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筒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仿真_孙岩洲

合集下载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图 5 单周期电荷传输量随激励电压的变化 关系 F ig. 5 Charge transfe r va lue pe r one cy cle as a function of app lied vo ltage
2. 4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E g 随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
的变化关系如图 6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E g 随 V 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 试验采用的 10, 14 kH z两种 频率的 E g - V 图形几乎重合, 说明激励频率对 E g 的 影响很小. 另由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E g 公式可知: 要 有效增大 DBD 放电时的 E g, 需采用较 小的放电间 隙, 介电常数大且厚度较薄的介质.
- V L issa jous) 图形法. 目前认为 Q - V L issa jous图 形法测 量 D BD 放电 功率效果 较好 [ 3- 6] , 但 未见对
DBD 放电参量进行系统的分析, 文中利用该方法对 DBD 各放电参量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
电容 C 充电.
1 Q示, 对应的 CH 1 和 CH 2 通道波形如图 2b所示. 从 图可以看出: 在一个放电周期内, A B, C D 为微 放电阶段, A, C 点为 放电起始点, B, D 为放电终止 点; B C, D A 阶段为放电熄灭后, 电源向 DBD总
图 2 DBD 放电典型 Q - V L issajous图形及其放电电压波形
图 4 等效电容随激励电压的变化关系 F ig. 4 Equivalen t capac itance as a function
o f applied vo ltage
由图 4a可以看出, 当 DBD 放电装置结构参数 确定时, 放电熄灭阶段的总电容 C 受 V, f 变化的影 响较小, 其值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变化, 试验测得其变 化范围为 26. 5 ~ 27. 5 pF. 图 4b 表明: C d 随 V, f 的 升高而增 大, Cg 随 V, f 增 大而 略 有下 降, 其 值在

不同尺寸微腔介质阻挡放电的对比研究

不同尺寸微腔介质阻挡放电的对比研究

不同尺寸微腔介质阻挡放电的对比研究高军伟;孙岩洲;孙念念【摘要】为进一步降低放电起始电压,产生数量较多、分布较均匀的低温等离子体,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印刷电路板上的新型微电极——微腔结构电极,在高频正弦交流电压下,对尺寸l为0.3 mm、0.5 mm和1.0 mm微腔结构电极进行实验,根据得到的Lissajous图形进行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外加电压相同条件下,微腔阵列的表面积与接地电极的面积之比D为0.69时,微腔与接地电极间的等效电容Cq、放电气隙电压Ug、半个周期内放电通道传输的电荷量Qg、平均放电功率P均达到最大;但微腔电介质表面功率密度ρ却在D为0.36时达到最大;且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间的等效电容Cd变化很小,基本接近于静态介电常数对应的数值.【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16)013【总页数】5页(P63-67)【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微电极;微腔;Lissajous图形【作者】高军伟;孙岩洲;孙念念【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9电工技术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是在放电空间内放置绝缘电介质的一种气体放电形式,而绝缘电介质可以抑制电弧的形成,从而产生非平衡态低温等离子体。

目前,DBD根据电极结构的不同分为体相放电和表相放电。

前者放电发生在电极之间,形成贯穿整个气体间隙的放电,常见的有线-管型、管-管型和板-板型等。

后者放电发生在电极附近的电介质表面或共面电极之间电介质的表面。

因电介质的两侧或一侧有线状等小曲率半径电极,导致电极附近电场分布极不均匀,在电极附近电介质表面出现电晕和沿面放电,常见的有电介质的两侧或一侧有线状等小曲率半径电极的结构和电极被嵌入电介质层的共面型结构[1—4]。

基于Lissajous图形的同轴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

基于Lissajous图形的同轴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

基于Lissajous图形的同轴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3巩银苗1鲁西坤1景旭2孙岩洲(1. 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2. 国家电网安阳供电公司,河南安阳 455000;3.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摘要介质阻挡放电(DBD)能在大气压空气环境下形成稳定的放电,工业应用比较广泛。

同轴结构电极的放电过程比较复杂,因此需要通过研究其放电过程中的各个参数来表征其放电特性,从而得到其放电机理。

通过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从电荷量的传输、放电功率以及气隙电压变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同轴结构电极的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得到在大气压敞开环境下,同轴结构电极的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功率和放电电荷均有所不同,放电功率从数瓦到十几瓦,介质电容为数百皮法和气隙电容为数十皮法,均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在放电过程中,管−管结构电极的介质电容和气隙电容的值均大于线−管结构。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管−管电极;线−管电极;介质电容;气隙电容Research on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on coaxial structure electrode base on lissajous graphics3Gong Yinmiao1Lu Xikun1Jing Xu2Sun Yanzhou(1. Department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yang Instttute of Technology,Anyang, He’nan 455000;2. Grid Any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Anyang, He’nan 455000;3.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He’nan 454000)Abstrac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can form a stable discharge in atmospheric air environment,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is more extensive. The discharge process of the Coaxial structure electrode is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haracterize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by studying 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the discharge process, thus,we get its discharge mechanism. Through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result analysis,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of the coaxial structure electrode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charge transfer, discharge power andair gap voltage variation, we that at the open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discharge power and discharge charge of th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of coaxial structure electrode are different, the discharge power from several watts to more than ten watts. The dielectric capacitance is hundreds pF and the air gap capacitance is tens pF, and both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voltage; In the discharge process, during the discharge process, the values of the dielectric capacitance and the air gap capacitance of the tube-tube structure electrode are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ray-tube structure.Keywords: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tube-tube electrode; ray-tube electrode; barrier capacitance; gas gap capacitance2018年第9期 412018年第9期42介质阻挡放电能够在很广的气压范围内及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发生,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方面。

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

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

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去除二氧化硫的研究
孙岩洲;邱毓昌;袁兴成
【期刊名称】《高压电器》
【年(卷),期】2004(40)4
【摘要】工频高压下线管结构反应器可能出现局部电晕放电及气隙中稳定阻挡放电。

根据V-qLissajous图形计算了放电功率。

随外施电压上升,放电由电晕放电进入稳定阻挡放电,放电电流幅值达数mA,放电功率密度为数百mW·cm-3,去除SO2的能量效率可达30g/(kW·h)。

实验表明,稳定阻挡放电时,较高的电压及较大的放电空间可提高能量利用率。

【总页数】3页(P253-254)
【关键词】阻挡放电;电晕放电;放电功率;去除二氧化硫
【作者】孙岩洲;邱毓昌;袁兴成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
【相关文献】
1.雾化介质阻挡放电联合电晕放电对染料溶液脱色研究 [J], 王占华;许德玄;周兵;张刚;李玲
2.介质阻挡放电与脉冲电晕放电净化气态污染物的试验研究 [J], 左莉;侯立安
3.电晕-介质阻挡协同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大流量甲苯废气的研究 [J], 唐爱民;
王星敏; 胥江河; 王松; 何茂松
4.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灭菌效果的试验研究 [J], 石兴民;袁网;董晓锋;孙岩洲;邱毓昌
5.管状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的研究 [J], 王辉;方志;孙岩洲;邱毓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接线方式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不同接线方式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气特性

Abs t r a c t : To s t u d y t h e i n lu f e n c e O d i f f e r e n t c o n n e c t i o n mo d e s o n t he e l e c t r i c a l c h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o f d i e l e c t ic r
2 . S c h o o l o f M e c h a n i c l a a n d P o w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 H e n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a o z u o 4 5 4 0 0 0 , C h i n a )
背 面 电极 悬浮 时 , 起 始放 电 电压 和放 电 气隙 电压 都较 高 , 但 是放 电传 输 电荷 和放 电功 率均较 小。 关键 词 : D B D; L i s s a j o u s图形 ; 电 气特 性 ; 放 电功率
中 图分 类 号 : T M8 9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0—8 8 2 9 ( 2 0 1 7 ) 0 l 一 0 1 2 9— 0 4
El e c t r i c a l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BD Und e r Di fe r e nt Co n ne c t i o n Mo d e s
me a s u r e d a n d c o mp re a d . Th e e x p e ime r s s h o w t h a t , whe n o n e o f t h e t wo p o s i t i v e e l e c t r o d e s i s s u s p e nd e d, t h e t r a n s f e r r e d c h rg a e s a n d d i s c h rg a e p o we r a r e ha l f o f bi po l a r c o nn e c t i o n mo d e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大气压下不同气体中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大气压下不同气体中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大气压下不同气体中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与仿真研究大气压下不同气体中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与仿真研究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科学领域,涉及到气体放电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和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同气体条件下的介质阻挡放电现象、放电机理、放电特性、放电能量损失等方面的问题。

在实验方面,可以通过不同气体的气态参数、电子密度、温度和压强等参数的变化,来模拟不同气体条件下的介质阻挡放电。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放电过程中气体分子的碰撞、能量损失和电离等过程的计算,来进一步分析和评估不同气体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

在仿真方面,可以使用数值模拟方法,将实验数据与计算模型相结合,来预测不同气体条件下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气体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大气压下不同气体中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与仿真研究在材料科学、物理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关于大气压下不同气体中介质阻挡放电的深入探究和发现。

利用大气压气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PTEF进行表面改性

利用大气压气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PTEF进行表面改性

利用大气压气液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PTEF进行表面改性杨惕;张燕;徐庆南;赵楠;孙岩洲【期刊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年(卷),期】2018(036)004【摘要】本文对大气压单一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和加去离子水的气液两相介质阻挡放电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放电模式的开始放电和刚铺满整个电极时的稳定电压电流波形和放电照片,并用两种放电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薄膜(PT FE)进行表面处理,对处理后薄膜表面的水接触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放电间隙和放电频率均相同时,大气压单一空气放电的开始放电电压峰峰值和稳定放电电压峰峰值均比气液两相放电时的高,且气液两相放电更加均匀.在相同条件下,经大气压气液两相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T FE薄膜表面水接触角比大气压单一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低,说明大气压气液两相等离子体对PT FE薄膜的处理效果更好.【总页数】5页(P671-674,678)【作者】杨惕;张燕;徐庆南;赵楠;孙岩洲【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河南焦作 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539【相关文献】1.利用发射光谱进行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诊断及其在材料表面改性上的应用[J], 唐晓亮;邱高;冯贤平;闫永辉;王良;严治仁;施芸城2.不同密封电极宽度对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性能的影响研究[J], 齐晓华;李树多;史冬梅3.介质材料对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最大离子风速的影响[J], 齐晓华;史冬梅4.大气压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流动控制特性综述 [J], 齐晓华;雷济宇5.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辅助原子层沉积氧化铝阻隔膜 [J], 魏海英; 郭红革; 秦莹莹; 周美丽; 陈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PIC-MCC实现空气介质阻挡放电过程的数值模拟

基于PIC-MCC实现空气介质阻挡放电过程的数值模拟

基于PIC-MCC实现空气介质阻挡放电过程的数值模拟
赵晓宁;赵来军;孟声辉;余诚诚;孙岩洲
【期刊名称】《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年(卷),期】2024(44)4
【摘要】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际应用中,空气介质阻挡放电具有极其广泛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目前,空气均匀放电的获得仍比较困难,且诊断均匀性的依据缺乏
可信的依据。

文章采用粒子云网格法(Particle in Cell,PIC)与蒙特卡罗碰撞(Monte Carlo Collision,MCC)方法模拟了放电过程中粒子的运动情况,研究大气压下空气
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展过程,然后讨论介质厚度、电源频率对形成均匀放电的影响,并
研究这两种因素对等离子体密度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介质厚度在d≥1.5 mm时可获得没有放电细丝的电流波形;电源频率高于2.5 kHz时,放电细丝是难以避免的。

在能够形成均匀放电的条件下,将介质厚度适当的调整在1.5 mm附近,提高电源频率,将产生更高的等离子体密度。

【总页数】8页(P361-368)
【作者】赵晓宁;赵来军;孟声辉;余诚诚;孙岩洲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省煤矿装备智能检测与控
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43
【相关文献】
1.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PIC-MCC数值模拟
2.大气压空气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模拟
3.甲烷-空气同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数值模拟
4.介质阻挡放电辅助稀薄甲烷-空气燃烧点火过程的一维数值模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电极结构下介质阻挡放电电离特征的试验研究

不同电极结构下介质阻挡放电电离特征的试验研究

第39卷,第2期 2 0 19年2月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 n alysisV o l.39,No.2,pp410-414F e b ru ary,2019不同电极结构下介质阻挡放电电离特征的试验研究宋鹏1!3,张维陈雷!王晓放\隆武强11<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辽宁大连116023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363<大连民族大学机电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605摘要由于具有工作气压高、放电均勻等特点,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成为近年来非平衡等离子体领域研究的主要技术。

电极结构是电离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通过电极结构优化来改善电离特性,对等 离子体放电设备的应用领域拓展及性能优化至关重要。

为改善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的电离特性,产生高活 性、高均勻性的低温等离子体,基于自主设计的同轴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进行了不同电极结构的电离试验及参数诊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放电频率11. 4k H Z、放电峰值电压5. 4〜13.4k V条件下进行了氩气电离试 验$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A E S)对氩等离子体谱线的激发、分光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了螺纹电极、齿状电 极、圆柱电极放电的特征光谱参数及外施电压对介质阻挡放电特征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齿状电极放电所 形成等离子体的放电强度更大且放电效果显著,电子平均能量利用率低,电子激励温度弱于圆柱电极$圆柱电极放电强度较弱,但易形成大面积均勻性等离子体$大气压环境下电子激励温度不因外源电压的升高而单调递加,这表明通道内微放电的主要特征并不依赖于外施电压的供给,而是取决于电极结构、气体组份、气体压强$增大外施电压仅能增加单位时间内微放电的数量,经整合电子激励温度可达3 500 W,符合典型 的低温等离子体特征。

关键词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电极结构$光谱诊断$电子激励温度中图分类号! 0433.1 文献标识码:A!O I: 10. 3964". issn. 1000-0593(2019)02-0410-05引言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作为低温等离子体源的重要分支,具有适宜的化学反应、易调控的放电过程、可靠的能量利用率和稳定均勻的放电模式等诸多优势,在点火助燃、污染物 排放、材料表面改性、医学治疗等领域均有良好的应用潜力12]。

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模拟

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模拟

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模拟孙岩洲;崔志永;卫林林【摘要】为了研究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以一维流体力学模型为基础,利用三对角矩阵追赶法的Fortran编程,分别对一维电子、离子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电流连续性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不但得出放电电流和气体电压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还得到了电子、离子、亚稳态原子密度以及电场在放电空间的时空分布;并分析讨论所加电压频率、幅值以及介质材料等参数对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For researching the coaxial tube of th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the paper is based on one-di- mensional fluid mechanics model and uses the Fortran program of tri-diagonal matrix chase-after method. Not only the time evolutions of the discharge current and gas voltage, but also the space and time distributions of the electric field and the electron, meta-stable state atom and ion densities ar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by sol- ving the one-dimensional continuity and momentum equations for electrons and ions, coupled to the current continuity equati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coaxial tube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driving frequency, voltage or dielectric layer are also discussed and analyzed.【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1)002【总页数】5页(P207-211)【关键词】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数值模拟;流体力学【作者】孙岩洲;崔志永;卫林林【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90 引言介质阻挡放电(DBD)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产生非平衡态低温等离子体的方法,即绝缘介质插入交流电源电极之间进而气体放电[1] .DBD的放电形式由于放电电极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平板结构和同轴结构等形式,介质可以覆盖在电极上也可悬挂在放电空间里.19世纪60年代,德国就己经将介质阻挡放电用于产生臭氧并对公共用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目前,DBD应用场合非常广泛,例如激光器、紫外或可见光源、有毒废物的处理以及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等场合.也有研究人员将DBD广泛应用在材料表面改性等方面,例如增加纸张、薄膜和聚合物纺织品的表面能,从而改善其印染性能[2] .国内外已经对典型的平行板电极结构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进行过大量电学特性的研究[3-10],但是,同轴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的电学特性研究不太明确且很少[11-12].为了能更深层、更明显地模拟出测量电学方法无法获得的粒子电流密度和电荷密度等一些微观量,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模拟计算将会变得非常重要.因此,采用一维流体力学模型,在大气压氦气条件下对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分析了各个参数对放电的影响.1 理论模型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如1所示.内部线电极连接正弦交流电源高压电极,管壁电极为一层包裹在石英玻璃管上的铜片且直接接地.径向初始位置在线电极中心管的轴心位置处(即r=0),R0为内部线电极半径,R1为介质处的半径,R2为外电极的半径,外加正弦交流电源Va(t)=V0sin(2πft),V0为电压幅值,f为频率.假设Vd为介质上的压降,Vg为气体电压,且Va=Vg+Vd.通过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同时用一维自洽流体力学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它可以精确模拟出放电的时空特性.由于电子不能相对电场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所以采用漂移扩散近似,即假设电子、离子相对于局域电场处于平衡状态,工作气体为纯净的氦气.其电子、离子的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可以表示为(1)(2)式中:nk,jk,Sk,μk,Dk分别为k类粒子密度,粒子流密度,粒子的净产生项,粒子迁移率和扩散系数,t和r分别表示时间和极间轴向距离;E为电场强度;k代表电子,原子离子,分子离子,亚稳态原子.当k代表电子时,迁移率为负值,k代表离子时,迁移率为正值,k代表亚稳态原子时,迁移率为零.Se=αμe|E|ne+ki·nenm+(km1+(3)(4)kr2·np2n2,(5)ki·nmne-kd·nenm,(6)式中:Se,Sp1,Sp2,Sm,ne,np1,np2,nm分别为电子,原子离子,分子离子以及亚稳态原子的净产生项和密度;N0为大气压下氦原子的密度;p为气体压强;α为汤森放电系数;η为复合系数.由于介质层和气体交界处的边界条件太复杂,一般不直接求解泊松方程,而用电流平衡方程描述计算电场强度.在放电系统中,放电的总电流包括传导电流和位移电流,即(7)式中:ε(r)为介电常数,取决于位置r在气体中ε(r)=ε0,而在介质里ε(r)=ε0εb,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b为相对介电常数;ic(r,t)为传导电流密度,即ic(r,t)=e(jp(r,t)-je(r,t)),iT(r,t)是总电流密度,即放电电流密度.当考虑到二次电子发射时,在内电极处和介质层边界处,传导电流密度为ic(r,t)=e[Jp(r,t)-(je(r,t)+γjp(r,t))],γ为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且取值为0.01,e为元电荷电荷量.电场满足E(r,t)dr=Va(t).(8)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同轴线管状电极,总电流密度iT(r,t)是关于r的函数,并且它与放电总电流的关系为iT(r,t)=IT(t)/s(r),而S(r)为径向r处总电流密度流过管的面积.对式(7)在放电区域进行面积积分得到轴向单位长度上放电总电流(9)介质表面积累的电荷密度公式为σb(t)=ic(R1,t′)dt′.(10)2 数值模拟与分析本文采用Scharfetter和Gummel提出的有限差分法对上述非线性方程组进行联立求解,对于离散后得到的线性方程组,通过采用三对角矩阵追赶法的Fortran编程,数值模拟出电子、离子、亚稳态原子密度和电场在放电空间的时空分布等.本文通过改变频率、外加电压以及介质材料对放电特性进行研究.2.1 不同频率下放电特性的比较外加电压优选为2 000 V,令初始电子、原子离子密度相等,且它们在放电空间中均匀分布,也可以写成ne(r,0)=np(r,0)=107 cm-3,分子离子和亚稳态原子密度都是102 cm-3.气体压强为0.1 MPa,气体温度为T=300 K,电子能量为1.5 eV,介电常数为7.5,放电空间为0.7 cm,内电极半径R0=0.1 cm,外电极半径R2=1.0 cm,外电极的介质层厚d=0.2 cm.图2是放电电流和电压的时间演化图.由图2可知: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是每半个周期会出现一个电流脉冲,且这两个电流脉冲不对称,峰值也不相等.图2(a)是外加电压和频率分别为2 000 V和5 kHz的放电电流和电压的时间演化图,正半周期的轴向单位长度上的放电总电流可上升到3.7 mA/cm,放电时刻大致发生在每个周期开始后32 μs,上升时间约为6 μs;而负半周期的轴向单位长度上的放电电流大约可以达到1.3 mA/cm,放电时刻在下半周期开始18 μs,放电时间比正半周期长一些约10 μs.这是由于正半周期时管壁电极为阴极电极,电极半径大,导致放电电流比较大;而负半周期时线电极变为阴极电极,电极半径变小,虽然此处的电场会变强,但放电电流并不会增大,反而导致电流减小.在频率改变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加频率越大,放电电流也越大,如图2(b)所示.当频率由5 kHz增加到8 kHz时,正半周期放电电流峰值也随着升高到大约7.2 mA/cm,负半周期随之升高到1.6 mA/cm,放电也会提前放生.这是因为放电电流由位移电流和传导电流组成,而位移电流与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升高会使放电空间内的离子密度变大,离子漂移速度变快,所以放电电流将会变大且放电提前.由于亚稳态氦原子的存在对放电空间带电粒子的浓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不考虑亚稳态原子的情况下,放电空间的离子只有He+,而考虑亚稳态原子后,在放电模型中主要的带电离子变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室温下70%的亚稳态原子之间会发生碰撞产生分子离子.其次,在外加电压较高时,放电过程中的电子将直接碰撞电离产生的He+和通入放电空间的氦原子发生三体碰撞,并很快被转变为而这一转变时间要比气体击穿的时间短很多,因此,这也是密度高于He+密度且占主要地位的另外一个原因.由图3(a)可知:f=5 kHz且正半周期电流最大时,在外电极介质层表面附近这一区域内(即0.1~0.2 cm的区域),电场最大达到的密度可达到3.33×1010cm-3.图3中表明电子密度在内电极附近最大,这是由于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内电极体积小造成的.另外,由于亚稳态原子的存在,导致电子密度和密度下降.在0.3~0.5 cm这一区域内电场很小,大约1.75 kV/cm,电子密度和密度几乎相等,大约为1.0×1010cm-3.由图3(b)可知:f=5 kHz且负半周期电流最大时,由于在内电极附近这一区域内(即0.1~0.2 cm的区域),电场最大可达14.7 密度可达4.0×1010cm-3.在(0.3~0.5 cm)这一区域内电场很小,大约为1.2 kV/cm,电子密度和密度几乎都为0.27×1010cm-3.图3(c)和3(d)分别是f=8 kHz下电流正负向最大时,各粒子的密度和电场的空间分布图.通过与图3(a)和3(b)进行对比,可明显得出电子密度密度和电场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升高.2.2 不同外加电压和介质材料参数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在外加电压不同的情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外加电压越高,放电电流就越大,如图4所示.外加电压由2 kV增加到2.4 kV时,正半周期的放电电流会由原来的峰值3.7 mA/cm升高到大约9.5 mA/cm,负半周期也随之升到1.5 mA/cm,且放电提前发生.这是由于外加电压升高而气体间隙并未改变,此时放电空间的电场会变大,从而导致放电间隙内产生带电粒子数目增多,放电电流变大.同时,因为外加电压升高了,带电粒子的漂移速度也会相应地变快,所以放电也会提前发生.此外,放电特性还受介电常数和介质层厚度等影响.当介电常数变小时放电电流会随之变小,由原来的3.7 mA/cm减小到1.2 mA/cm,负半周期放电电流从1.3 mA/cm减小到0.9 mA/cm,同时放电延时发生,见图5.介质层的厚度则与放电电流成反比,当介质层厚度有0.2 cm增加到0.25 cm时,正半周期放电电流会从3.7 mA/cm下降到1.4 mA/cm,负半周期,则会下降到0.9 mA/cm,见图6.由此可以得出:介电常数越小,放电电流越小;介质层越厚,放电电流也越小.因介质层的电容Cd=2πε0εBl/ln(R2/R2),l为线电极的长度,IT(t)=Cddvd/dt,则Cd减小导致放电电流减小.3 结语本文通过对一维流体力学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数值模拟出大气压氦气下同轴线管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电流、气体电压和介质表面积累电荷密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和电子、亚稳态原子、离子密度、电场在放电空间的时空分布.从理论上对同轴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机理研究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外加电压频率越高,放电电流越大;所加电压与放电电流成正比;介质层越厚,放电电流越小;介电常数越大,放电电流也越大.参考文献:[1] KOGELSCHATZ U. Filamentary, patterned and diffuse barrier discharges [J]. IEEE Trans on Plasma Science, 2002, 30(4): 1400-1408.[2] 王新新.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J].高电压技术,2009,35(1):1-11.[3] 王艳辉,王德真.介质阻挡均匀大气压辉光放电数值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03,52(7):1694-1700.[4] 吕博,王新新,罗海云,等.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的数值仿真计算[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8,27(3):63-67.[5] 孙岩洲,邱毓昌,李发富.利用Lissajous图形计算介质阻挡放电参数[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2):113-115.[6] 邵先军,马跃,李娅西,等.大气压短间隙Ar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的模拟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0,36(8):2047-2052.[7] TRUNEC D, BRABLEC A, BUCHTA J. 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 in neon[J]. J Phys D: Appl Phys, 2001, 34(11): 1697-1699.[8] TEPPER J, LINDMAYER M, SALGE J. Pulsed uniform barrier discharges atatmospheric pressure[C]//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igh Pressur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Chemistry. Cork, Ireland, 1998: 66-68.[9] GOLUBOVSKII Y B, MAIOROV V A, BEHNKE J F, et al. Study of the homogeneous glow- like discharge in nitroge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J]. J Phys. D: Appl Phys, 2004, 37(9): 1346-1356.[10] KONG M G. DENG X T. Electrically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a diffuse nonthermal atmospheric plasma[J]. IEEE Trans on Plasma Science, 2003, 31(1): 7-18.[11] 邵建设,严萍,袁伟群.大气压空气中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微放电特性[J].高电压技术,2006,32(10):65-68.[12] 张莉丽.同轴电极He/N2大气压辉光放电特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及仿真研究

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及仿真研究

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及仿真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的研究,探讨了其在电气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通过仿真研究,发现该结构具有较高的介质阻挡放电能力和较好的光电特性,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的防雷防弧保护。

本文详细介绍了同轴圆柱结构的原理、特点以及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并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其性能。

1. 引言同轴圆柱结构是一种常用于电力设备中的防雷防弧保护技术。

该结构由内外两个圆柱组成,两者之间通过介质隔开。

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介质会发生击穿放电,形成阻挡放电现象。

本研究旨在探究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光电特性,并通过仿真研究验证其性能。

2. 同轴圆柱结构的原理与特点同轴圆柱结构的内外圆柱分别作为正负极,通过介质隔开,形成一种局部电场。

当高压电场作用于该结构时,介质会发生击穿放电,将电压分布在圆柱的表面上,形成阻挡放电现象。

该结构具有较高的放电能力和较好的介质阻挡特性。

3. 同轴圆柱结构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同轴圆柱结构在电力设备中广泛应用于防雷防弧保护。

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安装和维护;其次,具有较高的介质阻挡放电能力,可有效防止电气设备的击穿故障;最后,具有较好的光电特性,能够实现对高压设备的有效保护。

4. 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进行仿真研究,模拟了同轴圆柱结构在不同电压下的放电现象。

结果显示,随着电压的增加,放电现象逐渐增强,但仍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光电特性也得到了验证,同轴圆柱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电气设备的电磁辐射。

5.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光电特性的研究,发现该结构具有较好的防雷防弧保护能力。

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同轴圆柱结构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的防雷防弧保护。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该结构,提高其防护性能。

关键词: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光。

大气压介质阻挡高频放电三种模式的Lissajous图形

大气压介质阻挡高频放电三种模式的Lissajous图形

大气压介质阻挡高频放电三种模式的Lissajous图形郝艳捧;阳林;王晓蕾【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年(卷),期】2009(024)006【摘要】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存在多种放电模式.本文利用高频高压电源,分别进行了大气压氦气均匀的介质阻挡放电和大气压空气丝状介质阻挡放电的试验,通过测量外施电压、回路电流和拍摄ICCD短时曝光的放电图像,研究了氦气单脉冲辉光放电、多脉冲辉光放电和空气丝状放电的Lissajous图形特征.结果表明: 两种辉光放电均起始于汤森放电,放电电流最大时为辉光放电;而丝状放电为流注放电.高频下辉光放电的Lissajous图形不同于工频的两条平行线,而是左右两边有一次曲线性阶跃的平行四边形;伪辉光放电的电流波形每半个周期内有几个电流脉冲,Lissajous图形中放电阶段对应的两条边就有几次曲线性阶跃;丝状放电的Lissajous图形近似为平行四边形.【总页数】7页(P5-11)【作者】郝艳捧;阳林;王晓蕾【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213【相关文献】1.基于Lissajous图形研究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放电 [J], 郝艳捧;王晓蕾;阳林2.利用Lissajous图形计算介质阻挡放电参数 [J], 孙岩洲;邱毓昌;李发富3.基于Lissajous图形的同轴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研究 [J], 巩银苗;鲁西坤;景旭;孙岩洲4.基于Q-V Lissajous图形法的介质阻挡放电试验研究 [J], 冉冬立;蔡忆昔;王军;庄凤芝;王攀5.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三种模式的电学特征 [J], 徐旭;欧琼荣;舒兴胜;孟月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腔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微腔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微腔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许之磊;孙岩洲;谢春玮;张燕【期刊名称】《测控技术》【年(卷),期】2018(037)001【摘要】为了深入研究微腔结构介质阻挡放电(MDBD)的放电机理,搭建了基于介质板表面网格微结构电极装置的实验平台.在分析MDBD微放电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的等效电路来模拟MDBD微放电气隙的动态变化.利用Matlab建立动态仿真模型,并对MDBD的放电特性进行仿真,得到了MDBD 放电时的电压电流波形和Lissajous图形.同时,对MDBD的放电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并将仿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MDBD动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进而利用仿真模型分析计算了不同电压幅值下平均放电功率和放电通道传输电荷量,结果表明,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及其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总页数】5页(P136-140)【作者】许之磊;孙岩洲;谢春玮;张燕【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89【相关文献】1.不同尺寸微腔介质阻挡放电的对比研究 [J], 高军伟;孙岩洲;孙念念2.线筒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仿真 [J], 孙岩洲;巩银苗;孙念念3.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J], 章程;方志;赵龙章;邱毓昌4.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的特性比较 [J], 曾咪;孙岩洲;潘萍5.微腔介质阻挡放电忆阻特性分析 [J], 杨慧彬;孙岩洲;苏大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谐振问题的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谐振问题的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谐振问题的研究
张芝涛;赵艳辉;董克兵;吴晓东;许阳
【期刊名称】《高电压技术》
【年(卷),期】2004(30)4
【摘要】为了解决介质阻挡放电 (DBD)反应器放电性能随激励频率提高反而下降的问题 ,采用电荷电压测量等方法对DBD系统主要放电参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由激励变压器漏感与电介质层等效电容引起的系统谐振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DBD系统谐振不但能引起放电间隙等效电压、电介质层等效电压、放电间隙等效电阻等放电参量的异常变化 ,降低DBD反应器放电性能 ,而且会对激励变压器与DBD反应器中电介质层的绝缘产生危害 ,影响DBD系统工作稳定性。

减小激励电源漏感与合理分布DBD电介质层等效电容是解决DBD谐振问题的有效措施。

【总页数】4页(P42-45)
【关键词】变压器;介质阻挡放电系统;谐振;等效电路;放电性能;实验
【作者】张芝涛;赵艳辉;董克兵;吴晓东;许阳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06
【相关文献】
1.串联谐振模式下介质阻挡放电动态负载及工作特性研究 [J], 赵卫东;蔡忆昔;王军;冉冬立;郑荣耀
2.介质阻挡放电系统中静止放电丝特性研究 [J], 刘伟波;吴新华;赵荣霞
3.介质阻挡放电电源的谐振逆变器的似谐振现象 [J], 邵建设;严萍
4.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灭菌效果的试验研究 [J], 石兴民;袁网;董晓锋;孙岩洲;邱毓昌
5.管状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的研究 [J], 王辉;方志;孙岩洲;邱毓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气压空气中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微放电特性

大气压空气中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微放电特性

大气压空气中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微放电特性
邵建设;严萍;袁伟群
【期刊名称】《高电压技术》
【年(卷),期】2006(32)10
【摘要】为了更好的利用和研究介质阻挡放电技术,探讨了研究较少的同轴介质阻挡等离子体反应器的放电特性。

因该类反应器2个介质阻挡层结构不一致,导致微放电行为在高频高压电源的正弦波电压的正、负半周内特点不同。

研究从其放电的等效电路模型,流注放电击穿机理,以及在大气压空气中的放电实验等方面进行。

结果表明,大气压下放电间隙8mm反应器时,放电电流波形在外加电源电压的正负半周期内不对称;分别呈现出明显的“似辉光放电”和“丝状放电”特点,单个微放电电流脉冲宽度约50ns,与外加电源电压极性和频率无关。

【总页数】4页(P65-68)
【关键词】同轴介质阻挡放电;高频正弦波电压;大气压下空气;微放电;似辉光放电;丝状放电
【作者】邵建设;严萍;袁伟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89
【相关文献】
1.大气压氦气同轴双气隙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研究 [J], 张玉坤;李兰;王广宇;陈梦
2.大气压 Ar/NH3同轴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诊断 [J], 李艳琴;部德才;底兰波;张秀玲;刘志升;李学慧
3.大气压氦气中电阻与介质阻挡多峰放电特性的数值模拟 [J], 张亚容;张杰;郭颖;张菁;石建军
4.空气中介质阻挡大气压辉光放电特性的研究 [J], 方志;王辉;邱毓昌
5.大气压大面积空气中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研究 [J], 姚正秋;钱晨;方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轴线管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反应器[实用新型专利]

同轴线管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反应器[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同轴线管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反应器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孙岩洲,曾咪,聂爱玲,雷乃清,田书,赵来军申请号:CN200720089995.9
申请日:20070412
公开号:CN201048242Y
公开日:
2008041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线管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其由内到外依次为细线电极、阻挡介质和外电极。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由内到外依次为细线电极、阻挡介质和外电极的结构,在外加交流高电压作用下,细线电极周围产生的电晕预电离能够降低气隙放电场强,阻挡介质可以抑制电弧放电的形成,反应器中出现均匀稳定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地址: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霍彦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心电极半径对介质阻挡放电工作特性的影响

中心电极半径对介质阻挡放电工作特性的影响

中心电极半径对介质阻挡放电工作特性的影响
周博;蔡忆昔;赵卫东;王军
【期刊名称】《绝缘材料》
【年(卷),期】2010()5
【摘要】为分析中心电极半径对同轴圆柱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工作特性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中心电极半径r对同轴圆柱结构DBD的放电功率P、起始放电电压Us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外加电压U下,当起始放电电压Us较小时,DBD的放电功率P较大,功率升高率较小;起始放电电压Us随中心电极半径r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减小的趋势。

【总页数】4页(P64-66)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放电功率;起始放电电压
【作者】周博;蔡忆昔;赵卫东;王军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06;TM132
【相关文献】
1.电极间隙对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 [J], 李春茂;董磊;彭开晟;魏文赋;高国强;吴广宁
2.三电极共面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及诱导气流实验研究 [J], 张兴;黄国旺;吴淑群;欧阳帆;张潮海
3.三电极共面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及诱导气流实验研究 [J], 张兴;黄国旺;吴淑群;欧阳帆;张潮海
4.管状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的研究 [J], 王辉;方志;孙岩洲;邱毓昌
5.多针-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辉;方志;邱毓昌;李登云;刘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气中电极结构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大气中电极结构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大气中电极结构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
许金豹;李成榕;詹花茂;李明
【期刊名称】《高压电器》
【年(卷),期】2008(44)2
【摘要】笔者研究了平行平板电极、柱-板电极、斜板-平板电极三种电极结构DBD的放电特性,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图及放电发光图比较了他们的区别,并从放电机理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结果发现:柱-板电极DBD中,随柱电极外径的增大,正负半周起始放电电压增大。

【总页数】4页(P132-134)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平行平板电极;柱-板电极;斜板-平板电极
【作者】许金豹;李成榕;詹花茂;李明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213;O461
【相关文献】
1.不同电极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研究 [J], 胡又平;罗志娟
2.利用液体阻挡介质产生空气中均匀介质阻挡放电的研究 [J], 仇展;方志;赵龙章
3.管状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和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的研究 [J], 王辉;方志;孙岩洲;邱毓昌
4.电极结构对介质阻挡放电参数的影响研究 [J], 周波;王晓静;孙才新
5.大气压大面积空气中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研究 [J], 姚正秋;钱晨;方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矿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煤矿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煤矿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的测量及误差分析
孙岩洲;田书
【期刊名称】《焦作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16)004
【摘要】分析了适于煤矿的附加电容的测量方法,并着重于测量误差的分析,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最大相对误差的值,指出减少误差所应采取的计算方法以及测量仪表和附加电容的选择。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孙岩洲;田书
【作者单位】焦作工学院电气工程系;焦作工学院电气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611.1
【相关文献】
1.煤矿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算分析 [J], 许丹;马星河
2.改进的矿井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实用计算方法研究 [J], 吴君;党建军
3.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计算误差分析 [J], 孙岩洲;邱毓昌
4.煤矿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 [J], 赵让民;高庆华;孙方;刘冲
5.煤矿高压电网对地电容电流测算分析 [J], 王永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式 (1) 中 ,E、P、ve 单 位 分 别 为 V/m、133 Pa(即 为
图 6 Vp=14 kV 时的电子密度图 Fig.6 The electron density when Vp=14 kV
由图 6 可以看出,电子密度随着 r 的增大而变 小。放电开始时,外加电压为正半周期,电子在外 加电场的作用下向线电极附近运动。线电极附近 由于电场强度较大,电子运动极其剧烈,电子运动 相对来说更为迅速,说明此时的电子主要受电场的 控制,以漂移运动为主。随着电压进入负半周期, 电子由于反向电场的作用,又迅速向外电极方向运 动,又回到接近初始状态。如此反复,电子浓度增 大的区域开始出现浓度梯度,电子除了受电场控制 以外,电子的扩散运动也开始出现,电子在扩散和
31
介质电场不同步改变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如 此反复。
1 mmHg)、m/s。 计算出的电子的漂移速度 ve 见图 5。由图 5 可
知,电子的漂移速度随着 r 的增大而逐渐变小,并在 一定距离处开始趋于平稳。
图 3 Vp=21 kV 时的电场分布图 Fig.3 The electric field distribution when
图 5 不同电压下电子漂移速度对比 Fig.5 The comparison of electron drift velocity
atdifferent voltages
2.2 电子密度分析 图 6 为放电时气隙中电子密度的三维分布图,
X 轴代表到内电极的距离 r,单位为 mm;Y 轴代表时 间 t,图中为一个工频周期 20 ms;Z 轴代表电子密度 ne,单位为 1/m3。
30
孙岩洲等:线筒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仿真
绝缘材料 2015,48(7)
入研究。 线筒电极具有小曲率半径特性,前期研究发现
线筒电极放电具有类辉光和弥散特性[13]。为了深入 研 究 线 筒 电 极 的 介 质 阻 挡 放 电 特 性 ,本 研 究 基 于 Comsol 软件的等离子体放电模块,对大气压下线筒 电极在空气中的放电进行一维数值模拟,研究放电 过程中电场分布以及电子密度分布,由电子密度间 接求出放电电流;然后根据仿真模型,搭建实验平 台 ,在 大 气 压 空 气 中 对 线 筒 结 构 电 极 进 行 放 电 实 验,得到电压-电流波形。最后将仿真数据与实验 数 据 进 行 对 比 ,得 出 线 筒 结 构 电 极 的 放 电 参 数 特性。
绝缘材料 2015,48(7)
孙岩洲等:线筒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仿真
29
线筒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仿真
孙岩洲,巩银苗,孙念念
(河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摘要:为了研究同轴线筒电极在大气压下空气中的电气参数和放电机理,利用有限元软件 Comsol 的等离子体 模块,建立了大气压空气中一维线筒电极放电的等离子体模型,并对放电过程进行求解,得到放电过程中气隙 的电场强度及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形,放电过程中电子密度高达 1014 m-3,此时对应的放电电流为毫安 级。在大气压空气中对线筒电极也进行了放电实验,在不同的外加电压下,测出线筒电极的放电电流分别约 为 1 mA 和 5 mA,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线筒电极;数值模拟;电场强度;电流 中图分类号:TM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239(2015)07-0029-05
图 3 显示的是电压上升阶段(左侧坐标轴的 0~ 5 ms)、电压下降阶段(5~10 ms),直到 20 ms 的一个 完整的工频电压周期内气隙中的电场分布。如图 3 所示,由于电压的上升与下降交替变化,介质的内 表面积累了大量的空间电荷,故出现了气隙电场与
绝缘材料 2015,48(7)
孙岩洲等:线筒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仿真
模型中反应气体是大气压下的空气,成分主要 考虑氮气和氧气,参加反应的粒子只考虑氮气与氧 气的一些正、负离子和电子。根据玻尔兹曼运输方
图 2 线筒电极的 Comsol 模型 Fig.2 The Comsol model of line-cylinder electrode
2 模拟结果与实验对比 2.1 气隙场强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for Line-cylinder Structure Electrodes
Sun Yanzhou, Gong Yinmiao, Sun Niannian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discharge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 of line-cylinder electrodes in ai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we used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Comsol to establish a one-dimensional plasma discharge model of line-cylinder electrode, and the discharge process was solved. The variation figures of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and electron density of gas gap during discharge process with time were obtained, the electron density can increase to 1014 m-3, and the corresponding discharge current is mA level. The discharge experiment of line-cylinder electrode was conducted in air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measured discharge current is about 1 mA and 5 mA respectively under different applied voltages,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match well with the simulation data. Key words: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line-cylinder electrode; numerical simulation;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current
图 3 为内电极上施加正弦交流电压 Vrf=21sin (2πft)kV 时的电场分布,起始电压为正,外电极接 地。放电开始后,由于内电极起始电压为正半周期 的电压上升阶段,在此阶段气隙中的自由电子在外 部电场的作用下由外电极向内电极做加速运动,在 加速途中与重粒子碰撞,发生碰撞电离,形成了大 量的电子崩。相比正离子来说,电子的质量很小且 运动极快,所以电子在飞速向内电极运动时,电离 产生的正离子基本上没有移动。由于阻挡介质的 存在,空间电荷并没有消失,而是在阻挡介质内表 面积聚,积聚的电荷产生一个与外加电场相反的电 场[16],随着介质上积聚电荷的增加,反向电场作用会 越来越强,气隙中总的电场强度就会下降[17],当气隙 场强下降到小于气体的击穿场强时,放电中断 。 [18] 对于介质上的电场强度,由于在正半周期的电压上 升阶段,电场强度由内电极指向外电极,在介质表 面积聚的正离子加强了这一现象,使得介质上的电 场强度比气隙的电场强度大得多,如图 3 所示。
图 4 不同电压下的电场对比 Fig.4 The comparison of electric field at different
voltages
由电场强度通过公式(1)[19]可求得上述五点处
的电子漂移速度,由 E/P 的值可以计<10430×) [200E1/P -(E1/P)2] íîïï(2E.6/P×≥1054×0)[E1/P + 17.21]
Fig.1
图 1 线筒电极结构示意图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line-cylinder
electrode structure
根据图 1,在软件 Comsol 的等离子体模块中建 立简单直观的一维等离子体模型,如图 2 所示。模 型中,横轴表示内电极中心到外电极之间的距离 r, 单位为 mm,零点即为内电极的中心。空气的相对 介电常数为 1,空气坐标 r 的范围为 0.5~16 mm;介 质为石英玻璃,其相对介电常数为 4.2,介质坐标 r 的范围为 16~17.5 mm;空气和介质的分界面位于坐 标 r=16 mm 处。放电空间温度为 313.5 K,气压为 0.1 MPa。模型建立后要根据计算要求来剖分网格, 目的主要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提高收 敛性,缩短计算时间。
程求解器公开软件 BOLSIG+[14],求出不同场强条件 下空气中的电子分别与氧气、氮气的电子撞击截面 的能量损失,各粒子的化学反应见文献[15]。
1 等离子体模型的建立 图 1 为线筒电极结构示意图,图中内电极(即细
线电极)接高压端,细线电极半径为 0.5 mm;外电极 直接接地,外径为 17.5 mm。
32
孙岩洲等:线筒结构电极介质阻挡放电的数值仿真
Vp=21 kV
当外加正弦电压峰值为 14 kV 和 21 kV 时,分别 选取距离 r 为 2 mm、6 mm、10 mm、14 mm、15.5 mm 处的电场强度值作图,如图 4 所示。由图 4 可见,在 气隙中,随着电压的增大,电场强度也随之增大;随 着 r 值的变大,电场强度逐渐变小,当达到一定距离 时,此电场强度趋于平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