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的动量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0 ( E ) E ( B 0 0 ) B 0 t 1
考虑对称性,利用
构成一个恒等式:
1
B B 0 , E t
B ( B) B 0 ( E ) E 0 0 t
把此式与f 的表达式相加,则有 1 f 0 ( E ) E ( B ) B 0 1 E ( B 0 0 ) B 0 t B 0 ( E ) E t
中的张力一样, n T 代表面外的场对面内的场在
量或张力张量。
Maxwell应力张量的分量物理含义:
z C
△S
O
A
x
B
y
设ABC为一面元ΔS,这面元的三个分量为三角形 OBC、 OCA和OAB的面积,OABC是一个体积元△V,
通过界面OBC单位面积流入 体内的动量三个分量为: T11、 T12 、 T13 ; 通过界面OCA单位面积流入 体内的动量三个分量为: T21、 T22 、 T23 ;E ) E
1 ( E ) E ( E E ) ( E ) E 2 1 1 2 ( EE ) ( E E ) ( EE ) ( E I ) 2 2 1 2 ( EE E I ) 2
所以
1 2 1 1 2 1 S f 0 EE E I BB B I 2 2 2 0 c t
或者化为 其中
1 S f T 2 c t
1 1 1 2 2 T 0 EE BB ( 0 E B ) I 0 2 0
2 0 4 2
1 2 4 1 2 4 1 2 4 2 2 E cos 0 E cos 0 E cos 0 E 2 2 4 1 2 4 0 E 4 1 2 P E 所以 0 电磁 2
其方向可这样来确定:
1 P电磁 E 0 E 2 n E 2 结论: P 电磁 与 E 的夹角等于 n 与 E 的夹角。当 n 与 E 平行时, P电磁 也与E平行,这时 P与 n平行;当 n 垂直于E时, P电磁也垂直于E,这时P与n平行或 反平行;
即介质表面受到电磁波作用产生的压强。若电磁波 在各方向都以同样强度辐射(例如空腔内的黑体辐 射),它的总平均辐射能量密度为 w ,那么投影到 方向在θ到θ+dθ之间的能量密度为: w w dw 2 sin d sin d 4 2
于是介质表面受到各个方向射来的电磁波作用产生 的总压力为:
§5.7 电磁场的动量
电磁场和带电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场对
带电粒子施以作用力,粒子受力后,它的动量 发生变化,同时电磁场本身的状态亦发生相应 的改变。因此,电磁场也和其他物体一样具有 动量。辐射压力是电磁场具有动量的实验证据。 本节从电磁场与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出发导出电磁场动量密度表达式。
一、电磁场的动量密度和动量流密度
此式左边第一项代表带电体与电磁场的作用力,右边的项 代表体积V内的电磁场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如果把该式看成是场的运动方程,它表示场的动量 变化率等于外力作用于体积V内的场的合力,那么
等式左边第二项就表示作用在V内的场的作用力,
由于是面积分,所以它只能表示体积V的界面外的 场对体积内V的场的作用力,这样,正如弹性力学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应力,亦称之为Maxwell应力张
w P (1 R) 2
2 0
1 R cos sin d w 6
2
在理想导体表面,电磁波发生全反射,这时反射系 数R=1,此时即有:
1 P w 3
地球表面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受到的总辐射压力约为 7×108N,而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为3 ×1022N,
因此一般可以忽略辐射压力。
这就是通过面元Δ S流出的动量。因此,通过闭合曲 面流出的总动量为 T ds
S 张量 T 的分量Tij 的意义是通过垂直于i 轴的单位面
积 流过的动量 j 分量。
二、Maxwell stress tensor进一步讨论
为了对 Maxwell 应力张量的进一步了解,下面讨论电场 中的几个特殊面上的力。
θ
导体单位表面对空间电磁波所施加的作用力, 等于单位表面上电磁动量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变 化。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它的量值就 等于电磁波对物体单位表面所施加的压力。由于电 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在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横截 面的电磁动量为: S
g (c 1)
c
w
设电磁波的入射角为θ,则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表面 积上的电磁动量为
至此,可以把机械动量的变化率写成
讨论:
dP d 1 TdV 2 SdV dt dt V c V d 1 T ds SdV 2 S dt V c
a) 若积分区域V 为全空间,则面积分项为零,而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带电体的机械动量的增加等于电磁场 的动量的减少,因此称
同理,磁场存在时的问题讨论,与上述完全 一样。
三、辐射压力
电磁场作为物质在流动(辐射)时,一旦遇 到其他物体,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力,由电磁场引 起的对其他物体的压力称为辐射压力。如果是可 见光引起的辐射压力,通常称之为光的压力。
由电磁场动量密度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算出 辐射压力。
假有一平面电磁波的以 θ角入射于理想导体表 面上而被全部反射,试求此导体表面所受到的辐 射压力。
1 0 E 2n 2
2) 若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n垂直于电场E,则单位面积上的 电磁力为
1 2 P电磁 n T n [ 0 ( EE E I )] 2 1 2 n 0 EE 0 n E I 2 1 2 0E n 2 其中用到 n E 0 , n I n
因为等式左边项表示机械动量,右边第二项代表了电磁
动量,因此右边第一项也必然具有动量的意义,而它是面积 分,所以把它解释为穿过区域V 的边界面S 流入体内的动量
流。故称 T 为电磁场动量流密度。
下面再看动量流密度 T 的物理意义:因为
d d P机械 T ds gdV dt dt V S
场对带电体的作用为Lorentz force,在Lorentz force
作用下带电体的机械动量变化为
下面利用真空中的场方程把等式中的电荷 和电 流 J 消去,把 Lorentz force density 改写为:
dP fdV ( E J B)dV V dt V
f E J B
P机+P电磁 = constant
这说明,若把带电体和电磁场看作一个封闭的力学体
系,则体系的机械动量和电磁动量之和是守恒的。
注意:
1 对于平面电磁波, B n E c 根据电磁动量密度公式
g 0 ( E B)
即可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的平均动量密度.
0 1 1 * 2 g 0 Re( E B) | E | n wn 2 2c c
式中 I 是单位张量,在直角坐标系中
ˆx e ˆx e ˆy e ˆy e ˆz e ˆz I e
同理得到:
1 2 ( B) B ( B) B ( BB B I ) 2
又因为
1 S S 0 0 0 0 ( E H ) 2 c t t t E B 0 ( E B) 0 ( B E ) t t t
f 1 gc cos w cos
同样,在单位时间内被物体单位表面反射的电磁动 量为
f 2 Rgc cos Rw cos
这里的R为反射系数。因此,单位时间内动量在法向 的变化为:
P f1 cos f 2 cos
(1 R) gc cos 2 (1 R)w cos 2
1) 若面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平行于电场E,则单位面积上的 电磁力为
P电磁
1 2 n T n[ 0 ( EE E I )] 2 1 1 2 2 n 0 EE 0 n E I 0 E n 0 E 2 n
2 2
这说明单位面积上的电磁力P电磁沿电场方向,正号说明是 张力,它代表单位面积外侧(与n同侧)的电场对内侧电 场的作用。故沿电场线方向电场之间有张力。
dP d 1 2 SdV dt dt c
P电磁
为电磁动量。
1 2 SdV 0 ( E B )dV c
而把 g 1 S ( E B ) 0 2
c
称为电磁场动量密度,从而得到
d d P机 P电磁 dt dt
或者 即
d ( P机 P电磁 ) 0 dt
这个关系式在量子化后的电磁场也是成立的,量子化后的电 磁场由光子组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其中 h / 2
ω是角频率。 从而可以看出:每个光子所带的动量
g光子
1 1 w光子 n n kn k c c
b) 若积分区域V 为有限空间,则面积分项不为零,即
dP机
d T ds gdV dt dt V S
z C
△S
A
B
y
通过界面OAB单位面积流入体内的动量三个分量为: T31、 T32 、 T33 ; 当 V 0 时,通过这三个面流入体内的动量等于 从面元ABC流出的动量。
因此,通过ABC面流出的动量各分量为:
p1 S1T11 S2T21 S3T31
p2 S1T12 S2T22 S3T32 p3 S1T13 S2T23 S3T33 写成矢量式: P S T
考虑空间某一区域,内部有一定电荷分布, 区域内的场和电荷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发生动量 转移。另一方面,区域内的场和区域外的场也通 过界面发生动量转移,由于动量守恒,单位时间
从区域外通过界面S 传入区域V内的动量应等于V 内电荷的动量变化率加上V 内电磁场的动量变化 率。故由Maxwell’s equations 和 Lorentz force 公式可导出电磁场和电荷体系的动量守恒定律。
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上的电磁力P电磁沿单位面积的法线方向, 与电场方向垂直,负号说明是压力,故垂直于电场线方向 电场之间有排斥力。
3) 若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n与电场夹角为θ,则单位面积上
的电磁力为
1 2 P电磁 n T n [ 0 ( EE E I )] 2 1 2 n 0 EE 0 n E I 2 计算大小: 1 1 2 2 P电磁 P电磁 (n 0 EE 0 n E I ) (n 0 EE 0 n E I ) 2 2
考虑对称性,利用
构成一个恒等式:
1
B B 0 , E t
B ( B) B 0 ( E ) E 0 0 t
把此式与f 的表达式相加,则有 1 f 0 ( E ) E ( B ) B 0 1 E ( B 0 0 ) B 0 t B 0 ( E ) E t
中的张力一样, n T 代表面外的场对面内的场在
量或张力张量。
Maxwell应力张量的分量物理含义:
z C
△S
O
A
x
B
y
设ABC为一面元ΔS,这面元的三个分量为三角形 OBC、 OCA和OAB的面积,OABC是一个体积元△V,
通过界面OBC单位面积流入 体内的动量三个分量为: T11、 T12 、 T13 ; 通过界面OCA单位面积流入 体内的动量三个分量为: T21、 T22 、 T23 ;E ) E
1 ( E ) E ( E E ) ( E ) E 2 1 1 2 ( EE ) ( E E ) ( EE ) ( E I ) 2 2 1 2 ( EE E I ) 2
所以
1 2 1 1 2 1 S f 0 EE E I BB B I 2 2 2 0 c t
或者化为 其中
1 S f T 2 c t
1 1 1 2 2 T 0 EE BB ( 0 E B ) I 0 2 0
2 0 4 2
1 2 4 1 2 4 1 2 4 2 2 E cos 0 E cos 0 E cos 0 E 2 2 4 1 2 4 0 E 4 1 2 P E 所以 0 电磁 2
其方向可这样来确定:
1 P电磁 E 0 E 2 n E 2 结论: P 电磁 与 E 的夹角等于 n 与 E 的夹角。当 n 与 E 平行时, P电磁 也与E平行,这时 P与 n平行;当 n 垂直于E时, P电磁也垂直于E,这时P与n平行或 反平行;
即介质表面受到电磁波作用产生的压强。若电磁波 在各方向都以同样强度辐射(例如空腔内的黑体辐 射),它的总平均辐射能量密度为 w ,那么投影到 方向在θ到θ+dθ之间的能量密度为: w w dw 2 sin d sin d 4 2
于是介质表面受到各个方向射来的电磁波作用产生 的总压力为:
§5.7 电磁场的动量
电磁场和带电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场对
带电粒子施以作用力,粒子受力后,它的动量 发生变化,同时电磁场本身的状态亦发生相应 的改变。因此,电磁场也和其他物体一样具有 动量。辐射压力是电磁场具有动量的实验证据。 本节从电磁场与带电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出发导出电磁场动量密度表达式。
一、电磁场的动量密度和动量流密度
此式左边第一项代表带电体与电磁场的作用力,右边的项 代表体积V内的电磁场动量的时间变化率。
如果把该式看成是场的运动方程,它表示场的动量 变化率等于外力作用于体积V内的场的合力,那么
等式左边第二项就表示作用在V内的场的作用力,
由于是面积分,所以它只能表示体积V的界面外的 场对体积内V的场的作用力,这样,正如弹性力学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应力,亦称之为Maxwell应力张
w P (1 R) 2
2 0
1 R cos sin d w 6
2
在理想导体表面,电磁波发生全反射,这时反射系 数R=1,此时即有:
1 P w 3
地球表面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受到的总辐射压力约为 7×108N,而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为3 ×1022N,
因此一般可以忽略辐射压力。
这就是通过面元Δ S流出的动量。因此,通过闭合曲 面流出的总动量为 T ds
S 张量 T 的分量Tij 的意义是通过垂直于i 轴的单位面
积 流过的动量 j 分量。
二、Maxwell stress tensor进一步讨论
为了对 Maxwell 应力张量的进一步了解,下面讨论电场 中的几个特殊面上的力。
θ
导体单位表面对空间电磁波所施加的作用力, 等于单位表面上电磁动量在单位时间内所发生的变 化。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它的量值就 等于电磁波对物体单位表面所施加的压力。由于电 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在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横截 面的电磁动量为: S
g (c 1)
c
w
设电磁波的入射角为θ,则单位时间内射到单位表面 积上的电磁动量为
至此,可以把机械动量的变化率写成
讨论:
dP d 1 TdV 2 SdV dt dt V c V d 1 T ds SdV 2 S dt V c
a) 若积分区域V 为全空间,则面积分项为零,而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带电体的机械动量的增加等于电磁场 的动量的减少,因此称
同理,磁场存在时的问题讨论,与上述完全 一样。
三、辐射压力
电磁场作为物质在流动(辐射)时,一旦遇 到其他物体,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力,由电磁场引 起的对其他物体的压力称为辐射压力。如果是可 见光引起的辐射压力,通常称之为光的压力。
由电磁场动量密度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算出 辐射压力。
假有一平面电磁波的以 θ角入射于理想导体表 面上而被全部反射,试求此导体表面所受到的辐 射压力。
1 0 E 2n 2
2) 若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n垂直于电场E,则单位面积上的 电磁力为
1 2 P电磁 n T n [ 0 ( EE E I )] 2 1 2 n 0 EE 0 n E I 2 1 2 0E n 2 其中用到 n E 0 , n I n
因为等式左边项表示机械动量,右边第二项代表了电磁
动量,因此右边第一项也必然具有动量的意义,而它是面积 分,所以把它解释为穿过区域V 的边界面S 流入体内的动量
流。故称 T 为电磁场动量流密度。
下面再看动量流密度 T 的物理意义:因为
d d P机械 T ds gdV dt dt V S
场对带电体的作用为Lorentz force,在Lorentz force
作用下带电体的机械动量变化为
下面利用真空中的场方程把等式中的电荷 和电 流 J 消去,把 Lorentz force density 改写为:
dP fdV ( E J B)dV V dt V
f E J B
P机+P电磁 = constant
这说明,若把带电体和电磁场看作一个封闭的力学体
系,则体系的机械动量和电磁动量之和是守恒的。
注意:
1 对于平面电磁波, B n E c 根据电磁动量密度公式
g 0 ( E B)
即可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的平均动量密度.
0 1 1 * 2 g 0 Re( E B) | E | n wn 2 2c c
式中 I 是单位张量,在直角坐标系中
ˆx e ˆx e ˆy e ˆy e ˆz e ˆz I e
同理得到:
1 2 ( B) B ( B) B ( BB B I ) 2
又因为
1 S S 0 0 0 0 ( E H ) 2 c t t t E B 0 ( E B) 0 ( B E ) t t t
f 1 gc cos w cos
同样,在单位时间内被物体单位表面反射的电磁动 量为
f 2 Rgc cos Rw cos
这里的R为反射系数。因此,单位时间内动量在法向 的变化为:
P f1 cos f 2 cos
(1 R) gc cos 2 (1 R)w cos 2
1) 若面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平行于电场E,则单位面积上的 电磁力为
P电磁
1 2 n T n[ 0 ( EE E I )] 2 1 1 2 2 n 0 EE 0 n E I 0 E n 0 E 2 n
2 2
这说明单位面积上的电磁力P电磁沿电场方向,正号说明是 张力,它代表单位面积外侧(与n同侧)的电场对内侧电 场的作用。故沿电场线方向电场之间有张力。
dP d 1 2 SdV dt dt c
P电磁
为电磁动量。
1 2 SdV 0 ( E B )dV c
而把 g 1 S ( E B ) 0 2
c
称为电磁场动量密度,从而得到
d d P机 P电磁 dt dt
或者 即
d ( P机 P电磁 ) 0 dt
这个关系式在量子化后的电磁场也是成立的,量子化后的电 磁场由光子组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其中 h / 2
ω是角频率。 从而可以看出:每个光子所带的动量
g光子
1 1 w光子 n n kn k c c
b) 若积分区域V 为有限空间,则面积分项不为零,即
dP机
d T ds gdV dt dt V S
z C
△S
A
B
y
通过界面OAB单位面积流入体内的动量三个分量为: T31、 T32 、 T33 ; 当 V 0 时,通过这三个面流入体内的动量等于 从面元ABC流出的动量。
因此,通过ABC面流出的动量各分量为:
p1 S1T11 S2T21 S3T31
p2 S1T12 S2T22 S3T32 p3 S1T13 S2T23 S3T33 写成矢量式: P S T
考虑空间某一区域,内部有一定电荷分布, 区域内的场和电荷之间由于相互作用而发生动量 转移。另一方面,区域内的场和区域外的场也通 过界面发生动量转移,由于动量守恒,单位时间
从区域外通过界面S 传入区域V内的动量应等于V 内电荷的动量变化率加上V 内电磁场的动量变化 率。故由Maxwell’s equations 和 Lorentz force 公式可导出电磁场和电荷体系的动量守恒定律。
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上的电磁力P电磁沿单位面积的法线方向, 与电场方向垂直,负号说明是压力,故垂直于电场线方向 电场之间有排斥力。
3) 若面法线方向的单位矢量n与电场夹角为θ,则单位面积上
的电磁力为
1 2 P电磁 n T n [ 0 ( EE E I )] 2 1 2 n 0 EE 0 n E I 2 计算大小: 1 1 2 2 P电磁 P电磁 (n 0 EE 0 n E I ) (n 0 EE 0 n E I )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