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直方图1
血液分析仪的三类结果显示方式(第三种特殊)
血液分析仪的三类结果显示方式(第三种特殊)血液分析仪检测标本后,结果显示通常有三类形式:数据、图形(直方图)和报警(图形、符号或文字)。
正常情况下,前两种显示将对医学诊断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我们分别来看这三种结果显示形式。
(一)数据凡是可向临床报告的检测参数,一般均以检验报告单的形式显示,可按原样和特殊格式打印,向临床发出或传送结果。
检测项目的内容主要是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各类血液分析仪特色检测参数。
紧挨检测结果的数据旁,多显示相应参数的参考值。
对于超出参考值的检测结果,通常在其旁加上符号(↑表示增高或↓表示减低),或用颜色(如红色表示增高,蓝色表示减低)加以醒目突出(海力孚血液分析仪采用比较形象的↑↓方式)。
对于无法直接报告的结果,也有相应的符号提示。
有报警或结果异常的参数,经检验人员复核、最后确定后,可发出报告。
(二)图形血液分析仪常用的图形有2类:直方图和散点图。
1.直方图(1)白细胞直方图: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在35~450fl范围内将血细胞分为3群。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的左侧高陡,通道在35~95fl,为小细胞群峰(主要是淋巴细胞);最右侧峰低宽,通道在160~450fl,为大细胞群峰(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包含中性杆状核细胞和中性晚幼粒细胞);左右两峰之间较平坦区有一个小峰,为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区,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等)。
出现异常直方图时,常伴随相应部位的警报信号,异常直方图出现曲线形态改变的通常含义如下:1)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蛋白质或脂类颗粒。
2)淋巴细胞峰与单个核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有异型淋巴细胞、浆细胞、原始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3)单个核细胞区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异常细胞亚群,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血常规直方图解析
1. PL:低鉴别线(L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 示存在电子噪声、冷凝蛋白、破碎红细胞、白血病 性白细胞碎片等的干扰。
2. PU:高鉴别线(UD)处相对度数超过设定值。提 示存在电子噪声、冷凝蛋白、破碎红细胞、小红细胞、
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干扰。 DW:设峰值高度为100%时,20%度数处的粒度分 布宽度异常。提示有破碎红细胞、血小板大小不均、
外抗凝剂的种类和浓度也会影响细胞直方图,通常应选用 EDTA-K2,1.5-2.0mg抗凝剂抗凝1.0ml全血。
(c)样本放置时间:一般认为样本应在采集后20分钟至二 个小时内检测。若放置时间过短,可能存在血小板没有完全 解离、抗凝剂未完全溶解等情况。若放置时间过长,则易引 起细胞的变形,尤其是一些免疫功能亢进的病人,其淋巴细
大小分布情况图形,称之为细胞体积直方图。
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根 据其体积大小分配并存储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 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
飞升(fl)为单位,表示在X轴上。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0~ 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1.64fl,依据体积大小分 别将其放在不同的通道中,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初步确认:第一群是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体积在 35~90fl之间;第二群是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核细胞, 体积在90~160fl,;第三群为大细胞区,主要是中性粒
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二)分类规则:在红细胞直方图上,依据细胞的大小,按以下的规则分类: • (1)位于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和红细胞高鉴别位线(RU)之间的细胞为
红细胞。 • (2)红细胞低鉴别位线(RL)为血小板及红细胞的分界线。如果存在小红
细胞、大红细胞、血小板簇,可以根据红细胞直方图的改变检测出来。 • (3)超过高鉴别位线(RU)为存在红细胞聚集。
血细胞直方图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2-1)
% 两侧对称、正态分布曲线
100
200
300
400
红细胞左移、右移直方图(2-3)
紫红色虚线为正常红细胞直方图
%
蓝色曲线为红细胞左移直方图 黑色曲线为红细胞右移直方图
100
200
300
400
红细胞直方图与参数关系
35 90
160
300
450
中间细胞增高白细胞直方图(1-6/7)
% 淋巴细胞群
单核细胞群
中性粒细胞群 虚线为正常白细胞曲线
35 90
160
300
450
急性白血病直方图
白血病细胞在某一区域出高大细胞峰,同时仪器报警。 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必须指出,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可 出现相似的直方图,同一标本在不同的仪器分析,其直方图也 有所差异。 患者出现白血病共性特征时须骨髓细胞学明确诊断。 (图1-8和1-9)
正常白细胞三分类直方图(1-1)
小细胞群 %
大细胞群
中间细胞群
35 90
160
300
450
白细胞直方图与临床应用
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可评价血液中 白细胞群体的变化,但这种变化的细胞图 并无特异性,某一类白细胞的增多或减低 均可使直方图产生相似的变化。
因此,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如图:14~1-16)只能提示白细胞分群之间比例 变化或可能出现异常白细胞,故必要时可 用显微镜复查血涂片(外周血细胞学分 析)。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每升血液中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RDW是一个较新的红细胞参数,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 胞体积的直方图导出,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 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
血细胞直方图解读
血细胞直方图一、WBC直方图:是反映WBC体积大小的频率分布图。
正常人WBC直方图可见两个明显分离的峰,左峰为小细胞群(以淋巴细胞为主),右峰为大细胞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两峰之间为中间细胞群(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小细胞群峰又高又陡,大细胞群较高较宽,中间细胞群一般为有一定宽度的平坦区。
小细胞群峰越高,淋巴细胞比率越大;大细胞群峰越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越大;而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增多或出现病理性细胞时,中间细胞群峰值增高。
例如白血病时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幼稚细胞,多分布于中间细胞群及其附近,使峰尖增高,不同白血病类型出现特异性直方图。
二、RBC直方图:是反映RBC体积大小或任何相当于RBC体积大小范围内粒子的分布图。
正常RBC 直方图为偏态分布曲线图,峰值表示一定数量的RBC体积的平均值,与RBC平均体积基本一致,正常人峰值一般在82-94fl之间。
直方图峰值变低,基底部增宽,说明RBC体积大小不一,与红细胞分布增大一致。
直方图左移,提示RBC体积较小,如缺铁性贫血病人的RBC直方图明显左移,基底部显著增宽。
直方图右移,提示RBC 体积较大,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新生儿。
RBC直方图有时出现双峰,是贫血治疗有效的证据,多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人治疗后。
三、PLT 直方图: 是反映PLT体积大小分布频率的分布图,正常PLT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峰值一般在6-10fl之间,直方图左移,提示PLT体积偏小,直方图右移,提示PLT体积偏大。
直方图尾部抬高或在20-30fl处出现另一个波峰,提示血液中可能存在较多的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及纤维蛋白等。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PLT直方图尾部明显抬高、PLT减少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直方图多呈波浪状。
如何分析血细胞三分类直方图
如何分析血细胞三分类直方图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马升俊血细胞分析仪在测定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多数数据的同时,把它们的体积大小、出现的相对频率以坐标式的曲线图表示出来,形成了血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直方图不仅能提供细胞相对频率信息和他们的分布状态,还可以与临床上其它检查数据结合进行分析。
三分类仪器的血细胞直方图通常有白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和血小板直方图三种。
一.白细胞直方图血液分析仪对有关白细胞数据的测定,通常是在加入溶血剂后,溶血剂在溶解红细胞的同时也使白细胞膜穿孔,使白细胞失水皱缩,再根据皱缩后的白细胞膜及白细胞核在体积上大小的不同,其在通过计数孔时所表现出的阻抗大小不同来区分。
三分类仪器可把白细胞分为大、中、小白细胞,大白细胞代表中性粒细胞,小白细胞代表淋巴细胞,中白细胞则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白细胞在直方图上分布位置如下:淋巴细胞在30―100fl,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在100―150fl,而中性粒细胞分布在150―300fl之间。
直方图坐标横轴(X轴)表示白细胞的体积大小,以飞升(fl)为单位,纵轴(Y轴)表示在一定范围的白细胞数量,即不同体积白细胞的相对频率(百分率)。
因此,正常的三分类白细胞直方图是一条有三个波峰的曲线。
通常白细胞直方图是我们判断是否要进行显微镜复检的主要指标之一。
比如在一些白血病人的白细胞直方图中,由于出现了早期幼稚细胞,往往会看到该种类白细胞的峰值会向左或向右推移,而且加阔了该种类白细胞的分布宽度。
因此,把它与其它的血液参数、各种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结合分析可对白血病的诊断有所提示。
当然,这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数据,任何血细胞分析仪所提供的白细胞直方图对血液病诊断都只能作过筛作用,还是不能代替传统的显微镜检查的。
二.红细胞直方图红细胞直方图是反映红细胞大小或任何相当于红细胞大小范围内的粒子的分布图。
该图坐标的横轴表示仪器所设立的红细胞通道排列范围,可看作是细胞体积的大小,纵轴表示在一定范围的红细胞数量,即体积大小不同的红细胞相对频率。
血细胞直方图解析
红细胞直方图内部意图
红细胞直方图鉴别线
LD UD
(二)分类规则
位于RL和RU之间的细胞为红细胞。
RL为血小板与红细胞的分界线。如果存在小
红细胞、大红细胞、血小板簇,可以根据红
细胞直方图的改变检测出来。
超过高R为存在红细胞聚集。
分类规则示意图
(三)常见异常直方图及报警信号
RL
RL:低鉴别线与红细胞直方图交点高,提示存
域。
仪器在该分布曲线上找不到谷低T1或T2,
或T1、T2同时找不到时,T1和T2负责监 视的细胞群结果就不输出。
2.引起白细胞直方图异常原因分析
病理因素: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可反映血
液中白细胞群体的改变,但这种变化没有特 异性,引起血液学变化的病因不同,但其白 细胞直方图的变化相近,因此出现的提示警 号就是给检验师的命令,要求我们进行显微 镜复查血涂片。
LD:在30至60fL之间自动寻找最适位置。 UD:固定在300fL 。 T1: 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
谷,第一波谷值设为辨别线1。
T2:自动寻找从LD至UD之间白细胞分布曲线的波
谷,第二波谷值设为辨别线2。
(二)辨别线的作用
1.对正常形态的白细胞进行粒度分类
白细胞分类
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解析
一.红细胞直方图
(一)基本概念
仪器在36-360fL范围内分析红细胞。
横座标表示红细胞体积,纵座标表示不同体积
的红细胞出现的频率。
直方图上可见两个细胞群体,从50-150fL区
域有一个几乎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正态分布曲
线,在主峰右侧约分布在125-200fL区域的细 胞为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
1、电阻抗原理,又称库尔特原理
孔电流
外电极 + 血细胞 悬液 标本杯
真空 内电极
鞘流技术联合电阻抗的应用
Hale Waihona Puke 2、激光技术、射频技术、组织化 学技术的应用
五分类仪器与三分类仪器的主要区别在 于:白细胞不再粗略地以大小来进行分群, 而是采用激光技术、组织化学技术、射频技 术等等来对白细胞进行分类。根据仪器厂家 的不同,不同品牌的仪器采用了不同的分类 计数。
• 在激光技术中目前有半导体 激光和气体激光。半导体激 光功率弱,但作为细胞分类自 己足够;气体激光功率强。二 者比较半导体激光具有寿命 长(7~10年)体积小,启动快,耗 电小,对稳压要求低,更为经济 适用等特点。
• (1) 电阻抗、高频电导及激光散射联 合检测法
• 即库尔特公司的VCS技术。 • V:代表体积容量。电阻法微孔技术应用于计数血细胞和测 定其体积的大小。 • C:代表传导性即电导(conductivity),指一束电磁波或称射 频,穿透细胞的传导性,它取决于细胞的大小和内部结构;经 校正后的传导性叫opacity即“不透明性”,这时不再反映 细胞大小,而是反映细胞内部的结构,像核的大小,核浆比例 和密度等。 • S:代表散射(scatter),指在不同角度测得的散射光强度。 由于各类细胞的表面结构不同和颗粒大小不同而对光的散 射各异,进而区分各类细胞。
容 量 、 电 导 、 光 散 射 ( volume , conductivity, scatter, VCS)法
原理 细胞体积技术(测量 细胞大小) 电导性技术(测量细 胞内部结构) 光散射技术(测量细 胞形态、细胞核和细胞 颗粒)。
体积
电导
光散射
VCS可显示3种细胞散点图 DF1(体积值和散射光值) DF2(体积值和电导值) DF3(体积值和电导值)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检测手段,它们可以提供关于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就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原理、解读和临床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细胞直方图血细胞直方图是通过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血液检测后所得的结果图。
它以血细胞分类计数为基础,将血细胞的数量按照不同细胞类型分成多个区间,并以柱形图的形式展示。
常见的直方图包括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和血小板计数直方图等。
血细胞直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反映出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例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帮助鉴别感染和炎症等疾病,红细胞计数直方图可以发现贫血和多血症等异常情况,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可以提示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
二、血细胞散点图血细胞散点图是通过将血液样本中的细胞形态学特征以散点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常见的散点图包括红细胞散点图和血小板散点图等。
血细胞散点图可以提供血细胞的形态学信息,帮助医生发现细胞异常和某些疾病的特征。
例如,红细胞散点图可以识别各类贫血并判断其病因,血小板散点图可以鉴别出血小板功能异常和骨髓疾病等。
三、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非常重要,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诊断各类疾病: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各类血液疾病的存在和发展趋势,如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等。
医生通过分析这些图形,可以得到疾病的一些初步判断,有助于进行后续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 指导治疗方案: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炎症性疾病,通过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变化,可以判断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评估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可以反映出治疗效果,如药物的作用是否理想,疾病是否得到控制等。
4. 预测疾病进展: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动态变化可以帮助医生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如白细胞计数直方图的峰值增高可以提示感染的进展,血小板散点图的异常可以提示疾病的恶化。
血常规血细胞分析仪直方图ppt课件
红细胞 吞噬细胞
白细胞
.
上皮细胞
33
1.红细胞
• 未染色的正常红细胞为双凹圆盘状,淡黄色,直径大约 7~8μm
• 渗透压对红细胞的影响: • 低渗透压尿中红细胞胀大,使血红蛋白溢出,仅留下细胞
膜,成为大小不等的空环形或面包圈样,称为影红细胞。 • 高渗透压尿中红细胞皱缩,体积变小,似锯齿形、棘形或
.
24
.
25
尿液分析的内容
➢ 尿液理学检查 ➢ 化学检查 ➢ 显微镜形态学检查
.
26
一、尿液的理学检查
☺包括对尿量、颜色、透明度、比密、气味、 (酸碱度)、渗透量、电导率等物理指标 进行分析检验。
.
27
二 尿液的常规化学检查
☺尿液干化学检验项目主要有:pH、比密、 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 亚硝酸盐、红细胞(潜血)、白细胞(粒 细胞酯酶);维生素C。
.
28
干化学检查和镜检
• 已经有很多研究和文献证明,尿干化学检查中的红 细胞和白细胞项目,不能取代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查, 尿液干化学检查的所有内容也都是过筛性检查内容, 并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内容;而显微镜检查也不能 取代化学检查。
• 在某些情况下干化学检查与湿化学检查的敏感性、 特异性和应用价值也有不同。
– 尽可能同一体位(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红 细胞计数于站位时增加)、一定时间和近似生 理条件下采血
.
3
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分析仪实质上是指
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
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包括血
细胞计数与分类、血红蛋白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测定与白细 胞计数相似。
%
100
200
300
400 (fl)
WBC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随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
%
10
20
30(fl)
直方图在2~28fl(不同仪器不一)。
(二)白细胞系检测原理
1.
电阻抗法
稀释液 电阻抗法 溶血素单个白细胞
标本
按体积大小分类
血细胞分析仪
教学目标
1、掌握血细胞分析仪的库尔特原理
2、掌握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的临
床意义。 3、了解血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原理 2、细胞直方图的分析 教学难点: 细胞直方图的分析
授课内容
概述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类型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项目 血细胞直方图
淋巴细胞 单个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仪器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 分为 256 个通道( channel )。每个通道: 1.64fl 。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 的通道中,显示血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Histogram)。
白细胞检测原理
根据电阻抗的原理,不同体积白细胞(35-450)fL 产生脉冲大小的明显差异而区分相应的三群细胞:
100
200
300
400 (fl)
电阻抗法检测红细胞要注意白细胞增高干扰: 稀释血液中含有白细胞,正常时,血液红细胞 与白细胞的比例约为500:1~1000:l,因此, 白细胞因素可忽略不计。 当病理情况下,如白血病时,白细胞数明显 增高,同时又伴有贫血时,使所得红细胞参 数可产生明显误差。
2.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RF:射频电流
细胞内部结构信息
DC:直流电 细胞大小的信息
(3)激光与细胞化学法 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 嗜碱性粒细胞/分叶核检测通道。
( 4 ) 多 角 度 偏 振 光 散 射 ( multi-angle polarized scatter separation of white cell, MAPSS)法 0°:前角光散射( 1°~ 3°),可粗略 测定细胞大小。 10°:狭角光散射( 7°~ 11°),可测 定细胞内部结构相对特征。 90°:垂直光散射( 70°~ 110°),测 定细胞核分叶情况。 90°:消偏振光散射( 70°~ 110°), 区分嗜酸性粒细胞与其他细胞。
库尔特先生1913-1998
COULTER :全自动细胞分析仪
COULTER :细胞分析仪
第一台细胞计数仪 瓶瓶罐罐+管道+电极+示波器库尔特(美国通电气公司员工)在上海工作时所拍照
血细胞分析发展史
1953年美国Coulter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电 阻抗是血细胞分析仪; 2. 六十年代已普遍应用到临床,当时可检测 RBC、Hb、WBC 、 MCV 、 MCH 、 MCHC 等项目; 3.七十年代,增加了PLT; 4.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开发了DC及RDW及 MPV等新项目; 5.九十年代以来,RET、NRBC、淋巴细胞亚 群分析等指标。
(二)光散射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光散射法组合应用电学、光学、细胞化学 多项技术检测血液细胞,可得出较准确的 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结果。 这些测试原理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对白细胞 分类部分的改进,即电阻抗法的白细胞三分 群发展为多项技术对白细胞五分类。
1、白细胞检测 ( 1 ) 容 量 、 电 导 、 光 散 射 ( volume , conductivity, scatter, VCS)法
鉴别缺铁性贫血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1)共同点:小细胞性贫 血,峰左移。 2)鉴别点: a.RDW增高,峰底宽 a N b.RDW正常,峰底窄
b
100
200
fl
根据MCV、RDW进行贫血形态学分类
MCV 增高 RDW 正常 增高 正常 正常 增高 降低 正常 增高 贫血类型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常见疾病举例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G-6-PD 缺乏症 轻型β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MPV的变化:鉴别血小板减少
①PLT↓而MPV↑:Plt破坏增多(如DIC、 ITP等) ②PLT↓而MPV↓:M增生不良、AIDS、 M纤维化、再障、M瘤、白血病化疗、败血症 等
先进技术预览
把20μl 血液样 品在机外稀释,混匀后放 在样品架上,按下计数键 它就可以对15种血液指标 和3个细胞直方图进行一 次分析。测定完成后结果 会立即在LCD上显示并 将结果打印出来。
(三)全自动多功能血细胞分析仪
检测速度为每小时110-150份标本 工作模式:CBC CBC+DIFF CBC+NRBC
CBC+DIFF+NRBC
CBC+RET CBC+DIFF+RET CBC+DIFF+NRBC+RET
三 检测参数
血液分析仪一般能检测20余项参数,功能 较全的仪器最多的能检测40余项参数。常见血 液分析检测报告的术语及英文缩写词。见下表:
2.RBC体积直方图 要注意观察图形峰的位置、峰底的宽度、峰顶的 形状及有无双峰现象。 1)缺铁性贫血 2)轻型β-Hb合成障碍 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4)叶酸缺乏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5)其他
100
200
fl
红细胞直方图
(1)正常红细胞分布:50~200fl (2)异常红细胞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电阻抗法在2-30fl范围内分析PLT,但大多 数在2-15fl范围,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现左 偏态分布。
当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体积直方图呈现异常现象时,均 应检查血液是否有血小板凝聚和微小血块,必要时作血涂片 检查,观察是否有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或大血小板增多现 象。
10
20
30
fl
3、血小板直方图
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2~30fl 分布,主要在2~15fl。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三) 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35—90f1
160fl以上
90~160f1
经溶血素处理脱水后,血细胞体积大小发生 了变化!!!以细胞的有形成分作为细胞的 大小 第一群(35~90fl)小细胞区:淋巴细胞 (体积最小)。 第二群(90~160fl)单个核细胞区,(中 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 性粒细胞、原始、幼稚细胞、异常细胞等。 第三群(160fl以上)大细胞区:嗜中性粒细 胞(体积最大)。
图4.HS血液常规检查流水线
HST-330 SE-9000/R-3000/SP-100 从血球计数、白血球分类到网织红细胞测定以及标本 的推片、染色,全面实现了自动化。 实现了高效率的检测。
根据电阻抗法,血小板随红细胞在一 个系统中进行检测,在红细胞/血小板计 数池中计数2fl~30fl的颗粒。
血小板检测原理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 随红细胞在一个系统中进行检测。
%
呈偏态,峰顶5~10fl
10
20
30(fl)
直方图在2~30fl(不同仪器不一)。
血细胞分析仪工作流程
1.
现代分析仪进展
1.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2.提供参数越来越多; 3.精密度越来越高; 4.速度越来越快; 5.越来越注重环保; 6.质控功能得到加强; 7.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一
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类: ①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 ②光散射法 (其中电阻抗法是血液分析仪的设计基础)
血液分析仪主要能完成两大功能: ①细胞计数功能 ②细胞分类功能
(一) 电阻抗法原理(库尔特原理)
1 库尔特原理 库尔特原理是利用电阻抗法测量 细胞的数量和体积。其内容为:血细 胞是电的不良导体,当一个细胞通过 计数小孔时,会导致小孔两端电阻的 变化,将其转化成脉冲,感应器通过 检测脉冲的数量及大小,从而计算出 通过小孔的细胞数量及体积。
(三)红细胞测试原理
1.红细胞计数(RBC)和红细胞比积(Hct) 1)RBC原理(脉冲数的多少) 2)Hct/PCV原理(脉冲的高度与叠加) 3)白细胞数的干扰 RBC 4)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100
200
fl
红细胞检测原理
红细胞计数和血细胞比容测定与白细 胞计数相似。
%
正态分布,峰顶在82~96fl
图1.半自动分析仪
这是一台用于临 床实验室体外诊断的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能每小时分析80份样品, 打印出18份参数和3种细 胞分布曲线图。操作简 便, 快速。
图2.全自动分析仪
图3.CD-3500 血球计数分析仪
.30个参数,10项白细胞分类,7个分布图,7个散射表示图 .可以做网织红细胞分析,以及动物血液测试高达60个品种 .采用最先进的激光技术和电阻法技术 .20个质控程序,120个带25个参数的质控样品的SD.CV均值
原理 细胞体积技术(测量 细胞大小) 电导性技术(测量细 胞内部结构) 光散射技术(测量细 胞形态、细胞核和细胞 颗粒)。
体积
电导
光散射
VCS可显示3种细胞散点图 DF1(体积值和散射光值) DF2(体积值和电导值) DF3(体积值和电导值)
(2)电阻抗与射频法(能透入细胞内,测 量核的大小及颗粒的多少)。
2 库尔特原理图
细胞计数池中,小孔内外 两个电极和稀释液构成一 个电流回路,在负压作用 下,细胞通过小孔,电极 能感应到一个瞬间的电阻 变化,并将其转换成脉冲, 脉冲的数量代表细胞数量, 脉冲大小反映细胞体积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