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河流高中地理知识点
![河流高中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f5f765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f.png)
河流高中地理知识点一、河流的定义和特征1.1 河流的定义河流是指一定的长度、流量和特定的汇水面积的积水链。
1.2 河流的特征•河道:由浅水区、深水区、河道边缘和河床等构成,呈波浪状。
•水系:由主流、支流、源头、河口和分水岭等组成的水系系统。
•流域:是河流水系中一定面积内的所有水源地、水库、湖泊和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的综合自然系统。
二、河流流域的形成2.1 河流流域的定义河流流域是一个河流及其所有支流的汇水区域。
2.2 河流流域形成的因素•地形高差:山区比平原地区更容易形成流域,因为山地高差大、坡度陡峭。
•降雨量:降雨量大的地方,溪流或河流形成的机会更多。
•地质条件:不同的岩石、土壤对溪流或河流的形成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三、河流的演变3.1 河流的演变过程河流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期:河道底部有较多的淤泥,由于沉淀物下沉而转化为河床,并向外扩展,河道的宽度逐渐加大,速度渐缓,流量逐渐增大。
•壮年期:河床继续向外扩张,河道宽度进一步加大,抛射面积减小,流速减缓,淤积作用也减弱。
此时河流的流量、泥沙输送量最大。
•老年期:水体逐渐汇聚,河床的坡降变小,河流的流速也逐渐缓慢。
河床处于稳定状态,多数河流在进入海洋之前有河口的形成。
四、河流的水文特征4.1 河流的水文循环河流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它们收集了大量降雨和雪融水并运输到汇流区。
河流的水文循环包括:•蒸发:河流水面上的水由于气温升高而蒸发到空气中。
•降雨:雨滴落到地面上,部分水流经地表入渗到水系中。
•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水可以向下渗透到地下水系统中,也可以被植物吸收和蒸腾。
因此,土壤含水量对河流的水文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地下水会向河流周围的地表水系统泉水和溪流提供水源。
•流量:测量河流中的水流量能帮助了解一个河流的水文特征。
4.2 河流流量的测量测量河流的流量可以通过广泛使用的速度积分式。
主要流量测量方式包括:•测量边缘高度和流速•使用流速计测量河流流速•使用浮标或特定流速计量流量五、河流对人类的影响5.1 河流的经济价值河流作为人类生活水源、农业灌溉、水力发电、交通运输、工业用水和生态保育等方面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高考河流必背知识点
![高考河流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2cdc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9.png)
高考河流必背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的重大考验,而地理也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地理学科内容涉及广泛,其中高考河流的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
下面将分享一些高考河流必背的知识点。
一、河流的分类河流是一种自然界中常见的水体形式,按照各种标准可以对河流进行分类。
根据发源地和注入目标,河流可以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
内流河主要指流经干旱地区或无明显出海口的河流,如中国的塔里木河;外流河则主要指流经湖泊或直接注入海洋的河流,如我国的长江。
此外,河流还可以根据地势形态和构造背景进行分类,如山地河流、平原河流和断陷河流等。
二、全球著名河流全球范围内,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它们不仅对于地理环境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文明。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流经非洲6个国家,为埃及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和水源。
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广阔,水体含沙量大,对全球水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长江和黄河也是全球著名的河流,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水源。
三、河流流域的特点流域是指一条河流及其支流所形成的地形单元。
不同的河流流域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首先,流域的面积大小会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径流,在降雨较多的地区,流域面积大、岩石含水量小的河流,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洪水。
其次,支流数量和排列方式也会影响流域的特点,复杂的支流网络会使河流流域的河网密度增加。
此外,河流流域的坡度和河底的岩石类型也会影响河流水的流速和侵蚀作用。
四、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流受到了许多人类活动的影响。
首先,河流的水质受到了工业和农业废水的污染,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给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
其次,由于人类对河流的改造,河流的自然特征和河道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
比如,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河流被直接或间接地覆盖或拦截,导致了河流的蓄水量和洪水容量的下降。
高考河流必考知识点
![高考河流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e943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0.png)
高考河流必考知识点河流作为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在高考中经常作为考点出现。
掌握河流的相关知识,不仅有助于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规律,还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地理现象的产生。
本文将就高考中常见的河流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河流的定义和特征河流是地表径流的地貌形式之一,是指有一定宽度、深度和流速的水流在地表上不断流动的线性地貌。
一般来说,河流由源头、上游、中游和下游组成,其中源头是河流的起点,上游水流湍急,中游水流平缓,下游水流趋缓。
河流的特征还包括流量、泥沙负荷、冲刷和沉积等。
二、河流的分类根据水源、地理条件、气候特征等因素,河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河流分类有以下几种:1. 按照水源分:冰川河流、融雪河流、地下河流、降雨河流等;2. 按照地球科学学科分类:构造河流、火山河流、卡斯特河流等;3. 按照地理条件分类:内流河、出露河、消失河等;4. 按照气候特征分类:冲积河、雨带河、冰川河等。
三、河流的发展阶段和特征河流在演化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
主要分为青年期、壮年期和衰老期三个阶段。
在青年期,河流的流经河谷很少,侧向侵蚀强烈,流速大,河道纵削剧烈,水流湍急,呈V形河谷。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谷逐渐加宽,形成壮年期的特征,水流平缓,呈U形河谷。
最后,进入衰老期,河床演变为平原河床,侧向侵蚀减弱,纵向侵蚀增强,水流缓慢,呈盘状河道。
四、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指河流的水文循环,主要包括径流、水位和泥沙的变化规律。
具体来说,径流是指河流中水量的变化;水位是指河流水面的高低程度;泥沙是指河流携带的颗粒状沉积物。
五、河流的重要性和利用价值河流在地球上的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功能和利用价值。
一方面,河流是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都离不开河水;另一方面,河流还是生物栖息地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物提供水源、食物和繁殖场所。
六、河流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河流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生生物灭绝等。
河流高考知识点总结
![河流高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5e3f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7.png)
河流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形成河流是地球地表的一种自然地貌,是由地表的雨水、融雪水和地下水流向低洼而形成的。
河流的形成有以下几个重要过程:1. 降水:降水是河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面上的降水会聚集成溪流,再经过长期的侵蚀和切割,形成了河流。
2. 侵蚀和切割:地表的降水会侵蚀地表,形成溪流,溪流再经过长时间的侵蚀切割,形成了河流。
3. 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在地下岩石中蠕动,并慢慢地向地表水中補给了水分,加大了地表水的流量,促进了河流形成。
4. 地壳运动:地壳的运动使得地势变化,形成了不同的地貌,促进了河流的形成。
二、河流的特点1. 河流的形态:河流的形态很多,有直线型的、曲线型的、蛇形的等。
这与地形、流量等因素有关。
2. 河流的坡度:河流的坡度越大,水流越急,河流越深。
河流的坡度是河流流动和侵蚀的重要因素。
3. 河流的流量:河流的流量与降水量、流域面积、地势和地质等因素有关。
河流的流量大时,河水多,河流大;流量小时,河水少,河流小。
4. 河流的地位:河流是地表上的主要水系。
它既是地球上的水资源,又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河流的变化:河流的变化是河流的重要特点之一。
河流的变化受到气候、地势、流域面积、地质和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河流的水量、水质和水位发生变化。
三、河流的类型1. 依据水源:河流的类型可以分为河头、山间河、季节性河和内流河。
2. 依据河床:河流的类型可以分为高原河、平原河和丹霞地貌河。
3. 依据湿润程度:河流的类型可以分为常流河、间流河和干流河。
四、河流的作用1. 供水:河流是地球上的水资源,为人类的生活、生产、灌溉等提供了重要的水源。
2. 交通:河流是重要的交通动脉,为人类的交通运输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3. 农业:河流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和灌溉条件,使得农业得以发展。
4. 地理:河流在地理环境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土壤侵蚀和地表水流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河流的保护1. 河流的治理与保护正在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必备知识+考法归纳+拓展训练与答案)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必备知识+考法归纳+拓展训练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74404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e.png)
高中地理专题:河流地貌与冲淤平衡(必备知识+考法归纳+拓展训练与答案)【考情分析】年份考卷 考查内容2020 Ⅰ卷 流水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Ⅱ卷 河流沙金的形成过程2019 Ⅰ卷 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考查流水冲淤作用对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影响Ⅱ卷 霍林河流域山前地表形态变化,考查流水作用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影响Ⅲ卷 美国内陆高山河床形态的演变,考查流水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2018 Ⅰ卷 以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阶地为背景,考查流水作用对阶地形成的影响【必备知识】常见外力地貌的成因分析地貌类型 地貌成因侵蚀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 河谷、沟谷、峡谷 因流水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河谷发育初期下蚀形成“V”形谷;之后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河湾,河谷拓宽,横剖面呈槽形 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在含有CO2的流水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蚀而形成风力侵 蚀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堆积地貌流水沉积地貌 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三角洲 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角洲 风力沉积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受到阻挡等作用时,风速降低,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 冰川携带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碛地貌,如东欧平原等【考法归纳】一、全面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发育1.掌握流水作用的影响因素(1)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因素:径流量、地表起伏、河道落差、流速、地表性质、植被覆盖状况。
(2)流水堆积地貌的影响因素:必要条件 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区域差异 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2.把握主要的河流地貌特征(1)河流峡谷: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多因地壳上升、岩层断裂、经流水长期下切侵蚀而成。
2024年高二地理河流内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二地理河流内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3a314ec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4.png)
2024年高二地理河流内容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二地理河流内容知识点总结:一、河流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河流的定义:河流是地表水通过地势低洼地带流向海洋或湖泊的自然通道。
2. 河流的分类:根据河流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依据来源:冰川河、湖泊河、地下河、降水河等。
- 依据水循环地点:外源河流、内源河流。
- 依据长度:长江、尼罗河等大河、次一级河流、小河流。
- 依据性质:冲积河、势力河、混合河等。
二、河流的成因和形态演变1. 河流的成因:河流的形成与降雨、地形、岩性、植被覆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2. 河流的形态演变:河流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形态的变化,主要包括:- 平原河流:河道平缓,河流宽泛,多呈弯曲状。
- 山区河流:河道陡峭,流速快,水势大,经常发生冲刷和崩塌。
- 河口河流:河流进入海洋或湖泊时形成的河道,常见的有三角洲、江口、河口湾等形态。
三、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分析1. 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河水流量、径流系数、水位、频率和季节性等。
- 河水流量是指河流单位时间内流过某一点的水量,通常用立方米/秒表示。
- 径流系数是指降雨量与径流量之间的比值,用来表征降雨的补给效果。
- 水位是指某一时刻河流水面的高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 频率表示某一水文要素(如洪水)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
- 季节性是指河流水流量、水位和水质等水文要素随季节变化的特点。
2. 水系分析:水系是由一个或多个河流及其支流、汇水区、内流湖泊等组成的地表水网络,水系分析是对水系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的方法。
- 水系分类:根据水系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以将其分为河川型水系、湖泊型水系和混合型水系。
- 水系地貌:水系地貌是由河流和其他地表水形成的地形,包括河流谷地、河谷、河岸、河床等。
- 水系的演变:水系的演变受降水、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分水和合水、淤积和冲刷等过程。
四、河流的利用与管理1. 河流的利用:河流是人类的重要水资源,被广泛用于供水、灌溉、工业生产和交通等方面。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6bff0ceaa00b52acfc7ca7f.png)
高三地理河流专题复习一、知识体系二、相关概念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2.河流水系特征描述:(水系特征是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与地形最密切)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是放射状水系)④河网形态、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3.水位变化:补给、气候――水位(1)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随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2)以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径流量大)(3)有冬季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形成春汛和夏汛——;东北地区的河流(4)墨累—达令:上游流经亚热带湿润气候——;夏汛;下游流经地中海式气候——冬汛。
4.流速:从地形坡度(落差)分析山区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坡度小,河流的流速小5.含沙量:从植被覆盖情况分析土质气候流速经济活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尤其是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例如:珠江,东北地区的河流。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少,夏季暴雨集中,冲刷严重,含沙量大。
6冰期:从纬度位置、气候分析例:东北――纬度高,中纬度,寒温带,秦淮以北――位于暖温带,冰期短,秦淮以南――流经亚热带,冬季气温在零摄氏度以上,无冰期7.入海口盐度:入海口水量的季节变化与雨季结合例:长江:冬季――盐度高夏季――盐度低8.水系形态(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2)水系与自然灾害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三、河流与地貌1、侵蚀作用――沟谷、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2、堆积(沉积)作用:山口的冲积扇,下游河口的冲积三角洲,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3、地偏力的作用形成:侵蚀岸――陡峻,堆积岸――坡缓四、河流补给类型河流补给指河流的水源,一般分为5类:1.雨水补给。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34baf684868762caaed5c9.png)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一、前言1、基本含义河流专题复习就是以河流为线索,将相关知识进行迁移、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从而达到巩固、落实基础知识,提高相关能力的目的等。
2、重要意义河流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等。
二、河流在高考中的考试形式(一)关注河流功能,考查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河流是影响城市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
早期城市的形成受河流影响最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一般都是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河流功能主要表现为供水、水运、军事防卫、旅游四个方面。
因此,我国南方多沿河设城。
河流是影响城市分布的重要自然因素,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一般都是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
河流功能主要表现为供水、水运、军事防卫、旅游四个方面。
因此,我国南方多沿河设城。
沿河设城的区位类型主要有:①位于河流水运的起点或终点(便于货物转运),如赣州市;②位于河流交汇处(大量人流物流在集散、中转),如武汉;③位于河口(河流腹地宽广),如上海市;④河流曲流处或河心岛(天然河面利安全防卫),如伯尔尼、巴黎;⑤位于过河点位置(渡口),如伦敦。
(二)关注河流特征,考查对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三)关注流域范围。
比较流域面积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四)关注河流航运,突出对河流航运条件分析的考查。
航运条件分析从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2、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①气候,降水影响影响河流流量和流量的季节变化以及河流水位高低,决定河道的宽度,气温影响冰期,决定河流是否四季通航。
②地形,落差大小,决定水流是否平稳,主要出于对航行安全的考虑。
③通航里程的长短。
江阔水深,水流平稳,通航里程长,通航时间长(四季通航最好)是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④航运价值是否高,还要受其流域或沿岸人口、城市、经济的影响。
高中地理高考总复习-河流专题 必考
![高中地理高考总复习-河流专题 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5ce8fc34c77da26925c5b0be.png)
河流专题一、河流的形成和发展在地球的演变历程中,出现过多次陆地板块的分离和碰撞,相应发生过多次的陆海变迁。
在不同地质年代的河流,各有其形成、发育、衰退和消亡的过程。
喜马拉雅山在新生代第三纪中期的崛起,导致我国出现西高东低的地势,从而形成我国大部分河流由西向东的流向。
又经过相当长期的演变,到第四纪在东部形成广大冲积平原,才出现当今主要河流的雏形。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不同特性的河流,同时,河流的活动也不断改变着与河流有关的自然环境。
当外部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例如:剧烈的地质活动、气候上的突变等),河流本身的走向、形态或径流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导致新的河流发育形成,原有的河流衰退甚至消亡。
二、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水能;河流水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落差或峡谷分布。
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考查方向有三个:一是建立的水系水文特征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二是不同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与比较;三对具体河流水系水文特征进行成因分析。
(一)河流水文特征1、径流量(1)径流量的大小---------取决于五方面:第一,降水量的多少;第二,流域面积的大小;第三,干流的长度;第四,支流的多少;第五,蒸发量的大小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水量主要取决于降水的多少,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主要取决于气温的高低。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或小,若大的话,汛期在什么季节(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形、植被覆盖率、过水地面土壤的疏松程度。
3、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气温有关。
最冷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又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4、流速--------湍急、大、急5、水能--------大小取决于高差的大小和水量的大小。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河流专题课件PPT
![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之河流专题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f382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7.png)
【解析】根据材料,①②③④曲线分别对应着流 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 的年降水量和流入湖的年输沙量变化曲线。导致①曲 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长江径流量,不是某水文站的年 降水量,A 错。入湖的年输沙量导致湖面面积的变化, B 对。应是入湖水量影响湖面面积大小,C 错。入湖年 输沙量由长江入湖水量影响,与水文站降水量关系不 大,D 错。
河流专题
知识体系构建
河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河流复习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注河流功能,考查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 区位特点 2.关注河流特征,考查对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 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 3.关注流域范围,比较流域面积并分析其影响因 素 4.关注河流航运,突出对河流航运条件分析的考 查 5.关注河流水能,探究流域内水能开发的条件 6.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7.关注人地矛盾,探寻河流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
浙江省压力更大:浙江位于新安江下游,经济 发展水平高,污染性缺水严重影响生产、生活,本着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无论结果如何浙江都将承 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两省压力均很大:两省巨大的人口压力以及上 下游交错的关系,使得河流的自净能力受到根本的影 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上下游要共 同治理,若分而治之,只可能使问题更加严重,压力 更大。
(2)运河选址的有利条件有( A ) ①有天然河流、湖泊可以利用 ②地处狭窄区域, 地形较平坦 ③沿线人口多、施工劳力充足 ④径流 量较大,通航时间较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有天然河流,可减少工程量;湖泊可以 调节河流的径流;地处狭窄区域,地形较平坦,工程 量小,便于施工;而人口多,不利于搬迁;该区域河 流的径流量都较大,不是选址的优势。
河流地貌 高中地理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 总复习
![河流地貌 高中地理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一 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bb707ee7f1922791688e8e1.png)
(一)河谷演变
发育初期
中期
成熟期
发育 阶段
初期
主导
下蚀、
侵蚀
类型 向源头侵蚀
河谷 V型谷
形态
中期
下蚀减弱、 向两岸侵蚀增强
河谷拓宽
成熟期 向两岸侵蚀增强
U型谷
(二)、河流堆积地貌
名称 出现位置
形成原因
洪积冲积平原 山前
地势平缓开阔,水 流速度慢,搬运能 力下降,堆积而成
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
洪积扇、冲积扇和 河漫滩平原上,呈 条带状,或蜿蜒分 布于山前,或沿河 流两岸发展
沿河发展,形成沿 河聚落带;有的沿 海岸发展,形成沿 海岸聚落带
地势低、气候温暖, 两岸泥沙淤积而成 的河漫滩平原土壤 肥沃、水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地下
水或地表水资源比 较丰富,并淤有便捷的内河 航运和海上运输
聚落分布
大多呈带状分布在 深切河谷两岸狭窄 的河漫滩平原上, 如雅鲁藏布江河谷, 聚落分布呈狭长的 带状
三角洲平原 河流入海口
凸岸堆积,形成 河漫滩,河流改 道,河漫滩连成 平原
入海口,河道开 阔,水流速度慢, 海水顶托搬运能 力下降,堆积而 成
河道为何越来越弯曲? —凹凸岸外力作用特点 §码头选址
凹岸和凸岸; 思考1:哪岸流速快?哪岸侵蚀、哪岸堆积?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思考2:若建码头,应该在哪岸建?说出你的理由。
A岸:凸岸,流速慢,泥沙淤积,河床浅 B岸:凹岸,流速快,流水侵蚀,河床深,适合建码头
思考3:A,B两岸的堤坝哪出需要加固? B
地形区
高原
山区
平原
自然条件 河流地貌
地势高,气候 寒冷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河流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1e90d102de2bd97058883.png)
河流(与人类关系密切)----------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象水资源:农业、工矿业、生活用水水能:能源开发航运:地域联系、经济发展洪涝灾害:防洪、抗旱三角洲、沿江平原、冲积平原:农业、聚居地河流的基本概况:河源、流向、长度、注入的海洋(湖泊)、流经地形区、流域范围、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状况。
(描述角度)河流的补给类型(水源)、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大小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造成的灾害。
(分析角度)河流的水质状况,即含沙量大小、污染情况及沿岸居民使用河水的情况。
(水资源)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即灌溉、航运、养殖、发电、防洪、旅游等方面的效益如何。
(联系人类活动的角度)1.河流补给类型:①雨水补给---------影响因素-降水量②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冬雪春融)---影响因素-积雪量③冰雪融水补给(夏)---影响因素-气温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④地下水(稳定、互补)⑤湖泊水(上游补给,中游调蓄)补给类型补给季节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雨水补给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①降水量的多少②降水量的季节分配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①有时间性②有连续性③水量稳定①气温高低②积雪多少③地形状况东北地区(改善土壤墒情:水分状况)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①有时间性②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③水量较稳定①太阳辐射②气温变化③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水补给全年②对径流有调节作用①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水位②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全年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作用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②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互位置关系普遍2、河流的水系特征源地、流向、长度、归属(大洋水系)、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域面积、河道特征(曲直、宽窄、深浅)水系特征体现区域地形的基本框架:向心状、平行状、树枝状、羽毛状、扇状(天津海河)、网状等3、河流的水文特征:水位及其季节变化(径)流量(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水能等凌汛:有结冰期低纬流向高纬初冬或者初春时期(黄河上游宁夏段、下游山东段境内)试对比长江中游与黄河中游水系特征的主要差异。
地理高考河流知识点
![地理高考河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7711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5.png)
地理高考河流知识点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系之一,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理高考中常见的河流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河流的定义和特征河流是地表径流的主要形式,是由降水径流、地下水径流和融雪水径流等组成的。
它由源头(河流的发源地)、支流(汇入主河道的较小河流)以及主河道(主要河流干流)构成。
河流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具有流向,河水通常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二是具有流量,即河流中的水量或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量;三是具有水位,代表水面相对于固定水位面的高低。
二、河流的分类根据流量与河床形态的关系,河流可以分为常水河流和洪水河流。
常水河流是指年径流量相对稳定,相对平缓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等。
洪水河流则是指径流量变化大、洪水频繁的河流,如亚马孙河、刚果河等。
根据河流的水源,河流可以分为地表水河流和地下水河流。
地表水河流是指水源来自地表降水的河流,如亚马逊河、尼罗河等;地下水河流则是指水源来自地下水的河流,如内陆河流的西部河流。
三、世界上著名的河流1. 尼罗河(Nile River)尼罗河位于非洲大陆,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650千米。
它发源于乌干达的维多利亚湖,流经苏丹、埃及等国,最终注入地中海。
尼罗河是非洲重要的经济命脉和文化背景,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
2. 亚马逊河(Amazon River)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总长约7000千米。
它发源于南安第斯山脉,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等国,注入大西洋。
亚马逊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景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3. 长江(Yangtze River)长江位于中国,是亚洲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西藏、四川、湖北等省区,最终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长江流域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四、河流的地理意义和环境问题河流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4ddd6861eb91a37f0115c8f.png)
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复习(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
”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
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
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说主要是雨水补给。
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关系密切。
冰期,包括凌汛当然也和气候有关。
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区,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地理河流专题复习
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
不难看出,水系特征和地形关系较为密切,正如中国一句古话所说的:“水往低处流。
”正是在这个总的基本原则下,只要有水就可形成河流水系,水多,水系就发达。
河流水文即水情,是指河水结构、变化等,如流量、流速、水位、汛期、水温和冰期、含沙量等。
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河流的补给,即水源。
而水源补给,对大多数河流来说主要是雨水补给。
因此河流的水文和河流流经地的气候关系密切。
冰期,包括凌汛当然也和气候有关。
河水含沙量,由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结构决定,如黄河中游地区,地表结构简单,由极易遭受流水侵蚀的黄土组成,且地面植被很少,从而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
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
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流水强度的影响;
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
A、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
C、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
D、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
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9、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②、经济条件: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
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