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97页)
合集下载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PPT课件
分泌期:黃體形成後,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宮 內膜呈分泌反應
月經期:雌孕激素水準下降,組織變性壞死剝 脫,變性壞死的內膜與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 經血
月經週期中陰道粘膜的週期性變化
排卵前,陰道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陰道上 皮增厚
底層細胞增生,逐漸演變成中層與表層細胞 ,使,表層細胞出現角化
細胞內富含糖原 糖原經陰道桿菌的作用分解成乳酸
線期,為初級卵母細胞 青春期後每次排卵前夕,第一次減數分裂恢復 20周時約700萬個,出生時約剩200萬個,月經初
潮時約30萬-40萬個 一生僅排出約400個成熟卵子
數目(百萬〕
卵原細胞 的發生
卵原細胞 卵母細胞 出生
青春期
絕經
孕周
卵巢內卵泡數目的變化
卵細胞的凋亡(卵泡閉鎖)
胎兒5-6月起,在卵泡生長發育各期的同時, 卵泡閉鎖的過程也在進行
粒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下丘腦垂體:雌激素對下丘腦垂體有正、負回饋的雙
重調節作用
雌激素與陰道上皮
正常雌激素水準
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對泌尿系統的生理功能
膀胱及尿道:增加黏膜厚度、肌 層張力及功能的完整性
增加盆底組織的彈性
雌激素對乳腺的生理功能
促使乳腺基質及腺管的生長發育, 乳暈著色
通過刺激垂體泌乳素的分泌,促進 乳汁生成
正回饋:晚卵泡期,一定濃度雌激素的作用下, 形成血清LH和FSH高峰
雌、孕激素的合成
卵巢在FSH和LH的作用下分泌甾體類激素——雌激 素和孕激素
膽固醇
性
5 途徑 孕烯醇酮 4途徑
激 素
17α-羥孕烯
孕酮
生
醇酮
物
脫氫表雄酮
17α-羥孕酮
合 成
雄烯二酮
月經期:雌孕激素水準下降,組織變性壞死剝 脫,變性壞死的內膜與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 經血
月經週期中陰道粘膜的週期性變化
排卵前,陰道上皮在雌激素作用下陰道上 皮增厚
底層細胞增生,逐漸演變成中層與表層細胞 ,使,表層細胞出現角化
細胞內富含糖原 糖原經陰道桿菌的作用分解成乳酸
線期,為初級卵母細胞 青春期後每次排卵前夕,第一次減數分裂恢復 20周時約700萬個,出生時約剩200萬個,月經初
潮時約30萬-40萬個 一生僅排出約400個成熟卵子
數目(百萬〕
卵原細胞 的發生
卵原細胞 卵母細胞 出生
青春期
絕經
孕周
卵巢內卵泡數目的變化
卵細胞的凋亡(卵泡閉鎖)
胎兒5-6月起,在卵泡生長發育各期的同時, 卵泡閉鎖的過程也在進行
粒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下丘腦垂體:雌激素對下丘腦垂體有正、負回饋的雙
重調節作用
雌激素與陰道上皮
正常雌激素水準
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對泌尿系統的生理功能
膀胱及尿道:增加黏膜厚度、肌 層張力及功能的完整性
增加盆底組織的彈性
雌激素對乳腺的生理功能
促使乳腺基質及腺管的生長發育, 乳暈著色
通過刺激垂體泌乳素的分泌,促進 乳汁生成
正回饋:晚卵泡期,一定濃度雌激素的作用下, 形成血清LH和FSH高峰
雌、孕激素的合成
卵巢在FSH和LH的作用下分泌甾體類激素——雌激 素和孕激素
膽固醇
性
5 途徑 孕烯醇酮 4途徑
激 素
17α-羥孕烯
孕酮
生
醇酮
物
脫氫表雄酮
17α-羥孕酮
合 成
雄烯二酮
《生殖内分泌基础》课件
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结词
影响生育能力的常见疾病
详细描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生长,通常会引起疼痛 、不孕等症状。该病与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失调、遗传等因素有 关。
治疗建议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 等手段,以缓解疼痛、提高生育能力。
性早熟
总结词
生长发育异常的疾病
治疗建议
性腺发育不良的治疗主要包括激素替代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生殖技术等手段,以改善 生殖器官功能和生育能力。
05
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 治疗
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方法
激素水平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激素水 平,判断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状态。
生殖功能评估
通过评估女性的月经周期、排卵功能 和男性的精子质量等指标,判断生殖
性腺
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是生 殖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器官,能够 合成和分泌性激素。
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01
促进性器官发育
在青春期,生殖内分泌系统促使 性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其正常 功能。
02
调节生殖活动
03
影响代谢和免疫
生殖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性激素 等激素,调节生殖器官的活动, 如排卵、受精等。
生殖内分泌系统与代谢和免疫系 统密切相关,性激素等激素能够 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可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应学 会调节情绪和减轻压力的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睾丸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合成
睾丸激素是由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和曲细精管上皮细胞合成的。
分泌
睾丸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各处,对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妇女生殖内分泌基础
化
可编辑ppt
4
女性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
可编辑ppt
5
可编辑ppt
6
受精与着床
可编辑ppt
7
女性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
可编辑ppt
8
正常妇女血清生殖激素 浓度正常值
育龄期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后
雌二醇
0.18-0.22 0.92-1.5 0.55-0.7 0.02-0.08
(nmol/L)
孕酮 (nmol/L)
<3
3-6
可编辑ppt
32-64
0.54
9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中枢皮层
?
下丘脑
生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殖
垂体
内
FSH 促性腺激素
LH
分
泌
轴
雌激素
孕激素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性激素和有关药物的用途
1.治疗与月经有关疾病 2.避孕(短效,长效,紧急避孕) 3.助孕技术(IVF) 4 绝经妇女的激素替代疗法(HRT) 5.治疗与女性激素有关疾病(内膜异位症,子宫
肌瘤, 子宫内膜腺癌,乳腺癌) 6.促宫颈成熟(妊娠引产) 7.抗早孕
可编辑ppt
15
与月经有关的疾病
1. 功血 2. 多囊卵巢 3. 闭经 4. 原发性痛经 5. 黄体功能不足 6. 卵泡发育缺陷 7. 月经过多 8. 经前综合症
可编辑ppt
16
女性激素药物介绍
可编辑ppt
17
雌激素种类、剂量和用药途径
可编辑ppt
4
女性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
可编辑ppt
5
可编辑ppt
6
受精与着床
可编辑ppt
7
女性生殖器官
内生殖器官
可编辑ppt
8
正常妇女血清生殖激素 浓度正常值
育龄期 卵泡期 排卵期
黄体期
绝经后
雌二醇
0.18-0.22 0.92-1.5 0.55-0.7 0.02-0.08
(nmol/L)
孕酮 (nmol/L)
<3
3-6
可编辑ppt
32-64
0.54
9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中枢皮层
?
下丘脑
生
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殖
垂体
内
FSH 促性腺激素
LH
分
泌
轴
雌激素
孕激素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性激素和有关药物的用途
1.治疗与月经有关疾病 2.避孕(短效,长效,紧急避孕) 3.助孕技术(IVF) 4 绝经妇女的激素替代疗法(HRT) 5.治疗与女性激素有关疾病(内膜异位症,子宫
肌瘤, 子宫内膜腺癌,乳腺癌) 6.促宫颈成熟(妊娠引产) 7.抗早孕
可编辑ppt
15
与月经有关的疾病
1. 功血 2. 多囊卵巢 3. 闭经 4. 原发性痛经 5. 黄体功能不足 6. 卵泡发育缺陷 7. 月经过多 8. 经前综合症
可编辑ppt
16
女性激素药物介绍
可编辑ppt
17
雌激素种类、剂量和用药途径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及常见疾病的治疗
它的卵丘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
➢ 排卵的内分泌调节: 血LH/FSH高峰出现 卵巢壁生成纤溶酶原激活物 PG和组织胺增多 平滑肌纤维收缩
➢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腹腔镜下观察到的动态排卵过程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Ⅲ
➢ 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形成与退化 (1)血体期 (2)增生期 (3)血管形成期 (4)成熟黄体:月经22天, 直径1~2cm (5)退化期:白体期
•黄体功能:维持14天 •黄体破裂:急腹症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4、雌孕激素分泌周期性变化
➢ 雌激素:排卵前高峰;排卵后7~8日高 峰
➢ 孕激素:排卵后7~8日高峰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激素反馈调节
雌激素: 卵泡早期:低水平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 GnRH(负反馈) 卵泡晚期:高水平雌激素兴奋下丘脑分泌 LH-RH(正反馈) 黄体期 :协同孕激素对下丘脑负反馈
分泌期 secretion
➢时间:15~28天 ➢内膜厚度:4~6mm ➢腺体:细胞增大
分泌旺盛
➢间质:水肿、疏松 ➢动脉:更加螺旋化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子
宫
内
膜
卵巢周期
周
期
性
变
化
模
式
图
子宫周期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性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腺垂体
➢ 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 ➢ 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及发热
在L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
➢ 排卵的内分泌调节: 血LH/FSH高峰出现 卵巢壁生成纤溶酶原激活物 PG和组织胺增多 平滑肌纤维收缩
➢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腹腔镜下观察到的动态排卵过程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Ⅲ
➢ 黄体形成及退化:
•黄体形成与退化 (1)血体期 (2)增生期 (3)血管形成期 (4)成熟黄体:月经22天, 直径1~2cm (5)退化期:白体期
•黄体功能:维持14天 •黄体破裂:急腹症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4、雌孕激素分泌周期性变化
➢ 雌激素:排卵前高峰;排卵后7~8日高 峰
➢ 孕激素:排卵后7~8日高峰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卵巢激素反馈调节
雌激素: 卵泡早期:低水平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 GnRH(负反馈) 卵泡晚期:高水平雌激素兴奋下丘脑分泌 LH-RH(正反馈) 黄体期 :协同孕激素对下丘脑负反馈
分泌期 secretion
➢时间:15~28天 ➢内膜厚度:4~6mm ➢腺体:细胞增大
分泌旺盛
➢间质:水肿、疏松 ➢动脉:更加螺旋化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子
宫
内
膜
卵巢周期
周
期
性
变
化
模
式
图
子宫周期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性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 (dysfunctional uterine
腺垂体
➢ 分泌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泌乳素(PRL) ➢ 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及发热
在L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受体
靳雷-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知识
甾体激素
包括: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三者结构与胆固醇相似, 含一个环戊烷多氢菲核,故称为甾体激素或类固醇激素 (steroid hormones) 1、卵巢合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2、睾丸合成和分泌雄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 3、胎盘合成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 4、肾上腺皮质可合成少量活性较弱的雌激素和雄激素。
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功能
• 促性腺细胞与促性腺激素 垂体前叶细胞包括:促性腺细胞、促甲状腺细 胞、促皮质细胞、生长激素细胞、泌乳素细胞 • 促性腺细胞作用: 合成和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 (FSH)
一、FSH、LH亚单位结构 • LH、FSH、HCG的α 亚单位为完全相同的 多肽骨架或辅基蛋白。 • LH、FSH化学结构相似,由非共价结合和 含糖α 和 两个蛋白亚单位组成。
子宫肌
宫颈 输卵管 卵巢
促进子宫发育,促进平滑肌的增生肥大,增强子 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黏液稀薄、量大, 呈拉丝状,有利于精子穿透 促进输卵管的发育,小剂量E加速卵子在输卵管的 运行,大剂量E延缓卵子的运行(事后避孕药) 小剂量协同促性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大剂量通 过抑制GNRH和FSH抑制卵泡的发育。
孕激素(P) • 孕激素是保证妊娠正常发展的激素,机体内只有 天然孕激素—孕酮。 • 卵巢黄体细胞能分泌大量孕酮, 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可分泌少量孕酮。 妊娠两个月,胎盘开始合成大量孕酮。
雌激素
子宫 内膜 促进内膜增生,是内膜周期性变化的内在基础, 参与月经周期的形成。
孕激素
使内膜转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作好准备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A) 由下丘脑-垂体-性腺(卵巢和睾丸)三级 结构组 成的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互相调节、影响。 功能:控制性发育,维持正常月经和性功 能,并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内分泌失调和治疗方法女性生理卫生知识培训
饮食卫生
产后女性应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心血管健康
内分泌失调可能增加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等。
03 内分泌失调的原因
生理因素
荷尔蒙水平失衡
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依赖于各种荷尔蒙的平衡,如雌激素、孕激素和卵泡 刺激素等。荷尔蒙水平失衡可能导致月经周期异常、排卵障碍、乳腺问题等。
生殖器官疾病
如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卵巢功能和激素分泌 ,导致内分泌失调。
内阴
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 和卵巢等器官。
盆底组织
包括盆底肌肉和神经等结 构,支撑和保护女性生殖 器官。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生育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 是生育后代,通过受精、 妊娠和分娩等过程实现。
内分泌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与下丘脑-垂 体-卵巢轴相互关联,产生 并调节激素,维持女性生 殖健康。
月经周期
不良生活习惯
如长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 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对女性的内分泌 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04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
对于雌激素缺乏或不平衡引起的 内分泌失调,医生可能会建议使 用激素替代疗法,如口服避孕药
或雌激素补充剂。
抗激素药物
对于某些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 综合症,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激素药 物,如螺内酯或糖皮质激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 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促进内分泌调节。
产后女性应保持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
心血管健康
内分泌失调可能增加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等。
03 内分泌失调的原因
生理因素
荷尔蒙水平失衡
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依赖于各种荷尔蒙的平衡,如雌激素、孕激素和卵泡 刺激素等。荷尔蒙水平失衡可能导致月经周期异常、排卵障碍、乳腺问题等。
生殖器官疾病
如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卵巢功能和激素分泌 ,导致内分泌失调。
内阴
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 和卵巢等器官。
盆底组织
包括盆底肌肉和神经等结 构,支撑和保护女性生殖 器官。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生育功能
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 是生育后代,通过受精、 妊娠和分娩等过程实现。
内分泌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与下丘脑-垂 体-卵巢轴相互关联,产生 并调节激素,维持女性生 殖健康。
月经周期
不良生活习惯
如长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 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对女性的内分泌 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04 内分泌失调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激素替代疗法
对于雌激素缺乏或不平衡引起的 内分泌失调,医生可能会建议使 用激素替代疗法,如口服避孕药
或雌激素补充剂。
抗激素药物
对于某些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 综合症,医生可能会开具抗激素药 物,如螺内酯或糖皮质激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 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促进内分泌调节。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早卵泡期 FSH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早卵泡期 LH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PRL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早卵泡期 E2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黄体期 P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女性激素的临床结果分析
低Gn、低E 、PRL 高或正常
正常Gn或高LH,E 不低
其他内分泌腺对生殖系统影响
子宫内膜 过度增生
男性阳痿、 偶有乳腺 增生
甲亢.
月经过多, 过频 甚至发生 功能失调 性子宫出 血
其他内分泌腺对生殖系统影响
性发育障 碍
流产、畸 胎等
甲减.
月经失调, 临床表现 月经过少, 甚至闭经 不孕
其他内分泌腺对生殖系统影响
其他内分泌腺对生殖系统影响
?
内容提要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ຫໍສະໝຸດ 内容提要中枢皮层 下丘脑
生 殖 内 分 泌 轴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FSH
促性腺激素
LH
雌激素
孕激素
GnRH
PRL
Gn
生 殖 内 分 泌 轴
P
E2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
其脉冲式释放可调节LH/FSH的比值
高FSH , 低E
下丘脑性闭经-精神 应激; Sheehan综 合征、 垂体肿瘤、 空蝶鞍综合征
无排卵性功血, 黄体功能不足, PCOS
POF
WHO I 型
WHO II 型
WHO III 型
激素测定注意事项
采血时间不同,结果不同 测FSH、LH、PRL、E2、T在早卵泡期(D2-4)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知识大全PPT文档共94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知识大全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 垂体组织结构: ⑴ 位置:蝶鞍中的椭圆小体,长约1CM,宽1-1.5CM,高 0.5CM,重0.5G
腺垂体 脑垂体
远侧部 (73%) 结节部 中间部 (20%) 神经部
包绕漏斗
神经垂体 漏斗部
正中隆起 下丘脑 漏斗柄
垂体
远侧部
腺垂体
嗜酸性细胞 PRL、GH 嗜碱性细胞 TSH 、ACTH、FSH、LH 嫌色细胞
非神经分泌型细胞 : 与体温调节、摄食、心血管活 动有关 下丘脑 神经核 神经分泌型细胞 小型细胞:来源于下丘脑内侧基底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神经元 结节垂体多巴胺神经元 大型细胞:起源于产生催产素和加 压素的室旁核、视上核
视上区: 室旁核、视上核 分区 结节区: 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后核、穹窿周围核、弓状核 乳头体区:乳头体内、外侧核,中间核
中间部 :由大小不等的滤泡构成(嫌色+嗜碱) 结节部: 包绕漏斗部,有丰富的血管(嫌色) 脑垂体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漏斗部 有大量无髓神经纤维, 位于室旁核、视上核
二、下丘脑、腺垂体分泌的激素
下丘脑脑肽 1 释放激素 GnRH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 催乳素释放因子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 4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 素 促性腺激素 FSH-RH 垂体分泌的激素 卵泡刺激素 FSH 作用 ↑卵泡成熟,分泌雌激素,↑精子形成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一、概念 • 神经内分泌:指神经元向血液循环分泌激 素的概念。 • 生殖的基本过程主要由内分泌进行调节。 • 在生殖系统中神经内分泌存在于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调节
神经系统→ 神经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系统 ↑ ↓ (神经元) (血液) 神经 激素 ↑ ↓ (神经冲动) (产生效应)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SH 3、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H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GHIH):↓GH、TSH 4、催乳素释放因子 (PRF): ↑PRL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PRL 5、促黑素细胞刺激释放因子(MSH-RF): ↑MSH 促黑素细胞抑制因子(MSH-IF): ↓ MSH 6、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ACTH、β内啡肽 7、卵泡刺激激素释放因子(FRF): ↑FSH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女性生殖内分泌基础
• 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 女性生殖激素的分泌及调控 • 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卵
正常女性 下丘脑-垂 体-卵巢轴 对排卵及 激素分泌 的调控机 制。
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1.下丘脑—垂体 2.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调节 3.垂体激素的合成、分泌、功能 4.性甾体激素 5.月经周期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 Axis, HPOA) 由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卵巢和睾丸)三级 结构组 成的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互相调节、影响。 功能:控制性发育,维持正常月经和性功 能,并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
下丘脑组织: 神经元 + 胶质细胞
下丘脑
胶质细胞功能: 1)为支持细胞 旁分泌 2)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调节神经元 • 星型细胞可表达特有的胶质纤维性蛋白,与神经 元递质释放反应有关 • 下丘脑星型细胞有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生长激 素(GH)可使之上调; • 泌乳素可诱导星型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因子的表 达,产生 IL-1 、IL-2 、 IL-6 、肿瘤坏死因子、干扰 素和前列腺素E等。
二、神经分泌细胞的性质
• 神经分泌细胞是向内分泌细胞分化的神经元; • 1928年在德国首次发现某些神经元,既有一 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又有分泌激素的特 征,可将电信息转变为由激素中介的化学信 息; • 神经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多为肽类物质,又称 为神经肽。
神经内分泌调节
三、神经分泌细胞的特点 电信号→细胞的树突 → 胞体内核周体合成相应激素 →形成分泌颗粒 释放入血 →到达轴 突末梢 弥散到细胞间液 →对远距离器官或相邻细胞产生影响
二、下丘脑分泌的脑肽(激素)
下丘脑
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 GnRH是一个不含游离氨基和羧基由9种不同类型的氨基 酸组成的10肽,基因编码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上。 包括: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 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 • 作用:促进垂体分泌FSH、LH、PRL 间接抑制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 • GnRH靶器官:下丘脑(首发) 睾丸间质细胞 脑内:松果体、脊髓液 脑外:肝、脾、肾上腺髓质、肺、心 肌、胎盘、乳汁
促肾上腺素皮质 激素
β-脂肪酸释放激 素
ACTH
β-LPH MSH
刺激肾上腺素皮质的生长和肾上腺素皮质 激素的产生
是内啡肽、促黑激素前体,内啡肽有镇痛 作用,与情感、行为有关
促黑素细胞刺激释放 因子 促黑素细胞刺激释放 抑制因子
MSH-RH MSH-LH
黑素细胞刺激素
下丘脑பைடு நூலகம்垂体促性腺激素的调节
1、脉冲式释放 1)正常情况下,GnRH间歇规律的分泌(卵泡早期,94分钟 一次;卵泡晚期,71分钟一次;黄体晚期,216分钟一次) →GTH节律性释放 2)非生理性刺激→GTH对GnRH敏感性↓(失敏现象)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性腺轴的功能调节: 神经调节 + 激素反馈调节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 使下丘脑兴奋,分泌性激素↑ 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 使下丘脑抑制,分泌性激素↓
下丘脑
一、下丘脑内分泌结构
• 位置:大脑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及其两侧, 解剖形态上没有明确的边界。 内侧带 含与内分泌系统中枢调 • 分带 室周带 节有关的大部分结构 外侧带
LH-RH
TRH PRF PIF GHRH GHIH
黄体生产素
促甲状腺激素 泌乳素 生长激素
LH
TSH PRL GH
↑排卵、黄体生成,↑黄体分泌孕激素,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刺激甲状腺生长,产生甲状腺素 分泌乳汁、维持泌乳
2 3
刺激骨骼、肌肉和全身器官的生长、发育
5
6 7
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