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第五章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及案例分析
蒙氏感官教育PPT课件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她认为,感觉教育的实施 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她提倡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 习,使幼儿在感官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去进行自由的选择、独立操作、 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所以,在蒙氏的教育教具中都设有专 门的错误控制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按照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 育”。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这样“做”是让孩子聪明、精灵的基本方法。父母亲要有计划地去做,有耐性有恒 心地去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更应知道,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容易集 中心智,所以也就越要讲求方法,才会收到效果。但,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 有厌烦的感觉。以上所说,是感官教育,由物体性质的直接认知到“量”和“比较 观察”的间接培养,是要从一岁到四岁都要下功夫的。 至于感官认知,学习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进行: 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先由物体──名称) 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亲用 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幼儿说:“这是红圆形的糖果盒。”反复地说到你觉得你的孩 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合为止。
家庭中感官训练的着眼
父母对幼儿在家里实施感官教育,除了达成前述的“目的”以外,还要有四个 着眼:(1)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认知习惯”,不要稻栗不分,“马马虎虎”。 (2)“循干追根”,要有系统,不要杂乱无章。(3)是简单明了,不要复杂。(4) 是配合学校,除了“衔接”外也要“延深”。如此才能不只仅使“耳聪目明”, 更能养成不断增进感官敏锐,精确的观察能力,也会同时培养了条理分明的认 知习性。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最新版)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活动案例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活动案例》(最新版)前言人类透过感受器接受信息、由神经通道将信息传入大脑再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部分处理信息,最后透过各个关节肌肉反馈信息。
而在著名的脑神经学家斯蒂芬・体斯提出的人体器官重要性比例图中,人类各大器官灵敏度在身体中所占的比例说明,人体感官通道的发达程度对于人类的意义。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儿童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也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创建“儿童之家”,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学,效果惊人,随之在欧洲引起了轰动。
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以感官教具的三种操作方式(配对、排序、分类)为基础,协助幼儿进行分析和综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幼儿掌握事物的本质,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
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
正文内容第一节视觉教育一、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视觉能力亚里士多德曾阐述到,不光是我们干活的时候,就是休闲的时候,我们也偏爱视觉,而不太喜爱运用其他感官。
其原因是,视觉让我们看清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视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很大的作用,对成人来说,外界事物有60%-80%是通过眼睛来认识的。
对于幼儿来说,它的作用更大。
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即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当的生理基础。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视觉基本过程。
因此视觉的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就可以开始了。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年代,运用视觉的通讯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生在我们星球上(甚至包括太空)任何一个地方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卫星传送的图像很快地为人所见。
为此,对幼儿进行视觉教育,可以使他们将来面对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不至于手忙脚乱。
视觉教育的总目标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属性、颜色和用途的辨别、认同和区分。
蒙台梭利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强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的天性,通过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引导儿童自主学习和探索。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的蒙台梭利教学实践案例,展示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大班,共有30名幼儿。
班级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语言、数学、感官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教师决定尝试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教学。
2.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通过蒙台梭利教具,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语言、数学、感官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3)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3. 教学过程(1)日常生活教育日常生活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日常生活环境,包括穿衣服、整理床铺、洗手、吃饭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案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一套穿衣服的教具,包括衣服、扣子、扣眼等。
教师先示范如何穿衣服,然后引导幼儿自主尝试。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耐心指导,让幼儿掌握正确的穿衣方法。
(2)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为幼儿创设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包括故事、诗歌、歌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朗诵诗歌、唱歌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教师为幼儿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道理。
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故事中的诗句,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数学教育数学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一系列数学教具,如数棒、数字卡片、几何图形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操作教具,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一套数棒,引导幼儿按照顺序摆放数棒,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
蒙台梭利教育法_第五章
名称练习时使用的词汇:圆柱体A,高的、低的;圆柱体B,粗的、细的;圆柱体C,大的、 小的或粗而高的、细而低的;圆柱体D,粗而低的、细而高的。下面以圆柱体A为例。
①引导幼儿将10个圆柱体呈水平序列由高到低进行排列。 ②命名。拿出左右两端的圆柱体并命名:“这个是高的”“这个是低的”。 ③辨别。引导幼儿进行指认:“哪个是高的”“哪个是低的”。 ④发音。引导幼儿发音:“这个是高的还是低的”。 依次对10个圆柱体进行对比并进行名称练习。最后,引导幼儿发现“最高的”和“最低的” 圆柱体。
单元五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五)彩色圆柱体 直接目的:帮助幼儿再次认识大小概念。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能力、控制力、专注力及观察力。 教具准备:彩色圆柱体分蓝、红、黄、绿4种颜色,形状和尺寸均与插座圆柱体组
完全相同,只是少了握柄及有圆穴的插座。每种颜色各有10个圆柱体,放在同色盖子的 木盒中。第一盒为蓝色(尺寸与圆柱体A相同);第二盒为红色(尺寸与圆柱体B相同); 第三为黄色(尺寸与圆柱体C相同);第四盒为绿色(尺寸与圆柱体D相同)。
【微课视频】
单元五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基本操作1:配对练习(用 圆柱体B进行以圆柱找穴的练习)
练习完圆柱体B后,请幼儿做圆 柱体C、D、A的练习,由易到难 的顺序是B—C—D—A。
单元五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延伸活动
(1)用指示棒任意指一个圆穴,找出与 圆穴相合的圆柱体。
(2)进行圆柱体的组合练习,同时使用 两组圆柱体,或者同时使用3组圆柱体、4组圆 柱体。
单元五 蒙台梭圆柱体水平序列练习
圆柱体垂直积高练习
单元五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基本操作2:配对练习
(1)圆柱体与图片的配对练习。
新编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和案例分析
(二)触觉教育 1.皮肤觉 教育幼儿认识物旳粗细、质感。 详细阐明:使用旳教具有触觉板,教育幼儿感觉粗、滑分级旳不同。 布盒教育幼儿辩别布旳种类、花纹和质感。 2.温度感觉 教导幼儿认识物旳热温冷或冰。 详细阐明:温觉瓶教导幼儿对热、温、冷水旳辨别。温觉板,教育幼 儿物体本身予以旳温、冰、凉等温度旳差别。
案例解析:教具旳变化极易引起幼儿旳爱好,幼儿在教具旳不断变化 中找出操作上旳乐趣。幼儿在好像旳推倒再建旳过程中,操作动作更 娴熟,发明力逐渐发展,同步在跪下、起立旳搭建过程中,大肌肉也 得到锻炼。
案例解析:教师不应该只是满足与幼儿操作几次后就会说“这是光滑 旳。这是粗糙旳。”还应该注意幼儿自发旳在环境中旳探究,引导幼 儿在环境中寻找新感觉。蒙眼练习是幼儿比较乐意操作旳,这么能更 加好旳辨别感觉旳区别,经常这么练习后,幼儿就能够掌握生活中粗 细旳变化了。
1.构成三角形之长方形盒1 2.构成三角形之长方形盒2 3.构成三角形之三角形盒 4.构成三角形之大六边形盒 5.构成三角形之小六边形盒
1.触觉命名练习 2.触觉板排序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配对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排序练习 配对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排序练习 配对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排序练习 配对练习
(一)孤立性 (二)错误控制 (三)美观 (四)序列性 (五)由简朴到复杂 (六)尺寸
基本练习措施为:
1.配对
在插座圆柱体中,每一种圆柱有且仅有一种与之完全相合旳圆穴,这 里旳配对即“将圆柱插入圆穴”或“以圆穴找圆柱”旳操作。
2.序列
四组圆柱体旳高度、直径按一定规律具有渐次性变化旳趋势。这里旳 序列操作,即比较、辨别插座圆柱体旳高度或(与)直径,根据顺序 拟定阶段。
(最新版)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活动案例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活动案例》(最新版)前言人类透过感受器接受信息、由神经通道将信息传入大脑再在大脑皮层感觉中枢部分处理信息,最后透过各个关节肌肉反馈信息。
而在著名的脑神经学家斯蒂芬・体斯提出的人体器官重要性比例图中,人类各大器官灵敏度在身体中所占的比例说明,人体感官通道的发达程度对于人类的意义。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儿童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也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创建“儿童之家”,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教学,效果惊人,随之在欧洲引起了轰动。
蒙台梭利以发展儿童各种感觉能力为出发点,以感官教具的三种操作方式(配对、排序、分类)为基础,协助幼儿进行分析和综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幼儿掌握事物的本质,把感官教育分为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五种感觉教育。
通过这些感觉训练,使幼儿成为更加敏锐的观察者,增进和发展他们的一般感觉能力,使之处于更令人满意的状态。
正文内容第一节视觉教育一、辨别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视觉能力亚里士多德曾阐述到,不光是我们干活的时候,就是休闲的时候,我们也偏爱视觉,而不太喜爱运用其他感官。
其原因是,视觉让我们看清了各种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视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很大的作用,对成人来说,外界事物有60%-80%是通过眼睛来认识的。
对于幼儿来说,它的作用更大。
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在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即已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当的生理基础。
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获得了视觉基本过程。
因此视觉的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就可以开始了。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年代,运用视觉的通讯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生在我们星球上(甚至包括太空)任何一个地方的事情都可以通过卫星传送的图像很快地为人所见。
为此,对幼儿进行视觉教育,可以使他们将来面对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不至于手忙脚乱。
视觉教育的总目标是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属性、颜色和用途的辨别、认同和区分。
蒙氏教案(精选5篇
蒙氏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教学法》第五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感官教育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触觉板的运用。
重点探讨触觉板的教学理念、操作方法以及其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触觉板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他们的触觉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板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教学重点:触觉板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触觉板、相关教材、教学PPT。
2. 学具:学生用触觉板、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触觉板,引导学生思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享生活中的触觉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触觉板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理念以及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触觉板展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学生跟随教师操作,学习触觉板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操作触觉板,进行观察、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交流操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触觉板的基本操作方法2. 触觉板在儿童感官发展中的作用3. 学生观察、记录的要点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观察日记内容应包括触觉体验的描述、感受以及与触觉板操作的联系等。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以触觉板为主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答案示例: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环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优点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感官教育方法,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全面提高学生的感官能力。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
一、教案概述《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教案教学对象:幼儿园教师、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 掌握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技巧。
3. 能够运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指导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2. 蒙台梭利教学方法3. 蒙台梭利环境布置4. 蒙台梭利教学实践5. 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践材料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实践报告二、第一章: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的生平及其教育理念的形成。
2. 掌握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的生平介绍3.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观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三、第二章:蒙台梭利教学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
2. 学会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基本原则2. 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3. 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优势与挑战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四、第三章:蒙台梭利环境布置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环境布置的原则。
2. 学会布置符合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教室环境。
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环境布置的原则3. 蒙台梭利教具的选择与摆放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实践材料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实践报告五、第四章:蒙台梭利教学实践教学目标:1. 掌握蒙台梭利教学实践的基本步骤。
2. 学会运用蒙台梭利教学实践指导幼儿学习。
教学内容:1. 蒙台梭利教学实践的基本步骤2. 蒙台梭利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3. 蒙台梭利教学实践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六、第五章: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旨在通过感觉训练,帮助儿童发展感知能力,培养其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
本文将以一个具体案例,展示蒙台梭利感觉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二、案例介绍小华,男,6岁,就读于某幼儿园大班。
小华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家长反映,小华在家也经常出现上述问题。
经过观察,教师发现小华在感觉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触觉:小华对物体的质地、形状、大小等感知能力较弱,难以准确判断。
2. 听觉:小华对声音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混淆相似的音。
3. 视觉:小华对颜色、形状等视觉信息的感知能力不足,难以准确识别。
4. 味觉和嗅觉:小华对食物的味道和气味的感知能力较弱,难以分辨。
针对小华的情况,教师决定采用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方法,帮助他提高感知能力。
三、实施过程1. 触觉训练教师为小华准备了不同质地、形状、大小的教具,如沙子、水、棉花、木块等。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华用手触摸这些教具,感受它们的质地、形状、大小等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问:“这个是什么?它的质地是什么?是软的还是硬的?”通过不断提问和引导,帮助小华提高触觉感知能力。
2. 听觉训练教师为小华准备了各种声音的录音,如动物叫声、音乐、自然声音等。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华仔细聆听,辨别不同的声音。
例如,教师可以问:“这个声音像什么?你能找到它的来源吗?”通过不断训练,提高小华的听觉感知能力。
3. 视觉训练教师为小华准备了不同颜色、形状的卡片,如红色、蓝色、圆形、方形等。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华观察这些卡片,辨别它们的颜色、形状等特征。
例如,教师可以问:“这个卡片是什么颜色?它的形状是什么?”通过不断训练,提高小华的视觉感知能力。
4. 味觉和嗅觉训练教师为小华准备了各种味道和气味的食物,如苹果、香蕉、橘子等。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引导小华品尝这些食物,辨别它们的味道和气味。
例如,教师可以问:“这个食物是什么味道?它的气味如何?”通过不断训练,提高小华的味觉和嗅觉感知能力。
蒙氏感官教育案例味觉(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通过感官教育帮助儿童建立对世界的感知和认知。
在蒙氏教育中,味觉教育是感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味觉体验,培养儿童对食物的辨别能力、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健康的关注。
以下是一个味觉教育的案例,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展示如何运用蒙氏教育法进行味觉体验。
二、案例背景小明,6岁,性格开朗,活泼好动。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对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尝试各种味道。
但在家庭中,家长对小明过于溺爱,导致小明挑食严重,对某些食物存在偏见。
为了帮助小明克服挑食的习惯,提高味觉感知能力,老师决定开展一次味觉教育主题活动。
三、教学目标1. 让小明了解味觉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味觉对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小明对不同食物的辨别能力,使其逐渐克服挑食习惯。
3. 培养小明对生活的热爱,关注健康饮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味道的食物、味觉卡片、味觉测试题、记录表等。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摆放着各种味觉相关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向小明介绍味觉的基本知识,如酸、甜、苦、辣、咸等味道的特点。
同时,展示各种味道的食物图片,激发小明的兴趣。
2. 味觉体验活动(1)酸味体验:老师准备了一些酸味食物,如柠檬、醋等,让小明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老师引导小明观察食物的外观、闻气味、品尝味道,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2)甜味体验:老师准备了一些甜味食物,如糖果、水果等,让小明品尝。
同样,老师引导小明观察食物的外观、闻气味、品尝味道,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3)苦味体验:老师准备了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绿茶等,让小明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老师引导小明克服对苦味的恐惧,感受苦味的独特魅力。
(4)辣味体验:老师准备了一些辣味食物,如辣椒、辣椒酱等,让小明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老师引导小明感受辣味的刺激,了解辣味的来源。
(5)咸味体验:老师准备了一些咸味食物,如盐、咸鱼等,让小明品尝。
蒙氏课程教案2024年最新完整版蒙氏教学法
蒙氏课程教案2024年最新完整版蒙氏教学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蒙台梭利教学法》第五章“感官教育”,详细内容涉及第一节“触觉教育”和第二节“视觉教育”。
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蒙氏教学中感官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特别是触觉和视觉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触觉和视觉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感官教育的价值。
2. 培养学生运用蒙氏教具进行触觉和视觉教育的能力,提高教学实践操作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触觉和视觉教育的方法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感官教育的基本原理,触觉和视觉教具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蒙氏感官教具(包括触觉板、触觉球、彩色积木等)。
2. 学具:学生用触觉和视觉教具、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因触觉和视觉不敏感而导致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感官教育的重要性,阐述触觉和视觉教育的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触觉板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蒙氏教具进行触觉教育。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触觉和视觉教具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感官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感官教育之触觉与视觉2. 板书内容:(1)感官教育的重要性(2)触觉教育的原理和方法(3)视觉教育的原理和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触觉和视觉教育在蒙氏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结合实际操作,谈谈触觉和视觉教具的使用方法。
2. 答案:(1)触觉和视觉教育在蒙氏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们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感知能力、观察力和注意力,为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触觉和视觉教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选择适当的教具,引导儿童进行操作,观察儿童的操作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蒙台梭利亲子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
在亲子教育中,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个蒙台梭利亲子教育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蒙台梭利教育在家庭环境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二、案例描述小明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父母都是上班族,平时工作比较繁忙。
小明的父母意识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以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在家中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学习环境。
1.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小明的父母首先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
他们按照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将学习空间分为几个区域,如阅读区、游戏区、手工区等,每个区域都放置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学习用品。
阅读区:放置了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和故事书,让孩子在阅读中培养兴趣和想象力。
游戏区:摆放了一些益智玩具和游戏,如拼图、积木等,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手工区: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如彩纸、胶水、剪刀等,让孩子发挥创造力,进行手工制作。
2.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在日常生活中,小明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他们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如阅读哪本书、玩哪种游戏等。
同时,父母也会给予孩子适当的引导和帮助,让孩子在探索中学习。
例如,当孩子遇到阅读困难时,父母会耐心地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
这样,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小明的父母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互动。
他们会在每天晚上陪孩子阅读,让孩子讲述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这样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能让孩子学会表达和沟通。
此外,父母还会和孩子一起参与手工制作、户外活动等,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适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小明的父母始终关注孩子的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
《蒙氏感官教育》课件
蒙氏感官教育的目标
培养儿童的感官能力
提高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 力
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 力
促进儿童的情感和社会能 力的发展
PART THREE
蒙氏感官教育的 原则
自我教育原则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自己选 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让孩子通过 感官体验来学习
实践探索:蒙氏感官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活动 等。
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理论研究为实践探索 提供指导,实践探索为理论研究提供素材和验证。
未来发展:蒙氏感官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合,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感谢 您的观看
蒙氏感官教育:由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通过感官训练,促进儿童智力、情感、 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感官训练:通过触摸、观察、倾听、品尝等方式,让儿童直接接触和体验各种事物,从而提 高他们的感知能力。
蒙氏教具:专门设计的教具,如感官箱、触觉板等,用于帮助儿童进行感官训练。
自由选择:在蒙氏教育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活动,教师只是引导者 和观察者。
添加标题
注重个体差异:根据孩子的年龄、兴趣、能力等个体差 异,制定个性化的感官训练方案。
观察与记录的方法
记录: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 来,包括时间、地点、事件、 孩子的反应等。
观察: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 表情、语言等,了解孩子的需 求和兴趣。
分析:根据记录的信息,分析 孩子的需求和兴趣,找出适合
孩子的教育方法。
PART FIVE
蒙氏教育感官区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到蒙氏教育以来,我对感官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蒙氏教育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蒙氏教育中,感官区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以下是我对蒙氏教育感官区的心得体会。
一、感官区的教育价值1. 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蒙氏教育感官区通过丰富的教具,让幼儿在触摸、闻味、听音、观察等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认识世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在感官区,幼儿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操作教具。
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官区教具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和规律性,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学会观察、比较、分析。
这种观察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蒙氏教育强调幼儿的独立性,感官区教具的操作无需成人过多干预,让幼儿在自我探索中成长。
这种独立性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在未来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5. 培养幼儿的秩序感感官区教具的摆放具有规律性,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学会整理、分类。
这种秩序感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感官区的实践体验1. 触觉训练在蒙氏教育感官区,触觉训练教具丰富多样,如触觉板、触觉球等。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不同温度的物体,幼儿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提高触觉敏感度。
2. 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教具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分类教具。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锻炼视觉分辨能力,培养观察能力。
3. 听觉训练听觉训练教具包括不同音高、音色的乐器,如铃铛、沙锤等。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聆听、辨别,提高听觉敏感度,培养音乐素养。
4. 嗅觉训练嗅觉训练教具包括不同香味的物品,如香料、水果等。
幼儿在嗅闻过程中,锻炼嗅觉敏感度,培养对气味的辨别能力。
(完整)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玛丽亚·蒙台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感官教育(感觉训练)在蒙台梭利的教育体系中占最重要的地位,也是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
一、什么叫感官教育所谓的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激传讯给大脑,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感官教育包括了视觉教育、嗅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
感官教育有着独特的方法和原则,感官教育主要以儿童自主为中心,教师加以辅导。
因此,相较于其他教学法,有着显著的特点。
二、感官教育的目的一是生物学的观点。
三到六岁是幼儿感觉形成期,此时若能把握住机会帮助幼儿感官的自然发展,将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的自我教育。
二从社会学的观点来说,因为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所以一般人难以离开社会群居生活而独自生存.那么在幼儿期适当的刺激孩子的感觉,将帮助他容易成为一个敏锐的环境观察者,而且更容易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实际生活。
因此,感官教育的目的将帮助幼儿:1、认识物性2、发展感官知觉3、帮助概念形成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之基础。
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有秩序感的直接目的。
这与日常生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可同步进行,并为写、读、算做准备.三、蒙氏感官教育思想的内容。
1.触觉:帮助幼儿辨别物体的光滑、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长短以及形体。
2。
味觉、嗅觉:通过让儿童去尝、嗅各种物体来提高幼儿的味觉、嗅觉的灵敏性。
3.视觉:让儿童辨别不同大小、颜色、形状、高低、长短的几何物体,提高他们的视觉鉴别度量能力。
4.听觉:对幼儿进行区别声音练习和听觉灵敏度训练以提高幼儿的声音辨别、比较能力;对幼儿进行音乐训练来初步培养他们的审美和鉴别能力。
四、蒙氏感官教育思想的原则1。
谈谈你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结合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对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理解结合本土化教育写一篇文章一、科学选择儿童玩具从总体上看,蒙台梭利的感官教具具有系统性强、功能独立、材质多样、错误控制、重视智力培养等特点,对我国学前儿童玩具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或家长对于儿童玩具的选择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根据蒙台梭利的感官教具理论,我们认为,在儿童玩具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作为教师或家长,要深入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并能敏锐觉察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敏感期,为他们准备适宜的玩具。
二是按照儿童的兴趣爱好选择玩具。
玩具既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不能忽视他们的兴趣和愿望。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对玩具的偏好各不相同。
选择满足儿童需要的玩具,才能真正触及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三是按照不同的形状、材质选择玩具。
学前儿童正处在感官敏感期,不同形状、材质的玩具有利于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让儿童触摸棉、亚麻、丝、皮革等材质,可以提升他们的触觉感知能力。
又如,提供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等不同形状的玩具,可以帮助儿童认识生活周围的儿何形状,发展他们的实体感官。
四是要注意玩具的美感。
造型设计优美、色彩搭配协调的玩具,既能激发儿童操作的兴趣,又能培养他们初步的审美感受能力。
儿童的审美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教师和家长在玩具的选择上也应注意玩具的质感与美感,让儿童在美的熏陶中“工作”和成长。
此外,选择玩具时还应注意安全问题,避免选择含有毒物质、边角尖锐、体积太小等有潜在危险的玩具。
二、正确运用感官训练法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法”以系统的感官教具为依托,通过对儿童视、听、触、味、嗅等感觉的训练,发展和完善他们的感觉功能,增进他们的知识与经验。
对于处在感官敏感期的儿童来说,感官训练非常重要。
前文提及的蒙台梭利运用“示范法”三阶段语言教学法“练习法游戏法”等方法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构图练习
1.圆形橱 2.四边形屉与实心卡片对应练习
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命名练习 2.立体与投影板的配合 *创造性操作练习:
1.立体的相互组合
2.听名辨物
1.构成三角形之长方形盒1 2.构成三角形之长方形盒2 3.构成三角形之三角形盒
4.构成三角形之大六边形盒
5.构成三角形之小六边形盒
以圆柱体及彩色圆柱体教导幼儿辩别高低、胖瘦、大小。
以粉红塔教导幼儿辩识大小。 以棕色梯教育幼儿分辩粗细厚薄。 以长棒教导幼儿认识长短概念。 2.教育物的颜色
具体说明:以色板来教育幼儿学习颜色的种类、深浅。
3.教育物的形状 具体说明: 以几何图形并图橱教育幼儿认识各种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 四边形、多边形、不规则曲线。 以几何学立体组教幼儿认识基础几何学立体。如球体、椭圆体、蛋形 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角体、四角椎体、圆锥体、三角锥 体。 利用绿、黄、灰、蓝、红,教导幼儿组合成更大的三角形、四边形或 多边形的组织与分解。 综合上述特性的应用,教育颜色、长度、面积、体积间的关系。其内 容则以二的三次方的倍数,二项式、三项式来教导分解与组合。
感官教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就是配对、序列、分类。 配对,就是通过视觉的观察和判断之后,从众多量中,找出相同性, 以达到配对关系。这不仅能使幼儿学会一对一对应的关系,也强化了 等于的概念和思考。
序列,就是经由教具本身的特质从大到小、从小到大,从粗到细、从 细到粗依序排列。而其中都有相关性,让幼儿学会辩识大与小的不同。 同时也训练幼儿逻辑思考的能力。 分类,就是从一群物体中寻找出其相异性,然后归纳出相似性。这样 的过程可培养孩子具有思考、分类和归纳的能力。因为这是人类思考 中最简单的逻辑思考元素,因此在分类的过程中将无形的培养孩子思 考观察和判断的能力。
项目二 :利用味觉原理,设计幼儿感知味道的工作,增强幼儿味觉的 敏锐性。 提示: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区角活动,设计情境。 要求: (1)设计情境,通过情境来完成味觉的练习,增强幼儿练习的趣味 性。 (2)提高幼儿味觉的敏锐性,能够分辨出生活中的不同味道。 (3)知道不同器官对自己的不同作用,懂得保护的原理。
(二)触觉教育 1.皮肤觉 教育幼儿认识物的粗细、质感。
具体说明:使用的教具有触觉板,教育幼儿感觉粗、滑分级的不同。 布盒教育幼儿辩别布的种类、花纹和质感。
2.温度感觉
教导幼儿认识物的热温冷或冰。
具体说明:温觉瓶教导幼儿对热、温、冷水的辨别。温觉板,教育幼 儿物体本身给予的温、冰、凉等温度的差异。
(一)孤立性 (二)错误控制 (三)美观
(四)序列性
(五)由简单到复杂 (六)尺寸
基本练习方法为: 1.配对 在插座圆柱体中,每一个圆柱有且仅有一个与之完全相合的圆穴,这 里的配对即“将圆柱插入圆穴”或“以圆穴找圆柱”的操作。 2.序列 四组圆柱体的高度、直径按一定规律具有渐次性变化的趋势。这里的 序列操作,即比较、辨别插座圆柱体的高度或(与)直径,依据顺序 确定阶段。
创造性操作练习方法有:
1.归位练习
在序列操作的基础上,请幼儿闭上眼睛(或戴上眼罩),教师从顺序摆好的队列 中随意取出一个放在儿童面前,将剩下队列整理好,请幼儿睁开眼睛(或摘下眼 罩),找到选出来的那一个原来的位置,并把它放回原处;教师也可将选出来的 一个藏起来,请幼儿指出位置后放回。 2.记忆练习 配对和序列均可通过增大教具间或时间的间距进行伴随记忆的练习,间距越大, 感官练习的困难程度也越大。 3.组合练习 蒙台梭利教具具有双重结构化的特征,某些教具在组内或组间的构造维度上尺寸 相同,教师给幼儿适当提示,启发幼儿自主观察,通过认真思考,利用教具间尺 寸相合的性质,进行相互结合的操作,在插座圆柱体中,可在四组圆柱体的基本 操作结束后,进行二至四组结合的以圆柱找圆穴的配对操作。
插座圆柱体主要有一下几种基本操作: 1.插座圆柱体粗细组的嵌入练习 2.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名称练习
3.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序列练习
*创造性操作活动: 1.配对的创造性操作 2.序列的创造性操作
彩色圆柱体的基本操作练习有: 1.彩色圆柱体高矮组序列练习 2.插座圆柱体与彩色圆柱体的结合练习
*创造性操作活动:
1.棕色梯积高练习
2.记忆练习 3.配对练习 4.与粉红塔混合进行序列和配对的练习 5.日常中练习
基本操作: 顺序排序 记忆练习
三阶段教学长短
1.色板1:认识红、黄、蓝 2.色板2 3.色板3
*创造性操作活动:
1.涂色练习(色板1) 2.给彩虹涂颜色(色板2) 3.识字练习:色板3 4.调色练习
(一)感官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二)感官教育是智能发展的前提 (三)感官教育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四)感官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因人施教的原则 (三)自我教育的原则
(四)操作的顺序性原则
(五)强烈的对比原则 (六)小组或个别教学的原则
(一)视觉教育 1.教育物的大小、粗细、长短、高低、胖瘦 具体说明:
案例解析:教师不应该只是满足与幼儿操作几次后就会说“这是光滑 的。这是粗糙的。”还应该注意幼儿自发的在环境中的探究,引导幼 儿在环境中寻找新感觉。蒙眼练习是幼儿比较愿意操作的,这样能更 好的辨别感觉的区别,经常这样练习后,幼儿就能够掌握生活中粗细 的变化了。
案例解析 :通常在混龄班中,年龄小的孩子可选择色板 1进行三原色 的辨别练习,年龄大的可选择色板2、色板3进行练习,但是也要考虑 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于有颜色分辨能力的幼儿要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 情况,进行有目的地练习。
项目三:利用感官教育原理,设计综合性的操作工作,增强幼儿对感 官教育的理解能力 提示:可以结合幼儿园的区角活动,设计情境。例如,娃娃请客。幼 儿到娃娃家做客,把一块圆形的饼进行等分,把方形的蛋糕进行等分。 饮料说出不同的味道,娃娃家花开的香味等等,使幼儿能够综合运用 感官教育。 要求:
(1)设计情境,通过情境来完成练习,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项目一:利用构成三角形原理,设计等分的操作活动,使幼儿进一步 明确生活中有许多等分的原理。 提示:圆的等分,例如,生活中饼的等分,苹果的等分、方形的等分 等等。
要求:
(1)设计情境,通过情境使幼儿在感受分享的社会性交往中,学习 等分。 (2)结合日常生活中,切切组合,培养幼儿手的操作能力,和手眼 的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
1.触觉命名练习 2.触觉板排序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配对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排序练习
配对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排序练习
配对练习
基本操作: 命名练习 排序练习
配对练习
案例解析:对于幼儿来说,其注意力是不容易分配的,也不容易集中 持久,这是幼儿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如果刺激过多,幼儿反倒是不知 道哪一个重要,对于刺激物没有选择,注意力也分散,不能很好的完 成工作。所以适当的减少刺激反而能够让幼儿安心完成工作,工作能 力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3.压觉 教导幼儿认识物的轻重,所使用的教是重量板,目的是在教导幼儿 辩识重的、轻的。 4.实体认识的感觉 教导幼儿认识物的大小软硬粗滑和形状等,所用的教具有,神秘袋, 让幼儿不靠视觉全由触摸以得知物的属性。
(三)听觉教育 教导幼儿辨别音的强弱、高低、种类(乐音的音色)。 具体说明:其内容有听筒又叫发声筒,用来教导幼儿认识杂音(噪音) 的强弱配对。音感钟让幼儿认识乐音的高低。
(2)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是与感官相联系的。 (3)知道不同的感官对自己的重要,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的各种器 官。
案例解析:幼儿心理发展有一定年龄段的特点,对于感官教具的操作, 幼儿不只是停留在操作的层面,在操作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与现实生 活的情景相比较。同时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事物之间的内在 联系,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解析:教具的变化极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在教具的不断变化 中找出操作上的乐趣。幼儿在仿佛的推倒再建的过程中,操作动作更 娴熟,创造力逐步发展,同时在跪下、起立的搭建过程中,大肌肉也 得到锻炼。
(二)间接目的
1.认识物性 2.发展感官知觉 3.帮助概念形成 4.建立逻辑思考能力之基础 5.培养手眼协调、专心、独立、有秩序感的直接目的
三阶段教学法 第一阶段:命名——本体的认识(先由物体──名称)其目的是在建立实 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 第二阶段:辨别——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实物)。 第三阶段:发音——类似物间的辨别(实物的确认和辨异)
(四)味觉教育 教导幼儿用舌头辨别味觉,以教导幼儿辨别甜、酸、苦、咸等味道。
(五)嗅觉教育 教导幼儿鼻子感觉的教育,教导幼儿辩别香水、辣、咖啡、凉、茶叶 特味道。
(一)直接目的 从生物学角度,0-3岁是儿童感觉的发展期 ,而3-6岁是感觉的形成期,此 时若能把握住机会帮助幼儿感官的自然发展,将同时掌握儿童全面性 自我教育。
【教学目标】 (1)学会操作蒙台梭利感官教具。 (2)掌握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原则、内容。
(3)通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化的蒙台梭利感官教育。
(4)掌握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的的特点。
所谓的感官教育是经由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触觉上的外界刺 激传讯给大脑讯息,再经由大脑传递给感官,使孩子产生知觉,发展 他的观念、思想、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感官教育包括了视觉教 育、嗅觉教育、味觉教育、听觉教育以及触觉教育等五觉教育。
1.同高低、同粗细、同大小的圆柱配对 2.特殊配对 3.用彩色图卡做配对游戏 4.变换方式的序列操作
5.记忆的练习
基本操作: (1)三阶段教学:最大的和最小的。 (2)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搭高。
*创造性操作活动:
1.粉红塔积高练习——造塔 2.记忆练习 3.配对练习
基本操作: 顺序排序 *创造性操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