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
留守儿童结题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和意义: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因此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现象。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进行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既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又是关系许多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问题。
对留守儿童所表现的不足和缺点,我们只有耐心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不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会他们如何学习,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成长的人。
解决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和真正落实。
基于此,我们确定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旨在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改善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探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分析了我校留守儿童现状,参考了国内外课题研究情况,制定了我校课题研究方案。
2.研究的重点:由于留守儿童于家庭的不完整和家庭教育主体的弱化,致使他们在生活环境、学习成绩、人身安全、个性心理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令人堪忧的问题。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 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分析(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负面影响(3)留守儿童教育方法的研究3.原定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实验期定为二年(2013年3月-2014年12月),但是预期研究效果不明显,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还在探索,所以研究期限又增加一年。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原因及
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惯的原因,并提出
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改善他们的行为惯和促进健康成长。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
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留守儿童不良行为惯的主要原因。
接着,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实地走访和观察,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研究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长期缺乏父
母陪伴和家庭教育的不足。
- 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导致留守儿童不良行为惯形成的重
要原因之一。
- 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和压力过大也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形成不良影响。
4. 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父母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和陪伴时间,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 加大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
- 加强社会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缓解留守儿童的压力和心理负担。
5. 结论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行为惯的形成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进行改善。
本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有望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是本次研究的结题报告,谢谢您的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Forpersonal 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 notfor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肁?乡村留守少儿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蕿金山镇小学课题组袈最近几年来,跟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展开,我县愈来愈多的乡村节余劳力涌向城市经商、打工,其儿女留在乡村,进而产生了“留守少儿〞的问题越。
来越多的“留守少儿〞群,体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惹起人们的关注,对我县建立社会主义和睦社会将产生必定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我局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的“留守少儿〞问题研究课题为。
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李庆明主席为组长的“留守少儿〞问题研究小组并,确立金山镇小学11所完小为研究基地,在基地校及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长进行了一些试试和探究,获得了必定的研究成就,具备了却题条件。
现将我镇研究状况做一总结,报告以下。
莅一、当地留守少儿的现状螂据不完好统计,我镇乡村小学“留守少儿〞300出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2.5%。
这些“留守少儿〞绝大部分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少,数被寄望在远亲密邻家,有的甚至独自支撑门户,与“留守老人〞共同构成一个特别的集体在。
全镇“留守学生〞中以隔代监护的居多占58.3%,托家属监护的占26.5%,自我监护的占10.6%。
这些“留守少儿〞体现出头广量大特。
点在对留守少儿的检查中,我们发现全局部留守少儿不一样程度上存在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品缺点、学习踊跃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到位。
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拜托监护人职责不明。
因为父亲母亲出门务工,大部分“留守学生〞由祖辈或家属照料,少量“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料而。
拜托监护人常常不甚明确自己的看管职责,把对“留守学生〞的看管不过逗留在生活照料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指导方面根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作者:李延生来源:本站更新时间:2008-11-10 19:08:04 浏览次数:2870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开化县华埠镇中心小学李延生课题组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自21世纪以来,国家对农民工更加关怀,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工作,许多人在外地城市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离乡人口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或夫妻双双进城而将子女托付给老人或者亲戚朋友照顾。
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基本上处于受义务教育阶段。
其分布广,人数多,在我校1300余名学生当中,留守儿童有500余人,约占总数的38.5%,这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比较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孩子容易形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打架、偷盗等不良习气;有的出现了性格缺陷:任性、冷漠、自卑、郁闷、敏感、孤独、胆怯等等;留守儿童在家由祖辈或亲戚监护,轻不得,重不得,极易造成留守儿童自以为是、不尊敬他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
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那么,父母外出务工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怎样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方法系统?关注留守,守望未来,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目前,国外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关注较多,但还谈不上研究。
国内,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比较关注,各地纷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问题的研究已经启动,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以及重庆市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结题报告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期家庭教育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00355)子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结题报告安徽省阜阳市四九小学2013年10月19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新的时期,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尤其农村发展也比较迅速,为了拓展收入的来源,众多的家庭中的年轻的父母纷纷外出务工。
据统计,我校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剩下的三分之一有的只有父亲或母亲一人在,有的寄托在亲戚家里,有的靠祖辈照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单亲家庭。
家庭教育观念极为淡薄,孩子能吃饱穿暖就是了事。
把孩子的成长全部寄托在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承担家长的责任,很少和学校沟通配合,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
鉴于以上背景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参加了教育部总课题《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中的子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并于2012年1月经颍泉区教育局正式批准立项。
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二年多时间里,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科学、实事求是地展开了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历程及研究成果总结如下:2、选题意义: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和具体的、实用的实施方案。
留守儿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处于被动的、错位的状态。
选此课题,,就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教育理念及行为。
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同时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面积转化差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家长落后的教育理念,为家长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教育。
解决方案:促进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更进一步发展。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
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被迫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其解决方案。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
2. 家庭教育缺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导致心理问题和学习问题。
3.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指导和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辍学现象时有发生。
4. 安全问题突出:留守儿童独自在农村生活,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如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意外伤害等。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导致许多家庭不得不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
2.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
3.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认为读书无用,导致孩子缺乏学习动力。
4. 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不足,缺乏有效的帮扶机制。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1. 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师资力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2. 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陪伴,帮助孩子解决心理和学习问题。
3. 实施关爱帮扶政策: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帮扶机制,包括心理辅导、学习辅导、生活关怀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
4. 鼓励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和支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发挥社会组织和企业的作用,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
5.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教育建设,同时加强对政策的监管和评估,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新邵县龙溪铺镇中心小学课题研究组【课题简介】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
那些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但是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而无法亲自照顾,这样的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就是农村留守儿童。
我校582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有272人,约占学生总数的46.7%。
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教育现状如何?我们又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2007年3月学校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提出立项申请,本年教育局批准申请立项,学校课题组制定实施方案和研究目标。
9月开展留守儿童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选择方法与对策。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实现了预定目标,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为学校和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被推荐为新邵县示范家长学校,课题组相关科研论文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获奖,学校形成人人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龙溪铺镇地处边远山区,这种现象更严重。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由于家庭监护力度不够,这必然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许多问题。
这些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性格上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容易掉眼泪。
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
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甚至憎恨他们;2、学习上往往变得消沉,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同时由于缺少家庭对他们学习的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往往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应付了事,有的干脆不做不交作业,导致成绩直线下滑。
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付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 - 缺乏监护人的陪伴和关心
导致孤独感和心理问题
研究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对其成长发展的影响 - 教育问题: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影响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 - 心理问题: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
理障碍普遍存在 - 社会问题:易受欺凌和犯罪的风险
增加,容易产生社会适应问题
研究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 家庭支持:提供更多的关爱和
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 工作总结
目录 引言 研究结果 结论
引言
引言
课题背景: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在中 国普遍存在 研究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引言
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统计 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
农村留守儿Leabharlann 问题的主要原因 - 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缺
乏关爱和教育资源 - 家庭经济困难导致无法支
教育资源,鼓励父母积极回归家庭 - 教育措施:增加留守儿童的学
费减免政策,提供更多免费的教育 补贴
- 社会支持:加强社区服务,提 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支持
结论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 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解决
政府、家庭、社区和学校应该联合起来 ,提供更好的关爱和教育环境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需要 长期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
《2024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范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其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生活原因而被迫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呈现出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1. 家庭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和性格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认知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2. 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尽管国家在农村教育投入上持续加大力度,但受地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许多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这给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
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网络文化等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诱惑和干扰。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活动,使家长更好地履行教育职责,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
2. 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教育设施,提高师资力量。
同时,应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还应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3.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农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包括整治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网络文化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金山镇小学课题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力涌向城市经商、打工,其子女留在农村,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群体, 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我局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
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庆明主席为组长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小组,并确定金山镇小学11所完小为研究基地,在基地校及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了结题条件。
现将我镇研究情况做一总结,报告如下。
一、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有300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2.5%。
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被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少数被寄托在远亲近邻家,有的甚至独自支撑门户,与“留守老人”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
在全镇“留守学生”中以隔代监护的居多占58.3%,托亲属监护的占26.5%,自我监护的占10.6%。
这些“留守儿童”呈现出面广量大特点。
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格缺陷、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到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委托监护人职责不明。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留守学生”由祖辈或亲属照管,少数“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顾。
而委托监护人往往不甚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责,把对“留守学生”的监管仅仅停留在生活照顾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辅导方面基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
2、家庭关爱少、情感缺失。
调查表明,80%以上打工的父母每年仅回家一次。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偏少,造成留守在家的孩子因缺少亲人关爱而在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结题报告黑山县常兴镇小学武艳新一、课题产生的背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国留守儿童有2300万,占全国农村儿童23%。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这部分儿童正处于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道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大多生活在放任自流和情感教育缺失的环境中,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异常。
据调查:在厌学、逃课、打架、偷窃等行为的学生中,“留守学生”占了一大半,在社会青少年作案记录中,“留守学生”占了60%。
所以,目前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挑战。
我国目前虽已关注这些孩子,并在政策上给予这些留守儿童很多优惠,但如何弥补这些留守孩子情感上的饥渴,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作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补偿亲情活动,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
4、构建对留守儿童亲情补偿教育的模式。
5、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东宝区仙居中心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仙居,地处荆门的西北边陲,与南漳、宜城、钟祥接壤,这里山高林密,土地十分贫脊。
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祖祖辈辈都是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辛而贫穷、自足而落后,自从90年代初期这里一小部分农民先行去了沿海的广东、深圳等地打工以后,他们在外面尝到了甜头,回来后确实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这里的人们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个个看到了新的希望,便纷纷放下了手中的锄头、镰刀,也撇下了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一窝蜂地涌向了沿海的发达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每一村,每一寨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农民人数达到80%之多,留下的也都是些年老体衰、年幼在读的老人和小孩。
留下这些在读的小孩,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我校位于荆门的后花园——仙居,是一所山乡完小。
现有在校学生556名,其中留守儿童102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7.3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2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9.1%,残疾学生18人,孤儿5人,单亲家庭子女48人。
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姑、姨、叔、伯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半文盲,既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又重“养”不重“教”,每天只保证他们吃饱穿暖,至于思想文化教育则相应地交给了学校老师。
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曾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世上只有妈妈坏,生了孩子她不带,跟着爷爷奶奶吃咸菜,根本没有父母爱,爷爷奶奶说得好,成绩不好我不怪,千万不要去学坏……”所以“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经常有抵触情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对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成绩普通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以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总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过失,说谎,攻击和破坏行为等方面更加突出一些。
农村留守儿童结题报告1
农村留守儿童,不可忽视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群体——《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农村留守孩子的健全人格培养及家庭指导》研究课题结题报告XXX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将孩子留给农村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农村“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留守儿童状况”课题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孩子接近2000万。
父母一方外出流动另一方留下来与儿童一起生活的占43.83%;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的比例高达56.17%(《中国人口报》,2005年6月3日)。
有关资料也显示,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留守儿童”在小学生中几乎占50%。
下面我们以潭溪镇中心小学为例来谈谈。
近十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大量村民开始外出到广州、深圳、福建等大中城市打工。
据该校总务主任石开昕老师的统计,在仅有489名学生的中心小学,爸妈都不在家的孩子有127人,占学生总数的25.9%;爸爸不在家的102人,占20.8%;妈妈不在家的45人,占9%,三者合计,学校“留守孩子”比例已经超过学生数量的一半,达到56%,其中更有高达41.97%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
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在其它等地农村同样非常普遍。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外流,造成“留守孩子”大量出现。
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问题。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特殊的群体,适当地引导,可以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采取措施,他们就可能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引发新的校园矛盾和动荡,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报告【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将子女寄放在乡村老家由其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看护的现象。
本报告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和家庭教育现状。
发现家庭教育不足、感情缺失、学业成绩下降等问题较为普遍。
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包括父母缺席、家庭传统观念、社会支持不足等,需要采取相应对策来改善。
提出建议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意识、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加强对父母的心理辅导等。
结论指出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加强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支持。
展望未来,希望能进一步深入研究该问题,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提供更多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对策,建议,研究成果,未来方向,启示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挑战,探讨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相关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2 研究背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他们通常由祖父母、亲戚或邻居照看,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亲自照料孩子。
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困扰。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教育和指导,缺乏规范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
这导致他们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等。
而影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结构问题、父母缺席、缺乏教育资源、社会环境影响等。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结论问题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留在农村家乡由亲戚或祖辈照顾的儿童。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儿童面临着许多教育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教育问题1.缺乏亲子陪伴和家庭教育: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时间分离,无法得到充分的亲子关爱和教育指导,容易导致性格形成、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问题。
2.学习资源不足: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更为匮乏,留守儿童在学校和家庭中都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3.心理健康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4.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校园欺凌和伤害: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和监督,留守儿童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对策研究结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该采取综合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是对策研究的结论:1. 家庭支持和教育制定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村父母回乡创业或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增加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陪伴时间。
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指导,提高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父母更好地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成长。
2. 改善学校教育资源增加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合作,推动知识、教师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水平。
3. 心理健康支持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和压力,提高心理素质和抗逆能力。
建立社区心理健康机构,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4.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制定明确的校园安全制度和规章制度,保护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防止他们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提高学校师生对校园欺凌和伤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加强校园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行为习惯。
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报告
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报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得到充分的亲子陪伴和家庭教育,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诸多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1.家庭教育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无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导致孩子在家中的教育处于空白状态。
2.隔代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多由祖父母照看,由于祖父母年龄较大,教育观念和方法滞后,难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3.亲情缺失。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孤僻、逆反等。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
由于留守儿童家长缺席,学校教育难以与家庭教育有效衔接,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资源匮乏。
农村家庭教育资源本身就相对不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资源更加匮乏。
2.教育观念落后。
留守儿童家长普遍存在重物质保障、轻精神教育的观念,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3.教育方法不当。
留守儿童家长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采取过于严格或放任自流的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安全隐患突出。
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和不良行为的侵害。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1.加强政府关爱。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提高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
2.强化家庭教育指导。
通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等活动,提高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能力。
3.搭建沟通平台。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沟通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形成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4.关注心理健康。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5.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4)(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四)报告结构安排 (5)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6)(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7)(二)家庭教育内容的变化 (8)(三)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整 (10)(四)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11)(五)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12)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3)(一)教育资源匮乏 (14)(二)教育方法不当 (15)(三)亲子沟通障碍 (16)(四)家庭教育监管缺失 (18)(五)家庭教育指导不足 (19)四、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20)(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 (21)(二)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23)(三)加强亲子沟通与交流 (24)(四)完善家庭教育监管机制 (25)(五)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 (26)(六)构建家庭教育支持体系 (27)五、结论与展望 (28)(一)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30)(二)对政策与实践的启示 (31)(三)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2)(四)案例分析 (33)(五)实践意义与价值 (35)一、内容综述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隔代监护或亲友托管,这种监护模式往往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引导。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焦虑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干预。
农村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许多农村家庭缺乏教育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未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部分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留守儿童难以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还存在一些法律法规上的空白和执行困境。
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报告
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报告示例文章篇一:《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报告》嘿!你们知道吗?在咱们国家的农村,有好多好多小朋友,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这些小朋友就是留守儿童。
今天,我就想跟大家说一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
我先给你们讲讲我认识的一个小伙伴吧,他叫明明。
明明的爸爸妈妈去城里打工了,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
明明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陪着一起玩,明明的眼神里总是透着羡慕。
你们想想,没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得有多不容易啊!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没有爸爸妈妈及时给他们出主意;他们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没有爸爸妈妈第一时间表扬他们;他们受了委屈,也没有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可以依靠。
这难道不可怜吗?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存在好多问题呢!比如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很多新知识都不懂,怎么能辅导孩子做作业呢?而且,老人们可能更关注孩子有没有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心理需求,可能就没那么在意了。
这就好比一棵树,只给它浇水,却不关注它是不是健康成长,能行吗?再说说学校吧,老师要管那么多孩子,也不可能对每个留守儿童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留守儿童在学校里遇到了困难,有时候也不敢跟老师说,就自己憋在心里。
这多让人心疼啊!那我们能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呢?我觉得啊,爸爸妈妈就算在外地,也要经常和孩子打电话、视频聊天,让孩子知道他们是被爱着的。
还有啊,社会上是不是可以多组织一些志愿者,去给留守儿童辅导功课,陪他们玩?我真心希望,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像我们一样,有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成长环境。
他们也应该拥有快乐的童年,不应该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就失去了那么多。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他们努力做点什么吗?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关注,一起想办法解决。
让我们都伸出援手,给这些小朋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示例文章篇二:《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报告》嘿,你们知道吗?在咱们国家的农村,有好多小朋友,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这些小朋友就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结题报告
子不想或偶尔想父母外,他们大都表示经常想念在外的父母,有的甚至一提起父母就泪眼汪汪。
由于割舍不了亲情和血缘关系,大多数孩子思念父母,他们希望经常与父母见面或与其呆在一起,可实际上无法做到,有的只能通过电话等方式与父母偶尔联系。
与父母打电话,父母主要是问学习和平安情况,最多叮嘱几句就完了,其实孩子更渴望与父母有更多的情感交流,不少孩子觉得电话远远不能满足自己和父母的沟通。
据代养人反映,当父母回来探望时,孩子变得听话、活泼、兴奋,当要离别时,他们难过或大哭,不愿分开,孩子面临着剧烈的情感冲突,难过的情绪有时要持续好几天。
表3:父母外出对留守孩子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结题报告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新时期家庭教育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DEA100355)子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结题报告安徽省阜阳市四九小学2013年10月19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在新的时期,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尤其农村发展也比较迅速,为了拓展收入的来源,众多的家庭中的年轻的父母纷纷外出务工。
据统计,我校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剩下的三分之一有的只有父亲或母亲一人在,有的寄托在亲戚家里,有的靠祖辈照应,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单亲家庭。
家庭教育观念极为淡薄,孩子能吃饱穿暖就是了事。
把孩子的成长全部寄托在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承担家长的责任,很少和学校沟通配合,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
鉴于以上背景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新形势,我们参加了教育部总课题《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中的子课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并于2012年1月经颍泉区教育局正式批准立项。
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二年多时间里,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科学、实事求是地展开了课题研究,现将研究历程及研究成果总结如下:2、选题意义: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和具体的、实用的实施方案。
留守儿童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处于被动的、错位的状态。
选此课题,,就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错误的教育理念及行为。
帮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同时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面积转化差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家长落后的教育理念,为家长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教育。
解决方案:促进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更进一步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探究总结出新形势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新形式、新途径和新方法。
把家庭,社会,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科学的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传递给家长,从主观上改变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向前发展。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家庭教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
我国历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方面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凸显,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研究新时期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邓小平曾说:“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
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
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形式下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学校在举办家长学校时,应注重从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理论上对家长进行科学辅导。
“帮助儿童的最好途径就是帮助父母”。
家庭教育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继续。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中会像纸铸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学校和家庭相互支持和配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现实中,家庭教育一般存在三个跟不上:一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认识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二是教育孩子的方法跟不上科学育人的要求;三是有些家长自身修养跟不上做孩子的榜样。
因此,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应该是学校亟待加强的任务。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突出人本思想,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发挥社区的作用,发扬家长民主参与精神,实行角色换位,给家长学校注入新的活力。
在当前特殊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家长多形式,多信息的进行交流,使家长教育素质得以提高,并以更科学的积极态度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三、研究课题的目标和基本理论1、研究目标:(1)、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留守儿童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在观念上有哪些错误的理念;(2)、通过研究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3)、通过研究探索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及对策;2、理论基础:(1)现代教育理论。
(2)家庭教育理论。
(3)心理教育理论。
(4)素质教育理论。
四、研究内容:1、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2、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特殊关爱”与“放任自流”的两大问题;3、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社会背景与职能部门的导向问题。
4、拟创新点:注重留守儿童个人品质和修养的培养与教育五、研究课题的方法策略我校课题组根据教育部《家庭教育》实验教材进行备课,并积极组织子课题组参加成员进行调查、研究、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研究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和课题成果调查。
2、文献资料法:网上查阅资料、阅读家庭教育书籍。
3、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方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实践。
4、经验总结法:编写家教论文,分析留守儿童家教个案。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1、调查收集资料,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科学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案。
2、分析家长情况,走访特殊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生活、学习。
3、办好家长学校,培训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教师。
4、家校密切互动,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
六、研究课题条件1、成员条件分析:我们课题组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研究成员,总计10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中师学历2人,均是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或学校骨干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参与研究的教师精力充沛,有能力,有热情,都是从教10年以上的老教师,都有较丰富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经验。
从研究的工作基础来看,多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
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办了家长学校,创建里留守儿童之家。
不定期地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来校做指导,每学期开展一次家校互动活动,发动并鼓励家长订阅了《现代家庭教育教材》和《家教周报》等刊物,让家长每人手中都有一份具有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观点、方法、经验的、通俗易懂的家庭教育理论书籍、报刊,并能结合各自家庭的具体实情,寻找最佳的教育方法在各自家庭中实施教育。
2、外部条件从外部条件来看,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的共识,大家一致认识到留守儿童教育是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最大问题,重抓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十分必要,给我校开展的这项课题研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3、硬件保障从研究的经费及其他条件来看,校领导十分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颍泉区教育局、邵营中心校也对我们开展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给予大力支持。
另外,学校有两台打印机,五台可联网电脑,教学用电脑电视一体机十五台。
七、研究课题的过程本课题研究的特点是开放性、多层次性,并滚动式推进。
本课题的研究为二年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2年元月-2012年10月)1、组织相关课题组并开题。
2、通过各种途径调研、收集相关资料3、组织子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项研究,形成相关研究报告的初稿。
第二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6月)1、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研究的内容作出初步结论,总结并介绍一些先进家庭教育的理念及方法2、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家教举办必要的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
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1、对研究过程中采集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对所作的初步阶段进行修正性研究。
2、整理研究成果并推广。
3、撰写结题报告、结题。
八、研究课题的主要成果内容通过课题的开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的成果如下:(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1、调查收集资料,分析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参与研究的每个成员利用课余时间走访社会,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摸清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对家庭教育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教育观念。
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建立家长档案资料,针对课题制定计划。
2、充分了解留守儿童家庭实际,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情况进行摸排,理出家庭类型,如单亲的,离婚的,外出打工的,常年在家或不在家的,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以生活上的帮助,关注留守儿童。
要求家长做到了“五个一”:每周和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联系一次;每月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一次;每周和孩子通一次电话;每学期和科任教师联系一次;重大节日和孩子团聚一次。
我们老师做到每学期和留守儿童谈心四次,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3、依托四九德育基地,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活动。
(一)、依托四九德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多年来,我校相继被国家、省、市命名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基地;国家级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先队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红领巾师范学校;阜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校等。
为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我校始终依紧紧托教育基地,组织留守儿童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如:升旗仪式、清明节为烈士扫墓、为纪念碑献花篮、起义纪念日在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亲手栽的枣树下演讲、参观纪念馆等。
每年国庆节期间,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大力宣传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成功的经验和伟大的成就。
组织留守儿童书写心得体会,举行爱党爱国征文比赛等活动,有效激发了留守儿童儿童的爱国爱校的热情,对推动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组织落实,构筑家长学校教育平台我校家长学校组织健全,管理做到“五落实”。
1、组织落实。
校长王海涛担任家长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李世和任家长学校教务主任,班主任和品德、心理教师以及校外专家为教师。
并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李世和兼任主任,学校总务处、教导处、少先队负责人为成员。
2、制度落实。
制定了《家长学校规章制度》、《教师备课制度》、《优秀学员评选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家长意见和反馈制度》等。
3、责任落实。
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分工明确,组长负责家长学校全面工作,起到监督作用,定期检查家长学校的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家长学校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向组长定期汇报。
4、教学落实。
组员负责家长学校的教学工作,依据计划,定期授课,根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对家长学校工作提合理化建议。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家长学校工作和教师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我们还根据学校实际,从备课、上课、考评、优秀家长评选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领导到教师,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了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教材、有辅导教师、有定期培训,使我校的家长学校工作在组织上和制度上有了可靠的保证,充分调动了教师、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