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安平小学莫明善

【内容摘要】在反复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后,又查阅了大量有关数学教学资料,并结合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及学校教师们在教学中出现的某些困惑,分析其中数学教师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些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解决问题的教学一直是困扰小学数学老师的一个问题,也是小学生们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最为头疼的一个内容,但也是一个不能不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有经验的老师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能把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努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我们农村的学校,学校的老师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因为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出现太多的困惑,而我们总是找不到认为较好的解决方法,去年,经过老师们讨论,学校的数学老师们一致把《如何在课堂内有效提高农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研讨的课题。

纵观当今我们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面对数学情境,不会注意、不去观察、不去思考,没有联想,更谈不上探究,那是一种常态。“熟视无睹”,缺少一种问题意识,就是面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也不去思考,不爱思考,老是套用题型的去解决。“麻木不仁”,看到了数字,便要写算式,管它是加、减还是乘除,谈不上什么数量关系,不会有寻根问底。不知每步计算的目的是什么,一遇到现实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时,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有效解决,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而我们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教研探讨,也找到了一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不外乎下面几个方面。

一、平时注意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的能力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求学生面对同样的情境图,能试着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08页第10题情境图,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有的跟数学有关,有的跟数学无关。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跟数学有关的问题?能提出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吗?”学生会立刻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幅图,并提出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如:(1)大鸭小鸭一共有多少只?(2)小鸭比大鸭多多少只?(3)一共有多少只猴子?(4)树上有多少只猴子?……用同样一幅情境图摆在学生的眼前,逐步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具有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关键是看老师如何去引导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

当前的新课标下解决问题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呈现信息是开放的,就像生活中的问题一样,要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条件,需要在很多的信息中有选择地去提取,这也是我们常说的有用信息。教材提供的素材中往往包括很多信息,有本质的,有非本质的,有解决问题需要的,也有解决问题不需要的,就看学生会不会识别,会不会有选择的提取。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比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的例5:有16人来踢球,我们队踢进了4个,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其中,“我们队踢进了4个”与题目的问题毫不相干,要解决“还有几人没来”,只需“有16人来踢球”和“现在来了9人”即可,老师与学生在分析题目时,一般从问题入手,“要求...”就要“找出...”,层层深入,找出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以达到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又如,四年级数学练习6题:图中展示植草坪的情景,有两组对话框,一组是老师说:“要植2000平方米的草坪,今天5人植了250平方米”。另一组是老爷爷说:“剩下的5天植完,平均每天植多少平方米?”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请大家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考过程及计算结果,让每位学生在这个交流想法与算法的过程中感悟到“5人”这条信息是多余的,解决“平均每天植多少平

方米?”这个问题只需要“要植2000平方米的草坪,植了250平方米,剩下的5天植完”,这三条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分析数量关系,在原应用题教学时非常强调,而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下应用题可以不讲数量关系,只注重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其实不然,试想一下,一个搞不清数量关系的学生,怎么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因此,应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要求,形成“数学模型”。如教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1页解决问题的练习:情境图上出示了动物园票价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通过师生对话框又知道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用20元买票够吗?要解决20元够不够的问题。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全凭生活经验来解决,而是要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要解决“20元够不够”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信息?哪些信息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还不知道,不知道又该怎么办?这其实就是我们以前一直强调的中间问题,虽然现在教材不再出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样的形式化训练,是不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无论对哪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言,这个中间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

我在教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时,所教学的解决问题只能算是最简单的,如:树上有7只猴子,树下有8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我在题目中把“7”和“8”圈起来,教学生分析:“7”表示树上的7只猴子,“8”表示树下的8只猴子,用式子“7+8”求出来的得数“15”便是猴子的总数,“15”表示一共有15只猴子。学生以后再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总是习惯的说出每一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其实就是我们讲的每一个数所表示的量。而在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我总是要求学生把他们所列的式子中的每一个数所表示的量一一说出,所以,在我要求学生读题目时,很多学生总是习惯的拿笔圈出题目信息里有用的量,再根据题目要求列式解答,解答完后再进行检验所列式子中的量是否写对。

四、注重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