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ppt
高中生物苏教《生物稳态与环境》ppt(必修)生物群落的构成

在上述美丽的大草原上,可不可能只有一 个种群单独存在着?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习目标 1.简述生物群落的概念含义 2.举例说出群落的主要类型 3.举例说出生物群落中常见的的种间关系
一、生物群落
阅读教材 P71,尝试完成以下内容: 1.简述群落的概念 2.一个群落中一般可包括哪些类型的生物? 3.举例说出群落的主要类型 4.群落的多样性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5.什么是物种丰富度?
1第.二在节一生片物森群林落里的,构群成落是指该区域内 ( )
A不.同所 群有落的,树生木物种B类.有所所有不的同动物和植物
C大.草所履有虫的开生始物略与有无增机加环然境后迅D.速所减有少的生物
一(n1方+有n利2+,n另3)一/3S方0无关紧要。
后两增种减 草者履为虫捕混食合者培,养先时增的减种者群为数被量捕变食化者曲;线
包括这 个区域 内的所 有生物
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
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1.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 个群落,或都不是?
都不是。 2.种群和群落有何关系? 一个空间里的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一个群落中一般包含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赤
北
道
极
温 热 带 如图表示实验观察到的Zt+1和Zt的关系,虚线表示Zt+1=Zt时的情况。
一2、代狼Z以t时兔所为占食总,数兔的以百草分为比食与。第二代Zt+1时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两物个种种 丰群富生度活可在用一下起列,公相式互表依示赖:,相互得益。
D包=括S/这ln个A 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A.第Ⅰ类与第Ⅱ类都减少
即: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苏教版高考生物 必修 3 精品课件 3.2 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物群落的构成[学习目标]1.概述生物群落的概念。
2.进行“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探究。
3.描述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特征。
4.结合教材P75~77的内容,描述生物群落的结构。
课堂导入方式一下图为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图片,草原上生活着各种生物,如草本植物、小灌木、昆虫类、小型鸟类、啮齿类、蛇类、植食性动物类、肉食性动物类,还有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等等。
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如何?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何?生物群落有什么样的空间结构呢?方式二在一片农田中,既有作物、杂草等植物,也有昆虫、鸟、鼠等动物,还有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所有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种群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种群通过种间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么,在一个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呢?内容索引新知导学达标检测新知导学1.概念在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和表现(1)组成:群落由一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基础:一个群落中和,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3)从赤道到北极依次分布、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
1.概念在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群落多样性的基础和表现(1)组成:群落由一些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基础:一个群落中 和,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3)从赤道到北极依次分布、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
同一时间 物种的数目 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 热带雨林3.物种丰富度(1)概念: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多少。
(2)某一地域中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常用物种丰富度指数D来表示。
计算公式:D=S/ln A(S:物种数目;A: )。
4.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1)土壤动物:是指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在土壤中生活,并对土壤产生一定影响的动物。
苏教版必修三 3.2生物群落的构成 课件(34张)

D- 物种丰富度指数 。多用于群落的 野外 调查。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互利共生: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 ,相互 得益。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2)竞争: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 同一资源 而产生的 相互妨碍 作用的现象。竞争的资源 有 食物 、水分、 空间 ,以及 阳光 、无机盐等。
(6)一块草地上所有山羊在争夺食物,这属于竞争关系。
( )
(7)鸟类在森林中的分层现象主要是由食物资源决定的。 ( )
(8)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相对稳定的基础,群落
结构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1)× (7)√ (8)√ (2)× (3)× (4)√ (5)×
(
)
(6)×
2.连线:将左栏的实例与右栏中相对应的关系连起来
激烈,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激烈竞争的结果, 可使一个种群趋于绝灭。
[例1]
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
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 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 ( 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 ) ③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
化如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 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
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 __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
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 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 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必修3 稳态与环境4.3 群落的结构(47张)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 或都不是?
4
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5
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苔原
34
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 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 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 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 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 中生活。
35
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
思考讨论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4)通过比较分析根系的长势,论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成立;
(5)解释实验结果。
2. 蜾蠃捕食螟蛉幼虫。
47
数量
数量
数量
捕食
竞争
共生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图A
图B
图C
29
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
相
①
对
生
物
②
量
③
时间(年)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00年人类大量捕杀狼和狮子后草原上 鹿和植被的变化趋势
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30
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
11
欢迎进入朱建标老师之《生命课堂》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高中生物学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

动物
约1000种
教学ppt
7
又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 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
哥伦比亚 1395种 巴拿马 110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纽芬兰 118种 格陵兰 56种
高等植物
佛罗里达 2500种 马萨诸塞 1650种 拉布拉多 390种 巴芬岛 218种
教学ppt
8
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教学ppt
11
可参看课本p72-----p73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 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 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教学ppt
12
两种草履 虫单独培养和 混合培养时种 群个体数量发 生动态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
群,还是一个群教学落ppt,或都不是?
4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种群位置
研究池 塘群落
群落演替
种间关系
教学ppt
池塘的范 围和边界
5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 出二者的区别吗?
2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植
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2、假如池塘中的 肉食性鱼大量减少, 池塘中其他种群的 数量将会出现什么 变化?
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人教版必修3 生物(稳态与环境):4.3 群落的结构 课件(共26张PPT)

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
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 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填空题:在一群落中,对甲、乙两个动物种群 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据图回答: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关系 。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 于 乙种群数量的增长 。
主题:种间关系
一、种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
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叫做种内关系。
(种群的研究范围)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二、种间关系
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叫做种间 关系。
(群落的研究范围)
情境1 草履虫的培养实验
种 群 数 量
双小核草履虫
种 群
数
量
天数
双小核草履虫
大草履虫
大草履虫
天数
单独培养
一起培养
B
寄生者
A
BA
4)例如: 蛔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 虱子和跳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 菟丝子 病毒
根瘤内有大量 根瘤菌
豆科植物的根
通过固氮作用提供含氮养料
根瘤菌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豆科植物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真菌
提供水、CO2、无机盐 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
藻类
4.互利共生
对竞争强者有利
豆科植物与 根瘤菌
菟丝子与豆科 植物
牛和羊、农 作物与杂草
捕食
先增先减 后增后减
不同步的相互制约
牛与草 狼与羊
巩固练习
种间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寄生关系 互利共生
连线:
苏教版必修三 生物群落的构成 课件(27张)

生物群落的构成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 概念:
种 群 小 结
特 征
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 个体数量。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 所占比例。 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 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 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
农田 生物 群落
海洋 生物 群落
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 作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 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多 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 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 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 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 物和微生物。
森林中有大树、小树、 森林 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 生物 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 群落 物及细菌、真菌等。 只要有生物的地方就不会只有一种,多种多样的生 物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群落。
适 宜 外界 环境 不 适 宜
种群 密度
死亡率
种群密度的 变化
性别 出生率 不合理 比例 合理
增长型
年龄组成
衰退型
图例
降低 提高
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种群, 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它生物。生活在一起 的许多种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二、生物群落
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 物,组成了它们的生物群落。
种 群 与 生 物 群 落 小 结
概念: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 个体的总和。 种群 种群密度、年龄组成 特征 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 概念: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 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 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群落 垂直结构:不同种群在垂直方 向上的分层现象。 结构 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在水平方 向上的分区现象。
高中生物群落的结构课件苏教版必修

规律方法整合
1.几十年前,欧洲的一种百灵鸟被引进美洲, 这种鸟的生活习性与当地的草地百灵鸟相似, 后来发现草地百灵鸟绝迹了,这种现象在生物 学上称为 A.捕食 B.竞争 C.寄生 D.共生
2.捕蝇草的两片叶子呈蚌壳形张开,当小虫进入 触动腺毛,两片叶子合拢,将虫体消化,吸收 营养。这种关系在生物上是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二、种间关系 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知识点3
• 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学会画曲线图
•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例如:豆科植物与根瘤 菌,白蚁与肠内鞭毛虫。
• 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 活。
• 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空间、资源等。如:牛和羊
森林 生物 群落
森林中有大树、小树、 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 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 物及细菌、真菌等。
只要有生物的地方就不会只有一种,多种多样的生
物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群落。
一、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1.研究群落 2.群落的物种组成 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组成的特点: (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 如,我国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 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 木;
竞争不仅是对食物的相互争夺,还包括对资源和 空间的相互争夺。
2. 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 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 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 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 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苏教版必修3生物群落的构成15页PPT

⒉水平结构
•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 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 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 密度也有差别。
地球表面因降雨量、温度大小等生态因子从赤道 到北极依次有 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 不同类型的群落.
我国 南方
北方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苔原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A
个
B
体
数
共生
3 时间
B
个
体
数
A
寄生
4 时间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水平结构:
⒈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 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 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 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 昆虫。
• 由于种间关系而形成了生物群落。
• 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是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一物质和能 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知识一起,组成了 生物群落。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个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和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是 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群落的物种组成
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地的 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少。
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 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 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 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二.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互利共生 寄生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必修3 稳态与环境4.3 群落的结构(47张)

课时安排 2课时
1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 生活的多种生物。
1. 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水草、 植食性鱼、 肉食性鱼、 微生物等
2
2.该区域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命系 统结构层次中的哪个层次?
群落
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学习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基础知识。 1.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中学数学中的算法内容和其他内容是密切联系在一 起的, 比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数列的求和等。具体来说,需要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含义,理解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算法语句,并了解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在本教科书中,首先通过实例明确了算法的含义,然后结合具 体算法介绍了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和循环,以及基本的 算法语句,最后集中介绍了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排序、进位制等典型的几个算法问题,力求表现算法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算法意识。2.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人们面临形形色色的问题,把问题用数量化的形式表示,是利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基础。对于数量化表示的问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答问题。统计学是研究 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本教科书主要介绍最基本的获取样本数据的方法,以及几种从样本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统计方法,其中包括用样本估计总体分布及数字特征和线性回归等内容。本教科书介绍的统计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抽样 调查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侧重点放在了介绍获得高质量样本的方法、 方便样本的缺点以及随机样本的简单性质上。教科书首先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统计数据,通过边框的问题和探究栏目引导学生思考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必要性,以及样本的代表性问题。为强化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教科书通过一个著名的预测结果出错的案例,使学生体会抽样不是简 单的从总体中取出几个个体的问题,它关系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是 否可靠。然后,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进了随机样本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情景引入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方法,介绍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最后,通过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三种随机抽样方法的优缺点。3.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概率是研究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同时为 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统计与概率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学习概率的某些基本性质和简单的概率模型,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能通过实验、计算器(机)模拟估计 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 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 。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概率的意义, 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教科书首先通过具体实例给出了随机事件的定义,通过抛掷硬币的试验,观察正面朝上的次数和 比例,引出了随机事件出现的频数和频率的定义,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给出试验结果的统计表和直观的折线图,使学生观察到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从而给出概率的统计定义。概率的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科书从几方面解释 概率的意义,并通过掷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引入古典概型,通过转 盘游戏引入几何概型。分别介绍了用计算器和计算机中的Excel软件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以及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随机事件的概率、估计圆周率的值、近似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苏教版教学课件第三章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共49张PPT)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尝试解答】 C
【解析】
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
两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养相同的天数后,双小
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而把 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 资源而竞争,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双小 核草履虫获胜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可 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竞争
捕食
2.种内关系的分析 种内关系是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如种内 斗争、种内互助。 概括如下:
种 内 关 同类相食 系 种内斗争 争夺配偶 争夺栖息环境
群聚互助:如蚂蚁的取食、鱼类洄游 种内互助报警互助:乌鸦看到猫头鹰就发出特殊鸣 叫以引起同类警惕
特别提醒
4.生物群落的其他特点 (1)生物群落具有物种的丰富度。
(2)具有一定的优势物种。
(3)群落内不同种群之间具有典型的营养结构。
例3 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 .
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植物 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
【尝试解答】
【解析】
C
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
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因从
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必然导致池 塘中的动物群落有水平结构。
跟踪训练 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 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 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解析:选D。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最主要的特点 是分层,生物的生存受到环境中的如光照、温度、 水分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光照影响光合作用, 因此,决定植物分布的因素是光照;动物之所以 分层是由于群落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 次也是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因此,食物是 动物分层的主要原因。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物群落的构成》课件-新版

【解析】坐标图中的横坐标为摄取食物的种类,两 曲线不重叠时,仅表明M、N的食物不重叠,但两 种生物在其他方面可能会存在竞争,如生存空间;
b越大,表示生物摄食范围越广泛,适应环境的能
力越强;d<b时,表示M、N的食物重叠程度越大,
物种竞争越激烈;M、N均呈现“S”型增长。
【答案】AC
退 出
植物分布有区别,从而导致动物也有水平结构。在
垂直分布上也主要依赖于植物。
【答案】C
4.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 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 和种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多选)( )
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也可能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d<b时,M与N的种间竞争激烈 D.M、N将呈现“J”型增长
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多选)(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影响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 分流入栉毛虫
【解析】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大草履虫被栉毛虫所 捕食,在无隐蔽物的情况下,大草履虫被栉毛虫捕 食干净,栉毛虫也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从乙图中的 曲线变化可以看出,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 是致命的,大草履虫因有了隐蔽的场所,躲避栉毛 虫的能力增强,而栉毛虫因捕获不到足够的食物而 绝灭。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由培养液提供,大草履
群落的成层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 与环境相互矛盾统一的反映。 成层现象(地上与地下成层)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
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
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 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这 个区域 内的所 有生物
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
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1.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 个群落,或都不是?
都不是。 2.种群和群落有何关系? 一个空间里的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一个群落中一般包含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赤
北
道
极
温
热
带
带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 D)
A.所有的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
2.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B.所有动物
C.细菌和真菌
D.落叶和土壤
2.草原上放牧的奶牛和绵羊及草原上的所有生
物分别组成
( B)
A.一个种群,一个群落 B.两个种群,一个群落
C.一个种群,多个群落 D.两个种群,多个群落
3.下列生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最低的是( A) A.稻田中的生物群落 B.森林中的生物群落 C.海洋中的生物群落 D.草原中的生物群落
上述图片中共看到几种动物?他们 可以组成几个种群?
在上述美丽的大草原上,可不可能只有一 个种群单独存在着?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学习目标 1.简述生物群落的概念含义 2.举例说出群落的主要类型 3.举例说出生物群落中常见的的种间关系
一、生物群落
阅读教材 P71,尝试完成以下内容: 1.简述群落的概念 2.一个群落中一般可包括哪些类型的生物? 3.举例说出群落的主要类型 4.群落的多样性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5.什么是物种丰富度?
相互制约的反馈关系
生
物
数
量
斑马(被捕食者)
狮子(捕食者)
时间
A、B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 后增者后减;后增减者为捕食者,先增减者为 被捕食者;即B捕食A。
即:一方有利一方有害
一种生物(寄生者)以 另一种生物(宿主) 的体液、组织或已消 化利用的物质为营养 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
现象。
生活在同一区域中的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 互妨碍的现象。
即:你死我活
同一资源:可以是食物、水分、空间, 也可以是阳光无机盐等
双小核草履虫
大草履 虫
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一种生物取食另一种生物。
食物减少
食物丰富
斑马
狮子
捕食大量斑马
讨论:斑马和狮子的种群 数量变化有何关系?
的变化趋势是 ( D)
A.第Ⅰ类与第Ⅱ类都减少 B.第Ⅰ类与第Ⅱ类都增加 C.第Ⅰ类增加,第Ⅱ类减少 D.第Ⅱ类增加,第Ⅰ类减少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6.如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 关系。请分析回答:(1)物种组成是决定 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统计群落 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 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 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D.落叶和土壤
( D)
• 3.“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
系是
(C )
•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竞争 D.捕食
4.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
A.虎和野猪
B.草鱼和鲤鱼
C.长颈鹿和鸵鸟
D.水稻和稗草
( D)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二、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两个种群生活在一 起,相互依赖,相 互得益。
根 瘤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反刍动物的几种胃
地衣是藻类和 真菌的共生体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生物B
时间
即:互利互惠,同增同减
阅读教材 P73“积极思维”,请思考: (1)大草履虫和小核草履虫是一个种群吗?两种草 履虫单独培养时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属于哪种曲线? 为什么不能无限增长?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___某__森__林__物__种__数__与__样__方__面__积__的__关__系__研__究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样__方__法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_物_种__数__迅__速__增__多__,__达__到__最__大__值__后__保_ 持_稳定。调查该森林物种 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S_0______m2。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生物之间除了种间关系外,同种生 物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1.种内互助:如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 昆虫,往往是千百只个体生活在一起,在群 体内部分工合作。
2.种内斗争: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争 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有时也会发生斗 争。在农田中,相邻的作物植株之间会发 生对阳光,水分,养料的争夺;许多鸟类 的雄鸟在占领巢区后,如果发现同类的其 他雄鸟进入自己的巢区,就会奋力攻击, 将入侵者赶走
不是一个种群。 呈“S”型曲线。 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食物不断减少,种内斗争加 剧,代谢产物增加。所以不能无限增加
(2)两种草履虫混合培养时与单独培养时的种群个 体数量变化一样吗?小核草履虫数量如何变化?大 草履虫又是如何变化?
不一样。小核草履虫数量先增加然后趋于稳 定。大草履虫开始略有增加然后迅速减少
说出下列生物的种间关系?
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 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 竞争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捕食 3、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互利共生 4、反刍动物瘤胃和里面的细菌 互利共生 5、菟丝子与大豆 寄生 6、根瘤菌与大豆 互利共生 7、鸟与羽虱 寄生 8、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竞争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 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n_1+n2+_ n3)/3S株0 /m2。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Nhomakorabea森
雨
林
林
北 极
这三种群落一样吗?
苔
为什么?
原
不一样。因为它们的生物
种类不同
1.一般地,群落是由一些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组成的。不同群落, 生物种类有所不同
2.一个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和每个 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群落多样性的 基础
(是区别不同群 落的重要特征)
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丰富度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5.为了研究第Ⅰ、Ⅱ两类细菌的种间关系,某同学将这两 类细菌放入适宜培养液中混合培养,实验测定了混合培养 液中第Ⅰ类细菌在第一代Zt时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与第二代 Zt+1时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如图表示实验观察 到的Zt+1和Zt的关系,虚线表示Zt+1=Zt时的情况。请 据图推测,混合培养数代以后,第Ⅰ类和第Ⅱ类细菌数量
D=S/lnA
(D指物种丰富度指数。S指物种数目, A指样方面积)
甲乙两个群落,面积大致相等,甲群落有12个种 群,每个种群平均个体数量为50个,乙群落有6个 种群,每个种群平均个体数量为200个,那么甲乙 两个群落哪个物种丰富度高?
甲群落物种丰富度高
1.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D )
A.所有植物
噬菌体侵染细菌
菟丝子和其寄生的植物
寄生双方谁获益?
寄生物受益,宿主受害。
个 体 数
B(寄生物)
A (宿主)
时间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一方有利,另一 方无关紧要。
海葵鱼和海葵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
高中生物苏教版《生物稳态与环境》( 必修) 生物群落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