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概念
经济增长:致社会财富的增长、生产的增长或产出的增长。用统计术语来说,经济增长是指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或社会总产值的增长,或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国民收入的增长。
经济发展:因经济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的一系列变化。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经济增长内涵较窄,经济发展内涵较宽。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
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②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既是数量概念优势质量概念。
③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同步。
A生产增长但是虚耗
B增长仅仅是局部的增长
C增长虽快但分配不公
D增长虽快但产业结构不合理
E无视客观经济规律的增长
二、经济发展中的农业
(一)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机能和自然力,通过有目的的劳动影响动植物的生理机制,已获得社会需要的产品和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的生产部门。
农业分类:狭义农业,又称为“小农业”,仅指植物栽培中的农作物种植;广义农业,又称为“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和农村副业等生产部门。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已演化为一个产业体系。农业生产的分工日益精细,从横向看,谷物业、水果业、养猪业等逐步发展为生产经营特点不同的生产部门;从纵向看,又演化为产前部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产中部门(动植物生产)与产后部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
此时,狭义农业专指动植物的产中部门,而广义农业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在内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在包括在农业概念之中,成为农村的非农产业,并且在农村经济中的份额存在超过农业份额的趋势。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的概念在内涵上已有重大区别。
(二)农业的产业特征
1.农业的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
所谓自然再生产,是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而实现的,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
所谓经济再生产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劳动对自然再生产进行引导和强化的过程。
在今天看来,尽管科技的能量对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工业文明和现代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善,劳动者技能不断提高,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主导作用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农业似乎进入了技术主导的时代,所以,需要去重新认识农业。
但从本职规定性上看,农业仍然主要是通过植物种植、动物饲养来取得社会所需产品的,而这一过程总是要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自然再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至少现有技术水平还没有可能绝对地把两个过程分割开来。自然力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2.农业的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不一致
受自然规律制约,农作物的生产过程只是农业生茶的一个环节,农业的劳动时间只是生产时间的一部分,由此形成了农业的两个显著特点:
①农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
②农业具有显著的季节性,人力、物力利用不均衡,在农忙时,劳动力、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十分
紧张,出现需求要的高峰;在农闲时,出现需求的低谷,人力、物力得不到充分利用,这就给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复杂性。
3.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
农产品需求扩张受到人的生理条件的限制超过人体生理需求的那部分农产品,人民对其效用的评价趋近于零或负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偏好越来越偏离农产品或农业。
也就是说,随着生产的增长而增加的收入,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但是期增加比例远较其他商品的消费增加比例小……
4.农业具有空间扩散性和产权保护的独特要求
农业生产要在广阔的田野上作业,高度分散,是没有围墙的工厂,所以其产权保护费用高而外部性流失大,使农业具有准公益性部门性质。
由于空间扩散性使得对集体行动中个人劳动质量和努力程度的计量具有难度大、费用高的特点,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免费搭车”现象,即劳动者个人不愿付出代价而要求分享群体老大的收益,通过偷懒、磨洋工等减少劳动投入的方式来获得闲暇收益。其结果是减低了集体劳动的效益,导致所谓的X——无效率。
5.土地是农业中特殊的生产资料
马克思说:“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老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农业生产利用各种自然力的基础,农业生产分布在广阔的土地上,而土地又具有自身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从而产生一系列与工业不同的经济问题。如土地本身不可移动,形成了经营土地的垄断性;由于各地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禀赋存在巨大差别,农业生产具有突出的区域性特性。
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是难以预测和不可抗拒的,直接构成了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造成农业生产的波动性,是农业的自然风险较大。同时,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供给弹性小,难以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结构,加之农产品的生物学特征,对加工、储藏、销售要求高,是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具有较大的市场风险。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
农业具有经济、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政治功能
农业具有商品性功能和非商品性功能
1.农业的商铺性经济功能,即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产品贡献
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对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
食品、油料等农产品满足了消费需求;农产品为加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料来源
农产品的扩大,是社会分工分业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
(2)要素贡献
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
农业发展为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积累资本要素:一是赋税,二是储蓄,三是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四是农民直接的非农产业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