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合集下载

《税务管理》(第四版)第11章——国际税收管理

《税务管理》(第四版)第11章——国际税收管理
第十一章 国际税收管理
➢ 本章要点
➢ 1 国际税收协定 ➢ 2 国际反避税方法 ➢ 3 《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 ➢ 4 《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 ➢ 5 BEPS行动计划 ➢ 6 双支柱方案
C目 录 ONTENTS
11.1国际税收概述 11.2国际税收协定 11.3国际反避税法规与措施 11.4国际反避税合作
➢ 20世纪20年代以来,联合国的前身——国际联盟即开始组织世界各国的经济专家和税 务专家对双边税收协定进行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税收协 定范本》(以下简称《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以下简称《联 合国范本》)相继产生,几经修改成为目前具有最广泛影响力的两个税收协定范本, 这标志着国际税收关系的协调活动进入了规范化的阶段。
11.1国际税收概述
➢ 11.1.1国际税收的概念
➢ 国际税收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 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 象。
➢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主要表现为国与国之间的税收 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
➢ 11.1.1国际税收的概念
➢ 11.3.1针对转让定价的税务管理
➢ 单边预约定价协议是一国税务部门与本国企业就其与境外关联企业进行 受控交易所使用的转让定价方法等达成的协议。跨国企业首先根据其自 身经营战略和内部管理要求,向本国税务部门提出本企业的转让定价方 法,税务部门则对此进行审批,若双方达成一致,即可签订预约定价协 议。单边预约定价协议的签署使纳税人和税务部门双方都在转让定价问 题上做到了心中有数,可以稳定纳税人与主管税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但 是,单边预约定价协议没有对方国家税务部门的参与,一旦该转让定价 方法不被对方认可,很可能造成国际双重征税问题。

第11章税收制度(公共经济学-华南农业大学,熊名奇)

第11章税收制度(公共经济学-华南农业大学,熊名奇)
各国从总所得到应税所得,都不得从总所得中有扣除 项目。
4、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
一般为超额累进税
基本税率加特殊税率
5、课税方法
从源征收和申报清缴
三、企业所得税
与个人所得税相差不大。 采用申报纳税方法 采用比例税率
四、社会保障税
课税范围:只要在本国有工资、薪金收入的人 和自营人员。由雇主和雇工共同负担。
第二节 税制结构的设计
一、税种的配置 不同的税对公平和效率的影响不同。故
需要各个税种相互配合。 主体税:在税收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税
种。 希克斯和约瑟夫得出结论:所得课税优
于流转课税。如下图。
A
C X2
E2
E1 E3
O
F
D
B
X1
图11-1 税收的收入效应
现代各国税收制度中的主体税种,不是商品税就 是所得税。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发展中国家 以商品税为主体。各有优缺点。以希克斯和约瑟 夫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更为推崇所得税。原因:
(一)以商品劳务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优点主要有:第一,征税范围广,税源充裕稳定, 收入及时可靠。只要发生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无 论成本费用的高低和是否盈利、盈利多少,都要 根据其流转额缴纳相应的税收。
第二,计算简便,操作容易,征管成本低。计税 依据和税率结构简单,没有费用扣除,无需计算 和审核纳税人的各项具体支出。
(1)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直接影 响市场活动。
(2)商品税课税的税基广泛,税收稳定 。
(3)商品税的税负容易转嫁。 (4)商品税的征收具有累退效应。 (5)商品税征管相对简便,易于征管,
纳税成本低。
二、增值税
1、定义及特征
增值税是对商品或劳务生产和流通各环 节新增的价值进行课征的税收。增值额 为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扣除规定的非增 值项目(相当于物化劳动的价值)后的 余额。

经济学原理,第11章总需求应用IS_LM模型

经济学原理,第11章总需求应用IS_LM模型

11.2 作为总需求理论的IS—LM模型
一、 从IS—LM模型到总需求曲线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总需求的决定因素,我们现在使用IS—LM曲线而不是货 币数量论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第一,我们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国民收入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 降——也就是说,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我们考察是什么引起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我们可以把这些结论总结如下:价格水平变动引起的IS—LM模型中的收入 变动代表着沿着总需求曲线的运动。对于给定的价格水平,IS—LM模型中的收 入变动代表着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图(a)表示货币扩张。对于任何给定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的增加提高了实际货 币余额,使LM曲线向右移动,提高了收入。因此,货币供给的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 移动。
近年来,美联储使用了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银行之间收取 的隔夜贷款利率——作为其短期政策工具。作为这一操作程序的结果,人们 常常从改变利率的角度来讨论美联储的政策。然而,牢记利率的这些变动背 后是货币供给的必要变动。
这种为什么美联储选择使用利率而不是货币供给作为其短期政策工具呢?一个 可能的答案是对LM曲线的冲击比对IS曲线的冲击更普遍。当美联储以利率为目 标时,它通过调整货币供给自动抵消了对LM曲线的冲击,尽管该政策恶化了对IS 曲线的冲击产生的影响。如果对LM的冲击是更普遍的类型,那么以利率为目标 的政策比以货币供给为目标的政策会产生更高的经济稳定性。
图11—3 IS—LM模型中货币供给的增加
货币供给的增加使LM曲线向下移动。均衡从A点移动到B点。收入从Y1增加 到Y2,利率从r1下降到r2。
再一次地,为了解释经济从A点到B点的调整,我们依靠IS—LM模型的基石—— 凯恩斯交叉和流动性偏好理论。这一次,我们从货币政策发生作用的地方——货 币市场——开始。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 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 经济。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 能: (1)发行国家货币。 (2)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具有 两大功能:一是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另一 重要职能是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同时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 业务。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以影 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在短期 内,财政政策主要影响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这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 (一)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将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 的过程。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 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在经济高涨时期或通货膨胀情况下,中 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收缩贴现的数量,减少 商业银行的储备金,从而限制商业银行发放 的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 总需求,达到消除通货膨胀的目的。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经常采 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紧缩信贷 。但这时企业感到有利可图,仍愿增加贷款 ,扩大投资,商业银行也愿扩大放贷,这使 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
减少政府支出 经济繁荣时期 增加政府税收 抑制私人消费和投资 抑制消费和投资
图11-2 紧缩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除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还有一种财政政策叫中性财政政策。它是 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 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人民大2024蔡昌税收筹划:理论、实务与案例(第4版)PPT第十一章

人民大2024蔡昌税收筹划:理论、实务与案例(第4版)PPT第十一章
作为货物交易行为缴纳增值税;对货物性质的固定资产转让应缴纳增值税。 转让企业股权,不缴纳增值税。
3.把资产交易转变为产权交易,就可以实现资产、负债的打包出售,而规 避资产转让环节的流转税,达到了利用并购重组筹划节税的目的。
股权转让的税收筹划
股权转让的税收问题
1、股权的性质界定: 2、股权是财产吗? 3、股权转让缴纳流转税吗?
(三)并购会计处理方法的税收筹划
2.权益联合法
仅适用于发行普通股票换取被兼并公司的普通股。参与合并的各公司 资产、负债都以原账面价值入账,并购公司支付的并购价格等于目标公司 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存在商誉的确定、摊销和资产升值折旧问题,所以 没有对并购企业未来收益减少的影响。吸收合并、新设合并以及股票交换 式并购采用此种会计处理方法。
(二)选择并购出资方式的税收筹划
税法规定,对企业或其股东的投资行为所得征税,通常以纳税人当期 的实际收益为税基;对于没有实际收到现金红利的投资收益,不予征税。
并购按出资方式可分为现金购买资产式并购、现金购买股票式并购、 股票换取资产式并购、股票换取股票式并购。
股票换取资产式并购也称为“股权置换式并购”,这种模式在整个资 本运作过程中,没有出现现金流,也没有实现资本收益,因而这一过程是 免税的。
股权转让的税收筹划
股权转让缴纳所得税吗?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股权转让所得计税依据的评估和审核。对扣缴 义务人或纳税人申报的股权转让所得相关资料应认真审核,判断股权 转让行为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是否符合合理性经济行为及实
际情况。 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如平价和低价转让)且无正当理由的, 主管税务机关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个人股东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 净资产份额核定。——国税函[2009]285号文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 LM-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货币传导机制(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答:货币传导机制也称货币传递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

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递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

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M r I E Y→→→→。

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

货币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M E Y2.庇古效应(Pigou effect)答:庇古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

第11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第11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收入支出模型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二、均衡产出概念
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
三、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出。 Y=C+I (C+I=总支出[AE]) Y——收入 C+I——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
第二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假定条件1.二部门经济 消费与储蓄发生在居民户;投资和生产发生在企业,企 业投资是自主投资,不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2.社会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交易的变化,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动(有闲置资源)3.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GDP=NDP=NI=PI4. 凯恩斯定律产生的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工人失业,资源闲置.
一.相对收入理论(杜森贝利)存在长,短期消费函数.棘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着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不易随着消费的降低而减少消费.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的消费水准的人的影响.二.生命周期理论(佛朗科,莫迪利安尼)强调人们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
C
Y
0
C=C(Y)
45

教材P445图13-2
消费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C
YD
0
C= + Y
45

教材P445图13-3
线性消费函数
E
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
储蓄函数概念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递增函数。 S=S(Y)
n=1
n
p
1-q

税法(第11章税收程序法)

税法(第11章税收程序法)
第11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学习目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目标: 理解和明确税务登记的种类、范围; 理解账簿设置、发票管理以及税务检查的权利与 义务; 理解纳税申报的内容和方式; 理解税款征收的方式与措施; 技能目标: 熟悉和掌握税务登记、账簿管理、纳税申报、税 款征收、税务检查和税务违法处理的征管程序及 要求; 能力目标: 能准确、依法处理好税收征管业务及其有关问题。



11.1征管法概论 11.2税务管理 11.3 税款征收 11.4 税务检查 11.5 税务违法处理
11.1征管法概论


11.1.1 征管法的概念及制定 11.1.2 征管法的立法目的 11.1.3 征管法的适用范围 11.1.4 征管法的遵守主体
11.1.1 征管法的概念及制定
11.1.4 征管法的遵守主体



11.1.4.1 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 《征管法》第五条规定:“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 主管全国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各地国家税务局和 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 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第十四条规定:“税 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 照国务院规定设立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 上述规定既明确了税收征管的行政主体,也明确 了征管法的遵守主体 11.1.4.2 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缴 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 11.1.4.3 有关单位和部门
11.3.2 税款征收的方式


税款征收的方式是指税务机关依照税法规 定和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情况,以 及便于征收和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的原则,而采取的具体组织税款入库的方 法。根据《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税款征收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1.3.2.1 查账征收 11.3.2.2 核定征收 11.3.2.3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征收

财政学11_中国税收制度

财政学11_中国税收制度

主体税种的反复更新:主体税种只能是那些 课征范围广泛、税源充裕的税种。早期,社会主 要财富表现为房屋、车马等形式。于是,这时的 主要税为人头税、房屋税、田亩税等;随着自然 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日益发展商 品税成为主要税种;到了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大 发展,分工与协作的扩大和经济关系的国际化, 商品课税与社会生产和消费又产生了矛盾,造成 了分配不公、保护关税、阻碍资金流动等后果, 影响了自由竞争,实行市场经济的现代发达国家 转而实行现代直接税--所得税与财产税。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税种为 间接税.
79-1993年期间的工商税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 代化建设上来,开始实行全面的改革开放 政策。 从1979年开始的税制改革实际上是对我国税制的一次 主要包括: 1.商品课税方面,陆续开征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 税和一些地方工商税收取代原有的工商税; 2.在所得税方面,陆续开征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 税、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私营企业所 得税、 入调节税,健全了所得税体系; 3.在财产和资源方面,陆续开征或恢复城市房地产税 使用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和盐税; 4.在涉外税收方面,陆续开征了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另外,国家为 了达到
第11章中国税收制度
第一节中国税收制度的演进 税收制度的发展 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 税制各个税种的演变和主体税种的交替的历史过 程。 税收制度发展的一般过程:远古时代,最早 的直接税是十分粗陋的,主要税种包括“人头税 ”、“灶税”、“户税”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古老的税制逐渐失去了存 在的依据,被新的更为科学的税制所代替;如现 代的直接税中对人课税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 所得税,对物课税则是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于税 最早的间接税也是十分简单的,当时商品经济不 发达,间接税的征收范围很窄,一般只是有市场

第11章--第三节--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教程文件

第11章--第三节--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教程文件

第11.3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所谓一般均衡分析,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假定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11.3.1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均衡模型对税收的转嫁与归宿问题作一般均衡分析,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等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若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考察仅仅局限于课税商品或生产要素的特定市场上,所得出的结论还不完全。

具体说来,局部均衡分析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局部均衡分析未能顾及政府征税对非征税商品市场的影响这里主要是指商品课税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图11.17 对食品课税的局部均衡分析未能包括服装业受到的影响如图11.7所示,假定整个经济体系中只生产两类商品:食品和服装。

在图(a)中,D 为食品的需求曲线,S 为税前食品的供给曲线。

D 和S 在税前的均衡点为E ,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和Q 。

假定政府只对食品征税,而不对服装征税。

征税之后,食品的供给曲线从S 向左上方移动至S ',与D 在E '相交。

这时,生产者实际得到的净价格从P 下跌至S P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 上升至D P ,食品产量从Q 减少至Q '。

D P 和S P 之间的差额为政府的税收。

这是在局部均衡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

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通常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在食品业的利润率因政府征税而相对下降的情况下,食品业的生产要素会向服装业流动。

再假定食品业流出的生产要素全部被服装业所吸收,图(b)中服装的供给曲线就会从S 向右下方移动至S ',与需求曲线D 在E '点相交。

于是,服装的价格从原来的P 下降至P ',产量从原来的Q 增加至Q '。

)(a 食品业 PO P'S Q S S P Q 'ED P 'Q DE )(b 服装业P O P 'S QS Q 'E 'P'Q DE由此可见,在分析对食品课税的转嫁和归宿时,既要考察食品市场,也要考察服装市场。

《财政学》练习题(7-11章)(含答案)

《财政学》练习题(7-11章)(含答案)

《财政学》第七至十一章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

A.价格 B.经济发展水平 C.收入分配制度 D.收入分配体制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出现下滑趋势,其直接导因是( C )。

A.价格体制改革 B.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C.收入分配格局变化 D.生产技术水平提高3.财政收入虚增是指( D )。

A.政府收入名义和实际都不增长 B.财政收入名义和实际都增长C.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 D.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4。

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A )。

A. 税收收入 B。

规费收入 C。

国有资产收入 D。

债务收入5.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 B )。

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费6。

我国财政收入的部门主要源泉是( A )A. 工业B. 农业C. 林业D. 建筑业7。

从长期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变化趋势为( B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没有明显趋势8. 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C )。

A。

强制性、固定性、便利性 B.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C.固定性、无偿性、便利性 D。

强制性、固定性、有偿性9.下列税种中,( A )最难以转嫁.A.财产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10。

用来说明税收与经济关系的是( D )。

A.拉姆斯法则 B.瓦格纳法则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11。

( B )是确定税种的主要依据。

A。

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

负税人12。

下列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是( C ).A.营业税 B.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关税13.按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可分为( B ).A.中央税与地方税 B.直接税与间接税 C.价内税与价外税 D.实物税与货币税14。

下列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是( A )A。

营业税B.增值税C。

个人所得税 D.关税15。

高频考点-经济基础-第11-15章

高频考点-经济基础-第11-15章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高频考点】财政的基本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含义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优状态。

范围财政资源配置范围应当是市场失灵而社会又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领域。

主要有:(1)满足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2)市场不能有效提供而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支出(3)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机制和手段(1)根据政府职能的报考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原则(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4)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5)通过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二)收入分配职能含义指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的职能,旨在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目标。

机制和手段(1)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2)加强税收调节(3)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4)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三)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含义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产生影响,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目标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和手段(1)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2)通过税收、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公债等,调节社会投资需求水平;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调节社会有效供给能力(3)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4)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大对科技、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健康【高频考点】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一)公共物品及特征定义: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失业补助、农业补贴、贫困救济等方面 的支出。
⑵政府税收
• 政府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权,以强制手段占有 的一部分国民收入。
• 按照纳税的方式不同,税收可分为直接税、 间接税。
• 直接税是直接征收的,不能再转嫁给别人的 税。如所得税、财产税、馈赠税、遗产税等。
• 间接税是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征收的税,如 营业税、消费税、进口税等。
⑵政府税收
• 间接税和直接税相比,最主要特点是可以将 税收通过涨价的方式转移到商品的价格上。
• 一般地,经济越发达越是以直接税为主,越 落后越是以间接税为主。
• 由于间接税会造成税负的转移,会使宏观经 济政策扭曲;
• 同时,税收的防止社会分配两极分化的功能 也难以有效发挥。
⑶公债制度
• 公债是政府为了弥补财政预算赤字而举 借的债务,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⑴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 • 国防与安全支出; • 社会福利支出; • 卫生教育支出; • 建设与环保支出; • 科研支出; • 农业补贴支出; • 债务利息支出; • 国际事务支出。
⑴政府支出
• 政府支出可划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
劳务的支出。 • 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
• 货币政策划分为: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⑵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 例:我国的货币政策分析
⑴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增加 货币供给以刺激社会总需求水平。 例如,当经济萧条时,央行采取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 模,引起利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促 进经济增长;
⑵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 8、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两大类。

11税收负担13-12-452页PPT

11税收负担13-12-452页PPT

616.92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 收入
197.04
0.80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 让金收入
28197.7 0
58.63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 收入
1025.23
136.41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 收入
192.55
10.10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 期扶持基金收入
183.44
20.22
大中型水库库区基 金收入2.17港口建设费收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政府
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上划中央“四税”收入
=在当地缴纳的国内增值税中央分 享收入、国内消费税、纳入分享范围的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收入。
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基本医疗 保险基金收入+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工伤 保险基金收入+生育保险基金收入
商品的真实比价关系,因此一直为国际
社会所反对。
5.如果出口退税过头,即少征多退, 就变成了出口补贴。这也违背国际惯例。
二、税收筹划与避税在性质上有没 有实质性的区别?
1.避税:纳税人利用税法的缺陷
作适当的财务安排,以减轻或解除税负
的行为;
税收筹划:纳税人利用税法的选择 性条款作适当的财务安排,以减轻或解 除税负的行为。
2、税收负担的转嫁
(1)概念
税收转嫁:纳税人在缴纳税款之后, 通过提价或压价方式,将部分或全部税 款转移给别人负担的过程。
税收归宿:税收转嫁后所形成的负 担分布结果。
(2)税收转嫁的基本方式
前转:
提高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
后转:
压低进货的价格。
(3)供求弹性与税收转嫁 供给弹性与后转呈反方向变动。 供给无弹性:不能转嫁,而由要素

公共经济学课件: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公共经济学课件:第11章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

Q
Q0
Q
图13-3 供给完全无弹性时 ▪ 图13-4 供给有完全弹性时
的税收转嫁
的税收转嫁
19
▪ 从价税的归宿分析
• 从价税是指以商品价格为税基,按一定的比例征 税。
• 对从价税归宿的分析:如图13-5所示
▪ 税收由消费者和厂商共同负担,负担的比例因D线斜率 的变化而变化。
20
P
Pd
F
S
P0
E
Ps
课于需求方的从
O

Q
Q0
Q
图13-2 课于供给方的
量税的归宿
从量税的归宿
15
▪ 无关性定理
• 税收对价格和产出的效应,与对供给方征税还是 对需求方征税无关。
▪ 结论
• 在课征从量税时,税收最终由谁负担,和名义上 由谁纳税无关。
• 税收转嫁和归宿的具体情况实际上是由税后的均 衡价格决定的。
16
供求弹性对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影响
• 税收的法定归宿说明谁在法律上负责纳税。 • 税收的经济归宿说明到底谁真正负担了税收,它
所要反映的是由征税引起的私人真实收入的变化。 • 区分税收的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有助于理解纳
税人法律责任和税收真实负担之间的差异。
6
13.1.2 税收转嫁的形式
▪ 基本形式
• 前转 • 后转
▪ 其他形式
• 消转(diffusedshifting)。即纳税人对其所纳税款没 有进行转嫁,而是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生产技术 等方法,补偿其纳税损失,使支付税款之后的利润水 平不比纳税前低,税负在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
E′ D
D′
O
Q
Q0
Q
图13-5 从价税的归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 际 收 入 和 成 本
C0 Cu
D0
Du O
2018/12/26
企 业 所 得 税 对 投 资 水 平 的 影 响
37
Ku K0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投资K
四、税收对投资类型的影响
税收对投资类型的影响取决于投资是如何 融资的以及税法允许的加速折旧程度。 一般地,企业会增加边际有效税率低的投 资,减少边际有效税率高的投资。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12
二、个人所得税的储蓄效应
C2 B
N C21 C22 E2 U1 U2 E1
税 收 对 个 人 储 蓄 的 收 入 效 应
13
O
2018/12/26
C12 C11
M
A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C1
三、利息所得税的储蓄效应
C2
B
C21 N C22 C23

克劳斯特和欧文斯的计量经济学研究表明,劳 动供给曲线可能是后弯的。反应出收入效应要 比替代效应强,会引起劳动供给随着税收的提 高而增加。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28
2018/12/26
第四节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一、税收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途径
二、企业所得税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三、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8
五、税收对承担风险的影响
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两种资金资产,一种是既无 收益又无风险的安全资产,比如现金;另一种既有收 益率r又有风险程度s的风险资产,比如债券。如果用P 表示债券投资的概率,则: 投资者的预期收益(u)为:u=p•r 投资者的风险(λ)为: λ= p•s 于是:预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为: u=(r/s) λ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18
一、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收入
D
W(1-t) E1
U2 C
U1
E2
E3
比 例 税 的 劳 动 供 给 效 应
闲暇
19
O
2018/12/26
B A
F Z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二、一次总付税、累进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
(一)一次总付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1
本章知识要点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2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现实分析


布莱克、费尔德斯坦和斯坦布瑞、的研究结果 表明:大约有13-19%的被调查者认为,累进 税制对他们产生了一定的工作抑制效应。 霍兰德对美国企业经理的调查样本以及巴劳、 布拉崽和摩根对18000劳动收入者的调查得到 了同样的结论。
– 工作努力程度随着边际税率的提高而下降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4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一般含义
收入效应是指因收入的购买力下降或 上升对商品消费所作的调整。 替代效应是指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 人们用一种价格下降的商品替代其它 价格保持不变的商品,增加对价格相 对下降的商品的需求。换言之,替代 效应是指消费者因商品相对价格变化 而对其开支结构所作的调整。
(二)累进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20
(一)一次总付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
收入
D
G
F'
C
E1 E E 3 E4
W(1-t)
U1
E2
O
2018/12/26
W H BA F
U2
Z
闲暇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比 例 税 与 一 次 总 付 税 的 劳 动 供 给 效 应 比 较 21
本章结构:
税收的经济影响
第一节 税收的收入效应 和替代效应
第二节 税收对个人储蓄 的影响
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 的影响
第四节 税收对企业投资 的影响
第五节 税收对收入分配 的影响
第六节 税收对环境保护 的影响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
第一节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一般含义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获得加速折旧的投资比其它投资受到鼓励。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3
二、企业所得税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一)对债务和增股之间选择的影响 (二)对分配股息决策的影响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4
(一)对债务和增股之间选择的影响
债务利息支付可从应税所得中扣除,来自用债务 融资的投资的收入,在债权人收到利息时,只缴纳个 人所得税。公司所得作为股息分配时,企业所得要缴 纳公司所得税,股东在收到股息时,要缴纳个人所得 税。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9
五、税收对承担风险的影响
u E I L 比 例 所 得 税 对 承 担 风 险 的 影 响
40
O p0 p1 p
2018/12/26
Q0 Q1 R0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15
间接税可能更有利于提高个人储蓄率:
(1)间接税虽然会相对减少个人可利用的收入,但 它减少的主要是用于消费的收入。 (2)可以证明,间接税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庭的 储蓄能力。 (3)在间接税制下,货币幻觉也是个重要的因素。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17
2018/12/26
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二、一次总付税、累进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 三、个人收入由多种收入构成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 四、工资率因课税而变动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
五、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
六、税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简要评价
(二)累进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
消 费 D 品
U2 CE C
免 费 额 E
U1
eE e
E
V
虚拟收入
O
2018/12/26
R RE
Z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闲暇
22
三、个人收入由多种收入构成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
收 入Y
存 在 非 劳 动 收 入 情 况 下 的 比 例 税 效 闲暇 应
23
B U1
U2
16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程度



从储蓄总量上看,税收作用不像人们想象那么大: 第一,刺激私人部门储蓄增加的税收政策,可能减少了政 府储蓄,从而使整个国民储蓄不增不减或者增加甚微。有 些研究表明,政府储蓄与私人部门储蓄之间的相互替代性 很高。吉利斯等研究测算,美国政府每增加 1美元储蓄, 私人储蓄就减少57美分。 第二,税收体系内部,各税种之间在鼓励储蓄上有相互排 斥效应。费尔德斯坦曾经估计:在1971年,美国的社会 保障制度减少总储蓄大约为38%! 第三,储蓄率的高低由其它更为重要的因素决定的。经济 学家发现,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的储蓄率比较低,而 日本的储蓄率比较高,原因可能在于日本的收入增长率较 高,退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年龄在65岁以上者劳动参与 率较高,有限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年龄在20岁以下的人口 比重较低等。费尔德斯坦认为,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储 蓄率的强有力因素!
(1-u)Π Π
对 经 济 利 润 征 税 的 中 性
O
2018/12/26
Q*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数量Q
31
企业所得税不是对经济利润征税,而是对企业所得 或者说企业经济所得(economic business income,EBI) 征税。 企业经济所得可表述为: EBI=R-W+rEE=Π+rEE 企业应税所得(taxable business income,TBI)为: TBI=R-W-rBB-DT= Π+rEE+(D-DT) Nhomakorabea10
个人预算约束式:Y1=C1+S1=C1+C2/(1+i)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一、储蓄的生命周期模型
C2 B
D U2 (1+i) U3 A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U1
个 人 效 用 最 大 化
O
2018/12/26
C1
11
一、储蓄的生命周期模型
均衡条件:
U C 1 1 i U C 2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5
(二)对分配股息决策的影响
公司所得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之后,股东就要 把它们作为一般所得按个人的边际税率纳税。用于 再投资或回购本公司股份的所得,将增加股东持有 的股份价值,不课征个人所得税。
2018/12/26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6
三、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E1
E2 E3
1+i(1-t)
(1+i)
U1
U2
O
2018/12/26
C11 C13 C12
A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C1
利 息 所 得 税 的 收 入 效 应 和 替 代 效 应
14
四、税收对个人储蓄影响的简要评价
所得税对个人储蓄行为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