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六国论》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的教案范文
六国论的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六国论》的兴趣。
2. 了解《六国论》的作者和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六国论》的作者韩非。
2. 简述《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六国论》。
2. 向学生介绍作者韩非,包括其身份和著作。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韩非会写这篇文章。
4. 让学生阅读课文引言,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六国的覆灭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六国覆灭的原因。
2. 学生能够分析六国覆灭的教训。
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覆灭的原因。
2. 总结六国覆灭的教训。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了解六国覆灭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六国覆灭的原因,如内乱、腐败等。
3. 让学生思考六国覆灭给我们的教训,如团结、改革等。
第三章:秦国的崛起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秦国崛起的原因。
2. 学生能够分析秦国崛起的策略。
教学内容:1. 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
2. 总结秦国崛起的策略。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了解秦国崛起的原因。
2. 引导学生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如改革、法治等。
3. 让学生思考秦国崛起的策略对我们的启示,如创新、坚韧等。
第四章:六国与秦国的对比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六国与秦国的对比。
2. 学生能够分析六国与秦国的差距。
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与秦国的对比。
2. 总结六国与秦国的差距。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六国与秦国的对比。
2. 引导学生分析六国与秦国的对比,如政治、军事等。
3. 让学生思考六国与秦国的差距对我们的启示,如团结、改革等。
第五章:总结与启示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六国论》的总结。
2. 学生能够思考《六国论》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内容:1. 总结《六国论》的主要观点。
2. 思考《六国论》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课文结尾,了解《六国论》的总结。
2. 引导学生总结《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如六国覆灭的原因、秦国的崛起等。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完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分析《六国论》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六国论”的核心观点,提高学生的历史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作者背景:《六国论》是战国时期韩非子的著作,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的哲学家、政治家,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
2. 文章结构:《六国论》分为六部分,分别论述了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的长短得失。
3. 核心观点:韩非子认为,六个国家的衰亡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重视法治和国家利益,而是陷入了权谋斗争和道德困境。
三、教学重点1. 《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文章结构。
2. 分析并掌握韩非子的论证方法。
3. 理解并领悟《六国论》的核心观点。
四、教学难点1. 韩非子论证方法的深度理解。
2. 对《六国论》核心观点的批判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文章结构和核心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六个国家的长短得失,引导学生思考。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思想,引发学生对《六国论》的兴趣。
【新课内容】1. 作者背景:讲解韩非子的生平和思想,强调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2. 文章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六国论》分为六部分,分别论述了六个国家的长短得失。
3. 核心观点:讲解韩非子认为六个国家衰亡的原因,强调法治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六国论》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深入理解韩非子的观点。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对《六国论》的核心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韩非子的论证方法和核心观点。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六国论》教案15篇
《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5篇《六国论》教案1 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____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汲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构造〕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____,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六国论》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国论》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1.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2. 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二、学习重点1. 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2. 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三、学习难点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流程课前预习: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习要求:1.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2. 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预习作业主要在夜自习上完成,同学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习效果的形式来完成第一课时:一、导入 (2分钟)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 嬴政并吞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二、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1. 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史论文)3.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 …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 (苏轼)、“小苏” (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易读错的字:(1)弊在赂(lù)秦 (2)六国互丧(sàng)(3)率(shuài)赂秦耶(yé) (4)小则获邑(yì)(5)思厥(jué)先祖父 (6)暴(pù)霜露(7)暴秦之欲无厌( yàn) (8)草芥(jiè)(9)与(yǔ)嬴(yíng) 而不助五国 (10)洎(jì)牧以谗诛(zhū)(11)革灭殆(dài)尽 (12)胜负之数(shù)(13)当(tǎng)与秦相较 (14)或未易量(liáng)(15)下咽( yàn) (16)悲夫(fú)(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 (18)日削(xuē)月割(19)苟(gǒu)以天下之大 (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7.总结:五.局部研习文章(一)第一、二小节:1. 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1)非兵不利(2)战不善(3)弊在赂秦(4)赂秦而力亏(5)破灭之道也(6)或曰(7)六国互丧(8)率赂秦耶(9)不赂者以赂者丧(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教师补充 (2分钟)非:①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②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或:①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②有人、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③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联系“莫”:①没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②没有谁2.提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分钟)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二)第三小节:1.提问:解释词义 (2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较秦之所得(4)其实百倍(5)则秦之所大欲(6)固不在战矣(7)思厥先祖父(8)暴霜露,斩荆棘(9)以有尺寸之地(10)子孙视之不甚惜(11)举以予人(12)然后得一夕安寝(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6)此言得之教师补充:(1分钟)得:①动词,得到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②适宜,得当此言得之 (《六国论》)③找到至德不得(《庄子·秋水》)④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捕蛇者说》)⑥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2.提问:翻译(7分钟)(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六、结语(1分钟)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习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 “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习请大家做好预习工作七、作业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2.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习)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习六国论优秀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
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厉庄韩冬《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第一课时(共两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2)自学生字词,掌握实词虚词意思(3)熟读课文,初步翻译全文二、教学课题引导学生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其讽刺北宋王朝的借古鉴今的写作手法,从而在聆听历史的回声中以史为鉴。
1、体会苏洵明达而精湛的政治见解。
2、学会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在严密逻辑中渗入鲜明的形象感的手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其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三、教材分析《六国论》是一篇在古今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诵的优美议论性散文,作者苏洵以雄浑优美的语言、严密的逻辑、精湛的观点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以史为鉴,讽刺南宋王朝如重蹈覆辙,劝导南宋统治者以史为鉴,对辽夏采取斗争态度。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并学会如何初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1、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2、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多媒体课件:1、关于六国的版图和秦国的版图及其背景介绍2、关于苏洵的有关介绍3、苏辙的《六国论》课文教学之前先自己研究课文思路和主旨,对文章能做到深刻理解。
然后用在百度在网上搜索《六国论》的相关教学材料,以适合的教案做参考,确定文章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根据教学需要,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以期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想本文应该通过筛选信息来理解把握课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以及论证论点的论据,通过对论据的理解把握作者对六国破灭的观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讨、研究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介绍《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及其历史背景阐述《六国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六国兴衰的原因1.2 教学内容解读《六国论》的题目含义,明确“六国”指的是哪六个国家分析《六国论》的篇章结构,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六国论》原文,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论述角度和论证方法讨论:六国兴衰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分析这些原因的?第二章:六国之亡2.1 教学内容分析六国亡国的原因,如:内乱、外患、政治腐败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六国衰败的必然性2.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六国亡国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亡国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第三章:齐国之霸3.1 教学内容分析齐国崛起的原因,如:地理优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等探讨齐国能够称霸的原因,如:强大的军事力量、明智的外交政策等3.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齐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齐国称霸的论据讨论:齐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四章:楚国之衰4.1 教学内容分析楚国衰落的原因,如:政治腐败、内乱不断、战略失误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历史事实,揭示楚国衰败的必然性4.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楚国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楚国衰败原因的分析讨论:楚国衰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六国兴衰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看法5.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第六章:秦国之强6.1 教学内容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如:商鞅变法、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探讨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关键因素,如:战略眼光、法家思想的支持等6.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秦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秦国统一的论据讨论:秦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七章:三家分晋7.1 教学内容分析三家分晋的原因,如:晋国内部矛盾、外部压力等阐述三家分晋对六国局势的影响,如:实力对比的变化、战略格局的调整等7.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三家分晋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三家分晋的分析讨论:三家分晋对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八章:赵国之兴衰8.1 教学内容分析赵国兴衰的原因,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军事策略等阐述赵国在六国中的地位变化,如:从崛起到大衰败的过程8.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赵国兴衰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赵国兴衰原因的分析讨论:赵国的兴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第九章:魏国之崛起与衰落9.1 教学内容分析魏国崛起的原因,如:改革、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阐述魏国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战略失误等9.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魏国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魏国崛起与衰落的分析讨论:魏国的崛起与衰落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十章:六国论的启示10.1 教学内容总结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如:六国兴衰的原因、三家分晋的影响等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如: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等10.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2 教学内容《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度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使得这篇文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六国论教案3篇
六国论教案3篇六国论教案3篇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六国论教案1一、导读目的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
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
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
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
六国论教案(精选10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
2、能力目标:梳理文本思路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播放《秦始皇》电视剧中秦国统一六国的片段视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意味着持续五百多年的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的终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说说曾经称雄一时的韩、魏、楚、赵、燕、齐六个诸侯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相继灭亡?……现在,我们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一千多年前的文学家苏洵的观点是什么。
(板书:六国论)(二)梳理积累互助讨论学习。
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先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课前预习时遇到的文言词句方面的问题。
小组还有没弄明白的问题,再提出来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翻译下列句子。
提醒学生圈点句中的重要词语,注意特殊的文言句式。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2、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句、省略句)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4、思厥先祖父,暴(于)霜露。
(省略句)(三)诵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自由诵读课文,并快速阅读文后赏析。
思考并回答问题。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明确:本文的论点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弊在贿秦”。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提问: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一是“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这是从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二是“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这是从不贿秦的诸侯国来说的。
其作用是,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六国论》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六国论教案完整范文
六国论教案完整范文【教学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
2.学习和掌握《六国论》中的主要观点和原则。
3.分析和比较战国时期六国的得失,理解君权至重、官制至道和赏罚至明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发放教材《六国论》,供学生阅读。
2.准备多媒体设备,以便演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准备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战国时期的背景,简要介绍六国的兴衰。
2.引导学生思考:在政治上,六国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有哪些共同点?如何才能保持君权的权威?阅读和讨论(30分钟)1.学生阅读《六国论》的相关章节,并结合教材提供的背景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各个国家的得失,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3.整理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
理解和归纳(2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君权至重、官制至道和赏罚至明的概念和原理。
2.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讨论,找到《六国论》中对应各个原则的例子,并总结出这些原则的作用和重要性。
3.学生整理自己的观点,并与同组同学分享。
延伸拓展(30分钟)1.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一个历史事件,运用《六国论》中的原则进行分析和评价。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学术辩论,辩论围绕君权至重、官制至道和赏罚至明,就选定的国家或历史事件进行辩论。
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学生进行个人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重要观点和原则,并思考如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评估】1.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价。
2.评价学生对《六国论》中君权至重、官制至道和赏罚至明的理解程度。
3.评价学生延伸拓展活动的表现和辩论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教材阅读、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和学术辩论等,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六国论》中的观点和原则。
通过延伸拓展活动和辩论环节,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辨能力。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六国论》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 使学生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兴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2. 背景介绍:文章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韩愈因上书谏迎佛骨而被贬为阳山令。
3. 文本解读: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弊在赂秦”的论点。
三、教学重点1. 重点字词:族、尝、宾、封、刺、辞、衡、尝、宾、封、刺、辞、衡。
2. 重点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判断句、被动句。
四、教学难点1. 对六国灭亡原因的理解和分析。
2. 文中涉及的古代礼仪制度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文本内容和重点字词句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国论教案(二)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文本解析:详细讲解《六国论》的内容,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
3. 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六国灭亡的内在原因。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六国论》,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
八、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重点字词句式的掌握。
2. 课堂讨论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国论教案(三)九、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论》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探讨韩愈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十、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本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六国论教案(六)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六国论教案大班(3篇)
第1篇教学对象:大班学生教学目标:1. 理解《六国论》中作者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认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2. 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如“率”、“厥”、“弥”、“判”、“速”、“洎”、“殆”等。
3. 品味文中的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4. 培养学生结合现实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的能力,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 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简介相关知识,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兴亡的教训。
- 提出问题: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什么六国由强趋弱,最终灭亡?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1. 介绍作者苏洵,强调其政治见解和文学成就。
2. 分析《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包括北宋时期的历史环境。
三、课文翻译- 学生分组,翻译课文第一段,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理解作者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六国论》中提出的观点。
二、课文分析1. 分析课文中的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 讨论作者如何通过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三、重点字词讲解- 介绍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如“率”、“厥”、“弥”、“判”、“速”、“洎”、“殆”等。
- 通过例句,让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用法。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 品味文中的句子,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 结合现实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
一、复习导入- 回顾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品味文言文中的句子。
二、品味句子1. 选择课文中的经典句子,引导学生品味其意义和表达效果。
六国论 教案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六国论》,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理解六国之间纷争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战国时期六国的基本情况,掌握《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六国之间纷争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第二章:六国的基本情况2.1 教学内容介绍战国时期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势力范围、君主更迭等。
2.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讲解、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六国的基本情况。
第三章:六国纷争的原因3.1 教学内容分析战国时期六国之间纷争的原因,包括领土争端、势力扩张、君主野心等。
3.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六国纷争的原因。
第四章:六国纷争的影响4.1 教学内容分析战国时期六国之间纷争的影响,包括民众疾苦、国家衰败、人才流失等。
4.2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模拟体验,了解六国纷争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总结《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引导学生反思六国纷争的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见解。
5.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讨论,总结历史教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第六章:六国的政治制度6.1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六国各自的政治制度,包括君主专制、世袭制度、法治与礼治等。
分析不同政治制度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6.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理解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七章:六国的经济发展7.1 教学内容探讨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特点与差异。
分析经济发展对六国实力变化的影响。
7.2 教学方法采用数据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2024版六国论优秀教案(通用)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极的学习态度,共同探讨更多有趣的话
题。
下一讲预告
• 下一讲我们将继续学习古代历史散文的相关知识,探讨《阿房宫赋》等经典篇章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我们还将 进行课堂互动和答疑环节,解答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准备,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生提问
六国论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回答
六国论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则存,分裂则亡”。通过论述六 国灭亡的教训,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惜 和平,避免分裂。
学生提问
如何理解六国论中的“弊在赂秦”?
回答
“弊在赂秦”是六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六国为了苟安一 时,不惜以土地、财物贿赂秦国,结果削弱了自身的实力, 助长了秦国的侵略气焰,最终导致了自身的灭亡。
个人成长 六国论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人成长也具有 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勇于面对挑战,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 发展。
05 艺术手法与表现 技巧
对比手法运用
通过对比不同国家间的文化、 政治、经济等方面,凸显各国 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运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揭示 历史的循环和现实的困境。
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现不 同立场和性格的人物形象,增 强故事的戏剧性。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形象地比喻六国以土地贿赂秦国的行为如同抱薪救火,自取灭亡。
写作风格与特点
逻辑严密
文章从引言到结论,逻 辑清晰,层层递进,使 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语言简练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表 达深刻的道理,使文章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感
染力。
善于用典
文章多处运用典故和历 史事件,既丰富了文章 内容,又增强了说服力。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完整)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代表人物。
2. 背景介绍:战国时期六国争雄,最终被秦所灭。
3. 课文概述:文章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施法治的观点。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和背景。
2. 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 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有哪些?【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中央集权和法治的理解。
第二章:分析六国灭亡原因【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中关于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六国灭亡的直接原因:战争失败、政治腐败。
2. 六国灭亡的深层次原因:缺乏中央集权、法治不健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总结六国灭亡的直接原因。
2. 分析六国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3. 讨论:如何避免重蹈六国的覆辙?【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 结合现实,谈谈对政治腐败的认识和看法。
第三章:中央集权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中央集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央集权的定义:国家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2. 中央集权的优势: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
【教学步骤】1. 讲解中央集权的定义和优势。
2.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中央集权在六国灭亡中的作用。
3. 讨论: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课堂练习】1. 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2. 结合我国现实,谈谈对中央集权的看法。
第四章:法治国家的必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治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法治国家的定义:国家权力受到法律制约,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
2. 法治国家的优势:社会公平、正义、和谐。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本文设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揣摩语言,体味本文所具有的雄辩力量和充沛气势。
2.理解重点实词,掌握文中特殊句式及使动用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在严密的逻辑中渗入鲜明的形象感。
2.背诵全文。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问法。
对文中简单问题,通过提问法,引起学生的注意。
3.讨论法。
通过学生广泛讨论,提高同学们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2.研习课文1-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三副对联:
1.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3.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提问:上面三副对联都是写谁的?八大家是哪些人?
明确:写“三苏父子”,即苏洵、苏轼、苏辙。
八大家指“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二、解题
1.作者苏洵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二十七岁时,应试不中,便焚毁了过去所写的文章,发愤读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赏识。
苏洵十分关心政治,他的文章,大多针对时政有感而发。
2.写作背景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后称为辽)大举入侵,宋真宗认为“兵不利、战不善”,不敢抵抗,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答应送给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在契丹的要挟下,结果修盟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北宋统治者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是颇为相似的,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跟录音诵读课文。
3.列出文章思路提纲。
学生分析、归纳,教师明确。
明确:文章可分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1段):提出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②第二部分(2-3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2段论述分论点一,第3段论述分论点二。
③第三部分(4-5段):总结历史,讽谏现实。
四、研习第1段
1.学生自读、齐读第1段,注意读准字音,参照注释翻译。
2.教师补充讲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②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③率赂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④盖失强援原来,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①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
明确: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弊在赂秦”。
作者排除“兵”“战”的原因,把六国互丧的原因归结到“赂”字上。
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②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赂秦的国家角度来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赂秦的国家角度来说——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③明确思路,背诵第一段。
五、研习第2段
1.齐读第2段,注意读准字音。
暴(pù)霜露
暴(bào)秦之欲无厌
2.参照注释自译第二段。
3.教师补充讲解。
①其实百倍它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属古今异义词。
②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③思厥先祖父泛指父辈、祖辈,属古今异义词。
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辨、清清楚楚。
⑤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1)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个方面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的?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
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第一层比较赂秦与战败的土地得失,第二层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第三层引
证古人的话,形象说明赂秦的危害。
论证过程见板书。
2)学生顺着思路背诵第二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
《六国论》这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
第二段则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通过反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七、布置作业:背诵第3-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