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夏日绝句 示儿
古诗两首夏日绝句示儿
![古诗两首夏日绝句示儿](https://img.taocdn.com/s3/m/cea2fec00242a8956bece4cc.png)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 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 豪杰纷纷揭竿起义抗暴秦。 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转战 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 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 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兵败 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 乌江亭长劝告他渡江回到江 东,重振旗鼓。但是,项羽 觉得自己无言再见江东父老, 不愿离江逃生,便下马步战, 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 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生
项羽
死
人杰 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
雄气概
爱国情怀
鬼雄 讽刺南宋统治阶级屈辱 偷生和逃跑妥协的行径
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 的英雄气概,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 跑行径,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 “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 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 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 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 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示儿:给儿子们看。
元:同“原”,本来,原 示 儿
来。
[宋]陆游
但:只。
死去元知万事空,
九州:古代把中国分为九 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
但悲不见九州同。 国。这里指宋朝的领土。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中原:泛被金军占领的失地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862a60f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1.png)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夏日绝句翻译及原文(实用)
![夏日绝句翻译及原文(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b391e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3.png)
夏日绝句翻译及原文(实用)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夏天来了,天气慢慢热起来了,夏天是一个风光旖旎,风景迷人的季节。
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夏日绝句翻译及原文(实用)”,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夏日绝句翻译及原文(实用)(篇一)夏日绝句这首古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给孩子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孩子们能融情于文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在教学中我有以下感受:一、把挑战与合作引入课堂,增添课堂活力孩子们二年级了,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生理、心理等因素不爱举手了。
根据此现象,本课教学时,我精心把两个问题设计成了“请接题”挑战形式:一次是“人杰”、“鬼雄”的教学;一次是“不肯过江东”的教学。
每次挑战,孩子们都表现出昂扬的斗志。
这种挑战的方式,直接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为准备充分的同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二、反思课堂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根据这首诗的学习的特点,提出让学生课前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学生查阅有关项羽的生平及与其相关的作品或成语等,进行交流学习活动。
长课文要短上,短课文要长上。
这首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如何再现项羽的英雄形象和英雄豪情?这就需要“课外资源”的有力补充,需要搜索不少资料。
夏日绝句古诗(精选57首)
![夏日绝句古诗(精选57首)](https://img.taocdn.com/s3/m/2fbf3a2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3.png)
夏日绝句古诗夏日绝句古诗(精选57首)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日绝句古诗(精选57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日绝句古诗 11.夏日山中李白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2.夏夜叹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夏花明韦应物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5.夏日韦应物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6.山亭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7.夏日登车盖亭蔡确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8.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 丘为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9.仲夏风雨不已陆游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10.仲夏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夏日绝句古诗 2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湘教版古诗二首《夏日绝句》《示儿》教学设计
![湘教版古诗二首《夏日绝句》《示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0699dfaaea998fcd220ed2.png)
湘教版古诗二首《夏日绝句》《示儿》教学设计湘教版古诗二首《夏日绝句》《示儿》教学设计古诗二首——夏日绝句课型精讲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7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感受古诗的精练,喜欢读古诗。
重点难点:识字、朗读、背诵古诗。
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品质和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一、小小古诗朗诵家(背诵古诗,揭示课题)1. 背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争当小小古诗朗诵家.2. 揭示课题,简介诗人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 我会读(1)学生自由读(2)同桌读,你读我认真听,注意纠正字音(3)请生读,其余学生评一评,教师相机指导(4)听示范朗读2. 我会认(1)自渎古诗、勾画生字、并读一读(2)考考同桌(3)汇报学习情况,游戏:让美丽的星星出来吧3. 我想问学生自由质疑,感知古诗三、读中感悟1. 学生自渎古诗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 汇报交流3. 前两句自由读,抓住人杰、鬼雄体会诗句,举例项羽简单介绍四面楚歌的故事.相机板书4. 后两句在反复朗读中结合项羽的故事以及这首古诗的写作背景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精神和诗人的爱国情怀四、深情朗读,深入体会1. 听课件朗读2.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古诗,看谁读得最好3. 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 多种形式赛读,读出感情。
5. 配乐齐读五、熟读成诵。
六、拓展1. 把这首诗有感情的背诵给父母听2. 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古诗二首——示儿课型精讲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3. 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1. 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 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夏日绝句几年级的古诗
![夏日绝句几年级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2531c0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6b.png)
《夏日绝句》几年级的古诗
《夏日绝句》是小学四年级的古诗(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人活着就要做一个人间的豪杰,即使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楚汉争雄时的项羽,他宁肯自刎于乌江也不愿逃回江东。
【赏析】这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是靖康二年金兵入侵后高宗率臣南逃,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女词人行至乌江所吟。
前两句抒发对待人生的态度,显示了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光明磊落的胸怀。
后两句借用项羽败后不肯苟且偷生的历史故事,讽刺了南宋君臣只顾逃跑而丢弃河山的行为。
【诗人】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4bfa8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03.png)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夏日绝句》这首诗表达了:1、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
2、抒发了对项羽宁死不过江东的豪气,讽刺当朝官员的贪生怕死,不管百姓死活。
3、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4、表达了作者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
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原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
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写作背景:北宋靖康二年(1127),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
赵构带着臣僚仓皇南逃,先逃到扬州,后渡江而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在金兵的追袭下,又先后逃往越州(州治在今浙江绍兴)和明州(州治在今浙江宁波)。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南宋建炎三年(1129)三月,赵明诚罢守建康,与李清照乘舟上芜湖。
四、五月间舟过乌江时,李清照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
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每句的意思
![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每句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1141719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6.png)
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每句的意思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诗作,原文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下面我们来看看每句的意思哈。
一、“生当作人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啊,人活着的时候呢,就应该做一个杰出的人。
啥叫杰出的人呀?就是那种很厉害的,在人群里闪闪发光的,有非凡的才能、品德高尚的人。
就像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一样,他们勇敢、智慧,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国家和民族做出很大的贡献呢。
二、“死亦为鬼雄”它的意思是就算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这就是说人要有一种气节,一种很刚正、很豪迈的气概。
不能随随便便就放弃自己的尊严呀,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保持那种英雄的气魄。
就像英雄豪杰就算死了,他们的精神也依然强大,让人敬仰。
三、“至今思项羽”这句是说直到现在啊,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呢。
为啥思念他呢?项羽在历史上可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他很勇猛,有强大的军事才能,曾经带领军队打了很多胜仗。
而且他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他的故事一直流传下来,让人们难以忘怀。
四、“不肯过江东”就是说项羽不愿意渡过江东去。
这背后有着很复杂的情感和故事哦。
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本来他是有机会渡过江东,重新开始的。
可是他觉得自己带着江东子弟出来打仗,现在却失败得这么惨,没有脸再回去面对江东的父老乡亲了。
所以他宁愿选择战死,也不肯过江东,这种宁死不屈的气节是非常令人钦佩的。
李清照写这首诗也是有深刻的背景和情感的。
当时宋朝面临着金兵的入侵,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李清照写这首诗就是用项羽的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软弱,表达自己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呢。
部编版小学语文《夏日绝句》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夏日绝句》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725c5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b.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夏日绝句》课文原文及赏析
《夏日绝句》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作品,以下是课文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赏析:
这首诗是李清照在南渡之后,对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深沉的哲理。
首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认为人生应该有所作为,活着就要做人间的杰出人物,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这种生死皆豪迈的精神风貌,显示了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坚韧意志。
接下来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则是通过对历史人物项羽的怀念和评价,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立场。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后,选择了自刎乌江,不愿苟活于世。
李清照对此深感敬仰,认为他的行为体现了英勇无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时南宋朝廷软弱无能、偏安一隅的不满和批判。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历史反思的深度。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这首诗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启发他们对人生价值和历史责任的思考。
《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4523d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3.png)
《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夏日绝句》李清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作品原文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品注释1、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作品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创作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
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
作品赏析这首诗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
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
夏日绝句意思翻译四年级
![夏日绝句意思翻译四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fd949cef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a.png)
夏日绝句意思翻译四年级
夏日绝句翻译: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
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
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赏析:这首歌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诗人想起了项羽。
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
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
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夏日绝句杜甫二首
![夏日绝句杜甫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987839d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1.png)
夏日绝句杜甫二首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广阔的情感而著称。
关于夏日的题材,杜甫也有多首绝句,以下是其中的两首:
夏日绝句其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绝句描绘了夏日阳光明媚的景色。
第一句“白日依山尽”表达了白天的光辉犹如山尽头,暗示着白天结束的意象。
第二句“黄河入海流”则描述了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景象。
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欲尽览山河的壮丽景色,需要再登高一层楼,追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境界。
夏日绝句其二: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树村。
郭边乘舟初忆归,钟爱饶花影里贫。
这首绝句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人们在夏日里的生活状态。
首句“西山白雪三城戍”描绘了西山雪峰,映衬着城垒,标志着广袤边疆的守护。
第二句“南浦清江万树村”描述了南方河港的清澈江水和繁花似锦的乡村景色。
接下来的两句“郭边乘舟初忆归,钟爱饶花影里贫”表达了乘船回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繁花盛景的钟爱。
这两首夏日绝句展现了杜甫独特的视角和感慨,通过自然
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夏日绝句》》古诗
![《《夏日绝句》》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da344f4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c.png)
《《夏日绝句》》古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诗句解析。
1.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诗超级霸气呢!“人杰”就是人中的豪杰,像那些英雄人物一样。
李清照说啊,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做一个了不起的人,不能碌碌无为。
要是死了呢,也得做鬼中的英雄。
这就像是在给所有人打气,告诉大家不管是生是死,都要有一种英雄气概。
就好比你在玩游戏,活着的时候要当最厉害的玩家,要是“死”了(游戏里的失败啦),也要有那种虽败犹荣的感觉。
2.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里提到了项羽。
项羽在楚汉相争中失败了,他本来是可以渡过乌江回到江东的,江东是他的老家,那里还有他的子民和力量。
可是项羽觉得自己带出来的子弟兵都死了,他没脸回去,就自刎在乌江边上了。
李清照思念项羽,就是钦佩他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这就好像你在比赛中输了,但是你没有选择逃避或者找借口,而是勇敢地承担后果,这种精神特别让人敬佩。
二、整体赏析。
1. 时代背景与诗人情感。
- 李清照写这首诗的时候,宋朝正面临着金兵的入侵。
当时宋朝的很多官员和士兵都表现得很懦弱,不是逃跑就是投降。
李清照呢,她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她有一颗非常刚强的心。
她写这首诗其实是在借古讽今,用项羽的英勇来对比那些胆小怕事的宋朝人。
就像是在说:“你们看看人家项羽,再看看你们自己,不觉得丢人吗?”2. 艺术特色。
- 这首诗很短小精悍,总共就四句,但是每一句都很有力量。
前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看法,简洁明了,就像给人打了一针强心剂。
后两句通过项羽的故事来具体说明,让这种英雄气概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而且整首诗用词简单,却又能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这就是李清照的厉害之处。
就像武林高手,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招式,一招一式都直击要害。
小学生必背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 》 题西林壁 梅花 夏日绝句 示儿 小池 诗词鉴赏
![小学生必背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 》 题西林壁 梅花 夏日绝句 示儿 小池 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020442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a.png)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
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
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
芦芽:芦笋。
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
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简析】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跟示儿一样的爱国诗
![跟示儿一样的爱国诗](https://img.taocdn.com/s3/m/1eb8420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a.png)
跟示儿一样的爱国诗1.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 《满江红·写怀》——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病起书怀》——宋·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8. 《扬子江》——宋·文天祥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9.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清·林则徐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10.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3 古诗二首_湘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23 古诗二首_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d2e23008a1284ac85043f9.png)
23《古诗二首》教学反思这两首诗都是爱国题材的古诗词。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全诗围绕一个“思”字,直抒胸怀,写出了英雄对待生死的态度,特别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已经成为格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
这首诗通俗易懂,写出了诗人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一、教学效果《夏日绝句》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初读,感知诗句;再读,了解诗意;品读,悟情入境;研读,融会贯通”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赏析诗歌的方法。
课堂上我抓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诗,从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两方面入手,进行深入赏析,体会项羽的英雄气节,李清照的赞颂、悲愤、担忧等复杂的感情。
课堂上,我给学生创设情境,出示李清照、项羽和南宋的历史资料,从而使学生们能融情于文本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一次一次的朗读中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并能结合古诗赏析明白做人的价值取向: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崇拜的英雄,也激励自己努力去做这样的英雄,预设的教学目标就完成了。
最后通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感受到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示儿》教学中,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
我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
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
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
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日绝句 ●示儿 ●练习
1
2
亦:也。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人杰:人中的豪杰、 人中的俊杰、了不起 的人物、杰出的人、 出色的人。
鬼雄:鬼中的英雄。
项羽:秦末汉初的西楚霸 王,与刘邦争天下,失败, 自刎而死。
3
生 项羽
死
人杰
(爱国)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 金兵手中的地区。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 仪式。
7
毕生的心事 示儿
无限的希望
但悲不见九者逝世 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
9
家祭无忘告乃翁
10
参考资料 李清照像
李清照(1084-1155年),济 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 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 熏陶下,很小便文采出众。对诗词、 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 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 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 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 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 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 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 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 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 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 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 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 体”。
12
结束
13
11
参考资料 陆游
陆游(1125—1210年) 南宋诗 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汉族。 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作丰富,有 《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 文集存世,存诗9000多首,是我国 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 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 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 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 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 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 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 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 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 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 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鬼雄
4
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 终。“至今思项羽” ,宋朝的 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 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5
6
示儿:给儿子们看。
元:同“原”,本来,原
示儿
来。
[宋]陆游
但:只。
死去元知万事空,
九州:古代把中国分为九 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
但悲不见九州同。 国。这里指宋朝的领土。
王师北定中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