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
融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融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
下面将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探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艺术作品、实物图片等让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介绍和解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美术鉴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艺术作品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艺术作品的启发,进行创作和想象。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富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创作。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写生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美术鉴赏教学不应该孤立于美术课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学习。
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科学等多个学科的思考和联想。
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所处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应该立足于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以及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
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美术修养,让学生在审美上有更高的追求。
美术课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充分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下面就是关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通过美术课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评价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学生要学会分析色彩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体的表现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在进行审美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注重对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和评析。
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美术作品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品味和判断力,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独立鉴赏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投影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不同的优秀美术作品,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增加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广度和深度。
三、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影响其审美品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感,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美术作品的内在魅力,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美术馆、画廊等地参观优秀的美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热爱和独特感悟,培养其审美情感。
四、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
艺术是多元的,学生的审美观念会因人而异,但是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艺术赏析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审美观点,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独特见解。
美术教育在初中生审美情趣培养中的作用探讨
美术教育在初中生审美情趣培养中的作用探讨美术教育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达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文将就美术教育在初中生审美情趣培养中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美术教育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美术教育对初中生审美情趣的培养美术教育对初中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首先,美术教育通过艺术作品的观赏,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情感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表现形式、色彩运用、构图布局等方面引起学生的美感体验,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与感知能力。
其次,美术教育通过绘画、造型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创作,初中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培养对事物外貌与内涵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提高其艺术表达的能力。
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美术教育通过美术史的学习,拓宽了初中生的视野。
美术史是以艺术发展演进为线索,介绍人类文明和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通过学习美术史,初中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二、有效的美术教育实施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美术教育实施方法。
首先,构建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
学校应配备良好的美术教师和优质的教学设备,提供多样化的美术教育资源,包括艺术品欣赏区、绘画实践区、美术工具区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审美需求。
同时,可以与社区、博物馆等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其次,注重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美术教育不应孤立于其他学科,而是紧密结合,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相互渗透。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历史课上,可以通过学习艺术史来了解历史文化。
这样的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促进跨学科思维的发展。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通过教学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把握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1)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培养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由于美术是一种静态的造型艺术,要欣赏美术作品的美,必须以直觉感受的方式去感知对象。
要通过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感性状貌,以及美术家所使用的线条、明暗、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段,对整个外部形态产生一种直接感受。
在最初欣赏作品时,感情往往多于理智,欣赏者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动情,有时会产生兴奋、喜悦,有时又会沉思、落泪,引起某些感情上的共鸣.例如,学生一看到凡·高的《向日蔡》时,立刻就被它那强烈的色彩所感染,让学生来描述一下对这幅画的感受时,他们争着说这幅画给人的色彩感觉太强烈、太刺激了,每朵花都像一团火,它们在画面上燃出激情的火焰。
此时,学生在感情上与这幅作品产生了共鸣,再问学生:这种强烈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学生说:是色彩,强对比黄色与蓝色的关系以及造型,也许初中学生的感受还比较简单、浅显,但这确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想象,培养丰富的审美想象力。
美术欣赏虽然依靠直觉感受,但这种直觉却经常和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活动结合在一起。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而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能动的再创造,这样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境界。
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总是能够启发欣赏者的审美意象,诱导人们在欣赏中进行各不相同的创造,从而获得欣赏的极大满足。
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就要诱使学生们调动他们自己的一切生活经验、知识、记忆和感情,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给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以补充和丰富,在头脑中重新联想和想象。
(3)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理解,培养审美理解力。
美术欣赏又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感受和理解互相促进的心理活动。
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初中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引导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
但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学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和专业教师的缺乏,美术教学基本上只是学点绘画知识,很少进行审美教育。
一、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审美教育是对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的鉴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
由于农村学生美术基础差,很少有学生喜欢美术。
据了解,农村中学的学生喜欢体育的人数是喜欢美术的两倍,他们认为农村学生天生就不是学美术的材料,一般的学生都不喜欢上美术课。
对美术的爱好和追求,是学习美术的动力,没有学习兴趣,就不可能去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只有通过对美术不断的欣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七年级的人物素描课上,老师用固定的石膏头像让学生素描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对素描石膏头像感兴趣。
虽然画的不好,可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对美术教学产生了兴趣,对美术有了爱好和兴趣,学生对美术的欣赏也就有了基础。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养成注意观察生活,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第二节课上,我把学生的作品按画的对象归类展出,并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表扬作品的长处,指出存在的不足。
鼓励他们拿起画笔去画我们身边的人物,画身边的景色。
通过一年的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学习兴趣普遍有了提高。
有一半的学生都能很好地画出自己熟悉的人物和身边的景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使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快速地获取知识和信息;另一方面,影视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虚拟技术使美术作品更加丰富,为美术的欣赏教学提供了物质条件。
美术作品的多样化,为中学的美术教学欣赏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如通过影片或三维动画形象演示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推行美学教育
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推行美学教育美学教育的就是把美学理论渗入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意识之中,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开设专题讲座,如行为美,外在美和内在美等;可贯穿于各学科教育中,如语文的语言美,数学的线条美等;可寓于美术课中,如山水画的意境美、色泽美,人物画的形体美、动作美等;也可推广到班主任工作中,教室的环境美,学生的心灵美都可对班级管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让学生明确外在美和内在美,知道什么是美的言行,什么是不美的言行,从而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潜移默化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
人体美包括外在美和心灵美,但关键是后者。
一个人光有漂亮的外表也是不美的,只有一颗美的心灵加一个美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正如荀子在《非相》篇中写道“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对中学生来说,外在美就是体质健全,五官端正,衣着得体适合,要求穿适合中学生的服饰,留适合中学生的发型。
心灵美就是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方面的美。
表现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就是爱祖国;在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时,要爱集体、公而忘私、遵守纪律和社会公德;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要诚实正直、助人为乐、团结同学。
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要严于律已、自尊自爱、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通过这种理论教育,实施者再贯穿关于人体美的幻灯片于其中,启发引导学生来判断分析哪些是美的哪些是不美的,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中实现了人体美教育的目的。
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住是模糊的,因此,对于什么是美则容易产生错觉。
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特别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
他们把港台歌星、影视红星视为自己的偶像加以迷恋、崇拜,有的甚至达到了癫狂的程度。
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
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中学生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他们主要以江湖义气和“英雄主义”为特征,把广交朋友、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6篇
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6篇第1篇示例: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美术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而美育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一部分,更加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下面将结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绘画创作,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想法、情感和创造力,从而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和意义。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绘画素材和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美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艺术修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艺术的理解、鉴赏和感悟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史、名家作品和当代艺术展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而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展和艺术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视野,加深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
在美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体绘画、合作创作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在团队中相互合作、相互尊重,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生活、社会和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美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在美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和创新思维等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教学、多样化任务设计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论文]
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
因此美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文章对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能力提高方法美术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是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
因此美术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绘画实践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对美的正确认识,以及对美的正确理解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教学重点。
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简单的绘画技巧评定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审美观的培养。
要改变以往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应更新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审美教育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所以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掌握科学,而且懂得艺术。
他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
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
封建社会晚期,美术虽然未被列为必修课,但琴、棋、书、画却一直作为士大夫阶段——知识分子在文化素养方面自我完善的内容。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形成。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
要提高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初中美术教学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方 法
、
正 确 认 识 和 理 解 初 中 美 术
教 育
美术是 一个 抽象 的艺 术 门类 , 是 指一 种 具 有 可视 形 象 以供 欣 赏 的艺 术 。这 就 要 求 美 术 教 师 对 现 实 和抽 象 的艺术表达形 式具有较高 的解析 与理 解能力 , 这样才能在美术教学 过程 中, 让学生更容 易理解 ,从而对美术课 产 生兴趣 。初 中生不应停 留在对小学 美 术 的理解 阶段 , 不应再是 简单 的画 画 , 或者纯粹 的模 仿 ,而应上升 到对美术
一
3 . 在 美术 鉴 赏 中提 高审 美 意识
在设计教学活动 的过程中可适 当 地增加美术鉴赏课 ,教师可以将名人 名家 的作 品拿到课 上让 学生 鉴赏 , 对
的道德情操 ,具 备辨别真善美与丑 恶 作品加 以评价 。 在鉴赏过程 中 , 教师要 的能力 ,教师 只有 自身能分辨 出丑 恶 教授学生如何鉴 赏与评价作品 ,这样 此外 , 还 可 才 能引导学 生在 接受 知识 的同时 , 树 才能提升学生 的审美意识 。 立正确的审美观 。 将学生 的作 品拿到课上让学生各抒 己
1 . 创造 良好 的 审 美环 境
美术 教育 不单 单是课 堂 教育 , 良 好 的环境对 学生审美能力 的提 升是极 其有 帮助的。 校 园作 为学生的聚集地 , 整齐的道路 、 标 志性 的建筑 、 茂密 的草 地 、高耸成排的树木 等都 能 自然而然
因此 , 培养 我认为, 首先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 趣的事情做起来枯燥乏味 。
见, 发表 自己的看法 , 如此训练 既可以 提高美术其他 方面的能力更可 以提高
对作 品的多方面理解 ,从而有 效提高 审美: 意识 。 4 . 培养和激发 学生的审美情趣 兴 趣 是 学 生 的 学 习动 力 ,没 有 兴 学生的审美兴趣是美 术教学过程 中教 师应该 了解和注 意的关键 问题 。老师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引言二、理论依据1. 审美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审美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中,针对个体学生的审美需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审美观念以及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美育水平。
2.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其中审美能力被视为美术教学的核心。
三、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1. 提供多样的艺术作品展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包括古代绘画、现代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通过观摩优秀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自己对于美的感知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让他们通过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艺术创作,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自己对于美的敏感度。
3. 进行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解析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或者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解析,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以及作品所表达的内涵。
通过对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解析,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增强对于美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实例五、结语美术课堂是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场所,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只有学生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才能更好地参与和享受美的创造和表达。
希望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审美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为未来的美术创作和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提高 和训 练审美能 力, 就是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 。 审美理想
和审美情趣指导 和制 约着 人的全部审美 活动 ,所 以应 以马克思 主义的美学理论 为指导 , 通过 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 , 帮助
综上所 述 ,学生们的审美意识是在
美 术教 育 中得 到 培 养 与 升 华 的 , 因而 , 我
绘 画 的 表 现 力 。东 西 方 艺 术 融 合 的美 术
作品 , 用艺术 的美感给人类造福 , 使世人 有无穷 的美 的享受。爱美人 之本性 , 美在 自然 ,美在心灵 。我们应营造一种美好 的、 健康 的、 良好 的氛 围 , 让美育之 花开
遍 神州 大 地 。
的耕作 ; 里男 人不 再是单纯的中 山装 , 城 发型也不是单一 的短头发 ;当前 的房 屋 设计 、 家庭 陈设 、 内装修 、 室 环境 美化样 式别致 , 色彩典雅 。罗丹说得好 :美是到 “ 处有的 , 而我们 的眼睛不 是缺少美 , 而是 缺少发现 。” 因而我们要提高全 民族的文 化素质 , 就要从 中学 生抓起 , 培养爱美 意 识 。在对 10 中学生 的调查 中 ,0 6 0名 9 % 育的主要科 目之一 。随着生产力 的不断
优 秀艺术传统 ,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这就需要家长 、 教师正确 教育 、 善于引导 , 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 使
、
中学 审美 教育 的根本
目的
审美 教育 , 即我们常说 的美 育。我
鼻祖马蒂斯 的《 沙发 上的少女》 红 画面里
的线 , 既有西 方绘 画形 象准确的特点 , 又 有东方用线诗一般 的情感 , 富有曲线美 ; 我 国著名画家吴冠 中的山水 画在传统 中 国绘画的基础上 ,吸收 了西方现代绘画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众所周知,艺术能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当代素质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初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美术课中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培养对生活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创造美好的生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者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黄金阶段,此时通过美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最为合适不过的。
在课堂上如何提升初中生们的审美能力渐渐成为教育者们频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审美能力前言:虽然素质教育已施行多年,但是受到曾经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和家长并不注重学生们的美术课程,甚至在很多初中美术课已经被其他主课所取代,甚至有的初中早就取消了美术课程。
长期以来这就导致,初中学生的美术课教育基本为零,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无从谈起。
因此,提高初中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变得日益重要,这也是初中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如何在美术课堂上提升初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一.设立艺术情境,多类艺术结合,提高美术课趣味性在接受了大量的主课知识灌输后,美术课无疑可以改变一种教学方式。
在美术课堂上不妨创立不同的情境,采用多种艺术体结合的形式来提高美术课的趣味性,增加吸引力。
激发学生对美术和其他艺术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视觉美可以和其他的美相结合。
现在初中学校都在要广泛的采用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利于促进各个学科的结合。
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课教材中,老师在欣赏课教学中可多多使用各学科结合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审美的领悟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教授《中国山水画欣赏》知识时,可播放《高山流水》这类音乐,在欣赏《中国花鸟画》时,可播放《百鸟朝凤》的音乐。
这样就是把视觉美和听觉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学生们能感受到中国古典绘画的韵味,感受到画家的细腻情感,在音乐中领悟到绘画的美。
音乐是富有感染力的,美术画作能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美的感知与表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各类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探讨了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主要包括丰富学生的艺术阅历,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事物,加强学生的表现意识和绘画实践能力等。
总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为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审美能力;初中美术教学;艺术鉴赏引言: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审美能力是美术教育的核心,它是指个体对美好事物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培养审美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且需要从各方面入手,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本文梳理了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从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教师加深对美术教学的认识,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艺术修养,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审美能力培养问题。
1. 教学过程中缺乏常规性。
当前初中美术教育中有些教师教学过程缺乏常规性,缺乏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统一规范,导致教师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2. 缺少实践体验环节。
在美术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纸面描绘和模拟,而缺乏对实际物品的观察和感知。
这会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但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却不够有力。
3. 缺少观看和讨论的机会。
美术教育中缺乏课外观察和讨论的机会,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艺术鉴赏的能力。
为此,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现场参观、美术展览、实践活动等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丰富学生的艺术阅历。
首先,学生需要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教材、电子书、美术馆等形式展示给学生。
初中美术教学的审美意识范文
初中美术教学的审美意识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教学的审美意识在当今社会,美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审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
一、美术教学与审美意识的内涵1.美术教学:美术教学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进行创造性表达、审美鉴赏和批评的活动。
2.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个体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感知、评价和创造的能力,是人在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美的观念、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策略1.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教学的内在动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如引入流行元素、结合传统文化等,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2.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师应通过讲解、示范、鉴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角,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美术作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大胆创新,将个人情感融入美术创作中。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类美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4.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背后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
5.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审美基础和兴趣各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应耐心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理论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理论初中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审美教育理论则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理论指导。
所以,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理论,对于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审美教育理论的内涵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它主要是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使人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鉴赏能力,从而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
审美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美育理论、美学理论和美术教育理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审美教育理论的内涵。
1. 美育理论美育理论主要是从美的感受和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和教育的理论,强调个体对美的感受和认知,注重培养个体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
美育理论指导下的美术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绘画、造型、构图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和传达美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美学理论主要是从美的本质和规律性出发,通过分析和总结美的形成和表现规律,揭示出美的规律和特征。
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美术教学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感悟艺术作品中的美的规律和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育理论既包括了美育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内容,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美术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艺术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体验美的形式和意义。
以上三个方面构成了审美教育理论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内涵,这些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 引导学生观察和感悟艺术作品2. 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美育理论强调艺术创作是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造型、手工等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 注重学生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1. 学生审美能力的差异学生的审美能力存在着差异,有的学生天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有的学生则相对较弱。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美育园地16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7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龚治红(织金县自强中学,贵州 毕节 552100)引言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其的开展不仅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帮助。
然而,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而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学习美术的意义,难以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
对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以教为教的错误观念,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将美好的事物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进而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一)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为强烈,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的话,那么将会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而美术作为富含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能在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美,在此过程中,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也逐渐将教学重心转向了培养全面发展综合型人才方面,而这里所指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学生在文化知识上的良好表现,还指学生在精神层面获得的成长,即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方面。
尤其在美术教学中,其色彩鲜艳的画作能够在视觉层面上给予学生直观的冲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关注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就要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尤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结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性体验。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美学理论,加深对艺术价值的理解,提高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艺术品、鉴赏名画、观看艺术展览等形式增加学生的美学教育体验。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提升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先从教学目标出发,鼓励学生在理性的思考和创意的表达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主题和题材,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地实践,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更高的艺术修养。
三、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索创新和探索是美术教育中令人兴奋的方面。
通过创新和探索,学生可以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并在创新的过程中探索未知的领域。
艺术领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创新性的思维。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美术教学需要许多实践动手环节,通过实践可以增加学生与艺术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师应该创造更多有助于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培养。
其中包括制作舞台道具、设计展览、编排演出等课程活动和练习,这些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能力。
美术教学中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在互帮互助的组织建设中一起完成艺术作品或展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在团队合作中培养领导风格以及学会协调与沟通。
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日常生活中多参加有关艺术和文化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初中美术教育中审美教学论文
初中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教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审美的角度却是多方面的,而美源自于艺术。
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
美术课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它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有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方式。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美术教师,该如何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审美教学呢?一、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是一种独特的课程,它可以用独特的线条、精美的画面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形式。
在课堂内,应抓住美术作品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美,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
在初一年级《剪纸》的教学中,我从介绍“剪纸”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入手,然后通过选择不同造型又有特殊意义的“剪纸”,如“吉祥剪纸”、“如意剪纸”、“同心喜”等让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剪纸”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深刻意义,此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剪纸”的不同寓意,探讨“中国剪纸”的形、意与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看到美、发现美、追求美,在脑中构成美,在手中表现美,弘扬了民族文化,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课堂外,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秀美景观,领略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丰厚的传统文化,了解浓郁的风土人情,扩大学生的视野,从中感悟到一种自然美和生活美。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使之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提高审美情趣,让他们贴近生活、发挥想象、自由创作,调动其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之充分表达他们关心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二、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审美艺术欣赏包括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
初中美术审美素养范文
初中美术审美素养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审美素养的提升策略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方面。
初中阶段是学生审美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美术教育在这个阶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素养,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美术教育在提高初中学生审美素养中的作用1.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欣赏美、理解美和创造美。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美术教育,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包括色彩、形状、线条等方面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3.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美术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学生通过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可以丰富自己的审美情感,提高情感素质。
4.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美术教育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情感。
二、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过于单一:部分初中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侧重于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
2.教学方法过于机械: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讲解和示范,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3.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部分学校对美术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过于关注学生的作品成果,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素养提升。
三、提升初中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1.丰富教学内容:美术教育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涵盖绘画、雕塑、设计、摄影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改进教学方法:美术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注重实践环节:美术教育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4.完善评价体系:学校应完善美术教育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素养提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5.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和选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
(遵义市第七中学贵州遵义563000)
随着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美术的触角已伸向了商品经销、印刷工艺、建筑装饰和服装设计等广泛的领域。
培养未来劳动者素质的美术教育,理应在上述这方面发挥作用。
新编美术教材中,列入了诸如纸盒包装,广告招贴、标志设计、壁挂设计、服装设计、折纸建筑等内容,都是为了教给学生实用美术的知识,并训练其进行实际设计的初步技能。
这些课题内容的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成为将来的设计师(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以美术常识和欣赏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
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
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
但光靠这几门课是不够的,这个任务的完成应该由各门课的教学来共同承担。
而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
初中阶段的学生基本上属于少年时期,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开始步入青年时期。
处于少年时期的初中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
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乏辨别能力。
这些身心特点,都说明了初中学生教育的艰巨性。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
学生接触美术,
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
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如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
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
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
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
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
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
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
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
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
”“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
”(《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
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
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
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
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
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
”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
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
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
作品来。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