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和货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与商品经济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1.商品的涵义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对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

一个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第一、这个物品必须对人们有用。(但自然界中的空气和水不是商品)

第二、这个物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但自己生产满足自己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第三、这个物品必须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但不通过交换而满足别人需要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第四、这个物品必须是通过交换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1)商品经济的涵义

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生产的经济形式从发展角度可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是和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第一、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性条件。

人类社会经历的三次大分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形成。

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3.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市场经济的涵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①区别:

第一、内涵不同。

第二、处在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

第三、相对应的概念不同。

②共同点:

第一、都存在商品和货币关系。

第二、都存在价值规律。

第三、都存在市场机制的作用。

二、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1)商品使用价值的涵义

(2)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

第一、由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是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不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

第三、是商品交换价值、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商品的价值

(1)交换价值的涵义

(2)价值的涵义

(3)价值的特点

第一、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第二、只能通过交换价值而间接地表现出来。

第三、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

(4)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4.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

第一、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第二、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性

第一、反映的关系不同。

第二、两者互相排斥。

A.需要方面的排斥:即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使用价值,但需要的是价值;商品购买者拥有价值,但需要的是使用价值。

B.占有方面的排斥:即商品生产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购买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三、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及其特点

(1)具体劳动的涵义

指生产不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

(2)具体劳动的特点

第一、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永久条件。

第三、具体劳动是创造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

2.抽象劳动及其特点

(1)抽象劳动的涵义

(2)抽象劳动的特点

第一、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第二、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特有的经济范畴。

第三、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性:

第一、反映的关系不同。

第二、作用的范围不同。

第三、结果不同。

4.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为其他一系列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商品的价值量

1.商品价值量的涵义

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同种商品价值的决定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简单劳动时间决定。

不同种商品价值的决定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涵义。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换算。

3.商品价值量的变动

(1)决定商品价值量变动的因素

第一、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

第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一般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有:1)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

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它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3)生产组织形式;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等。

(2)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

第一、商品的价值量与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第二、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三、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不影响同一劳动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五、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私人决定;生产的产品归私人所有;生产是为了实现私人利益的劳动。

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劳动的社会性要求生产的劳动产品在数量、质量和品种等方面都要符合社会的需要;但劳动的私人性却是生产的商品在数量、质量和品种上往往不能与社会的需要完全相一致,从而产生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各种内在矛盾的根源。

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二节货币

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的涵义——价值的表现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