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9-遗传与进化

合集下载

浙江地区2019届中考一轮复习科学课件:第9讲 遗传和进化(共51张PPT)

浙江地区2019届中考一轮复习科学课件:第9讲 遗传和进化(共51张PPT)

3.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示意图
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 DNA 分子,一个 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1)遗传性疾病是指因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 病,可通过生殖传到下一代。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 血友病等。如白化病患者不能合成黑色素,就是因细胞内控制黑色素合成 的基因发生变异而引起的;先天愚型患儿生长迟缓,学会坐、立、走都很 晚,智力低下,这种遗传病就是由于患儿细胞中多了一条第 21 号染色体而 引起的。
(2)生物进化的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3)植物的进化顺序:原始藻类植物→ 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种子 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
3.达尔文进化论 (1)达尔文认为,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 自然选择 的结果,并且都
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因此, 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 亲缘 关 系。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3)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有四个要点:①过度繁殖; ② 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④
变异
2.生物的
①知道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a 〕 ②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a 〕 ③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a 〕
进化
内容 索引
课前
知识梳理
查漏补缺,夯实基础
课堂
随堂
考前聚焦
跟踪演练
以例求法,掌握技巧
当堂测评,巩固提高
课前
知识梳理
返回
一、遗传和变异 1.识别遗传与变异的现象 (1)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后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

初中生物进化与遗传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进化与遗传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进化与遗传知识点梳理生物进化与遗传知识点梳理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进化和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对于初中生物学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中关于进化和遗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一、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1. 进化的定义:进化是物种在数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上,通过基因的突变、选择和遗传等机制发生的遗传变化。

2.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进化的起源,指基因组中的变异。

例如,点突变和插入/删除突变。

3. 进化的证据:- 古生物学证据:化石记录了生命的演化过程,可以了解到古代物种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 生物地理学证据: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反映了物种的起源和迁移。

- 比较解剖学证据: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似性,例如手的骨骼结构相似性,反映了它们的共同祖先来源。

- 分子生物学证据:DNA序列和蛋白质序列的比较揭示了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二、自然选择和适应1. 自然选择的概念:自然选择是对适应性特征的自然筛选过程,使更适应环境条件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

2. 适应:适应是指物种或个体适应环境条件的特征和功能。

例如,鸟类的翅膀和鱼类的鳃都是适应于它们的生存环境。

3. 拟态:拟态是物种进化的结果,指生物体由于环境选择而表现出的相似特征,例如鸟类和昆虫的翅膀。

4. 同域异祖现象: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可能通过进化产生相似的适应特征,例如翼龙和现代鸟类之间的翼的形态相似。

三、人类进化1. 人类的起源: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古猿类,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先驱人、古人和现代人。

2. 人类智力的进化:人类智力的进化是人类进化的重要特征。

大脑的进化使我们能够思考、创造和使用工具。

3. 人类的直系祖先:人类的直系祖先是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他们与现代人有共同的祖先。

四、遗传与遗传变异1. 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是指性状在后代中传递的过程。

遗传物质是DNA,它通过遗传元件基因的编码和表达,决定了个体的性状。

初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对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演化起着关键作用。

掌握初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和生物世界的演变过程。

在本文中,我将梳理初中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让你能够全面了解这一重要领域。

首先,我们来谈谈遗传的基本原理。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将其父母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遗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在遗传过程中,存在显性和隐性两种基因表现方式,显性基因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需要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才能表现。

此外,还有一种基因叫做基因突变,它可以突然改变一个个体的基因组。

基因突变是生物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遗传的重要定律是孟德尔定律,它描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实验进行于19世纪,他利用豌豆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原理。

他提出了分离定律和独立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每个个体所具有的基因是由父母个体随机组合而来的,分离并且可以独立地传给下一代。

独立定律则指出,基因间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

遗传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以DNA的形式存在。

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它是生物体内存储遗传信息的分子。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胞嘧啶)组成,这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个体特征的不同。

DNA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将自身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功能。

进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反映了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和演化过程。

进化理论最早由达尔文提出,他认为生物的演化是由于物种间的竞争和适应环境的压力。

进化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变异来实现。

自然选择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和繁殖。

适应环境差异的个体会逐渐积累有利的基因,并传递给下一代。

变异是指个体间存在遗传信息的不同,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进化理论还涉及到进化的证据和过程。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生物遗传与进化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生物的遗传性状以及物种的进化发展过程。

通过对遗传与进化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变异、遗传和演化机制。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进行梳理,并简要介绍每个知识点的内容。

1. 遗传基础- 人的性别遗传:人类的性别由X和Y染色体决定。

女性的性别染色体组合为XX,男性为XY。

因此,男性是由父亲传递给子女的。

- 基因与表型:基因决定了生物个体的表型特征,它是DNA分子的一部分,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的突变和重新组合会导致新的基因型和表型的产生。

- 高尔基体遗传物质:高尔基体是细胞中的小器官,它具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

受母亲遗传,所以线粒体遗传特征可以用来追溯人类的家族渊源。

2. 遗传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杂交的研究,提出了两个基本定律。

第一定律是同等性状的互斥,即同时存在的两个相对性状只表现其中一个。

第二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

- 链式随机分离定律:该定律认为当两对连锁基因处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它们在基因分离过程中不能独立地随机分离。

它们会根据它们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一起传递给后代。

- 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指在个体表现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基因,而隐性基因则指存在于个体细胞中,但在表型上不表现出来的基因。

3. 进化机制-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它认为在自然界中,适应环境的个体具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概率,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难以繁殖。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性更强的个体后代数量会增加,从而改变物种的特征。

- 突变:突变是生物遗传中的一种改变。

它是由基因或染色体突然发生的变异所导致的。

某些突变可能会导致个体获得新的特征,从而在进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适应性放大:适应性放大是指在物种的进化过程中,对某一特定特征的选择会导致该特征的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从而提高个体的适应性。

中考科学基础复习 第11课 遗传与进化课件

中考科学基础复习 第11课 遗传与进化课件

【解析】
A、B、C 选项叙述的都是“用进废退”学说。根据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啄木鸟的长舌、盲鼠逐渐失去视觉、蛇的四 肢退化、 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B、C 错误,D 正确。
【答案】
D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1
【类题演练 1】 (2014· 安徽)长颈鹿的颈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观点, 其原因是 ( ) A.繁衍后代的需要 B.代代经常使用,吃高处的叶子的结果 C.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D.短颈的个体被淘汰,长颈的个体被保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1)细胞核
(2)具有
(3)①③
9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专题一
遗传和变异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繁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是生 命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使子代生物能获得祖先的优良性 状,变异使生物产生不同于祖先的新的性状,从而适应与 祖先不同的新环境;依据变异的原因可以将变异分为可遗 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 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 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 的,既可出现有利变异,也会出现不利变异。
【解析】 达尔文认为生物都存在差异,同种个体之间并不都是 一样的。长颈鹿的祖先中有的颈和前肢长些,有的则颈和前肢短 一些。这种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在干旱时, 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因为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树叶,比颈和前 肢短些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并通过繁殖将这种特征传递给 后代。这样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长的特征逐 渐积累,就产生了现在这种长颈鹿。
【答案】 D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件 12

中考科学复习 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专题9 遗传和进化自然科学课件

中考科学复习 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专题9 遗传和进化自然科学课件
答案: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演化。
12/10/2021
据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分布规律可推 测: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 A )
A.越高等 B.结构越简单 C.体型越大 D.陆生种类越少
12/10/2021
12/10/2021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在某地的同一地层中,找到了几种生物的化石。 对于这几种生物,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 ) A.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 B.它们的身体结构相似 C.它们的食物种类相似 D.它们的生存年代相近
12/10/2021
【解析】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 质称为染色体,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 质组成;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DNA 由两条长长的、 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上面有特定遗 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 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遗传 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因此, 选项 B 的叙述是错误的。
【答案】B
12/10/2021
4.人的有耳垂、无耳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耳垂、无耳垂由相同的基因控制
B.控制有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 DNA 上的某个
片段
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变异现象
D.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遗传现象
12/10/2021
【解析】本题考查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控制有 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一对,而不是相同的。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12/10/2021
【解析】北京和拉萨两地甘蓝的不同,是受环境 的改变引起的,没有改变遗传物质,因此是不可遗传 的。

中考科学第九章遗传与进化精品课件

中考科学第九章遗传与进化精品课件

一、选择题
1.在一棵树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说明( )
A.遗传是普遍存在的
B.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D.选择是普遍存在的
答案:B
2.人的指纹重复的概率极小,常被用来鉴别身份,被称
为“人体身份证”。决定每个人指纹这一性状的是( )
A.无机盐
B.基因
C.葡萄糖
D.蛋白质
答案:B
3.2011·台州初级中学模拟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 )
简单生物体内的基因较少,复杂生物体内基因相对较多,B 错。生物 都存在变异,是由于基因的改变,C 错。基因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 胞核内的染色体上,D 选项正确。
【答案】D
要点三 生物的进化 如图所示是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有的长,有的短,这说 明变异是________的。
解析: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虽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其 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核区。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体现 在生物性状的改变更适应环境,由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则自然选 择的本质就是对基因的选择。
答案:B
11. 2011·金华第四中学模拟 太 空 育 种 是 利 用 宇 宙 飞 船 等 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 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太空育种( )
【解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生物都存在着变异,同种个体之 间并不都是一样的(即变异是不定向的)。长颈鹿的祖先中有的颈和前肢 长一些,有的颈和前肢短一些。这种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 果。如在干旱时,颈和前肢长的个体,因能够吃到树上高处的树叶,比 颈和前肢短些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并通过繁殖将这种特征传递给 后代。这样通过自然的选择,经过漫长的年代,颈和前肢长的特征逐渐 积累,就产生了现在这种长颈鹿,而颈部和前肢较短的个体则被淘汰了。

初中生物知识点遗传与进化

初中生物知识点遗传与进化

初中生物知识点遗传与进化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生物的遗传特征以及下一代生物的遗传方式。

而进化则是生物在长时间的演变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改变形态和功能的一种现象。

以下是初中生物中关于遗传与进化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一、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染色体则是由DNA、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细胞器官。

人类每个细胞都包含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

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通过研究豌豆的遗传规律,提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1. 隔代性状定律:当纯合子与杂合子结合时,后代表现出纯合子的性状,并将该性状随机地传给下一代。

2. 自由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配子的形成过程中是独立分离的,即互相组合的可能性与数目无关。

三、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体内部基因的组合。

表型则是通过基因型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个体特征。

一个基因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称为等位基因。

四、突变与自然选择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性变异的过程,是进化的基础。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有利于生物存活和繁殖的个体,逐渐进化为更适应环境的型态。

五、遗传变异与环境适应生物通过遗传变异来适应环境,遗传变异可以分为连续性变异和突发性变异。

连续性变异指的是变量在种群中发生连续分布的变异,而突发性变异则是在基因突变的基础上,产生较大程度的新变异。

六、进化理论和证据进化的理论包括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性选择学说,以及现代合成进化理论。

进化的证据主要有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生物地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

七、人类的遗传与进化人类的遗传与进化同样受基因和环境的影响。

人类遗传的研究主要包括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遗传多样性和人类起源等方面。

总结:初中生命科学的遗传与进化知识点对于理解生物学以及人类自身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基因、染色体、遗传定律、突变、自然选择等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理解进化的道理和过程。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

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总结生物遗传与进化是初中生物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遗传学研究了物种内部和不同物种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规律,进化学则关注物种的进化过程和演化机制。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内容。

一、遗传基本概念1.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单位,由DNA分子组成。

2. 父母个体的基因信息决定了子代的性状,具有遗传性。

3. 个体的性状由基因对所决定,其中一个基因来自父亲,另一个来自母亲。

4. 有些基因对表现型的影响具有显性(DOMINANT)和隐性(RECESSIVE)之分。

二、遗传的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的实验结果揭示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分别是相对独立性、性状的分离和重新组合规律。

- 相对独立性规律:不同性状的遗传基因在个体的配子中是相对独立分离的。

- 分离与重新组合规律:杂交后代的性状在后代中重新组合,出现不同表现型的比例。

2. 染色体遗传规律:- 人类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相同的,称为同源染色体,最后一对是性染色体。

- 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男性为XY,女性为XX。

- 基因位点:染色体上的一段特定位置,决定了一个基因。

三、遗传的描述方法1. 遗传图谱:利用遗传连锁分析建立的基因相对位置图谱,标记各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关系。

2. 配子组合表:用于描述基因在配子中的排列组合形式,可以预测某个性状的后代出现的概率。

四、突变与进化1. 突变:即基因突变,指基因发生变异或失活,可能由各种外界因素引起。

2.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基础,也是物种进化的源泉。

3.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基因变异有利于个体存活和繁殖,逐渐在群体中传递下去,这就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

4. 进化:物种在环境变化中发生的遗传变异,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积累,最终导致了物种的进化和多样性。

五、人类与进化1. 人类进化历程: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漫长的进化历程,分为直立人、智人等不同物种。

初中生物进化和遗传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初中生物进化和遗传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初中生物进化和遗传知识点总结与归纳生物进化和遗传知识点总结与归纳进化和遗传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的机制。

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进化和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学中的进化和遗传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领域。

一、进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 进化的定义:进化是指物种在适应环境中的逐渐变化并且产生新物种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适应性强的个体会生存下来并传递有利的基因给下一代,从而导致物种逐渐改变。

2.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来自于化石记录、生态位的变化、胚胎发育的相似性、分子证据和生物地理学。

这些证据都表明物种在地球上的存在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3.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认为,物种的变化是由于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的结果。

适应性强的个体能够存活下来并传递其有利的基因给下一代,从而推动了物种的变化和进化。

二、遗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遗传的定义:遗传是指生物种群中遗传物质(如基因)在代际间的传递和变化的过程。

遗传是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基础。

2.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部分,它携带着遗传信息。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性状和特征。

3. 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遗传物质在有性和无性生殖中的传递方式不同。

有性生殖中,遗传物质通过配子的互相结合来传递;无性生殖中,遗传物质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来传递。

4.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研究,总结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即显性和隐性基因的存在、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这些规律被称为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三、进化和遗传的关系1. 进化与遗传的关系:进化和遗传是紧密相关的。

遗传是进化的基础,进化通过影响基因频率来改变物种的遗传特征。

2. 突变和进化:突变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过程,突变为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变异源,从而推动了物种的进化。

3. 自然选择和进化: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点

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点

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点一、知识概述《遗传与进化》①基本定义:遗传呢,简单说就是生物把自己的特征传递给后代的一种现象。

比如说人吧,孩子长得像父母,那就是遗传在起作用。

父母的一些特征,像眼睛大小、头发颜色这种,通过遗传就到了孩子身上。

进化呢,就是生物随着时间慢慢发生变化。

就像现在的马,老祖先可不是这个样子,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逐步进化成现在这样,更高大、跑得更快了。

②重要程度:在生物学里,这可是特别重要的部分。

遗传学能让我们知道生物各种特征怎么在代际之间传递,对改良农作物、治疗遗传病等方面都很关键。

进化理论解释了生物多样性的来源,就像地球上为啥会有这么多种类的动植物,都能从进化这方面找到答案。

③前置知识:得大体知道细胞结构、生物繁殖方式这些基础知识。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繁殖过程和遗传、进化可是紧密相连的。

要是连细胞都不清楚,理解遗传物质怎么传递啥的就很费劲。

④应用价值:实际应用好多呢。

在农业上,可以培育优良品种。

比如说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就是巧妙利用了水稻的遗传特性。

在医学上,理解遗传规律,能对遗传病做预测、诊断和治疗。

就像有些家族遗传病,了解遗传机制后,医生就可以给病人建议,看看怎么预防传给下一代。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在生物学体系里,遗传与进化是核心内容。

细胞里的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物质,基因的变化、传递构成了遗传的主要部分。

而进化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众多生物经过漫长时间,由于环境等多种因素出现的变化积累。

②关联知识:和细胞生物学关系密切,像基因就在细胞的染色体上。

和生态学也沾边,环境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比如一个地方的温度、食物等环境改变了,生物就可能因为适应环境而进化。

③重难点分析:难点在于理解基因的复杂作用以及进化的机制。

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很复杂,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

进化这方面,理解自然选择等动力怎么让生物慢慢变个样不容易。

重点就是掌握遗传规律,像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里占很重要地位。

中考科学总复习 遗传和进化课件

中考科学总复习 遗传和进化课件

C
A 害虫只形成抗药性变异的结果
B 遗传的结果
C 农药对害虫进行选择的结果
D 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2021/12/9
第十七页,共十九页。
4、某小岛上存在着尺蛾的两个(liǎnɡ ɡè)变种,该 地区原为森林,后开发为工业区。下表为该地 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比;
灰尺蛾 黑尺蛾
森林时期
0.99
杂种的生命力比双 亲 强的现象, (shuāngqīn) 叫杂种优势。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2021/12/9
第七页,共十九页。
基因工程 : (jīyīn gōngchéng)
完全(wánquán)按照人的意愿重新 组合基因的技术叫基因工程
细胞→细胞核→染色体→
2021/12/9
蛋白质
遗传物质
第八页,共十九页。
B 这些动物不能随环境变化而产生有利变异
C 这些动物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
D 这些动物某些器官由于不经常使用而退化,造成 种群绝灭
2021/12/9
第十六页,共十九页。
练习(liànxí)
3、长期(chángqī)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
越差,这是因为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产生抗
药性的原因是( )
双螺旋结构模型。 2021/12/9
第五页,共十九页。
基因(jīyīn)
一个DNA分子上有成千上万(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控制着一个或多个性状
2021/12/9
第六页,共十九页。
育种 与优生 (yù zhǒng)
杂种优势 : (zá zhǒnɡ yōu shì)
No 千上万个基因,每一个基因都控制着一个或多个性状。细胞(xìbāo)→细胞(xìbāo)核→染色体→。

初三科学进化与遗传.ppt

初三科学进化与遗传.ppt

生物进化的顺序/方向/趋势是:
• 简单→复杂; • 低等→高等; • 水生→陆生。
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历程——进化 树
人类的演化历程:
19世纪英国科学家——赫胥黎在达 尔文的启示下提出了“人猿同祖论”
2.(湖北宜昌2005)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 存活了相当短暂的时代就逐渐灭绝了,最能 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3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虽有一定道理,但 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 遗传给后代。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 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 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与进化论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1859年发
• A.缺乏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可遗传变异 • 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 • 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 • D.繁殖能力太低而逐渐灭绝了
4.按照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地下水井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
睛而失去视觉
B.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
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C.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
进化与遗传
• 化石 • 达尔文的进化论 • 进化顺序 • 遗传和变异现象 • 遗传物质 • 遗传病 • 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
鱼的骨 骼化石
过渡类型证明了:
生物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物种间进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化石引发的思考:
1.地球上曾出现过种类繁多的生物,许多与 今天的生物并不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的有利
变异
适者生存(结果)

中考生物知识点解读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中考生物知识点解读生物的遗传与进化

中考生物知识点解读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的遗传与进化是中考生物科学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遗传与进化关乎着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是生命科学的基石。

下面,将对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进行解读。

遗传:遗传是指父母将自己的特征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遗传基因位于体细胞的染色体上,通过染色体的性状遗传给后代。

例如,父母具有深色眼睛的基因,那么子代有可能也会拥有深色眼睛。

进化:进化是指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的过程。

进化理论认为,物种的变异与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

在适应环境的压力下,个体适应力较强的特征将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传递给下一代,进而形成新的物种。

遗传与进化的关系:遗传和进化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遗传,物种内部的基因得以传承和积累,进而为进化提供了基础。

而进化则促使物种适应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影响遗传基因的传递与变异。

遗传的因素: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如体型、颜色、性状等。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DNA则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除了基因本身,环境因素也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遗传的规律:遗传的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和基因突变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指出,同一性状的个体在杂交过程中所得到的纯合子后代的比例为3:1。

染色体遗传规律阐述了性状依赖染色体传递的原理,如显性性状由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

基因突变规律则解释了基因突变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过程可以通过化石记录、比较解剖、胚胎发育、分子生物学等多种证据加以确认。

化石记录显示了不同时期物种的变迁,比较解剖则揭示了物种之间的相似和异同。

胚胎发育研究表明了物种间的共同祖先。

分子生物学研究则通过比较物种基因组的相似性来探究进化关系。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自然界中,资源有限,环境也会不断变化,生物会面临竞争和适应的压力。

通过适应环境的特征,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使适应性特征在物种中得以传承。

中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

中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

中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梳理在生物学领域,遗传与进化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遗传是指生物个体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将自身的性状传给后代的过程。

而进化则是指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变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对于中考生物考试来说,掌握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中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的相关知识点。

1. DNA与基因DNA是细胞中一种含有遗传信息的分子,是生物个体的遗传物质。

基因是DNA上的功能片段,携带着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

2.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物质DNA具有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鸟嘌呤)组成。

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了DNA的结构。

3. 遗传的分子基础:RNARNA是一种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媒介分子。

根据功能不同,RNA又分为mRNA、rRNA和tRNA等。

4.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有三个:一是遗传物质以染色体为单位传递;二是有世代的遗传规律,即遗传物质在有性生殖中分离和重新组合;三是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5. 遗传的方式生物的遗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有性生殖,即通过两个个体的交配繁殖后代;二是无性生殖,即单个个体通过分裂、萌芽等方式繁殖后代。

6.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杂交的实验,总结出了两个重要的遗传定律。

第一定律是杂交后代种子的各个性状独立遗传,互不影响;第二定律是同一性状的两个因子分离遗传,随机组合。

7.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在人工育种、遗传咨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基因的控制和组合,人们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提高农作物和家畜的产量、品质。

8. 适者生存与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认为物种在自然界中通过适者生存与自然选择,逐步进化和适应环境。

适者生存是指适应环境的物种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繁殖后代;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有利于适应环境的个体,进而推动物种进化。

9. 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化石记录、同源器官、生化结构比较、胚胎发育等多个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9 遗传与进化一、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生命的起源 1.化学进化假说化学进化的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化学进化的过程:非生命物质→有机化合物→更大、更复杂的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 ________ 。

化学进化的场所:原始地球⎩⎪⎨⎪⎧原始大气原始海洋2.可能来自外星球3.神创论 4.自然发生论考点二 生物的进化 原始生命――→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现存的各种生物。

5.进化论的演变:布丰的直线式进化→拉马克的“用进废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 。

动植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有力证据。

自然选择的四个要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和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和保证。

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外因是环境的选择即________ ,结果是适者生存。

6.生物进化的机理:在与大自然进行的生存斗争中,对生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对生存有利的变异因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并繁殖后代,从而把这种有利的变异一代一代地完善,遗传给后代。

可见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决定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三 遗传和变异7.遗传: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之间的性状都很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染色体、DNA 、基因(见下图)。

遗传的途径: _________后通过生殖细胞而遗传。

遗传病:由DNA 、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先天愚型、色盲等。

优生就是运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防止有明显遗传病的婴儿出生,以改善人口质量。

因此,我国的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

8.变异:生物体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及子代不同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

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品种改良。

二、中考典例精析例1 (舟山)2010年5月,美国科学家将人造DNA 植入到一个细菌中,几个小时内,人造DNA “取代”了原细菌中的DNA ,且该细菌还能不断繁殖。

从此,世界首例完全由人造DNA 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了,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辛西娅”。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辛西娅”属于多细胞生物 B .“辛西娅”能不断繁殖,属于生物 C .“辛西娅”的性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 D .此实验表明生物进化论是错误的 【答案】B变式训练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染色体由DNA 和核酸组成B .DNA 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C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与进化(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金华)用所学科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 分子中起遗传作用的片段称为基因 B .传染病只有免疫性、流行性两个特点 C .基因由染色体和DNA 组成D .传染病具有细菌、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2.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所示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3.许多成语是对自然界科学现象和规律的概括。

下列成语中,能生动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 )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生物进化的是( )A .孔雀蛋变成孔雀B .幼虫变成蝴蝶C .古猿变成人D .蝌蚪变成青蛙5.美国科学家米勒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甲烷、氢气、氨气和水蒸气等混合成和原始大气成分基本一致的气体,放入真空密闭的玻璃容器中进行模拟实验。

一个星期后,他惊奇地发现仪器中有数种氨基酸生成。

下列关于米勒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发生物理变化 B .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 .形成了原始生命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此法律条文的科学依据是近亲婚配的夫妇所生子女( ) A .患艾滋病概率增大 B .患肝炎概率增大 C .患遗传病概率增大 D .患胃病概率增大7.人的褐眼为显性性状。

蓝眼为隐性性状。

若父母都为蓝眼,一般情况下子女的性状( ) A .全为蓝眼 B .全为褐眼 C .既有蓝眼,又有褐眼 D .不能确定 8.下图中的牛没“吹牛”,它的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下列有关此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它是乳房生物反应器B .它是转基因牛C .它是仿生技术的产物D .此性状可遗传9.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将细菌的抗虫基因成功地转移到棉花的受精卵中,培育出抗虫效果明显的棉花新品种。

以上事实说明( ) A .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B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C .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D .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选项1 2 3 A 染色体 DNA 基因B 光合作用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C 细胞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D 细菌 真菌 分解者10.(株洲)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昆虫出现无翅或残翅是生物变异现象B.无翅或残翅昆虫数量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变异D.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11.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利的B.变异都是可遗传的C.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D.无性生殖的生物没有变异12.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成株,按达尔文的观点,这一现象说明()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3.下列有关人类染色体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一定是22条常染色体+YB.正常人体的每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C.近亲结婚引起后代染色体数目变异,增加了患遗传病的机会D.先天性愚型是由于基因改变引起的疾病14.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的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B.地壳岩石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15.太空育种是利用宇宙飞船等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太空育种()A.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产生的变异都是对生物自身有利的C.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D.产生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16.英国的某地区原是一片森林,后发展为工业区。

下表所示是在不同时期对该地区进行调查时所统计的两种尺蛾分别所占的数量百分比,这两种尺蛾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森林时期建成工业区50年后灰尺蛾黑尺蛾灰尺蛾黑尺蛾99% 1% 1% 99%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变为黑尺蛾B.灰尺蛾的迁出以及黑尺蛾的迁入C.定向变异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17.科学家通过比较如图与马相似动物的骨骼化石,以及它们的生存时期,认为它们是现代马的祖先。

科学家不能直接从图中获得的演化证据是()A.腿骨结构大部分相同B.足趾个数逐渐减少C.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D.遗传物质基本相近18.考古工作者发现,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鱼类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爬行和哺乳类的化石越多。

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三项都是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广州)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对社区内居民眼皮的性状进行了调查,得到以下数据:组别婚配方式被调查家庭数目子女单眼皮双眼皮①父母均为单眼皮51 60 0②父母均为双眼皮84 26 74③父母一方为单一方为双164 56 128(1)单、双眼皮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________片段。

(2)从第2组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均为双眼皮,子女出现单眼皮,说明单眼皮是________性状。

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________传递给子代。

(3)假设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若第3组中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双亲的基因组成是:父________、母________。

(4)第1组中某家庭的单眼皮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那么她能生出双眼皮的孩子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是实验的唯一变量,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放置12小时。

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请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

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0 ℃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

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_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1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遗传学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遗传学的新成果。

(1)如图呈现了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最终,被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了个体较大的超级鼠。

该实验研究的一对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

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A羊提供乳腺细胞核,B羊提供去掉核的卵细胞,C羊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

而“多莉”长得几乎与A羊一模一样。

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用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单细胞生物A的DNA,然后将其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生物B的体内,使之“起死回生”并开始繁殖。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辛西娅”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项基本特征?________。

你认为“辛西娅”的后代应该与上述哪种单细胞生物更为相像?________。

参考答案专题9遗传与进化一、考点知识梳理1.原始生命5.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变异生存斗争6.自然选择7.细胞分裂8.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二、变式训练1、A2、D遗传与进化(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A;2.B;3.D;4.C;5.B;6.C;7.A;8.C;9.B;10.C;11.C;12.B;13.B;14.D;15.A;16.D;二、非选择题(共36分)17.(1)DNA(2)隐性基因(3)Bb bb(4)不能,因为双眼皮手术并没有改变控制单眼皮性状的基因18.(1)25(2)各种变异型不定向选择定向(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19.(1)鼠的大和小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3)繁殖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