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指导:什么是国家审计
国内内部审计和国际内部审计
国内内部审计和国际内部审计2019-10-26⼀、内部审计准则框架之⽐较(⼀)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规定的内部审计准则框架IIA的职业实务框架(PPF)于1999年6⽉经IIA董事会正式批准。
PPF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强制性指南、实务咨询和发展与实务⽀持。
1.强制性指南,是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环境下,内部审计⼈员都必须使⽤的准则,它包括内部审计定义、内部审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
这是内部审计的职业基础。
2.实务咨询,是内部审计准则的第⼆个层次,为内部审计⼈员提供⼀个建设性的条款,⽬的是对新准则的解释和运⽤提供详细的建议;同时还包括⼀些新的信息,像IIA的内部审计准则公告(SIAS)和新近流⾏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关注项⽬、风险管理的细则、咨询性服务准则、信息的安全性服务准则等。
3.发展与实务⽀持,是指那些最近发展的实务,IIA往往以专题报告、研究报告、参考书籍、研讨会⽂集、教育培训项⽬等⽅式来推荐这些参考性意见。
在IIA所设计的PPF中,强制性指南属于第⼀层次,具有法定约束⼒。
⽽在这⼀层次中,职业道德规范⼜居于最⾼地位;实务咨询为第⼆层次,具有指导性作⽤;发展与实务⽀持则是第三层次,仅供参考。
(⼆)中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序⾔》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1.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
基本准则是内部审计准则的总纲,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员进⾏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基本规范,是制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的基本依据。
2.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以下简称具体准则)。
具体准则是依据基本准则制定的,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员在进⾏内部审计时应当遵循的具体规范。
3.内部审计实务指南(以下简称实务指南)。
实务指南是依据基本准则、具本准则制定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员进⾏内部审计提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中的三个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约束⼒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社会中介审计机构所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和评价行为,目的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相对于外部审计具有如下特点:(1)在审计性质上,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2)在审计独立性上,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
(3)在审计方式上,内部审计是根据本单位的安排和程序进行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4)在工作范围上,包括一切经济活动,不仅是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而且包括一切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
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涵盖单位管理流程的所有方面,包括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等。
(5)在审计方法上,内部审计的方法是多样的,应结合组织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也可以包括外审的一些程序。
(6)在服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工作,一般只向本单位领导人负责。
(7)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加强管理的参考,对外不起鉴证作用,不能向外界公开。
(8)在审计对象上,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活动。
具体有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内部财务审计)、业务经营活动(内部经营审计)、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内部管理审计)。
(9)在审计权限上,内部审计有审查处理权,但其内向服务性决定了其强制性和独立性较国家审计弱,其审查结论也没有社会审计的社会权威性高。
(10)在审计监督的性质上,内部审计是单位自我监督。
(11)在依据的审计准则上,内部审计所依据的原则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关于审计工作中内审和外审的区别
关于审计工作中内审和外审的区别近年来,随着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审计师等证书通过的人数日益增多,一大批高素质的年轻人投入到审计工作中,而会计师事务所高强度的审计工作及太过频繁的出差频率会让一些年轻人望而却步,一些中年人也会因为家庭的原因也越来越渴望稳定的工作环境,这样就会有大量的审计、财务人才去企业做内部审计工作。
一、企业财务审计的价值与意义财务审计工作(注:财务审计仅是内部审计类型之一,内部财务审计并不等于内部审计。
)是企业财务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环节,尤其在新经济体系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财务审计的效用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中日益凸显。
具体来讲,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为企业的财务运营提供了以下几点保障:一,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快速发现财务报表中异常,对该异常情况进行一系列追踪,直至发现财务漏洞的根本原因,经过一系列调整后能够将企业的财务损失降到最低,而且能够将人的因素直接放大,即可以发现财务工作中的各种徇私舞弊现象,进而避免财务运营出现更大的缺口。
二,财务审计工作可以通过核查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与信息,判断财务报表是否正规合法,是否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财务审计工作是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途径,经过精准核算,财务工作中出现的纰漏往往能够直接追究到个人,因此提升了财务运营的安全性。
长期保持企业内部运营的公正廉明,企业才能不断加强自身的廉政建设,继而使企业实现健康发展。
四,财务审计工作还可以在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中明确整体发展方向并给出具体的调整方案。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财务审计能够给被审计单位提供一系列财务运营调整建议,能够让被审计单位重新进行资源分配,并积聚优势力量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财务难题,进而合理地控制内部的财务运营模式,并且能够给予运行相关建议,使财务运营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促使企业自身明确资金的流动方向,能够测算出企业的盈亏水平。
在市场竞争变得愈发激烈的情况下,一个企业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经营状态,对于采取何种发展策略至关重要。
浅谈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论文-会计论文
浅谈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内部审计论文-会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国家治理和公司治理中,由于各自优势的不同,各自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在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两者的协同联动是整合审计资源,减少资源重复浪费,提高国家审计效率效果的必然选择。
本文以协同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涵,从政策角度出发探讨了目前我国协同联动的主要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破除技术手段的制约和提升内部审计性是实现协同联动的必要基础。
关键词: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协同联动目前随着国家审计的审计范围不断拓宽,与之相关的国家审计资源不足的弊端也日益突出,成为审计机关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8年以来,对国家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从政策上强调了内部审计不可替代的作用,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探索新的发展方式。
体现了内外审计联动的共同需求,国家审计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与内部审计的协同工作的模式是当今时代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等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如何配合与协作,从而达到整合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效果、保证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一)理论基础“协同”一词最早由德国哈肯教授提出,并由此形成了协同理论。
该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通过有效的途径相互协作和配合,能够创造出个体所不具备的功能,从而实现系统增值。
21世纪以来,多元化已经成为社会常态,协同理论中所蕴含的协同精神正是现代社会中实现公平高效的国家治理目标的必要条件(李小兰,2009)。
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子系统,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的功能,除了从审计内部寻找动力因素,还应该与国民经济运行的子系统相互协作(戚振东和王会金,2011)。
王会金(2013)认为,国家审计要达成审计监督的目标,应自觉地将其与其他组织子系统进行协调配合,获得国家审计系统运转的协同效应,从而达到促进国家治理完善和促进国家审计顺利开展的双重目的。
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11124557 黄承玮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而且是经济监督,是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
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或专职的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如国家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
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这就是说审计对象不仅包括会计信息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还包括其他经济信息及其所反映的其他经济活动。
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
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
审计一般分为三种: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
政府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公共机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允性,运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审计。
民间审计则是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所组成的社会会计、社会审计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
而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
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这三种审计都需要遵守客观公正,合法合理,效应性独立性的原则。
不同的是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所归为的外部审计处于比较超脱的地位,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及客观公证性。
其基本职能都是监督,尽管在监督的纯粹性、完整性上不一致,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各自的审计监督活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但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还有有很多不同之处。
首先表现的是审计的主体不同,政府审计的主体是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属政府序列,行使经济监督的职能,其所需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由财政拨款解决。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联系与区别概念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我国的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国家审计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民间审计:民间审计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师所组成的社会会计、社会审计组织,即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这是从审计组织形式角度,把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组成的会计、审计咨询组织开展的审计业务,合之为民间审计。
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的联系: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都属于外部审计,基本职能都是监督,尽管在监督的纯粹性、完整性上不一致,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各自的审计监督活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都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内部审计机构在部门、单位内部专门执行审计监督的职能,不承担其他经营管理工作.它直接隶属于部门、单位最高管理当局,并在部门、单位内部保持组织上的独立地位,在行使审计监督职责和权限时,内部各级组织不得干预。
但是,内部审计机构终属部门、单位领导,其独立性不及外部审计;它所提出的审计报告只供部门、单位内部使用,在社会上不起公证作用。
民间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区别:1审计主体不同。
2审计权限不同。
3对职能履行上的不同。
4审计的范围不同。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1、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3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 含两方面,一方面是 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 受威胁,另外一方面 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 立,即与董事会的汇 报关系的独立。 但内部审计在组织、 工作、经济方面都受 本单位的制约,独立 性受到局限。
督 的独 基立 本性 特是 性审 。计 监
• 审计目标不同: 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如常见业务——财 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财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的 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 业实现其目标。 两者关注的重点领域不同: 外部审计的关注重点领域受到法律和合同的指定,例如财务报表审 计中,外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合规性,也就是对财 报的合法性、公允性作出评价。而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 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 审计标准不同: 外部审计的标准是法定的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的 标准是非法定的公认方针和程序。
● ●
专业胜任能力要求不同: 内部审计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水平,由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 帮助企业实现其目的,改善机构运作并增加价值,故要求内部审 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水平。
●
在服务对象上不同: 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是单位负责人;外部审计的服务对象 是国家权力机关或各相关利益方。 ● 在审计报告的作用上不同: 内部审计报告只能作为本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的参考,对外 不起鉴证作用,不能向外界公开;社会审计报告则要向外 界公开,对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负责,具有社会鉴 证的作用。
③国家审计要利用内部 审计的工作成果需要对 其工作进行评价,以决 定是否利用和如何利用。
二、国家审计依法可对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 位的内部审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审计署•【公布日期】2019.04.25•【文号】审办内审发〔2019〕39号•【施行日期】2019.04.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计正文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审办内审发〔2019〕39号中央有关部门单位,国务院各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相关社会团体、民主党派中央委员会,相关中央企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现将《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组织好贯彻落实。
审计署办公厅2019年4月25日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有效施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更好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现就2019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2019年,内部审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
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需要,是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内部审计机构和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既是本部门本单位强化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审计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和联系。
一、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活动。
其主要目标是确保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和相关行业的合规性、效率和效果。
国家审计具有强制性,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审查,以确保公共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国家审计的范围涵盖了政府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业等,以确保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社会审计社会审计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或个人进行的审计活动,其客户主要是公司或企业。
社会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以帮助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社会审计的范围包括财务报表的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以及相关业务的合规性审查。
社会审计的结论主要基于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并发表意见,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
三、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由组织内部自行进行的审计活动,其目的是评估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的有效性。
内部审计的范围包括财务报表的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业务过程的合规性审查以及管理层决策的评估。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改进流程、提高效率,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四、三者之间的联系虽然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在审计主体、目的和范围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
首先,它们都是审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审计体系。
其次,它们都需要遵循审计准则和道德规范,以保证审计质量和效果。
最后,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和协作,以实现更好的审计效果。
五、总结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虽然有不同的审计主体、目的和范围,但它们都是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和相关行业的合规性和效果;社会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财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以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内部审计则是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改进流程、提高效率。
国家审计的职责范围
国家审计的职责范围
国家审计的职责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查验、审核和监督国家财政收支、财务账目、经济责任制运行以及管理和使用国有资产情况,确保国家资金的安全和合理运用。
2. 检查和审计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财务收支、资产负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合规情况,确保资源配置合理、经济运行有序。
3. 检查和审计国家项目建设、招投标、合同履约等过程,防止腐败行为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4. 监督和评估政府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5. 对涉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等领域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计,确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和社会公平正义。
6. 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公布审计结果,推动透明度和公开性,增强公众对国家财务的监督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审计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不受其他部门的影响,具有法定的审计权力和职责,其目的是维护国家经济和财政安全,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启示
INTERNAL AUDITING IN CHINA .AUGUST 2019
83
8内文96p 2.indd 83
2019/8/9 下午12:44
经验分享
任审计实施细则”规定的事项进行全面审计外,也 报劳务费、计提工资私存私放的问题线索。六查有
会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调整 关处分决定。检查有关处分是否符合规定、责任追
事项的合规合法性,检查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相结合,受到国务院高度重视。
二查有关内控制度建立及执行。检查企业风险的控
国家审计人员勤劳的敬业精神、廉洁自律的要
制能力(查看内控手册的设计及执行情况)。三查 求、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审计程序、先进的审
合同及有关台账。通过查看采购、销售、工程等重 计方法给内部审计很多启发和思考,充分地借鉴学
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 到企业的好评。
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
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 六、注重两个关系,把握审计重点
可靠,内容完整”的规定。特别是审计署的《审计
发现问题汇总表》更值得内部审计学习借鉴,清楚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国家审计除了按“经济责
费,审计期间也经常进行廉洁自律检查。严格的纪 效果明显。三是过去与现在相结合。通过历史数据
律要求,彰显了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
与当前数据的结合,发现变化和问题,从会计信息
变化看利润的真实性。四是手工审计与计算机审计
九、注重审计方法,提升质量效率
相结合。传统的审计经验方法和现代化审计大数据
技术有机结合,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五是随机
清楚。
国家审计经常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以及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摘要:摘要: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内部审计的作用本来一对“孪生兄弟”,职能发挥得越充分就会使作用的效果越大,作用的不断加大又过来影响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第一个内审职能理论是“单职能论”,即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职能;第二个内审职能理论是“双职能论”,即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管理职能;第三个内审职能理论是“多职能论”,即认为内部审计具有检查、鉴证、评价、建设职能等,总结内部审计的作用应具体包括: 3.1 自我监控作用摘要: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内部审计的作用本来一对“孪生兄弟”,职能发挥得越充分就会使作用的效果越大,作用的不断加大又过来影响职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of internal auditing is just like "twin brothers". The more adequate the function is,the greater the effect is. The expanding of the effect also affects the improving and perfection of the function. 关键词:内部审计;职能;作用;特征Key words:internal auditing;function;effect;character 中图分类号:FZ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4-0003-01 1 内部审计的职能职能是一件事物本身的内在功能,职能统驭了管理对象,并对控制目标进行了实质性的约束。
一个完善及切实可行的职能,能使各项任务真正得到有效完成,能使各项政策真正得到贯彻落实,职能是保障各种机制充分发挥功效的绝对关键因素。
内部审计的职能是随着人们认识事物及接触实践的不断深入而发展的。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的联系与区别概念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所实施的。
根据规定,我国的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国家审计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
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民间审计:民间审计是指由、审计师所组成的、,即和,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对有关的有关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计查证业务。
这是从审计组织形式角度,把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组成的会计、审计咨询组织开展的业务,合之为民间审计。
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的联系:国家审计与民间审计都属于外部审计,基本职能都是监督,尽管在监督的纯粹性、完整性上不一致,但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各自的审计监督活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都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国家审计、民间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在部门、单位内部专门执行的职能,不承担其他工作。
它直接隶属于部门、单位最高管理当局,并在部门、单位内部保持组织上的独立地位,在行使审计监督职责和权限时,内部各级组织不得干预。
但是,内部审计机构终属部门、单位领导,其独立性不及外部审计;它所提出的只供部门、单位内部使用,在社会上不起公证作用。
民间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区别:1不同。
2不同。
3对职能履行上的不同。
4审计的范围不同。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1、独立性不同。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内审人员履职时免受威胁,另外一方面指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即与董事会的汇报关系的独立。
相比外部审计常用的《独立审计准则》,因两者的目标不同和服务对象不同,导致两者独立性不相同。
2、两者的审计目标不同。
外部审计的目标常常受到法律和服务合同的限制,而内部审计的目的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企业内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
企业内审流程与规范作业指导书第1章内审概述 (4)1.1 内审的定义与目的 (4)1.2 内审的职能与作用 (4)第2章内审组织与管理 (4)2.1 内审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4)2.1.1 内审机构的设置 (4)2.1.2 内审机构的职责 (4)2.2 内审人员的配置与要求 (5)2.2.1 内审人员的配置 (5)2.2.2 内审人员的要求 (5)2.3 内审计划与工作安排 (5)2.3.1 内审计划的制定 (5)2.3.2 内审工作安排 (5)第3章内审程序与流程 (6)3.1 审计立项与审批 (6)3.1.1 审计项目的确定 (6)3.1.2 审计立项申请 (6)3.1.3 审计立项审批 (6)3.1.4 审计立项通知 (6)3.2 审计准备与调查 (6)3.2.1 审计方案制定 (6)3.2.2 审计团队组成 (6)3.2.3 审计前调查 (6)3.2.4 审计通知书 (6)3.3 审计实施与证据收集 (6)3.3.1 审计程序执行 (7)3.3.2 证据收集 (7)3.3.3 审计工作底稿 (7)3.3.4 审计沟通 (7)3.4 审计报告与结论 (7)3.4.1 审计报告编制 (7)3.4.2 审计报告审批 (7)3.4.3 审计报告发布 (7)3.4.4 被审计部门整改 (7)第4章内部控制体系审计 (7)4.1 内部控制体系概述 (7)4.2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与方法 (8)4.2.1 审计内容 (8)4.2.2 审计方法 (8)4.3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与整改 (8)4.3.1 缺陷认定 (8)第5章财务审计 (9)5.1 财务报表审计 (9)5.1.1 目的 (9)5.1.2 范围 (9)5.1.3 流程 (9)5.1.4 方法 (9)5.2 财务收支审计 (9)5.2.1 目的 (9)5.2.2 范围 (10)5.2.3 流程 (10)5.2.4 方法 (10)5.3 财务合规性审计 (10)5.3.1 目的 (10)5.3.2 范围 (10)5.3.3 流程 (10)5.3.4 方法 (10)第6章风险管理审计 (10)6.1 风险管理框架与流程 (10)6.1.1 审计目标 (11)6.1.2 审计内容 (11)6.1.3 审计方法 (11)6.2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审计 (11)6.2.1 审计目标 (11)6.2.2 审计内容 (11)6.2.3 审计方法 (11)6.3 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12)6.3.1 审计目标 (12)6.3.2 审计内容 (12)6.3.3 审计方法 (12)第7章信息系统审计 (12)7.1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 (12)7.1.1 审计目的 (12)7.1.2 审计内容 (12)7.1.3 审计方法 (13)7.2 信息系统合规性审计 (13)7.2.1 审计目的 (13)7.2.2 审计内容 (13)7.2.3 审计方法 (13)7.3 信息系统效能审计 (13)7.3.1 审计目的 (13)7.3.2 审计内容 (13)7.3.3 审计方法 (13)第8章合同审计 (13)8.1.1 审计目标 (14)8.1.2 审计内容 (14)8.1.3 审计方法 (14)8.2 合同履行审计 (14)8.2.1 审计目标 (14)8.2.2 审计内容 (14)8.2.3 审计方法 (14)8.3 合同变更与解除审计 (15)8.3.1 审计目标 (15)8.3.2 审计内容 (15)8.3.3 审计方法 (15)第9章采购与库存审计 (15)9.1 采购流程审计 (15)9.1.1 审计目标 (15)9.1.2 审计内容 (15)9.1.3 审计方法 (15)9.2 供应商管理与评估审计 (16)9.2.1 审计目标 (16)9.2.2 审计内容 (16)9.2.3 审计方法 (16)9.3 库存管理审计 (16)9.3.1 审计目标 (16)9.3.2 审计内容 (16)9.3.3 审计方法 (16)第10章内审后续工作与改进 (16)10.1 审计结论与建议的落实 (16)10.1.1 结论反馈 (16)10.1.2 建议采纳 (17)10.1.3 落实监督 (17)10.2 审计整改跟踪与评价 (17)10.2.1 整改计划制定 (17)10.2.2 整改过程跟踪 (17)10.2.3 整改效果评价 (17)10.3 内审质量保证与改进措施 (17)10.3.1 内审质量评价 (17)10.3.2 改进措施制定 (17)10.3.3 改进措施落实 (17)10.4 内审档案管理 (17)10.4.1 档案归档 (17)10.4.2 档案保管与借阅 (18)10.4.3 档案销毁 (18)第1章内审概述1.1 内审的定义与目的内部审计(以下简称内审)是指企业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由专门设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等进行的独立、客观的评价和监督活动。
CPA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CPA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明天就是CPA考试的日子啦,圈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CPA虐我千百遍,我待CPA如初恋”,由此可见CPA的魅力之大。
今天我们来聊聊CPA审计的话题,主要探讨它与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的关系。
CPA 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形成了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三者之间相互独立,服务于不同的审计对象和不同的审计目标,在不同的审计领域中各司其职,相互不可替代,同时三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
一、政府审计、CPA 审计、内部审计的概念按照审计主体的不同,审计可以分为CPA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
政府审计也叫国家审计,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包括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金融机构、企事业组织,以及其他与国家财政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经济效益等所进行的审计。
CPA审计也叫独立审计,是指由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执行的独立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或部门、单位制定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标准,采用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政府审计、CPA 审计、内部审计之间的区别首先,性质不同。
国家审计是代表国家对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
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的是行政监督关系。
而内部审计则是部门或单位进行内部管理的手段,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内部管理监督关系。
CPA 审计组织是受委托人的委托从事审计查证和咨询业务的法人,实行有偿服务,自收自支,独立核算,依法纳税,它与委托人之间形成的是民事契约关系。
其次,目标不同。
政府审计目的在于发挥宏观监督、惩治腐败、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内部审计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CPA 审计则是对组织的财务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提供合理的保证。
内部审计包括哪些内容
内部审计包括哪些内容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对其运营、控制和治理过程进行独立和客观的评估,以提供附加值和改进机会的一种活动。
内部审计的内容涵盖了组织内部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涉及对组织内部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估和监控,包括对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的全面审计,以确保组织在面对各种风险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
第二,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还包括对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包括对财务报告、资产保护、合规性和运营效率等方面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以确保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第三,合规性。
内部审计还涉及对组织内部合规性的审计,包括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审计,以确保组织在其经营活动中能够合法、合规地开展。
第四,运营效率。
内部审计还包括对组织内部运营效率的审计,包括对资源利用、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审计,以确保组织内部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优化。
第五,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还需要涉及对组织信息技术系统的审计,包括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进行审计,以确保信息技术系统的有效运行和风险控制。
第六,经营策略。
内部审计还需要对组织的经营策略和目标进行审计,包括对战略规划、目标设定、执行情况和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审计,以确保组织的经营策略和目标的有效实施和达成。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涵盖了组织内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合规性、运营效率、信息技术和经营策略等多个方面,是组织内部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组织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效率和降低风险。
通过内部审计,组织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运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内部审计对于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组织内部控制和监督的重要环节。
2022金融机构财产保险公司内部审计基础知识(48P)
财产保险公司一、国家审计(法定审计)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
主要是指审计署及各级审计厅(局),上级部门是国务院。
相关法律法规:《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准则》行业资格:高级审计师二、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社会审计也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或独立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独立执业、有偿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的活动。
社会审计的产生源于财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
主管部门: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关法规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行业资格:中国注册会计师(CPA)三、内部审计主要是公司内部审计部门。
稽核监察部、监察审计部、稽核部等。
上级主管部门是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审计署、审计厅、局)相关法律法规: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指导工作、评价质量、界定责任、增强公信力)、《保险机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行业资格: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非中情局)审计是个大舞台纵观历史,横看世界,在审计舞台上,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三足鼎立,构成审计整体框架。
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业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第一关系人审计主体如审计师第二关系人被审计人财产经营者第三关系人授权委托人财产所有者四、其他分类(一)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可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二)按实施的周期性分类:可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
(三)按照历史的顺序,与审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第一章 审计总论第一节 审计特点第二节 审计分类第三节 审计模式第四节 审计过程第五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第二章:审计准则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第二节执业准则体系第三节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第四节质量控制主责 第三章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 第一节审计目标概述第二节审计计划第三节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四节审计业务约定书第四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审计证据概述第二节审计证据分类第三节审计质量第四节审计工作底稿第五章审计方法第一节审计方法概述第二节测试方法第三节审查法第四节核实法第五节分析法第六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对于一个公司或者一个机构进行财务管理的非常重要的方式,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家审计是由政府机构进行的监督工作,目的是评估国有资产的使用情况和相关的税收情况,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内部审计是公司或者机构内部的审计部门负责进行的审计工作,目的是对于公司内部的财务、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帮助公司管理层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1. 目标不同国家审计主要是对所属国家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国有控股公司等国家资产进行监督和评估,以保障政府权益和税收收入。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公司或机构提高效率,控制风险,保障公司内部的财务安全等。
两者的目标不同,但都对公司和国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依据不同国家审计员依据会计法、财经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审计工作,关注的是单位的法律合规性以及法律用途;内部审计则依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绩效评价标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等,关注的是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内部的规范性。
3. 监督方式不同国家审计员是来自于政府财政部门或者审计机关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审计过程中会对公司的财务各方面进行审核,通过看账户、抽样等方式来寻找问题。
内部审计员则是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员,他们往往会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审核方案、制定审核标准,进行实地审核,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合作关系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二者之间也会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
在国家审计工作之前,公司的内部审计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审核来发现问题,使得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同时在国家审计员的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员也可以配合和协助国家审计员完成审计任务,提供相关资料、整理数据等。
综上所述,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是两者在财务管理体系中互为补充的重要方式。
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合作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司财务运营效率,同时也可以保障国家财产的安全和税收的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审指导:什么是国家审计一、国家审计的定义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帐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按审计的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国家审计,也称政府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所实施的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和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和专职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本单位及下属单位进行的审计。
它包括部门内部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即国外统称的独立会计师审计或民间审计。
在我国,社会审计是指依据《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由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独立审计。
按审计的内容分类,可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类。
财政收支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
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
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例,审计内容主要有: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否符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制度的规定;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审查并做出客观评价。
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
审计机关对列入审计监督范围的所有单位和项目,都可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其中以审计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为典型。
目前,我国审计机关主要开展财政收支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效益问题。
审计机关在对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的同时,将根据客观需要逐步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按实施审计的时间分类,可分为事后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
事后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完结之后所进行的审计。
事中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进行中所实施的审计。
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施工中,对施工进度、投资完成情况的审计以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等都是事中审计。
事前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之前进行的审计。
这种审计主要是对单位的计划、方案、预算制定的审查。
目前,我国的财政收支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较多地采用事后审计方式,而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对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作了有益的探索。
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分类,又可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就地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派出审计小组或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进行的审计。
目前,我国审计机关主要采用这种方式。
报送审计,也称送达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将需要审查的全部资料按时送到审计单位所进行的审计。
无论是就地审计,还是报送审计,都可以进行经常性的审计监督,提高审计机关的性,有助于严肃财经法纪,保护国有资产,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今后,我国审计机关将逐步扩大报送审计的范围。
二、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
审计是独立于管理者之外,不参与具体的管理活动,不履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职能,对财政、财务收支专司监督的例行行为。
不论被审计单位有无问题,审计机关均应当履行其监督职能,进行例行审计。
因此,监督是国家审计的基本职能。
具体来讲,审计监督就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是否按授权或既定目标履行经济责任,有无弄虚作假、违法违规、损失浪费行为,并督促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促使其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
在履行监督职能的同时,审计机关还可以对某些管理职能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如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优劣、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建议。
三、国家审计的主体国家审计的主体,即由谁来审计,按照《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都无权行使国家审计监督权。
审计主体具体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即审计署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即各级审计机关具体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授权性主体,包括审计机关授权实施审计的审计特派员等。
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派出审计特派员,审计特派员根据审计机关的授权,依法进行审计工作,也可以向一些管理、使用预算资金比较多的部门派出审计机构,负责审计所在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机关还可以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四、国家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或客体,即哪些部门和单位必须接受审计。
依据《宪法》和《审计法》规定,必须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包括:国务院各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的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国家事业组织;其他应当接受审计的部门和单位,以及上述部门和单位的有关人员。
审计的内容是这些部门和单位的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
接受审计监督的财政收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纳入预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
接受审计监督的财务收支,是指国有的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各种资金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财务收支的划分不是截然对立的,在某些方面它们是重合或交叉的。
五、国家审计的目的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目的。
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是国家对地区、部门和单位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基本要求。
真实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发生,有关资料是否如实反映。
合法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循国家有关规定。
效益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
真实、合法和效益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真实、合法是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效益是真实、合法的最终表现。
在各项审计业务中,审计机关应当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审计机关根据特定时期经济工作形势和要求可以突出其中一个方面。
六、国家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国家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独立检查会计帐目。
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要以货币形式通过会计帐目连续、系统地反映出来,会计帐目是反映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载体。
因此,检查会计帐目也就成了审计最基本的工作方式。
会计负责编报帐目,以货币形式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具体经济活动进行计量和反映,审计则是对这些会计帐目进而对其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广义的会计帐目,既包括会计帐簿,也包括据以形成帐簿记录的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还包括对帐簿所记录信息分门别类进行整理而形成的会计报表,以及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有关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开立的各种存款帐户和其他有关的资料。
不管会计帐目以何种物质为载体,都不会改变会计帐目的性质,也不会对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产生本质的影响。
七、国家审计的基本原则国家审计的基本原则是《宪法》和《审计法》确定的,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对全部审计活动都具有指导意义。
国家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公务活动中必须遵循以下五项基本原则:(一)依法审计原则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审计监督权,开展各项审计活动。
审计机关开展审计活动所依据的法律主要有三类:一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审计监督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规定审计机关职责、权限和审计程序等;二是有关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规定审计评价财政、财务收支的依据,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处理、处罚适用的条件,以及处理、处罚种类和幅度等;三是解决审计争议,确定审计机关违法行使职权应承担相应责任的法律、法规,如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条例等。
依法审计原则要求审计机关必须依照这些法律的规定实施审计监督。
依法审计原则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审计机关的职权只能由法定的审计机关行使。
《宪法》和《审计法》都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因此,审计监督只能由上述法定的审计机关行使。
任何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项权力。
否则就不符合法定的主体资格要求,就是越权,就是违法,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审计机关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监督活动。
(1)审计机关必须要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开展审计活动。
审计监督的职责是由法律明确加以规定的,审计机关必须严格履行职责要求,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
同时,法律对各级审计机关之间的审计管辖范围做了明确划分,审计机关只能在自身的管辖范围内开展审计活动。
除审计机关应在法定职责范围内行使权力外,审计机关还不得违反法律规定,随意将职责委托他人代为履行。
(2)审计机关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实施具体的审计行为。
我国《审计法》对审计机关的权限作出了明确规定,具体有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权、检查权、处理处罚权等。
审计机关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其各项具体行为也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符合法定的权限要求。
(3)审计机关的审计活动必须遵守法定审计程序。
审计机关必须按照法律确定的步骤、时间和形式要求,开展审计活动。
如实施审计前3日应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组按照法定方式调查取证;审计组实施审计后写出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作出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反映审计结果,并送达被审计单位等。
(4)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违反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的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违法开展审计活动,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审计机关必须依法作出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必须有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审计机关作出审计评价,应当以相应法律规定或标准作为依据;审计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要定性准确,处理、处罚正确、适当。
4.对审计争议事项必须通过法定的方式和途径解决。
对审计争议事项,法律规定了三种解决途径和方式:一是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或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通过行政复议解决审计争议;二是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三是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通过办理申诉事项解决审计争议。
在解决审计争议过程中,审计机关必须维护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的申请复议、起诉和申诉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二)独立审计原则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主要指审计机关在组织、人员、经费和工作上的独立性,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性和有效性。
独立审计原则主要包括:1.组织上的独立性,指审计机构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