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手操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指动手做的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摆弄学具和动手实验等活动,理解、掌握、弄懂知识,建立正确的表象。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手段。

一.对“动”的理解。

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其特殊性在于操作活动需要学生把外显的动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展开思维,寻找规律。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手是否“动”了起来,还要关注学生的头脑是否“动”了起来?是主“动”还是被“动”?要努力提升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实践操作越来越多地受到数学老师的认同。现在老师对实践操作的理解有两层:一是实践操作为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服务;二是实践操作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应更多地在其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诚然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而大多数老师也停留在第一层面,所以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学生动手操作,但有些操作活动只是机械的展现,为了知识而操作,这完全不能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上述理念,更不用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了。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对于操作活动的设计有问题,操作活动缺乏思考性,从而造成操作、思考两层皮,不能有效的整合。

二.对“思”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智力或认识的核心成分。现代心理学认为,数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在培养人的聪明才智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三.“动”与“思”的有效结合,提高课堂实效。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纵观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以其直观、有趣、富有吸引力,符合儿童的

年龄特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我个人认为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老师在设计操作活动前要思考。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学生活动方式等问题有全盘的考虑。“教什么?何时教?怎么教?教师一定要准确理解教材,正确地把握教学目标。二是学生在动手之前要思考。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必须明确自己“为何而动”,懂得该“如何而动”。那么如何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操作材料精挑细选。

操作材料的选择标准,要看操作材料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活动,是否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硬纸条制作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用可伸缩的天线制作活动角等等。这些简便易行的操作材料的使用,教师减负了,课堂操作的实效却提高了。

例如: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时,学生眼里只有面,而“棱”往往被“面”所掩盖,学生不会主动研究。因此教学时设想通过用小棒搭建长方体的动手操作活动,突出有关棱的研究。

记得第一次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了蓝色、红色、黄色的小棒各4根,课上学生的操作活动非常顺利,但是反馈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仍有问题。这是为什么?我不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了吗?在阅读有关文章时的一句话点醒我:让学生操作就等于让学生经历了吗?于是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提供的学习材料有很强的暗示性,学生只是机械的操作者。于是我又重新调整了材料,把4黄4绿调整为5黄3绿,活动时果然发现有的学生选用了4蓝5黄3绿,通过尝试后发现不成,然后进行调试,但总觉得这样的教学设计实效性还是不强。于是我又再次反思:我对教材是有了些想法,但不够深入,特别是意识到自身欠缺对数学本质的把握,把搭建长方形框架仅仅作为知识展现的平台,教师没有把这次搭建活动作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载体:不仅要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长方体的特征,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掌握学习几何知识的方法。为了避免让学生再次成为机械的试验者,盲目的操作,又一次调整材料8蓝4红5黄3绿,并在活动之前出示:先观察给出的小棒,根据你对长方体的认识,想一想你都想选那些小棒,怎么搭一个长方体?两个人商量一下,再动手插一插的思考建议,让学生先思考如何而动。活动后着力让学生从材料的选用和搭建的方法汇报:1. 选了蓝、红、黄三种颜色的小棒各 4 根,搭成了长方体,在一个三通上插上不同颜色的小棒,再顺次往下插。2、选蓝色小棒8根,红色4根。老师在学生汇报后,又适时在一

个三通上插了蓝、红、黄三根小棒,问:请你想一想利用这三种颜色的小棒能搭出长方体吗?让学生想象长方体的样子,深刻体会“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马上质疑“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绿色的小棒”,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接下来又为长方体穿衣服,进一步掌握面的特征,并在穿衣服后又让学生找一找棱在哪?让学生充分感知面与面相交的边就是棱,形成完整的知识表象。

这样实践操作活动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对不同长方体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长方体棱的特征,更重要的是操作与思考的结合,渗透线、面、体的关系,有效地建立了空间观念。

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课堂效果是大不相同。在原来的课堂上,学生只是“操作工”,小棒只是“道具”,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提问下进行的,“教师的脑,学生的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仅限于对于棱的机械理解与运用。在改进的课堂上,学生成了“探究者”,小棒也变成他们手中的“魔术棒”,用它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不同的操作中得以绽放。操作的材料是死的,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只要我们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的实效出发,深挖教具、学具操作的内涵,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深挖“动”的精髓。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一下,这是感性过程,带着问题去操作实验,在动手操作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一过程,恰恰又是调动兴趣,激发情感,训练思维和能力的过程。在40分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所能利用操作材料的种类和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还要用好操作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案例1:还是教学长、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搭建长方体框架后,引出正方体,让学生思考长方体怎样变成正方体,变哪几根就可以了?从而更好的体会正方体的特征及与长方体的关系。

案例2:在三年级教授可能性时,老师通过具体的摸球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第一次摸球活动,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依次进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袋子里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