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

(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专业群专业编号:0611108专业负责人:方从严檀秋芬1.项目说明本项目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重点进行建设,带动建筑工程管理、装饰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群的整体提升。

通过将施工现场搬进学校,实现实践教学的真景实练,引领建筑类专业的办学方向,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建设资金总投入200万元,均由学院自筹。

其中实训基地建设投入174万元,师资队伍建设投入6万元,课程建设与改革投入4万元,所在专业群建设投入16万元。

2.项目建设的意义2005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474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完成竣工产值22072.96亿元,增长8.9%;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9%。

当年全省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50亿元,省政府确定的200个中心镇规划编制调整完善比率达100%,房地产开发投资70亿元。

建筑类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平均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加,人才缺口达40%以上,加快培养此类人才已成为解决建筑类人才短缺的当务之急。

安徽省各类建筑业企业总数为1686家,每年需新增建筑类专业人数为16860人,其中高职生占60%,则每年需增建筑类专业高职生9836人。

考虑到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按有关权威部门预测,今后十五年建筑业还处于发展上升期,安徽省建筑业从业人数需求增长约为15%。

目前建筑类相关企业高、中级职称人员普遍年龄偏高,先是五十年代的大学毕业生陆续退休,现在是六十年代大学生也面临退休问题,高等人才比例过小,许多施工企业人才缺乏;建筑施工企业工作艰苦,生活条件差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进不来,来了留不住的现象。

从人才类型看,科技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职业技术人才三者间比例不当,具有职业技能的人才偏少。

从业务水平看,低层次偏多,高层次偏少,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少,用人单位迫切需要有一个间于本科和中专之间的中间层次侧重于技术应用型的实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 作者简介] 高俊强(96 )男 , 17一 , 湖北孝感人 , 硕士,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教育管理。

21・
高俊强, 红 : 陈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也需要在与青年教师的切磋 中更新观念、 激发活力 ; 校专业变动较快 , 有些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 教师教 学校专任教师需要掌握实践技能, 增强指导实训实 学任务过重 , 到生产、 建设、 管理一线去锻炼 的机会 习的能力 , 企业兼职教师也需要了解高职教育理念 , 减少 , 影响了“ 双师型” 教师的培养。三是从生产、 管 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新老教师、 专兼职教师都 理、 科研第一线引进的人才缺乏教学经验 , 有些教学
可 以在教 学 团 队 中通 过 取长 补 短 、 相交 流 得 到共 效果不太理想。 互
同提高; 教师的教研科研水平也能在长期 的团队协
3教学团队的教育理念、 、 教学方式、 知识技能有
作中得到提升; 合作 、 探讨、 反思、 分享 以及专业评价 待 更新 等都能在教学团队中得 以实现 。可见 , 教学 团队建 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 , 要求以项 目带动教学, 设为教师 的成长和发展提供 了支持的平 台, 教师素 通过行为 引导、 技能示范 的方式使学生对理论与技 质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增强离不开教学团队建设。 能融会贯通 , 但现有教师主要来源于普通高校、 成人 4 教 学 团队建设是提升 高职 院校 核 心竞争 力 的 高校和中专学校 , 、 新增教师大都是普通本科 院校的
要任务 , 由为共 同的教学改革 目 标而相互承担责任 的教育 , 其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密切相联 , 而社会职 的教师所组成的群体 。 【 高职 院校的教学 团队不仅 业是不断变化 的, 2 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资源开发与建设——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资源开发与建设——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精 品课 程 是 具 有 一 流 教 师 队伍 、一 流 教 学 内 容 、

师 资 源 配 置 ,广 开 才 路 。 坚 持 主 动 出击 、唯 才 是 举 、 网 罗 顶 尖 人才 的教 师 队 伍 建 设 方针 ,积 极 实 施 高 技 能
流 教 学方 法 、一流 教材 、一流 教学 管理等 特点 的示 范
・哆 f 每

● 01 21 年第2 ( 期 管理研究) ●
国家 精 品 课 程 教 学 团 队 资 源 开 发 与 建 设
以南 宁职 业技 术 学 院为例
陆 正 刚
【 摘 要 】精 品课 程 建设 是 职业 院校 教 学质 量 与教 学 改革 工程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建设 好 “ 家精 品课 国 程 ” 的 关键 是 专业教 学 团队 建设 和课 程 资 源 开发 与利 用 。文 章从 团 队的 组 成及 建 设 目标 ; 实行 师 资社会 化 ,引进 高技 能人 才 ; 引进 国 外优质 教 学 理念 和 资 源 ; 实施 中青年 教 师培 训 计 划 ,提 高教 学 团队成 员素 质 ;制 定 团队建 设 机制 ,推进 教 学 改革 ;开发 和 利 用精 品课 程 资 源 ,提 高 团 队社 会服 务 能力 等 方 面论 述 了国 家精 品课程 教 学 团 队资 源开发 与 建设 。 【 关键 词 】精 品课 程 ;教 学 团队 ;资 源开发 ;建设
员 素质
科 和 专 业 课 程 师 资 严 重不 足 。 因此 ,有 必 要 引 进 企业 和其 他 高 校 资 源 ,组 成 由 高校 教 师和 企 业 技 术 人 员 构
成 的 专 业 教 学 团 队 , 才 能 更 好 地 完 成 国 家 精 品 课 程 建 设任务。 20 0 3年 以 来 ,南 宁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提 出 办 学 市 场 化 、

全国教学团队创新申报指南(示例)

全国教学团队创新申报指南(示例)

全国教学团队创新申报指南(示例)全国教学团队创新申报指南(示例)1. 申报背景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特制定全国教学团队创新申报指南。

本指南旨在鼓励和支持全国各类学校教学团队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提升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

2. 申报对象全国各类高校、高职高专、中职中专、中小学等教学团队。

3. 申报内容教学团队可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申报:1. 教育教学改革:提出针对现有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2. 课程建设:立足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的建设,提升课程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教学方法创新: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如线上线下融合、翻转课堂、项目式教学等。

4.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 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和就业机会。

4. 申报条件1. 申报团队应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业绩,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2. 申报项目应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示范效应。

3. 申报项目应已取得一定成果,具备进一步深化研究和推广的基础。

4. 申报团队应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能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5. 申报材料1. 申报书:包括团队简介、项目背景、目标意义、实施方案等。

2. 相关业绩材料:如教学成果、荣誉证书、合作协议等。

3. 项目实施方案:包括具体任务、时间表、预期成果等。

4. 项目预算:明确项目经费来源及支出明细。

5. 其他支持材料:如相关研究报告、论文、专利等。

6. 申报流程1. 申报团队根据指南要求,准备相关材料。

2. 所在学校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推荐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3.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拟支持项目。

2020年度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一览表

2020年度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一览表
吴洪贵
54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农村电商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薛永三
55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商务专业(群)“课程思政”的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
王永琦
56
现代物流管理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
姬中英
57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1+X证书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试点探索与实践应用
陈良
13
化工与制药技术1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药品生产技术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朱善元
14
化工与制药技术2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化工技术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孙向东
15
新能源与环保技术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62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1+X证书制度”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陈茵
63
幼儿保育与学前教育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心理育人的实践创新研究
方东玲
64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载体与实施路径创新研究
颜晓燕
65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张超
8
汽车运用与维修
(含新能源汽车)1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团队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尹万建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原则初探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原则初探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原则初探
薛淑萍;范冬梅;任列香;刘新民;翟言强;刘金
【期刊名称】《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03)001
【摘要】通过对2008年申报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的22所高职高专院校材料进行调研,指明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确定高职高专优秀教学团队的五个组建原则:团队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原则、目标一致原则、学科相近原则、规模适度原则、结构合理原则.
【总页数】3页(P19-20,68)
【作者】薛淑萍;范冬梅;任列香;刘新民;翟言强;刘金
【作者单位】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吕梁,033000;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吕梁,033000;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吕梁,033000;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吕
梁,033000;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吕梁,033000;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山西,吕
梁,0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针对学生技能大赛护理教师技能培训团队组建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 [J], 廖玉平
2.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J], 黄泽钧
3.浅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方法 [J], 范冬梅;刘金;薛淑萍
4.针对学生技能大赛护理教师技能培训团队组建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 [J], 廖玉平;
5.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原则与策略 [J], 黄泽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职高专团队模式毕业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高职高专团队模式毕业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1 .引 言
要 通 过 毕 业 设 计 的 作 品展 现 自身 的 特点 , 体现 高职 高 专 特 色 。 通 过 毕 业 设 计 能 够 总 结 学 生 三 年来 的所 学 、 所得 。 通过 毕 业 设 计 作 品反 映 出 学 生 对 自然 、 社会和对人的关注 , 对 生活 、 文化、 设 计 的理 解 。团 队 模 式 毕 业设 计 的 作 品 能够 更 多 的展 现学 生 技术 应 用 能 力 、 综 合 能 力 和 团 队合 作 能 力 。 2 . 5有 利 于对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培 养 大学 生 的综 合 素 质 包 括 基 础 素 质 、 专业性素质、 创 新性 素 质。 综 合 素 质 培 养 贯 穿 于 整 个教 学过 程 。 团 队 模式 毕 业 设 计 的
0c t . 2 0 1 3 V0 1 . 1 0 No . 1 0
高职高专 团队模式毕业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江 敬 尧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 院 。 江苏 连云港 2 2 2 0 0 6 )
摘 要: 高职 高专 开 展 团队 模 式 毕 业设 计 能够 促 进 学 生知 识 整 合 、 加 强 学 生 综合 运 用 知 识 能 力 、 锻 炼 学 生组 织
的毕业设计有别于本科生 ,重点要突 出专业技 术的应用和综
合实践能力。 周济认为 : “ 职 业 教 育 就 是 就 业教 育 , 必须 以就 业
为导 向改革创新 ” 。 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影响高职高专学生 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索 , 也关系到高职高专人 才培养的质量 ,
关 系到 高 职 高 专 的 可持 续 发展 。 因此 , 通 过 毕业 设 计 对 职业 能
识。 提 出问题、 分析问题 和解决 问题 。 并发散思维 和创新 、 创

基于项目课程模式的高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探析

基于项目课程模式的高职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探析
科技创 新 与应 用 l 2 0 1 3 年 第2 期
科 教 纵 横
基于项目 课程模式的高职双师教学团队 建设实践探析
董 学 枢
石亚江苏 扬州 2 2 5 1 0 1 ) ( 1 、 江海职业技 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 2 5 1 0 1 2 摘 要: 项目 课程模式是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 也对高职教 学团队建设提 出了新的要 求。 本文通过对项 目 课程 模 式 下双 师教 学 团队现 状 分析 , 结 合本 学院 实 际 , 阐述 了项 目课 程 模 式 下双 师教 学 团队建设 思 路 并建 立 了相 关保 障 机制 。 经 过 实 践, 本 专业 双 师教 学 团队建 设 已初 具成 效 。 关键词: 项 目课程 ; 模式 ; 双 师素 质 ; 教 学 团队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 实际需求相脱离, 培养 目标与传统课程模式相 冲突的矛盾。为了解决 这一矛盾 , 项目 课程模式成为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 内容。 构建一支适 应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 , 数量充足、 梯 队合理 、 素质优 良, “ 双师” 素质高 , “ 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是项 目 课程模式教学开展和实 施 的重 要保 障 。 1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 其一 , 宏观政策制度层面现状。 首先双师教师保障激励机制不够 完善。现阶段 , 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重视双师素质教师 , 没有在职称 评定时优先考虑双师教师 , 没有在工资待遇方 面体现“ 双师” 教师的 价值。其次双师教师培养动力机制不够完善 。政府积极引导行业 、 企 业、 学校 、 学生参与校企合作、 产学结合。但是, 在 国家没有相应 的税 收优 惠政 策 出 台之 前 , 由于 缺乏 合 作 动力 机 制 , 企 业 积极 性 不 高 , 参 与力度不够 ,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二 , 微观操作层面现状。一是教学团队结构不合理。教师团队 大都存在青年教师多,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少 ,双师素质教师 少, 兼职教师比例低的现象。二是教学团队管理体制不健全。高职院 校科学的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 , 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 。 三 是教学团队培养不全面。目前高职教师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进行学历 深造或者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 企业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四是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不深人。 目前 , 高职院校“ 双师” 型教师 , 真正有行业实践经 历的很少。而国家没有出现相关优惠政策, 企业考虑的是经济效益 , 不 可能 主动接 纳高 职教 师 到企业 锻炼 。 2项 目课 程模 式 的特点 项 目课程模式是指 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合理组织课程内 容, 并 以完成项 目任务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项 目课程模式的特点主要 我院以“ 高职称 、 高学历 、 高水平 、 低年龄” 为宗 旨, 以公开招聘和 择优录取为原则多渠道的广纳贤才。 综合选拔理论扎实、 实践经验丰 富 的专 业带 头人 和 骨干 教师 加盟 团 队 ,以此来 提 升教 师 团队 的整 体 素质。 专业带头人是高职双师教学团队中的领军人物。遴选好 的专业 带 头人 显得 更加 重要 。 作 为专业 带头 人 , 首先 要 有一定 的学 术成 就, 了 解本专业的前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次要有丰富的项 目开发经 验, 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 第三应当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 、 课 程 开发 方 案并组 织 实施 ; 最 后还 应该 具有 吸 引人 、 团结人 、 凝 聚人的个人魅力 , 将本团队各个成员紧紧团结在一起 。 骨干教师是高 职双师教学团队中的主体 ,把骨干教师作为优秀人才选聘到相关教 学岗位上 , 扩大师资力量 ,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采用多渠道 , 多举措培养专任双师教学团队 , 具体做法如 下: ( 1 ) 2 0 1 0 年到 2 0 1 2 年有计划的选派 1 名专业带头人到国外高校 做访 问学者, 2名骨干教师参加职业研讨会及教师培训 、 1 名骨干教 师和 2 名 青年教 师 到企业 锻炼 1 年 。通 过进修 , 团 队成 员学 习先进 的 职教 理念 , 掌握 前沿 技术 。 ( 2 )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参加研究生或博士深造和 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 取得专业任职资格。 ( 3 ) 骨干 教师 和青 年教 师通 过 参加 实践 技 能培训 、 到本 行业 有 代 表性的企业顶岗实践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 4 ) 对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培养制 , 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 导师 , 指导 中青年教师 , 定期对 中青年教师进行实 习、 实训 、 课程建 设、 学术 等方 面地培 训 , 以提高 中青 年教 师 的教学 和科研 水平 。 ( 5 ) 软件工作室成为搭建学校与企业的桥梁, 专任教师通过软件 工作室平台参加企业横向课题 , 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实现教研促 有 以下 三个方 面 : 科研 、 科 研助 教研 , 丰富 实践经 验 , 提 高 科研能 力 。 2 . 1项 目主线 , 任务 驱动 3 _ 2推进产学研 、 加深合作 , 聘请兼职双师教师 从高职高专的培养 目 标和学生特点出发 ,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 兼任教师队伍是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聘请企业人员 技能为 目的, 将课程 中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分成若干个项 目, 按主次 到 学 院进行 实 践课 程 的教学 、 指 导和 监督 工作 , 不 仅有 利 于保 证教 学 组成 若 干个 与就业 岗位 紧 密相关 的工 作任 务 。 学 生在 老师 的指 导下 , 内容 的针对 性和 实效性 , 而且 更 能突 出高职 院校 的职业 性 和实践 性 。 以主体地位在完成一个个具体项 目任务 的过程中, 理解概念 , 掌握知 在我院聘任的兼职教师主要有三类 : 识, 获得技能。项 目课程模式的这一特征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关 第一类是专任兼职教师。 此类教师具有企业多年工作背景 , 获得 企 业实 践经 验 。 教师资格证的企业专家。 他们可以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讲 2 . 2能力为本 , 强化技能 授 实践 胜较 强 的项 目 课 程及 以及 编 写项 目教材 等 。 项目 课程模式摈弃“ 重理论 、 轻实践 ” 的课程设置理念, 注重学生 第二类是专聘兼职教师。一是以协议方式定期聘用企事业专家 的全面 发展 , 强 调学 生 专业 能力 的提 升 。项 目课 程开 发 过程 中 , 项目 作为外聘教师。二是从校企合作协议 的企业 中, 根据教学计划 , 选 出 设计 以工作任务为基点, 弱化理论内容 , 强化实践技能。项 目课程模 该企业工作人员作为相关课程教师。 式 的这一特征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 、熟练的实践 第三类是临聘兼职教师。 根据每学期课程教学的需要 , 请相关企 操 作技 能和 持续 创新 能力 。 业人员来院作学术讲座, 指导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开展学术交流、 参 2 . 3理实 一体 , 易乐 易学 加教学研讨等活动。此类教师主要是工作室开发团队中的来 自企业 在项 目课 程 实施 过程 中 , 教师 一边 讲授 理 论知 识 , 学生 一边 进行 的成员 。 实践操作, 在做中教 , 在做中学 , 做到“ 教” 、 “ 学” 和“ 做” 一体。 学生在项 4项 目课程 模式 下双 师教学 团队保 障机制 目 学习过程中, 通过完成具体的项 目 任务 , 学生加深了对理论 知识的 为了更好实施项 目课程模式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我院出台了 理解 、 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 促使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 使学生在 相关保障机制 : 4 . 1建立双师教学团队稳定机制。 考虑团队学缘结构、 年龄结构、 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提升专业素养。 项目 课程模式的这一特征要 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 指导实践 的迁移能力。 职称 和学历层次结构等因素, 培养专任教师 , 更新企业教师 , 优化双 师师资库 , 逐步形成以学校专任教师为团队核心 , 兼顾企业兼职教师 3项 目课程模式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金字塔” 状教学梯队。 在项 目课程模式下 , 高职双师教学团队应该 由专业带头人、 骨干 比例 的专兼结合的稳定的“ 4 . 2建立双师教学团队评价机制。学院建立从团队成员准人 、 建 教师等专任教师群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专家组成 。高职应采 设到团队建设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 双师型” 教师认定标准和兼职 取各种措施优化双师教学团队, 做到工学交替 、 专兼结合。 教师准入标准 ; 以教师个体为对象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 ; 以教学团队 3 . 1拓宽渠道 , 提升素质 , 培养专任双师教师

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目标任务书

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目标任务书

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目标任务书
一、团队建设目标
1.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团队合作、分享经验和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2. 推动教育创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创新思维,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3. 加强学科建设:以团队为单位,开展学科研究和建设工作,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学科竞争力。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促进教师个人成长。

5.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团队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二、任务内容
1. 教学研究:定期组织团队成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课程开发:共同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案、课件等,提高教学效果。

3. 学科竞赛: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4. 教育培训:安排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5. 团队活动: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修改。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增强教学团队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引导语: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建设好教学团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范文,欢迎阅读!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一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

具体建设目标为:1.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

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机制。

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国家级教学团队专题访研——团队合作机制带动教学水平——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国家级教学团队专题访研——团队合作机制带动教学水平——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
创造力 ;能及 时跟踪 产业发展 趋势和行 业动态 ,准确把握 专业 ( )建 设 与教 学改革方 向 , 群
Hale Waihona Puke ( t p /j t .1c og )增 设 了博 h t :/x d zg .r /
客, 作 为对立项 团队进 行 宣传 、推广 、 监 督 、 检 查 的 重 要 平 台 。 立 项 团 队 及 时
的国 家级教 学 团队, 资助 其开 展教 学研 究 、编辑 出版教 材和 教研 成果 、培 养青 年 教师 、接受 教 师进修等 工 作 。2 0 至 07 2 1 年4 0 0 年问,经评 审,1 1 个 教学 团队 03
入 选 国 家 级 教 学 团 队 。 其 中 , 本 科 团 队 8 7 , 高职 团 队 16 。 8个 2个
5 教 材建 设 。重视教材建设和教 材研 究 ,承担过面 向2世 纪课 程教材和 国家级规划教材 . 1 编 写任务 。教 材使 用效果好 ,获得过优秀教材奖 等相 关奖励。
国家级高职高专教 学团 队的基本要 求
1 “ 师”结构 的 团队组成。主要 由学校 专任 教师和来 自 . 双 行业企 业兼职教 师组成 ,以专 业 ( )建设作 为开展校企 合作 的工作平 台,开发 、设 计和实施 专业 ( )人 才培养方 案 , 群 群 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 效显著。 2 .专兼 结合 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 事分配和管理制度 ,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
资料 链接 :
流 , 以点带面 ,推 动高 等 学校教 师 队伍
自 国 家 级 教 学 团 队 建 设 项 目 启 动 建设 ,提 高教 学水 平 ,使学 生成 为真 正
以来 , 团队 建设取 得 了可喜 成 绩 。下一 的 受 益 者 。 ⑨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6.05•【文号】教职成〔2019〕13号•【施行日期】2019.06.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职业院校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一定程度存在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概念不够清晰、制订程序不够规范、内容更新不够及时、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

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国家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现就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方案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二○一○年十二月
附件
1.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绩效考评办法
3.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表1-1-1三年建设主要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
负责人
所含专业/
涉及部门
专业/ 部门负责人
经费
(万)
中央财政支持
01
酒店管理专业
沈建龙
酒店管理
周寒琼
835
物业管理
叶秀霜
02
导游专业
邓德智
导游
於佩红
835
旅行社经营管理
池 静03Fra bibliotek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周国忠
景区开发与管理
冯海霞
975
休闲服务与管理
康保苓
04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
二、高职教育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之一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要从2010年的24.4%提高到2020年的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并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推进地方政府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和育人模式。

浅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方法

浅析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组建方法
中 图 分 类 号 : 70 G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8 4 2 0 )3— 0 3— 3 10 7 模 式 的 日趋 稳 定 , 高 提 高职教 育教 学质 量被 提上 了议 事 日程 。在这 种背 景
文件 精神 , 职高专 教学 团 队的指 导思 想是 : 高 以科 学 发展 观为 指导 , 促进 高 等职业 教育 健康 发展 , 面贯 全
团 队每个成 员从 其 他 成 员 那 里 接受 回馈 , 这样 每 一
位 成员 的心 智 系统得 到更 新 , 使其 心智 呈现 流 动性 , 相 互 强化各 个成 员 的学 习 效 果 , 有 高 于个 人 绩 效 具
验 、 学信息 和学 习能 力的文 化机制 和环境 氛 围 , 教 构 造 团队协作 学 习的交 流 平 台 , 其 成 为有 浓 厚 学 习 使
风气 的学 习型 团队 。
依据 l 6号文件 精神 , 高等职 业 院校 教师 队伍 教
团队的建设 , 旨在鼓 励通 过建 立 团 队合 作机 制 , 改革 教学 内容 和方 法 , 发教 学资 源 , 进教 学研 讨 与教 开 促
学经 验交 流 , 进 教学 工 作 传 、 、 和 老 中青 相 结 推 帮 带
出 ,建 立学 习之 邦 , 导 教 育关 怀 , 持 以人 为本 , “ 倡 坚

“ 身学 习” 终 的理 念 。
学 习型 教学 团 队是 高校 未 来 发 展 的 趋 势 , 它是 通过 营造 全体 教 师 的学 习气 氛 , 分 发 挥 专业 学术 充 人员 的创 造性 思维 能 力 而 建 立 的一 种 有 机 的 、 高度 柔 性 的 、 合人 性 的 、 持续 发展 的团队 。 符 能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共5篇)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共5篇)

教学团队建设方案(共5篇)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确保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学校决定在学校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一、专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1.人员构成。

每个团队由一名团队带头人以及若干名专业骨干教师、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学生管理教师组成。

2.隶属关系。

团队由专业所属教学部直接领导,团队成员可以跨专业、跨部门。

3.成员数量。

每个团队的成员数量依专业学生人数不同而异,原则上一个团队不少于5人,一位教师最多能参加2个团队。

二、专业教育教学团队的任务(一)总目标通过团队合作机制,将本专业的学生管理、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融于一体,更好地根据专业特点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铸造专业特色和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主要任务1.专业规划。

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对相关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需求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为依据,结合学校和专业实际,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提高专业内涵和质量,突出专业特色,扩大专业规模。

2.教学教改。

专业教育教学团队要以突出专业内涵建设、质量建设、特色建设为原则,以产学研为途径,从教学改革入手,推进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的教改成果。

3.招生就业。

建立和实施“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招生就业工作机制,通过狠抓招生扩大办学规模,通过落实就业树立学校形象。

4.学生管理。

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推动专业学生管理和德育建设工作的稳步发展。

5.实习实训。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途径,改善实训环境,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出一批能够拥有特色技能的“名优”学生。

6.校企合作。

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为原则,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入手,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在专业课程建设、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和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调研以及联合办学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案例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案例
二 、软 件 技 术 专 业省 级 教 学 团 队建 设 的 个 案 实 践 探 索
会委员 、长江教育研究院专家、武汉市 尚吉电子技术研究所特聘 教授 、科远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 1 8 年 毕业 于北 京 师范 大 学 ,曾 在企 业工 作 多 年 ,在 国家 级 97 中文核 心 期 刊及省 级 刊 物发 表论 文 4 0篇 ,参 与 国家 级 科 研项 目 4 项 ,主 持或 参 与省 部 级 重 点项 目 1 。 0项 担任 软 件 职业 技 术 学 院十 一 五规 划 教 材 、高 职 高 专规 划 教 材 编 委会 主任 ,组 织高 职 院校 策划 编 写 了计算 机共 计 4 本 贯 穿工 学 0 结 合理 念 、基 于 工作 过 程 开发 的高 职 高专 特 色 教 材 ;主编 或 参 编 高等 教育 教材 1 部 ,其 中主 编有 国家级 “ 3 普通 高 等教 育精 品教 材 ” l ,普 通 高 等教 育 “ 部 十一 五 ” 国家 级 规划 教 材 3部 ,教 育部 高
3 以校 企合 作 为 工 作平 台开 展 专 业课 程建 设 、
几 年来 ,学 院根 据人 才培 养 的 目标要 求 ,通 过 “ 引进 ”和 “ 培 养 ”等 方 式 ,重点 加 强 专业 教 师 的职业 实 践 能力 和 教 育教 学 能 力 培 养 ,着 力 构 建 一 支 双 师 结 构 的教 学 团 队 。 1 、校 企 合作 共建 优 秀的 双 师 结 构 团 队 软 件技 术 专业 教 学 团 队共 由 1 名骨 干 教师 组成 ,其 中专 任 教 2 师 9名 ,企业兼职教师 3名。专任教师均有企业工作经历和职业 资 格 证 书 ;聘 请 3名 来 自校 外 合 作 企 业 的 技 术 专 家 担 任 兼 职 教 师 ,经 过 定 期 的培 养 与 考 核 ,熟 悉 高 职教 育特 点 ,具 备 较 高 的教 学 水 平 和实 践 动 手 能力 ,胜任 教 学 岗位 。教学 团队 结构 合 理 、分 工 明 确 、特 色 鲜 明 。 2 、遴 选 在 区域 行 业 企 业 有 影 响 力 的 团队 带头人 软件 技 术 专 业 教 学 团 队带 头 人 王 路群 教 授 是 国务 院 政府 特 殊 津 贴 专 家 、教育 部 高 等学 校高 职高 专 计算 机 专业 类 教 学 指导 委 员

高职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究

高职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究

高职学院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探究【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焊接0 前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专业的发展,决定了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而教学改革是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有精干高效、业务优良,治学严谨,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来保障。

建设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促进教学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是实施质量工程的核心。

通过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探讨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措施以及对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1 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及过程团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校企合作为宗旨,以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以专业核心课程为载体,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教学改革、技术服务、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共同承接课题、申报教学成果奖、参加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焊接新材料新工艺技术交流,凝聚成专兼结合稳定的专业课程建设优秀教学团队。

1.1 调整教学团队结构构建《使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结构件》课程教学团队,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团队教学人员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以及专兼结构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建设,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专兼结合教师梯队。

通过建设,使得团队教师100%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双师比例达100%。

1.2 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进一步明确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基于工作过程与任务的课程设计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立 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1998年到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由不到 800万人增加到23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 人数1660万人),增长了1.9倍,先后超过俄 罗斯、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高等 教育毛入学率由9.8%提高到21%,进入大众化 发展阶段。
(5)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深层次、更 广领域发展

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178个国家和地 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 关系,与包括英、法、德、澳等26个发 达国家在内的32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学 历学位互认协议。
2、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 战略,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 略目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为国家 发展的战略重点。
(8)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 活动有所蔓延; 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 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浮躁冒进、急 功近利等不良倾向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 禁不止; 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 蚀青年学生的心灵,给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 的负面影响。 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青年学生精神空虚、行 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

(3)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上大学难转 变为上好大学难,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期 望值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希望接受优质的高 等教育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 比较突出。
(4)高等学校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 业生,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科 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向国家贡献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累计获得国家自 然科学奖75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07%;国家技 术发明奖64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国家科技 进步奖433项,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57%。其中国家 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后 者打破了我国连续6年无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局面。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实施,为发展先进文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很好地发挥了 “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我国通过采取“共建、调整、合作、 合并”等措施,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 以省为主的管理新机制,组建了一批学科综 合和人才汇聚的综合性大学。高校内部管理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校内 人事和分配制度、招生考试制度、毕业生就 业制度和高校成本分担制度等重大改革取得 明显成效,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与制度体系逐 步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4)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发生了重大变 化

我国确立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给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但要培养数量充足的高级专门人才, 而且要培养创新性人才。
(5)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学校教师数 量也急剧增加,从1998年的40.73万人增加到 2005年的96.58万人,7年增加55.85万人。 随着有经验的老教师陆续退休以及大量新教 师的涌入,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 2005年30岁及以下教师占总数的29.32%,40 岁及以下教师占总数的65.23%。 新教师来源单一,录用毕业生52.37%(而且 近亲繁殖严重),外单位教师调入占29.36%, 校外非教师调入占18.28%。
主要内容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二、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的设计 三、国家级高职高专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的实施与建议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和基本精神


(一)质量工程出台的背景 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 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 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 “质量工程”)。 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和“国家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之后,我国 在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2)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高等教育的持 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06年GDP达到209407亿元,财政收入 达到 3.9 万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3,587元;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到了“十五”期 末已经达到了43%; 高等教育的适龄人口增多,人民群众接 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
(3)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明显

从“九五”到“十五”,我国通过实施 “985”工程和“211”工程,在高校中 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高校科研水 平和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产生了一批具 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和研究成果,初 步形成了一批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带动了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6)高校学生群体成份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独生子女已 经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 高等学校必须适应学生群体的这一重大变化, 多关爱学生,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教 学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7)教育技术和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价值 观念及其物质载体,同时也为高等教育 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教育 教学的改革提供的突破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