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饥饿对中华鳑鲏耗氧率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和饥饿对中华鳑鲏耗氧率的影响

摘要探讨了中华鳑鲏在不同温度和饥饿时间下的耗氧率的变化。试验表明:中华鳑鲏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9∶00、19∶00时耗氧率达到低峰,而高峰则出现在23∶00,温度越高其耗氧率变化越大,在温度为26℃时耗氧率最高;中华鳑鲏耗氧率随着饥饿天数的增加耗氧率变化的幅度也相应的变小,耗氧率最大值从第2天的0.160 1mg/kg·l下降到第17天的0.049 8mg/kg·l,但是其最小值变化不大。

关键词中华鳑鲏;温度;饥饿;耗氧率

中图分类号 s965.1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260-01

中华鳑鲏是鲤科鱼中的一种小型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除黑龙江水系外其他各流域的淡水水体中。其体色鲜艳,尤其是生殖季节时,雄鱼艳丽的体色配上珠星,更具吸引力。它不仅是名贵的鱼食性鱼类重要的饵料,而且本身就具有观赏价值,其独特的繁殖习性对探讨鱼类的适应进化也很有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鱼取自长江大学西校区五号楼后面的池塘中,池塘水深

1~2m。试验在长江大学西校区五号楼1-107水产养殖实验室中进行。试验鱼暂养于水箱中(68cm×53cm×36cm),每天投喂饲料2次。试验用水为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暂养时期水温为25±1℃,ph值为

6.8,光照为自然光照。

1.2耗氧率的测定

采用流水式测定方式,在水箱内加入充分曝气的自来水,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达8mg/l以上。在测定过程中保持水位恒定,根据呼吸室出水溶解氧控制在6.0mg/l以上的标准来调解水流量。向呼吸室内放入相同规格的5尾鱼,每2h测定1次进、出水溶解氧量和流量。每个测定值测定2~3次,取平均值。溶解氧的测定按照国际gb7489碘量法的规定进行。

2结果与分析

2.1温度对中华鳑鲏耗氧率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鱼类呼吸和排泄最重要的因素。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代谢水平越高,耗氧率必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从表1、图1可以看出,耗氧率随着测试水温的升高而增大。水温越高,温度对耗氧率的影响越明显,特别是26℃时其耗氧率明显增大,而其高低值相差相对要小。但是耗氧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变化是同步的,其差值变化不大。

2.2不同饥饿时间对中华鳑鲏耗氧率的影响

饥饿期间每3h测定1次,每次测定3次,然后取平均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保持水温恒定在22℃,水的流速恒定。

从表2、图2可以看出,中华鳑鲏在饥饿状态下耗氧率有一定规律。在1d中其耗氧率各有2个波峰和波谷。2个波谷分别出现在0∶00与12∶00,其中12∶00的不是很明显。2个波峰则分别出现在

9∶00与15∶00,其中15∶00时耗氧率达到最大。饥饿天数越长波值相差越大,在白天时间里饥饿对其耗氧率的影响比夜里大些。3结论与讨论

鱼类的耗氧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代谢水平,耗氧率随鱼体的增大而减少是鱼类的普遍现象。关于鱼类耗氧率的变化规律,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同。温度是影响鱼类呼吸和排泄最重要的因素。在适温范围内,温度越高代谢水平越高,耗氧率必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许多鱼类如大口黑鲈、黄颡鱼等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但当水温超过适温范围时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耗氧率急剧下降。本研究发现,在水温18~26℃时随着水温的升高中华鳑鲏耗氧率显著升高,与上述鱼类研究一样,符合鱼类耗氧率随着水温上升而增加的规律,同时说明温度18~26℃是中华鳑鲏的适温范围。宋苏祥等认为,随着水温升高鱼类维持生命的脑、心、肝等重要的器官的活性增强,各种酶活性提高,鱼类活动强度增大,基础代谢旺盛,表现出耗氧率上升现象。当水温升高到适温范围以外时,鱼体的生理机能发生极大的变化,一些机能性代谢因为温度超过鱼体的适应范围而停止了活动,表现出耗氧率下降的现象。

万成炎等的研究表明,鲂的耗氧率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认为鱼类的耗氧率昼夜间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代表着鱼类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周期,耗氧率大的时候表示鱼的新陈代谢旺盛,即进食或其他活动。本试验表明,饥饿状态下鳑鲏耗氧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1d出现2次耗氧率高峰值(9∶00与15∶00),说明该

鱼有明显的生理周期。在饥饿第2天与第5天时昼夜节律变化非常的明显,耗氧率最大值的变化十分显著。耗氧率最大值从第2天的0.160 1 mg/kgl下降到第17天的0.049 8mg/kgl,但是其变化值不大,因为鱼类必须保持最基本的需求量。在最大值下降明显而最小值不变的情况下,1d中的耗氧率变化呈现出节律性变化。而中华鳑鲏耗氧率最大值出现在白天15∶00,最小值出现在夜里0∶00,说明中华鳑鲏耗氧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

4参考文献

[1] 刘飞,张轩杰,刘筠.湘云鲫耗氧率和溶氧临界窒息点[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0,23(3):72-75.

[2] 王艺磊,张子平,张殷鹏,等.耗氧率的初步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7(3):193-197.

[3] 徐汪,王卫民.黄颡鱼与瓦氏黄颡鱼耗氧率的比较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37-38.

[4] 陈松波,范兆廷,陈伟兴.不同温度下鲤鱼呼吸频率与耗氧率的关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3):352-355. [5] 姜叶琴,韩志萍,杨万喜.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耗氧率的比较[j].水产科学,2003,22(2):15-17.

[6] 王高学,周继术,强晓鸣.秦岭细鳞鲑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6,41(2):72-75.

[7] 陈琴,谢达祥,吕业坚.合浦绒螯蟹豆蟹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测定[j].水产科学,2002,21(2):15-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