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样本
护士护理核心制度范本

护士护理核心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护士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护士护理行为应符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规范。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护士岗位。
第四条护士应通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护士应对患者实施全面、连续、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第六条护士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参加护理质量控制活动,并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
第七条护士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策。
第八条护士应积极参与护理团队的工作,与其他职业协作,共同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九条护士应遵守保密制度,保护患者和机构的信息安全。
第十条护士应遵守机构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维护机构的形象和声誉。
第二章护理要求第十一条护士应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病情和需求,进行科学全面的护理评估。
第十二条护士应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实施方法。
第十三条护士应按照护理计划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操作。
第十四条护士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相关信息,并如实反映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反应。
第十五条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恰当的心理支持和教育指导。
第十六条护士应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和设备,保证护理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七条护士应及时发现和报告患者的异常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第十八条护士应做好患者的疼痛护理和预防院内感染等工作。
第十九条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安全,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受伤害。
第二十条护士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并积极参与后续处理工作。
第三章护理责任第二十一条护士应始终把患者的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第二十二条护士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歧视或侵犯患者的权益。
第二十三条护士应及时回应患者的需求和求助,提供及时的护理服务。
第二十四条护士应对患者的护理工作负责,不得私自转嫁或放弃职责。
第二十五条护士应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护理核心新版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目录一、护士注册、执业管理制度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三、核对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急救工作制度六、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七、值班、交接班制度八、护理文献书写与医疗文献管理制度九、医嘱执行制度十、消毒灭菌隔离制度十一、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十二、护理查房制度十三、护理睬诊制度十四、护理病例讨论制度十五、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准入制度护士注册、执业管理制度(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执行护士注册执业管理。
(二)护理部严格审查护士资质,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独立从事护理工作。
(三)严格遵守护士执业范畴,严禁超范畴执业。
(四)未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者,不能独立从事护理工作。
(五)护士注册管理:1、护士初次注册每年一次:(1)在中档职业学校、一般高校护理助产专业毕业,获得相应学历证书。
(2)参与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成绩合格者。
2、护士延续注册每五年一次:(1)从事护理工作旳注册护理人员。
(2)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有关规定。
(3)年度考核及继续教育学分合格者。
(六)护理部或科护士长要定期检查,严禁非注册护士独立执业和书写护理记录。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有健全旳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引、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二)制定护理质量原则、考核措施和持续改善方案。
(三)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旳和措施,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以及信息反馈、整治措施和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检查成果列为护士长考核重点,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四)每年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
(五)检查护理质量原则贯彻状况,并有记录:1、实行基本护理质量评价原则,基本护理合格率100%。
2、实行专科护理质量原则,贯彻专科护理常规,对危重、大手术和疑难病人作为重点管理,专科护理到位。
3、危重病人有护理筹划,措施具体,记录完整规范,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5%。
4、护理单元备急救车、急救器材、药物,急救物品齐备完好率100%。
完整版十八项护理核心制度

二十五、护理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度
1.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护理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2.合作项目: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医院护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二十六、护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制度
1.平台建设:加大护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投入,提高护理信息化水平。
2.改进评估:定期对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十九、护理绩效评估制度
1.绩效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工作量等。
2.绩效考核: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激发工作积极性。
二十、护理职业发展规划制度
1.职业培训:为护理人员提供职业发展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患者身份识别: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确保各项护理操作准确无误。
2.预防跌倒、坠床:加强患者安全教育,制定预防跌倒、坠床的措施,降低护理风险。
3.药物安全管理:规范药物使用、储存、分发、废弃等环节,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三、护理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内容: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治疗、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确保交接班信息准确无误。
2.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十一、患者教育制度
1.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2.教育方式:采用多种形式,如一对一指导、健康讲座、宣传册等,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意识。
十二、护理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建立:为每位患者建立完整的护理档案,包括护理记录、治疗过程、病情变化等。
2.评价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价。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样本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一)核对制度1.医嘱核对制度1)、医嘱经双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 每日必要总核对医嘱一次。
2)、转抄医嘱必要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 并由此外一人核对。
转抄医嘱者与核对者均须签名。
3)、暂时执行医嘱, 需经第二人核对无误, 方可执行, 并记录执行时间, 执行者签名。
4)、急救病人时, 医师下达口头医嘱, 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 然后执行, 急救完毕, 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
安瓿留于急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医嘱必要询问清晰后, 方可执行和转抄。
2.服药、注射、输液核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 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物质量, 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 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
过期药物、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规定或标签不清者, 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要经第二人核对, 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 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物、第一类精神药物管理规定》(卫医药[]438号文献)。
护士要通过重复核对, 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各种药物时, 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同步, 护理部要依照药物阐明书, 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 病人如提出疑问, 应及时检查, 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 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3.手术病人核对制度1)、手术室接病人时, 应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 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成果、药物过敏实验成果与手术告知单与否相符, 手术医嘱所带药物、物品(如cT、x线片)。
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原稿

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原稿摘要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是卫生部为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
本文介绍了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的、目的、内容、应用和意义等方面。
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我国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和人民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护理服务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的制定,是在这样的下实现的。
目的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制定的目的是:1.规范护理服务的内容和流程,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2.统一护理服务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3.加强护理服务的管理,实现护理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内容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护理服务流程。
包括病人接待、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制定、护理实施、病情观察和记录、护理措施调整、护理评价等环节,旨在规范护理服务的流程,确保护理服务的顺畅进行;2.护理文书管理。
包括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单、护理文书归档等要求,旨在规范护理文书的管理,确保护理文书的完整和准确性;3.护理人员规范。
包括护理人员的资格要求、岗位职责、行为准则等要求,旨在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4.护理设备管理。
包括护理设备的选购、使用、维护和保养等要求,旨在确保护理设备的安全和有效使用;5.护理质量监控。
包括护理服务质量指标设置、护理服务质量监测和评价等要求,旨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和有效性。
应用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主要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服务工作,包括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
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制定护理服务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意义卫生部护理核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护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有助于加强护理服务的管理,规范护理服务的流程和服务内容。
护士护理核心制度范文(3篇)

护士护理核心制度范文护理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护士的职责就是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
为了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建立护理核心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护理核心制度的范本,旨在提供护士进行工作时的参考。
一、患者权益保障:1. 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护士在执行护理工作时要确保患者的隐私不受侵犯,避免在他人面前公开患者的私人信息。
2. 充分听取和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需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充分听取和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需求,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3. 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要注意患者的人身安全,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预防跌倒、滑倒等事故的发生。
二、护理过程规范:1.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护理计划:护士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措施:护士要根据医嘱执行各项护理措施,如给药、更换敷料、监测生命体征等,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护理。
3. 定期进行护理评估和记录:护士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的效果,为医疗团队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三、沟通协作规范:1.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护士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传达护理信息,解答疑问,提供情绪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 与医疗团队进行协同工作:护士要与医疗团队进行密切的协作和沟通,参与病情讨论,提供建议和意见,确保患者获得全面、协调的医疗服务。
3. 与其他护士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护士要与其他护士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相互支持,保持信息畅通,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协调性。
四、护士职业素养规范:1. 遵守护理职业道德和相关法规:护士要遵守护理职业道德和相关法规,保守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2. 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护士要持续学习和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与时俱进,提高护理质量和水平。
3. 热情、耐心并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护士要以热情、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保持良好的职业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核心制度背诵模板

标题:护理核心制度背诵模板一、前言护理核心制度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名护士,熟练掌握和运用护理核心制度,是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必备条件。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和背诵,现将护理核心制度整理成背诵模板,供大家参考。
二、护理核心制度背诵模板1.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是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包括护理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护理文书制度、实习护士管理制度等。
背诵模板如下:(1)护理交接班制度:坚持三交(口头交、书面交、床旁交)、三清(口头清、书面清、床边清)、三查七对原则,确保交接内容准确、完整。
(2)查对制度:执行各项操作前,进行三查七对(查患者姓名、年龄、床号,对药品、剂量、用法),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3)护理文书制度:认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护理措施、药物治疗效果,确保护理文书真实、完整、及时。
(4)实习护士管理制度:实习护士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2.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规范。
背诵模板如下:(1)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或遗漏。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3)正确使用医疗设备、仪器,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
(4)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安全防护意识。
3.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需求的基本规范。
背诵模板如下:(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护理服务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3)开展护理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4)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性。
4. 护理职业道德规范:护理职业道德规范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背诵模板如下:(1)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严守医疗伦理。
(2)严谨求实,勤奋敬业,提高专业素养。
(3)诚实守信,廉洁奉公,严守职业道德。
护理核心制度(完整版)

护理核心制度(完整版)第一章护理核心制度(2022.8 修订)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护理质量。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控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及时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将改进意见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护理部根据质控情况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总结并向全体护理人员通报。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并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同时也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2、值班护士必须到床前向新住院患者详细、清晰地介绍住院规则。
3、保持病区肃静、整洁、舒适,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
4、病区床单位的陈设和其他物品定位放置,精密贵重仪器要专人保管整齐划一,未经护士长允许,不得随意搬动。
保持床单位被服清洁卫生。
5、每天按时进行卫生清扫,保持病区清洁卫生,注意通风。
病区内禁止吸烟。
6、在班医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着装整洁,护理人员穿工作鞋。
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戴口罩。
7、护士长全面负责病区财物管理,分别指派专人保管,建立帐目,应做好交接手续。
8、病人出院后,及时更换被服,消毒床单位及用品。
9、做好陪护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陪护人数。
10、医护人员在班期间应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在室聊天、打闹、会友等。
病房冰箱不许放置私人物品。
11、定期向病人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指导病人及家属遵守住院规则。
12、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病人意见,相互沟通交流,改进。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范本(2篇)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范本护理核心制度是医疗机构和护理部门为提高护理质量与服务水平而制定的重要规范和指导文件。
下面是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范本。
一、安全管理制度:1.确保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立并完善事故预防机制;2.规范使用医疗设备和器械,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行;3.加强职业暴露防护,保障护士和其他护理人员的安全。
二、感染管理制度:1.制定感染控制措施,预防和控制医疗院感染;2.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提高操作规范性;3.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减少感染传播。
三、护理文化制度:1.创建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2.强调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加强自身素质建设;3.注重护理创新,鼓励护士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习。
四、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建立和完善护理工作质量评估制度,提高护理水平;2.规范护理操作、文档记录和信息传递,减少操作错误;3.加强对患者满意度的监测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五、患者权益保障制度:1.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隐私权和决策权,保护患者隐私;2.建立患者投诉与反馈机制,及时解决矛盾;3.关注患者需求,提供贴心关怀和良好服务。
六、药物管理制度:1.制定药品管理流程,确保药物使用安全;2.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的用药操作培训;3.加强药物储存和药品质量监控,确保药品有效性。
七、卫生消毒管理制度:1.建立细菌感染风险评估和病区清洁消毒制度;2.规范洗手消毒和器械消毒工作,减少交叉感染风险;3.提高院内外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八、护理信息管理制度:1.建立护理信息系统,规范信息采集、传递和汇总;2.加强护理记录和信息保密工作,确保患者隐私安全;3.推进电子化护理技术应用,提高护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疼痛管理制度:1.推广疼痛评估和疼痛治疗规范;2.建立并完善疼痛监测制度,提供个性化疼痛管理服务;3.加强疼痛宣教和疼痛评估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十、营养支持管理制度:1.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满足不同患者的营养需求;2.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和饮食宣教工作;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物的安全和卫生。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范本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范本护理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部规定的重点护理管理制度,是保证护士工作有效开展和保障患者安全的基础。
以下是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的范本,共计____字:第一项:患者入院评估制度1.目的:通过对患者入院评估,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疾病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流程:入院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信息收集。
评估结果要及时记录在患者护理记录中,并及时通报给责任医生。
第二项:患者护理计划制度1.目的:制定患者个体化的护理计划,确保为每位患者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服务。
2.流程: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入院评估结果,制定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目标、措施和评估,且需要经过医生、护士长和患者本人(或家属)的确认。
计划执行过程中需及时记录、评估和调整。
第三项:患者危重护理制度1.目的:确保对危重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救治成功率。
2.流程:在患者危重时,立即启动危重护理制度,即刻呼叫急救、联络相关科室医疗人员,并按流程进行初始护理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需不断评估病情,随时调整措施,确保及时救治。
第四项:安全护理制度1.目的: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和护理风险。
2.流程:建立全面的安全护理制度,包括对患者的身份核对、给药时刻核对、手术安全核查等。
每位护士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疏忽和差错,并及时上报危险或异常情况。
第五项:感染控制制度1.目的:制定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降低医院内部感染率,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
2.流程:建立感染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方针,协调医疗科室的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病房巡视和感染监测。
护士需严格执行洗手、消毒、隔离等措施,及时上报感染病例。
第六项:疼痛护理制度1.目的:确保患者获得合理有效的疼痛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2.流程:护士需及时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卫生部最新护理核心制度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_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2)、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病人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3)、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术前后包内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留于体腔内。
卫生部医疗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

卫生部医疗核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1.特别护理1.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等。
1.2、护理内容1.2.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1.2.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录单。
1.2.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1.2.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2.一级护理2.1、适应对象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发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婴儿等。
2.2、护理内容2.2.1、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
2.2.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2.2.3、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2.2.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3.二级护理2.1、适应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3.2、护理内容3.2.1、每l一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3.2.2、按护理常规护理。
3.2.3、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病人病情动态及心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4.三级护理4.1、适应对象轻症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等。
4.2、护理内容4.2.1、每日两次巡视病人,观察病情。
4.2.2、按护理常规护理。
4.2.3、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了解病人的病情动态及心态,满足其心两方面的需要。
护理核心制度范本

护理核心制度范本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督导、检查护理工作质量。
2.负责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质量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4.实行护理部、护士长二级质量管理,院质检小组每月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5.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及护理部,护理部全面总结后,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6.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及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
二、病房管理制度1.病区在科主任领导下,护士长负责管理,病区工作人员协助管理。
2.保持病区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统一病区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
4.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区管理。
三、查对制度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身份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2.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必须严格落实三查八对制度,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到患者床边查对时必须在患者或家属应答无误后,方可操作。
3.查对患者姓名时,护士要以询问患者叫什么名字为主,进行双向查对。
4.静脉输液时输液单必须挂在输液架上,护士每更换一瓶液体告知患者输入的液体及主要药物,并记录更换时间、签全名,防止错输、漏输。
5.处置、用药时培养护士应用发散思维查对,即患者为什么用这种药、为什么做这种治疗或者用止痛药哪?以此识别患者与治疗是否相符,提高识别患者的正确率。
6.交叉抽血时,必须一次只能抽一人,操作完一人,再操作另一人,防止出错。
给患者输血时,做好输血查对工作,到血库取血时,护士与检验人员认真核对交叉配血结果,并签字。
护理核心制度范本

2021/11/24
4
六、查对制度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查对血型检验汇报单上 病人床号、姓名、
住院号、血型。 2、查对供血者与受血者 交叉配血结果。 3、查血袋上 采血日期、使用期, 血液有没
有凝血块或溶血, 封口是否严密, 有没有破损。
查房内容:
1、掌握全院重危、抢救病人 概况, 帮助处 理夜间护理工作中 疑难问题。
2、认真检验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各科室 护理工作。
2021/11/24
20
八、护理查房制度
具体要求: 1、由全院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轮番参与夜间查
房, 每七天最少查两次。 2、帮助处理疑难问题, 碰到特殊情况作出应
2021/11/24
27
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
缺点汇报制度
3、上报程序: (1)通常不良事件: 当事人应立刻口头 汇报上级分管护士或护士长, 并立刻采取方法, 将损 害减到最低。当事人立刻填报《护理不良事件登记 (汇报)表》, 签字后每个月上报护理部。(2)严 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应立刻汇报护士长、科主任或 总值班人员, 立刻采取方法, 将损害降至最低, 必需 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 抢救、患者等工作, 同时汇 报主管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质量管理科等部 门, 重大事件 汇报时限不超出二十四小时内填报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汇报)表》, 立刻上报护理 部。
2021/11/24
28
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
缺点汇报制度
4、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 由护理部组织护理 不良事件评定委员会组员每个月对上报 资料进行 分析讨论, 经过讨论, 制订整改方法, 并在护士长例 会及全院护理质量讲评分析会上进行通报, 使全院 护理人员严格落实整改方法, 消除护理隐患和护理 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部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14种)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 一) 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 二) 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 由2—3人组成, 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 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 制定改进措施。
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 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 由3—5人组成, 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
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 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 由8—10人组成, 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
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 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
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 提出整改意见, 限期整改。
( 三) 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 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
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 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填写检
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 四) 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 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五) 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 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 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
价结果。
( 六) 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 每季度召开
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 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 七)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 一) 在科主任的领导下, 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 科主任积极协助, 全体医
护人员参与。
( 二) 严格执行陪护制度, 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 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
教育。
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 及时进行安全教育, 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 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 三)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 避免噪音, 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 四) 统一病房陈设, 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 固定位置, 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 五) 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 坚守岗位。
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
病房内不准吸烟, 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
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原则上, 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 六) 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 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 七) 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 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 建立帐目, 定期清点。
如有遗失, 及时查明原因, 按规定处理。
管理人员调动时, 要办好交接手续。
( 八) 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 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 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 不断改进工作。
( 九) 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 不会客。
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 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
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 十) 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 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 十一) 保持病房清洁卫生, 注意通风, 每日至少清扫两次, 每周大清扫一次。
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 一)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 抢救
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 二) 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 密切配合, 听从指挥, 坚守岗位。
( 三) 每日核对抢救物品, 班班交接, 做到帐物相符。
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 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必须处于应急状态。
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 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 四)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 确保抢救的顺利
进行。
( 五)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 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 六) 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 在抢救患者过程中, 正确执行医嘱。
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 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 确认无误后再执行; 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
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 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并加以说明。
( 七) 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 八) 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 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 确保患者安全。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 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
分为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 一) 特别护理。
1、适用对象: 病情危重, 需随时观察, 以便进行抢救的患者, 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等患者。
2、护理要求: (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2)制订护理计划(ICU、 NICU患者均有护理计划, 5月1日实施), 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落实护理措施, 正确执行医嘱, 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 以便随时急用。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严防并发症, 确保患者安全。
(5)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 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 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 二) 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 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 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2、护理要求: (1)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2)制定护理计划, 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 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
(3)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严防并发症。
( 三) 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 病情较重, 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 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 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2、护理要求: (1)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注意观察病情。
(2)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 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3)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4)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 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 四) 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 病情较轻, 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 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2、护理要求: (1)每日巡视患者两次, 观察病情。
(2)按护理常规护理。
(3)督促患者遵守院规, 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
(4)做好健康教育。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 一) 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三班轮流值班制, 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护理患者。
( 二) 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 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一般不超过15分钟。
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
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 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 三) 交班后, 由护士长带领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 对危重患者、手术后患者、待产妇、分娩后、小儿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
( 四) 对规定交接班的毒、麻、剧、限药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 五) 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 各班均需按时交接。
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 清点应接物品, 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
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 并对危重、手术、小儿患者以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
未交接清楚前, 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