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笔记[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人伍光和自然地理学考研笔记[1]

自然地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

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三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

自然规律控制。

“三分法”: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三层次”:统一地理学、综合地理学、部门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地理环境,人为自然地理环境。

部门自然地理学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

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貌、土壤、植被和动物界。

第一章地球

彗星:彗核、彗发、彗云和彗尾。

日食: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月影落在地表,月影中的人看到太阳部分或全部被月光遮住。月食:地位于月和太之间,三者恰好或接近一条直线,地影落在

1.相同。

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就是指大地水准面的形状。

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形状效应。当太阳平行光线照射到扁球状的地球表面时,同一时刻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就不同,总体上是从南北回归线向两极递减。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就大,反之则小。因此,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温的程度也是也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引起地表热量分布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对地球气候的形成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切过程产生极大影响,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现象的地带性分布。

地球的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1) 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使其能以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着

地球周围的大气,使地球保持一个具有一定厚度和质量

的大气层。才有了多种圈层,才有生命。

(2) 地球巨大的表面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场所。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就是地球本身的旋转。它的旋转轴叫地轴,地轴通过地球的中心,所以,地球的这种绕轴旋转被称为“自”转,以别于它绕太阳的公转。

日的概念:恒星日:以春分点为参考点,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是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

太阴日月球为参考点,是月球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经历的时间。通常所说的1日(一昼夜)是指太阳

日。

自转角速度:地球各部分都有相同的自转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平均为每小时15°,或每分15′,每秒15″。

自转线速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赤道上,自转速度最大,在南北纬60°地方,地球自转的速度减为赤道的一半;至南北两极减小为零。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潮汐摩擦对地球自转起着“刹车”那样的作用,使它

的速度不断减慢。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变化又分周年变化和半周

年变化。前者主要是季风的变化引起的;后者是大气潮汐引起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决定昼夜更替有昼夜节律。 3 .产生地转偏向力,

使所有在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

则向左偏。 4.产生了地方时。 5.对潮汐产生阻碍作用。

地方时:某一地方某一恒星两次经过同一地的时间间隔。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证

据:恒星周年视差

地球于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大;7月初经过远日点,此时公转速度最小。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季节变化首先是天文现象,然后是气候现象。

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的回归运动2.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

化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4.四季更替5.五带分布

四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太阳的回归运动,造成地球上各地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

季节变化是半球性现象——影响季节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半球性的。

五带: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天文现象的纬度差异划分的。热

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

热带是跨赤道的唯一有太阳直射的纬度带;南、北寒带是南、北半球各自唯一的有极昼和极夜的纬度带;

南、北温带则是南、北半球从热带到南寒带和北寒带的过渡地带,即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和极夜的地带。

黄赤交角为0时:①季节消失,温度年较差减小;

②季风消失,干湿度的季节变化也将很小;

③赤道附近更热,中高纬度更冷,径向环流加强;

④极昼极夜消失,热带宽度减小,寒带宽度增加;

⑤季风区降水减少,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减少;

⑥纬度地带性更明显,中高纬度地区的径向分异和垂直分异减弱。

纬度——是线面角,即本地法线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经度——是两面角,即本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

地球的内部构造特征: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它们是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分外核和内核。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界面,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或M界面。地幔和外核之间的界面,称古登堡面。

外核和内核之间的界面,称莱曼面。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的界面,称康拉德面。(沉积岩层、硅铝层和硅镁层)地球的外部构造: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

地表,使海洋表面成为液+气界面,海底成为液+固界面,

陆地表面成为气-固界面,而沿岸地带成为三相界面。3.地

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如生物、风化壳、土壤层、粘土矿物、沉积岩、各种地貌

形态,等等。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

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如水循环、地质循环、化学物质

循环等,井且在交换和循环中伴随着信息的传输。5.地球表

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

展的环境,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有可能潜入

深海或上升至宇宙空间,但地表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场

所。

第二章地壳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含量。

条痕:锐器割划矿物后粉末的颜色。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分为十级:1 滑石 2 石膏 3 方解石 4 萤石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