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直流负荷计算书 - 副本

xxx直流负荷计算书 - 副本
xxx直流负荷计算书 - 副本

直流计算书

xxx变电站为110kV智能变电站,依据《110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2015版、DL/T5044-2014《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本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系统进行交直流供电,其中直流系统根据本站的实际情况采用控制负荷动力负荷合并供电方式,电压等级为220V,全站配置一组蓄电池(贫液型)及一套高频开关电源型充电装置,交流进线为双重进线,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具体见一体化电源系统配置图。

蓄电池型式及容量选择

1)直流负荷统计

本站按无人值班设计,依据规范及通用设计的要求,无人值班停电时间按两小时考虑,通讯设备按停电时间为四小时考虑,其中UPS系统和通信设备的直流负荷均由该蓄电池组供电,通信设备、UPS电源需纳入直流系统负荷统计中,具体负荷统计见下表:表1 直流负荷统计表

注:每台装置负荷数为常用厂家设备较大参数。

依据DL/T5044-2014 4.2节各类负荷持续时间及需要系数的规定,具体负荷统计及蓄电池阶段电流如下:

表2 直流负荷统计及蓄电池容量选择结果表

2) 直流系统蓄电池参数选择

依据DL/T5044-2014附录C 计算过程如下:

(1)蓄电池个数n :蓄电池单体浮充电压按2.23V 考虑,为满足浮充电运行时直流母线电压为1.05Un 的要求,蓄电池个数按下式计算

58.10323

.2220

05.105

.1=?==f n U U n 取104=n 只

n U —直流系统标称电压,V ;

f

U —单体蓄电池浮充电电压,V ;

(2)单体蓄电池放电终止电压m U :

控制负荷和动力负荷合并供电系统,

n U U n

m 875

.0≥,

V

U m 85.1104220

875.0=?

≥ 取V U m

87.1= (3)采用阶梯负荷法:

由上述计算结果知本套蓄电池采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贫液)(单体2V ),终止电压为1.87V ,故容量换算系数应按表C.3-3C 查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基本公式:第n 阶段的计算容量

()()??????-+???+-+≥-11221111

1n n Cn C C K Cn I I K I I K I K K C

Cn C C C ~1—蓄电池h 10放电率各阶段的计算容量(Ah );

K K —可靠系数,取1.40;

Cn C K K ~1—各事故放电阶段容量换算系数,h /1;

n I I ~1—各阶段的负荷电流。 按第一阶段计算容量:

min 1=t 18.1=C K I 1=59.72 C C 1=K K I 1K C

=1.4×

59.721.18

=70.85(Ah)

按第二阶段计算容量:

12t h = 334.01=c K I 1=59.72A 2159min t h = 336.02=c K I 2=44.72A

()??????-+=12211c21

1I I K I K K C C c K

=1.4×

10.334

×59.72+

10.336

44.72?59.72

=187.82(Ah) 按第三阶段计算容量:

h t 41= 209.01=c K I 1=59.72A min 5932h t = 209.02=c K I 2=44.72A h t 23= 334.0c3=K I 3=7.27A

()()??

????-+-+≥23312211c311

1I I K I I K I K K C C C c K

=1.4× 1

0.209×59.72+1

0.209 44.72?59.72 +1

0.334 7.27?44.72 =142.59(A?) 随机)5(s 负荷计算容量: 94.327

.15===

CR R R K I C (Ah) R I —随机负荷电流(A );

CR K —随机)5(s 负荷的容量换算系数(h /1)。 ∵C C 2+C R =191.75 A? >C C 3>C C 1

∴本站蓄电池计算容量C C =191.75 A? 。因此本工程选取蓄电池容量为200Ah 。 十小时放电率电流为为I 10=200/10=20A

3) 充电装置及整流模块选择

本套充电装置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型充电装置,依据附录D 充电装置额定电流及高频电源模块数计算过程如下: 1、充电装置额定电流 (1)满足浮充电要求:

C I =0.01jc 10I I +

=0.01×20+21.99 =22.19(A) (2)满足初充电要求:

C I =(1~1.25)10I

C I =(1~1.25)×20=20~25(A)

(3)满足均衡充电要求:

C I =(1~1.25)jc 10I I +

C I =(1~1.25)×20+21.99=41.99~46.99(A)

式中:C I —充电装置额定电流(A ); 10I —蓄电池10h 率放电电流(A );

jc

I —直流系统的经常负荷电流(A )。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充电装置的计算电流为: c 50I A = A I me 20=

c 150

3

20

me I n I =

==(块) 当1时,附加模块621=≤n n 124n n n =+=(块)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选用充电设备额定电流为20A 。充电装置型式及容量为:额定电压220V ,4×20A 的充电模块。

经过以上计算最终确定交直流一体化电源中直流系统电压为220V ,充电模块额定电流为50,整流模块采用n+1配置,蓄电池容量为200Ah ,并能满足全站可靠运行的要求。

10kV变电站负荷计算书共16页文档

10kV变电站负荷计算书 一、建筑概况: 工程为北京某度假村项目中某变配电间设计,配电室层高4.8m,下方设有电缆夹层,层高2.1m 二、设计内容: 本工程包括10/0.38kV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和接地系统。 供电系统:1、用户供电方式的确定;2、光源的选择;3、用电负荷功率、额定电流的计算;4、导线、穿线保护管、断路器的选择; 照明系统:照明从配电箱的引线,线路的敷设方式,包括照度的计算及灯具的选择,安装的高度。 插座系统:动力线的选择,插座的选型及安装高度。 接地系统:接地的方式。 三、设计依据: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2、《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四.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对10KV变电所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用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强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包括系统图和平面图,最后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器材的型号和规格. 高压系统: 1. 高压两路10kV电源双路并行运行。设有母联开关,为手投自复带电气闭锁。高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

中两个开关。真空断路器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采用直流220V/65Ah铅酸免维护电池柜作为操作、继电保护及信号电源。 2. 高压开关柜采用KYN28A-12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共10面,并排布置,其中进线柜2面,隔离柜2面,计量柜2面,母联柜2面,出线柜2面。 低压系统: 1. 变压器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联络开关采用互投自复或互投手复或手投手复(配转换开关),互投时应自动切断非保证负荷电源;低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两个开关。低压开关柜采用GCK型抽屉式开关柜,共16面;其中受电柜2台,联络柜1台,馈电柜9台,电容器柜4台。要求柜体断流能力>40kA。 2. 变压器为空气自冷干式变压器SCB10-2000KVA,户内型,接线均为Δ/Yn11,带IP20外壳及强迫风冷。 3. 低压主进开关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短延时保护脱扣器,联络开关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保护脱扣器,其他低压断路器设过载长延时、短路瞬时保护脱扣器,部分出线回路设有分励脱扣器。 4.无功功率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补偿后变压器侧功率因数在0.9以上。电容补偿容量为1440kvar。 五、设计方案: 电气主结线设计: 电气主结线代表了变电站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并对电器选择,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拟定,都有决定性的关系,对电气主结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应包括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以

冷负荷计算说明书

冷负荷计算 第一章设计原始资料 一、室外计算参数:(地点:武汉,北纬30°37',东经114°13',海拔23.1m) 二、室内计算参数 1、测试房间:13302 2、室内计算温度:26℃;室内计算相对湿度ф:67% 三、基础资料 1、自习室从早上6:00到21:00工作15个小时; 2、土建资料: 1)外墙240mm厚,内外都粉刷; 2)窗户:单层3mm标准玻璃窗户; 3)层高:4.2m; 3、房间平面图见附录一 注:13302左右为条件相同的房间,因此不用计算内墙冷负荷;上下也为条件相同的房间,因此不用计算楼板与屋面的冷负荷。南墙外面虽然是走廊,但是忽略外檐的遮阳系数。因门的传热系数查不到所以当成外墙来算。 四、房间的人员指标 自习室可以容纳84个学生 五、房间的照明负荷 有灯管34个 自习室内无散热设备 第二章空调负荷计算 一、空调负荷: 空调房间的冷负荷是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及空调设备容量的基本依 据。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 二、空调冷负荷的计算内容: 1.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计算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几部分确定: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Q1; ·通过外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量Q2; ·人体散热量Q3;

·照明散热量Q4; 三、各项负荷计算方法和公式: 1.1 外墙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Q c(τ)=AK(t’c(τ)-t R) 式中,Q c(τ)—外墙和屋面瞬时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A —外墙和屋面的计算面积,m2;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根据外墙和屋面的不同构造分别在文献一,附录2-4和附录2-5中查取。 t’c(τ)—外墙和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 t R—室内计算温度,℃。 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的确定见下表: 1)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为:t’c(τ)=(t c(τ)+ t d)kαkρ 式中,t c(τ)——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根据外墙的不同 类型查取。 t d——地点修正值。 kα——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ρ——吸收系数修正值。 具体数据计算见附表一 1.2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为:Q c(τ)=C w K w A w(t c(τ) + t d–t R)式中,Q c(τ)——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W; K w——外玻璃窗传热系数,W/m2·℃,可由文献一,附录2-7和附录2-8中查得; A w——窗口面积,m2; t c(τ)——外玻璃窗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由文献一,附录2-10中查得。 C w——可从文献一,附录2-9中查得; t d——地点修正值,由文献一,附录2-11中查取。 具体数据计算见附表一 2.1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为:Q c(τ)=C a A w C s C i D jmax C LQ 式中,C a——有效面积系数,由文献一,附录2-15查得;

最新10kV变电站负荷计算书

10k V变电站负荷计算 书

10kV变电站负荷计算书 一、建筑概况: 工程为北京某度假村项目中某变配电间设计,配电室层高4.8m,下方设有电缆夹层,层高2.1m 二、设计内容: 本工程包括10/0.38kV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和接地系统。 供电系统:1、用户供电方式的确定;2、光源的选择;3、用电负荷功率、额定电流的计算;4、导线、穿线保护管、断路器的选择; 照明系统:照明从配电箱的引线,线路的敷设方式,包括照度的计算及灯具的选择,安装的高度。 插座系统:动力线的选择,插座的选型及安装高度。 接地系统:接地的方式。 三、设计依据: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2、《建筑照明设计规范》 GB50034-2004 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四.设计思路: 本次设计对10KV变电所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用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强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包括系统图和平面图,最后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器材的型号和规格. 高压系统:

1. 高压两路10kV电源双路并行运行。设有母联开关,为手投自复带电气闭锁。高压主进开关与联络开关间设电气联锁,任何情况下只能合其中两个开关。真空断路器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采用直流220V/65Ah铅酸免维护电池柜作为操作、继电保护及信号电源。 2. 高压开关柜采用KYN28A-12型金属铠装移开式开关柜,共10面,并排布置,其中进线柜2面,隔离柜2面,计量柜2面,母联柜2面,出线柜2面。 低压系统:

冷热负荷计算书

冷热负荷计算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计算书1项目概况 2建筑 2.1建筑信息 2.2规定指标检查 2.2.1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基本耗热量,W K ——外窗传热系数,W/(m 2 ·℃) F ——外窗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gc jan fg m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ββ+?+?+?++++?=1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m β——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1时,取m β=10% gc β——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

暖通冷负荷热负荷计算书

XXXX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暖通空调》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

第1篇采暖设计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1、本工程建筑面积约1600㎡,砖混结构,层高均为3.6M。本工程建筑所在地湖北咸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0.3℃.根据设计要求供暖室内设计温度为18℃ 2、窗均为铝合金推拉窗,窗高为1.5M采用中空双层玻璃,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4 w/(㎡.℃). 3、内门为木门,门高均为2M, 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2 w/(㎡.℃) . 4、走廊根据要求没有做供暖设计 5、墙均为200空心砖墙,外墙做保温设计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1 w/(㎡.℃).内墙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1.5 w/(㎡.℃) . 6、走廊因为有两侧传热作用的存在查节能设计手册差的修正系数为0.3 7、冷风渗入由所在供暖房间窗布置情况和数量查建筑节能手册应用换气次数法计算而得。屋面为现浇为现浇板厚100MM,做保温和防漏水设计,在满足建筑节能要求的前提下查得K=0.8 w/(㎡.℃) 2 负荷计算 2.1 采暖负荷 1.围护结构耗热量 (1) 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 Q1j=αKF(t n+ t wn) (2) 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①朝向修正率: 北、东北、西北:0- +10% 东、西:-5% 东南、西南:-10%- -15% 南:-15%- -30% 2.冷风渗透耗热量 Q2=0.28c pρwn L(t wn-t n) 2.2 算例:以四层办公室(编号为401)为例 咸宁市为夏热冬冷地区,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查得夏热冬冷地区外围护结构外墙的传热系数K≦1W/(m2·k),屋面传热系数≦0.7 W/(m2·k),窗墙面积比>0.2,由《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查得窗的传热系数K≦3.5 W/(m2·k).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计算应用完整实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负荷计算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备和用电负荷计算

二、计算用电总量方式 方法一: P=1.05~1.10(k1∑P1/Cosφ+k2∑P2+k3∑P3+k4∑P4) 公式中: P——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KVA)(相当于有功功率Pjs) P1——电动机额定功率(K W) P2——电焊机额定功率(K W) P3——室内照明容量(K W) P4——室外照明容量(K W) Cosφ——电动机平均功率因数(最高为0.75~0.78,一般为0.65~0.75)

K1、K2、K3、K4——需要系数,如下表: 方法二: 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有功功率: Pjs1=Kx×ΣPe 无功功率: Qjs1=Pjs1×tgφ 视在功率: Sjs1= (P2js1+Q2js1) 1/2=Pjs1/COSφ=Kx×ΣPe/COSφ公式中: Pjs1--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kw) Qjs1--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kvar) Sjs1--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kVA) Kx--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Pe--换算到Jc(铭牌暂载率)时的设备容量 ②总的负荷计算:

Pjs=Kx×ΣP js1 Qjs=Pjs×tgφ Sjs= (P2js+Q2js) 1/2 公式中: Pjs--各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w) Qjs--各用电设备组的无功计算负荷的总和(kvar)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Kx--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会同时出现的需要系数 三、选择变压器 方法一:W=K×P/COSφ 公式中: W——变压器的容量(K W) P——变压器服务范围内的总用电量(K W) K——功率损失系数,取1.05~1.1 Cosφ——功率因数,一般为0.75 根据计算所得容量,从变压器产品目录中选择。 方法二:Sn≥Sjs(一般为1.15~1.25Sjs) 公式中: Sn--变压器容量(K W) Sjs--各用电设备组的视在计算负荷的总和(KVA) 四、实用例举 丰南区第三中学小学教学楼工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计算部分) 一.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现场勘察情况: 该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编制依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手册》等。

热泵选型计算书

1.淋浴系统热负荷设计 按水箱积进行计算 1.1系统每天耗热量计算: h kw t t C M Q r l r /0.7853600 1)1055(187.4150003600)(1=?-??=-=ρ 式中:Q ——淋浴系统计算日耗热量(kw/h ); 1M ——每天总热水量(L ); C ——水的比热,C)/(187.4??=kg kJ C ; r t ——热水温度(℃),)℃(55=r t ; l t ——冷水温度(℃);)℃(10=r t ; r ρ——热水密度(kg/L ); 1.2设计小时最大耗热量计算: h kw T t t C M K Q r l r h h /8.8124 36001)1055(187.4150005.23600)(1=??-???=?-=ρ 式中:h Q ——设计小时耗热量(kw/h ); T ——每日使用时间(h );24h ; h K ——小时变化系数;取值=2.5 3.2.4设计小时加热功率 kw T t t C M k K Q r r l r 0.9024 36001)1055(187.4150001.15.23600)(11 h =??-????=-?=ρ淋 式中:淋Q ——空气源热泵设计供热功率(kw ) 1k ——安全系数,10.1~05.11=k 取值1.1 综合上述:系统最大小时制热量90kw

1.3.2游泳池热水系统热负荷设计 室内游泳池水体面积长25 m与宽10m,面积250㎡,水深1.45m,容积为362.5 m3。 池水热负荷计算应包含恒温热负荷计算和初始加热负荷计算两部分,按照两个负荷中较大的一个进行加热主设备选型。 泳池水恒温所需热量,应为下列热量的总和: (1)、水面蒸发和传导损失的热量; (2)、池壁和池底和设备传导损失的热量; (3)、补充水加热需要的热量。 恒温热负荷计算过程如下: (1)水表面蒸发损失热量: Qz=r(0.0174Vi+0.0229)(Pb-Pc)A(760/B)=48619.44Kcal/h 式中:Qz——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Kcal/h); r——与池水温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Kcal/kg); 580.6Kcal/kg Vi——池水面上的风速(m/s);按照0.5m/s ——与池水温相等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mmHg);30.1mmHg P b ——池水环境空气的水蒸汽压力(按照65%相对湿度)(mmHg); P c 19.5mmHg A——池水表面面积(㎡);250㎡ B——当地的大气压力(mmHg);760mmHg (2)、游池、游乐池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等传导所损失的热量,按照游泳池水 表面蒸发损失热量20%计算; Qs= Qz×20%=48619.44 Kcal/h×20%=9723.89Kcal/h (3)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按下式计算: Qb=qb r( tr- tb )=326250Kcal Qb——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Kcal); qb ——每日的补充水量(L);按照5%补水量计算,18.125m3暨18125L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一、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简化计算 以外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 计算的人体散热,然后将计算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1.5,极为建筑物的冷负荷。 5.1)116(?+=∑n Q Q w 式中,Q —建筑物空调系统总冷负荷(W ) ΣQw —整个建筑物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W) n —建筑物内总人数 建筑物维护结构包括的朝向的屋顶的外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整个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 ])[(N d lf i i w t t t F K Q -+=∑∑ 式中,K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见附录6 F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面积(㎡) t lf —冷负荷计算温度(℃),见附录7 t d —冷负荷计算温度t lf 关于地区的修正值(℃),见附录8 t N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见附录3 考虑到系统的漏冷损失,所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应由下式确定: max 0)15.1~1.1(Q Q = 式中,Q 0—所选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kW ) 如果为了预先估计空调工程的设备费用,则可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空调负荷概算指标作粗略估算。所谓空调负荷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建筑物中每平方米空调面积所需制冷机或空调器提供的冷负荷制。 冷负荷指标估算法是以旅馆为基础,对其他建筑物则乘以修正系数β: 旅 馆 81~93W/㎡(中外合资旅游旅馆目前一般提高到105~116 W/㎡) 办公楼 β=1.2 图书馆 β=0.5(按总面积) 商 店 β=0.8(只营业厅空调); β=1.5(全部空调) 体育馆 β=3.0(按比赛馆面积); β=1.5(按总建筑面积) 大会堂 β=2~2.5 影剧院 β=1.2(电影厅空调); β=1.5~1.6(大剧院空调) 医 院 β=0.8~1.0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时,宜取上限制;大于10000㎡时,宜取下限制。 对于单层住宅或楼房局部居室空调,冷负荷指标宜取150~180kcal/(㎡·h),即174~209W/㎡。(1kcal/h=1.163W )

用电负荷计算书

用电负荷计算书工程名: 计算者: 计算时间: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 参考手册:《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 变压器S1的回路: 1#楼 2#楼 3#楼 会所 幼儿园 S1负荷: 【计算公式】: Pjs = Kp * ∑(kd * Pe) Qjs = kq * ∑(kd * Pe * tgΦ) Sjs = √(Pjs * Pjs + Qjs * Qjs) Ijs = Sjs / (√3 * Ur) 【输出参数】: 进线相序 : 三相 有功功率Pjs: 1280.00 无功功率Qjs: 656.95 视在功率Sjs: 1438.74 有功同时系数kp:1.00 无功同时系数kp:1.00 计算电流Ijs: 2185.94 总功率因数: 0.80 有功负荷系数α:0.75 无功负荷系数β:0.80

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 0.78 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2: 0.90 计算补偿容量QC1: 303.05(kvar) 实际补偿容量QC2: (kvar) 【计算过程(加入补偿容量)】: Pjs = Kp * ∑(kd * Pe) =1280.00(kW) Qjs = kq * ∑(kd * Pe * tgΦ) - QC1 =656.95(kvar) Sjs = √(Pjs * Pjs + Qjs * Qjs) =1438.74(kVA) Ijs = Sjs / (√3 * Ur) =2185.94(A) 【补偿容量】: COSφ1 =1/√[1+(β* Qjs/α* Pjs)2] =0.78 COSφ2=0.90 QC1=α* Pjs*(tgφ1- tgφ2) =303.05 【变压器容量】: 变压器系列:S9 负荷率:80 额定容量:1600(KW)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型-secret

配电回路的负荷计算及相关设备选择 负荷计算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及二项式等几种。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在确定了每根导线上的计算电流后,选择导线和低压断路器。导线按照发热条件进行选择,在选定后要进行机械强度的校验。在选择断路器时,其额定电压不低于保护线路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小于它所安装的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下面以第四层为例进行负荷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导线和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上图为某层配电箱系统图,共十七个回路,其中有两个备用回路,各回路功率如系统图中所示。每个回路的导线都选择聚氯乙烯绝缘铜芯的导线,即BV型的导线。

各回路的计算电流来确定。 先将断路器的各出线回路分为照明、插座、风机盘管和新风机组四类,每类分别进行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取每类中功率最大的一条回路去计算它的电流,如果所选的导线和断路器适合这条回路,那么也必将适合比它功率小的回路。 1、取照明回路中功率最大的一条回路,其功率是1.23kW (计算荧光灯回路功率时,注意每个荧光灯的功率+镇流器的功率损耗为其原来的10%才是每个荧光灯具的总功率),cos ?=0.9, 计算其电流: 30I =?UCos P 30=9 .022*******.1??=A 2.6 ① 导线的选取: 按允许载流量条件去选择导线的截面,既al I >30I 式中 al I :导线或电缆长期允许的工作电流,A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P507) 30I :线路的计算电流,A 。 导线或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与环境的温度有关,本设计选取温度为30C o 时的载流量,根据计算电流初选BV 型的导线,为聚氯乙烯绝缘。导线截面为 2.5mm 2,在30C o 时其载流量为 A ,al I >30I ,满足要求。敷设方式选择为穿硬聚氯乙烯管敷设,并暗敷在墙内,沿屋面或顶板敷设。 校验机械强度:按室内照明用灯头引下线来考虑,铜芯线的芯线最小截面积为1.0mm 2,因此以上所选的导线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综上所述,回路导线为BV2?2.5-PC15-CC,WC ② 断路器的选取: 断路器的型号选择,型号内容: 厂家标号+级数+特性+额定电流 例如:S251S-C16, HUM18-63/1P-C10 厂家标号: S25 HUM18

220kv变电站计算书

220k v变电站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第一章220KV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节原始资料 变电所规模及其性质: 电压等级220/110/35 kv 线路回数220kv 本期2回交联电缆(发展1回) 110kv 本期4回电缆回路(发展2回) 35kv 30回电缆线路,一次配置齐全 本站为大型城市变电站 2.归算到220kv侧系统参数(SB=100MVA,UB=230KV) 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近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远期最大运行方式:正序阻抗X1=;零序阻抗X0= 3.110kv侧负荷情况: 本期4回电缆线路最大负荷是160MW 最小负荷是130MW 远期6回电缆线路最大负荷是280MW 最小负荷是230MW 4.35kv侧负荷情况:(30回电缆线路) 远期最大负荷是240MW 最小负荷是180MW 近期最大负荷是170MW 最小负荷是100MW 5.环境条件:当地年最低温度-24℃,最高温度+35℃,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25℃,海拔高度200m,气象条件一般,非地震多发区,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6500小时。 第节主接线设计 本变电站为大型城市终端站。220VKV为电源侧,110kv侧和35kv侧为负荷侧。220kv 和110kv采用SF6断路器。 220kv 采取双母接线,不加旁路。 110kv 采取双母接线,不加旁路。 35kv 出线30回,采用双母分段。 低压侧采用分列运行,以限制短路电流。

第节电气主接线图

第二章主变压器选择和负荷率计算 第节原始资料 1.110kv侧负荷情况: 本期4回电缆线路最大负荷是160MW 最小负荷是130MW 远期6回电缆线路最大负荷是280MW 最小负荷是230MW 2.35kv侧负荷情况:(30回电缆线路) 远期最大负荷是240MW 最小负荷是180MW 近期最大负荷是170MW 最小负荷是100MW 3.由本期负荷确定主变压器容量。功率因数COSφ= 第节主变压器选择 容量选择 (1)按近期最大负荷选: 110 kv侧:160 MW 35 kv侧:170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每台主变压器负荷 110 kv侧:80 MW 35 kv侧:85 MW 按最优负荷率选主变压器容量。 S N=P L/×η)=(80+85)/×= MVA 或S N==(160+170)/= MVA 选S N=240MVA,容量比100/50/50的220kv三绕组无激磁调压电力变压器 负荷率计算 由负荷率计算公式: η=S/S B 110kv最大,最小负荷率: η=80/×120)=% η=65/×120)=% 35kv最大,最小负荷率

冷热负荷计算书

. 计算书 1 项目概况 2 建筑 2.1 建筑信息 2.2 规定指标检查 2.2.1 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0.00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5.1-3)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20.3-1)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j Q ——基本耗热量,W

高低压配电柜发热量计算方法

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的发热量计算方法 变压器损耗可以在生产厂家技术资料上查到(铜耗加铁耗);高压开关柜损耗按每台200W估算;高压电容器柜损耗按3W/kvar 估算;低压开关柜损耗按每台300W估算;低压电容器柜损耗按4W/kvar估算。一条n芯电缆损耗功率为:Pr=(nI2r)/s,其中I 为一条电缆的计算负荷电流(A),r为电缆运行时平均温度为摄氏50度时电缆芯电阻率(Ωmm2/m,铜芯为0.0193,铝芯为0.0316),S为电缆芯截面(mm2);计算多根电缆损耗功率和时,电流I要考虑同期系数。 上面公式中的"2"均为上标,平方。 一、如果变压器无资料可查,可按变压器容量的1~1.5%左右估算; 二、高、低压屏的单台损耗取值200~300W,指标稍高(尤其是高压柜); 三、除设备散热外,还应考虑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太阳辐射热。 主要电气设备发热量 电气设备发热量 继电器小型继电器 0.2~1W 中型继电器 1~3W励磁线圈工作时8~16W

功率继电器 8~16W 灯全电压式带变压器灯的W数 带电阻器灯的W数+约10W 控制盘电磁控制盘依据继电器的台数,约300W 程序盘 主回路盘低压控制中心 100~500W 高压控制中心 100~500W 高压配电盘 100~500W 变压器变压器输出kW(1/效率-1) (KW) 电力变换装置半导体盘输出kW(1/效率-1) (KW) 照明灯白炽灯灯W数 放电灯 1.1X灯W数 假设变压器为1000KVA,其有功输出为680KW,则其效率大致为680/850=0.8,根据上述计算损耗的公式,该变压器的损耗为680*(1/0.8-1)=170KW!!! 变压器的热损失计算公式: △Pb=Pbk+0.8Pbd △Pb-变压器的热损失(kW)

冷热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 d m o r t t t ?+=β. (2-1) 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 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52 .0..m o s o d t t t -= ? 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 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s。 冬季:温度 18-22℃; 相对湿度 40%-60%(采暖不要求); 风速≯s(采暖不要求)。 设计手册中推荐了各种建筑的室内计算参数,见表2-2、表2-3。 ⑵对于工艺性空调 应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建筑物采暖设计的热负荷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应根据建筑物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房间内获得热量 (1)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2)热物料在车间内的散热量; (3)热管道及其它热表面的散热量; (4)通过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5)人体散热量; (6)照明灯光散热量; (7)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热量。 *

用天正计算冷热负荷

天正怎么算 B 14:11:52 不是说都用鸿业计算吗 A 14:13:52 哦,都行鸿业以上算的比较烦索,数据偏多,比较浪费纸,要不我教你天正吧,B 14:14:02 行 B 14:14:10 我那鸿业也有问题 A 14:14:51 A 14:15:00 这个 B 14:15:05 打开了 A 14:15:41 先起个工程名 B 14:15:53 好 A 14:16:06 定义地区参数 A 14:16:27 选城市 B 14:16:40 好了 A 14:16:54 那样 B 14:17:09 B 14:17:45 楼一共9层,我只计算3层 B 14:17:58 用建立9层吗 A 14:18:26 不用 B 14:18:30 哦 A 14:18:53 选中一层 A 14:19:02 添加房间 A 14:19:18 右键 B 14:19:22 B 14:19:48 B 14:20:02

B 14:20:09 按小房间添加 A 14:20:45 看不清 B 14:21:14 内外共9个小房间 A 14:21:41 先给房间编个号吧,免得你自己弄乱了B 14:21:46 好的 A 14:22:24 每一间都单算 B 14:22:32 好的 A 14:22:41 你做空调还是采暖 B 14:22:45 我现在输入一间。空调 B 14:22:50 还不一样 B 14:23:31 A 14:23:47 B 14:23:55 这样不能显示内墙外墙 B 14:24:19 是这个界面 A 14:24:50 点右边的名称 B 14:25:07 看见了 A 14:25:10 输入房间名 A 14:25:35 点下面的修改 B 14:25:43 好的 B 14:26:18 B 14:26:35 按照右面的一个个设置吗 A 14:26:40 修改的时候一定要把房间选中 A 14:27:17 我看看你到那了 B 14:27:39 还在房间

精确总热负荷发热量的计算

精确总热负荷的计算 按照空调设计中负荷计算的要求,精确空调负荷的确定方法如下: 1:机房主要热量的来源 2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 2机房照明负荷; 2建筑维护结构负荷; 2补充的新风负荷; 2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2其他 热负荷分析: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Q1=860xPxη1η2η 3 Kcal/h Q:计算机设备热负荷 P:机房内各种设备总功耗 η1:同时使用系数 η2:利用系数 η3:负荷工作均匀系数 通常,η1η2η3取0.6—0.8之间, 本设计考虑容量变化要求较小,取值为0.7。 (2)照明设备热负荷: Q2=CxP Kcal/h P:照明设备标定输出功率 C:每输出1W放热量Kcal/hw(白炽灯0.86口光灯1)根据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要求,机房照度应 大于2001x,其功耗大约为20W/M2以后的计算中,照明 功耗将以20 W/M2为依据计算。 (3)人体热负荷 Q3=PxN Kcal/h N:机房常有人员数量 P:人体发热量,轻体力工作人员热负荷显热与潜热之和,在室温为21℃和24℃时均为102Kcal。 (4)围护结构传导热 Q4=KxFx(t1-t2) Kcal/h K:转护结构导热系统普通混凝土为1.4—1.5

F:转护结构面积 t1:机房内内温度℃ t2:机房外的计算温度℃ 在以后的计算中,t1-t2定为10℃计算。 屋顶与地板根据修正系数0.4计算。 (5)新风热负荷计算较为复杂,在此方案中,我们以空调本身的设备余量来平衡,不另外计算。 (6)其他热负荷 除上述热负荷外,在工作中使用的示波器、电烙铁、吸尘 器等也将成为热负荷,由于这些设备功耗小,只粗略根据 其输入功率与热功当量之积计算。Q5=860xP 机房精密空调工程总热负荷的计算 本机房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维护结构的热负荷。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按经验进行测算。 专业机房精密空调的设备选型 1、机房空调制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精确计算法" 综合考虑计算以下因素产生的负荷,使用这种计算方式对空调负荷选择而言相对比较准确:根据机房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考虑一年中的最大负荷工况。 围护结构的外围负荷(包含墙体传热以及太阳直射所造成的空调负荷) 机房内设备发热量 机房内新风负荷 机房气流组织以及消除局部温差所需要的循环风量。 机房的扩容以及备用需求。 根据机房面积估算法" υ 按照机房内面积空间进行相应估算,在一般小型集中机房中,我们一般按照300W/m2~550W/m2来估算机房内的空调负荷,而每平方米的空调负荷量要根据机房内设备的发热及密集程度确定,一般常规小型机房选取400 W/m2就可以。 设备特别密集的机房需要单独估算机房负荷及气流方式,选取600 W/m2~1000 W/m2。υ " 根据机房设备供电量估算法 υ 按照机房内总配电功率乘以相应系数进行估算,系数大小根据机房设备的种类以及使用频率确定,一般选取0.5~0.9。 2、机房空调的风量计算方法

动力配电箱负荷计算

动力配电箱负荷计算 计算方法 动力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有功计算负荷的基本公式为 30P =d K e P (3.1) 30P ------三相用电设备组的有功计算负荷 d K ------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e P -------用电设备组的额定容量。 在求出有功计算负荷30P 后,按下列各式分别求出其余的计算负荷。 无功计算负荷为 30Q =30P ?tan (3.2) 式中,?tan 为对应于用电设备组cos ?的正切值。 视在计算负荷为 30S =30P / cos ? (3.3) 式中,cos ?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 计算电流为 30I =30S / 3N U (3.4) 式中,N U 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动力负荷计算 1.地下一层AP-(-1)-1动力设备负荷计算,由系统图:

Pwp1=3kW, Iwp1=30S / 3N U = ? cos 330N U P = 3/(3×0.38×0.8)=5.7A Pwp2=0.75kW, Iwp2=0.75/(3×0.38×0.8)=1.42A Pwp3=5.5kW, Iwp3=5.5/(3×0.38×0.8)=10.4A Pwp4=5.5kW, Iwp4=5.5/(3×0.38×0.8)=10.4A (备用) Pwp5=1.5kW, Iwp3=1.5/(3×0.38×0.8)=2.9A 配电箱容量为e P =3+0.75+5.5+1.5=10.75kW 计算负荷为 30P =d K e P =0.8×10.75=8.6kW 计算电流为 30I = ? cos 330N U P =8.6/(3×0.38×0.8)=16.3A 2.地下一层AP-(-1)-2动力设备负荷计算,由系统图: 动力设备负荷计算,由系统图: Pwp1=5.5kW, Iwp1=5.5/(3×0.38×0.8)=10.5A Pwp2=5.5kW, Iwp2=5.5/(3×0.38×0.8)=10.5A (备用) 配电箱容量为e P =5.5kW 计算负荷为 30P =d K e P =1×5.5=5.5kW 计算电流为 30I = ? cos 330N U P =5.5/(3×0.38×0.8)=10.5A 3.其余动力配电箱负荷计算列表:

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1围护结构传热 1.1 建筑结构组成及传热系数的确定: 外墙:水泥砂浆+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内墙:内粉刷(5mm)+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地面:大理石(20mm)+钢筋混泥土(100mm)+内粉刷(5mm) 屋面:预制细石混泥土板(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通风层(≥200mm) +卷材防水层+水泥沙浆找平层(20mm)+保温层(沥青膨胀珍珠岩100mm)+隔汽层+现浇钢筋混泥土板+内粉刷(5mm)。 外窗:单层钢窗,6mm厚普通玻璃,窗高2 .4m。 内门:木门,高2.1m,大堂外门为玻璃门。 由以上建筑结构查得传热系数: 外墙K=1.97 W/(m2·o C)内墙K=1.73 W/(m2·o C) 地面K=3.12 W/(m2·o C)屋面 K=0.55 W/(m2·o C) 内门K=2.90 W/(m2·o C) 1.2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Qc(τ) =KA(t’c(t)-t R)ka kρ 式中:Qc(τ)—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oC)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tc(t)—外墙或屋面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oC tn —室内设计温度,oC t’c(t)= tc(t)+td t’c(t)—经过修正的本地外墙或屋面计算温度逐时值,o C td —地点(福州市)修正值 ka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ρ—吸收系数修正 1.3 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Qc(τ) =K w A W C W△t 式中:Qc(τ) —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 A W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 w —玻璃窗传热系数,单层窗玻璃,取6.15W/(m2·o C) △t—计算时刻下,结构的负荷温差 1.4 内墙、内门、地面楼板传热形成得冷负荷: Qc(τ) =KF△t1s 式中:K —内结构传热系数,W/(m2·o C) F —内结构面积,m2 △t1s—计算温差,空调房间邻室为通风较好、散热量较大的非空调房间,按外墙计算冷负荷。 2 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CaA w CsCiD j,max C LQ 式中:Qc(τ) —各小时的日射得热冷负荷; A w —窗户面积,m2; Ca—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取0.85; C b —窗玻璃修正系数,0.89,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C 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采用内活动百叶,朝阳面颜色为浅色,取0.65; 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Dj,max—夏季各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W/m2 ; 3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Qc(τ) x+Qc(τ) q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x=q x nΦC L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q=q q nΦ 式中:Qc(τ) x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Qc(τ) 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n —室内全部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