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施工情况汇报ppt课件

合集下载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的跨江大桥
01 建设历程
03 建设成果 05 运营情况
目录
02 桥梁设计 04 桥梁位置 06 价值意义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简称大胜关大桥,原称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一座连接浦口区 绿水湾南端和雨花台区大胜关的跨江大桥,南与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相接,北与宁合高速公路相连,是中国第一座 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第一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全长约14.89千米,其中跨江大桥长4.744千米,主桥主跨648 米,索塔高215米,桥梁跨径布置为1288米(63+257+648+257+63米),桥及连接线全长约15.6千米,南引桥长 680米,北引桥长2780米。南岸接线长3.083千米,北岸接线长7.773千米。全线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设计行车速度100千米/小时,桥梁标准宽度32.0米,设计洪水频率1/300,最高通航水位8.71米;设计荷载汽 车—超20级、挂车—120,设计风速100年一遇10米高处、10分钟平均风速31.7米/秒,设计地震烈度Ⅶ度,索塔 设计船舶撞击力顺桥向千牛顿,横桥向千牛顿。
截至2018年2月8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的日均车流量已突破6万辆。
价值意义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江苏省2010年要完成的五个战略性过江通道之一,是南京市“富 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导工程,也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重要跨江工程。大胜关大桥的建成对于完 善中国东部地区大交通格局,带动南京江南、江北新区发展,呼应沿江开发战略,促进南京都市圈发展和长三角 一体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南京大外环的交通格局,解决南京市的过境交通问题,与南京八卦洲长江 大桥、绕城公路、浦珠公路及宁六公路形成南京内环快速通道,并与宁淮高速、绕越高速和南京长江四桥形成南 京外环快速通道;把宁沪高速、宁合高速、宁通高速、宁杭高速、宁淮高速、宁蚌高速、宁马高速连成一体。同 时,也改善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南京的交通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南京作为长江中下游中心城 市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推进南京的城市化建设步伐。同时呼应沿江开发战略,对促进南京都市圈共同繁荣和长三 角一体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浪新闻、人民、中国新闻评)

桥梁基础施工-ppt课件

桥梁基础施工-ppt课件
泉眼
堵排处理,不 泡基础。
未风化岩面清除干净; 风化岩面按基础尺寸凿 除。
承重面修理平整;砌 筑前铺一层水泥砂浆。
天然状态铲平;或向 基底夯入10cm碎石。
基础施工 基础砌筑
干地基上砌筑
排水砌筑
水下混凝土封底, 再排水砌筑
封底混凝土的最 小厚度:浮筒的 自重不被浮起; 简支板有足够强 度
桩基础施工
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人工挖孔灌注桩
砖砌孔壁支护
混凝土孔壁支护
浇注混凝土
现场砼灌注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钻孔桩施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现场
灌注桩施工中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
①塌孔 ②斜孔 ③缩孔 ④护筒冒水 ⑤钢筋笼上浮 ⑥断桩 ⑦卡管
用测绳与重锤(水尺)量測深度
30∮
施工:黏性土填筑,由上游至下游合龙。
(2)土袋围堰
适用:水深 ≤3.0m,V<1.5m/s,河床 渗水小。
构造:顶宽1~2m,外坡1∶0.2~1 ∶ 0.5, 内 坡1 ∶0.5~1 ∶ 1
施工:黏性土填心,袋装松散土60%;错 缝搭长1/3~1/2。
⑶钢板桩 围堰
性能 适用 结构
强度大、防水性好 、能穿透 砾石 、卵石层 、软岩 、风 化岩
立内模 绑扎钢筋 立外模 灌注底节砼及养生 抽垫 下沉 接高 基底清理 封底 井内填充及灌注顶盖板
⑴ 场地准备
要求场地平整,地面与岛面有一定承载力, 否则换填打砂桩
①无水场地 ②浅水场地: ③深水场地:
无围堰土岛 草袋、石笼围堰筑岛、 钢板桩围堰筑岛
⑵ 底节沉井的制造 工序: 场地整平夯实、铺设垫木 、立沉井模板及撑 、绑
水深4~8m,软岩最好, 堰深20m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施工情况汇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施工情况汇报
汇报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深水基础施工 三、主桥六线拱形高墩墩帽施工 四、引桥六线悬臂梁式拱形墩帽施工五、
钢梁架设施工
六、主墩基础施工水上大型机械使用费 (见附件)
一、工程概况
南京三桥
高旺镇
浦 乌 公 路
江浦区
北引桥
正桥
南引桥
京沪高速铁路
大胜关长江大桥
过江电塔
京沪高速铁路举世瞩目,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1.2主桥主墩结构
墩座厚4.0m
12.0×40.0m的圆端形空 心墩,单箱双室截面
46根Φ2.8m钻孔桩基础, 墩桩长112m
承台厚6.0m
圆端形高桩承台平面 尺寸为34×76m
1.3 “五新”使用情况 设计速度高,设计荷载大
地铁过江通道
京沪高速铁路。大胜关桥设 计行车速度为300㎞/h,设计 荷载为ZK活载
二、深水基础施工
2.1 施工方案概述
根据桥址处水文地质、冲刷、通航的情况及特点, 6#、7#、 8#主墩基础均采用重锚无导向船施工方案。 6#、8#主墩基础施工采用底节钢吊(套)箱先在江边制造, 下水浮运到墩位,重锚精确定位,插打16根定位钢护筒形成静 定钻孔平台,完成8根成桩围堰平台安全渡洪,钻孔桩完成后接 高钢吊箱并整体下沉到设计标高。 7#主墩基础施工采用底节钢吊箱在江边制造,下水浮运到
1.3 “五新”使用情况
新结构
主桥采用六跨连续钢桁拱桥,正交异形整体桥面,三桁承重结构
主桥安装了伸缩量800mm的桥梁轨道温度调节器和伸缩量400mm梁端伸缩装置
主桥采用18000t大吨位球型支座。
1.3 “五新”使用情况
新设备
400t全回转钢梁架设吊船
KTY4000型大扭矩动力头工程钻机 2000吨米架梁变坡爬行吊机 2套2000吨级吊索塔架,1套三层水平索

南京大胜关桥

南京大胜关桥

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相关资料桥名: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桥型:6跨连续钢桁梁拱桥跨径:108m+192m+2×336m+192m+108m桥址:江苏省南京市设计单位: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用量:1225000m3主桥用钢量:78000t造价:46.4亿元建成日期:2009年11月目录•南京大胜关大桥-2009年9月28日合龙•南京大胜关大桥-概况•南京大胜关桥-主桥结构•南京大胜关桥-主要技术特点和创新点南京大胜关大桥-2009年9月28日合龙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合龙京沪高速铁路的全线控制性工程—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于2009年9月28日胜利合龙,成为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桥。

大桥投入运营后将有六条轨道并行,分别为京沪高铁双线、沪汉蓉铁路双线和南京地铁双线,桥梁总荷载创出世界高速铁路桥之最。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合龙大胜关长江大桥距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约20公里,距下游的南京长江三桥约1.5公里。

作为京沪高铁全线率先开工的项目,大胜关大桥也是全线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重点控制工程,具有体量大、跨度大、荷载大、速度高等显著特点,充分体现我国铁路进入高速时代的科技水平和建设能力。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开工建设,而大胜关长江大桥则在2006年7月单独立项并提前开工建设,总工期40个月。

这座大桥外形的雄伟壮观令人震撼,桥身全长9.273公里,混凝土总用量高达122万立方米,大胜关大桥支座最大承重达18000吨,是目前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桥,京沪列车可以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度通过,也创出世界同类桥梁的列车运行最高时速。

大胜关主桥为两联连续钢桁梁和六跨连续钢桁拱桥,通航净空32米,能够确保万吨级船舶顺利通航。

其中桥梁主跨长达336米,创世界同类高速铁路大桥中最大跨度。

长江大桥 PPT

长江大桥 PPT

公路铁路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正桥长1576米,其 余为引桥。大桥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10孔9个桥墩,其中北岸 第1孔为128米跨度的简支钢桁梁,其余9孔为3联3孔等跨160米的 连续钢桁梁。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 臂拼装法架设。 大桥下层为14米宽、双轨复线的铁路桥,全长6772米,设有单独 的铁路引桥。铁路引桥为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墩为 双柱式框架结构,每孔跨31.7米。南北铁路引桥共长5196.16米, 最大坡度4‰,最小弯道半径1200米。北引桥109孔,落地后通往 京沪铁路林场火车站;南引桥50孔,落地后通往南京火车站。 公路桥 大桥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 ,全长4588米。公路桥的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 形式,北引桥33孔,南引桥48孔,其中南引桥设分岔落地桥(俗 称回龙桥)11孔共316米。[1]双曲拱桥的平面曲线部分采用“曲 桥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线拼装,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线梁 。
九江长江大桥由正桥和南北两岸的公路、铁路引桥组成。正 桥公路在上层,三大拱范围外,行车道宽14m,两侧各设宽2m 的人行道;三大拱部分,行车道11m ,拱外侧各设3.75m的机 动车道及1m宽的人行道。铁路在下层,双线间距4.2m。 荷载:铁路为中-活载(检算预应力箱梁为中-26级);公路 按汽-20设计,挂-100验算;人群为3.5KN/m2。通航净空高度 24.0m,净宽160.0m,按3孔布置。地震按设计烈度7°设防。 正桥钢梁共11孔,所有钢梁均为栓焊结构。正桥全长1806.71 2m,江中10个桥墩,两岸各1个桥台,铁路引桥南岸1428.444 m;北岸4440.934m,铁路部分全长7676.09m。引桥均采用40m 的无碴无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每孔2片箱梁。公路引桥 南岸引桥长1347.02m,北岸引桥长1306.389m,公路部分引桥 长4460.122m,均为40m预应力混凝土T梁,每孔8片。

南京大胜关桥施工设计汇报

南京大胜关桥施工设计汇报
2. 结 构 设 计
拱肋杆件设计
采用箱形带肋截面,最大截面1400x1820mm,板最厚52mm。
2. 结 构 设 计
腹杆设计
箱形截面:最大板厚48mm。
H形截面:最大板厚48mm。
2. 结 构 设 计
横向联结系设计
工形截面,尺寸500x460mm、500x400mm,最大板厚20mm。
桥面板连接设计
横梁、横肋栓接。
3. 连 接 设 计
桥面板连接设计
纵梁、纵肋栓接。
3. 连 接 设 计
桥面板连接设计
桥面板焊接。
3. 连 接 设 计
桥面板连接设计
3. 连 接 设 计
横联连接设计
3. 连 接 设 计
拱上平联连接设计
3. 连 接 设 计
拱上平联连接设计
3. 连 接 设 计
汇报完毕、谢谢各位!
立面布置
6#、8#墩的两侧各60m范围内的4个节间长度为15m,近 7#主墩的节间调整到15.72~13.56m,其余的节间长仍为12m。
1. 总 体 设 计
横断面布置
采用三片主桁,主桁间距为15米,沪汉蓉铁路在上游侧, 京沪高速铁路在下游侧,南京地铁布置在主桁外挑臂上, 悬臂长5.8m。



336m
192m
108m
深水区6跨连续钢桁拱桥 北岸浅水区4孔84m等跨连续钢桁梁
立面布置
平弦钢桁梁桁高16米,节间长12米。
16m
1.
12m




北岸浅水区4孔84m等跨连续钢桁梁
立面布置
钢桁拱矢跨比约1/4,跨中桁高12米,从拱趾到拱顶总高 约96米。
桁高12m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建设历程
2006年9月14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2月27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开始全面架设钢梁。 2009年9月28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顺利合龙贯通。 2011年1月11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双线正式运营,标志着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正式 投入使用。 2011年6月30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京沪高速铁路双线正式运营。 2017年12月6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两侧的南京地铁S3号线正式运营,标志着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六线全 部投入使用。 夕阳下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2016年1月,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作为《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 步奖特等奖。
2012年,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在第29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被授予“乔治·理查德森大奖”。 2013年,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荣获2012~2013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获奖工程。 2015年,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荣获2015年度“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工程奖”。
截至2016年7月,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位于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上游1.55千米处,南京长江大桥上游约20千米
处,全长9273米,主桥长1615米,跨度布置为(108米+192米+336米+336米+192米+108米),其中,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
2×336米。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通航净空32米,可通航万吨级船舶,大桥支座最大承重达吨,可承受8级地
谢谢观看
技术难题
荣誉表彰
南京大胜关大桥施工图(4张)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如中国最大的主墩深水基础 双壁钢吊箱围堰如何整体制造、下河、浮运施工,钢围堰在水深流急、涨落潮差中如何精确定位,水上大型浮吊 安装主桥墩顶钢梁如何精度要求和对位,六跨连续钢桁拱架设中悬臂长、合龙口多、杆件吊重大、安装精度高, 钢梁大悬臂拼装施工、三片主桁超静定合龙、合龙杆件数量多、精度控制高等。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桥梁结构
总体构想
双向八车道,全长约4600米。建 成之时,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 铁桥。
桥梁设计
采用了先进的桥梁结构设计和工 法,如整体一体化吊装等。
桥塔设计
与铁桥难度相当的是,它的桥墩 和塔也采用非常复杂的造型设计。
施工过程
1
施工手段
采用异形断面灌注桩、高空吊装和人工搭筏等多项经典的施工技术。
2
意义
可持续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成为生态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模式。
高端制造
城市形象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显示了中 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的强大实力。
作为南京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提升了城市的 形象,也成为城市文化和旅游产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论
桥梁工程成果
南京长江大桥的成功建设,历经艰辛,取得突破性进展,是中国桥梁事业的 里程碑。
向未来的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工具的发展,未来南京长江大桥将承担更大 更重要的责任,在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等方面持续发挥锥形交通圆环,可保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经济影响
1
交通运输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得神洲大地南
经济发展
2
北交通更加便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 人员的互动交流。
南京长江大桥成为重要的经济枢纽,直
接推动和支撑了南京市的发展。
3
观光旅游
如今,南京长江大桥已经成为南京最具 人文底蕴和极具观赏价值的城市名片之 一。
施工难度
由于水深和水流急流,而天气又非常恶劣,建设过程中经历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3
施工成本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成本高达1.1亿元,相当于当时中国修建桥梁的三分之一资金。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中主墩承台施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中主墩承台施工

文章编号:1003-4722(2007)05-0009-03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中主墩承台施工段志勇(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0)摘 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桥中主墩基础属大型深水基础,施工难度大。

承台施工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锚锭无导向船定位方案,利用既有施工水域临时定位钢围堰并接高顶节,利用定位后的围堰内支撑桁架作为钻孔桩施工平台,合理安排工序,有效保证工期。

介绍主桥中主墩承台施工情况。

关键词:桥梁基础;承台;吊箱围堰;浮运;定位;施工方法中图分类号:U445.556文献标识码:AConstruction of Pile Cap of Intermediate Main Pier of Dashengguan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in NanjingDUAN Zhi yong(China Zhongtie M ajor Br idge Engineering ,I nc.,Wuhan 430050,China)Abstract:T he fo undation of the inter mediate main pier of main bridg e of Dashengg uan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in Nanjing is a hug e and deepw ater foundatio n that is considerably diffi cult to construct.In the construction o f pile cap of the part of the foundation,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 f double w all steel box ed co ffer dam plus anchorag e w itho ut po sitioning by guiding bar g es w as adopted.T he co ffer dam was firstly tem po rar ily positioned in the given construction w a ter area,the heig ht of the top tier of the co ffer dam w as then extended and the truss bracing sys tem inside the positio ned co ffer dam w as later on used as the w o rking platfo rm for construction of bo red piles.Throug h r ational arrang em ent of the w or king procedures for the co nstr uction,the construction time w as effectively ensured.In this paper,the co nstr uctio n o f the pile cap of the main pier is dealt w ith.Key words:bridg e foundation;pile cap;steel box ed cofferdam;flo ating;positioning ;con structio n metho d收稿日期:2007-08-20作者简介:段志勇(1977-),男,工程师,2001年毕业于湖北工学院交通土建专业,工学学士。

新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

新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况

第二章工程概况1、桥式布置1.1 北岸引桥全长5599.237m:24×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高旺高架桥)+40m+2×44m+40m四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浦乌公路立交桥)+84×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河漫滩地带)+58×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河漫滩地带)。

1.2 合建区段全长:3674m。

1.3 北岸合建区段(1202.4m)44m+68m+44m三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北岸大堤)+32×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北岸边孔浅滩区)。

1.4水域合建区段主桥(1615.0m)2联2×84m钢桁连续梁(北岸边孔浅水区) +(108+192+336+336+192+108)m 连续钢桁拱桥。

1.5南岸合建区段(全长856.6m)(37+60+37)m三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南大堤)+ 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37+60+37)m三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电力公司箱涵)+17×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主桥桥跨布置示意如下图:图2.1 主桥桥跨布置图2、桥梁结构2.1主桥主桥上部桥跨为(108+192+336+336+192+108)m六跨连续钢桁梁拱桥,位于京沪高速客运专线与沪汉蓉铁路合建区段,采用三片主桁,桁宽2×15.0m,中铁大桥局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4桥面为纵横梁体系、钢筋混凝土结合梁道床板道碴桥面,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下游侧,沪汉蓉铁路位于上游侧。

南京地铁荷载较轻,分列于主桁两侧,明桥面布置。

横断面图见图2.2。

图2.2桥梁横断面布置图三个主墩采用12.0×40.0m 的圆端形空心墩,单箱双室截面;主墩基础采用46根Φ2.8m 的钻孔桩基础,桩长107~112m 左右;圆端形高桩承台平面尺寸为34×76m ,承台顶面高程-7.0m ,厚4.0m 。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上游20公里处,下游南京长江三桥约1.55公里,是京沪高速铁路和沪汉蓉铁路越江通道,同时预留南京地铁S3号线双线地铁,是六线铁路大桥,全长9.273千米,跨水面正桥长1.615千米,通航净空32米,可以确保万吨级巨轮通过。

大胜关长江大桥代表了中国当前桥梁建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铁路桥之最”,是世界首座六线铁路大桥。

双跨连拱为世界同类级别高速铁路大桥中跨度最大;是目前世界上设计荷载最大的高速铁路大桥;设计时速三百公里位于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世界领先水平,极具纪念意义。

2011年1月11日上午,上海虹桥始发至安徽合肥、湖北武汉的44趟动车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通过,标志着大胜关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2012年京沪高铁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在第29届国际桥梁大会上被授予”乔治·理查德森大奖”。

建筑结构2006年8月4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率先在在南京拉开帷幕——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破土动工。

大桥全长约9270米,为六跨连续钢桁拱桥,桥上按六线布置,分别为京沪高速铁路双线、沪汉蓉铁路双线和南京地铁双线,其中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时速达300公里。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主跨2×336米,连拱为世界同类桥梁最大跨度,桥上按六线布置,分别为京沪高速铁路双线、沪汉蓉铁路双线和南京地铁双线;其中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时速达300公里,沪汉蓉铁路为I级干线,客货共线,客车设计行车时速是200公里,南京地铁行车时速是80公里。

钢拱桁梁全联桁架的两端240米为平弦桁架,高16.0米,节间长度12.0米的N形桁式,竖杆与线路的纵坡垂直。

两个336米的主跨为钢桁拱连续梁,拱的矢高84.2米,矢跨比约1/4,拱顶桁高12米,从拱趾到拱顶总高96.2米。

平弦与拱桁间设加劲弦及变高桁相连接。

铁路桥面设在平弦的下弦和拱桁的系杆上,离拱趾约28米高。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引桥设计
引桥是连接主桥和路堤的过渡段,南京长江大桥的引桥采用与主桥相似的结构形式,以确保荷载的顺畅传递。引 桥的长度和坡度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道路线形等因素确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畅地通过桥梁。
03
建设技术与挑战
基础施工技术
沉井基础技术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沉井基础技术,通 过在水中挖掘深坑,然后利用钢筋混凝 土构建桥墩基础。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 在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设桥梁的难题。
设备维护
对大桥的照明、排水、通 风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大桥的加固与改造
结构加固
针对大桥结构出现的老化 、损伤等问题,采取相应 的加固措施,提高结构承 载能力。
技术改造
应用新型科技手段,对大 桥的监测、预警系统进行 升级改造,提高大桥的安 全性能。
材料更新
在加固与改造过程中,选 用高性能、耐久性强的材 料,延长大桥使用寿命。
06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 化传承
大桥作为旅游景点的介绍
雄伟壮观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 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桥身 雄伟壮观,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
独特设计
大桥采用了独特的钢桁梁斜拉桥设 计,充满了现代感和工程美感。
夜景迷人
夜晚时分,大桥灯光璀璨,与江水 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夜景画 卷。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目录
•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 大桥的结构与设计 • 建设技术与挑战 • 南京长江大桥的意义与价值 • 大桥的维护与保护 •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化传承
01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大桥的位置和历史背景
位置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跨越长江,连接南北 两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桥钻孔桩2355根,直径1.2~2.8m 32m简支箱梁266片
墩身240个 混凝土122.5万
钢梁7.8万吨
1.1 主桥桥式布置
2×84 2×84 108 192
336
336
192
108

4
5
6
7
8
9 10
矢高84m,矢跨比1/4 平弦部分桁高16m 其他节间长均为12m
拱肋跨中处高12m,支点处高53m 拱脚处节间长为15m 最大杆件重量110吨
1.3 “五新”使用情况 新工艺
主桥基础采用大桥局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导向船的双壁自浮式钢围堰施工方案
1.4 施工技术创新
超大型钢吊箱整体气囊法断缆下水技术
气囊法断缆下水是钢吊箱断开拉缆后,在自重分力作用下起动, 沿坡道快速下滑,迅速到达深水区域,实现安全自浮。
技术关键在于通过钢吊箱断缆后入水速度与吃水深度的计算,确 定下水坡道长度、坡度大小;根据钢吊箱重量、地基条件及钢吊箱入 水各工况受力计算结果,确定气囊规格型号、布置方式。
汇报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深水基础施工 三、主桥六线拱形高墩墩帽施工 四、引桥六线悬臂梁式拱形墩帽施工五、 钢梁架设施工 六、主墩基础施工水上大型机械使用费 (见附件)
一、工程概况
南京三桥



高旺镇

江浦区
北引桥
正桥
南引桥
京沪高速铁路
大胜关长江大桥
过江电塔
京沪高速铁路举世瞩目,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1.4 施工技术创新
多点对位钢梁合拢新技术
常规钢梁合拢方式,主要利用墩顶布置竖向、横向、水平向等 三向千斤顶调整合拢口的变位实现,吊索塔架仅作为钢梁架设过程 中调整杆件应力和位移的辅助手段,体系转化过程复杂,操作极其 困难和危险。南京大胜关桥钢桁拱为三片主桁结构,杆件规模、线 刚度、支反力巨大,合拢对位点多,采用以多层吊索塔架和水平索 调整钢梁合拢位移为主要手段的新的合拢技术,在主墩钢梁不起顶 的状态下实现钢梁合拢。
Q420钢材具有良好的防裂、防断性能,可焊性好。
1.3 “五新”使用情况
新结构
主桥采用六跨连续钢桁拱桥,正交异形整体桥面,三桁承重结构 主桥安装了伸缩量800mm的桥梁轨道温度调节器和伸缩量400mm梁端伸缩装置 主桥采用18000t大吨位球型支座。
1.3 “五新”使用情况
新设备
400t全回转钢梁架设吊船 KTY4000型大扭矩动力头工程钻机 2000吨米架梁变坡爬行吊机 2套2000吨级吊索塔架,1套三层水平索
7#主墩基础施工采用底节钢吊箱在江边制造,下水浮运到 临时锚锭水域整体接高围堰,再浮运到设计墩位,重锚精确定位, 插打16根定位钢护筒形成静定钻孔平台,钻孔桩完成后,进行 承台封底施工。
2.2主墩基础施工特点
1、工程规模巨大 8#主墩基础的混凝土总量为12.9万方,钢筋1.2万吨,钢材2.1万吨。 2、主墩处水深流急、河床冲刷大 主墩墩位处常水位+7.00m时水深约50m。最大流速为2.75m/s,最大潮差1.56m。 给围堰精确定位带来较大难度。 3、长江航道航运繁忙,施工水域狭小,施工干扰大,水上施工安全风险大。 4、工期紧、基础施工渡洪要求高 要求6#、8#主墩利用06年初半个枯水期达到开钻条件,并各成桩8根确保围堰 安全渡洪。要求7#墩钢吊箱于06年9月底整体浮运到位,12月31日成桩16根。 5、地质条件复杂,钻孔桩施工难度大 墩位处覆盖层主要由粉、细、中、粗、砾砂及圆砾土层组成,泥岩强度低,属 软质岩,遇水软化,极易造成糊钻,排渣困难,进尺效率低。 6、钢吊箱定位精度要求高 主墩钢吊箱定位精度要求:平面轴线偏差≤50mm,平面高差≤50mm。 7、施工机具投入巨大
1.2主桥主墩结构
墩座厚4.0m
承台厚6.0m
12.0×40.0m的圆端形空 心墩,单箱双室截面
46根Φ2.8m钻孔桩基础, 墩新”使用情况 设计速度高,设计荷载大
地铁过江通道
京沪高速铁路。大胜关桥设 计行车速度为300㎞/h,设计 荷载为ZK活载
二、深水基础施工
2.1 施工方案概述
根据桥址处水文地质、冲刷、通航的情况及特点,6#、7#、 8#主墩基础均采用重锚无导向船施工方案。
6#、8#主墩基础施工采用底节钢吊(套)箱先在江边制造, 下水浮运到墩位,重锚精确定位,插打16根定位钢护筒形成静 定钻孔平台,完成8根成桩围堰平台安全渡洪,钻孔桩完成后接 高钢吊箱并整体下沉到设计标高。
沪汉蓉I级干线,客货共线,客 运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h, 货运列车设计荷载为中-活载
1.3 “五新”使用情况
新材料
钢桁拱桥杆件轴力较大,需要采用高强、厚板、可焊、防断、 疲劳性能好的桥梁结构钢材,结合我国炼钢水平,本桥开展了高强 度Q420结构钢的应用试验研究,将拉动桥梁结构钢材的快速发展。
此技术通过对定位系统理论计算分析研究,实现钢吊箱重锚精 定位控制技术由定性上升为定量,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由被动调整 上升为主动控制。并根据实测数据对理论计算进行验证和修正,形 成了该技术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
1.4 施工技术创新
超大型钢吊箱下放、着床、下沉控制技术
钢吊箱支承于4根钢护筒的提升下放装置上,在重力大于浮力 状态下,通过控制提升力、设置钢护筒与围堰间局部导向,有效抵 抗水流力,控制因水流力变化引起的围堰位移与倾斜。有效解决了 在水文变化频繁的潮汐河流、河床高差大等不利条件下超大型钢吊 (套)箱下放、着床及下沉精度定位的难题,实现围堰下放过程定 量可控、微量可调,位置可控,偏差可调。
此技术因地制宜采用气囊法断缆下水新技术,克服了后锚牵引控 制下水对滑道坡度、水下滑道长度及前端水深要求高的难点,实现了 超大型钢吊箱(3100t)整体快速安全下水。
1.4 施工技术创新
无导向船重锚精确定位技术
采用理论计算分析钢吊箱定位精度。实测水文条件变化对钢吊 箱刚体平面位移影响规律。利用重锚预设强大预拉力,尽可能消除 定位系统的非弹性变形,提高锚碇系统刚度,有效控制钢吊箱的平 面位移。通过试插桩方法,合理选择插桩时机,设置一定预偏量, 采取工艺措施,提高插桩精度,解决水深流急、水文条件变化频繁 的潮汐河流中钢吊箱精确定位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