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解密系列2:晋级或淘汰与难度无关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吕飞龙“狮吼功”震碎杯子地真相

楼主技术宅男一枚,物理学硕士,最近看了一则很火的节目,里面竟然有一个人用声音把杯子震破了。
楼主万分惊奇,百度了一下午,果壳了一晚上,知乎了一整天,现在完整的拼凑出这样一个技术贴,纯属爱好,不喜勿喷。
事件回顾:那个挑战者就是个卖钵钵鸡的街边个体户,楼主最不喜欢鲁夫,他居然用声音吼碎了杯子,震惊了所有人,还得到楼主女神冰冰的垂涎,好吧,这不是本贴的重点。
楼主是来告诉你们他用声音把杯子震碎的真相的!技术分析:本人无聊把吕飞龙的声音输入系统后进行了声音比对下面大家可以看看他和孟非说话的时候,声音的波谱图有什么不一样。
图1:吕飞龙吼声波谱图图2:孟非说话波谱图有图有真相就好说话了,图1吕飞龙在发出吼声时的声音频率图,图2是孟非的声音频率图。
两人的图一对比大家就可以看到差别了,孟非的声音频率低,声音的幅值小,而吕飞龙的呢?强大的肺活量,让声音的频率高的已经看不到间隙了!而且幅值持续在一个很高的值!常人是做不到的!吕飞龙的“一片一片”和孟非声音的“一丝一丝”再一次说明了吕飞龙异于常人的“狮吼”技能。
而他的实例也证明了用声音震碎杯子的所谓“狮吼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吕飞龙为何要拿着杯子?为何吕飞龙用手拿了杯子一吹就碎,放在架子上的时候却屡试屡败?根据楼主的分析,吕飞龙需要根据共震来调整自己的音频,其实第一次我们已经可以清楚看见吕飞龙清晰的判定除了杯子的共振可是他为什么没有吼破呢,下面让我们让看一下真相我们可以看出,架子在摇晃,摇晃的架子把吕飞龙声音释放出的共振全部泄掉了。
作用在杯子上的,能够让杯子碎掉的“力量”也是减少了许多。
这就是为什么吕飞龙第二次把杯子拿在手上可以轻松的把杯子喊破。
在这一点上楼主其实是觉得存在漏洞的。
吕飞龙能否达成“狮吼功”?吕飞龙说因为录节目吃不好、睡不好影响了发挥,可能很多人觉得他是在给自己找借口,其实这个是合乎常理的。
和歌唱演员相似,他们都是依靠气息表演的人,在演出时的表现,气息的稳定可能受到各种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4):林建东的质数是算出来的还是提前记住的?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4):林建东的质数是算出来的还是提前记住的?---- 记忆力训练网张海洋《最强大脑》第二季第二期第二个节目,是这样介绍的:1380个五位数让现场大屏幕变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数字矩阵,“数字怪杰”林建东的任务,就是在巨大的数字矩阵中,飞速运算找出其中的7个质数。
节目所强调的是,这些质数是当场通过快速运算所算出来的。
然而,我们通过解密发现,这些质数,根本就不需要当场运算出来,只需要提前把5位数以内的所有质数提前牢牢记住就行了。
快速运算能力?其实是记忆力!5位数以内的所有质数,有好几千个,如果要记住这么多数字,对普通人来说,或许比较难,然而,林建东是香港记忆协会总干事,在记忆培训领域已经有丰富的经验,运用记忆方法,提前把五位数以内的所有质数牢牢记住,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节目中的1380组数字,林建东过第一遍只用了17分钟,也就是每组数字平均0.7秒,这个速度用来与记忆中的资料进行核对是差不多的,但每组数字只需要计算不到1秒就知道是否质数?这也未免太夸张了!我们为什么说他不可能在1秒钟之内通过快速运算来算出一个5位数是否质数呢?其实从最后Dr.魏的加试验就能清楚地看出来。
最后Dr.加试的8771这组4位数,如果按照他在节目中的速度,听到数字之后,应该马上就能报出答案(一秒左右)。
然而从镜头来看,整个运算过程他还是苦思冥想了好一会才得出能被7整除这个答案,并没有立刻脱口而出。
这说明他的运算速度其实并不算太快。
如果以这样的运算速度来应付节目中那1380组数字,而且是5位数,那恐怕就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他在节目中之所以认出那几个质数,依靠的是记忆力而不是运算能力!能运算就一定不是靠记忆?Dr.魏的神逻辑!《最强大脑》的大部分节目都是依靠记忆力来完成的。
第二期的这三个节目全都是记忆力,然而节目组为了不让观众觉得所展现的能力太单调,于是做了许多工作来误导观众,让观众误以为是其它各种稀奇古怪的能力。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12):速度与激情的晋级评分之殇!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12):速度与激情的晋级评分之殇!——记忆力训练网方然台湾选手陈俊生,在最强大脑第一季挑战凌空开锁,因为仅获得5分的难度系数分挑战失败。
为正名,携带速度与激情的赛车记忆卷土重来,返场《最强大脑》舞台。
十辆赛车,要求30处信息,90%正确,挑战过关。
遗憾的是,在关于一个有争议的国旗上,出现错误,未能晋级。
选手对评判的不甘,嘉宾对D.r魏的口诛笔伐,引发对评委评分规则的争议,网友也隔空质问,选手为什么不能晋级?!晋级之门为何长路漫漫?选手47岁的年龄,还在舞台上正名自己而拼搏,精神可嘉!但最强大脑的舞台上,不是励志秀,选手不能晋级,在我看来,依据有三:依据一:信息难度不够。
10量赛车,每辆赛车有三处信息,分别是文字、数字、国旗图案。
文字以古诗、英语句子、名人名言为主,数字信息都为11位,有多处数字为连号数字(如8888),国家图案总共是200多个,固定的内容可以提前做准备功课转化为熟悉的模块。
在记忆难度上,一个是熟悉的信息内容,一个是知识的组块也是熟化内容,相当在赛道上快速分辨已经掌握的内容,虽然是记忆着处于赛车运动状态,但是难度不大。
(10辆赛车车身信息汇总表)依据二:回忆细节常规错误。
选手在回忆的时候,选手将别有忧愁暗恨生,有写成了使,着实不应该。
依据三:在全场争议的焦点出,出现在国旗图案上,红色截图是陈俊生根据回忆画出的。
下面图示为【萨尔瓦多】国旗、【阿根廷】国旗及陈所画的对比图,陈所画类似于【萨尔瓦多】国旗还是【阿根廷】国旗,大家一目了然:相似图像内容的记忆与辨析图像的记忆首先要观察主要特征,将特征与文字进行有效关联,我们以两组相似国旗例子进行记忆辨析:下面是两组国旗的记忆以及辨析,第一组:左边的国旗为伊朗国旗,谐音【1篮】,图中心的特征类似于“1个篮子”;右边的国旗为印度国旗,谐音为【眼珠】,图中心的特征跟眼珠的图像类似。
第二组左边的国旗为科威特国旗,图像类似于凸起的梯形,想象为可为凸,右边的国旗为约旦国旗,谐音为约蛋,图像左边三角形出的白色图像类似于蛋。
最强大脑解密2:清华画家微观辨水的奥秘

清华画家微观辨水的奥秘《最强大脑》节目上的微观辨蛋、辨骨识人、辨变脸,令观众惊叹!这次,节目组又玩起了微观辨水。
挑战者清华“鬼才”画家王昱珩,成功的从520杯水里,挑出评委随机抽取的那杯水。
选手挑战速度之快,超出评委想象,惊呆观众!大家都在猜测,选手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楚唐脑力方然《最强大脑解密》作者)微观辨水的策略猜想微观辨水猜想一气泡孟非在节目开始,提出了选手是否记住了水的气泡,但之后来在挑战者辨识过程中,又否定了自己的猜测。
那抓气泡的特征到猜想成立吗?其实记住特征,最简单的做法,可以把水里的气泡通过想象的方式图像化,到时他只要在520杯水里找到这个他自己想象的图像就可以了。
挑战者的画家身份,将气泡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难度不大。
当气泡在大脑中呈像后,水在移动时少几个气泡也不会影响整体图像。
这个方法的一个致命点,就是气泡会变,在晃动、气温水流影响下,会导致气泡变大变小,位移甚至消失。
微观辨水猜想二杯子有人说辨水的奥秘在杯子上,为什么呢?杯子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刮痕。
杯子上在传递过程中,会在杯子上留下些许细微的线索,这些轻微的刮痕或者线索,我们一般注意不到的。
另外水和杯子的相对高度,只是450毫升上下浮动,而这个所谓的浮动标度也成为了重要参考。
我试了一下,刮痕的可能性不大,浮动的标度,肉眼很难确定。
当然,选手经过了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在对微观事情是观察上超出常人也属正常。
微观辨水猜想三水雾王昱珩对孟非选取的那杯水,通过细微观察然后记忆,当水杯被来回移动的时候,水杯壁上会不会沾上水滴?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而水滴,是科学助理拿回来的时候有水滴,为什么呢?水雾(水蒸气)!至于是用嘴哈出的气附在杯壁上还是鼻子,这个你要问他本人了。
因为玻璃杯表面很平滑,在移动的过程中很难有水滴附在杯壁上,但如果杯壁有水蒸气就不同了,有水蒸气的杯壁当移动的水杯碰到杯壁,与杯壁的水蒸气接触会有一定的稀释作用,从而可以吸在杯壁上。
最强大脑解密(10):筛选节目的三大标准

最强大脑解密(10):筛选节目的三大标准---- 尚忆教育张海洋《最强大脑》第二期的压轴节目,竟然是一个令人无语的挑战:“打响指”,这个节目一出,最强大脑瞬间变成了最弱大脑!这样的节目竟然能够登上最强大脑的舞台,让人不得不质疑节目制作方以及他们背后专家团(如果真有的话)的智慧。
这样无聊的挑战,正如陶子所说,给2分都是在其助手的面子上,否则只会给0分。
而Dr.魏也给出了最低分1分,作为对节目制作的无声抗议。
“打响指”这样的节目也能上台,充分说明了节目制作组在筛选节目时,完全缺乏筛选标准。
事实上,要选出一个符合《最强大脑》定位而且能够令观众感兴趣的节目并不难,只要满足以下三大标准就行:第一个标准:与学习能力有关大脑的能力千千万万,除了最基本的生理能力如呼吸、心跳之外,绝大部分能力都是与大脑有关的。
然而,“最强大脑”所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力”。
而对“脑力”的理解,通常是指与学习相关的各种能力。
例如记忆力、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思考能力、推理能力等等。
从这个标准来看,运动类(如体操)、艺术类(如绘画)、娱乐类(如唱歌、魔术)、棋类等,都不属于“最强大脑”的范畴。
第二个标准:具有很好的观赏性《最强大脑》毕竟是个娱乐节目,跟专业的比赛(例如世界记忆锦标赛)不同,在展现大脑能力的同时,需要尽量突出娱乐性——也就是观赏性,否则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
第三个标准:要有积极意义虽然是娱乐节目、综艺节目,但是所筛选出来的节目,要有积极意义,或者说,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有用的,那些毫无作用的、甚至负面的能力,不应该去表现。
以上这三大标准中,第一个标准,“与学习能力有关”,其实是最重要的标准。
然而,虽然有许多能力都是与学习能力有关的,但其中只有记忆力,才能做出各种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所以,虽然名义上是“最强大脑”,但实际上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中国好记忆”。
节目制作组正是担心过多地表现记忆力,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放了许多烟雾弹,把原本属于记忆力(尤其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的记忆力)的节目,包装成各种各样神乎其神的能力,如第一期的魔方墙、辨脸等节目。
《最强大脑》解密(3):最无厘头的淘汰理由

《最强大脑》第一期节目中,引发最大争议的,就是“X-女特工”赵越盲眼穿越激光阵的项目。
现场所有的观众以及评审团、观察员,都对赵越精彩而又惊险的表演赞叹不已,唯独“科学判官”Dr.魏冷酷地把她淘汰了。
然而,仔细分析,Dr.魏给出的淘汰理由,是非常无厘头的。
身体记忆与空间记忆能分开吗?Dr.魏给出的第一个淘汰理由是,赵越穿越激光阵,运用的是身体记忆,而不是空间记忆。
其实大部分对这两个概念并不是那么熟悉,所以也就听得云里雾里的。
“身体记忆”是对身体动作的记忆,例如打拳、跳舞等等;而“空间记忆”主要是对空间布局的记忆,例如我们开车时的线路和方向感等等。
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然而,在“穿越激光阵”这样的表演中,考的就是选手能否运用自己柔韧的身体、灵巧的动作去穿过那个复杂的空间。
这需要选手既能精细控制自己的动作,同时也能对自己正在面对的空间结构作出准确的判断。
身体记忆与空间记忆,在这个节目里是融合为一、无法分开的。
然而Dr.魏却从文字概念上把它们分开了,而丝毫没有考虑到节目的实际情况,这就成了脱离实际的文字游戏了。
拆解成动作有何不妥?Dr.魏的第二个淘汰理由,是说赵越不应该用拆解动作的方式来穿越激光阵,言外之意,应该有另一种不必分解动作、纯粹依靠空间记忆的方法。
那就很奇怪了,面对这样的激光阵,除了拆解成动作,还能有其它办法吗?不分解成动作,那要怎么过去?难道要飞过去?事实上,国外的相同节目中,那个选手也是通过拆解动作的方法来穿越的。
当赵越说出“要不你来试试看”这句话的时候,就是想要知道,既然你说这种方法不行,那你来示范一种方法好了。
但很显然,Dr.魏并没有提供另一种可行的方法。
“穿越激光”上错了舞台?根据Dr.魏给出的理由,可以看出来,他之所以淘汰这个节目的真实原因,是觉得,这个节目,其实是属于体育范畴,不属于大脑的范畴。
言外之意是说,赵越的表演,是上错舞台了!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理解,“穿越激光”确实更应该属于体育节目,而不是大脑节目。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1):辨骨识人能力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2):子虚乌有的辨骨识人能力---- 尚忆教育张海洋《最强大脑》第二季,那30个骷髅头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挑战者史俊恒“辨骨识人”的表演,也让现场的评委与观众叹为观止。
对这个挑战,Dr.魏给出了9分的难度分,让史俊恒成为当晚唯一晋级的选手。
对于为什么会给这么高的难度分,Dr.魏说:史俊恒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面部识别的能力,而是颅面复原的能力(也就是通过看头骨而复原人的相貌),他所完成的任务,恰恰是电脑所不能完成的,他捍卫了我们作为人类的尊严。
我们想说的是,Dr.魏的这个评价,也确实太夸张了,其实所谓的“辨骨识人”能力,纯属子虚乌有的能力!通过看头骨,而准确地复原出人的相貌,这样的能力是不存在的,而挑战者史俊恒所表现出来的,其实只是相对高超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已。
“辨骨识人”这个节目背后的原理,就像《最强大脑》第一季李玉娟所挑战的“辨脸识人”、以及杨冠新所表演的“微观辨识韩国小姐”一样,其实所考核的也是观察力和记忆力,跟复原能力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之所以认定“辨骨识人”属于子虚乌有的能力,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疑问:第一个疑问:怎样学习?在挑战之前,孟非所提出的怀疑是很有道理的,“辨骨识人”如果是一项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缺乏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这个能力是从哪里学的?怎样提升的?对此,挑战者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说明。
对于孟非所提的疑问,史俊恒解释说他是学中医和针灸的。
这样的解释完全是蒙混过关的。
其实学医的人都知道,不要说学中医,就算是学西医临床的,也不会有太多机会接触头骨。
如果是学法医的,或许会多一些机会,但也不大可能经常接触头骨。
而且,史俊恒只是说他是学中医的,并没有明确地说他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头骨。
如果连头骨都很少接触过,“辨骨识人”的能力又从哪里来呢?有些伙伴可能会说,或许选手的能力是天生的呢,不必学就有了。
我们想说的是,不可能是天生的,因为,即使他天生有这种能力,也不可能被发现。
《最强大脑》解密(1):最强大脑其实是最强记忆

最强大脑其实是最强记忆《最强大脑》第一期,四个参赛者被誉为中国版的“神奇四侠”。
他们各怀绝技,表演精彩绝伦,好像他们的能力之间没有什么共同性。
然而事实上,这四个节目所展现的,其实都是超强的记忆力。
“X-女特工”赵越展现的是对动作的记忆能力。
虽然,这与我们所理解的背课文背单词那种记忆力不同,但这确实是对自己肢体动作的记忆力。
技巧运动掌握得比较好的人,其实就是对自己肢体动作的记忆力比较好的人。
另外三个节目,更是纯粹的记忆力(对此,大家或许有些不明白,这个我们后面会陆续解密)演示,我们来看看三个表演者的资料就明白了:“超级找茬王”郑才千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从2008年开始进行系统的记忆力训练;2008年10月参加在巴林举行的“世界记忆锦标赛”,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称号;此后陆续参加《超人来了》、《芝麻开门》、《挑战女人帮》等综艺节目,展现自己神奇的记忆力。
网上有人猜测说他这次魔方墙的表演运用的是“对眼3D”技巧,这样的猜测是不正确的。
因为,如果真那么简单的话,随便找个人表演就行了,没必要找世界记忆大师,并且还要刻意隐瞒他的记忆大师身份。
“辨音美少女”黄华珠2010年,来自广西大学附中的黄华珠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世界记忆锦标赛”,获得少年组总季军,当时年仅14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世界记忆大师”。
在本期《最强大脑》节目中,当“冷面判官”Dr.魏对黄华珠说出“这在脑力界什么都不算”这样的外行话的时候,他可能并不知道,他眼前站着的这位瘦弱的小姑娘,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世界级的记忆大师。
“千面师奶”李玉娟香港记忆学总会主席,2006年开始从事记忆培训;2011年,她所训练的学生尹悦龙(年仅10岁)参加在英国举办的“世界记忆锦标赛”,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的“世界记忆大师”。
在本期《最强大脑》节目中,Dr.魏建议李彦宏请“千面师奶”李玉娟帮助进行人脸识别研究,然而,他或许并不知道,李玉娟的表演依靠的是记忆力,而不是所谓的人脸辨别能力。
《最强大脑》鲍橒破解世纪难题-蜂巢迷宫

《最强大脑》鲍橒破解世纪难题-蜂巢迷宫本周五刚刚播出的《最强大脑》第二期节目中,惊现“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就是盲眼穿梭在蜂巢迷宫中毫无障碍的“迷宫行者”——鲍橒!看完节目,网友纷纷表示:“看疯了!”、“智商被碾压!”不仅惊叹于巨型迷宫的魔力,更是无限膜拜这位“史上最强大脑”。
对于到底如何破解这道世纪难题,鲍橒表示,热爱下盲棋的他把迷宫当作巨大的棋局,把自己当作棋子,见招拆招。
更有知情人透露,因为项目难度太大,难以向观众完美展示,节目组间曾引发激烈讨论,“蜂巢迷宫”项目差点被砍掉!“感觉智商被碾压!” “史上最强”让观众疯狂127个密集的蜂巢,无数条凌乱的路线,“史上最强道具”蜂巢迷宫在《最强大脑》中一出现就让收看节目的观众们炸开了锅:“疯了!”、“我这种没有方向感的路痴可能要死在里面了!”“崩溃!有一种十几年前打仙剑走迷宫,还没有攻略的感觉!”……除了感叹这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网友们更是充满疑惑:“简直碾压大脑!怎么可能走通这座迷宫?不是有透视眼,就得是世界上脑力最好的人了吧。
”作为电视节目史上首次出现的迷宫挑战,节目组可谓是创造了一个世纪难题。
这个睁着眼睛都几乎不可能走出的巨型迷宫,节目组竟然要求选手蒙眼挑战,真可谓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迷宫行者”鲍橒却展现出了惊人的空间记忆力和方向感,不仅完美完成挑战,还在现场收获15*10的满分,成为第二季《最强大脑》中第一个直接晋级中国战队的挑战者。
看完鲍橒的表现,网友们不仅感叹蜂巢迷宫的威力,更是惊叹于鲍橒惊人的脑力和淡定的气质,纷纷疯狂膜拜大神,“世界上还能找出来第二个吗?!”鲍橒解题:把迷宫当盲棋“见招拆招”解开这道世纪难题的“迷宫行者”鲍橒有着“世界盲棋第一人”的称号!平时酷爱下盲棋的他,在这样一个堪称“空前变态”的挑战中,也有自己的秘诀。
节目后的采访中,鲍橒吐露挑战时内心的想法:“项目确实非常困难,但对于我来说就把它当成是一场盲棋对弈,这是我和出题人之间的一场心理战。
最强大脑解密2:最强广场舞的记忆还原题

最强广场舞的记忆还原题《最强大脑》从来度不缺乏震撼视觉的道具效果,从第一季的魔方墙、斑点狗、双胞胎、世界名画,到第二季的蜂巢迷宫,本场户外挑战,节目组呈现了648名舞者,8大方阵,8支舞曲,8种不同舞步,单看画面与规则,足够震撼观众的感官,当广场舞瞬间被打乱变成“群魔乱舞”,让观众感觉是个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呢,选手胡庆文,只是在熟悉的8套舞蹈动作中,648选81,做了一道1/8的记忆还原题。
(作者方然)胡庆文究竟是记忆人脸还是舞蹈动作?看过节目的观众吐槽,舞者们服装统一、耳机统一,彩色选手记忆的是648位舞者们的面孔而非动作,从理论角度,每个人的面孔都有显著的特征,但是实际上,仅凭3分钟的时间,而且现场距离辨析度不高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人名与头像世界纪录保持者,德国的西蒙,在15分钟的时间准确的记忆出了164个人名与对应的头像。
所以,可以肯定一点,胡庆文只是在规定时间记住了动作对应的编码位置。
首先,胡庆文需要清晰的记忆8大方阵的舞蹈动作,大妈们有的跳舞动中国,有的跳最炫名族风,有的跳小苹果,通过音乐不难发现,歌曲内容耳熟能详,动作在生活的场景中也并不陌生,这位挑战者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实际上转化成为了8大舞蹈动作的定位辨析,比如胡庆文挑选出来的5号方阵,跳出的《小苹果》实际上很快在大脑中做了辨析,5号的方阵位置实际上转化为了一个苹果的图案(当然也可以是和动作歌曲关联的形象)。
其次,胡庆文在3分钟的时间里,要依次从每个方阵中,找出与5号方阵《小苹果》相同的舞蹈动作的舞者,节目组每个方阵都按照1到81 的序号位置进行了编号,选手只要报出每个方阵的规定动作的舞者编号即可,编号可以转为熟悉的图像。
如下图,胡庆文在沙盘上首先还原的55号,55号对应的数字编码可以想象转换图像为木屋第三,下面问题又来了,即使64个舞者进行了编号编码转换,胡庆文是如何记忆64个不同的图像的呢?这个对于拥有1500个地点位置的胡庆文来说,简直小菜一碟,只需要将64个图片编码和对应的地点进行关联即可。
最强大脑解密2:73岁老人记下圆周率5000位的方法

73岁老人记忆圆周率5000位的方法
在《最强大脑》背圆周率,太小儿科了吧?先别急着摇头说NO,这次要挑战圆周率小数点后5000位,而完成这项记忆马拉松的,是《最强大脑》两季以来的最高龄选手,一位脑梗病人,来自海南的73岁的吴光仁老先生。
老年π大脑励志 感动全场
吴老先生73岁的高龄,挑战5000位圆周率,不知道让多少为学习找借口的人惭愧汗颜。面对老年痴呆风险,老先生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5000位数字记录了自己的一生!老人的大脑励志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大脑潜能更多的可能性!傲骄的高晓松赞为奇迹,Dr.魏称赞老人上演生命“逆生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老先生的故事,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黑暗前行,没有灯,就让自己成为一只萤火虫,自己发光,照亮别人!
在山巅上(3.)有一寺庙(14),寺里有一壶酒儿(1592),流(6)到了五座山(53),五个爸爸(58),举起酒器(97),扔到了酒山(93)上,其中的二座山下(23),停着一辆巴士(84),巴士车里有一头驴儿(62),驴儿头上长出了柳丝(64),柳丝缠绕着的伞伞(33),背着伞伞开始爬山(83),爬山路上排放着很多巨大的耳机(27),耳机里飘出了酒壶(95),酒壶里倒出了一个铃儿(02),铃儿由爸爸(88)手里转给司仪(41),司仪举起酒旗一溜(9716),溜到了旧伞(93)上,伞下的舅舅(99)在看三七花(37),花谢舞也停(510)
最强大脑解密2:听音神童孙亦廷的“最强耳朵”

听音神童的“最强耳朵”几十米的高空,装满水的气球随机坠落,选手要仅仅凭借气球落地的声音判断出坠落的高度,要求正负误差不能超过1米。
8岁的挑战者孙亦廷,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听力,成功挑战高空坠物。
听音神童是如何练就的“最强耳朵”呢?方然听音神童的挑战猜想选手是否计算过时间差呢?有观众看完节目,质疑选手计算过时间差,真相是这样的吗?我们以第一次的71米举例,气球在不考虑空气阻力时下落时间为3.622秒69米自由落体时间3.520秒。
首先,人耳能分辨的最小声音间隔是0.1秒,而这已经足够造成2米的误差了。
其次,人在心里默记时间,精度几乎不可能达到0.1秒。
第三也是最重要一点!就算能听到321,但是主持人口中报的数字与实际按下按钮,气球掉落的瞬间也一定是不同步的。
你可以让三个人都把手机的秒表打开,一个人说321后大家都开始计时,然后321大家一起停止,会发现每个人之间都有0.几秒的误差!用时间差算出来的,我觉得完全不可能!节目组提供的四个数字是否另有玄机?选手一共听过53,55,62.5,71这4个高度的声音,78到10米之间一共68米,71减去62.5是8.5米,68除以8.5正好是8,所以每隔8.5米应该就是一个音阶,所以第二次挑战应该是62.5减去8.5刚好是54米,规则是两个误差在一米以内,所以选手答53和55,其实你给他扔个56米他就不一定答得出了。
选手听出第一次的声音比基准音高一阶,所以就加上8.5,第二次比基准音低一阶就减去8.5,难度确实很大,但噱头大于内容,有配合的痕迹,个人认为难度还不及听和弦。
中外听音高手难度大PK《最强大脑》第一季,意大利选手的抹水听音与孙亦廷的听音挑战,都有绝对音高能力。
所不同的是,意大利选手选择的听水量,只有一轮,而且在室内,没有太多的干扰项;孙亦廷的室外高空抛物计算高度的挑战,噪声较多,预测高度的干扰项较多。
孙亦廷在第二轮挑战时,因为耳朵的掩蔽效应,两个水球前后几乎同时落地,形成了噪声干扰,声音和高度从线性变化到非线性变化,无疑又加大了挑战的难度。
最强大脑,烧脑推理01

最强大脑挑战大脑的侦探推理游戏第一章:常识探案,揭开真相1-5/281.破译情报某军司令部截获一份秘密情报。
经过初步破译得知,下月初,敌军的3个师团将兵分东西两路再次发动进攻。
从东路进攻的部队人数为“ETWQ",从西路进攻的部队人数为“FEFQ",东西两路总兵力为“AWQQQ",但到底是多少却无从得知。
后来,苦思不得其解的密码竟然被一位数学老师破译了。
你知道数学老师是怎么破译的吗?侦探小助理讲述人时间地点事件侦查手段证据及线索关键点某军某天司令部截获一份情报,急待破译物证、推理东路部队人数为“ETWQ",西路部队人数为“FEFQ”,两路总数为“AWQQQ"人数2判断页码数警方查获了一家非法地下印刷厂,但非法印刷的书已经被罪犯抢先运走了。
现场只留下了罪犯匆忙间没有带走的排印书上页码用的全部铅字,共计2775个。
警长根据这些铅字数码,马上算出了这本非法印制书的总页码。
你知道他是怎样算的吗?3.调查局难题某调查局最近截取到一份恐怖分子发的密函(如图1所示),随即对其进行解密,从古罗马文化联想到古巴比伦文化,再到古埃及的符号,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假设都没能解开谜底。
有一天,一位新来的助手随手拿起这份密函,不到一分钟,新助手就告诉大家:这是份类似于恶作剧的挑衅书,目的是转移调查局的视线。
你知道这位新来的助手发现了什么吗?4.奇怪的钟表并不怪帆帆的爸爸喜欢收藏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有一次,帆帆进入爸爸的书房,看到桌上的电子时钟显示12时11分。
20分钟后,他到爸爸的书房去,却看到时钟显示为11时51分。
帆帆觉得很奇怪,40分钟后他又去看了一次钟,发现它这一次显示的是12时51分。
这段时间没有人去碰这个时钟,爸爸又是用这个钟在看时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侦探小助理讲述人时间地点事件侦查手段证据及线索关键点帆帆某天爸爸书房帆帆的爸爸有一个钟表很奇怪分析、推理钟表每次的时间时间图15.周末选择城市的东边有一个游泳中心,城市的西边有一个网球中心。
最强大脑第二季第十期(上) 异型魔方难度再升级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1 最强大脑第二季第十期(上) 异型魔方难度再升级
最强大脑第二季第十期(上) 异型魔方难度再升级 鬼眼哥怒弃赛前观察
《最强大脑》是江苏卫视推出的大型科学励志益智类真人秀,是极尽人力物力的大型真人秀节目,绝非仅仅是一档普通的节目,而是电视真人秀的一场革命。
数位高智商的明星艺人将扮演伯乐的角色,他们将在一轮轮比赛中挑选出最强大脑的候选人,节目将真实记录下最强大脑的晋级之路,并为观众一一呈现。
2023年最强大脑观后感(通用15篇)

2023年最强大脑观后感(通用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3年最强大脑观后感(通用15篇)观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
最强大脑解密2:周紫卉的股票分析图的记忆搜索

股票分析图的记忆搜索楚唐脑力方然最强大脑解密作者大脑交流微信yifanyixin《最强大脑》昨晚上演了一场股市曲线的记忆大搜索,2014年开放的沪股,1000张股票分析图,选手周紫卉在大屏幕出现模拟股票曲线图里,准确的回答挑选出的四张图的代码名称和日期,因为Dr魏打出的难度分较低,未能晋级,那么周紫卉完成挑战很难吗,下面我们一起一起来解读一下股票的记忆分析图。
在节目的挑战现场,周紫卉一共完成了四张股票分析图的内容,如下图表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日期600000 浦发银行2014年10月31日600114 东睦股份2014年11月14日600267 海正药业2014年11月3日600015 华夏银行2014年10月31日下面,我们以第一张股票分析图为例,来一起解读下周紫卉完成挑战的步骤:第一,对股票走势分析图进行图像特征抓取,第一张图中间位置抓取特征,想象为塔尖,第二张图,与第一张图进行对比,第二张图抓取尖尖的角,想象成鼻子。
其次,对数字信息进行图像编码想象。
以选手记忆的第一个图片代码是600000浦发银行为例子来说明,浦发银行可以编码想象成补发,节目组提供的都是沪市600开头的股票,前三位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后面的000,我们可以编码想象为一辆三菱汽车(三个0),节目提供的股票日期都是14年的,在选手记忆的时候,可以将前面的2014年过滤掉,剩下了10月31日,可以提取数字1031,10编码想象为棒球,31编码想象为鲨鱼。
第三,对股票图文信息进行图像联想。
在整个全图中,我们可以想象为,在里,想补头发的老人开着一辆三菱车打棒球,不小心打到了鲨鱼。
大家可以尝试着将下面三组进行下编码联想(编码在《最强广场舞的记忆还原题》里有介绍)日期相同,会干扰吗?通过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张图和第四张图片的日期重合了,观众担心会记乱,每个代码名称以及日期是重新联想形成的图,调动信息处理的时候,是整体出现的,回忆的时候,只需要提取每个整体图中明显特征进行联想关联即可,不会有影响,因为信息量大,在记忆完毕,要有图像还原整理的过程,这个时间,万万不可少的。
2023年《最强大脑》观后感_7

2023年《最强大脑》观后感2023年《最强大脑》观后感1今天,我闲的无聊,就打开电视看看有什么好看的节目。
忽然我看到了一个节目,叫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第一个阶段是晋级赛3各评委打出0至5分的预判分,挑战成功后,再让科学家打出1至10的难度系数分。
预判分与难度系数分相乘。
总分超过80分即可晋级,加入到中国战队。
如果科学家直接打出10分的难度系数分的话直接晋级。
第二个阶段是淘汰赛,来最强大脑的人,说出挑战谁,两个人一起挑战一个项目,谁的速度快,谁就加入到中国战队。
慢的那个人,就被淘汰。
还有一种方法是,不说挑战谁,总分数来的时候,低于分的人,到台上,让科学家挑出一个人淘汰。
第三个项目是世界pk赛。
挑出来的人,去挑战国外的那些高手们。
我看到的那个人是一个魔方高手,他叫贾立平他是一个旱鸭子,他挑战的项目是水下盲拧。
2个魔方随机打乱顺序,让选手观察1分钟,观察完挑战开始。
选手先到水里,把魔方拿在手里,手很快一会就拧完了一个。
2个拧下来一共用时1分1秒。
他打破了中国纪录。
还有一个人,他挑战的也是魔方,但不是拧魔方,是找魔方。
工作人员花了3天时间拼好两面魔方墙,一面魔方墙是5000个魔方,两面一共31000多色块,随机改变一个色块,让选手找到。
选手眼睛看累啦也不放弃。
眨了一下眼睛,又继续看。
最终他找到了那个色块。
花的时间大约有10多分钟。
最后他也晋级了。
看完这一期的最强大脑,我心想,我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也去最强大脑,为祖国争光。
2023年《最强大脑》观后感2《最强大脑》这档节目,现在不仅我爱看,都已经火遍全国了!你问为什么?那可是有许多因素:一是经过四季,各个选手们也被大家所熟知,还拥有了各自的粉丝;二是这第四季,加入了全新的选手——百度机器人小度!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工智能了,而且外表萌萌的,在第四季打败了好几位选手,直接晋级总决赛,在总决赛中也和人类脑力选手代表共同获得脑王奖杯!三是这档节目让人们意识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选手们的各项能力让人惊叹不已,拍手称赞。
《最强大脑》解密(2):晋级或淘汰与难度无关

《最强大脑》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辨音美少女”黄华珠,一边弹钢琴、一边记88个数字;“X-女特工”赵越则盲眼惊险穿越88道激光栅栏。
这两位的表演都精彩无比,梁冬、李永波、陶子三人所组成的评审团对她们的表现赞叹不已,一致支持她们过关晋级。
然而,“冷面判官”Dr.魏却以难度不够高为理由,她们给一票否决了,这立刻激起了公愤。
其实,这两节目之所以没有晋级,真实原因与节目难度无关(事实上这两个节目的难度比其它两个更高),也与“冷面判官”Dr.魏给出的理由无关,而是另有隐情。
为什么这两个精彩的节目竟然不能过关?到底是评审团感情用事,还是“冷面判官”Dr.魏冷酷无情?要想了解这里面的真相,要想弄明白真正的晋级标准,那么,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基本情况:第一个基本情况:节目是摊派给选手的,而不是选手自带的。
《最强大脑》跟以往“想挑战吗”、“芝麻开门”等挑战类节目不同,以往的节目,基本上都是选手带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节目去参加选拔的,如果这个节目不够精彩,是没有机会上台表演的。
然而,《最强大脑》里的节目,是节目组原本就准备好的(至少大部分节目是如此),然后再通过海选去找合适的人来进行训练、然后进行表演。
而节目组所找的人,他们在相关表演节目上的功底未必是国内第一名的,但节目组还得考虑选手的表现能力等综合因素,毕竟这是个综艺节目,而不是专业领域的比赛。
《最强大脑》是引进德国版权的,节目形式跟德国的节目基本一致(或许有少量是新增加的),例如“超级找茬王”、“X-女特工”,以及我们尚忆教育陈明月接下来会表演的“记色子”等节目,在国外的宣传片中都能看到。
许多人(评审团)可能会以为,这些选手都是天生具备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天赋才能,所以才能做出如此令人惊叹的表演。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选手都是在海选通过之后才开始进行训练的,训练时间也就一两个月。
虽然他们原本有着深厚的功底,但他们能做的事情,普通人经过刻苦的训练,也是能做到的。
最强大脑解密(9):珠心算与大脑屏幕

最强大脑解密(9):珠心算与大脑屏幕---- 尚忆教育张海洋《最强大脑》第二期“心算神童”葛韵霖小朋友,所展示的其实是珠心算的能力,相信许多人都能看得出来。
其实这个表演的难度并不是那么高,许多经过训练的孩子都能做到多位数的快速加减乘除运算。
从“最强大脑”这个角度,既然要表演珠心算,完全可以找一些更厉害的小朋友,表演更高难度的珠心算过程。
估计是节目组时间比较紧,一时没找到很合适的人选。
当然,葛韵霖才5岁,这个年龄能做到这个程度,也算是挺不错的了。
珠心算的弊端珠心算的训练,可以让孩子进行快速运算,而且能够训练他们的记忆力、专注力,事实上是一项非常好的训练。
然而,珠心算训练之所以无法大规模普及,是因为它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它的运算过程与传统学校的要求不一致。
学校对运算的要求,是要求孩子们列出算式,然后一步一步得出答案的。
而珠心算的运算过程与学校学习的不一致,你总不能把珠子的变化一个个画下来当做运算过程吧。
所以,孩子们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其实是用不到珠心算方法的。
换句话说,学了珠心算,其实对学校的数学运算没有多大的帮助。
而事实上,学校的数学学习,难的其实不是运算,而是对数学公式的理解运用,运算过程其实是不那么复杂的,也用不着珠心算那样快的速度。
平心而论,运算方式不一致,这其实并不是珠心算本身的弊端,而是学校教育比较死板,非要学生给出运算过程,不愿意直接承认最后答案。
珠心算的最大亮点许多人对珠心算或许都有了解,其实就是在通过大脑中的算盘来进行快速运算,于只是在想象中进行,不需要动手,所以就完全超越了传统手拨算盘的速度限制,达到了不可思议的运算速度。
然而,许多人对珠心算训练作用的理解,都局限在快速运算以及一般的脑潜能开发层面。
事实上,珠心算训练如果能够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能够持续地进行各方面的训练,是能够获得更多不可思议的效果的。
当然,珠心算训练,除了提升运算能力之外,还能提升孩子们的记忆力、专注力等地,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一个核心,是能够做得更多的。
最强大脑第二季解密怎样走出蜂巢迷宫

最强大脑解密第二季(3):怎样走出蜂巢迷宫《最强大脑》第二季第二期的最后一个节目,是鲍云所挑战的“走出蜂巢迷宫”。
这个节目所展现出来的难度,彻底征服了所有的评委,所有人(包括挑剔的高晓松以及严苛的Dr.魏)都给鲍云打了满分!这个挑战确实很难,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的,现在就让我们来进行解密。
《最强大脑》节目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进行节目介绍和选手介绍的时候,会故意隐瞒一些背景不进行介绍,同时也会在某些反面进行刻意夸大,几乎每个节目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对于“蜂巢迷宫”这个挑战,真正的挑战规则其实并没有介绍得很充分,这容易让观众夸大节目挑战的难度。
其中被隐瞒的最重要的一个挑战规则是:走出迷宫的正确路径,已事先画出来,让选手记住,然后再进行挑战的!另一个被隐瞒的重要挑战规则是:四个指令牌被全部被放在最外层的蜂巢里,而且全都是偏离正确线路的。
节目组给观众的错觉是,鲍云是在没有线路图的情况下胡乱摸索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会非常难。
然而事实上,鲍云的真正挑战是:把这个正确线路牢牢记住,然后按照头脑中的这个线路准确地一步步前进,并且试图在那些可能的外层蜂巢里,把四个指令牌找出来。
我们为什么说节目组事先把绘制好的线路图让选手提前记住呢?其实从下面这个图就能清晰地看出来:鲍云在挑战结束之后,需要把他正确的行走路径画出来,并标出四个指令牌所在的位置。
我们看一下他所标的路径图,这跟节目中一直所指示的白色路线图完全是一模一样的——而这恰恰说明了问题。
其实从蜂巢本身来看,有几个迷惑蜂巢的路线也是可以走的,例如“双子蜂巢”、“毒蛇蜂巢”。
尤其是毒蛇蜂巢,按照白色标示线路固然是可以走,但按照红色的迷惑线路也同样是可以走过去的。
鲍云其实也走过那些迷惑的线路,但他结束之后标示出来的却是白色的线路,这充分说明,他在走的时候,是完全在按照标准线路来走的!这同时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有些明明是可以走的迷惑线路、有些可以打开的房间,鲍云并没有走进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强大脑》解密系列(2):晋级或淘汰与难度无关
----记忆力训练网()张海洋
《最强大脑》第一期节目播出后,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辨音美少女”黄华珠,一边弹钢琴、一边记88个数字;“X-女特工”赵越则盲眼惊险穿越88道激光栅栏。
这两位的表演都精彩无比,梁冬、李永波、陶子三人所组成的评审团对她们的表现赞叹不已,一致支持她们过关晋级。
然而,“冷面判官”Dr.魏却以难度不够高为理由,她们给一票否决了,这立刻激起了公愤。
其实,这两节目之所以没有晋级,真实原因与节目难度无关(事实上这两个节目的难度比其它两个更高),也与Dr.魏给出的理由无关,而是另有隐情。
为什么这两个精彩的节目竟然不能过关?到底是评审团感情用事,还是Dr.魏冷酷无情?要想了解这里面的真相,要想弄明白真正的晋级标准,那么,我们需要先了解两个基本情况:
第一个基本情况:节目是摊派给选手的,而不是选手自带的。
《最强大脑》跟以往“想挑战吗”、“芝麻开门”等挑战类节目不同,以往的节目,基本上都是选手带着自己精心准备好的节目去参加选拔的,如果这个节目不够精彩,是没有机会上台表演的。
然而,《最强大脑》里的节目,是节目组原本就准备好的(至少大部分节目是如此),然后再通过海选去找合适的人来进行训练、然后进行表演。
而节目组所找的人,他们在相关表演节目上的功底未必是国内第一名的,但节目组还得考虑选手的表现能力等综合因素,毕竟这是个综艺节目,而不是专业领域的比赛。
《最强大脑》是引进德国版权的,节目形式跟德国的节目基本一致(或许有少量是新增加的),例如“超级找茬王”、“X-女特工”,以及我们尚忆教育陈明月接下来会表演的“记骰子”等节目,在国外的宣传片中都能看到。
许多人(评审团)可能会以为,这些选手都是天生具备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天赋才能,所以才能做出如此令人惊叹的表演。
然而,事实上,大部分选手都是在海选通过之后才开始进行训练的,训练时间也就一两个月。
虽然他们原本有着深厚的功底,但他们能做的事情,普通人经过刻苦的训练,也是能做到的。
他们的大脑,跟我们的大脑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评审团中的李永波教练,多次强调他希望看到的是选手的天赋,而不是后天的训练。
然而,恰恰是依靠后天的训练(而不是依靠天赋),
可以让普通人也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
第二个基本情况:过关的节目是要参加中德西意四国挑战赛的。
《最强大脑》不是一个单纯的娱乐国民的节目,其最终目的,是要选拨出能够与国外抗衡的选手。
要与国外同类选手抗衡,首先就要知道国外选手的水平,然后才知道我们的选手是否具备与他们抗衡的能力。
那么,谁知道国外选手的真实水平呢?观众不会知道,评审团三人组也不知道,周董和李董也不知道,有一个人或许知道,那就是Dr.魏。
因此,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节目制作方会弄出一个如此奇怪的评审方法,无论观众呼声有多高、无论评审团三人组如何抗议,统统无效,只有Dr.魏才拥有真正生杀大权。
总结一下,《最强大脑》真正的晋级标准,其实只掌握在“冷面判官”Dr.魏一个人手中,他有以下几个理由来把选手淘汰出局:第一,表演失败。
第二,表演虽然成功,但水平跟国外同类节目相比,有一定差距。
第三,国外节目没有的,即使再成功,但接下来没人跟你比,那你也不能晋级。
这几个理由都跟节目本身的难度系数无关,因为,大部分节目是国外原本就有,即使节目本身难度系数很低,但如果我们表现比国外出色,一样可以晋级。
“辨音美少女”和“X-女特工”的表演都很精彩,但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让她们晋级,而Dr.魏又不好把原因说得太明白,所以就找了一些无厘头的理由把她们淘汰了。
综观第一期的四个节目,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第一个“超级找茬王”和最后一个“千面师奶”是最难的。
然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综合来看看,其实最难的应该“辨音美少女”,接下来是“X-女特工”,另外两个节目恰恰是较容易的。
如果想知道具体原因,以及想了解这些惊人的表演是如何做到的,欢迎继续留意“《最强大脑》解密系列”,我们会从专业的记忆研究角度,为大家进行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