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春景诗词欣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解释: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 涨。 ⑶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 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 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⑷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 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⑸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⑹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 堤,又称沙堤、断桥堤。
译文: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赏析:
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 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 好处。 诗的首联点出钱塘湖的方位,两个地名连用,显示出一种动感, 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 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 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几处”二字, 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 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 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 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 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 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 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 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以“行不足” 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尽。
忆江南·江南忆
江南忆,
忆江南·江南忆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⑴大林寺: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 人间四月芳菲尽, 晋代僧人昙诜(shēn)所建,为我国 佛教胜地之一。 山寺桃花始盛开。 ⑵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从 长恨春归无觅处, 大林寺上看,好比天堂——人间。 ⑶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 不知转入此中来。 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⑷尽:指花都凋谢了。 ⑸山寺:指大林寺。 四月,正是平地上春 ⑹始:才开始,刚刚开始。 归芳菲落尽的时候,高山 ⑺长恨:常常惋惜。 古寺之中的桃花竟才刚刚 ⑻春归:春天回去了。 盛放。我常常为春天的逝 ⑼觅:寻找。 去,为其无处寻觅而伤感, ⑽不知:岂料、想不到。 没想到春天反倒在这深山 ⑾转:反。 寺庙之中了。 ⑿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 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 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 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 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次句“风景旧 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在杭州时 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 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 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 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 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 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 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赋得古原草送别 解释:
⑴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
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人
离离原上草,
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 ⑵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⑶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 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 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⑷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
⑸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⑺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⑹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白居易春景诗词欣赏
执教老师:刘晓芳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
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 (guī) ,生于河南新 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 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 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 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 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赏析:
诗人构思巧妙,从草写到古原,写到送别,把草与送别自然的连 到一起。诗的前四句写了草的旺盛生命力。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则写春草让古原焕发了生机。在这样一派生机与活力的春色里,诗人 与朋友告别,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 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 全诗措词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 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 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大林寺桃花
解释:
译文:
赏析: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 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 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 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 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 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 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 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 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 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 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 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 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想到, 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 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 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在这 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 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
忆江南·江南好Leabharlann Baidu解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这里所指的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 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 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 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 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