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合集下载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一、总 则(一)目标与任务1. 总体目标。

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要求。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二)规划思路1. 总体思路。

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规划重点。

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

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

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目录一、总则 (1)(一)目标与任务 (1)(二)规划思路 (1)(三)规划原则 (6)(四)工作要求 (7)(五)基本规定 (9)(六)进度安排 (9)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1)(一)基本要求 (11)(二)降水 (12)(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2)(四)河流泥沙 (13)(五)地表水资源量 (13)(六)地下水资源量 (14)(七)地表水水质 (16)(八)地下水水质 (17)(九)水资源总量 (19)(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20)(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22)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24)(一)基本要求 (24)(二)经济社会资料收集整理 (25)(三)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调查统计 (26)(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26)i(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27)(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28)(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29)(八)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源调查分析 (29)(九)供、用、耗、排水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31)(十)用水水平分析评价 (31)(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32)(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33)(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33)(十四)现状供需分析 (34)四、需水预测 (35)(一)基本要求 (35)(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37)(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39)(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41)(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 (41)(六)需水量汇总 (42)五、节约用水 (43)(一)基本要求 (43)(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43)(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44)(四)节水潜力 (45)(五)节水方案 (46)六、水资源保护 (47)(一)基本要求 (47)(二)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48)(三)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 (48)(四)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 (49)ii(五)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49)(六)地下水保护 (50)(七)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51)七、供水预测 (52)(一)基本要求 (52)(二)地表水供水 (52)(三)地下水供水 (54)(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54)(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56)八、水资源配置 (58)(一)基本要求 (58)(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60)(三)方案生成 (61)(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61)(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62)(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制定 (63)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64)(一)基本要求 (64)(二)总体布局 (64)(三)实施方案 (65)(四)非工程措施 (66)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68)(一)基本要求 (68)(二)评价内容 (68)附件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审查会审查意见附件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专家组会议纪要iii1一、总则(一)目标与任务1. 总体目标。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保护补充技术细则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工作组二○○三年七月目录前言 (1)一基本要求 (1)二工作程序 (3)三水功能区划复核补充与调整 (4)(一)水功能区复核 (4)(二)补充与调整 (6)(三)水质目标值拟定 (7)四污染源排放量调查与估算 (8)(一)调查对象和内容 (8)(二)污染源排放量估算 (8)(三)合理性分析 (9)五污染物入河量调查与估算 (10)(一)污染物入河量调查 (10)(二)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1)(三)污染物入河量统计 (12)六规划水平年污染源排放量预测 (12)(一)预测方法和步骤 (12)(二)生活污染源预测 (13)(三)工业污染源预测 (14)七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预测 (15)(一)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系数确定 (15)(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计算 (15)八水功能区纳污能力 (16)(一)基本概念界定 (16)(二)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7)(三)纳污能力计算 (18)九规划水平年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9)(一)污染物入河控制量和削减量 (19)(二)陆域污染物排放控制量和削减量 (19)十面源污染估算与控制 (20)(一)面源污染调查与估算 (20)(二)面源污染控制 (21)十一规划措施 (21)(一)保护措施 (21)(二)治理措施 (22)(三)保障措施 (23)十二投资匡算 (24)附表 (26)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参考计算方法 (30)(一)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方法 (30)1.一般河流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一维模型 (30)2.感潮河段纳污能力计算的一维迁移方程 (30)3.均匀混合的湖(库)纳污能力计算的均匀混合模型 (31)4.非均匀混合湖(库)纳污能力计算的非均匀混合模型 (31)5.具有富营养化趋势的湖(库)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32)6.宽阔水域纳污能力计算的二维水质模型 (32)(二)主要参数估值 (33)1.综合衰减系数 (33)2.分散系数Ex、Ez (34)附录Ⅵ-2 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编码方法 (35)(一)编码说明 (35)(二)编码方法 (35)前言2002年8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试行)》下发以来,经一年的试行,各地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也出现对细则中水资源保护内容理解上不一致、难以操作等问题。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目录一、总则 (1)(一)导言 (1)(二)规划思路 (2)(三)规划原则 (8)(四)工作要求 (9)(五)基本规定 (12)(六)进度安排 (13)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5)(一)基本要求 (15)(二)降水 (16)(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8)(四)河流泥沙 (20)(五)地表水资源量 (20)(六)地下水资源量 (25)(七)地表水水质 (35)(八)地下水水质 (40)(九)水资源总量 (46)(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47)(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51)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53)(一)基本要求 (53)(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 (54)(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56)(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58)(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59)(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60)(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61)(八)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 (62)(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 (63)(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65)(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67)(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68)(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68)(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69)四、需水预测 (70)(一)基本要求 (70)(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75)(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78)(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83)(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84)(六)需水预测汇总 (84)(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84)五、节约用水 (86)(一)基本要求 (86)(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87)(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90)(四)节水潜力分析 (91)(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92)(六)节水方案拟订 (95)六、水资源保护 (98)(一)基本要求 (98)(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99)(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102)(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03)(五)纳污能力计算 (105)(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06)(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08)(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109)(九)地下水保护 (111)(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2)七、供水预测 (114)(一)基本要求 (114)(二)地表水供水 (115)(三)地下水供水 (118)(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120)(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122)八、水资源配置 (126)(一)基本要求 (126)(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128)(三)方案生成 (129)(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30)(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133)(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135)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39)(一)基本要求 (139)(二)总体布局 (139)(三)工程实施方案 (141)(四)非工程措施 (144)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46)(一)基本要求 (146)(二)评价内容 (146)附录Ⅱ-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 (149)附录Ⅱ-2 地表水化学类型阿廖金分类法 (156)附录Ⅱ-3 地表水水质趋势回归分析日历年与十进位年折算方法 (158)附录Ⅱ-4 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 (160)附录Ⅱ-5 地下水化学类型舒卡列夫分类法 (166)附录Ⅵ-1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及综合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168)附录Ⅷ-1 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制作要求 (173)附录Ⅷ-2 水资源供需分析水量平衡公式 (175)附录Ⅷ-3 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原则 (177)图表目录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3)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5)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7)图5-1 节约用水各项内容相互关系框图 (97)表2-1 地下水资源评价类型区名称及划分依据一览表 (26)表2-2 地表水富营养化控制标准 (37)表4-1 国民经济和生产用水行业分类表 (71)表4-2 用水户分类口径及其层次结构 (72)附件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 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一、总则(一)导言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演示稿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演示稿

5. 对于因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生态功能 退化,且根据当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目标需要 人工补水的湖泊沼泽湿地,应进行生态环境补水量 计算。需要进行人工补水的河道(河段)、湖泊、 沼泽湿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流域共同提 出名录,经与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工作组共同 协商确定。 6. 生态环境需水量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各 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资料条件、 实际水文生态情势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目标,选 取一种计算方法为主,并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检查, 确保成果的合理性。
根据Tennant法,维持河道一定功能需水量计算式如下:
式中:WR(m3)为多年平均条件下维持河道一定功能的需水量, Mi(天)为第i月天数,Qi (m3/s)为i月多年平均流量,Pi为第i 月生态环境需水百分比。 Tennant法将一年分为2个计算时段,4-9月为多水期,10-3月 为少水期,不同时期流量百分比有所不同。计算时,年内时段可 按下法划分:将天然情况下多年平均月径流量从小到大排序,前6 个月为少水期,后6个月为多水期。 用Tennant法计算维持河道一定功能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关键 在于选取合理的流量百分比。不同的河流水系其河道内生态环境 功能不同,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也有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合理的河流生态环境目标来确定流量百分比。 少水期通常选取多年平均流量的10%~20%作为河道生态环境 需水量、多水期选取多年平均流量的30~40%,要根据各河流水系 的实际情况而定。 泥沙含量较高或有国家级保护物种的特殊河流(河段),维持 河道一定功能的需水应分单项计算,并对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检 查。
式中:Ws(m3)为年输沙需水量,Sl(kg)为多年平 均输沙量,Scw(kg/m3)为多年平均汛期含沙量。
基岩河床的河流或河床比降较大的山区河流, 一般情况下水流处于非饱和输沙状态,可用多年最 大月平均含沙量代表水流对泥沙的输送能力,输沙 需水量计算式为: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利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水资源的安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此文件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读。

一、文件的概述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是水利部综合规划司和水文局联合制定的,于2012年3月正式发布。

该文件旨在对全国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

该文件的发布,对于全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以及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文件的重点内容1.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制定文件规定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核心内容和制定步骤,并为各级水利部门提供了指导意见。

文件的核心内容包括水资源现状分析、水资源总体规划、区域性水资源规划和具体水利工程规划等。

文件还规定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制定步骤,包括调查研究、技术方案论证、方案编制和实施效果评估等。

2.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文件提出了保护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思想,强调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流量、河流生态环境等保护措施,保障了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此外,文件还强调了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控和考核等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文件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并强调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件还提出了合理布局、节约用水、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水污染控制等措施。

4.水资源信息化文件提出了水资源信息化的目标和重点工作。

其中,文件要求加强水资源监测和信息收集,提高水资源信息的质量和实时性。

同时,也要实现水资源信息公开,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服务。

三、文件的意义与影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的发布,对于中国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该文件使全国各级水利部门有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效率。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2.任务要求。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二)规划思路
1.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3. 可持续利用。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多种其它水源供水。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6.科学治水。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
(四)工作要求
1.协调各类规划关系。为保障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要协调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突出综合规划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的原则、任务与总体方案等,对各专业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二要协调好全国规划与流域规划、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本次规划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各流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各尽其职,组织流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规划工作,经协调后,在形成流域规划初步成果基础上,进行全国平衡和协调,最后形成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规计[2002]330号文件印发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规计[2002]330号文件印发

i
(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 27 (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 28 (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 29 (八)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源调查分析 .................. 29 (九)供、用、耗、排水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 31 (十)用水水平分析评价 .............................. 31 (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32 (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 33 (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 33 (十四)现状供需分析 ................................ 34 四、需水预测 ........................................... 35 (一)基本要求 ...................................... 35 (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 37 (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 39 (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 41 (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 .......................... 41 (六)需水量汇总 .................................... 42 五、节约用水 ........................................... 43 (一)基本要求 ...................................... 43 (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 43 (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 44 (四)节水潜力 ...................................... 45 (五)节水方案 ...................................... 46 六、水资源保护 ......................................... 47 (一)基本要求 ...................................... 47 (二)水功能区水质目标 .............................. 48 (三)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 .......................... 48 (四)污染物控制量和削减量 .......................... 49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细则是指针对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的具体细则。

通过制定细则,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本文将从细则的主要内容、参与研究的机构和科研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细则的主要内容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对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确定各地区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供需状况,为制定综合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根据各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包括水源地保护、供水工程建设、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方面。

3.水资源保护与治理:确定水资源保护的目标和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工作,包括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生态修复等方面。

4.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机制,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5.水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推广水资源节约的技术和措施,加大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6.水资源科研与技术创新:开展水资源科研和技术创新,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管理水平,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二、参与研究的机构1.水利部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工作,承担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2.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负责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3.地方政府和水务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参与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4.企事业单位和专业团体:参与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研究,提供实际运作经验和技术支持,推动规划的实施。

三、科研方法1.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2.模型建立和模拟仿真: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型和管理模型,进行模拟和仿真,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3.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利用现代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空间分析。

(完整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完整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各部分工作任务,本《细则》提出各部分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规定。
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4) 水资源配置。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
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
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规计 号文件印发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水利部水规计 号文件印发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水利部水规计[2002]330号文件
水利部 2002.08.13
水利部印发《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的通知:
按照《水利部、国家计委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 通知》(水规计[2002]83号),为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我部组织编制完 成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技术大纲》),会 同国家计委组织专家进行了审查。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领 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要求,又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并通过了全国水 资源综合规划专家组的审议。经领导小组同意,近日水利部将《技术大 纲》印发有关单位,并要求:
二、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尽快启动规划编制工 作,近期重点抓紧水资源调查评价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工作的开 展。加强组织协调,密切合作,突出重点,做好典型示范,保证规划编 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加强《技术大纲》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使规划编制人员准确 理解《技术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按照各项技术要求开展工作,保 证规划成果的质量。
1
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需水预测节约用水Biblioteka 供水预测规划


系 统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水资源保护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图 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2. 规划重点。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 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 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 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 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 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 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规划要突出水资源 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文小编收集文档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一、总 则(一)目标与任务1. 总体目标。

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要求。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二)规划思路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规划实施效果评价1. 总体思路。

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规划重点。

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

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

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1.水资源调查与评价。

该项工作包括对全国各地的水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统计各地的水资源储量、水质情况、水文特性等相关数据,并对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估。

2.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根据水资源评价结果,制定全国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目标和方案。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差异和需求,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根据水资源规划方案,制定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政策和措施。

其中包括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制定水资源的使用限额,推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措施。

4.水环境治理与修复。

针对水环境污染问题,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和修复方案。

其中包括加强对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的监管,推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等措施,以改善水环境质量,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5.水资源保障与危机应对。

制定水资源保障和危机应对机制,确保国家在干旱、洪涝等水资源紧张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

其中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等措施,以应对突发的水资源危机。

6.水资源技术创新与研发。

鼓励和支持水资源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对水资源技术创新基地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支持,促进水资源技术的提升和应用。

以上是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的主要内容。

制定和执行这一细则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水资源,促进全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目录一、总则 (1)(一)导言 (1)(二)规划思路 (2)(三)规划原则 (7)(四)工作要求 (8)(五)基本规定 (11)(六)进度安排 (12)二、水资源调查评价 (14)(一)基本要求 (14)(二)降水 (15)(三)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 (17)(四)河流泥沙 (19)(五)地表水资源量 (19)(六)地下水资源量 (24)(七)地表水水质 (34)(八)地下水水质 (39)(九)水资源总量 (45)(十)水资源可利用量 (46)(十一)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50)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52)(一)基本要求 (52)(二)经济社会资料分析整理 (53)(三)供水基础设施调查统计 (55)(四)供水量调查统计 (57)(五)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58)(六)用水量调查统计 (59)(七)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 (60)(八)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 (61)(九)供、用、耗、排水成果合理性检查 (62)(十)用水水平及效率分析 (64)(十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66)(十二)河道内用水调查分析 (67)(十三)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67)(十四)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 (68)四、需水预测 (69)(一)基本要求 (69)(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74)(三)经济社会需水预测 (77)(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82)(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预测 (83)(六)需水预测汇总 (83)(七)成果合理性分析 (83)五、节约用水 (85)(一)基本要求 (85)(二)现状用水水平分析 (86)(三)节水标准与指标 (89)(四)节水潜力分析 (90)(五)节水目标与节水措施 (91)(六)节水方案拟订 (94)六、水资源保护 (97)(一)基本要求 (97)(二)水功能区划的补充和调整 (98)(三)水功能区水质目标拟定 (101)(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设计条件 (102)(五)纳污能力计算 (104)(六)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105)(七)污染物控制量与削减量 (107)(八)地表水水质保护措施 (108)(九)地下水保护 (110)(十)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11)七、供水预测 (113)(一)基本要求 (113)(二)地表水供水 (114)(三)地下水供水 (117)(四)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119)(五)供水预测与供水方案 (121)八、水资源配置 (125)(一)基本要求 (125)(二)基准年供需分析 (127)(三)方案生成 (128)(四)规划水平年供需分析 (129)(五)方案比选与推荐方案评价 (132)(六)特殊干旱期应急对策 (134)九、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138)(一)基本要求 (138)(二)总体布局 (138)(三)工程实施方案 (140)(四)非工程措施 (143)十、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45)(一)基本要求 (145)(二)评价内容 (145)附录Ⅱ-1 河川年径流系列一致性处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一、任务与要求-规划基本任务
• 进行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 • 制定水资源节约、保护/污水再利用规划; • 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 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实施方案; • 制定水管理对策措施。
二、规划特点与突破口
规划主要特点:
• 摸清变化形势下的水资源(过去、现在与将来) • 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编制规划(机制、内容) • 资源的综合性规划,不同于工程规划(广义资源) • 重视水资源承载能力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 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 • 水量、水质进行统一评价与规划 • 地表、地下水资源统一评价与规划 • 把节水、治污放在突出位置 • 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强调相互之间的反馈,
三、技术大纲的作用
• 要科学合理地界定有关概念 • 要界定各部分工作间的协调关系 • 要界定按照什么思路开展工作 • 要界定对成果的要求与表述 • 要界定各项成果干什么用 • 一些具体方法可在技术细则中界定 • 给流域和省区一定的余地、突出重点
三、技术大纲的作用
任务书
全国大纲
技术细则
流域大纲
流域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
技术大纲
(送审稿)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19年5月
汇报提纲
• 任务与要求 • 规划特点与突破口 • 技术大纲的作用 • 总体结构及相互关系 • 技术大纲各部分主要内容
一、任务与要求
• 水资源形势发生显著变化
• 资源需求性加剧 • 资源竞争性加剧
• 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提出了新要求
• 现状补给条件下的资源量,1980-2000系列为主 • 分类评价-山区、平原(一般、内陆、山间盆地) •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评价基础 • 山丘区-排泄量法 • 平原区-补给量法(降雨+地表水体+井灌+侧补+越流) • 补排平衡与区域平衡校验 • 深层承压水评价-可开采资源 • 大型以上水源地

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与技术标准

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与技术标准

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与技术标准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对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为此,各国制定了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的管理办法与技术标准。

下面将从水资源的保护、管理以及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讨论。

一、水资源保护1.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是水资源的重要起始点,必须保持其水质清洁和水量充足,以保证整个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立和完善水源地保护区划,且在水源地周边区域严格控制污染源,禁止非法采矿等破坏性行为。

2.水土保持为避免水资源流失和土壤侵蚀,需建立水土保持制度和技术标准。

重要措施包括合理开展植被建设,加强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并对必须进行土地开发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批,避免对水资源和土壤造成破坏。

3.水质保护水质保护包括源头治理、排污管理和紧密监测。

建立和完善水质监测系统,明确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加强对各类工业生产和农业活动的监管,严禁非法排污和乱排乱倒情况的发生。

二、水资源管理1.水资源调查和规划水资源调查是制定合理水资源规划的基础。

调查内容包括水资源总量、水质、水位等的分析和评估,根据调查结果编制水资源规划,明确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水资源分配和配额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地区的水资源配额。

对特定行业和用水单位,制定合理的用水指标和限额,严格执行水资源配额管理制度,鼓励节水型企业的发展。

3.水资源保护税收政策依据水资源使用的量和质,对超过规定标准的污染者征收污水排放费用。

对于生态保护区、水源地等重点地区,可以实施更为严格的税收政策,以引导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三、水资源综合利用1.农业节水与灌溉技术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推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提高农田用水利用效率。

合理制定农业用水计划,结合气象和土壤水分监测结果,科学安排农田灌溉计划。

2.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进行蓄水和净化处理,以便后续再次利用。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水利部文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是中国国家水利部所制定和发行的重要文件之一。

本文件主要是为了从技术层面出发,促进全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首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明确了水资源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规划的目的是要贯彻落实国家水资源政策,切实保障国家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任务方面,则要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管理体系、编制统一的水资源规划,确保各地区水资源共用、转移和优化配置。

其次,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对于水资源的核心要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细则中提到,要以水量、水质、水文循环和水环境为核心要素,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规划。

其中,水量指的是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变化和调控;水质指的是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水质标准、水产业和节水措施;水文循环则是指水的循环、蒸发、降雨、空气湿度和气象情况;水环境则是指水资源周边生态环境。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还明确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文件提出了全面保护、节约利用、统筹规划、立体开发、分步实施、注重效益等原则。

其中,全面保护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意味着水资源要从保护起点开始,避免污染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另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还明确了水资源的管理措施。

其中,制定水资源管理办法和水资源保护条例成为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

通过设立水资源监测站和水资源定量调度中心,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监测和动态管理。

同时,推行多元化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包括水价改革、水资源市场化、推进农村水利改革等方式,从根本上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

总之,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旨在为全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指导。

如此规范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将为推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有助于打造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好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注重水资源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其与经济社会的紧密联系,做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第二,在注重工程项目布局和规划的同时,更要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安排;第三,在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综合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思路、格局、措施的总体安排,规划的对策措施要有指导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评价,可为其他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和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5.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各部分工作任务,本《细则》提出各部分工作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对资料年限、统计口径、适用范围、精确程度等提出具体要求;规范各种图、表具体内容,制作步骤与方法,表示方式与效果等;对评价及预测方法进行统一规范和规定。
6. 本《细则》包括正文及三个附件:附件1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附件2为“全国水资源分区”;附件3为“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2.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图1-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3.技术思路。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本次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1-2。
3. 为编制好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统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依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特制定《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4. 编制《细则》的目的,一是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开展的技术途径;二是界定规划有关概念与术语的定义及确切的内涵,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三是明确对基础资料和有关成果的要求,确保规划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3) 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供需水预测工作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相协调,结合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动态的规划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2) 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的有关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行的比选方案。同
图1-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时,在吸纳水资源配置部分工作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图表目录
附件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附表式样及附图目录
附件2 全国水资源分区
附件3 全国水资源分区与水功能区划对照表
一、总 则
(一)导言
1. 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新时期治水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形势的变化,着力缓解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水问题,水利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部署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水规计[2002]83号文批复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书》,水利部以水规计[2002]330号文印发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2.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我国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规划基础,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有效节约、优化配置、积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体系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及其实施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检验。
图1-3 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4. 规划重点。突出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分析、水资源配置等方面。通过水资源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客观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规划方案制定以及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和经济社会发展预测,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指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理用水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政策性建议。
7. 各地在执行本《细则》的过程中,请及时与本次规划技术总负责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联系,以便相互沟通,协调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8. 各流域机构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细则》,编制流域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二)规划思路
1.规划任务。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1。
(4) 水资源配置。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合理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统筹考虑流域水量和水质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