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茶及古树茶资源分布概况
普洱市茶山分布

普洱市茶山分布普洱茶方兴未艾,为此更名的普洱市(原思茅市)正是应运而生。
普洱市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市,普洱全市有野生古茶群落面积117.8万亩,栽培型古茶面积18.2万亩,其面积也远远超过传统普洱茶产区西双版纳(古茶园8.2万亩)。
普洱市辖1区9县,分别是思茅区、宁洱、墨江、景东、景谷、镇沅、江城、孟连、澜沧、云南省2009年主要茶区产量临沧市人工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凤庆、双江、沧源、云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凤庆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是已发现的大茶树中基围最粗的一株。
在这里,有南蜿蜒通往国外,被称为南第一镇的凤庆县鲁史古镇,以及南第一桥的青龙桥,见证了历史上在这里的辉煌。
临沧各区县地图主要的原生地之一,是云南最重要的生产和加工基地,如今拥有着滇红之乡和“普洱第一仓”的称号,被誉为“生物优生地带”。
共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
临沧是著名的下关茶厂沱茶原料的最重要的供应地,也为昆明茶厂、勐海茶厂提4.保山市及其他地区保山已不属于澜沧江流域,在目前云南普洱茶生产地区来说,保山所生产的晒青毛茶普遍不受重视。
但保山地区目前尚有不少栽培野生茶区幷没有完全开发,相对于西双版纳勐腊、景洪、勐海等地都已经被过度采摘的情况,此地区的茶质仍然十分厚质饱满。
古茶树分布面积近1.5万亩,栽培古茶园分布较集中且有代表性的是腾冲坝外古茶园,上营文家塘古茶园和昌宁漭水乡黄家寨古茶园。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古茶树分布。
如德宏州的潞西、瑞丽、梁河;红河州的元阳、金平;文山州的广南、马关、麻栗坡等等。
尽管这些地区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分布面积不大,但却分布着云南较多的茶组植物种类。
2009年,云南省面积523万亩,产量18.03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4.5万吨。
在这片世界茶树的发源地里,蕴藏着丰富的古茶树资源,而这些历经沧桑的古树,还在一年一年发着新芽,制作出供内地、港台、东南亚以至全世界人们享用。
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云南是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之一,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并且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土地资源条件。
近年来,云南茶叶产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国内茶叶市场的重要供应基地之一、下面将从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销售以及茶叶文化四个方面介绍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茶叶种植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拥有适宜茶叶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云南茶叶种植以绿茶为主,同时也有黑茶、红茶、白茶等各类茶叶品种。
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广阔,分布在大部分地区,其中以普洱、大理、临沧、楚雄等地最为著名。
茶叶种植以有机茶和山地茶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耕种方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品质管理。
二、茶叶加工云南茶叶加工技术精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备相结合,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云南茶叶加工主要包括采摘、杀青、揉捻、干燥等环节,其中特色工艺有“火烘龙球”、“青柑熟茶”、“木柴烘塔”等。
茶叶加工技术的提升,不仅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味,更加强了茶叶的陈化和保鲜能力,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
三、茶叶销售云南茶叶销售市场主要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以大中城市为主要销售区域,茶叶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价格区间广泛。
国际市场主要以东南亚、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量逐年增长。
云南茶叶以绿茶和普洱茶为主要出口品种,品质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
四、茶叶文化云南茶叶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多元文化融合。
茶叶已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艺术和生活方式。
云南茶叶文化包括茶道、茶艺、茶文化节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茶文化体系。
茶叶文化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云南人民的生活,更加推动了云南茶叶产业的发展。
总结起来,云南茶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茶叶种植面积广阔,茶叶品种丰富;茶叶加工技术精湛,传承了传统工艺和创新科技;茶叶销售市场渠道多样,国内外市场发展迅速;茶叶文化丰富多彩,促进了茶叶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同时,云南茶叶产业还面临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品质管理有待提升等。
新六大茶山简介

新六大茶山简介1、布朗茶区布朗山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境内,靠近中缅边境,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也是古茶园保留得最多的地区之一。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寨子已有1400年历史。
布朗族是百濮的后裔,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布朗山,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布朗山的成名得益于老班章,传说中的老班章以“霸气”著称,所谓的“霸气”,一口茶汤下去,茶气充斥全身,振奋着你每个细胞。
围绕老班章的还有新班章,班盆,贺开,老曼娥等,老曼娥寨子主要以布朗族为主,布朗族的先祖是最早种茶的,目前还保留着数以万计的千年古茶树,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纯朴的民风,优良的制茶传统,不错的口感,是布朗族引以为傲的,目前年产古树茶约有150吨左右,个人认为茶品质和老班章各有千秋。
2、易武茶区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目前称易武乡。
在清道光年间,易武是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之源头。
“滇海虞衡志”记载“普洱六大茶山,相距不远,以易武为中心集散”。
到清朝光绪年间,易武已经成为江北六大古茶山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六大茶山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集散地。
但到了清末民初,六大茶山逐渐衰落,茶林大量被毁,产量大幅跌落,到80年代,甚至懂得普洱茶的人也已经寥寥无几。
易武有两个地方产茶:落水洞和曼撒(曼撒属六大茶山之一),易武常年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
易武茶区的土壤是在热带亚热带雨林成土条件下风化发育而成的砖红壤、赤红壤、黄土、紫土,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有机质腐殖质富余,土壤的透气性好,水分含量中上,在湿热作用下,能提供给茶树生长充分的养分,使易武茶区的茶根深叶茂。
另外,易武茶区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茶区内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等高大乔木,他们与古老的茶树一起,构成了易武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易武茶山的茶树大多数是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叶种古茶树,成品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

保山市古茶树资源分布保山市野生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分布在昌宁县、腾冲县、龙陵县镇安、保山瓦窑以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在保山隆阳的徳昂日寨、大中寨、摆落塘、邦龙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蒲川乡、龙陵镇安小田坝、施甸关摆马村等处生长,树龄在300-800年左右。
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的垂直分布在海拔1200-2400米,以1640-2200米居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面积1.5万亩。
保山已发明茶祖植物2个茶系,5个茶种。
野生茶中以大理茶种C.t2liensis和滇缅茶种C.ill2w2diensis为主,栽培茶种以普洱茶种C.2ss2mie2和茶种C.sincnsis分布较广泛,勐腊茶种在瓦渡乡有少量分布。
1.昌宁县古茶树资源分布昌宁县位于澜沧江中下游的明山秀水之间,境内气候十里不同天,海拔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低热、温热、温凉、高寒的立体气候。
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四十六点七,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境内大部分地区空气相对湿度达百分之八十以上,年日照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土壤腐殖质含量高,独特的土壤、气温、雨量、温度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1268-1398),官绅令人在碧云寺内植茶,制作明朝贡品“碧云仙茶”,开始了昌宁县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
昌宁县境内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
野生型古茶树、茶园主要有箐茶和苞红。
青茶于1981年发现在,街水炉阿干梁子原始森林内,方圆百亩面积内分散出现,一般树高700厘米-800厘米,树幅300厘米×500厘米,胸径8厘米-10厘米,叶形椭圆,叶色绿,叶质薄软,叶面微隆起,芽有多层鳞包裹,叶面积71厘米。
包洪茶属大理茶叶种,在大田坝乡与漭水镇相联界得狮子塘梁子原始森林中,分布的野生古茶资源,其中最大的一株高1000厘米,树幅600厘米×700厘米,胸径15厘米。
栽培型古茶树、茶园主要品种有理茶、腾子茶和昌宁大茶(漭水原头种)。
德宏州野生茶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

德宏州野生茶资源调查与保护对策摘要野生茶资源是农业科研重要的物质基础和研究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材料,在全州各县市均有分布。
长期以来,公众对野生茶资源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加之受市场影响,野生茶遭破坏严重。
通过开展野生茶资源分布调查与样方调查,基本掌握了其在德宏州的地理分布、生存状况与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野生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野生茶;资源现状;调查;保护对策;云南德宏野生茶资源是农业生物基因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茶种改良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是进行农业科研、教学及研究当地少数民族历史的主要材料,野生茶还具有治病和保健功能。
世居德宏州德昂族先民(“僕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种茶和用茶,州内还有百年以上古茶树。
长期以来,野生茶资源得不到重视,破坏严重,对野生茶资源的地理分布和生存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对保护利用野生茶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1 调查方法1.1 资料调研组织调查技术人员观看野生茶碟片,了解野生茶生物学特征特性,加强感性认识。
调查区域社会、地理、气象、农林生产状况,查阅地方高等植物名录和地方志等资料,询访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及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农林人员,制定野外调查线路和范围[1]。
1.2 调查区域根据资料调研,确定海拔800~2 260 m的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之间的次森林、原始森林、灌木林为重点调查区域。
1.3 野外调查以乡镇为单位,村为单元,调查小组在乡镇农技人员和村社干部协助下开展野生茶分布调查,采用GPS定位,1/50 000地形图实地勾图,按照调查记录表填写地理情况、土壤类型、群落名称、地点、分布面积、生境现状、濒危形势、土地权属,拍摄野生茶群落景观照片和植株照片,采取野生茶标本以便物种鉴定。
在调查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野生茶分布地段,采用样方(50 m×50 m)的方法进行群落生存现状样方调查。
2 调查结果2.1 野生茶形态特征德宏州野生茶资源有2个种,一个是大理茶种(C.taliensis),属山茶科茶属五柱茶系;另一个是普洱茶种(C.sinensis Var assamiea),为山茶科山茶属茶系。
野生滇红茶

野生滇红茶一:目录1:野生滇红茶2:制作工艺3:特色4:如何鉴别野生红茶和普通滇红茶5:生长环境与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7:功效8:泡法9:储藏方法1:野生滇红茶野生滇红茶,属滇红茶,是选用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凤庆、保山、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三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引入工夫红茶工艺精心研制而成的一款独具特色的滇红茶!成品茶除具有特优滇红茶的条索紧秀乌润、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饱满、香气较为沉稳,悠长、叶底红匀鲜亮等特点外,更具古乔木茶山野之气强烈,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杯底留香的气韵,回干生津的持久。
是品饮价值、生态价值、稀有价值、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的新型红茶!2:制作工艺野生滇红茶属于发酵茶,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上述各道工序,均以手工操作!将从古茶树上采下的新鲜细嫩的茶叶摆放在通风透气的竹帘上散发水分的过程称为萎凋,当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叶变成萎松时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机内揉捻,使茶汁揉出,茶叶成条。
揉好的茶叶放在木制的盘内,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茶叶逐渐变红,并散发出一股独特香味,这时再把茶叶放到烘干机里烘干至可以捏成粉末时,野生红茶就制成了!3:特色条索紧秀乌润、汤色金黄透亮、滋味醇厚饱满、香气较为沉稳,悠长、叶底舒展性好,有弹性,柔韧性较好,古乔木茶山野之气强烈,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杯底留香的气韵,回干生津的持久!但古树茶资源较为稀缺,另外制作工艺精制而独特,所以年产量较低,价格相对普通滇红茶,较为昂贵!4:如何鉴别野生红茶和普通滇红茶云南可以茶业有限公司经过反复精细的对比总结,鉴别野生滇红茶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从茶叶外形(条索)方面鉴别野生滇红茶条索紧秀乌润,较为壮硕,质感明显,叶底条索叶脉清晰,叶边齿呈不规律状舒展性好,有弹性,柔韧性较好。
普通滇红茶叶身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较规律,叶底不舒展,质感薄小且脆硬!(2)从香气方面鉴别(散茶茶香,底香<公道杯,品茗杯,>)野生滇红茶香气较为沉稳,悠长,普通滇红茶香气飘,香气较短!(3)从口感韵味方面鉴别野生滇红茶口感丰富,滋味醇厚饱满,山野之气强烈,出汤迅速、经久耐泡、唇齿生香、杯底留香的气韵,回干生津的持久。
云南野生茶树消亡情况及保护对策

多变的气候条件 , 错综 复杂 的地形地貌 , 长期 以来 的原始耕 作方式 , 孕育和保留了全球最集中、 最丰富的野生茶树资源。 目前 ,云南 已发现 的树 干直径在 l m以上的大茶 树有十多
周围建房 、 修水泥坎 , 破坏 了原始 的生态环境 , 方便 了外来生
物 的侵袭 , 茶树长势 趋向衰弱 , 枝叶稀疏 , 衰亡之虞 ; 有 巴达 大茶树更是成 了旅游热点 , 每年参观 、 考察者不断 , 在大茶树
咫 尺 处 修 亭 盖 屋 , 游 者 随 意 生 火 烧 烤 , 火 会 随 时殃 及 大 旅 篝 茶树 。 4 .将大 茶树 当作 观 赏树 出售 。 致 无 辜 死 亡 导 如南 华 、 东 等县 一 些 业 主挖 掘 野 生 茶树 销 售 牟 利 。 景 由于 野 生 大茶 树 移栽 成 活 率 很 低 , 多数 在 待 卖期 或 栽 种 后 死 亡 。
根 据 调 查 , 将 部分 已死 亡 的 大 茶树 列 于 表 1 今 。
二 、野 生 茶树 死 亡 的原 因
1 夺 性 采摘 , 树 生机 严 重 损伤 .掠 茶
普 洱 茶 是云 南 茶 产业 中 的一 大 支 柱 。 由 于厂 家 、 商家 的 炒 作 , 无 根 据 地 宣称 “ 茶 ” 于 “ 毫 野 好 家茶 ”, “ ”字来 吸 用 野 引消 费 者 或者 给 自己的 品牌 作 秀 , 野 茶 饼 、 生 普 洱 、 树 如 野 古
于采摘 ”, 如镇沅 五一村芹菜塘 、 双江勐库 镇大雪 山原 始林 中成片野生茶林被砍倒采叶 ; 澜沧发展河 乡大黑山森林野生 茶 由于地处两 乡交界 , 民乱砍乱伐 , 村 争采茶叶; 马关古林 箐 乡大转拐村将一株 “ 二人 围”的大茶树砍枝采叶 ,07年卖 20 叶收入 40 元 。这种现象几乎 在各地都可看到。 0o
云南景迈山古茶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云南景迈山古茶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作者:仝佳音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05期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
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种繁杂,景迈山古茶园古茶树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栽培型,平均树高3.491~5.006 m,平均树幅3.12 m×2.61 m~4.41 m×4.14 m,树型79%乔木、16%小乔木、5%灌木,病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蓟马等,虫害主要有茶白星病、炭疽病、茶饼病等。
在当地茶农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为古茶树保护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安全保障。
关键词古茶树;种质资源;现状调查;景迈山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208-03作者简介仝佳音(1988-),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文化和茶叶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茶文化与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04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占世界茶种的82.5%,独有25个种、2个变种[1],主要分为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
景迈芒景千年古茶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古茶园,被称为“世界茶树自然博物馆”[2]。
古茶树在景迈山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每个村寨均有,其主要生长在树林之中,生态环境和遮阴均比较好,且品种结构复杂,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笔者在此对景迈山古茶树的分布种植情况、生态特征、病虫害等进行了调查,明确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为景迈山的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调查时间及地点根据景迈山古茶树的分布情况,于2014年3月1~9日分别对芒洪、哑农、翁基、翁哇、大平掌1、大平掌2、景迈大寨、哎冷山、勐本、芒梗这10个村寨进行了调查和取样。
云南省11个州市古茶山茶树群落分布

云南省11个州市古茶山茶树群落分布普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等11个州市所属的639个乡镇。
这四大茶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和南部边陲,分布在澜沧江两岸,与缅甸、老挝等国家接壤。
在澜沧江流域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林地中,经历了历史沧桑和自然灾害的古茶园依然郁郁葱葱,或成片分布,或单株散生。
整个云南还存有野生茶树群落和古茶园面积27万亩以上。
普洱茶古茶山名录如下:西双版纳古茶山勐腊县攸乐古茶山勐腊县倚邦古茶山勐腊县莽枝古茶山勐腊县革登古茶山勐腊县蛮砖古茶山勐腊县易武古茶山勐海县布朗古茶山勐海县巴达古茶山勐海县勐宋古茶山勐海县贺开古茶山勐海县南糯古茶山勐海县帕沙古茶山勐海县南峤古茶山勐海县曼糯古茶山景洪市小勐宋古茶山西双版纳其他古茶山普洱市古茶山景东县老仓福德古茶山景东县金鼎古茶山景东县漫湾古茶山景东县御笔古茶山景东县哀牢山西坡古茶山镇沅县振太古茶山镇沅县老乌山古茶山镇沅县田坝古茶山镇沅县勐大古茶山镇沅县马邓古茶山景谷县文山古茶山景谷县秧塔古茶山景谷县南板黄草坝古茶山景谷县联合龙塘古茶山景谷县团结古茶山墨江县须立贡茶古茶山墨江县龙坝古茶山墨江县通关古茶山墨江县坝溜古茶山墨江县迷帝古茶山墨江县景星豪门古茶山宁洱县困鹿山古茶山江城县国庆古茶山澜沧县景迈古茶山澜沧县邦崴古茶山澜沧县文东古茶山普洱市其他古茶山临沧市古茶山双江县勐库大雪山双江县冰岛古茶山双江县坝糯古茶山双江县懂过古茶山双江县勐库十八寨凤庆县古墨村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团结村大尖山古茶树群凤庆县鲁史镇羊头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鲁史镇古平村古茶树群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古茶树群落凤庆县鲁史镇龙竹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小湾镇香竹箐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小湾梅竹古茶树群落凤庆县洛党四十八道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洛党琼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大寺大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大寺岔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大寺平河古茶树群落凤庆县三岔河柏木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凤庆万明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雪山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凤庆县新华牛尖山古茶树群落凤庆县腰街星源古茶树群落凤庆县勐佑阿里侯山古茶树群落永德县曼来古茶园永德县放牛场古茶园永德县忙肺古茶园永德县团树团山古茶园永德县玉华古茶园永德县平掌古茶园永德县小帮贵古茶园永德县鸣凤山古茶园永德县梅子箐古茶园永德县木瓜寨古茶园永德县底卡古茶园永德县武家寨古茶园永德县德党镇棠梨山云县幸福镇大宗山云县爱华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云县大丙山古茶树群云县涌宝镇古茶树群落云县茶房乡古茶树群落云县大朝山古茶树群落耿马县芒洪山古茶树群耿马县大青山古茶树群落镇康县大山古茶树群镇康县马鞍山古茶园临翔区南美古茶园临翔区昔归古茶园临翔区邦东古茶园临翔区大石古茶园临翔区马台茶区沧源县单甲大黑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保山市古茶山昌宁县黄家寨古茶园昌宁县石佛山古茶树群昌宁县茶山河村保家洼子古茶树群昌宁县沿江羊圈坡野生古茶树群昌宁县联席芭蕉林野生古茶树群昌宁县联席破石头栽培型古茶树昌宁县杨柳茶山昌宁县德昂寨古茶园昌宁县五峰山隆阳区阿贯山古茶园隆阳区道人山古茶园施甸县摆马村古茶园龙陵县镇安古茶园腾冲县坝外古茶园腾冲县上营文家塘古茶园腾冲县高黎贡山古茶树群保山市其他古茶山玉溪市古茶山元江县南溪原始森林新平县者竜乡哀牢山古茶树红河州古茶山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古茶园绿春县牛孔乡古茶园元阳县胜村乡东观音山屏边县大围山古茶山红河县古茶山金平县金河镇哈尼田村古茶园文山州古茶山麻粟坡县金厂乡古茶园广南县九龙山古茶树群广南县羊窝大山古茶树群马关县古林箐乡古茶园楚雄州古茶山永平县古茶山南华县古茶山双柏县古茶山曲靖市古茶山师宗县大厂乡古茶园富源县富源县古茶园德宏州古茶山路西市勐嘎镇古茶园梁河县大厂乡古茶园瑞丽市弄岛乡茶园潞西市香菜塘村茶园潞西市三台山茶园潞西市江东乡茶园盈江县勐弄乡古茶园昭通市古茶山盐津县老林茶山镇雄县古茶山。
蛮山野生古树茶介绍

【比较优势】
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差异
台地茶:
是指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 由于受人为种植、采摘、修剪刺激的影响,这类茶树主干不明显,一级分 枝部位变低。在种植密度较大时,树体个体生育空间较小,茶青芽叶细小、 品质较薄、条形较为秀丽,这些特点在长期采摘的密植茶园里尤为明显。茶①
2009年第4期《西南农业学报》一篇关于野生茶树资源现状的调查报 告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茶树资源】
报告中指出 了44个大理茶 种野生古茶树 分布点,其中3 个在凤庆县。 而凤庆恰恰是 我们的伙伴王 先生的故乡。
从此,我们与 云南古树茶开 始结缘。
缘起云南古树茶②
之后到了高枧槽(今凤庆马庄村)宿于梅姓老人家中,听说徐霞客是 从江苏远道而来,老人马上煎出有名的太华茶招待贵客。
【茶品系列】
因地制宜 锦绣蛮山系列古树茶出台
依据古树茶特性,结合凤庆当地传承制茶技艺,我们规划了涵盖绿茶、 红茶、普洱、白茶等多种茶品在内的“锦绣蛮山”古树茶系列。
绿茶
锦
绣
红茶
蛮
山
白茶
蛮山寒翠 蛮山红云 蛮山香叶
制作工艺:采取绿茶晒青法,经过日光干燥或凉晒干而成,加工中不 炒、不揉,经过不同程度的萎凋后,再经干燥而成。既不破坏酶活动, 又不能促进其氧化作用。最后压制成饼。
【比较优势】
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差异
原始型古树茶特点: 野生、数百年树龄、树高可达10米;
栽培型古树茶特点: 人工栽培、数百年树龄、树高3-5米;
古树茶是大自然精粹中的精粹,是上天的恩赐。且不说它诸多的养 生、康体功效,但凡喝过地道云南古树茶的人,无不为其裹挟着大自然 馥郁的茶气和奔放跌宕的口感所震撼!那种深沉、醇厚、纯正和悠长, 那种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和渗透力……一啖难忘!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2016年第十一届云南茶博会古树名山推介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地处今勐腊县易武乡境内,包括历史上的慢撒茶山,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在六大古茶山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半。
清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云南石屏等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移居易武及慢撒等地,开辟开荒种茶和创办茶庄,茶号,设立茶坊制茶,易武茶业从此崛起,成为六大古茶山的后起之秀。
道光年后易武茶号、商号大增,至咸丰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加工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茶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等地。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易武成为镇越县的县城,便成为六大古茶山贸易中心,成为六大古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至今易武茶山尚有9.8万余亩,其中古茶园7.8万亩。
现在最热的当数薄荷塘茶王,知名企业有易聘号老茶行等。
冰岛古茶山冰岛村委会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东北与临翔区南美乡接壤,西面与耿马大兴乡相邻。
村委会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
全村国土面积25.79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0毫米,现有农户289户1101 人。
目前,冰岛村委会共有茶叶面积6300亩,可采摘面积24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5.7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1.6万多株,百年以下茶树 3900亩。
冰岛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5公里,现有农户47户212人,茶地面积1600多亩,可采摘面积588亩, 2.4万株。
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00多株;百年以下茶园804.2亩。
昌宁黄家寨古茶山漭水黄家寨古茶山地处昌宁县漭水镇境内,位于东经99?40′02",99?43′05",北纬24?52′38",24?57′42"之间,海拔跨度1780-2280米,坡度6-25度,山脉东西走向,植被主要以茶树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共涉及联福、漭水、共裕、河尾4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分布面积959公顷,有古茶树29751株,其中基部径围50cm以上7492株。
临沧茶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以及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及其知识。

临沧茶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以及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及其知识。
介绍临沧茶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以及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及其知识。
1.茶区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临沧是地处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中下游之间,年平均气温17.5°C,年降雨量1400mm,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全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低纬度、高海拔,水资源丰富,土壤红壤PH值偏酸,最适宜茶树生长。
同时,海拔高的地区,茶叶的生长周期较长,茶叶的品质也就相对好,正是所谓的“高山云雾出好茶”。
这里的茶园大多在温暖湿润、云雾缭绕的茶树原产地澜沧江两岸的深山密林中,远离污染源,是天然优质无公害茶,土层深,落叶层厚,土壤有机成分含量高,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空气湿热,十分有利于茶园的生长,茶树资源非常丰富。
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十分卓越。
早在1982年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吴觉农曾提出在临沧建世界一流的大茶园。
临沧茶区位于在云南西南部,与思茅市景东、镇沅、景谷、澜沧县接壤,辖临沧、凤庆、云县、双江、镇康、耿马、沧源、永德8县1999年全区有茶园665264亩.是世界著名的云南大叶种茶的故乡,亦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地带,临沧境内有众多规模连片的野生茶树群分布和保存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人工栽培大茶树。
国内植物学家和茶叶界专家通过多年对茶树起源的考察研究表明,中国云南沿北回归线两侧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
2.茶树面积和各茶品种年产量临沧市云南第一产茶大市,是普洱茶料的的最大产地、孟库大叶种茶的原生地,还是闻名中外的“滇红之乡”。
临沧茶园大都分布在海波1500-2000m之间,目前有茶园总面积130万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4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65万亩(百年以上古茶园9万多亩),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5万亩,有机茶园3.5万亩,茶叶总产量3.5万吨,出口的滇红茶8千多吨,生产普洱茶成品1万多吨、普洱毛茶1.4万吨,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亿多元。
云南普洱茶主要茶区及茶叶特点小结

云南普洱茶主要茶区及茶叶特点小结临沧茶区:(1)勐库:云南省临沧双江地区。
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特有勐库种。
勐库古树茶还有一大特点:持嫩性强,芽叶肥壮重实。
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2)冰岛:冰岛村是勐库茶种的主要发源地。
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叶背隆起,叶脉明显。
毛茶外形粗老,黑条白芽。
春茶汤色金黄透亮,香气柔和,挂杯持久而不事张扬,以花果香为主。
生津快速,口腔内回甘部位较深。
十分耐泡。
(3)昔归:临沧邦东乡邦东村芒绿山(忙麓山)。
汤色明亮清澈、香高气扬、滋味微涩甘甜,喉韵沉香鲜爽、茶气醇厚、回甘生津。
茶气强烈却又汤感柔顺,水路细腻并伴随着浓强的回甘与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此茶年产量极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极少有售,弥足珍贵。
(4)忙肺:云南省永德县,永德县市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汤色清澈明亮,滋味厚重,刺激性强,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甘醇顺滑带微涩、舌底生津明显,喉韵甘润持久。
(5)坝糯:勐库古茶山以冰岛为界分东、西半山,所产之茶各具特色。
坝糯大寨是勐库东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现存古茶树最多的寨子。
品茗云南大叶种野生茶。
此茶汤质充满阳刚之气,高香、劲扬、味刚,口感丰富饱满,甘甜质厚,茶气强而有力,气足韵长。
不输易武正山。
(6)勐库大雪山:大雪山野生古茶树茶群落,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叶茶种群落。
生长群落地处双江县大雪山中部,海拔高度为二千二百至二千七百五十米。
此茶采摘极难、产量极低,弥足珍贵。
该茶属云南大叶种野生野放茶,叶质肥厚宽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带兰香,劲扬质厚,微苦回甘转甜,沉雄霸道。
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强。
(7)永德大雪山:永德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中,分布总面积10.05万亩,平均树高5米左右,树干基围最大的一棵达215厘米,树干最高的一棵达25米。
十二大古茶山口感简介

十二大古茶山口感简介在云南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分布着十二座古茶山,江内、江外各有六座。
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有差别,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十二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也就各有所不同。
一、江内六大古茶山1、曼撒山(易武山):曼撒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东北,离易武街不到20公里,紧接着老挝边境。
这座茶山所产的大叶种茶,叶芽宽大、肥硕、结实,由于茶山相连,因此很难严格区分曼撒茶山与易武茶山,又由于历史上曼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因此也有人认为,曼撒茶山实际上就是易武茶山。
主要品种为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兰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特别是一股山野气息比较明显。
易武正山在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著名茶点:麻黑、落水洞。
2、革登山:今属勐腊县象明乡的革登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的东北部,东连孔明山,南与基诺茶山隔江相望,西接曼庄茶山,北与倚邦茶山为邻,是传说中孔明兴茶之地。
斗转星移,沧桑巨变。
革登茶山鼎盛时期赫赫有名的革登老寨、新发寨、牛滚塘,如今已经找不到茶树了,剩下的只有断碣残碑,仅存茶房、秧林、红土坡等几片古茶园,累计不足500亩古茶园。
本茶区代表茶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现在比较著名代表茶区有:茶房、秧林等村寨。
3、倚邦山:倚邦在傣语中,被称为“唐腊”倚邦,即茶井的意思。
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三百六十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几乎全是高山。
倚邦茶山的海拔差异很大,海拔最高的山神庙达到1950米,而最低处磨者河与小黑江交汇处海拔只有565米。
倚邦茶山的土壤与易武茶山的相近,这里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冬季雾多,有着茶树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自然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倚邦茶山,在大叶种传统的种植园,间种着百亩小叶种古茶树,树龄均在三百至五百年,而这些小叶种古茶品质较高,成为该茶区普洱茶品质的代表。
古树茶特点和现存的古树普洱茶区

古树茶特点和现存的古树普洱茶区一、云南普洱茶古树茶普洱茶古树茶是云南普洱茶中把树龄较大,一般有“百年乔木,千年古树”的说法但现在很多茶友都认为百年以上的茶树可算是“古树茶”;二、普洱茶古树茶的特点:1,古树茶根植较深,不需要人工浇水施肥,所有的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的自身去完成,因此茶叶本身所含的矿物质相对比较高,古树茶叶属于环保型产品;2,因为古树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即使树上有虫也不需要人工喷洒农药去驱除,因此也不存在农药超标的问题;3,古树茶树叶是来自树根部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潜质空间当然也高;从而也使得古树茶叶非常的耐泡,香气强势,滋味醇厚,回甘生津;4,因古树茶产量低,采摘难,所以古树茶的价格相对台地茶的价格要贵;三、普洱茶古树茶类别:原始型古茶树特点:野生、数百年树龄、树高可达10米;栽培型古茶树特点:人工栽培、数百年树龄、树高3~5米;生态型茶树特点:在自然原生态环境生长,未经人工干扰和处理.原始型古茶树与栽培型古茶树,因为这些乔木型茶树属于深根性植物,有一主根,一直向红土壤深处生长云南当地人认为"树有多高,根就有深",吸取到的养分较灌木茶树充足,茶叶品质佳,但因产量不高,所以比较珍贵;同样是刚刚采摘下来的茶菁,前两者的价格可能是灌木茶的十几倍;所以,收藏首选由原始型古茶与栽培型古茶树采摘茶菁制作的普洱茶;优点明显:原生态,无化肥、农药,野生自然状态古树茶比较难求;四、普洱茶古树茶优点1类别:古树茶是个笼统的名词,其中还有一些让人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如:古树茶,老树茶,大树茶其中古树茶顾名思义则是古代先人所种植的茶树,大树茶则是茶叶的树干比较粗大的茶树,树龄应在30年以上,老树茶则国家也有定义,一般称30年以上的茶树可以谓之老树茶2本质:古树茶来自海拔较高的深山,无污染,无施肥,无喷药,无需担心农残超标;茶园茶因生长环境的不同,继而为追求产量往往不能达到以上条件3外形:古树茶的叶子相对台地茶壮硕,叶面革质感明显,叶脉清晰,叶边齿状无规律状;台地茶因为是栽培的,叶身比较单薄,叶子裙边起波浪,叶边齿状呈规律性,叶背多毛;4茶气:古树茶香气强势-深沉-醇厚-纯正,停留时间长,茶园茶香气则飘扬而短暂;5口感:古树茶会带来感觉丰富的口感,且感受到一股来自高山阔野般的气息,茶汤的细密度和醇厚度较高、渗透力顺畅;而茶园茶让人感觉口感单薄且时有杂味,茶汤的渗透难以让舌根感到舒畅,有的虽入口时感到霸气,苦涩味远远比古树茶要重;6叶底:古树茶冲泡后叶子舒展程度好,叶片肥厚且充满弹性、柔韧性好;特别是茶叶叶片背部的主经脉更是可以让您明显的感觉得出古树茶与茶园茶的不同,古树茶的经脉结实粗壮,而茶园茶相比之下显得特别的纤细,还有就是不要以为茶叶叶片宽大的就是古树茶,其实从茶叶的叶片来看,很多茶园茶的叶片要比古树茶的叶片要好看,宽大再者茶园茶叶片不易舒,质感薄小且脆硬;7口感:古树茶入口滋味醇厚,苦涩味所化出的甘性让口腔生津,韵味久留于口腔、喉头,陈茶的能量释放得慢些,茶气的表现也慢慢体现出来,让人体感觉舒服的指数高;而茶园茶的厚度及留存在口腔中的茶味短暂,苦涩味重,生津不明显,韵味短暂,陈茶所含的能量也相对较少且释放得快,人体口感的舒服程度也偏弱;8潜质:古树茶因叶子是来自树根深入土壤的大树,根部吸收地下的养分多而使叶子具有转化价值的物质多,潜质空间当然也高;从而使得古树茶非常的耐泡,茶园茶来自根部短浅的台地,所内含的能随时间转化的物质稀少,并且不耐冲泡,一般几泡后味道极淡,转化空间也有极限性;五、云南野生茶及古树茶资源分布概况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古茶树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少数属于过渡型或是山茶属的近缘植物;通常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大茶树称为古茶树;云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联片的古茶园共有14片,达万亩,保存的从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类型齐全的千年以上古茶树32棵,占全国的43%,证明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茶科所和国内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先后对云南的15个地州 61个产茶县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征集到材料410份,标本339份,发现野生大茶树198处3;目前,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迄今已保存野生型茶树资源206份;云南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树分布简介如下:1.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分布西双版纳的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茶较集中的产地之一;据初步调查,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万亩;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区地带;广泛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其中最着名为南糯山古茶园,面积近15000亩,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干直径在米以上;此外,分布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其中着名的有“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曼喷龙大茶树,勐腊县的落水洞大茶树、苏湖大茶树、曼松大茶树等;2.保山市古茶树分布保山是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打摩山,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道人山、瓦度黑龙井大岩子、阿贯山、以及高黎贡山东坡一带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缘野生茶和进化型野生古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树高5-15米,群众俗称“大树茶”;在保山市坝湾乡的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县团田乡,龙陵县镇安小田坝、施甸县关摆马村还续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尤其在保山市坝湾乡德昂旧寨,进入寨子在庭院、地埂边到处可见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树;3.临沧地区古茶树分布临沧地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1981年,中国茶科所和云南省茶科所组成的茶树资源考察组,对临沧地区6县32个村点作了全面考察,采集栽培型茶树标本50份,野生茶树标本23份,近缘标本4份;临沧地区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在双江县勐库帮骂雪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单甲大黑山、凤庆县山顶塘大山、临沧县发现了种群数量巨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布面积约12000余亩,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栽培古茶树,临沧地区驯化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凤庆县、双江县、沧源县、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典型的有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勐库冰岛古茶园;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根颈干径米,株高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150余株;2002年3月调查,现存有根颈干径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4.思茅地区古茶树分布思茅地区野生茶树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1830-2600米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思茅地区野生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县的九甲千家寨龙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东桃子箐一带,景谷县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县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孟连县的腊福黑山,澜沧县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县的困六山、小高厂,墨江县的苍莆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多集中分布于小吊水头河头龙潭原始森林中,海拔2450米,属于野生大茶树群落; 1991年,澜沧县境内发现的“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经专家鉴定,树龄1000年左右;澜沧县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园,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米-5米之间,基部直径米以上,株距2米-4米;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少量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潞西县的勐嘎野茶、瑞丽县的弄岛野茶、梁河县的大厂大山茶、陇川野茶;红河州:元阳县的胜村野茶、金平县的铜厂苦茶、文山州:广南县的革佣野茶、马关县的八寨涩茶、麻栗坡县的金厂大树茶等等;总之,古茶园和古茶树在云南主要产茶区均有分布,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茶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遗产;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古茶树遗产资源,1992年林业部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将野生茶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之一; 出至:老舍茶馆六、正确看待古树茶一直以来,我们的茶品以优秀的口感,实惠的价值,实在的品质,被我们的客户所认同和肯定;本期我们要和朋友们交流的是古树茶,普通消费者该如何理解普洱茶之古树茶,该如何正确对待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云南普洱茶古树茶的定义,许多资料都对“古树茶”做出了相关的定义,但资料说法不一,容易引起歧义,误导普通消费者,再此,我们在这里分享下我们对古树茶的理解,以方便朋友们对古树茶形成一个概念;云南普洱茶有台地茶园,生态茶园,乔木茶,古树茶等概念,其中古树茶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茶树所采摘的茶,此类茶叶滋味浓郁,苦涩度相对较低,是品饮和收藏之首选,因此近年来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古树茶和一般台地茶的区别主要在我们所说的“内含物”含量不同上,导致品质和滋味有着天地般得差别,价值也不能同语;因古树茶生长环境生态非常良好,不使用农药、化肥,因此可以说古树茶,是天生的“有机食品”纯天然,无污染;正因为这样,也保证了古树茶的品质和口感;因此古树茶口感纯净醇厚干净,也给其品质增添了姿态和内涵;。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

最全的古树茶资料云南20个古树茶名山介绍2016年第十一届云南茶博会古树名山推介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地处今勐腊县易武乡境内,包括历史上的慢撒茶山,面积达750平方公里,在六大古茶山茶叶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半。
清乾隆初期实行移民殖边,云南石屏等地汉族和其他民族不断移居易武及慢撒等地,开辟开荒种茶和创办茶庄,茶号,设立茶坊制茶,易武茶业从此崛起,成为六大古茶山的后起之秀。
道光年后易武茶号、商号大增,至咸丰时六大古茶山的茶叶加工和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
茶叶主销东南亚和香港等地。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年代,易武成为镇越县的县城,便成为六大古茶山贸易中心,成为六大古茶山之名山,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至今易武茶山尚有9.8万余亩,其中古茶园7.8万亩。
现在最热的当数薄荷塘茶王,知名企业有易聘号老茶行等。
冰岛古茶山冰岛村委会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北部,东北与临翔区南美乡接壤,西面与耿马大兴乡相邻。
村委会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冰岛、地界、糯伍、坝歪、南迫5个自然村。
全村国土面积25.79平方公里,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400毫米,现有农户289户1101 人。
目前,冰岛村委会共有茶叶面积6300亩,可采摘面积2400多亩,百年以上古茶树5.7万株,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1.6万多株,百年以下茶树 3900亩。
冰岛自然村距镇政府所在地30.5公里,现有农户47户212人,茶地面积1600多亩,可采摘面积588亩, 2.4万株。
其中:五百年以上古茶树4900多株;百年以下茶园804.2亩。
昌宁黄家寨古茶山漭水黄家寨古茶山地处昌宁县漭水镇境内,位于东经99°40′02"~99°43′05",北纬24°52′38"~24°57′42"之间,海拔跨度1780-2280米,坡度6-25度,山脉东西走向,植被主要以茶树为主,土壤以黄壤为主,共涉及联福、漭水、共裕、河尾4个村24个村民小组,古茶树分布面积959公顷,有古茶树29751株,其中基部径围50cm以上7492株。
最全普洱茶山记录

最全普洱茶山记录普洱茶是一种源自中国云南省的特色茶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药用价值而闻名于世。
普洱茶山是指普洱茶树所分布的茶区,这些茶区以其丰富的茶树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普洱茶山,保存着大量的古茶树,这些茶树有的已经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它们承载着茶文化的传承和普洱茶的独特风味。
普洱茶山记录已有上百个古树茶产区和上千个寨子。
下面我将为您呈现其中一部分茶山记录:1.临沧茶山:位于云南临沧地区,这里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临沧茶山以其丰富的茶叶资源和古老的茶文化而著名。
茶叶品质优良,口感醇厚,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2.六枝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这里是普洱茶的产区之一、六枝茶山因其茶叶呈现出六种不同的颜色而得名。
茶叶质地优良,带有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3.孟连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这里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孟连茶山以其茶叶的浓郁香气和独特风味而闻名,被誉为普洱茶的代表。
4.怒江茶山:位于云南怒江地区,这里是普洱茶的产区之一、怒江茶山的茶叶品质上乘,口感醇厚,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5.西盟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这里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西盟茶山以其丰富的茶叶产量和卓越的品质而闻名于世。
6.高黎贡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这里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之一、高黎贡茶山以其古老的茶树和独特的品质而著名,被誉为普洱茶的瑰宝。
以上只是部分普洱茶山的记录,实际上还有更多茶山记录,每个茶山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这些茶山共同构成了普洱茶的世界,吸引了无数茶叶爱好者前来品尝和学习。
总而言之,普洱茶山记录非常丰富多样,上百个古树茶产区和上千个寨子构成了普洱茶的世界。
这些山区以其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独特的茶文化而闻名,为普洱茶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
通过品尝不同山区的普洱茶,人们可以感受到云南的美丽风景和深厚的茶文化。
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

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管理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摘要:结合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和工作开展情况、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下一步古茶树资源保护治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古茶树资源,保护措施,存在问题,治理对策。
一.古茶树资源现状1.1野生型古茶树资源的分布情况。
沧源县境内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分布范围较广,县内中西部单甲、糯良、勐董、勐来、勐角、班洪、班老、芒卡8个乡(镇)均生长有野生古茶树,其中面积较大的是单甲、糯良、勐来、勐角、勐董5个乡(镇)相连的范俄山、芒告大山、窝坎大山、大黑山一带的野生古茶园群落。
我县的野生古茶树大部分分布在海拨1700—2489米范围内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经调查和考证,已初步确定我县野生古茶树面积约达到83443亩。
1.2栽培型古茶树分布情况。
沧源驯化栽培古茶树有300多年历史,在境内有树龄千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古茶树群落,其分布范围也比较广,主要分布在勐董、单甲、糯良、勐来、勐角、班老、岩帅等7个乡(镇),其中面积较大的是糯良乡的怕拍村,经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考证,初步确定茶龄在80年至200年左右的有19000多棵,2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棵,1000年以上的有两棵,如:怕拍1号古茶树,茶龄在1000年左右,种名暂定为ctaliensis,其分布范围为:东经99°12′10″—99°12′19″,北纬23°18′52″—23°18′53″,海拔为1946.30—2009.80米。
树高3.2—12.25米不等,基围约63—201公分之间,据行业部门普查,怕拍古茶树分布面积1355亩,相对连片的有235亩,是全县迄今为止连片面积最大、保护最为完整的古茶树群落。
1.3栽培型古茶树资源普查情况。
在原先普查的基础上,2017年以来对辖区7个乡(镇)19个村的栽培型古茶树资源进行普查,共完成普查6个古茶园3638亩,采集19个点412棵古茶树(基部干径达到20公分以上);完成生化样制作16份8000克、20个区域的腊样标本制作392份。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云南省曲靖市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云南省曲靖市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业闻名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
为了充分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近年来,曲靖市政府相继启动了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工作,旨在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茶叶的质量和产量。
一、调查范围及对象本次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曲靖市范围内的主要茶叶种植地区,包括麒麟区、沾益区、马龙区等县市。
调查对象主要是农民茶园和茶叶企业,以及研究院校和科研机构等相关单位。
二、调查内容1. 茶树品种调查:对茶树品种进行综合调查,包括原生种、优良品种以及引进品种等,了解各品种的特点、产量、适应性等。
2. 茶树资源分布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和地图测绘,了解曲靖市茶树资源的分布情况,掌握茶树的地理位置和分布特点。
3. 茶树生长环境调查:对茶树的生长环境进行调查,包括土壤、气候、海拔等因素,分析对茶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 茶树病虫害调查:调查茶树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影响程度,了解各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措施。
5. 茶树资源利用现状调查:了解茶树资源的利用现状,包括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市场需求以及茶叶产业链的整体情况。
三、调查成果分析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搜集,得出了以下成果和分析:1. 茶树品种丰富多样,包括普洱茶、绿茶、红茶等多个系列,其中普洱茶是曲靖市的特色品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
2. 茶树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和丘陵地区,这些地方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3. 茶树生长环境优越,但也存在一些病虫害问题,主要包括茶树红蜘蛛、白粉虱、茶树褐飞虱等,对茶叶产量和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4. 茶树资源利用现状良好,曲靖市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茶叶产业链,包括茶园种植、茶叶加工和茶叶销售等环节,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收入。
四、意义与建议本次茶树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对曲靖市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当地政府和农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野生茶及古树茶资源分布概况
时间:2010-2-26 16:00:24 点击:89
核心提示: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
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古茶树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少数属于过渡型或是山茶属的近缘植物。
通常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大茶树称为古茶树。
云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联片的...
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
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古茶树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少数属于过渡型或是山茶属的近缘植物。
通常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大茶树称为古茶树。
云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联片的古茶园共有14片,达21.21万亩,保存的从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类型齐全的千年以上古茶树32棵,占全国的43%,证明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茶科所和国内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先后对云南的15个地 (州) 61个产茶县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
征集到材料410份,标本339份,发现野生大茶树198处[3]。
目前,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迄今已保存野生型茶树资源206份。
云南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
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树分布简介如下:
1.1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分布
西双版纳的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茶较集中的产地之一。
据初步调查,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万亩。
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区地带。
广泛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
其中最著名为南糯山古茶园,面积近15000亩,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干直径在0.2米以上;此外,分布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其
中著名的有“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曼喷龙大茶树,勐腊县的落水洞大茶树、苏湖大茶树、曼松大茶树等。
1.2保山市古茶树分布
保山是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据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打摩山,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道人山、瓦度黑龙井大岩子、阿贯山、以及高黎贡山东坡一带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缘野生茶和进化型野生古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2500
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树高5-15米,群众俗称“大树茶”。
在保山市坝湾乡的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县团田乡,龙陵县镇安小田坝、施甸县关摆马村还续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
尤其在保山市坝湾乡德昂旧寨,进入寨子在庭院、地埂边到处可见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树。
1.3临沧地区古茶树分布
临沧地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1981年,中国茶科所和云南省茶科所组成的茶树资源考察组,对临沧地区6县32个村(点)作了全面考察,采集栽培型茶树标本50份,野生茶树标本23份,近缘标本4份。
1.3.1野生古茶树
临沧地区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
在双江县勐库帮骂雪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单甲大黑山、凤庆县山顶塘大山、临沧县发现了种群数量巨大的野生茶树群落。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布面积约12000余亩,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1.3.3栽培古茶树
临沧地区驯化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凤庆县、双江县、沧源县、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
其中典型的有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勐库冰岛古茶园。
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根颈干径1.59米,株高9.3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
岛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150余株。
2002年3月调查,现存有根颈干径0.30-0.60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
1.4思茅地区古茶树分布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
1830-2600米之间。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县的九甲千家寨龙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东桃子箐一带,景谷县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县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孟连县的腊福黑山,澜沧县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县的困六山、小高厂,墨江县的苍莆塘。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多集中分布于小吊水头河头龙潭原始森林中,海拔2450米,属于野生大茶树群落; 1991年,澜沧县境内发现的“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经专家鉴定,树龄1000年左右;澜沧县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园,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米-5米之间,基部直径0.2米以上,株距2米-4米。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少量古茶树分布。
如德宏州:潞西县的勐嘎野茶、瑞丽县的弄岛野茶、梁河县的大厂大山茶、陇川野茶;红河州:元阳县的胜村野茶、金平县的铜厂苦茶、文山州:广南县的革佣野茶、马关县的八寨涩茶、麻栗坡县的金厂大树茶等等。
总之,古茶园和古茶树在云南主要产茶区均有分布,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茶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遗产。
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古茶树遗产资源,1992年林业部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将野生茶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