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共长天一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共长天一色
画卷风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彩霞满天,孤鹜高飞,相映增辉。多美的一幅绝妙好图啊!“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画与诗的完美结合便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个人小档案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人,少时即才华出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滕王阁序》脍炙人口,是其代表作。
唐代,有一年秋天,一位姓阎的都督在洪都(今江西南昌市)附近的滕王阁上大宴宾客。
滕王阁位于赣江之滨,当时又正值傍晚,雨过天晴,彩虹消散,天宇明净。置身于高阁之上,放眼眺望,四周是一片迷人的景色。
近处,大小船只停满渡口,樯桅如林,白鹤和野鸭悠闲地栖息在江边和水中的沙洲上。
远方,层叠起伏的山峦,笼罩在一团团淡紫色的暮霭中。
空中,一队队南飞的大雁,映着晚霞,不时从蓝天飞过。江上,归来的渔船上,渔夫的歌声,在波光闪动的水面上荡漾。
阁楼上,宾客们正举杯畅饮。酒席的末位坐着一位唇红齿白的少年,他就是年仅十四五岁的王勃。
宴会的主人阎都督,头一天就打算为他这次在滕王阁上大宴宾客的盛举写一篇文章,并且早已经暗中嘱咐女婿孟学士把文章写好了。他想借此机会,在客人们面前把女婿的才华夸耀一番。
酒过数巡,阎都督满面酡(tuó)红,举杯离席,兴奋地环视四周,朗声说道:“今日是九九重阳佳节,诸位贵客欢聚一堂,真是千载难逢,但有酒不可以无诗,有诗又不可以无序。哪位高手能即兴挥毫,为这次盛会写篇序文,以添雅兴呢?”
满堂的客人,有的不敢出头,有的或许猜中了主人的用意,担心自讨没趣,好半天也没人吱声。
当问到第三遍时,阎都督满以为他女婿孟学士会第一个站出来答话,谁知坐在末席的少年王勃却出人意料地站起身来,彬彬有礼地说道:“小侄王勃无知,愿意抛砖引玉。”
阎都督看见站起来的不是自己的女婿,而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内心非常恼怒,但当着众宾客的面又不便发作,
只好忍气吞声,无可奈何地让王勃去写这篇序文。
王勃幼小的心灵,还不懂得什么客套、应酬。他从小时候起,就认真读书,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坚持不懈地作文练笔,经常用诗文抒发自己的抱负,得到了“山西神童”的美誉。
这一次,他是到南方去探望远游的父亲。路经此地,他并不想和达官贵人周旋,只是想借此登临滕王阁,饱览胜景,才应邀参加宴会的。
面对眼前的景色,从书本中读到的人文历史地理掌故,竟一下子涌上心头,他眼前出现了一幅壮阔无比的画面,使他想一吐为快,欲罢不能。
王勃信步走到临窗的一个书桌前坐下,铺开纸,提起笔,凝望着窗外,沉思了片刻,便动手在宣纸上写下了一行潇洒的行书。
阎都督不相信这个年幼的王勃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即席写好这篇序文,便暗中派了一个书童到王勃身边打探。
不一会儿,书童跑过来报告说:“大人,第一句话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阎都督冷冷一笑,不停地摇头说:“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没有新意!”
书童又跑过来报告说:“接下去写的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唔,星分……地接……”阎都督不禁沉吟起来。他心里在嘀咕:“想不到开头虽平,可这三四句,竟一句写天,一句写地,大气磅礴,豁然开朗起来!”
“大人,大人,王少爷越写越快,我记不全,说不清,只看到他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大体上能读懂文章的书童似乎被这两句文字感动了,所以喜气洋洋地报告说。
“什么?你说什么?”阎都督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书童又重复了一遍。
阎都督吃惊得瞪大眼睛站起来,当着众人,禁不住连连夸奖说:“了不起,了不起,真是天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呀!此时的你,是否还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徜徉而不知归路?是否已被王勃的旷世才华所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