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发展史

合集下载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唐代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一、初唐时期(618年-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五言古诗为主,题材广泛,涉及到政治、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

其中,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开创了唐代骈文的先河,成为后世文人的楷模。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杜甫、李白、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以丰富多样的题材、雄浑壮丽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读者。

杜甫以其悲愤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名,他的《月夜忆舍弟》、《登高》等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怀。

李白则以其豪放的诗风和奇特的想象力而闻名,他的《静夜思》、《将进酒》等作品被誉为唐诗的经典之作。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七言绝句为主,题材相对较为狭窄,主要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情的诗意而脍炙人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而广为传诵。

总体来说,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的开创、盛唐的繁荣和晚唐的衰落。

唐诗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都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写,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唐诗的发展脉络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唐诗的发展历程,包括盛唐时期、李白与杜甫的贡献、诗歌题材的多样化、艺术形式的创新以及唐诗的影响与传承。

一、盛唐时期1.1 时代背景:盛唐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社会繁荣稳定,文化氛围浓厚。

1.2 诗人群体:盛唐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如王之涣、杜牧、李商隐等。

1.3 诗歌特点:盛唐时期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情感深沉为特点,描写了社会风貌、人情世故等。

二、李白与杜甫的贡献2.1 李白的创作: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意境深远为特点,开创了新的诗歌风格。

2.2 杜甫的贡献: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真实、深刻的社会写实为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2.3 影响与传承:李白和杜甫的创作风格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诗歌被广泛传颂,并成为后世诗人学习的榜样。

三、诗歌题材的多样化3.1 自然题材:唐诗中自然题材丰富多样,描绘了山水、花鸟、季节等自然景观,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2 社会题材:唐诗中也涉及社会题材,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3 思想题材:唐诗中也涉及思想题材,探讨了人生哲理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四、艺术形式的创新4.1 诗歌体裁:唐诗中出现了律诗、绝句、七言绝句等多种体裁,丰富了诗歌的形式。

4.2 诗歌技巧:唐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4.3 诗歌音韵:唐诗中的音韵优美和谐,运用了平仄、押韵等技巧,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五、唐诗的影响与传承5.1 文化影响: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人学习的对象。

5.2 文学传承:唐诗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唐诗的启示。

唐诗发展历史

唐诗发展历史

唐诗发展历史唐诗:中国唐代诗歌的称谓。

唐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存录,诗有4.89万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

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

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发展过程: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①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

太宗李世民及周围的文人诗作浮艳柔丽。

上官体绮错婉媚。

只有魏徵、王绩、王梵志等少数人能自拔于流俗。

直到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有所开拓。

但他们仍未摆脱六朝后期“采丽竞繁”的影响。

真正廓清梁陈诗风影响的,是武后时期的陈子昂。

他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抵制浮靡诗风。

与他略同时而不同流派的,有沈佺期、宋之问和文章四友(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他们其他题材诗中,也有一些佳作。

尤其是杜审言的诗。

但他们的主要贡献在律体完成方面。

沈、宋、杜三人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②盛唐诗歌。

盛唐诗人在陈子昂和沈、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正确的方向和完美的形式结合起来。

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

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

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顶峰之作。

它是在唐朝(618年-907年)这一辉煌的时代中达到了巅峰。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是唐朝建立之初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风格独特、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而著称。

初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王勃、杨炯和卢照邻等。

王勃是初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代表作品《滕王阁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壮丽的意境,表达了对滕王阁的赞美和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

杨炯是初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深沉的意境,描绘了长江奔腾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

卢照邻是初唐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以清新、细腻而著称。

她的代表作品《长恨歌》以其婉约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痴迷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二、盛唐时期(712年-755年)盛唐是唐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艳丽多姿、雄浑壮丽而著称。

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有杜牧、杜甫和王之涣等。

杜牧是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他的作品以婉约、细腻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意境,描绘了秋夜的凉爽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杜甫是盛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登高》以其豪放的笔触和激昂的意境,描绘了登高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之情。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以清新、明快而著称。

她的代表作品《登鹳雀楼》以其明快的笔触和婉约的意境,描绘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世界的向往之情。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是唐朝衰落时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以忧郁、哀怨而著称。

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有白居易、李商隐和杜牧等。

人唐诗的 发展过程及文学史中的地位价值

人唐诗的 发展过程及文学史中的地位价值

人唐诗的发展过程及文学史中的地位价值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唐诗被誉为“诗史上的巅峰”,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

而唐诗的发展过程,更是对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一个缩影,充满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一、唐诗的诞生与初期发展1. 汉乐府与南北朝绮翰:酝酿唐诗的萌芽2. 隋唐文人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奠定唐诗艺术的基础3. 唐初诗人的形成:柳宗元、韩愈等对唐诗的影响4. 唐诗初期的流派及作品特点:风雅颂咏的并举二、唐诗的成熟与繁荣1. 李白与杜甫的兴起:豪放与沉郁的艺术风格2. 唐诗的发展轨迹:沉浸于民歌和民间艺术,开启了唐诗的“风骚”之路3. 诗社运动的兴盛与多样性:推动了唐诗文学的多元化和创新4. 后期诗人的成熟:王之涣、孟浩然等的成就与贡献三、唐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1. 唐诗作为文学经典的传承: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唐诗的文学审美与艺术追求: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3. 唐诗所反映的社会风貌与人文精神:为后世了解唐代社会和人文面貌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4. 对当今文学创作的启迪意义:唐诗依然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丰富的灵感在我看来,唐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其地位和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成就,更在于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重大影响。

唐诗对我国古代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反映,也成为我国历史与人文研究的重要参考。

我们应当珍惜并深入挖掘唐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让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永远熠熠生辉。

通过对唐诗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价值的深度讨论,我们能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和体味唐诗的魅力与价值。

唐诗的精髓历久弥新,一直激励着我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让我们共同珍爱和传承唐诗这一不朽的文学瑰宝!唐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非常重要。

唐诗的发展过程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历史的脉络和变迁,同时也体现出了唐代社会和人文精神的丰富多彩。

在不同时期,唐诗以不同的风貌和风格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与借鉴。

唐诗的发展过程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800字

唐诗的发展过程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800字

唐诗的发展过程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800字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唐诗的发展过程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起源与发展唐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当时民间已经有了一些口头传唱的短歌和民谣。

到了唐朝,这些民间歌谣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推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流派、风格、题材的诗歌层出不穷,成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

二、繁荣与成熟唐诗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唐诗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个人情感、生活琐事的描写,也有对国家、民族、历史等重大主题的探讨;其次,唐诗的风格多样,既有婉约派、豪放派,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派别;最后,唐诗的创作群体庞大,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参与诗歌创作的热情。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

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李白的诗歌飘逸、奔放,富有想象力;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充满对人民疾苦的关注;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王之涣的诗歌则以描绘风景为主,富有画面感。

三、影响与价值唐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首先,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文学成就;其次,唐诗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最后,唐诗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综上所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影响无可估量。

通过对唐诗的发展过程和特点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伟大的文学艺术形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领悟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简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 个阶段。

1、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

2、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

虽然盛唐的时间在四个时期中是最短的,但是成就是最大的。

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十分繁荣,与此同时,诗歌也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3、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

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4、盛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顶峰,大诗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经历过这个时期。

如今,谈这个话题,着眼点也是从“诗歌”本身发展来展开审视。

这一点,比较唐代社会之历史进程;发展,起伏,衰落,基本是一致的。

5、据全唐诗不完备统计,整个唐朝时期,二百八十九年中,至少产生了有名记载诗人就有两千三百多位,近五万多首诗作。

这与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遗留诗歌总数比较还超出两到三倍!。

唐诗宋词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唐诗宋词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唐诗宋词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丰碑,它们创造了鲜明的时代风貌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唐诗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

一、唐诗唐朝是中国文化最繁荣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期。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盛唐、中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1.盛唐(618—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代,创作高峰期达到了极致。

这个时期的唐诗以王之涣、杜甫、李白、王昌龄等大量优秀作家的作品为代表,以其浑厚雄浑、豪放激昂、唯美盛丽的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

2.中唐(755—827年):中唐时期发生了安禄山起义,李白、杜甫等大批作家死亡或流亡。

此时,唐诗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转入严谨稳健的风格。

代表人物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

3.晚唐(828—907年):晚唐时期唐诗较之前更加纯熟,达到了新的高峰,诗风多为婉约清新。

代表人物有杜牧、韦应物、白居易、李商隐等。

二、宋词1.早期(960—1060年):早期的宋词以丰子恺、李清照、晏殊、欧阳修等创作人物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宋词以婉约清新、语言流畅优美、情感温婉细腻为特点,也被称为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分界点。

2.中期(1060—1140年):中期宋词风格以宋祁、辛弃疾、晁端礼、杨万里等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宋词主题更广泛,描写对象更丰富,诗歌风格愈加明快和生动,是宋词的高峰期。

3.晚期(1140—1270年):晚期的宋词以陆游、张先、杨万里、辛弃疾等为代表。

这个时期的宋词具有真实感、自然感、含蓄与抒情并重的特点,彰显出了宋词的成熟与精华。

总之,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条流传最广的艺术瑰宝,它们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为世人所敬仰。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的盛世时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13年)1.1 高宗时期的开创:唐初的诗歌以文人宫廷诗为主,表现了盛世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五言古体诗为主,形式简练,内容丰富。

1.2 王勃与杨炯的影响:王勃与杨炯是初唐时期的两位杰出诗人,他们的作品开创了新的诗歌风格,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对后来的唐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3 王之涣与杜牧的代表作品: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作品,展现了初唐时期诗人的豪放与感怀,成为了后人传诵的经典之作。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2.1 杜甫与李白的崛起:盛唐时期,杜甫和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豪情壮志和社会关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2 唐诗的艺术成熟:盛唐时期,唐诗的艺术达到了巅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诗歌体裁,如长诗、小令、赋、曲等,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更加成熟。

2.3 唐诗的题材拓展:盛唐时期,唐诗的题材不再局限于宫廷和政治,开始涉及社会民生、自然景观、个人情感等广泛领域,诗人们的创作思想更加开放。

三、中唐时期(755年-827年)3.1 安史之乱对唐诗的影响: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诗人因此流亡或躲避战乱,创作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2 唐诗的政治色彩:中唐时期,由于政治动荡,一些诗人开始将个人的抒情与对社会政治的关切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具有政治色彩的作品。

3.3 唐诗的宗教意蕴:中唐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影响逐渐增强,一些诗人开始创作具有宗教意蕴的作品,表达对信仰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思考。

四、晚唐时期(827年-907年)4.1 唐诗的衰落:晚唐时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社会动荡不安,这对唐诗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诗人的创作活动受到限制。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朝诗歌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

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诗星光灿烂的景象,让千百年以后的诗人、诗坛黯然失色。

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诗歌:初唐,即唐玄宗以前,这是唐诗发展的初级阶段。

一方面,南朝宫体诗在诗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唐太宗到上官仪等,无不大写华丽婉媚的作品;另一方面,诗歌改革的序幕正悄然拉开了。

初唐的诗歌改革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以陈子昂、四杰为代表的一批出身低微的下层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意识到了诗歌创作必须表现真情实感,于是他们提倡“兴寄”、“风骨”,写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感遇》、《在狱咏蝉》、《从军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类情感充沛,动人心魄的作品,从内容上对宫体诗进行了改造或改革。

而以沈佺期、宋之问、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层诗人则在对诗歌艺术的精雕细刻中,发展并完善了诗歌格律,并最终完成了对诗歌格律的定型,这从形式上发展了宫体诗。

所以,初唐没有伟大的诗人,却有杰出的诗歌改革家。

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四位作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他们致力于文学革新,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

其中,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他们对唐诗演变和发展的主要贡献:(1)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韵律和深刻的意境使之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和发展。

1. 初唐时期(618年-755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也是唐朝文化繁荣的开端。

在这个时期,唐朝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社会稳定,文化繁荣。

初唐时期的诗人们以崇尚自然、咏史抒怀为主要创作主题,诗风清新自然,表达了他们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2. 盛唐时期(755年-806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朝文化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盛唐时期的诗人们以咏史抒怀、描写自然和描绘社会风貌为主要创作主题,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3. 中唐时期(806年-860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唐朝文化开始衰落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遭遇了多次内乱和外患,社会动荡,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中唐时期的诗人们在创作上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他们的作品更加富有抒情色彩,表达了他们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矛盾和困惑。

4. 后唐时期(923年-936年)后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末期,也是唐朝文化走向衰落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唐朝已经分裂为多个割据政权,社会动荡不安,文化逐渐衰落。

后唐时期的诗人们在创作上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孤独和无奈的情绪,表达了他们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失落。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脉络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后唐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创作主题和风格,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为后世的文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

唐诗的发展脉络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它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古代文化的巅峰。

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初期,经历了盛唐时期的繁荣,以及晚唐时期的衰落。

下面将详细介绍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也是唐朝文化的开端。

这个时期的诗歌以古体诗为主,受到了魏晋南北朝的影响。

初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王勃、杨炯、卢照邻等。

他们的作品主题多以咏史抒怀为主,形式上多采用五言绝句。

他们的作品开创了唐诗的先河,奠定了后来唐诗的基础。

二、盛唐时期(712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唐朝文化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歌以五言绝句为主,形式上更加规范、完善。

盛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王之涣、杜牧、杜甫、白居易等。

他们的作品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既有咏史抒怀的作品,也有山水田园的描写,还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们的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三、晚唐时期(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时期,也是唐朝文化的低谷时期。

这个时期的诗歌受到了安史之乱的影响,社会动荡不安。

晚唐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有李商隐、李白、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内容上较为狭隘,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晚唐时期的诗歌形式逐渐变得松散,不再像盛唐时期那样规范。

然而,晚唐时期的诗人仍然有很多杰出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脉络可以概括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初唐时期奠定了唐诗的基础,盛唐时期达到了巅峰,晚唐时期则是衰落的时期。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唐诗的发展脉络不仅反映了唐朝文化的变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精髓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让人们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

唐诗的发展过程

唐诗的发展过程

唐诗的发展过程(摘自《唐诗欣赏词典》)唐诗的发展,经历了由初唐、盛唐、中唐到晚唐四个历史段落,五代则附在晚唐之后。

初唐,是从唐王朝开国到玄宗开元元年(618一712),共九十四年时间。

开头的三四十年,“梁陈宫掖之风”迷漫诗坛,连“一代英主”李世民和他的大臣虞世南也做宫体诗,只王绩等人诗风平实率真,能自拔流俗;后五六十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唐初四杰”,拉开了边塞诗的帷幕,试验创作了五言律诗的体式,发展了七言歌行,与其后的刘希夷、李峤、张若虚一起,迎来了长篇歌行创作的第一个丰收季节。

沈(佺期)、宋(之问)则继起并正式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工作;接着从四川射洪县冲杀出一位青年诗人陈子昂,他胸怀大志,推崇汉魏风骨,主张写诗要有寄托;他一扫齐梁倚靡之风,让五言古诗在他的手中闪烁出熠熠的光辉!活跃在诗坛艺苑的“吴中四士”,即:贺知章放达纵诞的诗风,张旭狂颠飘逸的草体书法,张若虚、包融诗的清丽婉畅、情景交织的格调,还有并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颋雍容闲雅的应用文体等等,都预示着“山雨欲来风满楼”:一个诗歌创作的新高潮就要来到了!盛唐,从玄宗开元元年到代宗即位(712一762),共五十年,是唐的盛世时代,突现出所谓的盛唐气象。

即:诗的形式完备,五言、七言,律诗、绝句,近体、古诗,歌行、乐府,短篇、巨制,佳作如云,各尽其妙;诗的题材、内容广泛丰富,山水田园、边塞风情、送行赠别、羁旅行役、友谊爱情、人情世态、咏史怀古等等无所不包,举不胜举;诗人层出不穷,名家辈出,流派并立,风格多样,异彩纷呈,最突出的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同一诗派中的诗人诗风又各有千秋。

王、孟之外,山水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裴迪、丘为、刘眘虚、祖咏、綦毋潜、常建等人,其诗风与王、孟相近,又各有特色;边塞诗派倾向于运用七言尤其是七言歌行,其一致的风格是趋向豪迈雄健,被誉为商适“第一大篇”的《燕歌行),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同为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艺术成就。

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

一、初唐时期(公元618年-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诗人秉承着魏晋时期的传统,注重意境和音韵的表达。

初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有王勃、杨炯、王之涣等。

王勃是初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气势磅礴为特点。

他的《滕王阁序》被誉为中国古代骈文的巅峰之作,开创了后世骈文的先河。

杨炯是初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婉约清丽、含蓄深沉为特点。

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被誉为中国古代词的开山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王之涣则是初唐时期的才子佳人,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真挚为特点。

他的《登鹳雀楼》被誉为中国古代楼台诗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

二、盛唐时期(公元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在初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多样化的风格和艺术成就。

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有杜牧、杜甫、白居易等。

杜牧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细腻婉约、情感真挚为特点。

他的《秋夕》、《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作品,表达了对家国、对生活的深情思索。

杜甫是盛唐时期的另一位重要诗人,他的作品以雄浑豪放、言辞激昂为特点。

他的《登高》、《月夜忆舍弟》等作品,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对人民苦难的关切之情。

白居易则是盛唐时期的才子佳人,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语言简练为特点。

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作品,表达了对自然、对爱情的独特感悟。

三、晚唐时期(公元755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阶段,这一时期的诗人们面临着社会动荡和文化危机,创作出了一些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遭遇的作品。

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牧、杜牧、温庭筠等。

李白是晚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奔放为特点。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
中国诗歌起源于古代的歌谣和祭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诗歌。

下面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史概述:
1. 先秦诗歌:先秦时期(公元前1046年-221年),诗歌主要表现为歌颂帝王、神话传说、战争等,代表作品有《诗经》。

2. 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诗歌开始转向民间生活,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民疾苦,代表作品有《陶渊明集》、《乐府诗集》等。

3. 唐诗:唐代(618-907年)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唐诗以自然美、人文情感为主题,代表作品有杜甫、李白等人的诗歌。

4. 宋词: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诗歌的又一个高峰,宋词以清新、婉约为特色,代表作品有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词作。

5. 元曲:元代(1271-1368年)是中国戏曲的鼎盛时期,元曲以抒情、讽刺为主题,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汉宫秋》、白朴的《西厢记》等。

6. 明清诗歌:明清时期(1368-1911年),诗歌风格多样,以明朝的文人为代表,以清朝的四大才子为代表。

明代有唐寅、杨慎等人,清代有纳兰性德、李渔等人。

7. 现代诗歌: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场思想解放和文艺革命,现代诗歌不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代表作品有贺知章、胡适、徐志摩、艾青等人。

总之,中国诗歌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诗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它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初期的仿古风格到后期的自由创作,展现了唐代文人的才华与智慧。

以下是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13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这一时期的诗歌以仿古风格为主,受到古代诗歌的影响较大。

诗人们追求古风雅韵,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杨炯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

二、盛唐时期(713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多样,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诗人。

诗人们开始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作手法,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的表达。

代表作品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

三、中唐时期(755年-820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更为自由和开放的风格。

诗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注重真实感和情感的抒发。

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四、晚唐时期(820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衰落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流派多样,但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疲软和颓废的风格。

诗人们开始追求虚无和超脱的境界,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失望和绝望。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总结起来,唐诗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初唐时期的仿古风格,盛唐时期的多样化和高度成熟,中唐时期的自由开放,以及晚唐时期的衰落和颓废。

这些不同的时期和风格展示了唐代诗人的创作才华和思想追求,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唐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唐诗发展史

唐诗发展史

唐诗发展史
唐诗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1. 初唐时期:在文风上,初唐时期的诗人作品中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了新的世界。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拉开了边塞诗的帷幕。

初唐完成了五言、七言律诗的定型。

2.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

五言和七言律诗、绝句形式完备,佳作如云、各尽其妙。

诗的题材丰富广泛、内容丰富。

山水田园、边塞风情、送行赠别、羁旅行役、友谊爱情、人情世态、咏史怀古等,无所不包、举不胜举。

诗人层出不穷、名家辈出、流派并立、风格多样、异彩纷呈。

盛唐诗对中国诗词最突出的贡献是诞育了李白、杜甫这两位伟大的诗人。

3. 中唐时期:在中唐时期,分为前期与后期,前期处于低潮,后期则重现繁荣景象。

白居易取得了与李、杜并称唐代“三大诗人”的显赫地位。

4. 晚唐时期:晚唐诗歌虽不及盛唐、中唐,但也出现了杜牧、李商隐等大家名手。

唐诗的发展过程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

唐诗的发展过程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

唐诗,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其发展过程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主题。

在本文中,我将从唐诗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指盛行于唐朝时期的诗歌形式,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初期的初唐诗风。

初唐诗风以建安文学为代表,融合了古代诗歌的音乐性和魏晋文学的议论性,形成了初唐诗的风貌。

随着时代的变迁,唐诗经历了盛唐时期的繁荣和晚唐时期的衰落,但其影响却持续至今。

唐诗以其丰富的题材、精妙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唐诗的特点唐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丰富多彩的题材:唐诗的题材涵盖了政治、社会、风景、爱情、离别等方方面面,如孟浩然的田园诗、王之涣的山水诗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 精妙的艺术表现:唐诗在形式结构上注重音律韵律的运用,追求文字和意境的完美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

3. 深刻的思想内涵:唐诗在艺术表现的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社会、时代的思考,展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三、唐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唐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代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陆游、辛弃疾等诗人继承和发展了唐诗的艺术传统,形成了以宋词为代表的新的文学风貌。

在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们对唐诗进行了继承和传承,形成了以词为代表的文学形式,继续发扬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甚至到了现代,鲁迅、茅盾等作家也对唐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唐诗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唐诗之所以能够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在于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更在于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回顾:唐诗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都是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思考的话题。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618年-907年)。

在这个时期,唐诗经历了繁荣和辉煌的阶段,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以下是唐诗的发展历程的详细描述。

1.初唐时期(618年-712年)初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起点,这个时期的诗人们主要受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

他们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作品多以五言绝句形式出现。

代表作家有王勃、杨炯、王之涣等。

他们的作品以豪放激昂的风格为主,描写了社会变革和个人情感。

2.盛唐时期(712年-755年)盛唐时期是唐诗的黄金时期,也是唐诗最繁荣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诗人们以王之涣、杜甫、李白、王维等为代表。

他们的作品风格多样,有豪放洒脱的李白诗,也有婉约细腻的王维诗。

盛唐时期的诗人们不仅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还涉及社会时事和政治批判。

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形式多样化,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

3.中唐时期(755年-820年)中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这个时期的诗人们受到安史之乱的影响,社会动荡,创作氛围受到一定影响。

然而,诗人们仍然坚持创作,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为主题。

代表作家有白居易、元稹等。

他们的作品风格平实朴素,注重真实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

4.晚唐时期(820年-907年)晚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末期,这个时期的诗人们面临着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的局面。

他们的作品多以抒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题。

代表作家有杜牧、李商隐等。

他们的作品风格更加深沉和内省,注重对内心世界的表达。

总的来说,唐诗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诗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关注点。

唐诗以其深远的影响力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发展史
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的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了顶峰。

唐诗是如何随着历史的发展的啊??
按照时间,唐诗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初唐
初唐大体上是指唐代开国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之间。

这时的诗坛有两大创作取向:1)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2)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儒家“诗言志”的创造取向。

由此可把诗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在皇帝身边的宫廷诗人;另一类是远离宫廷漂游在山野之中的山野诗人。

胡云翼的《唐诗研究》中认为初唐的诗从诗的格调和诗的气象来看,实在还说不上是唐诗。

他的意思是说“初唐的诗虽然没有和初唐以后的唐诗相等的价值,却有齐梁诗的价值”,因为“唐诗的来源是由南北朝时,中国固有的民族性的文学,受了北方新进民族性的文学之影响而成功的。

照理论讲,这种代表新时代的诗体,在唐诗的第一时期,便应该开始发展下去,但在实际上呢,初唐文学不但没有表现唐诗
的特殊精神,而且是回头向着古典主义的路上走,继续着沈约庾信所倡新韵律的古典诗的发展。

总之,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与光返照中。

只有初唐四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有所开拓。

盛唐
唐代自开元至大历间,为唐诗的全盛时期,唐诗分期者称为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等。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直至“安史之乱”爆发以前,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而且极富于艺术气氛的时代。

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准备和酝酿,至此终于达到了全盛的高峰。

虽然盛唐的时间在四个时期中是最短的,但是成就是最大的。

这一时期,唐朝的经济十分繁荣,与此同时,诗歌也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他们的作品精丽华美、雄健清新、兴象超妙、韵律和谐,表现了时代共同的艺术特色。

这时的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两派。

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为佳。

田园山水诗人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最知名,他们的诗多反映闲适、退隐的思想情绪,色彩清淡,意境深幽,多用五言律绝和五言古体。

这派诗人在发掘自然美方面比六朝人前进了一大步。

其中以王维成就最高。

他们写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优雅自由的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的鄙弃。

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其作品气氛浓郁、情调悲壮,多用七言歌行或七绝。

在他们的诗中把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保卫祖国的豪迈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最出名的是王昌龄的《出塞》与《从军行》,他的边塞诗有一种沉厚的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

在边塞诗人的笔下,写出了边塞风景的雄奇瑰丽,写出了军人的豪雄奔放。

荒漠与艰苦,在他们的笔下都成了充满豪情的壮丽图画。

说的盛唐,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是不得不提,他就是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代表这唐诗走到了顶峰。

另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是自李白后的华夏第一诗人,他的诗没有李白的豪放,而是一种沉重的感觉。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记入了安史之乱时期的百姓民生,著名的如三吏、三别。

总之,唐诗在盛唐中发展到了顶峰,这时期的诗也是唐诗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中唐
到了中唐,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

面对盛唐诗歌那样高的成就,诗歌的发展走向了多元化,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
张的不同流派。

有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也有反映民生疾苦的佳篇。

其中在中唐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是白居易,他与李绅、张籍等诗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

他的诗通俗易懂,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表示了对国家的关心、对黑暗现象的抨击和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

此外,还有姚合诗清奇僻苦,卢仝、刘叉等人以奇崛见长,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越。

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

总之,在这时期,诗已不及盛唐,但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却是异常突出的。

晚唐
晚唐诗歌又是一变。

五代诗风渐趋纤巧。

这时中唐的那种改革锐气消失了,诗人走向了自我。

其诗声情流美,翰藻醲郁,伤时忧国,哀怨深沉,有种没落感。

出现了大量写得好非常好的咏史诗,杜牧、许浑就是代表。

这时唐朝走向了衰亡,唐诗也很难有再一次的巅峰。

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

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罗隐、等人。

总之,晚唐后期的诗人们,有的走向了华丽,有的走向淡泊,而成就都不大,已经无法和他们的前辈相比了!
唐诗随着历史的发展,从继承陈隋诗,到发展到顶峰,再随唐朝的衰落,走向多元化,走向了衰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