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复习PPT课件(初中科学)
不变蓝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变__蓝_____________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___唾__液__淀__粉_酶__对__淀__粉__有_无__消__化__能__力_____________。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___反__应__时__间_对__唾__液__淀__粉_酶__消__化__能__力_有__无__影_。响
(1)上述实验步骤尚不完整,请补充
实验步骤:在__d__、__e_之__间__加__上__步__骤__.: 测出燃烧后水的最高温度。
(2)小强认为这个实验中,由于三种
物质燃烧产生的热量有散失,难以控制
,并没有完全被水吸取,会影响得出正确
结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同__意_____?
(3)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煤油的比 热是2.1×103焦/(千克?℃).你认为选用哪一种液 体,实验的误差更小煤更油明._,显__因__为_吸__取_相__同_热__量_时__它的温度升高 (4)能用上述实验比较各种食物在动物体内所能 提供的能量大小,是因为食物在体内也是通过 __氧__化____________反应而提供能量的.在动物体内,
A.
水
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B.无机盐
种类多;含量不多;不能提供能量;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 动必需的营养物质。
缺锌: 儿童味蕾功能降落,造成食欲减弱; 缺碘: 单纯性甲状腺肿 缺铁: 贫血 缺钙: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C.膳食纤维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
(5)如果右心室换成左心室、左心房换成右心房,就是 体 循 环图解,此时[A] 主动脉 内流 动脉血 ,[C] 上、 流 静脉血 。
初三科学浙教版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精品资料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第一节 食物与摄食1.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叫热量价。
不同物质的热量价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 千焦。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无机盐 、维生素 和粗纤维 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糖类: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脂肪: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无机盐:构成组织(如磷—细胞膜)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缺Ca 、P —骨质疏松症;缺Fe —缺铁性贫血;缺Zn —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缺I —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促进消化。
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来源于植物性食物。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麦麸)、豆类维生素B2 口角炎、唇裂症 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肝、奶、肉、蛋 维生素C 坏血病蔬菜、水果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E肌肉萎缩谷物胚芽、绿叶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1)牙的组成:①一: 牙冠 ;二: 牙颈 ; 三: 牙根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 牙本质 ; ③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1]牙釉质;④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 已侵入[ 3 ] 牙髓腔 而引起 神经发炎 所致; (2)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 微生物发酵 → 产生酸性物质 → 腐蚀牙釉质→ 破坏牙本质 → 牙髓腔受到破坏 → 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代谢与平衡[上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为什么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取营养物质的 主要场所?
①最长,面积大,②肠壁四层,肌肉层发达, ③消化液的种类多,④小肠绒毛的结构特 点.
胆囊 (贮存胆汁)
你知道肝脏的功能?
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进 脂肪的消化. 2.具有解毒的作用.
5.胆汁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对食物的消化起什么作用?
6.为什么肝脏有病的人不宜吃油脂大的食物?
解读曲线图
曲线图是一种用曲线数据的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应事 物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不同事物之间量的差异
右图表示食物中的淀粉和蛋白质 经过人体消化道各段时,其含量的变 化情况,其中纵坐标示被消化的淀粉 和蛋白质的含量,横坐标示消化道的 各部分.请分析此图.
⑵ 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 碘液 检验, 因为淀粉遇 碘 能变 蓝色 。
2. 设置对照组实验的目的:
为了证明 唾液淀粉酶 具有消化作用
实验成功的关键
进行对照实验的关键是要控制好变量 。本活 动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 唾液淀粉酶 , 那么其他的量都必须 完全一致 ,包括 淀粉
的量、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 与时间。
通入小肠
分泌胰液,通过胰导管进 肝脏和胰脏位置图 入十二指肠,胰液中含有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 肪的酶.
唾液腺:有三对,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胃 腺:胃壁粘膜内陷,可分泌盐酸、粘液、
胃蛋白酶等
消
化
胰 腺: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
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腺
肠 腺:位于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
泌的肠液呈碱性
唾液
胰液 胆汁 胃液 肠液
浙教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
浙教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知识梳理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七大营养素: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2.供能的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3.探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多少①分别燃烧等质量的干燥花生仁,牛肉干,大米②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温度的水,注意挡风比较水温升高多少③结论:花生仁、大米、牛肉干分别富含脂肪、糖类和蛋白质。
通过实验可知,富含脂肪的花生仁所含的能量最多。
有机物的氧化:糖类在体内完全氧化和在体外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一样的,1克糖类可释放16.8千焦的热量,同理的脂肪和蛋白质体内氧化和体外完全燃烧也相同,但是等质量的脂肪完全氧化分解释放的热量更多由于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和比例不同,它们所含的能量往往不同。
二.营养素的作用1.水: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并且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无机盐:食物中含有很多种无机盐,其中包括钙、铁、碘、钠和磷等元素。
他们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成分作用缺乏症状食物来源钙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骨质疏松症蔬菜、奶类、豆类磷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厌食、贫血、肌无力等瘦肉、鱼、奶类、豆类等铁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性贫血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碘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幼儿呆小症海产品、菠菜、芹菜等锌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肉类、鱼、蛋等3.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和玉米食物中含量较多,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4.蛋白质:是细胞生长及组织修复的主要原料,占人体干重的50%与,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5.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主要物质。
2018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代谢与平衡4.4能量的获得教学课件(新版)浙教版
厌氧微生物
乳酸菌等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仍能 够将体内的有机物氧化,从中获得维持 自身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作发酵
另外,还有一种兼性厌氧型生物 酵母菌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无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酵母菌酿酒
微生物的代谢
读图:葡萄酒的酿制工程
思考:水灾后农田中的植物会出现什么现象?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
植物的无氧呼吸 酶
葡萄糖
(C6H12O6)
酒精 + 二氧化碳 + 少量能量
(C2H6O)
思考:能否将无氧呼吸作为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
不能。一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少;二是无氧呼吸的产物(乳酸或 酒精)对人体或其它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A)防止产生的乳酯挥发 (B)防止泡菜萎焉 (C)防止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 (D)防止水蒸发
多样的呼吸器官
蚯蚓靠湿润的皮肤进行呼吸
多样的呼吸器官
鱼类在水中是用鳃进行呼吸的
多样的呼吸器官 两栖动物(如青蛙)可通过鳃、肺和皮肤进行呼吸
多样的呼吸器官 陆生脊椎动物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肺
多样的呼吸器官
由于鸟类飞行时需要消耗更多氧气,因此,鸟类的肺部结构十分致密, 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
本课小结
酵母菌酿酒过程
酵母菌酿酒 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是:
葡萄果汁+白糖+酵母菌放入发酵罐,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
大量的能量,从而大量繁殖; 然后使发酵罐密闭,使酵母菌进行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产生
获得葡萄酒。
思考: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为什么还有无氧呼吸呢?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代谢与平衡4.4能量的获得课件 浙教版
呼吸;蝌蚪用_鳃___呼吸;青蛙用__肺__呼吸,还用__皮__肤__辅
助呼吸;鸟类用__肺____呼吸。
1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对生物本身的
意义是( B )
A.能释放热能,保持体温
B.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能分解有机物
D.能与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13.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细胞
• 可以糖类的氧化分解作为有氧呼吸的主要表达式
• 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 方式。
呼吸作用的另一种方式 ------无氧呼吸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体内
氧气供应不足,肌肉细胞缺氧,会进行短暂
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所以人会有酸胀感。
酶
葡萄糖
乳酸 + 能量(少量)
无氧呼吸是机体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 补充。
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了( B )
A.葡萄糖
B.乳酸
C.酒精
D.盐酸
14.利用发酵技术生产下列食品时,都是利用酵母菌发 酵作用的是(A ) A.啤酒、面包、馒头 B.白酒、白糖、味精 C.酸菜、酸奶、醋 D.米酒、馒头、酱油 15.高等植物也会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其产物与人 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不同点在于( A ) A.产生酒精 B.产生二氧化碳 C.产生能量 D.产生乳酸
温度 22~30℃ 22~30℃ 22~30℃
0℃
现象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__①__②____(填装置序号),你作出的假设是 __酵__母__菌__发__酵__产__生__二__氧__化__碳__气__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知识点总结(无答案)
消化系统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腺分布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分布于消化道壁上:胃腺、胰腺分泌消化液,参与食物的消化九上第四章知识点第1节食物与营养(一)食物与能量1.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七大类,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2.同等质量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脂肪>糖类=蛋白质3.实验中注意事项:脂肪、蛋白质、糖类质量要相同,试管中水的质量和初温要相同,通过温度计温度的变化来区分释放能量的大小(二)营养素的作用·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大的物质,不能供能·糖类是直接能量来源·蛋白质也可以供能(鱼虾肉)·维生素(缺维生素B1,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A.消化系统的组成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原因是:1、小肠很长2、小肠内壁有绒毛,褶皱,扩大了消化与吸收的面积3、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4、三种消化液流入小肠,对食物进行彻底消化(二)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消化和吸收A.消化1.概念:人体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2.类型1)物理消化:食物经过牙齿的切割、研磨、胃肠的蠕动等被逐渐软化和细化的过程2)化学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经各种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成能被机体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过程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蛋白质初步分解物氨基酸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有解毒功能,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物理作用),储存于胆囊;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肠腺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汁(流入胆囊储存)肠液消化酶B.吸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①胃:酒精和少量的水②小肠:全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量的水、维生素、无机盐③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三)酶的催化作用1.酶的化学本质:生物催化剂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高效性、专一性3.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温度、酸碱度等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血液1.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A.红细胞1.特点: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后无细胞核,含血红蛋白唾液口腔肠液、胰液小肠胃液胃肠液、胰液小肠胆汁肝脏肠液、胰液小肠2.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3.临床应用: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含量少时易患贫血,应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较多的食物4.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呼吸作用强的地方,结合律低)B.白细胞1.特点: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且数量少2.功能:抵抗病菌侵入,淋巴细胞还与机体的抗传染能力有关3.临床应用:机体产生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会增多C.血小板1.特点:个体最小,无细胞核2.功能:加速血液凝固、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附:比较血细胞,血细胞由红骨髓产生项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体积较小最大最小数量最多最少较少形状两面凹的圆饼状球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有无功能运输氧气吞噬病菌凝血和止血(二)心脏和血管A.心脏的结构1.四个腔左心房:连肺静脉,流动脉血左心室:连主动脉,流动脉血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流静脉血右心室:连肺动脉,流静脉血2.瓣膜房室瓣:位于心室与心房之间,朝心室开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瓣,朝动脉开(动脉瓣不在动脉)静脉瓣:位于静脉B.心脏壁的特点1.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主要与其功能相适应。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每课教学反思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代谢与平衡》每课教学反思第1节食物与营养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
本计划通过实验等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防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这一环节没能实现,而且饮食时注意均衡营养,学生在生活中并不太熟悉,学完了知识后,学生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食物营养也有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呀!”课后,我除了对本课教学环节,学生活动安排进行反思之外,最多的还是对如何让生活走进科学课堂的反思。
科学教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在传授科学知识和训练科学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
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让科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间题的能力。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以往很多教学情节都只是为导入新课而设计,1分钟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后面的环节又重新设计一个完全没有关联的情节。
这样就显得很造作了。
这就范了教学情节设计大忌:为情节而设计,太过牵强,生命力太短,意义不大。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意避免了生硬的情节,而是设计了一个故事情节贯穿整一节课教学。
一个故事情节贯穿始终,既有开启课题,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完成知识能力目标,又能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最终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社会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所有环节一环扣一环,逐层深入提升。
首先,我让学生看一段有一小孩吃饭不定时、暴饮暴食、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最后肚子疼送医院的一段视频,画面最后停留在医生给这个小孩作完检查。
这时我让学生来当一回医生,给小孩诊断一下他有可能得什么病。
我赶紧趁热打铁引发学生思考消化系统构成与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然后再通过一段小孩消化系统器官的“对话”,引发学生如何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讨论,从而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目标。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4节 能量的获得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9
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第4节 能量 的获得 (néngliàng)
[思考(sīkǎo)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9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第4节 能量(néngliàng)的获得
[归纳(guīnà)提升]
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呼 吸器官,它们(tā men)只靠体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课堂(kètáng)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qíngjǐng)展示1]
2021/12/9
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问题(wèntí)探究]
运动员在激烈(jīliè)运动后为什么会有酸痛的感觉?
[思考(sīkǎo)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无种氧呼呼吸吸类(hū型xī) (lèixíng)。其中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发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代谢与平衡 知识点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第一节食物与摄食1、食物中的七大营养素: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
2、营养素的作用:①水:虽然不能提供能量,但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②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中较多,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
)③蛋白质:使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
蛋白质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④脂肪: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
(贮能物质)○5无机盐:包括钙、铁、碘、钠和磷等。
它们不能提供能量,确实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如缺锌味蕾下降、缺碘会引起单纯甲状腺肿大等。
⑤食物纤维:由纤维素组成,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能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⑥维生素:维生素D能人体合成,其他须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健康关系极大。
3、动物的摄食:①昆虫的各种口器蝗虫的咀嚼式口器蝴蝶的虹吸式口器蜜蜂的嚼吸式口器蝇类的舔吸式口器蚊类的刺吸式口器4、人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牙人的乳牙 20颗,恒牙28或32颗。
牙不健康,就会加重胃肠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保护牙齿很重要。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系统:①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②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胆汁、胰液、肠液。
2、口腔:唾液腺——→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壁)胃:胃液——→蛋白质:初步消化成:多肽肝脏:胆汁——→脂肪:脂肪酸和甘油胰脏:内:胰岛素:激素外:胰液:消化液分泌三种消化液(壁)小肠:肠液:分泌三种消化液: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1、酶:是一种生物蛋白质。
具有多样性、专一性、高效性。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4节能量的获得教学
在充足的氧气参与下,细胞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生成二
氧化碳、水等代谢终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2021/12/12
第五页,共二十六页。
2.无氧呼吸(hūxī) 在无氧的条件下,细胞(xìbāo)将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 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
在长久没有运动的情况(qíngkuàng)下,短时间进行剧烈的跑步, 你的两腿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获得葡萄酒。无氧呼吸(hūxī)
2021/12/12
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
二、多样(duō yànɡ)的呼吸器官
动物要依靠氧气(yǎngqì)和食物维持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 的动物,获取氧气(yǎngqì)的方式也不同。
2021/12/12
人 蛙
鱼
蚱蜢
肺 肺和皮肤(pífū)
鳃
?
与环境相适应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产物
能量多少
2021/12/12
CO2、H2O
CO2、酒精或乳酸
大量
少量
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
读图:葡萄酒的酿制微(nià生nɡ z物hì)工的程代谢(dàixiè)
2021/12/12
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
酵 母 菌 酿 酒 过
程
2021/12/12
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
2021/12/12
B.植物(zhíwù):
苹果贮存久了,会有酒的气味散发(sànfā)出来。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qíngkuàng)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葡萄糖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2021/12/12
第八页,共二十六页。
C.微生物
微生物也能进行无氧呼吸(hūxī),如酵母菌发酵酿酒。
九年级上《能量的获得》PPT公开课下载浙教版
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升,而100米跑中需氧 9.在制作泡菜时,泡菜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D.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
8)升,
实
际几
乎
无摄
入
。
两
个项
目
的
乳
11.(中考·太原)如图是探究气体进出蝗虫身体部位的小实验,两个试管中都灌满了水,一段时间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应是( )
17.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
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C.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酶 无氧呼吸是指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并释放较少能量的过程。
5.人在剧烈运动时,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得少量的能量,此时葡萄糖变为( )
BA..无需氧要呼酶吸的、参醇有与氧按呼吸一、有定B氧.呼分比吸解有例机物配制而成的。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
400米跑中需氧16升,实际摄入只有2升,而100米跑中需氧8升,实际几乎无摄入。
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 D )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400米跑中需氧16升,实际摄入只有2升,而100米跑中需氧8升,实际几乎无摄入。
C.灭菌、密封、发酵、接种 D.灭菌、接种、密封、发酵 C.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
持生命,所以应该是乙;而乳酸菌 A.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表示乳酸菌的曲线为________,它所进行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判定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
浙教版九上生物第4章_代谢与平衡_第4节能量的获得
(二)、无氧呼吸 1、定义 细胞在无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 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 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 ⑴产生乳酸 葡萄糖 酶 ⑵产生酒精 葡萄糖 酶 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乳酸+能量(少量)
.人在剧烈运动时,虽然呼吸运动
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增强,但仍不能 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于是细 胞就会出现无氧呼吸。
鲫鱼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 这只小鲫鱼,这时候你会怎样做?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 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D ) A.只有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主要是有氧呼吸
若白天光照充足,下列哪种条件 对农作物增产有利( B ) A.昼夜恒温25℃ B.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15℃ C.昼夜恒温15℃ D.白天温度30℃,夜间温度25℃
有氧呼吸
呼吸作用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
根据是否需要氧
(一)、有氧呼吸
1、定义
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 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 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2、过程 酶 二氧化碳+水 + 能量(大量) 葡萄糖+ 氧 注意: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不管是体内 还是在体外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是一样的。 3、目的 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葡萄糖 乳酸 + 能量(少量) 产生的乳酸使肌肉酸胀。
酶
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 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 方式是以 有氧呼吸 为 主, 无氧呼吸 为辅。
.苹果贮藏久了,为什么
会有酒味散发出来? ——无氧呼吸
葡萄糖 酶 二氧化碳+酒精 + 能量(少量)
思考:能否将无氧呼吸作为能量获得的主要 途径?为什么?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要点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第一节食物与摄食2. 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 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 和粗纤维等。
3. 各类营养素的作用:糖类:①是人体细胞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弱。
缺铁易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症,缺碘易甲状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飞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 于及时排便。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 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维生素C 坏血病蔬菜、水果维生素D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②人体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
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 5. 动物的摄食:(1) 海葵一一触手捕食(2) 昆虫一一口器:舐吸式一一蝇类虹吸式一一蝶类 咀嚼式一一蝗虫、蚕嚼吸式——蜜蜂、蜂类刺吸式——蚊类 (3) 鱼类一一滤过方式(4)青蛙一一舌(舌根倒生)(5)啄木鸟一一喙(6)猫一一可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7)蛇一一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6. 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1) 牙的组成:①一: ② 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 [2 ]③ 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1]牙釉质;④ 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 病菌已侵入[3 ]牙髓腔而引起神经发炎所致; ⑤ 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
(2) 龋齿的形成: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 7微生物发酵 7产生酸性物质 7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 7破坏牙骨质 7牙髓腔受到破坏 7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能量的获得》PPT
代谢与平衡
四
章
第4节 能量的获得
-.
-
解析知识要
知识点 1 氧化供能 1.人体内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可将有机物分解,从中获得
点
分 生理活动所需要的( A )
类
练 A.能量
B.有机物
C.无机物
D.二氧化碳
解析知识要
2.糖类等物质的燃烧,与它们在体内氧化相比,不同点是(D ) A.前者有氧气参与反应,后者不需要
范文下载: . /fanwen/
试卷下载: . /shiti/
教案下载: . /jiaoan/
ppt论坛: . .cn
ppt课件: . /kejian/
语文课件: . /kejian/yuwen/ 数学课件: . /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 . /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 . /kejian/meishu/
解析知识要
6.贮存水果时,往往向仓库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其目的是 ( C)
点
分 A.降低仓库内温度
类
练 B.促进仓库内气体流动
C.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D.有利于水果中有机物的分解
解析知识要
[解析]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增加二 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据此原理,在蔬菜
(4)为了贮藏蔬菜或水果,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
B 点所对应的浓度。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_此__时__有__氧__呼__吸_作__用__最__弱__,同__时__又__抑__制__了__无__氧_呼__吸__,_水_果__和__蔬__菜__中__ _的__有__机__物__分__解_得__很__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能量的获得
A概念,B概念理解,C概念应用,D综合提升
A类题
1.体内能量的获得。
获得的能量=___ _的能量+___ _的能量。
氧化供能:糖类 + 氧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无氧呼吸:葡萄糖乳酸 + 能量 (少量)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是。
只是体内的氧化过程比较。
细胞通过作用氧化分解、和,释放出,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3.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多来源于,也有一部分来源于,极少数来源于。
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B类题
1.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用来构成组织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分解有机物 D.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2.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3.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后的产物是 ( )
A.二氧化碳和酒精 B.二氧化碳和水
C.二氧化碳和乳酸 D.酒精和水
4.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是 ( )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而受害.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过快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受到毒害
D.土壤中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低温损害
5.贮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二氧化碳或抽取空气,能延长贮藏时间,主要是用于( ) A.抑制有氧呼吸B.促进有氧呼吸C.抑制无氧呼吸D.促进无氧呼吸
6.浸在水中的水稻种子和不浸在水中的水稻种子进行呼吸时,都能产生的物质是( ) A.磷酸B.酒精
C.二氧化碳D.乳酸
7.人体内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可将有机物分解,从中获得了生理活动所需要的( ) A.能量B.有机物
C.无机物D.二氧化碳
8.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口必须加密封。
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9.在水中,鱼口为什么不停地开闭?
答:鱼口的开和闭,目的是为了让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处流出,同时使水与鳃丝充分接触而获取氧。
C类题
1.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我国正式开展实施“玉米转化汽油醇”工程。
汽油醇主要是由汽油与乙醇按一定比例配制成的。
下列反应与“玉米转化汽油醇”这项技术直接相关的是()
光照有机物+氧气
A.水 + 二氧化碳→
叶绿体
−酶二氧化碳+水+能量
B.糖类+氧−→
−酶乳酸+能量
C.葡萄糖−→
−酶酒精(乙醇) + 二氧化碳+能量
D.葡萄糖−→
2.如果一定质量的黄豆全部萌发生成黄豆芽,黄豆芽中的有机物总量、有机物种类分别比黄豆中的()
A.多、多B.少、多C.多、少D.少、少
3.徒手登山运动员,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充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往上,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A )
A 组织细胞内氧气含量降低
B 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
C 呼吸越来越急促
D 山地更加陡峭
4.把鲜奶制成酸奶,所含能量及其营养价值的说法,下列依次哪种答案合理(B )
A 增加、提高
B 减少、提高
C 减少、降低
D 增加、降低
5.运动员在进行不同项目运动时,机体供能方式不同。
对三种运动项目的机体总需氧量、实际摄入氧量和血液中乳酸增加量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马拉松跑、400米跑、100米跑运动过程中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分别是( ) A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B 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
C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无氧呼吸
D 有氧呼吸、磷酸肌酸分解、无氧呼吸
6.进入西藏的浙江援藏干部,对高原缺氧的环境所产生的生理性反应是( D )
①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多②呼吸频率加快
③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④心率加快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7.校运动会上,小利参加完长跑比赛,感到大腿肌肉酸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C.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D.有氧化锡产生乳酸
8.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A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 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 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 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9.两个大小差别较大的容器里,分别盛等量的含有乳酸菌的鲜奶,然后封口贮存,结果是( )
A 大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B 小容器中的牛奶先变酸
C 同时变酸
D 都不变酸
10.右图能够说明运动员在短跑过程中和跑步结束后
血液中乳酸浓度变化的是( C )
A 曲线a
B 曲线b
C 曲线c
D 曲线d
11.右图表示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 )
A 甲是恒温动物
B 乙是恒温动物
C 甲是变温动物
D 乙是变温动物
12.有人希望通过锻炼来减肥,他坚持将质量为15
千克的物体反复举高超过自己的头顶(假设与地
面的垂直高度为2米),问他要坚持举多少次才能
消耗0.5千克脂肪?(假设所需能量全由脂肪提
供,肌肉效率为25%,即100份化学能有25份转
化为机械能)
答案:15次
D类题
1、(2008杭州市)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 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______ 或。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
则该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
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
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
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
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
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
生长情况。
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现在有两只活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胸腹部露出水面,将乙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中,头部露出水面,请问两只蝗虫中哪只先死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