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器的在线自诊断1

合集下载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A. 分辨率B. 灵敏度C. 精度D. 线性度答案:A解析: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2. 下列不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A. 重复性B. 固有频率C. 线性度D. 迟滞答案:B解析:固有频率属于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

3. 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称为()A. 线性度B. 灵敏度C. 重复性D. 分辨率答案:A解析:线性度描述的是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4. 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A. 线性度B. 重复性C. 迟滞D. 灵敏度误差答案:C解析:迟滞指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

5. 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不一致的程度的指标是()A. 线性度B. 迟滞C. 重复性D. 灵敏度答案:C解析:重复性是衡量同一工作条件下,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6. 以下哪种传感器属于物性型传感器()A. 电容式传感器B. 电感式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答案:C解析: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制成,属于物性型传感器。

7. 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的是()A. 光电式传感器B. 霍尔式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热敏电阻答案:B解析:霍尔式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属于结构型传感器。

8.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A. 越小B. 越大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B解析:线性范围宽,意味着能测量的输入量的范围大,即量程越大。

9. 下列对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 输入量随时间变化缓慢时的特性B. 输入量为常量时的特性C. 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的特性D. 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传感器的特性。

10.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是指()A. 传感器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B. 传感器在单位时间内的响应特性C. 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特性D. 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响应特性答案:A解析:频率响应特性指传感器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运用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运用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运用摘要:智能传感器是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不仅应用了非线性自校正技术,也应用了多信息融合技术与网络化技术,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汽车生产企业应提高对智能传感器的重视程度,并将其应用在电子式自动照明系统、安全气囊触发系统、自动雨刷系统以及胎压监测系统等诸多系统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电子服务。

本文主要分析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运用。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引言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而电子系统也成为了汽车的关键构成部分。

在电子系统中应用智能传感器可以提升电子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因此本文将对智能传感器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1、智能传感器概述智能传感器是一种相对先进的传感器设备,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例如,对设备运行进行自动补偿、对运行数据进行自动校准等,这些丰富的功能使得传感器具备了智能化的特点。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自动化的设备,可以自动地收集外界信息,并将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及处理,并制定出合理的决策,使相关的运行数据符合外界环境需求。

从汽车的电子技术应用角度来说,汽车的内部环境相对不那么良好,会存在高温或高压的状况,这种恶劣的环境会影响汽车发动机内部等元件的正常使用,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状况。

因此,在汽车的运行过程中,要对元件的状态和汽车内外部环境进行实时的检测,保证汽车的平稳运行。

通过对智能传感器的应用,就可以有效地保证汽车的平稳运行,智能传感器可以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自动对汽车内外部环境进行检测,掌握汽车运行的相关数据,当汽车运行出现异常时,智能传感器可以做出相应的决策,提高汽车运行的安全性。

2、智能传感器技术优点(1)传感器精度提升。

智能传感器能够处理相关信息数据,利用软件对传感器非线性、零点及正反形等输入输出误差进行修正,同时微处理器利用拟合与差值计算方法非线性与飘移不查相关测试信号,获得更加精确的测量结果。

2024版《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2024版《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数据融合与校准策略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 合处理,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 性。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加
权平均、卡尔曼滤波等。
传感器校准
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校准,以消除 传感器本身的误差。常用的校准方 法包括零点校准、量程校准等。
环境因素补偿
考虑环境因素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等,对传感器输出进 行补偿,以提高测量精度。
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包括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支持等。
法规标准
为了保障智能传感器的质量和安全,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国际贸易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面临更加开放的 国际贸易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
网络通信实现方法
嵌入式系统网络通信实现
通过嵌入式系统中的网络接口模块 和相应的网络通信协议栈实现智能
传感器之间的网络通信。
自定义网络通信实现
借助物联网平台提供的网络通信功 能,实现智能传感器与物联网平台
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
物联网平台网络通信实现
通过云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和网络 通信服务,实现智能传感器与云平 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和协同处理。
《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智能传感器概述 • 智能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分类 • 智能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 • 智能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与实践 • 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及实现 • 智能传感器性能指标评估方法 • 智能传感器应用案例分析 • 智能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智能传感器概述

【全文】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1)

【全文】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1)

7
10.1
智能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0章 1) 研究与开发传感器的自由度大。 (2) 精度高。 (3) 具有一定的可编程自动化能力。 (4) 输出形式多。 (5) 功能价格比大。
8
10.1
智能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智能传感器 的又一深层次研究,是又一个新的飞跃。
22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10.3.1 μP主机模板
• 因此,在智能传感器设计时,应参照如下原则来选择 μP。
• (1) 根据任务选机型。
• 根据所研制的智能传感器是用于数据处理完成某些测 量任务,还是用于某种系统控制,对于不同的任务, 应选择不同的机型。
23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24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10.3.2 模拟量输入模板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传感器的输出一般为毫伏数量级模拟量。要满足A /D转换电路的要求,还必须经过模拟量输入模板 上有关电路的放大、处理,再经A/D转换电路传 输到主机板上。
25
10.3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10.3.3 IEEE-488标准总线模板
3
第10章 智能传感器
• 迅速发展的微处理机技术推动和影响着其他技术
10.1
领智域能的传变感革器。及把无微线处传理感机器技网术络引入传感器,可以
使传感器实现过去实现不了的功能,具有智能本
领,这就是新一代的传感器——智能传感器
(Intelligent Sensor或Smart Sensor)。
• “Intelligent Sensor”是英国人对智能传感器 的称谓,而“Smart Sensor”是美国人对智能传 感器的俗称。

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传感器常见故障诊断

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传感器常见故障诊断

76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2·11下半月激光雷达传感器是智能网联汽车重要的感知元件,激光雷达传感器主要用于探测远距离障碍物,通过扫描障碍物信息生成点云图,然后通过网线最终将障碍物信息传输至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处理器中,配合智能网联汽车其他传感器实现汽车智能驾驶功能。

激光雷达传感器被认为是智能网联汽车的“眼睛”,是一种远距离传感器,由1个圆柱形接口连接至激光雷达传感器接线盒,激光雷达传感器如图1所示。

激光雷达传感器接线盒如图2所示,激光雷达传感器连接至激光雷达传感器接线盒,激光雷达传感器接线盒将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点云图信息通过网线传输至自动驾驶处理器,由于激光雷达传感器点云数据的信息量较大,因此采用网线传输数据,而不采用CAN 总线,从而加快数据传输效率。

1 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故障分析激光雷达传感器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重要的感知元件之一,主要用于探测远距离障碍物信息,包括环境信息、行人和车等,通过分析激光雷达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发现,当激光雷达传感器出现故障时,会导致智能网联汽车无法正常避障,有冲撞行人的危险,此时应关闭自动驾驶模式,将车辆行驶至维修车间。

激光雷达传感器故障分为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2种类型,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小车为例,对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故障诊断进行介绍。

(1)硬件故障。

首先尝试通过Apollo 系统进入自动驾驶系统,读取激光雷达传感器数据信息,若显示传感器未连接,则可使用数字万用表检查激光雷达传感器电源线束和网线,排除线束故障后,再检查激光雷达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若激光雷达传感器故障,则更换激光雷达传感器。

排除硬件故障后,继续检查激光雷达传感器软件运行是否正常。

(2)软件故障1。

进入Apollo 系统,若能读取到激光雷达传感器数据,但数据不在正常范围,则继续检查激光雷达传感器检测范围,进而更改激光雷达传感器感知距离参数。

若激光雷达传感器工作在单线模式,则更改激光雷达传感器线数,一般智能网联汽车多采用16线或32线,随着线数的增多,激光雷达传感器处理的数据也成倍增加。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第10章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第10章智能传感器
探讨了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如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等,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如传感器性能提升、成本降低、安全性保障等。
智能传感器的关键技术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领域
智能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分析
微型化与集成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传感器将朝着微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体积。
Part 03.
温度智能传感器
采用先进的温度测量技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测量。
高精度测量
具有自校准功能,能够消除传感器自身的漂移和误差。
自校准功能
适应不同温度环境,实现宽温度范围内的测量。
宽测量范围
压力智能传感器
高灵敏度
对压力变化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快速响应压力变化。
多功能集成
可集成温度、湿度等多种测量功能于一体。
通过内置算法或外部编程,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多种复杂测量和控制功能,如温度补偿、非线性校正、数字滤波等。
结构组成与功能划分
接口电路
提供与外部设备或系统的通信接口,如I2C、SPI、UA号采集、数据处理、控制输出等功能,实现智能传感器的智能化。
信号处理电路
对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整形等处理,以提高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第3版第10章智能传感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演讲人姓名
CATALOGUE
目录
01.
智能传感器概述
总结与展望
03.
智能传感器类型及其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5.
智能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与应用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具体技术要求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具体技术要求

附件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具体技术要求一、传输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基础上,将传感器(模拟量)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所有模拟量传感器至分站的传输必须是数字化,分站连接传感器的接口必须为数字接口。

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数字化,促进智能传感器发展。

(一)智能传感器应具有故障自诊断等功能,当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可将诊断信息实时传输至地面主机,显示故障信息。

故障信息包括:通信故障、供电电压偏低、检测元件故障等。

建议优先采用具有在线标校、即插即用、地址重复提醒功能的智能传感器。

(二)对于非数字化传输的模拟量传感器,如通过转换器进行数字化改造,转换器与传感器必须采用一体化设计或一体化固定。

二、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要求(一)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1.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2.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3.2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4.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2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二)厂家应提供矿用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出具的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抗电磁干扰能力检测报告。

建议优先采用具有更高抗电磁干扰能力的监控系统。

三、采用先进传感技术及装备(一)使用架构简单系统以及低功耗激光传感器、自诊断型传感器,鼓励使用多参数传感器。

1.架构简单:传感器(执行器)至中心站网络层级不应超过 3 层。

建议优先使用传感器至中心站网络层级为2层的架构。

2.系统主要受控元部件及关联设备表中应包含激光、红外、无线、多参数传感器,或提供设备联检报告。

(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工作面、回风巷,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中,应安装使用低功耗激光甲烷传感器。

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隅角、工作面、回风巷,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中,采区回风巷,总回风巷应安装使用全量程激光甲烷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技术考核试卷

智能传感器技术考核试卷
A.蓝牙
B. Wi-Fi
C. 5G
D.光纤
8.以下哪种传感器通常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中?( )
A. PM2.5传感器
B.心率传感器
C.水位传感器
D.轮速传感器
9.在智能传感器中,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制造敏感元件?( )
A.金属
B.陶瓷
C.高分子材料
D.以上都正确
10.下列哪种传感器属于无源传感器?( )
智能传感器技术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智能传感器技术的核心是什么?( )
9.智能传感器可以采用以下哪些方式来进行能量供应?( )
A.电池供电
B.太阳能供电
C.环境能量收集
D.外部电源供电
10.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智能传感器的数据传输?( )
A. Wi-Fi
B.蓝牙
C. ZigBee
D. LoRa
11.智能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包括哪些?( )
A.监测空气质量
B.监测水质
16. ABCD
17. ABC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信号处理器
2. MEMS
3.采集、处理
4. ZigBee
5.灵敏度
6.制造
7.自诊断
8.网关
9.健康状况、生理参数
10.精度、可靠性
四、判断题
1. ×

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考核试卷

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考核试卷
2.执行器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动作。电动执行器响应快、精度高,但成本较高;气动执行器成本低、速度快,但精度较低;液压执行器力量大,但速度慢、成本高。
3.集成优势包括系统简化、响应加快和成本降低。挑战包括数据融合复杂性、能耗管理和系统可靠性。
4.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通过实时监控和精确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如汽车制造中的机器人装配线和电子制造中的自动化检测设备。
D.数据分析
6.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智能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A.环境温度
B.传感器老化
C.电路噪声
D.电源波动
7.智能执行器的性能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指标来评价?()
A.响应时间
B.执行精度
C.可靠性
D.功耗
8.以下哪些是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技术的关键挑战?()
A.数据处理速度
B.能量消耗
C.安全性问题
D.成本控制
D.所有以上类型
5.以下哪种技术不属于智能传感器技术?(网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6.智能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
A.模拟信号
B.数字信号
C.脉冲信号
D.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7.以下哪种场合不适合使用智能传感器?()
A.自动化生产线
B.环境监测
C.医疗诊断
2.执行器的核心部件是__________,它负责将电能转换为__________。
3.在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的通信中,__________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
4.智能传感器通常包含一个__________,用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
5.为了提高智能执行器的控制精度,常采用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技术。

物联网课后习题3

物联网课后习题3

第3章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习题一、术语辨析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选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01)( L )智能传感器(02)(T )数据融合(03)( B )物理传感器(04)( E )生物传感器(05)( M) MEMS (06)( C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07)(N )无线自组网(08)(P )智能尘埃(09)( F )线性度(10)(Y )网络协调器(11)( D )化学传感器(12)(Q )传感器节点(13)(O ) WSN (14)(V ) AP(15)(H )分辨率(16)( A )传感器(17)(R )汇聚节点(18)(X ) ZigBee(19)( W) LR-WPAN (20)(I )迟滞A.由敏感和转换元件组成,能将被测量按一定规律变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设备。

B.能利用力、热、声、光、电等物理效应将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C.利用光纤作为敏感元件和传输介质,探测出沿光纤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应变的变化。

D.能利用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将被测信号微小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或设备。

E.由生物敏感元件和信号传导器组成的器件或设备。

F.传感器实际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G.传感器在稳态工作情况下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的比值。

(传感器的灵敏度)H.传感器对于被测量微小变化的感知能力。

I.传感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向变化与相反方向变化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

J.传感器所能测量的最小输入量与最大输入量之间的范围。

(测量范围)K.传感器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精度)L.集成传感器与微处理器,据有环境感知、数据处理、智能控制与通信功能的设备。

M.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与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

N.自组织、对等、多跳、无线移动网络。

O.将无线自组网与传感器技术结合起来的网络系统。

P.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在WSN研究中早期最有影响的项目。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摘要:当前,电子技术受到了国内汽车行业的广泛重视,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参考标准之一,电子传感器是汽车电子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是传感器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中发展,传统的传感器无法及时获得外部的数据信息,也无法预测外界环境的干扰。

在此背景下,智能传感器技术替代了传统的传感器技术,让现代汽车使用性能得到了提高,表现出明显的智能化特征,合理开发智能传感器技术,将能大大提高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因此要对现代汽车电子技术中的智能传感器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传感器技术;汽车;应用1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是一种具有信息处理功能的传感器。

它主要是由微处理器驱动的传感器和仪表组件。

具有通信和车载诊断功能。

主要为监控系统或操作员提供相关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智能传感器技术集成了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仪器的功能。

它具有线性和低温度漂移,简化了传感器系统的结构难度。

智能传感器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技术的综合。

它模拟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协调动作,具有信息检测、信息处理、信息记忆和逻辑判断等功能。

与传统传感器技术相比,智能传感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

智能传感器具有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软件可以对传感器输入输出的非线性误差、零位误差、正负编队误差进行校正。

此外,微处理器通过拟合和差分计算的方法弥补了测试信号的非线性和漂移,从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

智能传感器技术具有自诊断功能。

一旦接通电源,系统将立即进行自检。

通过自诊断,可以判断智能传感器设备部件是否存在故障,并根据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行在线修正,从而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保证传感器系统的良好稳定性。

第三,价格便宜。

在相同精度要求下,智能传感器和普通传感器的价格更低。

目前的智能传感器大多采用单片机。

国产单片机的价格从几美分到几十美元不等,非常便宜。

第四,综合发展。

智能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硬件考核试卷

智能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硬件考核试卷
A.自我诊断能力
B.抗干扰能力强
C.高度集成化
D.只能输出模拟信号
2.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智能传感器的数据传输?()
A. Wi-Fi
B. Bluetooth
C. Ethernet
D.串行通信
3.常见的数据采集卡功能有哪些?()
A.信号放大
B.信号滤波
C.模数转换
D.数据处理
4.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智能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五、案例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智能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哪些?()
A.信号放大
B.信号滤波
C.信号调制
D.信号解调
13.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如何定义分辨率?()
A.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变化量
B.传感器能够承受的最大信号量
C.传感器的线性范围
D.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14.以下哪一项不是数据采集卡的功能?()
A.信号放大
B.信号滤波
C.数据存储
D.数据分析
15.在智能传感器网络中,哪种拓扑结构适用于大量节点且节点位置不固定的场合?()
A.环境温度
B.传感器老化
C.电源波动
D.信号传输距离
5.在数据采集系统中,以下哪些是噪声的来源?()
A.外部电磁干扰
B.传感器本身的热噪声
C.信号传输线路的反射
D.电源噪声
6.以下哪些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

智能传感器知识大全

智能传感器知识大全

传统传感器的硬件补偿
准确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传感器要素;
智能传感器的功能是通过模拟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协调动作,结合长期以来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实际经验而提出来的。

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智能单元,它的出现对原来硬件性能苛刻要求
“智能传感器的优势,”GE Fanuc自动化公司控制器产品经理Bill Black说,“是能
电子自动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与进步促使传感器技术、特别是集成智能传感器技术日趋活跃发展,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外一些著名的公司和高等院校正在大力开展有关集成智能传感器的研制,国内一些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所以及公司也积极跟进,集成智能传感器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国产智能传感器逐渐在智能传感器领域迈开步伐,西安中星测控生产的PT600系列传感器,采用国际上一流传感器芯体、变送器专用集成电路和配件,运用军工产品的生产线和工艺,精度高,稳定性好,成本低,采用高性能微控制器(MCU),同时具备数字和模拟两种输出方式,同时针对用户的特定需求(如组网式测量,自定义通讯协议),均可在原产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周期极短,为用户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矿山、机械、大坝、地质、水文等行业中测量各种气体和流体的压力、压差、流量和流体的高度和重量。

传感器自诊断的原理

传感器自诊断的原理

传感器自诊断的原理一、引言在当今的智能化时代,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设备,再到智能家居。

为了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传感器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中,传感器自诊断功能成为了保障其可靠性的关键。

本文将深入探讨传感器自诊断的原理,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传感器自诊断的原理传感器自诊断的原理基于对自身性能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评估。

通过集成在传感器中的诊断系统,可实时监测传感器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湿度等,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具体而言,传感器自诊断的工作流程如下:1.数据采集:传感器自诊断系统首先通过内部的传感器元件,实时采集与设备性能相关的数据,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2.数据分析:采集的数据随后被传输至内置的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进行分析。

通过与预设的阈值或标准进行比较,诊断系统可初步判断传感器的性能状态。

3.故障检测:基于预设的故障检测算法,诊断系统能够在早期阶段识别出潜在的故障或异常。

这些算法通常基于对设备性能的历史数据和模式识别技术,能够预测潜在的故障或失效。

4.故障隔离:一旦检测到故障,诊断系统将启动相应的机制,将故障部分隔离,以防止对整个系统造成更大的影响。

这有助于保持设备的其余部分继续运行,降低停机时间。

5.预警与通知:诊断系统通过内部通讯接口,将故障信息上传至主控制系统或监控中心。

通过声、光或其他形式的预警,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得知传感器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6.自我修复:部分先进的传感器还具备自我修复功能。

当检测到轻微故障时,系统会自动执行修复指令,如重置参数或修复软件错误。

以智能压力传感器的自诊断为例,当传感器检测到所处环境的压力超过预设范围时,其自诊断系统会立即启动。

首先进行内部数据分析,判断是否为误报或真实故障。

若是真实故障,则会触发预警通知操作人员,并自动调整传感器的参数以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

若调整无效,则将故障部分隔离,保证整体设备的正常运行。

2024版智能传感器与传感器系统

2024版智能传感器与传感器系统

传感器性能指标
灵敏度
指输出量的增量与相应的输入量增量之比,用 S表示,为无量纲的量。
01
线性度
指传感器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 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03
重复性
指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 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
致的程度。
05
02
分辨率
指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的输入量变化值, 即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06
CATALOGUE
智能传感器发展趋势与挑战
微型化与集成化发展趋势
01
微型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传感器的体积不断缩小,实现了微型化,
使得智能传感器可以应用于更多微小空间和复杂环境中。
02 03
集成化
智能传感器将传统的传感器与微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电路等集成在一 起,实现了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提高了传感 器的智能化程度。
04
CATALOGUE
典型智能传感器介绍及应用
温度智能传感器
工作原理
利用物质随温度变化而变 化的特性,将温度转换为 可测量的电信号。
种类
热电阻、热电偶、集成温 度传感器等。
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控制、 医疗设备、智能家居等。
压力智能传感器
工作原理
通过感受压力变化,将压力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 号。
种类
浮球式、超声波式、雷达式等。
应用领域
仓储管理、液位控制、自动化生 产线、智能农业等。
0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ATALOGUE
智能传感器在物联网中应用
物联网概述及体系结构
物联网定义

智能传感器功能与特点

智能传感器功能与特点

智能传感器功能与特点1.智能传感器功能智能传感器的功能是通过模拟人的感官和大脑的协调动作,结合长期以来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实际经验而提出来的。

智能传感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智能单元,它的出现对硬件性能苛刻要求有所减轻,而靠软件帮助可以使传感器的性能大幅度提高。

(1)信息存储和传输随着全智能集散控制系统(SmartDistributedSystem)的飞速发展,对智能单元要求具备通信功能,用通信网络以数字形式进行双向通信,这也是智能传感器的关键标志之一。

智能传感器通过测试数据传输或接收指令来实现各项功能,如增益的设置、补偿参数的设置、内检参数的设置、测试数据的输出等。

(2)自补偿和计算功能多年来从事传感器研制的工程技术人员一直为传感器的温度漂移和输出非线性作大量的补偿工作,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智能传感器的自补偿和计算功能为传感器的温度漂移和非线性补偿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样,放宽了传感器加工精密度的要求,只要能保证传感器的重复性好,利用微处理器对测试的信号进行软件计算,采用多次拟合和差值计算的方法对漂移和非线性进行补偿,就能获得较精确的测量结果。

(3)自检、自校、自诊断功能普通传感器需要定期检验和标定,以保证在正常使用时足够的准确度,这些工作一般要求将传感器从使用现场拆卸送到实验室或检验部门进行。

在线测量传感器出现异常则不能及时诊断,采用智能传感器情况则大有改观,首先自诊断功能在电源接通时进行自检,诊断测试以确定组件有无故障。

其次根据使用时间可以在线进行校正,微处理器利用存储在EPROM内的计量特性数据进行对比校对。

(4)复合敏感功能我们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常见的信号有声、光、电、热、力、化学等。

敏感元件测量一般通过两种方式:直接和间接测量。

而智能传感器具有复合功能,能够同时测量多种物理量和化学量,给出能够较全面地反映物质运动规律的信息。

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制的复合液体传感器,可同时测量介质的温度、流速、压力和密度。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试题--绪 论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试题--绪  论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0分)1.智能网联汽车通过先进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并检测汽车行驶状态,进行静态、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并结合高精度地图,进行系统的计算后预知危险,这些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以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作为系统的输人信息,传感器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安全性,通常我们将其称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简称( B )。

A.ADSB.ADASC.AEBD.ACC2.智能网联汽车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需要使用传感器感知汽车运行环境,从而预知危险。

系统用于感知环境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超声波、夜视传感器和V2X(即车与车、外界的信息交换),这些传感器我们将它称之为( B )。

A.计算平台B.智能传感器C.底盘线控系统D.以上都不是3.超声波雷达采用超声波探测物体的距离。

超声波属于声波,传播速度慢。

因此,超声波雷达探测距离较短,通常它的探测距离小于( A )。

A.10mB.50mC.100mD.150m4.视觉传感器是指:利用( D )元件和成像装置获取外部环境图像信息的仪器,通常用图像分辨率来描述视觉传感器的性能。

A.磁力学B.机械学C.化学D.光学5.目视觉传感器采用( C ),通过计算左右摄像头获取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获取视觉场景中的真实信息。

A.基于机器学习原理B.基于自适应学习原理C.基于视差的三角测距原理D.基于神经网络二、多选题(每题6分,共30分)1.智能传感器有很多的种类,不同传感器拥有不同的特性,能够应用到不同的ADAS场景,现阶段常见的智能传感器有( A、B、C、D )。

A.超声波雷达B.毫米波雷达C.组合导航D.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2.根据超声波雷达在汽车上使用功能的不同,超声波雷达的安装位置也有所不同,它通常安装在车辆的( B、C、D )。

A.车顶B.前方C.后方D.两侧3.各个国家允许在汽车上使用的毫米波雷达的频率有所不同,有( A、B、C、D )。

智能测量技术及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智能测量技术及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15.以下哪些技术是智能制造中的关键技术?()
A.机器人技术
B. 3D打印技术
C.物联网技术
D.大数据技术
16.智能测量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以下哪些方面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A.在线监测
B.实时反馈
C.精准控制
D.品质追溯
17.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智能测量技术中的数据融合?()
A.卡尔曼滤波
B.神经网络
A.人工智能技术
B.机器人技术
C.传感器技术
D.通信技术
11.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智能测量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
A.数据挖掘
B.机器学习
C.信号处理
D.光谱分析
12.在智能测量技术中,以下哪种传感器主要用于非接触式测量?()
A.电容传感器
B.电阻传感器
C.感应传感器
D.超声波传感器
13.智能测量技术中,以下哪种技术主要用于提高测量速度?()
15. ABCD
16. ABCD
17. ABC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信息技术
2.数据采集
3.微机电系统(MEMS)
4.自动化
5.冗余设计
6.互联网
7.智能化
8.转换
9.数据挖掘
10.生产过程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A.减少废品率
B.优化能源使用
C.减少人工干预
D.提高材料利用率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智能测量技术是集成了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________技术的一种综合性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智能传感器在线自诊断、自修复胡学海、古天祥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摘要: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智能传感器在线诊断、在线修复的原理、方案,及软、硬件实现方法,对利用生物结构来提高电子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初步尝试。

本文的成果适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智能传感器系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字:智能传感器、在线自诊断、自修复、神经网络模型、触突、阈值The Intelligent Sensor’s check and repair on line Which based on Nervous ModelHu Xue Hai 、Gu Tian XiangAbstract:In this paper , it is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principle of Intelligent Sensor’s check and repair on line which based on nervous model and it’s structure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 The way to improve reliability by natural structure is tried . The way suits for the Intelligent Sensor . Key words:intelligent sensor, check and repair on line , nervous model , conjunction , limit value 中图分类号:TP212.61引言进入信息时代后,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各国蓬勃的展开。

作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的传感器技术也同样面临着这个挑战。

内置MCU系统,可自动对输出进行线性化、标度变换、数字滤波、数字补偿,即提高测量精度,又能补偿受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因素影响的智能传感器成为了当今传感器技术发展和研究的主流和前沿。

但由于内部结构更加复杂,特别是系统全部基于内置MCU系统的正常运行,不可避免的降低了传感器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可靠性,就必须对传感器内置的MCU系统进行在线监控,这也就成为了智能传感器研究的重要课题。

2基本原理智能传感器使用内置的MCU系统作为系统控制核心。

由于MCU系统较易受电磁干扰而发生系统程序“跑飞”,或内存单元数据突然改变现象,这种故障是随机发生的,且和运行环境有关,难于检测、排除。

传统方法采用电压比较器对电源监控,采用“看门狗”对程序监控,存在的缺陷主要有:测试故障覆盖率低、难以检测变周期运行系统、测试时间太长,并可能因此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故障处理智能度差,无法进行过程重入,从而无法实现在线故障排除。

我们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实现了MCU系统的智能在线监控和在线故障排除,从而极大的提高智能传感器的可靠性和运行平稳性。

2.1 神经网络模型最简单的神经元生物模型如图1所示。

它是由传递神经反应的触突,细胞核组成。

如果有一个信号传到触突,触突先对信号的特点进行衡量,当刺激信号的权重和大于这个神经细胞的阈值则这个神经细胞被激发,反之则未被激发。

2.2 神经网络自诊断原理仿造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模仿大脑中的神经元结构把系统的软硬件划分为由A/D变换、数字滤波、线性化处理、标度变换、数字补偿,通讯等功能构成的神经元。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核、传递触突、阈值衡量触突组成。

将这些简单的、彼此之间高度连接的处理单元组成神经网络。

本文采用阈值型神经元模型,系统运行时,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的兴奋度对应的计算公式为公式(1):a n=U(|△n|-|T n-S n|)(1)式中:a n: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的兴奋度,a n =1运行正常,a n =0运行故障|△n |: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无故障运行时的最大误差时间的理论值T n: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运行时间的实际值S n: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运行时间的理论值2.3 神经网络自修复原理如前所述可得,当a n =1时,神经元运行正常,传递触突输出激发信息X i=1,表明需激发神经元i,阈值衡量触突的输出Y对应的计算公式为公式(2):Y=U(m∑W ji a n X i-θ)(2)式中:W ji:神经元j与神经元i的互联权重θ:衡量阈值,a n: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的兴奋度X i:传递触突输出激发信息当Y=1时,神经元i被激发,保存系统现状态,进入神经元i的细胞核程序。

当a n =0时,神经元运行故障,当Y=0时,激发失败,系统回到第N次神经元激发前的状态,并重新激发该神经元,如果连续失败3次,系统中止运行,并输出故障信号。

2.4 神经元网络的自学习由于双CPU结构的时间基准之间有一定差异,且使用中由于温度、湿度、使用时间的影响,时间基准会发生频率漂移,从而使误差时间△较难确定,造成系统在线自诊断失效,我们可以让该神经元网络结合蚁群算法,进行定期的自学习,把结果存入知识库,就能有效且快速的确定误差时间△i库。

由于误差时间△近似服从高斯分布,即:P△=EXP(-△i2/(2σ2))/(σ*(2∏)1/2)(3)式中: P△:概率密度;△i:第i个神经元的误差时间;σ:标准差对于第i个神经元,第N次学习,误差时间△ni的计算公式为公式4|△ni |=( 3m∑|T ni-S ni|/m+Q△ni-1)/(1+Q)(4)j=1j=1式中: Q: 遗忘速度,取值0—1;m取50|△ni |:第i个神经元,第N次学习无故障运行时的最大误差时间的理论值T n: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运行时间的实际值S n:第N次激发的神经元运行时间的理论值这样,通过观察神经网络中被激发的神经元和将被激发神经元的触突连接、激发关系可以判断运行过程是否正常,实现在线监控;通过对故障神经元的重激发和重入,实现系统的在线故障排除。

通过对环境的自学习而实现本神经网络的在线监控参数△ni可随着环境的变化自调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可靠性。

3在线自诊断的实现方法3.1 硬件设计为提高系统监控的可靠性,克服系统本身受干扰而瘫痪,系统采用双CPU 结构。

硬件结构如图2。

图2 硬件结构图考虑到可靠性高、综合成本低、精度高、调试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结构简单,选用一片ADI公司的ADuC812高精度数据采集片上系统芯片作主系统实现A/D、D/A、单片机系统的全部功能。

ADuC812包含8通道12-bit SAR A/D,无噪声≥14位,速度10KHz;2通道12位D/A,速度15uS;8KE2PROM程序存储器;640字节Flash ROM 数据存储器;工业标准8052核;精密基准电压源;时钟频率最高16MHz。

考虑到价格便宜,可靠性高,体积小,采用89C2051作为实时监控主系统。

89C2051包含2KE2PROM程序存储器;时钟频率最高20MHz;20脚芯片。

采用IMP690A芯片作为硬件监控,它能为单片机提供可靠的上电、掉电复位低电压早期报警,“看门狗”及后备电池管理、写保护等功能,同时还具有抗高温及短路保护功能,能极大的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的可靠性。

3.2神经元结构的在线自检测程序实现神经元结构的在线自检测程序程序流程如图3,主系统监控系统图3 神经元结构的在线自检测程序流程图4监控系统性能分析4.1 故障覆盖率MCU系统受电磁干扰而发生故障主要有系统程序“跑飞”、部分寄存器改变两种。

传统方法采用电压比较器对电源监控,采用“看门狗”对程序监控,只能检测出系统飞死故障,当发生程序出现“跑飞”时,由于“跑飞”到任意标号的概率是相同的,而MCU系统平均一条指令占2字节,故程序跳过一段程序,正好进入另一条指令的概率为50%。

故障检测率低于50%,且不能检测出发生部分寄存器改变的故障。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由于“跑飞”到任意标号的概率是相同的,而△n一般小于10字节指令的运行时间,故障检出率的计算公式为公式(5)P W=1-10/M (4)式中: M: 存储空间,本系统为8K所以,本系统故障检出率大于99%,同时,由于系统不断对比关键寄存器值,能及时发现部分寄存器改变的故障。

4.2 故障检出时间本方案的故障检出时间小于单个神经元细胞的运行时间,可以检测变周期运行系统所以在对外状态发生改变之前总可以检出故障,不会出现检出时间太长,并因此而引起连锁反应,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而传统方案由于检出时间不可变,“看门狗”的定时总要大于程序最长运行时间,无法克服这一缺点。

4.3故障误检及在线故障修复由于本方案采用神经元网络的自学习算法,可有效克服系统时间基准会发生频率漂移产生的故障误检,误判概率≤0.3%,同时,采用神经元网络的重入技术,不但可实现系统的在线故障修复,同时可克服故障误检出现的系统故障。

本方案把系统分成许多神经元模块,利于逻辑编程和结构化设计,是一种提高程序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的好方法。

当然,这种方法要求衡量阈值触突程序的运行时间远小于细胞核程序的运行时间,所以只适用对速度要求不高的智能传感器系统。

5小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智能传感器在线诊断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适用于对速度要求不高的智能传感器系统,对于该类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杨汝清.智能控制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01;118~1212. 刘迎春、叶湘滨.现代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01;234~240.3. 王福瑞.单片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1999.03;58~68作者简介胡学海:男,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成都飞机研究所,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仪器仪表网络化,智能传感器;古天祥:男,电子科技大学,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仪器仪表网络化,自动测试系统。

通讯地址:邮编:610041 394信箱13分箱成都飞机研究所13室胡学海(收)通讯电话:T:8902517387412932 胡学海E-mail happerren@尊敬的编辑同志:我们对传感器智能化进行了两年的研究,设计了一种智能热式流量传感器,并将我们的成果总结成文,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给予指正。

由于时间所限,本文仅是一个草稿,还会进行进一步修改。

谢谢祝春节快乐胡学海2003.0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