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强制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强制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强制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以脊柱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和骨盆大关节,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晨僵、脊柱关节疼痛和僵硬。
强制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强制性脊柱炎具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表现。
强制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主要包括脊柱疼痛、晨僵、脊柱活动受限、骨盆大关节疼痛和肿胀等。
患者常表现为晨间脊柱僵硬,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休息后好转,活动后加重。
此外,还可出现骨盆大关节疼痛和肿胀,以及脊柱活动受限等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强制性脊柱炎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指标的检测。
患者常伴有上述指标的升高,提示炎症反应活跃。
此外,HLA-B27抗原的检测也是诊断强制性脊柱炎的重要指标,约90%的患者携带HLA-B27抗原。
三、影像学检查。
强制性脊柱炎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MRI和CT等检查。
X线检查主要用于观察脊柱和骨盆大关节的病变,如骨质增生、骨桥形成等。
MRI和CT检查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软组织和关节的病变情况,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强制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纽约标准和ASAS标准,其中ASAS标准更注重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早期强制性脊柱炎的诊断更为敏感。
五、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强制性脊柱炎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及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对强制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有清晰的认识,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该疾病。
六、结语。
强制性脊柱炎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证”范畴,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劳逸不当等因素引起。
其病机主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等症状。
在诊断方面,中医骨伤科学注重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态、步态、关节活动度,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切脉等方法,综合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和证候类型。
同时,还会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 X 线、CT、磁共振成像(MRI)、血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治疗方面,中医骨伤科学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推拿按摩、针刀疗法、功能锻炼等。
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证候类型,辨证论治,选用相应的方剂。
例如,对于肝肾亏虚型患者,常选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祛风除湿;对于寒湿痹阻型患者,常用乌头汤加减,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对于湿热痹阻型患者,多选用四妙丸加减,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中药外用也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常用的有中药熏蒸、中药热敷、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
中药熏蒸是将中药煮沸后产生的蒸汽熏蒸患处,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
中药热敷则是将加热后的中药敷在患处,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中药离子导入是利用直流电将中药离子导入体内,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针灸治疗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肾俞、命门、腰阳关、大椎、风池、足三里、阳陵泉等。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第一腰椎Chance骨折一例论文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第一腰椎Chance骨折一例【关键词】脊柱炎;强直性;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中轴关节及四肢大关节,病理表现为“附着点病”,即受累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和关节囊的骨附着点为中心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3]纤维环骨化呈“竹节样改变”,造成胸腰椎广泛骨性融合、强直,使脊柱对外力的保护性缓冲作用大大减弱,且中晚期患者常并发废[4]有暴力也可发生脊柱骨折,骨折多发生在应力集中的下部颈椎椎及胸腰段,多表现为经椎间隙骨折,经椎体骨折(即chance骨折)比较少见[5]2009年10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第一腰椎chance骨折患者一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以“腰背部剧烈疼痛伴活动受限3天”为主诉入院。
患者入院前3天不慎自约50cm高处跌落,臀部着地,当即感腰背部剧烈疼痛且不敢活动,到当地医院行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示强直性脊柱炎,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故行卧床休养及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治疗,但疼痛未见缓解,且自感翻身时疼痛部位有骨擦音及骨擦感,故来我院再次行脊柱正侧位x线及三维ct检查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第一腰椎chance骨折,并以手术治疗为目的收入院。
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欠佳,精神可,二便正常。
既往强直性脊柱炎病史15年,未予系统诊治。
入院查体见被动侧卧位,脊柱呈圆弧状均匀后凸畸形,t12、l1棘突间可触及阶梯感,周围明显压痛、叩痛,脊柱胸段、腰段活动度明显下降,双下肢皮肤感觉、肌力未见明显异常,双侧提睾反射、肛门括约肌反射等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故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第一腰椎chance骨折,完善术前检查,择日于全麻下行胸腰段后路椎弓根万向钉固定术,术中于移动x光机监视下取常规俯卧位时见骨折明显分离移位,故于侧卧、屈髋屈膝位位完成手术。
术后加强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术后两周时患者原有症状明显减轻,并可于硬性腰围保护下行走自如。
强直性脊柱炎
• 误区二:是否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只是发出了儿童淋巴瘤发生风险增高的 警示,让患者知情,但是FDA也认为至今为止,经过充分权衡风险和 收益,适应症内的病人是可以使用这一类生物制剂的。
36
益赛普的特点
• 靶向治疗,针对性强:
– 可溶性TNF受体,阻断TNF作用 – 起效快,1-2周起效,晨僵、关节痛改善,血沉下降,疲倦乏力改善 – 长期使用可保护骨关节
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
• 可显著缓解AS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获得临床及放射学缓解 • 近期可控制症状,远期可改善关节结构及功能
• TNF拮抗剂起效快, 停药后易复发
• ASAS推荐: 对于有中轴病变者, 应用TNF拮抗剂之前无需尝试
传统DMARDs
34
TNF拮抗剂一览表
益赛普® E (依那西普) Etanercept 全人受体-抗体 R (英夫利昔) Infliximab 人-鼠嵌合 H (阿达木) Adalimumab 重组全人
740/25mg/瓶
2400/25mg
6300/100mg
7400
35
生物制剂 TNF拮抗剂治疗误区
• 误区一:费用昂贵!?
– 这类生物制剂在全球范围都是价格较贵的药物,研发和生产的成本非 常高。 – TNF拮抗剂被形容为“生物导弹”具有疗效确切而副反应小的特点。 – 益赛普的价格只是国外同类药物的1/3,性价比还是较高的。
•
•
6
TNF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类 风 关
小关节
致病因素
(遗传、感染、)
免疫系统 功能紊乱
TNF-
自 身 反 应 性 炎 症
脊柱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临床治疗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 主要侵犯 患者的脊柱 ,并且 累及到骶髂关 感 染 , 2例患者手术后 发生 了腰背疼痛 的症状 。对 上述 出现褥 节以及患者周 围关 节的一种慢性的炎性疾病 。由于强直性脊 疮 感染和腰背疼痛 的患者采用抗感染 以及 消炎止痛药物进 行 柱炎能够侵犯 患者 的外 周关节 ,也容易刺激患者 的肋 间神经 治疗 , 症状得到 了明显的改善 , 具体如表 1 所示 。 从 而引起 肋间神经痛_ l 】 。由于患有 A S的患者 的脊柱常常发生 3讨 论 骨质疏松 , 因而 , 发 生脊 柱骨折的几率也非常大 。本 文主要针 患者患有 强直性 脊柱炎能够使脊柱 自发性 地融合 ,并且 对5 0例强直性脊 柱炎脊柱骨折的临床资料进 行研究 , 从而对 同时会伴有 骨质疏松的情况 , 因此 , 患有强直性脊 柱炎 的患者 比分析 哪种治疗方法更加有效 。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常常会 发生脊柱骨折l 引 。根据 相关 的结果显示 , 患有强直性脊 1资料与方法 柱炎 的患者合并 脊柱骨折的几率为正常人 的 5倍 。应力骨折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1 1 年1 — 1 2月我 院收 治疗 的 5 0例强直 的好发生 的部位 主要 是颈椎以及腰椎 ,因为人体 的这两个部 性脊柱炎脊柱骨折 患者 。所 有的患者均采用 C T检查并确诊 。 位承受 的应力 比较 大。强 直性 脊柱炎的晚期通过并 发脊柱 的 其 中, 男性患者 2 8例 , 女性 患者 2 2例。年龄在 3 9 ~ 5 9岁之 间 , 应力骨折 , 在 医学上常常是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 的 。因此 , 值 平均年龄 4 2岁。这 5 0例患者的骨折部分为颈椎骨折 的有 3 O 得高度注意。当患者的骨质疏松非常严重的时候 , 容易 出现病 例, 胸腰颈椎骨折 的有 2 0例 。病程在 5 — 3 0年之 间 , 平均病 程 理性的骨折 ,甚至是非常轻微 的外 伤都 容易引起病理性 的骨 为 1 4年。 折 。脊柱骨折最常见 的就是颈椎骨折 , 颈椎 的 k 是多发的 1 . 2治疗 方法 : 对这 5 0 例患者先采用外 固定治疗 。主要 包括腰 部位 , 死亡率也在其他的骨折 中最高。 围和颈托等 。在搬 运的过程 中, 需要 注意患者 的体位 , 搬运 时 近年来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 ,麻 醉技术 的不 断进 要小心 ,从而避免发生人为的继发性 脊髓 完全损伤 。对这 5 0 步 ,对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 的手术 风险也在逐渐 降 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 的方法。对 3 O例颈椎 骨折 患者采用 的 低。我们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采用手 术治疗 的优势 在 是前路间盘切 除加 钢板 固定 和后 路减压植骨融 合螺钉 固定 的 于不仅能够稳定脊柱 , 还 能够 消除对患者脊髓神经 的压迫 , 从 手术方法日 。对胸腰颈椎骨折 的 2 O例患者采用 的是 前后露联 而能够更 加有效地避免 由于长期 的牵引而 引起 的并发症 。在 合手 术加 钢板 固定 的手术方式 。在手术后对这 5 0例患者进行 手术 中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 ,我们应该根据 患者的实际情况 临床 观察 , 并做好相关记录。 以及骨折 的类 型进行相关的选择。 1 . 3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9 . 0软件进行统计 , 对计量资料采 总之 , 通过本次对临床研究 的结果分 析 , 我们 得出相应 的 用卡方检验 , P < O . 0 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 : 通过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 骨折 的效果较好 , 死亡 2结 果 率较低 。并且在实际的手术 中, 我们应该 根据 患者 的实 际情况 表 1 临 床 结 果 对 比表 选择入路 以及 固定方式 , 从而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 复。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骨科专家共识
显著高于我国普通人群[6]。
本研究结果表明,AS 患者普遍存在OP 或骨量减少,并且这种AS 合并的OP 的改变采用传统的X 线片常难以发现,需要采用DEXA 来了解骨密度情况。
AS 引起OP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期在患者脊柱活动度无明显受限时,即无韧带骨化和脊柱强直时就可出现OP ,说明AS 继发OP 可能是疾病本身病理变化的一个方面,而并非仅是脊柱强直所致活动受限的结果[7]。
近来大多学者认为早期AS 患者的骨密度下降由疾病本身的炎症反应引起,即与疾病的持续活动性相关[8]。
本研究也显示,AS 相关OP 的发生与疾病活动性、累及关节数目、影像学骨质破坏程度等相关,炎性指标高、累及关节多、影像学分级高说明患者病情重,平时病情控制不佳造成影像学进展的同时也加速了骨吸收进而造成骨量下降。
本研究发现,AS 合并OP 患者的年龄和发病年龄均显著低于无OP 患者,而病程无明显差异,人体骨密度峰值大多在25岁左右,OP 的诊断标准仅适用于20岁以上人群,说明骨量积累主要在20岁之前完成,发病早造成患者骨量积累减少,直接造成骨密度峰值下降,因此更容易出现OP 。
本研究中,AS 患者病程为3个月 40年,有的患者病程很短即出现明显骨量下降或OP ,而有的患者病程很长却仅出现轻微的骨量下降或OP ,这一结果与既往报道的骨密度下降与AS 患者的病程无明显相关关系基本吻合[9],说明除病情活动外,发病年龄对骨密度的影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AS 的骨量丢失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普遍认为与炎症、遗传、废用等因素有关。
AS 骨量丢失与平时疾病状态、发病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AS 患者必须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并进行适当的骨折风险评估,进而达到防治OP 、控制病情并改善预后的目的。
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2011年)[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2曾艺君,周杰,黄求理.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95.3Mitra D ,Elvins DM ,Speden DJ ,et al.The prevalence of vertebral fractures in mild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nd their relationshipo to bone mineral demsity [J ].Rheumatology ,2000,39(1):85-89.4Meirelles ES ,Borelli A ,Camargo OP.Influence of disease activity and chronicity o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bone mass loss [J ].Clin Rheuma-tol ,1998,18(5):364-368.5Maghraoui AE ,Borderie D ,Cherruau B ,et al.Osteoporosis ,body composition ,and bone turnover in ankylosing spondylitis [J ].J Rheu-matol ,1999,26(10):2205-2209.6王文志,杨定焯,蒋建军,等.青年人群腰椎骨密度及标准差对骨质疏松检出率的影响:多中心、大样本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2008,50(12):9997-10000.7孔维萍,阎小萍,陶庆文.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5,33(10):31-33.8Ishida H ,Seino Y ,Taminato T ,et al.Circulating levels and bone con-tents of bone gamma -carboxyglutamic acid -containing protein are de-creased in streptozocin -induced diabetes [J ].Possible marker for dia-betic osteopenia [J ].Diabetes ,1988,37(6):702-706.9黄烽.应重视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9(8):513-515.(收稿日期:2013-03-07;修回日期:2013-08-11)(本文编辑:李晨)·全科医生知识窗·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骨科专家共识强直性脊柱炎(AS )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椎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脊椎关节强硬诊断标准
脊椎关节强硬诊断标准
脊椎关节强硬(通常称为脊柱强直)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的脊柱僵硬程度,在活动时其活动度是否下降,以及柔韧性是否降低。
这些临床表现有助于初步诊断脊柱强直。
2. 病史和体格检查: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脊柱是否存在压痛或触痛,并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脊柱的活动度。
3. 实验室检查:可以检查HLA-B27基因,如果呈阳性,这可能提示强直性脊柱炎。
4.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脊柱关节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如关节变窄或消失等。
这些影像学表现可以明确脊柱强直的病因。
通过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做出对脊椎关节强硬的诊断。
但请注意,具体的诊断标准和步骤可能因不同的医疗实践和专家而有所差异。
如有疑虑或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共识(全文)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共识(全文)1 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椎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据初步调查,我国AS的患病率约为0.3%,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
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发病年龄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病变特点是从骶髂关节开始,沿脊椎缓慢向上进展,或同时向下蔓延,累及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累及上肢关节少见。
早期病理性标志为骶髂关节炎,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
AS从初次出现慢性症状到确诊一般要经过5-10年。
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合理、及时的治疗。
2 AS的诊断标准近年来AS的诊断较多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表1)。
但随着对AS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一些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出现后,修订的纽约标准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
2009年国际脊柱夫节炎评估协会(The Assessment of SpondyIArthritis international Society,ASAS)制订的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中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图1)有助于早期AS的确诊和后期治疗方案的确定。
确诊AS:满足放射学标准加上临床标准1-3条中的任意一条。
骶髂关节炎X线分级:0级,正常;I级,可疑或极轻微的骶髂关节病变:Ⅱ级,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侵蚀、硬化,但关节间隙无改变:Ⅲ级,明显异常,至少伴有以下一项改变: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完全性关节强直。
3 AS的治疗方案治疗目标:(1)缓解症状和体征:消除或减轻症状,如背痛、关节痛、晨僵和疲劳;(2)预防和矫正畸形:减缓脊柱和关节破坏进程,对脊柱或髋、膝等大关节强直或严重畸形者通过手术矫正;(3)改善功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身体和心理机能,如脊柱活动度、社会活动能力及工作能力。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刘 齐,阎崇楠,王 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脊柱外科,沈阳 110004【关键词】 脊柱骨折;脊柱炎,强直性;外科手术;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 R 59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2957(2019)02-0145-05【DOI】 10.3969/j.issn.1672-2957.2019.02.014Research progress of treatment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combined with spinal fracturesLIU Qi,YAN Chong-nan,WANG Huan*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Shengjing Hospital,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4,Liaoning,China【Key Words 】 Spinal fractures;Spondylitis,ankylosing;Surgical procedures,operative;Review literature J Spinal Surg,2019,17(2):145-149·综述·作者简介:刘 齐(1988—),博士,主治医师;spinelq@qq.com*通信作者:王 欢 spinewh@sj-hospital.org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常见的累及中轴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固有的病理特征导致骨质疏松和脊柱生物力学性能下降,使脊柱逐渐硬化、出现后凸畸形,影响脊柱整体的平衡和灵活性,晚期脊柱多节段融合后像一个长臂杠杆,轻微外力即可导致脊柱骨折和神经损伤[1],这也使得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与其他骨折不尽相同。
由于骨质疏松和脊柱融合,AS患者椎体骨折发生率高出健康人群4倍[2],且多为经椎间隙的三柱骨折,同时至少10%的患者存在多处骨折[3-4];骨折好发于相对固定的胸腰椎和活动度较大的颈椎,最常出现在C6,7[5];此类患者出现神经损伤的概率是健康人群的11倍[6-7],且81%最初神经功能正常的患者会出现继发性神经损伤[6]。
脊柱骨折诊治指南
脊柱骨折诊治指南
诊断
临床表现
•脊柱骨折常伴随严重疼痛和活动受限。
•患者有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障碍、肌力减退等。
影像学检查
•X光、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是确诊脊柱骨折的必要手段。
•影像学检查能够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治疗
保守治疗
•轻度脊柱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包括静卧休息、颈颈固定等。
•保守治疗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症状和影像学变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
•严重脊柱骨折或有严重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常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能够稳定脊柱、复位骨折部位,减少神经系统损伤风险。
康复
•脊柱骨折康复过程需要经过康复训练和康复理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活动能力。
•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再次受伤和保持良好的体态。
结语
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创伤,诊断和治疗需由专业医生进行。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处理脊柱骨折患者,提供了诊断、治疗和随访等方面的指导,希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请根据需要调整分级。
强直性脊柱炎(1)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骶 髂 关 节 CT 改 变
Ⅱ级 多见于髂骨侧关节面的 模糊,局限骨质疏松和硬 化 多见于中下部的软骨下 骨质破坏和微小囊性变 关节间隙基本正常及韧 带关节局部糜烂或正常
强 直 性 脊 柱 炎 骶 髂 关 节 CT 改 变
Ⅲ级 软骨下骨质有明显破 坏和弥漫性硬化 关节边缘模糊并呈毛 刷状或锯齿状 骨质疏松和囊变明显 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 或宽窄不均,可部分 强直 韧带关节骨质破坏
强直性脊柱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
AS
男女比例 家族史 发病年龄 HLA-B27 RF 3-5:1 明显 10-30岁 (+) (-)
RA
1: 4 不明显 30-50岁 (-) (+)
病理
骶髂关节炎 关节受累 脊柱
附着点炎
(+) 大关节、少关节不对称 全部,上升性
滑膜炎
(-) 小关节、多关节对称 颈椎
掌 握 下 腰 痛 鉴 别 炎性 机械性 发病年龄 < 40 任何年龄 起病方式 渐起 急性 症状持续时间 >3月 <4周 晨僵 >1小时 <30分 夜间痛 常 无 活动 改善 加剧 SI压痛 多有 无 腰部活动 各方向均受限 屈曲受限 扩胸度 多减少 正常 神经检查异常 少 见 多见
临床表现-关节表现
纤维连接关节 和滑膜关节 均出现侵蚀 病变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面均模糊,边缘呈 小囊状骨破坏连成锯齿状,以髂骨面为重,周围骨质 硬化增白。
腰段强直性脊柱炎。椎体呈方形,小关节间隙狭 窄或消失,关节面模糊不清。椎旁韧带骨化连成 竹节样脊柱
脊柱X线改变
shining corners
正常骶髂关节CT片
关节外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就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与强直。
AS得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
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
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得病因未明、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与环境因素在本病得发病中发挥作用。
已证实,AS得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
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
健康人群得HLA-B27阳性率因种族与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得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就是AS患者得HLA-B27得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
AS得病理性标志与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
脊柱受累晚期得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
外周关节得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
肌腱端病为本病得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本病发病隐袭。
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与(或)晨僵,半夜痛醒。
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
咳嗽、打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
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
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24%~75%得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与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与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
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得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得特征之一。
髋关节与膝以及其她关节得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与残疾。
脊柱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脊柱骨折临床诊疗指南第一节颈椎骨折【概述】有头部外伤痕迹者,应注意是否有颈椎损伤的可能。
颈椎骨折分类:按损伤节段(1)寰枢椎骨折脱位(2)寰椎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3)枢椎齿突骨折及伸展型骨折(Hangman骨折)(4)C3-C7椎体骨折按损伤部位(1)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2)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附件骨折、脱位(3)一侧或两侧小关节交锁导致颈椎脱位(4)无骨折脱位的颈脊髓损伤(挥鞭伤)按稳定程度(1)稳定性颈椎损伤①单纯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椎体前缘压缩不超过1/3,后纵韧带无损伤。
②椎体前缘失脱骨折③单纯椎板骨折④单纯棘突骨折⑤无移位的侧块骨折⑥单纯横突骨折(2)不稳定性颈椎损伤①颈椎屈曲压缩型骨折②泪滴样骨折③颈椎前脱位④颈椎爆裂骨折⑤颈椎后脱位【临床表现】颈椎损伤后,头颈枕部疼痛,活动受限,损伤部位有压痛。
脊髓休克表现: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消失,胸式呼吸消失;四肢迟缓性瘫痪,生理反射消失。
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上颈髓(C1-C4):累及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麻痹,同时因膈肌瘫痪造成呼吸困难。
不同程度的四肢痉挛性瘫痪。
可伴有心血管症状。
中颈髓(C5-C7):累及躯干部位感觉平面;下肢痉挛性瘫痪;上肢迟缓性瘫痪。
下颈髓(C8-T1):累及躯干部位感觉平面;下肢痉挛性瘫痪;上肢可见爪形手。
诊断:根据严重外伤史,临床表现和X线可以明确诊断。
X线正侧位片不仅可以显示骨折,并能判断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必要时应行脊髓造影、CT或MRI,以明确骨折、椎间盘突出及脊髓损伤。
注意评估患者的生命征和脊髓损伤情况。
【治疗原则和方案】1.现场急救2.支持治疗:首先对患者的生命征进行评估,积极抢救患者生命。
呼吸困难者,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甚至机械通气。
待病情稳定后再处理脊椎骨折。
3.保守治疗:稳定性颈椎骨折脱位、压缩或移位较轻者,可行保守治疗。
常用方法包括:卧床休息、枕颌带卧床牵引复位、颅骨牵引、Halo头胸固定架牵引等。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选择 此病竟是如此严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与治疗选择此病竟是如此严重
导语:要想诊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可以从临床来看,腰痛、僵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
要想诊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可以从临床来看,腰痛、僵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等,面对这些症状,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是根本。
一、诊断
1.临床诊断标准:
(1) 腰痛、僵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
(2) 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3) 胸廓活动度较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减少。
2.放射学标准: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
确诊AS标准: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
可能AS标准:①符合3项临床标准;②符合放射学标准,但不具备任何临床标准(除外其他原因所致骶髂关节炎)。
为了对AS早期诊断,1977年Calin等提出AS临床筛选标准,其标准如下:①40岁以前发生的腰腿痛或不适;②隐匿发病;③隐袭性背部不适病史持续3个月以上;④伴有晨僵;⑤上述症状活动后可改善。
结合家族史及HLA-B27检查,上述5条标准中有4条以上符合者可诊断。
二. 治疗
AS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无根治方法,亦无阻止本病进展的有效疗法。
许多病人骶髂关节炎发展至I或III级后并不再继续发展,仅少数人可进展至完全性关节强直。
AS治疗的目的:①控制炎症,减轻或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
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脊柱骨折是指脊椎骨折,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导致的。
脊柱骨折可分为不稳定和稳定两种类型。
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稳定性骨折,即骨折断端对齐良好、无明显移位、无神经损伤或脊髓损伤的患者。
(1) 休息和限制活动:初始休息是治疗脊柱骨折的关键,患者需要限制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活动,以减少对受伤部位的额外损伤。
(2) 设立支架:支架可有效减少脊柱骨折的移动,有助于骨折的修复和愈合。
支架可以通过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来减少疼痛和炎症,让骨折两端的骨块能够更好地愈合。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消炎药和肌肉松弛剂等。
镇痛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消炎药则可以减轻炎症反应,肌肉松弛剂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4) 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脊柱骨折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非常重要。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肌肉锻炼和物理疗法来促进骨折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不稳定性骨折,即骨折断端移位明显或存在神经损伤或脊髓损伤的患者。
(1) 脊柱内固定术:脊柱内固定术是指通过植入金属板和螺钉等器械来维持骨折两端的稳定。
这种手术可以确保骨折断端的良好愈合,并恢复脊柱的形态和功能。
(2) 植骨术:植骨术是指将患者自身骨组织或人工骨组织移植到骨折两端,促进骨折的愈合和骨组织的再生。
植骨术可以增加骨折断端的稳定性,促进骨的愈合。
(3) 脊髓损伤的处理:如果脊柱骨折伴有脊髓损伤,需立即采取措施保护脊髓,防止进一步的神经损害。
手术治疗包括减压术和脊髓牵引术等,旨在减轻脊髓的压力,恢复神经功能。
(4) 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来加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和恢复功能,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患者应尽早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2010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1 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日本本土人为0.05%~0.2%,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
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
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40岁以后及8岁以前发病者少见。
AS的病因未明。
从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发挥作用。
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
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
健康人群的HLA-B27阳性率因种族和地区不同差别很大,如欧洲的白种人为4%~13%,我国为2%~7%,可是AS患者的HLA-B27的阳性率在我国患者高达90%左右。
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
脊柱受累晚期的典型表现为“竹节样改变”。
外周关节的滑膜炎在组织学上与类风湿关节炎(RA)难以区别。
肌腱端病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2 临床表现本病发病隐袭。
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
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
部分患者有臀部钝痛或骶髂部剧痛,偶尔向周边放射。
咳嗽、打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
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
多数患者随病情进展由腰椎向胸、颈部脊椎发展,则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活动受限或脊柱畸形。
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
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常只累及少数关节或单关节,下肢大关节的关节炎为本病外周关节炎的特征之一。
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出现在发病早期,较少或几乎不引起关节破坏和残疾。
强直性脊柱炎 病情说明指导书
强直性脊柱炎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强直性脊柱炎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脊柱的慢性进行性炎症,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可能跟一些细菌感染也有关。
病变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椎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膝关节痛、踝关节痛等,可伴有晨僵。
英文名称: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部位:背部,脊柱常见症状:腰背痛、髋关节痛、膝痛、踝痛、眼红、眼痛、视力下降主要病因:病因不明,跟遗传和感染等因素有关检查项目:血沉、类风湿因子、X 线、CT、磁共振重要提醒: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后应及时进行诊治,及时、正确的治疗可降低发生严重脊柱和关节畸形的风险。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特点三、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病因不明,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其发病还可能跟一些细菌感染有关。
基本病因1、遗传因素主要易感基因是 HLA-B27,迄今已发现210种以上的 HLA-B27亚型,其中 HLA-B2704,B2705等是 AS 的易感单倍体型。
在 MHC 区和非 MHC 区域还存在 AS 的其他易感基因。
拥有 HLA-B27这种基因的人可能并不会发病。
2、感染因素 AS 可能还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志贺菌、沙门菌和结肠耶尔森菌等某些肠道病原菌感染有关,这些病原体激发了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造成组织损伤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基本病因:1、遗传因素主要易感基因是 HLA-B27,迄今已发现210种以上的 HLA-B27亚型,其中 HLA-B2704,B2705等是 AS 的易感单倍体型。
在 MHC 区和非 MHC 区域还存在 AS 的其他易感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郭昭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轴骨,包括脊柱﹑骶髂关节及髋关节等,引起局部疼痛及进行性关节僵硬,最终导致关节的骨性强直与畸形。
由于AS 本身的病理特点,使AS 病人易于伴发脊柱骨折,而且一旦发生骨折,常导致严重的后果。
AS 伴发的脊柱骨折在损伤机制﹑发生率﹑好发部位﹑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合并症等方面,均有其特点,与一般的脊柱骨折有某些不同。
因此,误诊﹑漏诊或处理不当的报道屡见不鲜。
一、AS 脊柱骨折的发生机制
正常的椎间盘和韧带富有弹性,使脊柱有可能朝各方向活动,且有减缓震荡力的作用。
AS 病人椎间盘和韧带骨化后,间盘和韧带弹性及活动度明显减少,加之这种骨化的韧带质地常较脆,脊柱用力后伸时易引起骨化的韧带断裂。
此外,AS 还常引起椎体的骨质疏松,使椎体抗压及抗张能力明显减弱。
这些变化均使AS 病人发生脊柱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轻微外伤或慢性劳损就可引起椎体横断骨折,或骨化的椎间盘及韧带的断裂。
由于脊柱的前纵韧带﹑椎间盘﹑后纵韧带﹑棘间韧带及关节囊韧带等均可发生骨化,使强直的脊柱向一根长骨,因此,AS 病人一旦发生骨折,常同时累及脊柱的前﹑中﹑后三柱,使骨折非常不稳定。
同时由于AS 常伴发后突畸形,使脊柱的杠杆力增大,强大的杠杆力集中于骨折线,使骨折容易引起脱位及假关节形成。
二、AS 脊柱骨折的特点
有关本病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 1.5% ~23% 不等。
尽管总的发生率并不算太高,但AS 合并脊柱骨折的发生率,比正常人发生脊柱骨折的机率高 3.5 倍。
本病最好发于下颈椎及颈胸交界处,可能与该处的解剖特点有关,下颈椎﹑颈胸交界及胸腰段为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较大的颈椎﹑腰椎的交界处,应力相对集中。
导致AS 脊柱骨折的外伤往往较轻。
损伤机制多为过伸伤。
多为三柱骨折,且容易伴发脱位。
AS 脊柱骨折容易并发脊髓(神经)损伤,尤以颈椎骨折伴发颈脊髓损伤多见。
这可能是由于AS 合并的脊柱骨折多同时累及前﹑中﹑后三柱,故骨折常常相对不稳定,加之骨化的脊柱象一根长骨,强大的杠杆力使骨折后容易伴发脱位。
此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椎体骨质疏松,骨折后松质骨出血较多,容易并发硬膜外血肿,可能也是其骨折后易致神经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对于颈椎,AS 胸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少。
AS 脊柱骨折的死亡率高。
死亡原因主要为肺功能衰竭及脑血管意外。
AS 脊柱骨折多为经椎间隙骨折,此处为强直脊柱的最薄弱处。
三、AS 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AS 脊柱骨折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三类:新鲜骨折和/或脱位,也有人称为剪力骨折(s hearing fracture );假关节形成或称应力骨折;椎体压缩骨折。
1. 新鲜骨折及其X 线特征
此类骨折多发生在颈椎,常有较明确的轻外伤史,损伤机制多为过伸伤。
伤后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多伴有神经(脊髓)损伤。
新鲜骨折在X 线平片上可见到骨折线,骨折通常累及三柱。
前柱及中柱骨折经椎体时,在椎体上可见横行或斜行走向的骨折线。
而当骨折经椎间隙时,椎间盘
内常难以见到骨折线,但可见到骨化的前纵韧带断裂影。
后柱骨折常表现为同节段的椎板骨折,同节段或相邻节段的关节突骨折,也可表现为骨化融合的棘突间韧带的连续性中断。
由于脊柱生物力学性能的改变,骨折后常伴发移位,包括椎间隙前方的分离移位以及向后的成角移位,严重者可见脱位或半脱位,但移位及脱位程度常常较轻。
2. 应力骨折(或称假关节形成)及其X 线表现
此型病变常发生在胸椎和腰椎,尤以胸腰段多见。
常没有明确的外伤史。
多因腰背痛或其它疾病拍片时偶然发现。
神经损伤不多见,即使有也常较轻。
应力骨折在X 线平片上的特征性改变,为骨折平面的椎间盘处存在椎间盘- 椎体的破坏性病损(Andersson's lesion ),表现为两相邻椎体的终板面有广泛的软骨下骨质破坏,边缘不整,周围伴有骨质硬化。
间盘间隙可不规则增宽。
四、AS 脊柱骨折的诊断
尽管AS 脊柱骨折并非疑难杂症。
但由于引起骨折的创伤常较轻,甚至无明显外伤,因此临床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特别在患者伤后未出现截瘫症状时更易发生。
一旦漏诊或误诊,常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已分别有假关节形成误诊为椎体结核﹑椎体肿瘤报道,也有下颈椎骨折误诊为锁骨骨折的文献报告。
产生延误诊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引起骨折的暴力常较小,大部分为行走时摔倒,有些则无明显外伤史,未引起患者及医生的重视;( 2 )强直性脊柱炎的长期疼痛使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增强,骨折造成的疼痛或被AS 本身的疼痛所掩盖,或被病人和医生误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复发” ;( 3 )此类骨折好发于下颈椎及颈胸交界处,肩部的阻挡常使此处的骨折难以在普通X 光片上被及时发现;( 4 )强直脊柱本身的韧带钙化及骨质疏松,有时会使骨折线难以辨认。
( 5 )骨折端的缺血性坏死,创伤性骨硬化易被误诊为椎体慢性细菌性炎症;( 6 )部分医生对该骨折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对于一个有AS 病史的病人,如有新近出现或加重的颈痛﹑胸背痛或腰背痛,经卧床休息后无明显缓解,有或轻或重的(常常较轻)外伤史,则应高度怀疑伴发脊柱骨折的可能。
对于没有明确外伤史的上述情况,也应想到脊柱骨折的可能。
一旦临床怀疑脊柱骨折,则应在仔细的临床查体的基础上,常规拍摄全脊柱正﹑侧片,以明确是否有骨折及骨折的部位,同时避免遗漏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的骨折。
如果临床高度怀疑有骨折,而普通X 线又未能提供骨折的证据,则应加照断层或进行CT (包括三维重建)检查。
如断层片和CT 检查仍正常,而临床又不能完全除外骨折,则骨扫描可能有助于明确或排外诊断。
对于伴发神经损伤的病人,或有假关节形成的病例,以及临床怀疑有硬膜外血肿者,MRI 也是十分有价值的一项辅助检查手段。
五、AS 脊柱骨折的治疗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并发的脊柱骨折多为不稳定骨折,因此一旦确立诊断,在转运及输送途中,应密切注意病人的体位,可靠地固定骨折部位,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不同于一般的脊柱骨折,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术前牵引的方向应与原畸形方向保持一致,重量也不宜过大。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脊柱骨折的治疗,早期的文献多推荐保守治疗。
主要原因是有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伴全身其它脏器尤其是呼吸器官的的损害,手术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
但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及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主张手术治疗的学者越来越多,这些作者认为,较之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能更好地稳定脊柱,同时也能更直接地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可更有效地避免因长期牵引及外固定引起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病人,只要病人身体条件允许,可行手术治疗。
本病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也是减压及融合稳定。
减压方式的选择与一般的脊柱骨折无太大差别,主要取决于压迫来自何方,但多数学者认为,单纯的椎板切除减压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病人是不可接受的。
由于骨折多累及三柱,稳定性差,因此,与一般的脊柱骨折不同,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对融合及稳定的要求更高。
多数学者主张对于三柱骨折及假关节形成的
病例,应行360 度融合。
内固定对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病人也是必须的。
为了减少内固定物所承受的应力,同时避免因骨质疏松引起的内固定物松动,有学者主张,对于使用后方固定者,固定的范围不应仅局限于骨折的间隙,而应向上﹑下各延伸1-2 个节段。
由于颈椎所受应力相对较小,因此单纯的前路椎体间融合加钢板固定可能也能以使骨折局部稳定,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骨折后出现肺部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机率高于一般的脊柱骨折,死亡率也远远高于一般的脊柱骨折。
此外,椎体的骨质疏松使术中出血较多,韧带的骨化使正常的骨结构变得难以辨认,这些均使手术的风险性增大。
因此,应注意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