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随着国际金融行业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其发展前景的核心竞争力。相比国际上先进的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就显得较为落后。当2006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商业银行就直接面临着国际金融的竞争。同时,各类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在海内外上市融资,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管理机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为我们提供了机遇,如何按照新协议的要求尽早实行内部评级法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据此,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刻认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探索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的途径,缩短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研究
国外对信贷风险的研究大多是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展开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就开始运用微观理论、博弈论、不完全合同理论来研究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贷关系问题,研究信贷风险的产生和防范。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出现,人们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研究信贷风险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个是道德风险,一个是逆向选择。Arrow(1964)在管理研究中正式引入道德风险。Stiglitz和Weiss(1981)首次研究了信贷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外有关部门学者开始转向微观经济角度的信贷配给研究。Freimer和Gordon(1965)首先建立了一种信贷配给模型,认为其理性的贷款人处于这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贷款的偿还是按照投资项目可能的最好结果来进行气Jeffee和Russe11(1976)根据竞争性贷款人的消费信贷模型中的道德风险,建立了一个信贷配给模型。这一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当一些借款人被给予较多贷款时,其违约的可能性将增加。Stiglitz和Weiss(1981)研究出一种包括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内的信贷配给投资借贷模型。这一模型中道德风险特征的产生,是因为在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单个借款人将选择经营风险较大的项目。逆向选择特征的产生是因为在较高的贷款利率下,一些借款人的相对安全的投资变得无利可图,从而使得有较高风险的贷款申请人增多。
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转向贷款合约的研究。Bester(l985)认为当贷款方同时以贷款利率和抵押品要求作为对借款人的激励手段时,将有
可能存在一个使贷款方筛选出有害风险的贷款合约。Seharfstein,David,JeremyStein(1990)研究了企业偿还贷款的动力问题,认为银行终止贷款会对企业产生激励,诱导其偿还贷款。Elizalde(2003)研究了三种信贷模型,只有一个企业的简化模型,用来研究企业的违约强度和违约概率;研究一个和多个企业信贷风险的综合结构模型及综合二者的调和性模型。大批学者和机构也从银行信贷风险的贷前评估和贷后风险的度量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研究。
Altman(1977)率先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5变量的Z评分模型和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的zeta判别模型。Martin(1977)提出TLogit分析模型,采用公司的一系列财务数据来预测公司破产或违约的概率。。Greene和smith(1987)应用遗传算法研究了信贷风险评估问题。K。za(1993)在此基础上应用了遗传规划算法研究信贷风险评估问题。Coats和Pant(1993)采用神经网络分析法对美国公司和银行的财务危机分别进行了预测,取得一定的成果。Davidwest(2000)建立了五种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多层次感知器、专家杂合系统、径向基函数、学习向量量化和模糊自适应共振,用来研究商业银行信贷评价的准确性。Malhotra和Malhotr(2002)利用神经模糊系统对贷款企业信用的“好”与“坏”进行了判别。
关于信贷风险度量模型一些机构和学者提出了五种模型。1993年,KMV 公司利用Blaek一Scholes一Merton(BSMModel)提出著名的信用监测模型(CreditMonit。Model)。1997年J.P.摩根联合当时一流的银行和K蒯公司共同开发了信用度量术(CreditMetries),采用二阶段法度量信用风险。1997年Altman 和Kishore在开发债券的边际和累计死亡率表的基础上开发出死亡率模型(MortalityModel)。瑞士信贷银行金融资产部于1997年开发出一种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它是基于精算思想开发的信贷风险附加模型(CreditRisk+Model)。1998年麦肯锡公司Saunders和Wilson等利用基本动力学的原理,从宏观经济环境的角度分析借款人的信用迁移,建立T信贷组合观点模型(ereditPortfoziovie,Model)。。
总的说来,国外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主要从微观主体的角度分析产生信贷风险的原因,运用相应的度量方法来度量和控制信贷风险。这种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市场经济较成熟的国家进行的,在国外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我国关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
国内对信贷风险的研究与国外相比相对滞后,国内学者针对企业违约与否
所做的预测,大致也是遵循国外学者的研究模型进行,所不同的是对于违约或企业困境的定义。限于国内资料的取得困难,国内学者对企业违约的预测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预测,主要是因为上市公司的资料容易获得;另一类是商业银行内部客户的违约预测,通过内部渠道获取银行内部客户资料。从国内现状看,国内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一般以定性研究为主,集中在国有银行产权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等方面,对信贷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的度量、信贷衍生工具的研究还仅停留在介绍阶段,也有不少学者对加入WTO以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谢平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是产权结构问题造成的,政企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银行不断出现大量不良资产,作为银行业主体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目前仍然是很严重的问题。易纲、赵先信指出,如果没有以产权明晰为基础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国有银行以投资收益为目的的竞争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化解,樊纲认为银行坏账的清理并不是主要问题,关键是要控制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在信贷风险度量和管理、信贷风险转移工具及国外新的管理理论和模型方面,国内学术界主要对西方信贷风险管理的量化模型和方法、各种转移信贷风险的金融工具进行介绍。从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上看,马蔚华指出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机的组成部分,强调信贷风险管理不应游离于整个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之外。曾玲玲认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于连1998年版本都没有达到标准的中国银行业来说,是非常巨大的挑战。我国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方法的介绍、检验和比较以及在我国的适应性等实证研究中。
杨晨光等(2008)应用多元线性判别模型对某国有商业银行的企业客户短期贷款的偿还情况进行了分类分析,最后经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五个关键财务比率。陈静(2009)首次在国内运用统计方法和计量模型进行财务困境预警研究。石晓军等(2008)采用逐步回归法得出logit模型优于线性判别模型的结论施锡锉等(2001)运用线性多元判别方法对上市企业信贷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彭江平(2007)对现代信贷风险度量模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比较。程鹏、吴冲锋(2008)对信用风险度量及管理方法作了研究。范南(2007)详细介绍了croditMetrics模型,并提出该模型目前在我国缺乏运用的基础。王箭(2008)从多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当前著名的信贷风险度量模型,并进行了范式比较和实证比较气庞素琳利用概率神经网络(2005)、BP算法(2005)构建了信贷风险的评价和预等模型。就我国学者的研究来说基本上都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对我国信贷风险进行模型检验或比较研究,缺乏对信贷风险的演化的系统认识,实证数据没有考虑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