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苯酚与甲醛的反应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东城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第一部分(共42分)一、本部分共14题,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科学家提出了22CH Cl 真空紫外光电离中的竞争新机制,其光电离的主要产物是+2CH Cl 和+2CHCl 。

该成果为研究大气臭氧消耗机制和有害卤代烃的光解提供了参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CH Cl 属于电解质B.22CH Cl 只有一种空间结构C.该研究中,利用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D.22CH Cl 、+2CH Cl 和+2CHCl 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 .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CH 2Cl 2属于非电解质,故A 错误;B .CH 2Cl 2是四面体结构,故其结构只有一种,故B 正确;C .光电离的主要产物是+2CH Cl 和+2CHCl ,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不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故C 错误;D .CH 2Cl 2、+2CH Cl 和+2CHCl 的价层电子对分别是4,3,3,杂化方式分别为sp 3、sp 2、sp 2,故碳原子杂化方式不同,故D 错误;故选:B 。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 H OB.糖类物质的组成一定符合()m2n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核酸可以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答案】B【解析】【详解】A.棉花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故A正确;B.鼠李糖(C6H12O5)的组成不符合通式C m(H2O)n,故B错误;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D.核酸属于生物大分子,可看作磷酸、戊糖和碱基通过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故D正确;故选:B。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真题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真题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18-2019年高中化学重庆高二竞赛测试真题试卷【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在A 2+3B 2 = 2C 的反应中,经过t 秒钟后,C 的浓度增加了0.6mol/L ,在此期间,反应速率V(B 2)=0.45mol/(L·S),则t 值为 A .1秒 B .1.5秒 C .2秒 D .2.5秒【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V(B 2)=0.45mol/(L·S)可知V(C)=2/3V(B 2)=0.3 mol/(L·S),根据V=△C/△t 得V(C)="0.6mol/L/t=0.3" mol/(L·S),所以t=2s ,答案选C 。

考点:考查有关反应速率的计算2.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 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见右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 2+O 2=2H 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 极流向a 极B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4OH -C .每转移0.1 mol 电子,消耗1.12 L 的H 2D .H +由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 极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2H 2+O 2=2H 2O 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H 2-2e -═2H +,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O 2+4e-+4H +=2H 2O ;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a 极流向b 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 +由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 极;每转移0.1mol 电子,消耗0.05mol 的H 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

fenquan3

fenquan3

1、甲醛与苯酚的比例缩聚反应最初生成预聚物的性质取决于甲醛与苯酚的克分子用量比。

当克分子比F/P<1时,反应的初期生成产物为邻-羟甲基苯酚与对-羟甲基苯酚的混合物。

其中以邻-羟甲基苯酚的含量较多,羟甲基苯酚中的羟甲基能与苯酚反应生成各种衍生物。

若F/P>2,则反应初期生成多元羟甲基苯酚,经进一步的缩聚,则交联形成不溶、不熔的树脂。

因此P/F的值应在1-2之间。

2、反应介质的pH值及碱用量的影响苯酚与甲醛反应时反应介质的pH值对反应过程有很大的影响。

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苯酚与甲醛所生成的羟甲基苯酚很不稳定,彼此间与苯酚很快地产生缩聚反应。

在碱性介质中,羟甲基苯酚是稳定的,只有升高温度或加入酸性催化剂时,缩聚反应才能继续进行。

在碱性介质中,即使苯酚与甲醛的用量比有很大变化时,也只能生成热塑性树脂。

实验中,采用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甲醛过量,碱的用量为1.5%。

3、反应时间的影响苯酚与甲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反应时间过长,所得高聚物粘度过大,以致影响脱水反应,并使贮存期缩短。

若聚合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产品中游离酚和游离醛的含量增加,收率降低。

我们选择首先在80℃左右反应一小时,使苯酚与甲醛反应形成羟甲基酚,然后再升温反应半小时,达到要求的分子量及粘度。

二、树脂的性能1、水含量对树脂折光系数的影响通过往一定量的树脂中逐渐加水,发现随着水含量的增加,树脂的折光系数呈线型关系下降,取自制的104号树脂100克逐步往其中加水,所呈现的加水量与折光系数的关系如图1所示。

2、水含量对树脂粘度的影响粘度反应了流体的流动行为,是流体的重要物理性能之一。

酚醛树脂的粘度对发泡交联时的反应,对喷头的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是控制酚醛树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酚醛树脂为水溶性的,因此水份的含量对粘度的影响较大。

随着水份含量的增加,树脂的粘度相应地就要减少,取自制135号树脂40克。

往其中逐步加入水,测定其粘度。

见图2三、泡沫的制备1、固化速度对发泡工艺的影响热固性酚醛树脂发泡工艺的关键是要使发泡速度与固化速度相适应。

高二化学有机高分子合成试题

高二化学有机高分子合成试题

高二化学有机高分子合成试题1.下列物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双选)()A.无烟火药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硝酸酯B.动物脂肪的主要成分:硬脂酸甘油酯C.洗衣粉的主要活性材料: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有机玻璃【答案】BC【解析】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没有固定的分子组成,在一块材料中它们的聚合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只是平均值。

上述几种物质中硬脂酸甘油酯、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都有固定的分子组成,属于小分子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因此正确的答案选B、C。

【考点】考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有机物分子组成的了解掌握程度,难度不大,学生不难得分。

2.已知苯酚和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酚醛树脂一般为体型结构,试推测其基本性质:①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②热塑性和热固性:________________;③强度:________________;④电绝缘性:________________。

(3)某种合成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则合成它的单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①不易溶解②具有热固性③比较大④不易导电(3)【解析】(1)制备酚醛树脂的反应是缩聚反应,方程式是。

(2)酚醛树脂的主要性能有①不易溶解;②具有热固性;③比较大;④不易导电。

(3)关键结构简式可知,该化合物是缩聚产物,所以其单体是苯酚和苯甲醛,结构简式分别是。

【考点】考查酚醛树脂的制备原理、性能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单体的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注重基础和能力的双向考查。

该题的难点在于单体的判断,判断单体的关键是明确化合物是甲聚产物还是缩聚产物,然后有针对性的灵活分析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苯酚和甲醛合成酚醛树脂的方程式

苯酚和甲醛合成酚醛树脂的方程式

1.概述苯酚和甲醛合成酚醛树脂的方程式是化学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油漆、胶水、塑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而其合成方程式的研究不仅对于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规律。

2.苯酚和甲醛的化学结构苯酚,又称羟基苯,是一种挥发性液体,其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羟基(-OH)和苯环。

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2O,是最简单的醛类化合物。

3.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是苯酚和甲醛在酸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nC6H5OH + nCH2O → (C6H4OCH2)n + nH2O4.反应机理当苯酚和甲醛混合时,酚的羟基和甲醛的羰基通过Lewis酸催化剂(如H2SO4)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在反应过程中,甲醛的羰基先和酚的羟基发生亲核加成,生成缩醛体;随后缩醛体再和另一个甲醛分子进行亲核加成,形成酚醛树脂链。

5.影响因素酚醛树脂的合成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催化剂的种类、温度、压力等。

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比也会对反应的产物产率和性能产生影响。

6.应用酚醛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油漆和胶水生产中,酚醛树脂可以作为粘合剂和增塑剂,提高产品的耐磨性和附着力;在塑料工业中,酚醛树脂可以用作增韧剂,提高塑料制品的力学性能;在建筑材料中,酚醛树脂被广泛应用于防火涂料和耐候性涂料的生产。

7.结论苯酚和甲醛合成酚醛树脂的方程式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合成反应,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可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并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

希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可以取得更多的进展,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8. 工业化生产酚醛树脂的工业化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使用。

在工业生产中,常采用大型反应釜进行合成反应,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及添加适量的催化剂,来实现高效的酚醛树脂生产。

甲醛与酚反应原理

甲醛与酚反应原理

甲醛与酚反应原理
甲醛与酚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缩合反应,产生醇和酮的化学过程。

具体反应机理如下:
1. 首先,甲醛中的羰基(C=O)处于部分氧化态,能够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酚中的羟基(OH)具有亲核性,可以与甲醛中
羰基碳原子形成亲电加成中间体。

2. 在酸性条件下,酚分子中的羟基会被质子化,增加其亲核性。

质子化的酚可以进攻中间体中羰基碳上的部分阳电荷,形成一个氧正离子。

3. 随后,发生质子转移反应,中间体上的氧正离子上的质子转移到氧原子上,同时氧原子上的氢原子转移到质子化的酚上。

4. 转移后的质子化的酚分子失去质子,释放出水分子,生成酚-醇共轭碱。

5. 共轭碱再失去一分子水,再次生成负离离子。

负离离子通过质子转移,与另一分子甲醛发生加成反应。

6. 最后,负离离子失去质子,生成醇或酮产物。

甲醛与酚反应原理如上所述,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通过酸催化,甲醛和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醇或酮产物。

第13讲酚(学生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三)

第13讲酚(学生版)-2024年高中化学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三)

第13课酚1.认识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苯酚的性质;3.了解酚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一、苯酚的组成、结构与物理性质1、酚的概念:羟基与苯环碳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如:(苯酚)、(邻甲基苯酚)、(萘酚),官能团为。

【名师拓展】歇后语:苯环上挂羟基装“醇”。

2、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俗称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充填模型官能团3、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纯净的苯酚是色晶体,有气味,熔点43℃,苯酚晶体会因为而略显红色。

(2)溶解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S=9.3g),会与水形成浊液(乳浊液——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置后会分层,上层是,下层是);当温度高于时,苯酚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苯酚易溶于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实验3-4p64】苯酚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较多的苯酚溶于水形成液,加热至65℃以上时变,再冷却又变(3)毒性:苯酚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洗涤,再用冲洗。

少量苯酚,加水浑浊加热,变澄清冷却后,又变浑浊【名师拓展】苯酚虽然有毒,但苯酚的稀溶液却可以作剂。

(4)苯酚的分离:苯酚的浑浊液静置后会分层,但下层不是苯酚的固体沉淀,而是苯酚的液体,因此要将析出的苯酚分离,不是法,而是的方法。

(5)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化,应保存。

二、苯酚的化学性质1、酸性——性,俗称酸,但酸性很弱,比碳酸的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试管①中:得到液体试管②中:液体变试管③④中:液体变反应:(与乙醇反应都要) (2)与Na2CO3的反应:。

【易错提醒】①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浑浊物苯酚出现,但不论CO2是否过量,生成物均为,不会生成。

②制备苯酚,可以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向苯酚钠溶液中加入或者通入。

2、取代反应——羟基对苯环的影响(1)【实验3-5p65】苯酚与浓溴水反应+3Br2↓+3HBr实验现象(2,4,6—②现象:饱和溴水且生成沉淀。

③反应条件:溴水(不加催化剂),苯酚的溶液。

只酚醛树脂的方程式

只酚醛树脂的方程式

只酚醛树脂的方程式酚醛树脂是一种合成树脂,也称为酚醛塑料。

它是由苯酚和甲醛通过缩聚反应制得的。

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制造电器、家具、建筑材料等领域。

酚醛树脂的合成方程式如下:苯酚 + 甲醛→ 酚醛树脂 + 水在这个方程式中,苯酚和甲醛是反应的原料,它们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和水。

缩聚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两个或多个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较大的分子。

在酚醛树脂的合成中,苯酚和甲醛的分子通过缩聚反应形成酚醛树脂的聚合物结构。

酚醛树脂的合成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

首先,苯酚和甲醛被加入反应釜中,并加入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通常是一种酸性物质,如稀硫酸或氯化镉。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速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加高效。

在反应过程中,苯酚和甲醛的分子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酚醛树脂的聚合物结构。

这个过程中,苯酚的氢原子与甲醛的羰基(C=O)发生反应,形成醇醚结构。

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物的分子量逐渐增加,形成高分子量的酚醛树脂。

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处理,以去除催化剂和未反应的原料。

处理方法包括洗涤、过滤、干燥等步骤。

最终得到的产物就是酚醛树脂。

酚醛树脂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使其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强度,可以在高温、潮湿和腐蚀环境下长期使用。

此外,酚醛树脂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电器和电子设备制造。

酚醛树脂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性,以满足不同应用的要求。

例如,可以添加填充剂、增塑剂、阻燃剂等,以改善酚醛树脂的性能。

填充剂可以增加材料的刚度和强度,增塑剂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和柔软性,阻燃剂可以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酚醛树脂是一种合成树脂,由苯酚和甲醛经过缩聚反应合成而成。

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酚醛树脂的合成方程式描述了原料的反应过程,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添加不同的添加剂,可以获得不同性能的酚醛树脂材料。

多酚和甲醛的反应方程式

多酚和甲醛的反应方程式

多酚和甲醛的反应方程式多酚和甲醛是两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不同的产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酚和甲醛的反应方程式及其解释。

多酚是指含有多个酚基(-OH)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对苯二酚(C6H6O2)、间苯二酚(C6H4(OH)2)等。

多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以与许多化合物发生反应,其中包括甲醛。

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2O。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在常温下具有刺激性的气味。

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塑料、胶水、染料等工业领域。

多酚和甲醛可以通过缩醛反应发生反应,生成缩醛化合物。

缩醛是一类具有醛基和醇基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甲醛基团和一个或多个酚基团。

多酚和甲醛反应的一种典型方程式是多酚和甲醛的缩醛反应,生成缩醛化合物。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用以下示例来描述:以对苯二酚和甲醛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C6H6O2 + CH2O → (C6H4O)2CH2 + H2O在这个反应中,对苯二酚中的两个酚基团中的一个与甲醛的醛基发生反应,生成一个缩醛化合物。

缩醛化合物中的醛基与酚基通过碳氧键连接在一起。

这个反应是一个缩醛反应,也称为缩聚反应。

在缩聚反应中,醛基与酚基通过亲核加成的方式发生反应,生成缩醛化合物。

这种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塑料、胶水等领域。

多酚和甲醛的缩醛反应通常需要酸性条件,常用的催化剂有酸性氧化剂、酸性金属盐等。

催化剂可以提供酸性条件,促进反应的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多酚和甲醛的缩醛反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得到不同结构的缩醛化合物。

这些缩醛化合物可以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总结起来,多酚和甲醛可以通过缩醛反应发生反应,生成缩醛化合物。

这个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可以在一定的酸性条件下进行。

多酚和甲醛的缩醛反应在合成树脂、塑料、胶水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苯酚制备酚醛树脂方程式

苯酚制备酚醛树脂方程式

苯酚制备酚醛树脂方程式
酚醛树脂,又称为“新型树脂”,是一种由苯酚与其它醛组成的热固性树脂,
其强度优越,耐腐蚀性强,耐温性佳,是众多用途中常见的树脂品种之一。

本文将介绍其制备方程式。

苯酚可以通过将苯与甲醛反应而获得,该反应为:C6H6 + 2CH2O = C6H5CH2OH + 2H2O。

除此之外,甲醛也可以通过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热反应而获得。

一般来说,能够制得的苯酚的数量大致等于苯原料的一半。

酚醛树脂的制备方程式为:C6H5CH2OH + RCHO(R代表醛所含的氢原子)=
C6H5CH2-O-CHR + 2H2O,其中的醛可以选择苯甲醛、甲基丙酮、苯乙醛等类型。

在制备酚醛树脂时,常常需要采用湿法或干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反应,以便更
好地调节反应温度、调节水分量以及改善反应循环时间。

在反应过程中,应使用化学稳定剂(如苯咪唑)稳定苯酚,并在碱介质中调节溶剂选择(如甘油醇、苯甲醇),将某些有机溶剂消除掉。

反应时,应在85~95度的温度下进行,反应时间为6~9小时,以获取合格的酚醛树脂产物。

酚醛树脂有着各种优越的性能,因此它被极为广泛地应用在各种行业领域当中,如包装印刷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汽车制造等方面。

总的来说,苯酚制备酚醛树脂是一个较简单、经济而又能获得理想产品的反应体系,在国际上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

酚试剂与甲醛反应温度范围

酚试剂与甲醛反应温度范围

酚试剂与甲醛反应温度范围以酚试剂与甲醛反应温度范围为标题,我们将探讨酚试剂与甲醛反应的温度范围。

酚试剂与甲醛的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一种反应,其温度范围对反应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酚试剂是指含有酚基团的化合物,如苯酚、甲酚等。

而甲醛则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H2O。

酚试剂与甲醛反应是一种亲核加成反应,通过酚试剂的亲核性质与甲醛的电荷云进行反应,形成醇类化合物。

在反应温度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反应速率与产物选择性。

一般情况下,酚试剂与甲醛的反应温度范围在室温到高温之间,但具体的温度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反应体系的特点进行选择。

我们来看一下室温条件下的反应。

在室温下,酚试剂与甲醛反应速率较慢,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才能达到较好的反应效果。

这是因为室温下反应物的分子能量较低,反应需要克服较大的能垒才能进行。

但室温条件下的反应选择性较好,产物的副反应相对较少。

当提高反应温度到中温范围,如50-100摄氏度,反应速率会显著提高。

这是因为提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物的分子能量,使反应物分子之间更容易发生碰撞,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同时,中温条件下的反应产物选择性较好,副反应相对较少。

因此,在一些中温条件下的有机合成反应中,可以选择50-10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进行酚试剂与甲醛的反应。

当进一步提高反应温度到高温范围,如100-200摄氏度,反应速率会进一步增加。

高温条件下,反应物的分子能量更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从而增加了反应速率。

然而,高温条件下的反应产物选择性较差,容易出现副反应。

因此,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酚试剂与甲醛反应时,需要控制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以避免产生副反应和不良产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反应温度时还应考虑到反应体系的特点。

例如,有些酚试剂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分解,而有些酚试剂在低温下反应活性较差。

因此,在实验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物的特性和反应体系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温度范围进行反应。

酚试剂与甲醛反应的温度范围可根据实验需求和反应体系的特点进行选择。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选择性必修三)第13讲 酚(学生版)

高中化学同步讲义(选择性必修三)第13讲 酚(学生版)

第13课酚1.认识酚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苯酚的性质;3.了解酚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一、苯酚的组成、结构与物理性质1、酚的概念:羟基与苯环碳原子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如:(苯酚)、(邻甲基苯酚)、(萘酚),官能团为。

【名师拓展】歇后语:苯环上挂羟基装“醇”。

2、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俗称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充填模型官能团3、物理性质(1)颜色状态:纯净的苯酚是色晶体,有气味,熔点43℃,苯酚晶体会因为而略显红色。

(2)溶解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S=9.3g),会与水形成浊液(乳浊液——苯酚与水形成的浊液静置后会分层,上层是,下层是);当温度高于时,苯酚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苯酚易溶于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实验3-4p64】苯酚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少量苯酚,加水浑浊加热,变澄清冷却后,又变浑浊较多的苯酚溶于水形成液,加热至65℃以上时变,再冷却又变(3)毒性:苯酚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洗涤,再用冲洗。

【名师拓展】苯酚虽然有毒,但苯酚的稀溶液却可以作剂。

(4)苯酚的分离:苯酚的浑浊液静置后会分层,但下层不是苯酚的固体沉淀,而是苯酚的液体,因此要将析出的苯酚分离,不是法,而是的方法。

(5)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化,应保存。

二、苯酚的化学性质1、酸性——性,俗称酸,但酸性很弱,比碳酸的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过程(1)向盛有0.3g 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 蒸馏水,振荡试管(2)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NaOH 溶液并振荡试管(3)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或者通入二氧化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试管①中:得到液体试管②中:液体变试管③④中:液体变结论室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较苯酚能与NaOH 溶液反应,表现出性酸性:HCO 3-H 2CO 3反应方程式试管②中:试管③中:试管④中:解释苯酚中的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苯环与羟基之间相互作用使酚羟基在性质上与醇羟基有差异。

甲醛 苯酚 聚合反应 酚醛树脂

甲醛 苯酚 聚合反应 酚醛树脂

甲醛苯酚聚合反应酚醛树脂甲醛与苯酚的聚合反应:酚醛树脂的形成甲醛和苯酚之间的聚合反应产生酚醛树脂,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消费品的热固性聚合物。

了解其反应机制对于理解和优化酚醛树脂的性能和应用至关重要。

甲醛和苯酚的缩聚反应聚合反应始于甲醛和苯酚之间的缩聚反应,涉及两个苯酚分子与一个甲醛分子的反应。

在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苯酚的羟基与甲醛的羰基反应,形成羟基甲基苯酚(HMP),这是一种带有羟基和甲基的苯酚衍生物。

缩聚物链的增长HMP分子作为聚合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可以进一步与苯酚或甲醛分子反应,产生聚合物的链。

随着反应的进行,聚合物链不断增长,形成具有交联结构的网状网络。

交联与固化随着聚合物链的生长,苯酚环之间的反应导致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

这赋予酚醛树脂强度和刚性。

交联过程的一个关键方面是甲酚基团(-CH2OH)的形成,它充当反应性位点,进一步促进聚合链的生长和交联。

酚醛树脂的性质酚醛树脂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受到重视,包括:高强度和刚度:交联网络赋予酚醛树脂出色的机械性能。

耐热性:酚醛树脂具有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其能够承受高温而不变形。

耐化学性:酚醛树脂对大多数酸、碱和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电绝缘性:酚醛树脂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使其适用于电气应用。

酚醛树脂的应用酚醛树脂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包括:粘合剂:酚醛树脂用于制造胶合板、刨花板和复合材料。

塑料:酚醛树脂用于生产塑料部件,如电器外壳、汽车部件和管道。

涂料:酚醛树脂用作涂料中的粘合剂和树脂,提供耐用性和耐腐蚀性。

发泡塑料:酚醛树脂用作发泡塑料中的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防火性。

酚醛树脂因其优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而成为工业和消费品中的重要材料。

了解甲醛和苯酚聚合反应的机制对于优化酚醛树脂的性能和开发其新应用至关重要。

酚试剂法测甲醛原理

酚试剂法测甲醛原理

酚试剂法测甲醛原理
酚试剂法测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方法,其原理是基于甲醛与酚试剂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反应中,甲醛与酚试剂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呈紫红色的染料,这可以作为甲醛含量的指示剂。

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甲醛 + 酚试剂→ 紫红色染料
通过测量染料的光密度,可以间接测定甲醛的含量。

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或其他光学仪器来测量样品溶液中染料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与甲醛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甲醛的含量。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对照。

首先,制备一组标准品溶液,分别含有已知浓度的甲醛。

然后,将待测样品和标准品溶液与酚试剂混合,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测量它们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结果和标准曲线(由标准品测定得出)进行计算,即可得到待测样品中甲醛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测量前,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预处理步骤,以确保样品中的其他成分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同时,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拓展课题2-2苯酚与甲醛的反应-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

拓展课题2-2苯酚与甲醛的反应-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

拓展课题2-2苯酚与甲醛的反应-苏教版选修实验化学教案实验目的1.了解苯酚与甲醛的反应机理。

2.学习实验化学基本操作。

3.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仪器1.烧杯2.锥形瓶3.磁力搅拌器4.水浴器5.滴定管6.显色管实验试剂1.苯酚2.甲醛3.硫酸4.硫酸铜5.碳酸钠6.硝酸银7.盐酸8.醋酸实验步骤1.将10 ml 苯酚和10 ml 甲醛加入烧杯中,搅拌均匀。

2.加入2 ml 浓硫酸,继续搅拌15 min。

3.加入5 ml 冷水,将反应液转移入锥形瓶中。

4.在水浴器中将锥形瓶中的反应液加热至60℃ ~ 70℃,加入少量碳酸钠以中和剩余的硫酸。

5.将反应液过滤,收集得到白色晶体。

6.用盐酸将白色晶体溶解,加入醋酸后得到深红色溶液。

7.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深红色溶液,记录滴定量。

8.计算深红色溶液中苯酚与甲醛的物质量比。

实验结果分析1.滴定结果表明:滴定1 ml 硝酸银溶液可以滴定深红色溶液中的0.005 g 苯酚和0.007 g 甲醛。

2.苯酚和甲醛的物质量比为:物质量比 = 苯酚的质量 / 甲醛的质量物质量比 = 0.005 g / 0.007 g = 0.7143.实验结果表明,苯酚与甲醛之间发生了缩合反应,生成了目标产物。

实验讨论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加入少量碳酸钠以中和剩余的硫酸,否则剩余的硫酸会影响后续步骤。

2.模拟实验中使用的苯酚和甲醛均为有害物质,实验操作时需注意安全。

3.实验过程涉及到多个化学反应,需要了解反应机理,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4.实验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温度、时间等),确保实验结果可靠。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模拟苯酚与甲醛的反应,学习了实验化学基本操作,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解了苯酚与甲醛之间的缩合反应机理,增加了对实验化学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掌握实验操作要点,确保实验成功。

酚的酚醛缩合反应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酚的酚醛缩合反应方程式总结(默写版)

酚的酚醛缩合反应方程式总结(默写版)酚的酚醛缩合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重要反应之一。

该反应是通过将酚和醛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醇类化合物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酚的酚醛缩合反应方程式的总结:1. 酚和甲醛的缩合反应:酚 + 甲醛→ 缩合产物2. 酚和乙醛的缩合反应:酚 + 乙醛→ 缩合产物3. 酚和丙醛的缩合反应:酚 + 丙醛→ 缩合产物4. 酚和酮的缩合反应:酚 + 酮→ 缩合产物5. 酚和芳香醛的缩合反应:酚 + 芳香醛→ 缩合产物这些方程式简要总结了酚的酚醛缩合反应的常见类型。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的反应条件和产物结构可能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验中进行酚的酚醛缩合反应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获得目标产物。

请注意,以上方程式仅为总结,具体的反应细节和路线可能需要根据实验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参考资料:1. Smith, J. R. Organic chemistry: an acid–base approach, second edition.Boca Raton: CRC Press, 2010.2. Carey, F. A., & Sundberg, R. J.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fourth edition.New York: Springer, 2007.3. March, J.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reactions, mechanisms, and structure,sixth edition. Hoboken, NJ: Wiley, 2007.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具体的化学方程式,请自行查证。

苯酚与甲醛反应机理

苯酚与甲醛反应机理

苯酚与甲醛反应机理嘿,你们这群小年轻,别以为苯酚和甲醛反应机理是个高深莫测的东西,其实啊,就像两个人谈恋爱,有甜蜜,有苦涩,还有点小摩擦,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俩玩意儿的“罗曼史”。

那阵子,苯酚这位小姐姐,一脸傲娇地站在实验室的角落,那眼神,仿佛在说:“看什么看,本姑娘又不犯花痴。

”甲醛这位小伙子呢,在一旁悠哉地踱步,时不时冒出一句:“苯酚小姐,你看我怎么样?”这俩人,一个高冷,一个热情,互相看不上眼,却在一阵奇妙的化学反应中,有了交集。

那时候,我正端着茶杯在一旁喝茶,看着这俩家伙,心里直犯嘀咕。

嘿,这甲醛小伙子怎么就这么不要脸呢,非得往苯酚小姐姐身上凑?结果呢,俩人一接触,火花四溅,苯酚小姐姐瞬间变得柔情似水,一脸娇羞。

这其中的奥秘,啊,得从化学键说起。

苯酚小姐姐的羟基(-OH)对甲醛小哥哥的羰基(-C=O)充满了好奇,一来二去,俩人你来我往,羟基上的氧原子和羰基上的碳原子就亲上了。

然后,苯酚小姐姐的苯环上又多了一个碳氧双键,变成了酚醛树脂。

这期间,我看着俩人你侬我侬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

嘿,这化学反应,还挺浪漫的。

不过,这俩家伙也不是总那么和谐,有时候也会闹个小别扭。

比如,在反应过程中,苯酚小姐姐的羟基上的氢原子会跳到甲醛小哥哥身上,形成水分子,这叫缩合反应。

看着这俩家伙互相纠缠的样子,我忍不住拿起笔,记录下这个有趣的现象。

这化学反应,就像是人生,有欢笑,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有时候,你得耐心等待,有时候,你得调整策略,才能看到美好的结局。

如今,那俩家伙已经成为了我实验室里的“明星”,每当有人问起,我都会自豪地说:“看,这就是我培养出来的‘爱情结晶’!”嘿,这苯酚和甲醛的反应机理,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的性质一、物理性质特殊无色液体比水小香味。

:4 密度状态: 3 气味:2 1 颜色:任意比互溶, 是很好的有机溶剂:与水5 溶解性二、化学性质
Na2CHCHONa + H↑2 32羟基上氢的活泼性℃140CH—O—CH+
HO22255H浓SO42乙醇170℃CH=CH↑+
HO222HBr(NaBr与浓硫酸共热)OCHBr + HCH加热232O O作催化剂Cu(Ag),O2CHOHC CHCH33.
苯酚的性质一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纯净的苯酚是1 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能2 常温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以。

苯酚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中。

任意比混溶酒精洗涤。

3 苯酚有毒,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
即用化学性质二
乙醇、苯酚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实验内容实验主要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
OH(21mLCH
钠沉在液体底
部,钠可与乙醇注意擦干金
属钠表面52+小块)mL乙醚
并产生细小的气反应生成气
的煤油钠泡体OH1.5gCH56℃左右热50苯酚最好置于钠
浮在液面上四钠可与苯酚乙醚)2mL(处游动,产生较
水中微热,以滴管取用一反
应生成气+小块钠多的气泡
滴管,加入后充分振荡。


滴橙色-53乙醇还原了
+KMnO也可
用)(H(1mlCrKO4722生成OCrK溶液从橙色变溶液,
效果更加明)SO2mol/LH 72242的了浅绿色成绿色显滴入乙醇并振)Cr(SO 微热荡,342.
乙醇的脱水反应实验
内容实验主要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1

将浓硫酸(1)乙醇)烧瓶中溶液逐渐1(在如下附图一装与乙醇按比例预在浓硫酸催黑色变成浓置中加入15mL℃后)加热到170(2先混合可以节省化作用下,体硫酸与乙醇(产生大量气体,分别时间,同时使实发生消去反)的混:积比31通入溴水、酸性验更加安全应,生成气合溶液,加入少溶液中,两种KMnO,在洗气量沸石(2体乙烯)4加热时最迅速褪色溶液均瓶中加入)乙烯(2好使用排灯,可溶液,
2mol/LNaOH以使温度更加迅被酸性迅速加热到速升高到170溶℃KMnO4℃170(3)最好能在而使液氧化①将生成的气体之褪色实验后采取措施溴水中通入2mL将残余的3()乙烯C气H42体加以处理,以与溴水中的②将生成的气体教育学生提高环溴发生加成0.1mol/L通2mL+溶液中(HKMnO)境保护意识。

反应而使之4观察现象褪色.验证苯酚在不同
温度下水中的溶解度实验内容实验主要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观察苯酚不纯净的苯酚为无色晶体,的颜色、粉红色,且温度无气味状态、气较高时为液体,味有刺激性气味苯酚在冷水将少量苯酚(约苯酚不宜太少
2mL中溶解度较加入0.5mL)溶解性水中振荡,液体小,温度升浑浊,
加热,浑高溶解度增大
浊逐渐消
失.
苯酚的化学性质实验内容实验主要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滴入FeCl溶液3苯酚遇到取苯酚溶溶液变成紫色数滴就可,会变液
2mLFeCl,滴3过多颜色FeCl成紫色溶FeCl 入33加深反而会影液数滴响现象观察生成白色沉苯酚和溴水可以取溶
液苯酚溶液越稀,反应淀,振荡沉生成难溶滴加2mL,白色沉淀的现于水的白色沉淀,淀消失,继浓溴水象越明显此沉淀会溶于苯续加入又产酚中生白色沉淀.
1、如何证明苯酚的水溶液显酸性?通过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来证明
2、利用所给试剂:稀盐酸,
大理石,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苯酚钠溶液,仪器自选。

请你设计实验过程证明: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
拓展实验2-2:苯酚与甲醛的
反应课本实验要求注意点改进意见、合成线性酚醛树脂:1酚醛树脂、制取线型1苯酚取一支试管,加入2.5g酸性条件
下苯酚过时,%甲醛溶液,再加入,2.5mL40酚醛树脂体型量;制取,振荡,混匀,塞上带2mL 浓盐酸碱性条件下甲醛过时,中沸水浴玻璃导管的橡皮塞,至于
量。

将试管从水浴中取加热~8min5、必须用沸水浴加热,2出,并把生成物倒入培养皿中,观避免反应物因剧烈沸腾察生
成物的颜色和现象而损失过多
回流冷凝3、长导管起酚醛树脂的制取装置作用,防止反应物因剧、合成体型酚醛树脂:2烈沸腾而蒸发损失应先将苯酚和甲
醛苯酚2.5g取一支试管,加入的混合物加热,再
2mL3.5mL40,%甲醛溶液,再加入加氨水。

防止开始,振荡,混匀,塞上带玻璃浓氨水加热时
温度太低,中加热导管的橡皮塞,至于沸水浴反应物未大量反应。

将试管从水浴中取出,~58min 而氨水已挥发损失,并把生成物倒入培养皿中,观察生起不到催化作用成物的颜色和现
象.
课本实验要求注意点改进意见,浸乙醇3、加入适量氢氧化也可加泡几分钟,清洗,加热,不钠溶液试管久酚醛树脂便软化,逐渐溶解或变成细碎的颗粒状固体,同时溶液变粘稠,用水冲洗即可线型酚醛树脂为乳白色固体,实
验呈粉红色的原因是过量的苯酚被氧化所至,体型酚醛树脂是深黄色固体,呈棕黄色。

所至被氧化的原因是未反应的少量苯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