另一方利益的行为,其法律后果内外有别。
即在夫妻内部由行为人个人承担责任,但对外则应区分第三人是否善意,如果第三人存在善意,夫妻另一方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即善意第三人可以向夫妻双方主张权利,夫妻他方对善意第三人承担责任后,再向行为人追偿。
二、家事代理中两种特殊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家事代理制度除了前述一般规则和特点外,还有对内不生效力与对外不生效力的两项特殊规则。
即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对内不生效力;夫妻一方限制另一方的家事行为,对外不生效力。
(一)对内不生效力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根据家事代理制度的一般规则,夫妻一方的家事代理行为,在夫妻内部对双方发生效力。
但民法典则有对内不生效力的特殊规定,这就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第一款“但文”规定的“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情形。
具体说,夫妻一方在从事家事代理活动中与交易相对人约定由行为人本人承担责任的,对夫妻另一方不生效力,即另一方不承担责任。
需要指出的是,“夫妻一方与相对人
是否另有约定”发生争议时,由主张“夫妻一方与相对人另有约定”的夫妻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二)对外不生效力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夫妻之间对一方可以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范围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这里的“限制”,是指限制一方可以独立实施的日常家事行为。
重大家事属于应当由夫妻共同决定不能独立实施的事项,不在限制范围。
这里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是指该限制对善意第三人不生效力。
判断该限制是否对抗第三人,核心要看第三人是否属于“善意第三人”。
“善意第三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不知道夫妻一方被限制日常家事代理权;二是无法判断被限制一方的行为属于滥用家事代理权,即其行为外观具有表见家事特征,第三人足以信赖属于家事行为。
如果第三人虽然不知道夫妻一方被限制日常家事代理权,但被限制一方所从事的行为明显不属于日常家事行为,第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属于滥用日常家事代理权(如在赌场借贷赌博),也不属于善意第三人,其行为不对他方产生效力,另一方可以对抗第三人,即不对第三人承担责任。
三、家事表见行为的法律适用
家事表见行为是家事越权行为的一种特殊形态。
它是以第三人有无合理信赖为标准对家事越权行为的划分。
夫妻一方的越权行为具有家事表象特征,第三人无法辨别属于越权行为或滥用家事代理权,有理由信赖属于家事行为的,则构成表见家事。
夫妻一方的越权行为不具有家事表象特征,不足以对第三人产生家事行为的合理信赖的,则属显现越权或明显越权,不构成表见家事。
长期以来,司法实践中对家事表见行为都是按一般表见代理处理,现在应该有所变化。
笔者认为,家事表见行为应当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六十条有关家事代理规定,不应当适用民法典表见代理的规定。
其理由是:
家事表见行为与表见代理的具体内涵和法律后果均不相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行为。
表见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表见家事并非以夫妻另一方名义行使权利,而是以行为人自己名义行使权利。
在日常家事中,夫妻一方享有独立行使或处理家事权,不需要来自他方授权,不存在受委托从事日常家事活动的前提,自然不可能存在基于委托而产生的表见代理。
在日常家事代理中,只存在一方行为是否属于家事或是否属于表见家事行为,不存在是否委托代理或是否表见代理。
除此之外,两种表见行为还有如下区别:
(1)两种表见行为的具体内容不同。
表见家事仅仅是夫妻一方行为在外表上具有家事表象,足以使他人相信属于家事行为,由此产生家事代理的法律效果。
而表见代理,则是行为人的行为在外表上具有他人授权的表象,足以使他人相信其行为来自于他人的授权,因此产生代理他人行事的法律效果。
简而言之,表见家事所涉及的内容是关于家事性质的表见,而表见代理所涉及的内容是关于代理权限的表见。
在日常家事代理中并不存在有无家事代理权的表见,只存在是否属于家事事件的表见。
这是表见家事与表见代理最本质的区别。
(2)两种表见行为产生的基础不同。
表见家事产生的法律基础来自婚姻效力中的日常家事代理权,表见代理产生的法律基础来自合同法中的他人授权或法定代理制度。
(3)两种表见行为的价值功能不同。
表见家事的价值功能在于救济滥用家事代理权中的善意第三人,表见代理的价值功能在于救济无权代理行为中的善意第三人。
(4)两种表见行为法律效果不同。
表见家事的后果由夫妻共同承担,表见代理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