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

合集下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



感染猪是PRSS唯一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的自然宿主 感染猪和康复猪是PRSS的主要传染源 PRSSV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水平传播及生殖道垂直传播。 某此禽(鸟)类毒以及病毒经空气传播本病 持续感染是PRS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 原因:(1)一些母猪在PRSS发生早期可免受病毒侵害,但 数月后感染发病并将病毒传给其它健康猪;(2 )育肥猪感 染后其病毒血症持续至少 4周而可成为PRSSV的贮存主,并 向传外排毒;(3)易感初产母猪的存在可能是病毒在猪群 中持续存在的另一个因素。 PRSSV 弱毒苗的使用在 PRRS 的发生、传播及导致持续感染 的可能性 应引起高度重视
2.科学免疫 加强疫病检测和免疫监测,明确猪 群存在的疫病和抗体水平,要根据本猪 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因场、因时、因 猪(群)选择适宜本场的疫苗有的放矢进行 接种疫苗,针对蓝耳病变异株病毒选择 有NVDC-JXA1株制造的灭活疫苗。这种 疫苗既可保护经典蓝耳病毒引起的蓝耳 病,又可保护由变异株病毒引起的蓝耳 病。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 作规程,正确操作,从而达到保护猪群 的目的。
二、PRSS的危害及流行病学特点
PRSS可引起猪群多系统病症,繁殖母猪感染可导致流产、 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严重的繁殖障碍,死胎率可达到 20%-60%,初生及断乳前仔猪呼吸困难及高死亡率(可高达 80%);仔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并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 如为狂犬病毒(PRV)猪流感(PIV)、猪圆环病毒2型 (PCV-2)、猪胸膜肮炎放线菌(APP)、猪链球菌(SS) 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病(HP)等,死亡 率增加,生长缓慢;育肥猪感染多数发病较温和,但可造成 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公猪感染可造成精液品质下 降;猪只一旦感染PRSS,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 染而不断向外排毒,引起本病在猪群中反复爆发而难以根除。

猪蓝耳病防控的知识

猪蓝耳病防控的知识

猪蓝耳病防控的知识a.诊断指标(1)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2)病理指标: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点斑,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3)病原学指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

似:符合上述标准(1)和(2),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确诊:符合疑似结果标准,并且符合上述病原学指标中之一的,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问: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如何采集分离病原及运送病料样品?答:样品采集。

血清样品:采集的血液2-5ml,在室温下静置2h-4h(防止暴晒),待血液凝固后分离血清。

若需长时间保存,则将血清置-20℃以下保存,但要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实质脏器样品:无菌采集濒死猪扁桃体、肺、脑、心、肝、脾、肾、淋巴结及其他可见病变的组织,放入无菌容器内。

每块组织最好单独放在1个容器内(也可置于自封袋中),用记号笔注明日期、组织脏器和动物名称。

注意防止组织间相互污染,及时置于低温条件下保存。

胚胎样品:选取完整、无腐败的胚胎送检。

样品运送:所采集的样品要以最快最直接的途径送往实验室。

如果样品能在采集后24h内送抵实验室,则可放在4℃左右的容器中运送;在24h内不能送到实验室时,可将样品冷冻,并维持低温状态运送。

样品记录:样品记录应伴随样品送到实验室,且应包括以下内容:畜主的姓名和猪(圈)场的地址,场(圈、户)里饲养的生猪品种及其数量,被感染的猪只种类,首发和继发病例的日期及造成的损失;出现临床症状的猪只数量、死亡猪只数量及其年龄,临床症状及其持续时间,死亡情况和时间,基本病理变化,免疫和用药情况等;送检样品清单和说明,包括病料的种类、保存方法,要求做何种检测,送检者的姓名、地址、邮编和电话,送检日期等。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基础知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基础知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基础知识一、主要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患病猪在短时间内精神高度沉郁,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体温骤升,可达41℃以上;皮肤发红,耳后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发红,呈斑块状;气喘急促或呼吸困难,喜伏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部分患猪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出现结膜炎、眼睑水肿症状;患猪便秘,粪便秘结,呈球状,部分患猪下痢,尿黄而少、混浊,颜色加深;部分患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

病猪病程短,发病后在几天内死亡,部分患猪死亡后呈败血症变化。

二、传播方式和途径低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传播方式存有身心健康猪与病猪的轻易碰触或身心健康猪与病毒污染物的间接碰触两种。

病毒存有于病猪和病毒感染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猪体脏器非政府中,可藉眼、鼻、口腔分泌物及粪便排泄体外。

所含病毒的分泌物、粪便、死去猪尸体污染的任何物体,例如饲料、饮水、猪舍、空气、圈养管理用具、运输车辆、昆虫以及随身携带病毒的鼠类等均或机械性传播。

此外,本病也可以经精液传播。

三、有效率的消毒剂生产实践中常用的消毒剂,如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

场舍环境采用下列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好:(1)醛类消毒剂,存有甲醛、多聚甲醛等,其中以甲醛的熏蒸消毒最为常用。

密封的圈舍可以按每立方米7-21克高锰酸钾重新加入14-42毫升福尔马林展开熏蒸消毒。

(2)含氯消毒剂,其消毒效果取决于有效氯的含量,含量越高,消毒能力越强,包括无机氯和有机氯消毒剂。

可用5%漂白粉溶液喷洒于圈舍、饲槽及车辆等进行消毒。

次氯酸杀毒迅速且无残留物和气味。

(3)碱类制剂,主要存有氢氧化钠等,消毒用的氢氧化钠制剂大部分就是所含94%氢氧化钠的粗制碱液,采用时常冷却硝酸锶1%-2%的水溶液,用作消毒被病毒污染的猪舍地面、墙壁、运动场和污物等。

如何实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性消毒

如何实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性消毒
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 ,包括消毒剂的选择、使用方法、频率和 时间等。
做好员工培训
对员工进行预防性消毒的培训,使其了解 消毒剂的特性、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 确保消毒工作的正确实施。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选择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有效的消毒 剂,并注意其浓度和作用时间。
注意环境因素
在实施预防性消毒时,应注意环境因素对 消毒效果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
定期检测消毒效果
为了确保消毒的有效性,需要定期对消毒 后的环境进行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消毒方 案。
THANKS
感谢观看
如何实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性 消毒
汇报人: 2023-12-08
目录
• 引言 • 准备工作 • 消毒实施 • 消毒效果评估 • 预防性消毒的持续与维护 • 结论
01
引言
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HP-PRRS) 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急性、热 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母猪繁殖障碍、公猪呼吸障碍 和仔猪高死亡率为特征,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为什么需要进行预防性消毒?
• 预防性消毒是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期、全面、彻底的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降低疾病 传播的风险,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安全。同时,预防性消毒也是其他生物安全措施的重要补充,为猪场构建起一道坚实 的防线。
02
准备工作
组织架构及人员培训
01
成立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领导 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加强沟 通协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规范化管理,全进全出。

2加强免疫工作:高致病性蓝耳病苗的免疫;猪瘟脾淋苗的免疫。

3提高免疫效果:打疫苗配合用转移因子新必妥,提高抗体水平,克服免疫抑制。

4加强消毒工作:坚持常规消毒-信得消毒剂。

5加强驱虫工作:信得虫清。

6加强霉菌毒素的控制:霉毒清。

7加强药物保健:产前产后、断奶前后、转群前后等各重要阶段,猪健素、猪喘康、支原清、保育康等选用一种,拌料连用1-2周。

8病猪及时隔离、死猪严格处理、猪场严格防疫封锁。

9治疗:
新必妥+蓝环双博或珠康+蓝环双博或新必妥+珠康;
黄芪多糖(抗病毒1号)、头孢塞呋钠(福莱欣)效果也很显著;
同时补充多维、矿添剂、电解质----纳维等。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猪类的危害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猪的养殖业。

该病毒对猪的感染率高,病死率大,一旦发生猪蓝耳病的疫情,将很快蔓延,给猪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

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成为了猪养殖业的重要课题。

一、预防猪蓝耳病的措施:1. 疫苗接种目前,猪蓝耳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接种。

兽医部门在疫情爆发或疫情高发地区,会进行大规模的疫苗接种,以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猪场主要应根据兽医部门的指导,对猪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确保猪的免疫力处于高水平。

2. 禁止非法交易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非法交易猪只是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猪场主要加强对猪只的来源管控,严格禁止非法交易,避免将患有猪蓝耳病的猪只引入猪场。

3. 强化疫情监测猪蓝耳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控制疫情蔓延至关重要,猪场主要加强猪只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采取隔离和报告措施,避免疫情蔓延。

4. 完善卫生环境猪蓝耳病通过飞沫和粪便传播,猪场主要保持猪场的良好卫生环境,保持猪圈的清洁干净,定期对猪圈进行消毒,杜绝疫情的传播。

二、治疗猪蓝耳病的方法:1. 隔离患病猪只一旦发现疑似猪蓝耳病的猪只,应立即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避免病毒传播。

在猪场内建立隔离区,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

2. 采取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但可以采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来减轻猪只的症状和加快康复。

3. 加强营养和支持治疗猪只患病后,免疫力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贫血、消瘦等情况,应加强对患病猪只的营养支持治疗,保障其健康康复。

4. 处理病死猪只一旦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病死猪只的处理非常重要。

猪场主要及时处理病死猪只,采取密切监测和隔离措施,避免病毒传播。

在疫情爆发或高发季节,猪场主要加强对猪只的健康监测,加强对猪只的管理和免疫接种,保障猪只免受病毒感染。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毒传播迅速,病死率高,对
养猪业造成严重损失。

以下是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

在养殖场内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洗、消毒猪圈和设备,特
别是病猪死亡后必须及时清理,以减少病毒的传播。

2. 对新引进猪只进行隔离和检疫。

新引进的猪只必须进行隔离和检疫,确保其身体
健康,防止病毒的传播。

3. 做好猪群免疫工作。

及时为猪群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建立健全的免疫制度,以保
证猪的健康安全。

4. 控制病媒传播。

适时灭杀蚊子、苍蝇等传播病毒的昆虫,尽可能减少病毒的传
播。

治疗措施:
1. 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猪只。

如果发现猪出现病症,应及时隔离,防止病毒的传
播。

2. 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

针对猪蓝耳病病毒,可使用病毒抑制剂、免疫增强剂等药
物治疗病猪,但应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3. 加强营养和护理。

对患病猪只应加强营养和护理,维持其身体的平衡和免疫力,
促进其恢复健康。

总之,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多方面的手段和措施,需要加强养猪场的卫生管理,进行科学的免疫和药物治疗,提高猪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猪蓝耳
病的传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课堂PPT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课堂PPT
8
2010 年老挝HP-PRRS 疫情
2010年6月老挝首都万象发生猪病疫情,发病生猪 以发热、皮肤和内脏出血、呼吸困难、神经麻痹以 及怀孕母猪流产为特征性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 率高。对发病的8个养殖场(户)和1个屠宰场进行 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经实验室检测为HPPRRSV阳性。对分别采集自不同养殖场的7份病料 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并与美 洲型PRRSV 经典代表毒株VR2332和HP-PRRSV代 表毒株JXA1进行序列比对。
法国LSI公司生产的PRRSV ELISA试剂盒,检
测糖蛋白抗体,阳性值出现较晚,持续时间可
达5个月以上。因此,可用于疫苗免疫后的效果
评价。
3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从2009~2010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走势来看,疫情范围显 著缩小,流行强度明显减弱,但病毒毒力依然很强,污染面 仍然很广;2009~2010分离的30株HP-PRRSV经全基因序列测 定和致病性实验证明,与2006年HP-PRRSV分离株JXA1株相 比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且均为高致病性毒株;2010年高致病 性猪蓝耳病疫情在一些地区可能呈点状爆发和散发,因此仍 然是防控的重点。实验证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JXA1R株)免疫后能抵御2009年流行的HP-PRRSV强毒株的攻击, 因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可防、可控的。
母猪平均死亡率为31.9%、最高达53.3%; 育肥猪平均死亡率为58.7%、最高达64.5%; 仔猪平均死亡率为91.3%、最高达100%; 公猪平均死亡率为6.3%、最高达50.0%。
16
疫苗及诊断 试剂捐赠仪式
万象时报等老挝 新闻媒体报道中 国政府援助情况
17
周边其他国家的流行情况

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与预防

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与预防

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与预防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猪只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泻和呼吸困难等。

该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猪群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与预防措施,以期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一、加强养殖环境管理1. 确保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猪舍,清除废弃物、积水和粪便,保持环境干净卫生,避免形成蓝耳病病毒的传播场所。

2. 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减少病毒的积聚和传播,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1. 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并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

2. 加强养殖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及时向其汇报疫情情况,以便协助应对紧急情况。

三、加强生物安全措施1. 限制人员进出: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养殖区域,设立人员消毒站,并要求相关人员更换专用的工作服和鞋套,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2. 防止野生动物入侵:采取措施防止野生动物进入养殖场,避免病毒通过野生动物传播给猪群。

四、确保养殖场的卫生与消毒1. 定期消毒: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全面消毒,使用有效的消毒剂,确保养殖场的卫生状况,减少病原体的存留。

2. 防止交叉感染:对新购入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防止潜在感染源的引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五、合理饲养与营养管理1. 提供高质量饲料:为猪只提供高质量、均衡的饲料,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2. 加强饮水管理:为猪只提供干净、清洁的饮水,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并定期更换水源,减少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六、加强兽医监管和疫苗接种1. 定期检查与诊断: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猪只的健康检查,及早发现猪蓝耳病病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 疫苗接种:根据饲养猪只的情况和病毒的流行情况,及时进行疫苗的接种,提高猪只的抵抗力,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猪蓝耳病防控五要点

猪蓝耳病防控五要点

猪蓝耳病防控五要点
一是封闭到位。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猪场栏舍,饲养人员不得串岗,禁止外来车辆进场区。

全球品牌畜牧网讯: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猪场如何有效地控制?
一是封闭到位。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猪场栏舍,饲养人员不得串岗,禁止外来车辆进场区。

二是消毒到位。

实施严格消毒制度。

每星期对栏舍、用具和周围环境消毒2至3次,农村散养猪栏用消毒液或石灰水刷白消毒。

三是免疫到位。

用国家批准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对所有生猪进行接种免疫。

一般情况下,商品猪在23至25日龄时接种一次,种母猪配种前还应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

猪e网介绍,发现疫情,应开展紧急预防注射。

四是禁调到位。

做到不到疫区和外地调运仔猪和肥猪,提倡“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养殖方式。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群抗病能力。

五隔离到位。

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隔离病猪。

按“四不一处理”规定处置病猪、死猪,即不宰杀、不转运、不销售、不食用,采用深埋病猪、死猪等无害化处理方法,切不可乱丢乱弃病猪、死猪。

猪蓝耳病是猪场一大杀手,做好疾病防控很重要。

2024年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2024年猪蓝耳病防治方案

2024年猪蓝耳病防治方案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PRRSV)引起的病毒性疾病,对猪的生产具有重要的经济影响。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在2023年的暴发和传播,需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

以下是针对2023年猪蓝耳病的防治方案,供参考:一、加强生物安全管理1. 严格控制猪只进出场所:所有进出场的猪只应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

减少场间人员的接触和传播机会。

2. 健全防疫制度:建立完善的防疫记录,对每个猪群的疫苗接种、检测结果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分析,以便于监测疫情和追溯。

3. 加强场地和设施的消毒:对养殖场的环境、设施等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降低病毒的存活和传播风险。

二、强化猪群管理1. 选择抗猪蓝耳病母猪:通过选择抗猪蓝耳病母猪,提高产仔猪的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2. 定期进行猪群的检测:通过定期的血清学检测,了解猪群的感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阻断传播链。

3. 疫苗接种:根据猪群的病毒株类型选择合适的疫苗并按照规定接种时间和剂量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4. 加强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水源,增强猪只的健康状况,减少患病风险。

三、加强疫情监测和防控1.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猪蓝耳病的监测网络,包括实验室检测和临床症状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

2. 加强病例追踪:对发现的病例进行追踪和隔离,避免病毒的传播。

对病死猪进行尸检,确认病因,防止类似疫情再次发生。

3. 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猪蓝耳病病毒的研究,探索病毒的变异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1. 宣传猪蓝耳病的危害:通过媒体、宣传品等方式,向农户和养殖户普及猪蓝耳病的危害性和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意识。

2. 培训农户和养殖户:组织定期的培训班,培训农户和养殖户关于猪蓝耳病的防控知识和技术,提高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3. 加强合作与交流:与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建立合作与交流机制,共同研究和推进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问答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问答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问答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1. 什么是蓝耳病?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2. 猪蓝耳病是一种新病吗?它的历史及危害如何?答:猪蓝耳病已发现30余年了,最早于1987年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首次爆发。

最初人们不能确定其病因,故此一度被称为“神秘病”。

1991年荷兰分离到该病的病原“LV”病毒株,欧盟提议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1992年国际兽医组织将其定为B类传染病。

PRRS病毒分为欧洲型和美洲型两种,分别以1991荷兰分离的LV和1992年美国分离的VR-2332为代表毒株。

1996年郭宝清等专家首次从国内发病猪群中分离出PRRSV,从而证实我国存在本病。

此后,该病蔓延至全国各省市,先后有十余省市报道过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并且分离和鉴定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目前该病在我国广泛存在,是我国流行的主要猪病之一,主要造成母猪繁殖障碍和大量仔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3. 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什么容易发生变异?答:猪蓝耳病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第10次国际病毒大会上将该病毒归属于新设立的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

PRRSV为一种有囊膜的病毒,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45~65nm,呈20面体对称,囊膜表面有较小的纤突,表面相对平滑,核衣壳为立方形,核心直径25~35nm。

作为RNA病毒,PRRSV的基因在合成时容易出现内在性错误,可出现点突变、删除、添加和毒株间基因重组,因此PRRSV的基因容易发生变异,不同分离株之间基因组存在广泛变异。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问答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问答

05
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
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相关的主要技术规范有哪些?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 规范》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标准 》
02
临床症状与诊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急性高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突然,体温急 剧升高至41℃左右,持续时间较长, 可达1-3周。
01
02
呼吸窘迫
病猪咳嗽、喘气,呼吸加快,严重时 呼吸困难,口鼻流出泡沫。
03
食欲减退
病猪食欲明显下降,甚至完全废绝。
眼结膜炎
病猪眼睛发红、肿胀,分泌物增多。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和 繁殖母猪,仔猪也可感染。
感染PRRSV的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血 症期长达7天左右,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 播给胎儿。
该病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导致流产、 死胎和弱胎。
该病传播迅速,可经空气传播,感染率 高达100%,死亡率高达80%以上。
气候变化、饲养环境不良、应激等因素 均可诱发该病。
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
04
疫情处理与报告
发现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后应如何处理?
立即隔离疑似患病猪只,防止病毒传 播。
禁止疑似患病猪只移动,等待专业部 门采样检测。
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防止病毒存活 。
及时上报疫情,并配合相关部门开展 疫情调查和防控工作。
疫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有何规定?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 问答
2023-11-08Fra bibliotek目录• 疾病概述 • 临床症状与诊断 • 防控措施 • 疫情处理与报告 • 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规范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猪蓝耳病(PR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传染病,其特点是对幼年猪和成年猪的影响不同,形成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

在成年猪中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而在幼猪中则可以引起呼吸道病变。

由于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所以疫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物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来减少疾病的传播。

本文将从生物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的角度,探讨猪蓝耳病的相关知识。

一、生物安全管理措施1. 限制猪群间的交流: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因此在猪场内应该做好猪群间的分离,避免不同猪群之间的交流,减少疾病的传播。

2. 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外来人员可能携带病毒进入猪场,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猪场的出入口,禁止外来人员进入。

猪场工作人员进出时需要做好消毒措施,避免病毒的传播。

3. 定期消毒:猪场内的设施和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猪舍、水槽、饮水器、饲料器等,确保猪场内的卫生条件良好,减少病毒的存在和传播。

4.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病毒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情的蔓延。

5. 控制病源动物:病源动物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控制病源动物,避免其进入猪场,减少疫情的发生。

二、预防控制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的有效手段,可通过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毒的变异性较强,所以疫苗的效果并不是很确定,需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方案。

2. 保持猪舍通风:猪蓝耳病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传播,因此需要保持猪舍的通风和排水良好,避免病毒在猪舍内的传播。

3.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定时定量喂养、饮水管理等,都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状况。

4. 隔离病猪:对于发病猪只需要及时隔离,与健康猪只隔离开,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避免疫情的蔓延。

猪蓝耳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的传染病,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加强对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猪只,并能在猪之间迅速传播。

该病会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物安全威胁,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预防。

一、生物安全管理
1.采取控制传染途径的措施。

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病毒直接接触传播,因此应注重控制染病猪只和非染病猪只之间的接触。

同时,要确保猪舍、设备、饲料等物品的彻底消毒,以减少传染途径。

2.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

应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和隔离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的疫情爆发,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实施隔离和消毒措施。

发现疫情后,应立即采取有效隔离和消毒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4.强化人员管理和培训。

对从事猪养殖、饲养、兽医等相关人员要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疾病防控意识和科学防疫能力。

5.制定应急预案。

在猪蓝耳病发生后,要迅速组织实施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生物安全危害。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免疫工作。

按照免疫程序和免疫计划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率和传播速度。

2.饲养管理。

加强养殖规范化管理,保证猪只的饮食和生活环境卫生,减少疫情发生的机会。

3.进口猪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

对进口的猪只和产品要严格进行检疫检验,杜绝疫情输入。

4.控制动物交流。

控制猪只的交流,如限制市场销售等,减少疫情传播。

总之,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控制和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只有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和采取科学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危害。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知识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1、什么是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

属二类动物疫病。

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发现。

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

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

2、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

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3、猪蓝耳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

病毒由病猪的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

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

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的主要来源。

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的危险性越高。

4、猪蓝耳病病毒的抵抗力强吗?总的来说,猪蓝耳病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多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

热稳定性差,56℃存活15~20分钟,37℃存活10~24小时。

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

但病毒存在于有机物中时,能存活较长时间。

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主要流行特点是什么?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

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猪均可发病。

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

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

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感染人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猪蓝耳病,又称非洲猪瘟,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毒主要感染家猪和野猪,但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没有感染力。

猪蓝耳病对猪类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会造成猪只的大量死亡,还会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对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物安全管理1. 猪场环境消毒猪场环境的消毒是猪蓝耳病防控的重要一环。

猪场管理者应严格控制猪场内外的卫生情况,确保猪圈、水槽、饲料槽等设施的卫生,定期对猪场进行消毒,杀灭病毒和细菌。

常用的消毒药物有含氯消毒剂、含酚类消毒剂等,要根据病毒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进行使用。

2. 牲畜交易管理猪蓝耳病在猪只之间极易传播,而不同地区的猪只之间交易很容易导致病毒传播。

要加强对猪只交易的管理,禁止非法贩运猪只,确保从疫区引进的猪只经过检疫合格后再进行放养。

保持猪只的来源清洁、健康是预防猪蓝耳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3. 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猪只出现疑似猪蓝耳病症状,应立即报告当地畜牧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及时报告可以帮助防控部门迅速采取措施,遏制病毒传播。

4. 个人防护猪蓝耳病虽然不会感染人类和其他动物,但人员也要加强自身防护。

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和消毒,避免直接接触病猪和猪场环境,减少传播的可能性。

二、预防措施1. 疫苗预防目前,猪蓝耳病虽然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但有相应的疫苗可以进行预防。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猪场管理者可以与当地畜牧部门合作,定期对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猪蓝耳病的风险。

2. 生物安全控制除了接种疫苗外,猪场管理者还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病毒的传播。

加强猪只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抵抗力;定期对饲料、水源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毒通过这些途径传播;加强对猪只的监测和检疫,及时发现患病猪只,隔离治疗,避免病毒传播到其他猪只。

3. 畜禽多品种混养在猪蓝耳病高发季节,可以通过畜禽多品种混养的方式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引起猪的呼吸道感染和全身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给猪场的发展和经济利益带来了严重威胁。

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对于猪场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猪群健康。

一、预防措施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猪蓝耳病毒主要通过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因此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是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

要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猪舍干燥清洁。

要确保猪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避免猪群因为受到脏水和脏饲料的感染。

猪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将病毒传播给猪群。

2. 严格控制野生动物和昆虫野生动物和昆虫可能是猪蓝耳病的潜在传播媒介,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它们的进入和滋生。

猪场周围应该设置防护网和隔离措施,防止野生动物和昆虫进入猪舍和猪场。

要做好病媒昆虫的防治工作,如蚊子、苍蝇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者的昆虫,要采取相应的灭蚊、灭苍蝇等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 选择高抗性的猪种猪蓝耳病毒对不同品种和血统的猪具有不同的感染能力,因此在饲养猪群时应选择高抗性的猪种。

通过选育和改良,选取对猪蓝耳病毒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猪蓝耳病在猪群中的传播和发病率。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能够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的疫苗,养猪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妊娠母猪可以在怀孕15-30天时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以提高新生猪对该病的抗体水平,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对于成年猪和小猪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保障猪群的免疫力,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二、治疗措施1.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猪蓝耳病的症状,应立即对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并使患病的猪有更好的机会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概念、发病及流行特点1、什么是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地猪地一种传染病,以母猪繁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仔猪及育成猪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属二类动物疫病.猪蓝耳病1987年首先在美国地北卡罗来纳州发现.随后,加拿大、德国、荷兰、英国、西班牙、瑞士、法国、丹麦等很多国家报道发生本病.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存在该病.2、什么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地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是其特征.2006年6月首先在我国地南方部分省、市出现,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较大地损失.3、猪蓝耳病地传播途径是什么?猪蓝耳病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染源是发病猪和带毒猪.病毒由病猪地鼻腔分泌物、唾液、乳分泌物、病公猪精液和尿中排出.在外界环境中,常存在于圈舍、污泥、饲料、饲草、用具、饮水及污水中.尤其在饮水、污水中存活期较长,是造成传播地主要来源.空气传播和病猪接触传播是本病地主要传播方式.猪群规模越大、饲养密度越高,接触传播地危险性越高.4、猪蓝耳病病毒地抵抗力强吗?总地来说,猪蓝耳病病毒对外界地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多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热稳定性差,56℃存活15~20分钟,37℃存活10~24小时.pH值高于7或低于5时,感染力可以减少90%以上.但病毒存在于有机物中时,能存活较长时间.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流行特点是什么?本病呈区域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高热、高湿季节发病明显增加.不同日龄、不同品种地猪均可发病.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病程7~15天.在同一猪群中,猪蓝耳病病毒存在持续感染,病毒可在猪群中生存、循环及再次传播.6、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能感染人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在自然感染流行中,只感染猪.不同日龄、不同品种地猪均可发生感染.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哪些病?因为本病可导致免疫抑制,常伴有其它病毒、细菌、寄生虫地混合或继发感染.该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猪瘟、猪圆环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肺疫、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疫病.多数为双重、三重感染,或多重感染.8、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临床表现如何?猪群突然发病,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食欲废绝;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皮肤发红,耳部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处皮肤呈紫红色斑块状或丘疹样;部分病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9、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主要病理变化有哪些?肉眼可见肺水肿、出血、淤血,以心叶、尖叶为主地灶性暗红色实变;扁桃体出血、化脓;脑出血、淤血,有软化灶及胶冻样物质渗出;心肌出血、坏死;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淋巴结出血;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以上病变随猪地个体差异、病程不同而有所不同.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危害及面临地形势10、猪“高热病”是怎么回事?2006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猪“高热病”,6~9月份有300多万头猪发病,死亡率10~30% ,有地死亡率甚至达到50~100%,部分疫区猪存栏减少达60%,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地经济损失.通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查明疫情主要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地变异株引起地,2007年4月,农业部正式将其确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1、当前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情况如何?据农业部通报,今年1~5月,全国有22个省区,194个县次、289个疫点不同程度地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病生猪45858头,死亡18597头.4月底以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思劳镇发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全镇共存栏生猪2981头,发病1640头,死亡331头.我省毗邻地部分省市已出现了疫情.一些疫情严重地地区猪存栏量减少60%以上,不少中小型猪场因此而倒闭.1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何危害?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致病力强,传播速度快,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该病还可引起猪地免疫抑制,导致其它疫病地免疫失败,常造成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疫情所到之处,养猪户损失惨重.养猪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地猪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能给养猪户造成很大地损失,影响农民增产增收.13、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地意义何在?猪蓝耳病虽不属于一类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但如果防控不好,将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影响猪肉消费市场稳定.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不仅是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地迫切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地迫切需要.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诊断14、诊断指标有哪些?(1)临床指标: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2)病理指标: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见出血性梗死;肾脏呈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地出血斑点;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肝脏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显微镜下见肾间质性炎,心脏、肝脏和膀胱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3)病原学指标:A、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鉴定阳性.B、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阳性.15、如何进行诊断结果判定?(1)符合临床指标和病理指标可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疑似疫情,经病毒分离鉴定阳性或RT-PCR检测阳性,可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6、如何采集和送检诊断样品?因为猪蓝耳病常混合或继发感染其它疫病,为更加全面地诊断检测,采集病料应全面:(1)病毒学检测样品:采集濒死猪地脑、肺、脾脏、肝脏、扁桃体、淋巴结、血清等样品,及时冷藏送检,如当天不能送检地要冷冻保存.(2)细菌学检测样品:脾脏、肝脏、心脏、肾脏、血涂片等材料,样品量要尽量大一些,及时冷藏送检.(3)寄生虫学检测样品:肠道及细菌学检测用样品,冷藏送检.(4)血清学检测样品:要求采集发病猪及同群猪血清样品5份以上,每份血清量2毫升以上,冷藏送检.采集地诊断样品要分开包装并作好标记,连同采样登记表及时送四川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检测.(地址:成都市佳灵路30号,电话:、85096531)17、怎样鉴别普通猪蓝耳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普通猪蓝耳病相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流产率更高,育肥猪也可发病,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后肢无力等.确诊必须经实验室检测.18、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需要多长时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研制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专用诊断试剂,与猪蓝耳病通用检测试剂盒结合使用,可以将两者区别开来.实验室检测该病需1~2天时间.四、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防治措施19、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疫苗预防吗?新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联合研制,利用流行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毒株做为种毒,经种毒筛选、中间试制、临床和扩大临床实验等一系列试验,证实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有良好免疫效果,免疫保护率超过80%.该疫苗克服了国外同类病毒疫苗价格高、病毒易返强、效果不确实等问题.4月29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新型灭活疫苗通过审评后,农业部已紧急安排12家企业生产该疫苗.该疫苗地投入使用,将对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挥重要作用.20、使用普通猪蓝耳病活疫苗可以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吗?中国动物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结果表明,活疫苗对经典猪蓝耳病病毒株有免疫保护效果,但对我国目前流行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地保护较差.(因活疫苗可能存在不稳定问题,建议规模化猪场在预防经典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时选用灭活疫苗.)21、如何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工作?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地免疫程序.主要应做好如下几点:(1)科学免疫.免疫是预防各种疫病地有效手段,特别是目前需要免疫地疫苗种类很多,一定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地建议,制定合理地免疫程序,适时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动物疫病地免疫.一般情况下,商品猪在23~25日龄时,免疫一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种母猪除在23~25日龄免疫外,配种前应加强免疫一次.种公猪除在23~25日龄免疫外,每隔6个月还应免疫一次.发病地区,建议在首次免疫后或紧急免疫后21~28天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在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地同时,还必须做好其他疫病如猪瘟、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等病地预防工作,预防猪瘟最好选用单联苗,每头猪4~5头份,规模猪场最好使用脾淋组织苗.建议规模化猪场加强猪群免疫抗体地监测,有效保护抗体水平低下时应及时补免.(2)严格检疫.要从没有疫情地地方购进仔猪,同时,购买前要查看检疫证明,购进后一定要隔离饲养14天以上,无异常情况再混群饲养.(3)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地养殖模式.冬天既要注意猪舍地保暖,又要注意通风.在高热季节,做好猪舍地通风和防暑降温,提供充足地清洁饮水.保持猪舍干燥,保持合理地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保证充足地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散养地猪要实行圈养.(4)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对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用复合醛类等消毒剂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农村散养户地猪栏圈舍可使用新鲜地生石灰进行消毒.(5)药物预防继发感染.在兽医技术人员地指导下,选择适当地抗菌类药物、制定合理地用药方案,预防猪群地细菌性继发感染.(6)发现病猪要报告.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在当地兽医人员地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7)严格处置病死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一处理”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病死猪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进行深埋处理,有条件地地方,可将病死猪及其污染物集中焚烧处理.(8)做好其它疫病地预防工作.在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地同时,还必须做好其他猪病地预防工作,如口蹄疫、猪瘟、猪链球菌病等.2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怎么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该疫苗用于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耳后部肌肉注射.3周龄及以上仔猪:每头接种2毫升,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状况,可在首免后21~28日加强免疫1次;母猪:配种前接种4毫升;种公猪:每隔6个月接种1次,每次4毫升.该疫苗只用于接种健康猪,不用于发病和感染猪群;对妊娠母猪应慎用,避免引起机械性流产;屠宰前21日不得进行接种;接种用器具应无菌,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污染;接种后,个别猪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减食等反应,一般在2日内自行恢复,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并采取辅助治疗措施.23、对生猪进行免疫应注意哪些问题?一是使用农业部批准企业生产地疫苗,并做好疫苗管理,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进行贮存和运输.二是在免疫接种时按照疫苗产品说明书地要求规范操作,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三是做好各项消毒工作,要做到“一猪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四是有条件地地方,应做好免疫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时,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五是当周围地区发生动物疫情时,要按照当地兽医部门地要求进行紧急免疫.六是建立完整地免疫档案.24、如何实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预防性消毒?为了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地发生,饲养场(户)和屠宰场应定期对生猪饲养圈舍、生猪通道、屠宰车间等场地和相关器具进行清扫和化学消毒,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2~3次,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广谱、刺激性较小地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或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25、我省对于生猪地引种调运有什么规定?《四川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试行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61号令)规定: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外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地动物、动物产品,必须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报检疫,但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得重复收取检疫费;未经检疫或者经检疫不合格地,不得进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地规定处理.从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外引进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地,必须经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批准.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地报告和处置26、发现生猪突然大量发病或死亡该怎么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猪只出现急性发病死亡情况,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2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地疫情报告及确认程序是怎么规定地?《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等规定: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在接到报告或了解临床怀疑疫情后,应立即派2名专家到现场进行初步调查核实,并提出初步诊断意见.现场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地,应在2小时内将情况逐级上报至省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同时采集样品送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中心或国家指定实验室进行确诊.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疫控机构按有关规定向农业部报告疫情.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确诊结果,按规定公布疫情.农业部要求,从2007年6月10日起,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28、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疫情时如何处置?对发病场/户实施隔离、监控,禁止病猪及其产品和有关物品移动,并对其内、外环境实施严格消毒.对病死猪、污染物或可疑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对发病猪和同群猪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同时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诊断.29、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当地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扑灭疫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一经确诊,各地要根据疫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发布封锁令,对疫区实施封锁,并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及时扑灭疫情.30、如何划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县级以上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地具体情况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疫点:为发病猪所在地地点.规模化养殖场/户以病猪所在地相对独立地养殖圈舍为疫点;散养猪以病猪所在地自然村为疫点;在运输过程中,以运载工具为疫点;在市场发现疫情,以市场为疫点;在屠宰加工过程中发现疫情,以屠宰加工厂/场为疫点.疫区:指疫点边缘向外延3公里范围内地区域.根据疫情地流行病学调查、免疫状况、疫点周边地饲养环境、天然屏障(如河流、山脉等)等因素综合评估后划定.受威胁区:由疫区边缘向外延伸5公里地区域划为受威胁区.3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区地封锁措施有哪些?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在出入疫区地交通路口设置动物检疫消毒站;对出入疫区地车辆和有关物品进行消毒;关闭疫区生猪交易市场,禁止生猪及其产品运出疫区.必要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设立临时监督检查站,执行监督检查任务.3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点应采取哪些措施?紧急扑杀疫点地所有病猪和同群猪;对病死猪、排泄物、被污染饲料、垫料、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被污染地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3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区内应采取哪些措施?对疫区内被污染地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猪舍、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对所有生猪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加强疫情监测.3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受威胁区应采取哪些措施?对受威胁区所有生猪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并加强疫情监测.35、紧急疫情处置如何消毒?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后,为了迅速、及时扑灭疫情,对疫点、疫区实行紧急消毒,每天1次.消毒时应选择新型、广谱、刺激性较小地消毒剂,如复合醛类或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36、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饲养者或屠宰场如何配合当地政府部门紧急扑灭疫情?当饲养或屠宰地生猪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后,饲养者或屠宰场业主应主动配合政府部门清点生猪数量,提供电源和清扫工具,配合扑杀行动,主动消毒和实施对未扑杀猪群(只)地紧急免疫接种等工作,不得拒绝和阻碍疫情扑灭工作地进行,否则将依照有关法律追究责任.3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区封锁后,什么时间解除封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区封锁后,疫区内最后一头病猪扑杀或死亡后14天以上,未出现新地疫情,在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地监督指导下,对相关场所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验合格,由当地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由原发布封锁令地人民政府宣布解除封锁.38、经营、运输、屠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死)生猪是否违法?经营、运输、屠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死)生猪是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地有关规定,禁止经营、运输、屠宰病死或死因不明地动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病死或死因不明地动物.如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置染疫动物排泄物、染疫动物、病死或者死因不明地动物,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地,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代作处理,处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如经营、运输、屠宰病死或者死因不明地生猪,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将责令停止其经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已售出地动物,情节严重地,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地罚款. 更多请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