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课例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花
教学目标:
1、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脉络,感受到荷花的美丽与茂盛。
2、体会第二小节遣词造句的精妙,并能在班级交流。
3、感受作者想像的丰富和诗意,能通过朗读体现。
4、拓展两首描写荷花的古诗。
一、交流预习感受
1、同学们,今天蔡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荷花》。
2、自主预习的一二两题,你们是怎么做的?(提醒:“莲蓬”二字分别是上下结构;“翩翩”原意是轻快地飞就像羽毛一样,所以右边是羽旁,字的笔画比较多,所以要写紧凑些。
)
3、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疑惑想提出来,我们来交流交流。
4、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研究叶圣陶是怎么把看到的荷花写出来的。
二、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读课文,帮助归纳每小节的内容。
(清香、花多且姿态美、联想)
2、从篇幅上看叶圣陶重点写的是什么呢?(详略得当)
三、精读课文,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2、小小点评家
(1)默读第2小节,哪些词、哪些句子让你觉得写得很好或者很有
意思,请你圈圈画画,然后告诉大家;当然如果有你认为写得不好的,也一定要告诉我们哟!
(2)学生自由讨论
(3)预设
①挨挨挤挤:为什么不用密密麻麻?(荷叶比较宽大,密密麻麻指比较小的东西,而且挨挨挤挤很亲密啊!)
②冒:可以换成哪些词,可以说()地冒出来。
③有的……有的……有的……:这里写了哪几种形态的白荷花?(刚开、全开、花骨朵)你喜欢哪种姿态的?
(4)是啊,作者在第二小节一开头就说——(引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为了说明荷花的多,作者先写了荷叶的茂盛——(引读)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借着写了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2、小小语言家
(1)作者观察多仔细啊,遣词造句多精妙啊,看看这一池的白荷花,你能选一朵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样子吗?
(2)难怪作者赞叹:引读第四小节,你知道这里的画家是谁吗?3、小小诗人
(1)我忽然觉得自己——(配乐指名诵读第四小节)。
我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呢?
(2)你觉得这段写得怎么样?(丰富、生动的画面就像亲眼看见一样)
(3)变成诗歌体来读。
(4)试着续编:()来了,告诉我()。
《荷花》课例研究
《荷花》是语文大家叶圣陶先生于50年代为孩子们写的一篇习作例文,原名《诗的材料》,意图非常明显,是想告诉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感悟、展开丰富的想像,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成为“诗的材料”。
原文应该是给中学生看的,入选小学课文有删节。
作者是个小姑娘?——字里行间的孩子气
因为是给孩子看,教孩子写,所以不论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童心未泯,很多孩子在读完《荷花》后,都觉得作者一定是个爱美的小姑娘。
这恐怕有三个原因:
1、儿童化的视角
儿童的视角往往是简单的、真实的。
作者观察荷花时,他发现“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就是一个小孩子眼中看见荷花真实的样子,没有夸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却很好地写出了荷花最基本的三种姿态。
2、童真的语言。
儿童的语言常常介乎于大白话和真理之间。
作者描写白荷花时,赞美白荷花时说“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这就是小孩子、甚至我们大人平时也会脱口而出的话语,接近于大白话,也是大实话,这里确实让人觉得任何华美的语言都无法展现白荷花的美,只有接近于儿童那干净质朴的语言才最好。
3、童趣的联想
课文中有着大幅的联想,这些联想真的就是小孩子的心思、小孩子的语言、小孩子的世界,比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还有“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充满梦幻色彩,充满诗意。
在课堂实践语言!——用孩子的方式进行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面对如此“童心童趣;童真童美”的一篇课文,进行了四个层次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让儿童在课堂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运用语文材料进行实践,掌握运用于语文的规律:
1、小小点评家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2、3小节,圈画出觉得写得有意思的地方,然后交流;如果有认为写得不好之处,也要提出来!
让我们来看看三年级的这些小小点评家是怎样阅读思考的,以下课堂自然形成的三个讨论点:
(1)
生:荷叶确实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里写得很像啊!
生:为什么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可以用“挺”出来。
生:前面说荷叶挨挨挤挤,说明水面上都没有空隙了,所以荷花是荷叶间的缝隙中冒出来的。
(2)
生:第二小节第一句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为什么要用两个“了”呢?不顺啊
师:你觉得这句话怎样说合适?
生:可以变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
”
师:这可能是那时候的语言习惯,今天老师也觉得你可以这样修改,句子读起来更精炼了。
(3)
生:第二小节全文六句话,第一句和后四句都是讲荷花的,只有第二句讲荷叶,夹在中间好像不顺。
师: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生:如果没有第二句写荷叶的句子,拿别人就不知道第三句中的大圆盘指的是什么了。
生:没有荷叶哪来的荷花呢?
名家名篇在儿童的眼中,没有成人固有的一种敬畏感,童言无忌,孩子觉得好就是好,觉得不好就是不好。
小小点评家证明孩子是有自己想法的,他们阅读、他们思考,他们怀疑。
点评过程中,孩子在语言文字中探究、揣摩,没有人事先教他们应该怎样理解,可以怎样去思考,给他们时间、给他们一个平台,他们就可以。
一开始班里会有五六个孩子敢于站起来,一旦受到鼓励,会有十几个,二十几个,毕竟小孩子是很好鼓动的。
除了点评的精神值得提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孩子提出的一些质疑内容也是合理的,特别是原文已经是经过修改和删减的,那么“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这句话完全可以少一个“了”字,达到清楚表达意思的效果,我个人认为孩子说的很正确,说明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鉴赏水平,在这种评头论足中他们的理解、感悟、欣赏、评价能力还会得到提高。
2、小小语言家
(1)看看这一池的白荷花,你能用找到课文中描写的三种姿态,并用课文里的句子说一说吗?
(2)再看看这一池的白荷花,你能选一朵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样子吗?
生:这朵荷花张开了几片花瓣儿,露出了里面黄色的莲蓬。
师:你是在形容这多荷花的样子时,把课文里的两句话并成了一句话来说,很好。
生:这多荷花还是花骨朵,像个大桃子。
师:叶圣陶在《小弟弟的三句话》里写了一个小弟弟也说荷花的花骨朵像个大桃子呢!
生:这多荷花的花瓣非常洁白,像小姑娘的裙子倒过来一样。
生:这朵荷花才开了几个花瓣,花瓣尖尖的,都向上,看起来像花做成的王冠。
学语言都是从模仿起步的,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擅长的本领。
让孩子先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描绘图中的荷花,就是为了尊重孩子的这种天性,发扬孩子学习的长处,让孩子在重复课文的语句中,积累语言、模仿语言;同时学语言是为了用语言,模仿的结果是从学着运用到自由熟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第一个孩子的发言中,我们看到模仿的痕迹非常浓厚,老师表扬了他,因为重新组织课文中的语言,稍加修改,变成自己的语言,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随后几个的孩子就有了更多自己的色彩,非常棒。
3、小小诗歌家
(1)将第4小节变成诗歌体,配乐诵读,边读边想像画面。
(2)试着续编这首诗歌:()来了,告诉我
()。
课文第4 小节稍加结构上的变动就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一阵微风吹过,蜻蜓飞过来,
我就翩翩起舞,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小鱼在脚下游过,
不光是我一朵,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
……
令人奇怪的是,同样的文字在是抒情散文样式的情况下,孩子朗诵地很普通;可一旦老师把散文变成了诗歌,孩子的诵读也如同变魔术般有了诗的味道。
这个可是因为成为诗歌体裁后,每行文字变短,便于孩子眼睛整行扫视、朗读,同时在头脑中产生相应的画面。
这更可能是由于儿童与诗歌有着深厚的渊源。
“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他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场合之中。
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诗史,都是描绘生命历史和精神历史的诗篇”。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
于是孩子续编了这首小诗:
生:太阳走过来,告诉我白云的柔软。
生:小露珠滚过来,告诉我星星的故事。
生:小螃蟹爬过来。
告诉我它的伙伴是谁。
生:小青蛙跳过来,告诉我早晨唱了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