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赏析
原文: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
《春江花朝秋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两首诗作之一。此诗虽是孤篇仅存,却是千古绝唱,在明清之后赞誉颇多,被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自古以来就有着“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而诗人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从整体上看,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铺写,先是由情入景,最后以景结情。诗人以其温润细腻的情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明纯静的春江夜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以及对人生宇宙的哲理性思考。诗作的文辞流畅、意境优美、音韵和谐,春、江、花、月、夜等景致交替出现,错落有致,环环相扣,美不胜收。伴随着月轮的升降浮动,诗人复杂的情感有也随之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穿梭,在理智与感性当中徘徊,读来更有一种飘渺朦胧之美,令人心驰神往,迷醉不已。
诗人一开篇即擒题生发,运用“发生法”将春、江、花、月、夜五字逐一吐出,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给人一种视觉上回环无穷、飘渺不尽的冲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独自站在宁静而辽阔的水边,看春潮涌动,不禁思绪万千,愁结心头。这里的海是虚写,诗人看江上的潮水浩瀚无垠,仿佛与无尽的大海相连一般,进而想象一轮明月弄潮而生,皓洁的光辉与蜿蜒曲折的江流遥相辉映,粼粼的江水在滟滟的月影下轻盈起舞,此情此景真是精妙绝伦、美不胜收。一个“生”字,为宁静的画面带来十足的动感,
赋予了江和月灵动的生命力。诗人只是开篇两句,即将“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意境表露无遗,真可谓是神来之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潮水因其涨落有时,常有盟约信誓的指代。在这里,诗人坐看潮起潮落、月圆月缺,不禁思绪翻涌,愁锁眉头,想起过往的种种,曾经的誓言,一种飘零之感油然而生,并随着景色的变换而愈发浓重。紧接着,“滟滟随波千万里”。诗人的眼光由远及近,随着素白的月光,从盈盈的明月转移到漫延的江水上来。此时,暗潮汹涌,波光粼粼。盈白的月光吹拂过万里江面,在此起彼伏的潮水中跌宕起伏。诗人顿生感慨,发出“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感叹。正是这同一个月亮,俨然成为相思之人唯一的牵绊,让人魂牵梦尧,思念成病。正是一种相思,两处离愁。而洁白皓亮的明月更是加剧了诗人离别的苦楚和对团聚的渴望,但每念及此处时却也只能独自黯然,白枉神伤,悲从中来。于是,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诗人不得不转移视线,暂时搁置内心的惆怅和悲伤。环顾四周,“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蜿蜒的江流缓缓流过花草丛生的原野,如同依恋的情人一般滋养着这初春的土地。而月色则越发光亮,高悬的明月投射而来洁白的光辉,在整一个天地之间来回激荡。在这抹清辉的照耀之下,不远处江心小洲的花树也被染上了一层素白的色彩,仿佛结上了一层晶莹的冰雪一般,显得的清寒而雅致漂亮。此时的月是孤傲并且霸道的,誓要把世间的色彩都笼归在他的华彩之下。白蒙蒙的月光汤涤了世间的五光十色,“流霜”不觉,“白沙”不见,诗人所能感觉到的仅有那光洁亮丽的白色,而且几乎充斥了整个眼帘。想来诗人必定是感到一阵头昏目眩的,于是放眼望去,看“江天一色”“孤月空轮”,安宁静谧的夜色下只有无声的落英与沙汀陪同诗人一起叹息。
可能正是历史的偶遇吧,当张若虚遇上此情此景,清明澄彻的景致让诗人得以暂时从悲苦离愁中解脱出来,对自己、对人生、对命途、对世界来做深邃的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百年,转瞬即逝。面对着永恒的明月和浩渺的江水,诗人顿感人生的渺小。孤高的月恒古不变地悬在那里,冷眼看世间的百态与轮回。在这茫茫的天地之间,自己就好比那沧海的一粟,何其渺小细微。然而,清冷的月华依旧,自己却早已光阴虚度,年华老去。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却并不颓废与绝望。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相较于人世的悲愁苦乐,月的孤寂冷清显得那么悲苦与乏味。终古不变的月,像是在等待着何人,却始终不能如愿,只能看着延绵的波涛送走不绝的江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不安的云似乎也不忍了,它打断了思绪,将诗人拉回到了现实的边缘。云本无相,飘忽不定而不能自主,却也正是游子命途不堪的绝佳代表。诗人看着天边远去的白云,真是感同身受,同病相怜。在这里,“不胜”二字,表明这种愁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实在是不堪重负了。但是往事已逝,杳不可追。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在驾着一叶扁舟飘泊在外?明月楼上,寄托着的又是谁的相思?诗人的追问,将这种情绪推向了高潮。“我”是如此,而“我”日夜思念的人呢?随着情感的宣泄,诗人又开始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满西楼,是多少个不眠的夜,孤独的倩影在月的清辉下徘徊不前。那惨白的月光,透过窗户,越过门扉,照在熟悉的门帘上,“卷不去”、“拂还来”。恼人的月光,指代着心中的那一份思念,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和“你”分隔两地,音信难达,只能借着同一轮明月,寄托心中的相思之情。那清冷的月光,是我不绝的思念,我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照在你的身上啊!但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离愁的苦楚又如何告予你知呢?
梦里花落,岁月将老,而归期未定。梦醒时,斜月西斜,流水欲尽。诗人木然地望着眼前的江水,重新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春江花月夜即将走向尽头了,而未来还长路漫漫,不知路在何方。在这样的月夜里,又有多少人可以幸运地归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