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方法_(整体阅读)优秀

合集下载

散文阅读策略

散文阅读策略

散文阅读策略散文阅读注重考查与文本知识的衍接,其考查内容都能在文本中寻出影子,考生解答此类型题目时,应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主旨,进行归纳概括,并运用一些技巧进行表达。

1.策略之一:整体阅读文章,把握主旨考试散文阅读题的设置与平时语文教学是一致的,强调事例阅读。

解题时,首先要从整体出发通读全文,辨明是托物言志,还是阐示人生哲理?次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文章的主旨明白了,思路清楚了,才知晓每一段、每一句在整个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主旨是一篇文章的举目之“纲”,其主题思想往往是散文的灵魂所在,抓住了文章的主旨,也就是感受到了文章的沉思深意。

这样考生在答题时不致于偏离原本的文意,不使答案散形离神了。

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形散神聚”,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大意就是抓住了散文的“神”。

2.策略之二:依据题目信息,抓散文的筋骨散文鉴赏是一种整体训练,所以文后的题目不是孤立命制而是相互联系的。

考生读题时一定要整体研读,把各题干之间的暗示信息利用起来,而不应看一道题做一道。

现在的命题趋势是主观性表达简答题增多,但有一点不变的就是题目的设制层层相扣,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逐层加深,这就需要考生在留意试卷题目时予以特别注意。

考生在看到题目时不要急着去做题,在接触题目之前,先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

开头、结尾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同学们应当一字一句重点研读。

另外散文创作往往由形象到概括,由表象到本质,叙述描写是它的血肉,抒情议论是它的筋骨,所以鉴赏分析散文一定要紧紧抓住那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因为它们通常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妨用笔画一画以方便回头寻找。

这样有重点的圈画,便于再读时清晰明了,重点突出,更可节省时间去认真细致地答题。

3.策略之三:依据提供题目,潜心领悟精彩语句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和理解上。

2015 世纪金榜 散文的整体阅读

2015 世纪金榜  散文的整体阅读

• 4.文中既已写了苏轼贬官的例子,又写了戚 继光贬官的例子,两个例子看似重复,请分 析作者为什么这样组织材料。(3分)
• ① 因为苏轼和戚继光是两个朝代的人,选用 不同朝代的例子表现贬官文化历史长久;② 因为苏轼是文官,戚继光是武将,选用不同 身份的官员表现贬官文化涉及的对象广泛。
• 5.文末,作者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 收笔,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4分) • ①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收笔, 在结构上呼应了前文,使文章首尾衔接, 浑然一体;② 以“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 来”收笔,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梅岭深 厚的文化的关注、热爱,想进一步地体悟、 消化;③使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者语录
• 有人说,这是一个平庸的时代,一个物质 的时代,一个愚乐的时代,一个缺乏大师 的时代,可是,我们不能把什么过错都推 给时代。一个人左右不了时代,却可以左 右自己的脸。它可以不漂亮,却不可以没 内容。它可以很丑,却不可以没有个 性。” ——《酷的脸 》
目的
阅读任务
初读
整体把握
中心内容、 中心思想、 线索结构、 表现手法 明确题干要 求、有效答 题区间、揣 摩参悟重要 的句子、段 落
精读
揣摩参悟
(二)审题——提高散文阅读答题 准确率的基础
• • • • • •
• •
1.树立“赋分”意识 4分两条,6分三条;小分值可简洁作答。 2.树立“提示”意识 为了让考生能写出正确答案,出题者在题干设置方面煞费苦 心。“明示”“暗示” 3.树立“意图”意识 命题意图:猜中命题人想考我们什么,就能准确答题,避免 了答非所问。 4.树立“整体”意识 5个问题往往由分而总,由局部到全局的相对完整的测试系统。 命题者常常利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方式将考生对文章的理解逐 层渐进式地引向深入。答题时综合考虑所有题目涉及的文章 区间,考虑5道题目答案在文中的分布,这样便于寻找各题的 联系,在答题时获得重要启示。

散文的阅读题型和方法

散文的阅读题型和方法

主旨概括 文章的主旨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它直接以文章 层意、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 表达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 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概括的内容 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文章写了什么,二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 写。此类题型在高考中常见的提问方式: (1)联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2)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请概括。
第三步,段落取精,分类合并 摄取文章段落的精华和要点,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层 次和行文思路。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 章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 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具体做法是寻找段落中的明显 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段落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 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段意,也要注意。 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关键词 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系,先划分 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成段意。 第四步,运用常用答题模式 本文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 写了„„
解答句段作用题“3步走”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审题要关注三点:①句段位置,②答题方向,③提示或暗示性语言。其中 “答题方向”最重要,如笼统地问有何作用(妙处)或为什么要从××写起, 这是综合问,需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多角度回答。如只问结构上的作用。 则只需从结构上作答。如[例二]就是综合问。 另外,注意题干的暗示性。如2009年全国卷Ⅱ《岳桦》第14题: 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该题干暗示了一个信息:插入。由此自然明白“插入”起到“补充或解释” 的作用。 第二步,阅读句段本身,抓住位置考虑 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通过阅读,明确它写 了什么,主要包括陈述对象是什么、怎样陈述的、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等。 另外,还要关注它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突出特点。 最后,还要考虑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就不同。因此,需 要掌握处在不同位置的句段的作用: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散文阅读备考1.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倾向,我们并不能就此断言散文阅读不会出现在2023年的高考试题中。

近两年,仍然有省市考查的是散文阅读,这些省市的命题特色有可能会被全国新课标卷借鉴吸收。

因此,在复习备考中仍然要对散文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鉴于此,我们近年来独立命题的部分省(市)的试题为例,来阐释散文文本考查的相关内容,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考情。

2.散文文本命题的特点——(1)选材:以中国散文为主。

所选散文内容上贴近生活,注重抒情性、哲理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2)题型:不管是小说阅读,还是散文阅读,题型都应该包括一道单项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

其他省(市)独立命制的试题一般设置4~5道题,以主观表达题为主,有的试卷中全是主观题,有的试卷是一道多项选择题再加上若干道主观题。

从题型上来看,选择题(四选一或五选二)、简述题、探究题(发表自己看法之类的题目)居多。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

【阅读理解】散文类阅读的读文方法,解题技巧总结散文阅读的读文方法第一步初读文本,明确类属根据散文阅读的经验,先初步明确散文属于哪种类型,如下:(1)写人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写景状物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属抒情散文。

(3)哲思散文:这类散文表现作者某种哲思。

它也注重情感的抒发,但更重于理智。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

(4)文化散文:主要是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创作的、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

第二步抓住文眼,理清思路——关于文眼一般说来,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表征可循的。

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抓住每一个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语句。

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注意那些发表议论的语句。

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前后呼应,承上启下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语句等。

从修辞上看,要注意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等。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

“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

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点出文眼的主要方法有:1、找概括强的语句或词语。

比如,文中的总结句往往有文眼。

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特别地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

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方法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方法

浅析高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方法摘要:高中散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职责。

本文结合课堂教学论述散文教学中所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品味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79-011 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影响中学现代散文教学最主要的理论观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这一观点的提出者肖云儒近期发表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的当初、当年和现在》,指出“二十来年的散文创作,随时代生活的变迁,随着一代一代作者观念的变化,早已远远超出了‘形散而神不散’那个时代的话语场和欣赏场”,认为“随着时代的变化,应对散文之‘神’作更宽泛的解释(如意蕴、情绪、甚至一种心理场)”,而不仅仅是主题和中心思想。

著名的散文研究理论研究者陈剑晖提出要将“诗性”作为散文理论建构的核心词,他认为散文的“诗性”是“建立在人的个体存在、人的生命本真和丰饶的内心世界,是建立在事务的本原之上的诗性”“是散文最具心灵性的表达和情绪起伏的内在旋律,是人对社会生活,对大自然的总体性感受”“是流荡于万事万物和人的心灵深处的一种纯真的美质”。

高中语文新教材和语文读本的使用,改变了长期以来语文教材的面目陈旧、文学味不浓的现象,使文学作品比重在教材中超过60%,并且新增加一些名家的散文,如钱钟书、史铁生、史怀泽、冯友兰、李乐薇、汪曾祺、宗白华、韩少华等人的散文,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互联网的开通,为学生开启了新的求知窗户;高考散文阅读题又以达18分的赋分值,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眼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问题的解决阅读是一种技能,要养成这种能力,需要经历一个自觉锻炼和训练的过程。

散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本,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因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

散文阅读方法(总结)

散文阅读方法(总结)

教师考编散文阅读方法从近几年的考试试题看,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

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

作者通过玉馨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表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散文的阅读方法及解题技巧

突破散文阅读的方法与训练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的试题中,都少不了对散文阅读的考查。

而这个类文章和试题也恰恰成了学生答题路上的“拦路虎”,因而使分数偏低,不够理想。

甚至在平日的学习中。

有的学生还达到了“谈散文色变”的水准。

那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们普遍认为。

学生对散文的阅读缺少方法。

不知道答题的规律,甚至不知道答题方法是什么。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我认为关键是要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去答题。

这样就避免了失误。

分数也就自然会提高了。

学生也就不会为此而苦恼了。

下面就散文阅读、答题方法以及考点分析等方面略作指导。

(一)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1)要理出作品选择了哪些材料,中心思想是什么。

(2)看“形”和“神”的“结合点”是什么,也就是要抓住散文的线索。

(3)看作者组织材料的顺序,选择了怎样的角度。

(4)品味散文的语言。

(二)散文阅读应注重的几个方面及考点1.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散文选材广泛,行文自由,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多彩,所以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也是散文的考点之一,把握散文主题方法是:(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能够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1)能利用原文词语,尽可能使用。

(2)没有原文词语可利用时,要注意语言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层次性,要做到言简意赅又不漏掉答题点。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会精心组织,选择材料;在表达上更是精益求精,特别注意词语在表达上的顺序,层次和分寸感。

散文中的顺序,一般包括:选择的材料顺序、段落顺序、句子顺序、词语顺序等。

比如,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

是作者选择材料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散文整体阅读ppt课件

散文整体阅读ppt课件
五、课后作业
完成微点通关《唯一长安》 完成高考作业本第336页《父亲的东篱》
散文种类
文体特征
主要表现手法
写人叙事散文
偏重于写人的散文
从一件事或多件事中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多侧面表现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烘托、详略结合、点面结合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或有头有尾,或片段剪辑式记叙事件
渲染、烘托、对比、悬念等
写景状物散文
偏重于写景的散文
抓住景物特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知识补充2:理解重要词语(标题)的含意
1.理解标题含意“2注重” (1)注重分析标题的特定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等。 特定义指标题在这篇文章中的特定意思,虽与组成标题的词语有关,但又超越标题本身的意思;比喻义、双关义指用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标题的意义;象征义指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标题的意义。 (2)注重分析标题“三义”:表层义、深层义、主旨情感义。 表层义指标题自身的含意,深层义指标题在文中的含意(主要指上面的特定义、比喻义等),主旨情感义指标题指向文本主题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4分)
解析:要理解“窗子”的意思,需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于“窗子”的描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阅读原文可以发现,第二、三、四、五、七段都写到了窗子。第二段写“我”看到铁纱窗外面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第三段提到铁纱窗、玻璃窗,第四段写“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都在窗子以外,第五段写书房窗外的情形:这几段提到的窗子都是具体的。第七段写即便是出门旅行,也“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这里说的就是心理上的“窗子”了,结合全文来看,这心理上的“窗子”就是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参考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散文阅读的整体思路

散文阅读的整体思路

散文阅读的整体思路作者:梁艳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1年第04期散文是一种重在写实,充满诗意,自由活泼,篇幅短小,不拘格律声韵,反映生活表现内心迅速简捷的文学样式。

散文阅读,重点是把握“形”与“神”的关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散文的整体阅读思路:一、把握文章主旨散文的主旨,即散文的“神”,是散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散文题材广泛,形式自由,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写景状物类、叙事写人类和哲理类三种。

把握主旨要从不同类的散文特征入手:写景状物类散文的主要特征是“情景交融”。

这种“交融”有缘情写景、即景生情、融情于景等几种情况,无论哪一种情况,“景”都是“情”的载体,也就是说,构成散文意境的“情”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景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散文中的景受作者主观感情的支配,而决不是景物自身的“翻印”或“实录”。

因此,阅读这类散文的第一要务就是抓住景物的特征。

这种特征是景物本身的色、香、味、声、气等,这些方面恰恰是这一景物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又是作者感受最深之处。

尤其是要注意这些景物的时令特征或特定的时间的环境特征。

比如,《荷塘月色》中作者写荷塘,既抓住了荷叶荷花的形态特征,又扣住“月光下”这特定的时间的环境特征,写出了景物的素雅朦胧,抓住了景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景”与“情”的契合点。

叙事类文章一般采取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记叙是基础,议论抒情则是记叙内容的点睛深化,因此要抓住记叙的基本内容。

例如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写道:“(钟声)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

”于是诗人张继的心绪化作诗句奔涌而出,流传千古的名篇就此诞生——原来“愤怒出诗人”的“愤怒”是可以有多种理解的,它可以是本意的“愤”和“怒”,也可以是感慨、忧伤、怅然……这就是文章的主旨。

哲理类散文的突出特征是形象化的议论,所以又叫议论性散文。

它的实质是说理,只不过语言形象,充满感情,借助文学的联想、比喻,利用文学形象来说明社会生活中的道理。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散文阅读的基本方法1、整体感知(1)辨其类型是叙事、写景,还是咏史;是托物言志,还是自发人生哲理。

①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②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③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④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主旨即在物与理相通处。

(2)看话题,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还是对个人生活的感悟;是就历史作阐发,还是就现实作联想。

(3)逐段概括内容大意,以辨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梳理思路,进而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框架形成明确的认识。

(4)研究主要表达技巧和重要语句,并获得正确的认识,这祥就可以看作对作品有了整体的理解。

2、注意几种关系。

(1)题目与文章。

文章的题目,都会接或间接地为我们答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仔细地过滤阅读试题中的每个字,包括文章前后所标示的题目与出处。

(2)文章与文段。

要利用对每一文段理解的基础来形成对整个文章的总体把握,又要利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来加强对每一文段的准精深入的解。

(3)文段与中心句。

根据中心句的相关因子作答;根据对中心句的逻辑分析解题;根据中心句的关联判断解题。

(4)中心句与标志词。

利用文段里的中心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加快对文章的理解。

如:总之、进一步说、因此、所以、第一、一方面、原因之一、既、又、并且等等。

(5)题面与题眼。

题眼,是题目命制时的着眼点,能反映出命题者在设置这道题时的测试目的。

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一一选文写的是什么?善于抓题目。

散文的题目往往有深层含义。

第二遍精读,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随读随把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用铅笔圈画出来。

在精读课文时,要抓关键段落、句子和词语。

要重视开头段、结尾段。

重视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引用句等,尤其注意段首、段尾,画龙点睛的句子。

重视托物言志类哲理性散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2023届高考散文复习专题第01讲 整体阅读指导 课件48张

2023届高考散文复习专题第01讲  整体阅读指导  课件48张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文本一:废名《放猖 》 文本二: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
文本一: 废名《放猖》
①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 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开 篇写五猖庙,先用对比的手法,拿五猖庙与土地庙作比较,又拿与 轿子、火柴匣子作比较,四者依次对比,突出了五猖庙规模之小。) 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 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由写五猖庙,再写猖神,写放猖, 还是开篇点题的部分。)“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 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 哪里“猖”了回来呢?”(这句写“猖”的意思,为了让读者明白, 又用母亲的责备孩子的话,来说明“猖”就是各处乱跑的意思。至 此,先写五猖庙,再写猖神,最后写放猖,点题有条不紊,解题层 次清晰。)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10、人称运用变化的作用
《窗子以外》2017年全国卷Ⅱ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 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6.答案: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 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 “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2023届高考散文阅读专题
第01讲 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散文文体知识
1、散文的定义 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 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 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 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 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 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 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25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现代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为了更好地解答这类题目,可以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1. 整体感知:先通读所有材料,把握文章主题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细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去寻找相应的答案。

3. 标记重要信息:在阅读文章时,对一些重要信息进行标记,以便快速找到答案。

4. 掌握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散文阅读常考题型有词语含义题、句子含义题、信息筛选题、分析概括题、表达技巧题等,每种题型都有相应的解题方法。

5. 体会情感: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对理解文章和答题都有帮助。

6. 检查答案:答完题后,要检查答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以上是现代散文阅读的一些答题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散文阅读方法(整体阅读)优秀

散文阅读方法(整体阅读)优秀
专题一 读懂散文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添加副标题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阅读
文体知识
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 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投身那蛮荒之地了。小船在漩涡中艰难前行,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苍凉的。
七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诏内迁。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穿行在古驿道上。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问苏东坡的随从:“官为谁?”随从答:“是苏尚书。”老翁即走上前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东坡听了很受感动,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散文的分类
01
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 、状物散文(托物言志) 记叙散文(叙事散文 ) 议论散文(哲理散文)
散文的线索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 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 地点为线。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散文的整体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

散文的整体阅读(课件)-文学类阅读-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全国通用)

2.意境深远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 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 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层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 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行文如涓 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 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便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营 造出深远的意境。
③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横过,大摇大摆,扶老携幼,走在正中间,俨然是这 个城的君王。满大街的雕梁画栋、摊贩食廊、耄耋之辈……令司机们缩 头缩脑,不敢再风驰电掣。城门不远处就是有口皆碑的临安饭店,开业都快 七十年了,就像《水浒传》里描写过的那种,铺面当街敞开,食客满堂,喝汤 的喝汤,端饭的端饭,动筷子的动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干酒的干酒,嚼筋的 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涌,肚子不饿也忍不住抬腿 跨进去。拖个条凳坐下,来一盘烧卖!这家烧卖的做法是明代传下来的,肥 油和面,馅儿是肉皮和肉糜。大锅猛蒸,熟透后装盘,每盘十个,五角一个。 再来一土杯苞谷酒,几口灌下去,夹起一枚,蘸些建水土产的甜醋,送入口中, 油糜轻溢,爽到时,会以为自己是条梁山泊好汉。
兰草、绵纸窗、凉粉、米线、青头菌、炊烟、祖母、媳妇、婴孩、善男 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饭袋、闲云野鹤、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环肥燕 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齿、慈眉善目、鹤发童颜……此起彼 伏,鳞次栉比。
⑤在这个城里,有个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们还能够像四百年前的祖 先们那样安居乐业,不必操心左邻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绕过曲 曲弯弯的小巷,提着在龙井市场买来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种建水特有的水生 植物,可食,滚油翻炒数秒起锅,甜脆)、莴笋、茄子、青椒、豆腐、毛豆、 肉糜、茭瓜……一路上寻思着要怎么搭配,偶尔向世居于此的邻居熟人搭 讪,彼此请安,磨磨蹭蹭到某个装饰着斗拱飞檐门头的大门前(两只找错了 窝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开安装着铜质狮头门环的双开核桃木大 门,抬脚跨过门槛,绕过照壁,经过几秒钟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 父建造的花香鸟语、阳光灿烂的天井。从供销社退休已经三十年的祖母 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红木躺椅上,借着一棵百年香樟树的荫庇目充 瞌睡呢。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基本读文方法: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为什么写(文章的主题、要表达的情感等)。

一、整体感知:1.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格式:谁+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或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

2)缩句法: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3)联合(结合)法: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

2.理清线索(1)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情线、时线、地线(2)作用: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文章的线索(只能答一个单线)1)时间顺序(人或物的成长经历)答题时只答成长经历…2)空间顺序(游记的行踪)答题时答行踪或所见所闻所感(具体写)3)某一事物为线索(具体写出) 4)情感为线索(具体写)(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3.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1)分析题目概括法(2)从文章的开头找出中心(3)从过渡句、段找中心(4)从文章的结尾拨出中心(5)在文章主人翁的语言描写中找中心(6)从抒情部分找中心(7)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8)从课文的反复部分找中心(9)从重点句、段找中心(10)套路法。

如:记叙文的文字表达的写法是“本文记叙了……表现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等”。

童话、寓言、故事的文字表达格式是:“本文通过……故事……告诉(说明)……道理。

”说明文的表达格式是“本文通过……说明(揭露、批评)……”散文的文字表达格式是“本文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11)写作背景法(12)归纳段意,理清文章逻辑结构法。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2024中考备考重点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2024年中考语文

重难点04 散文阅读(五大考点多种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记叙文材料来自散文和小说,其中散文占了一大半。

从选材看,内容广泛,涉及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散文,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等。

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亲情友情、人与社会、自然风景等,注重思想内涵和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引导学生对生存、生活、人文的关怀和思考。

从题型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百分之七十是主观题,选择题占比不多、填空题更少。

开放性试题增多,赋分相对较高。

2024年的散文命题,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解题外,还可能出现一些新的题型,如赏析题、微写作等。

从命题角度看,突出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以文意把握、词句品析、人物评、写法揣摩、感悟体验为考查着力点,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旨、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5个左右,赋分15-20分,个别地方甚至更高。

考点一、散文的标题【设题形式】1.如何理解标题的深刻含义?2.赏析文章标题的妙处。

3.给文章拟个合适的标题。

4.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替换?为什么?【答题要点】1.标题的含义(1)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3)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2.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性格特征,突出人物形象。

(2)结构上:贯穿全文线索。

(3)人物上: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4)主旨上:点明文章的主题;寄托……情感;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5)情感上: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6)手法上: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运用(比喻、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对比讽刺,强化效果。

(7)效果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人深思,营造氛围,富有诗情画意等。

3. 拟写标题的方法(1)抓住文章的核心人物拟写;(2)抓住文章的核心事物拟写;(3)抓住文章的核心事件拟写;(4)抓住作者的情感拟写;(5)抓住文章的线索拟写;(6)抓住作品反复出现的内容拟写。

散文阅读的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不错共23页

散文阅读的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不错共23页
散文阅读的学法指导与应试技巧不错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应试技巧
具体步骤:
1、筛选——根据语境,通过上下文 对材料的 限制准确筛选有效信息。
2、分析摘要——根据试题要求认真 分析思考,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 紧缩摘引,或添加补全。
3、表述——根据题目要求,对前面 所做的分析按照答题“三诀”组织答 案。
答题“三诀”:
1、截——照抄照搬摘取原文; 2、改——改头换面仿写原文; 3、写——综合概括有关信息,用自
(2)此处通过渲染主观感受(如心跳、耳聋、眼 花、脑子空白等)来写壶口的黄河,好处主要表 现在两方面:一是给人如临其境的现场感;二 是从侧面烘托壶口黄河的气势与生命力。
18.怎样理解第六段“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 跃”这句话的含义?(4分)
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 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 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 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 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 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 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 尽致。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 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专题一 读懂散文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文体知识
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 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 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 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 文体。
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二、散文的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 ①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 比等。 ③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
(3)理解文章思路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 入手,有中中心心句句的段,把中心句画出来,内容相 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 归纳出每段的要点,从而了解作者思维流程中的 每一个凝聚点。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 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 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 语句。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5.联系背景法。有的文章,只有了解它的背景, 才能深切地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意图,准 确地概括出它的主题。要特别注意文后的注释 说明的文字。
阅读中四个核心能力的考察
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概括的能力 语言整合表达的能力 技巧(手法)的分析能力 文章鉴赏的能力、评价的能力
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第一遍阅读,泛读,花时3分钟。主要 是熟悉文章,拉近和文章的距离,明确文 章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即 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
第二遍阅读,精读,花时7分钟。主要 是分析文章,体悟作者的文脉思路,把握 文章的主旨观点,看清作者在谋篇布局、 表情达意时所用的手法,即解决“怎样写、 为什么写”的问题。
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2、意境深远:散文没有离奇的事件,没有吸引 人的情节,只能靠描绘或思考的深入细致,构 成某种意境来打动读者。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散文又是语言的 艺术,散文的韵味,是随语言的表达自然地散 发出来的。
因此,阅读散文要善于理清思路,分析意
境,鉴赏语言及写法,从而深入领会散文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
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文章的结构层 次,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二、理清文章思路
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 选择组织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 化、有序化、整体化,这都要通盘的考虑、 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这一思维的过程 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
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 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达到更深刻、更 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一般思 路是:缘起—描述(对象) —联想—感悟。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散文,应迅速把握 文章的中心。许多学生由于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 以致无法准确答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 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 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一般来说,可抓住文章的标题、结尾和开头 段进行预想。
命题趋势上,多数作品涉及到传统 文化和现代化的冲突,体现了现代人对 传统文化的眷恋,对现代化的反思与批 判,尤其是探讨农耕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乡村文化对 现代人类的拯救问题。
四、概括文章的主题
实际的命题虽然很少直接考查对作品主题的 概括,但对作品局部段(层)意的概括,以及对 作者思想情感和艺术技巧的鉴赏,都离不开对主 题的把握。
作品的主题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 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主题的内容 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 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 情) 、状物散文(托物言志)
(2)记叙散文(叙事散文 ) (3)议论散文(哲理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 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六、散文的主题
(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 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 实可信,亲切感人。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
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
阅读技巧
一、整体感知,弄清三个问题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 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 句。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 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 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 速而准确地答题。弄清楚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
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 理、观点)
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
第三遍阅读,带着问题读,花时5分钟。主 要是抓取答题的信息,包括三个方面: (1)依据试题要求,迅速准确地划定答题的有 效阅读范围及筛选相关信息的区间; (2)迅速准确地根据题干的要求把准答题的切 入点,把握读解的角度; (3)迅速准确地分清阅读材料中相关部分的组 合关系及其逻辑层次。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 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1)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线索,抓 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
(2)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对照式、并列式、 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结构构层层次次,思路也就清 楚了。
三、散文的线索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散文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 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 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 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
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
地点为线。
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