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土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309课程名称:土力学学时学分:56/3.5适用专业: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开课部门:地质工程学院一、课程定位(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学科专业课程模块的专业核心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该课程的教授内容既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内容,也是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1.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工程岩土学。

后续课程:基础工程、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测试与监测技术、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技术、地下建筑结构。

先修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程作为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土的渗透性及渗流、土中应力、地基沉降、土的抗剪强度、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以及一般土工试验方法。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与土体有关的强度、变形、渗流和稳定等问题。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土力学基本理论和土工试验操作技能;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绪论1. 教学内容什么是土,什么是土力学,土力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学习土力学,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土力学的学习方法,土力学的发展简史和前景2. 重点难点重点:土力学概念、土的主要特性、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土力学所研究的问题和任务。

难点:土的多样性、土的易变性以及土在工程中应用的特点。

3. 基本要求(1)了解土力学的重要性、发展概况及土力学的学科特点,课程的学习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2)理解土、土力学等的概念;(3)掌握土力学所研究的问题和任务。

土力学课内实验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力学课内实验教学大纲-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土力学课内实验教学大纲
开课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开课校区:√犀浦□九里□峨眉
开课实验(室)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课程名称:土力学Course Name(英文名称):Soil Mechanics
课程代码:013070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学分:3实验学分:1实验学时:32
实验项目数:9(必开),16(选开)
适用学科专业: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铁道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地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撰写人:杨梅撰写日期:2017-3-30审核人:毛坚强
一、实验教学任务及要求
实验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强化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严谨的思维与态度作为基本任务。

土力学实验中,学生将主要学习和完成土的三相指标及物理状态指标、固结试验、直剪试验、三轴压缩试验等基本试验,掌握其试验原理及方法,并学会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二、自学内容和要求
根据实验教学要求,调研学习相应的基础实验知识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完成并提交预习报告,合格后方能进行实验。

三、其他
无。

《土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土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力学
英文名称:
课程代码:
总学分:
一、实验总学时
课内学时课外学时:
必开实验个数:选开试验个数:
二、实验地地位、作用和目地
土力学实验在土力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地位,其目地是使学生掌握土工试验地基本技能,增强对土地感性认识,并通过试验帮助和加深对土力学原理地理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地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土地物理、力学性质及相应地计算分析.通过本课程地学习,学生将掌握土地物理、力学性质及及相应地计算分析,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有关工程问题地能力.同时,为学习基础工程、地基处理、路基工程、地下工程等有关专业课打好基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课程地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物理性质、地基中地应力计算、土地压缩性及地基沉降计算、土地渗透性和渗流问题、土地抗剪强度、天然地基承载力、挡土结构上地土压力、土坡稳定分析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见下表)
1 / 2
个人收集整理-ZQ
2 / 2。

《土力学实验》 (2)

《土力学实验》 (2)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075 学分:0 周数:0.75周大纲执笔人:李镜培大纲审核人:叶为民《土力学实验》是033009《土力学B》课程的实验部分,本课程有课号、有学时、无学分。

一、实验性质与目的《土力学实验》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的一门试验技术课。

通过教学实验,使学生富有土工测试基础知识,同时认识到土工试验技术,土工测试指数在土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课程中地位和目的,并且结合工程实践性,合理选择试验方法,确切应用试验数据于工程实践。

二、课程面向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三、实验基本要求1.在土质学和土力学教程中理解和掌握使用土工试验技术和试验指标,特别是通过教学实验后,加深对土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以及掌握各种试验参数是如何通过试验及计算而获得的方法。

2.掌握土工试验中基本的常规试验方法和参数确定方法,并且能够对各种试验参数进行分析,并认识基本的变化规律。

3.掌握常规的试验项目(内容)。

土的基本物理状态,如土的含水率、密度、颗粒大小及配土的状态;土的基本力学性质,如土压缩模量、压缩系数以及土的抗剪强度参数。

四、实验教学基本内容(一)绪言土力学试验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土力学试验与本专业的关系,土力学实验教学内容与任务,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土的基本性质评价土的工程性质,主要有土的物理性指标、水理性指标和力学性质指标;土的物理指标主要为含水率、密度、孔隙比、塑性指数以及颗粒组成等;土的力学性质主要为土的压缩性指标和抗剪强度指标。

(三)土的基本指标简介1.土的物理性指标:颗粒比重Gs。

、土的含水率W。

、土的密度p。

、土的孔隙比e。

、土的饱和度Sr、液限W L、塑限W P、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 L等。

2.土的力学性指标:压实系数(又称压实度)、最佳的含水率;土的压缩系数α和压缩模量E s;土的抗剪强度和强度参数,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3.各种试验指标的测定原理与适用条件,试验指标应用于不同建筑物地基和工程的要求。

49-土力学实验大纲2016

49-土力学实验大纲2016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土力学是学科基础课,主要研究土的渗透、变形、强度性质及由此产生的工程问题。

土力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主要研究手段是土力学实验。

土力学实验课是与土力学课堂教学配套的工作技能课,通过测试土的物理、力学及工程性质指标,能够辅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加深理解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工程性质。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土工实验技能。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规土力学试验的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涉及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土粒的密度、土的密度、土的含水量)、物理性质(颗粒粒度成分、液限和塑限)、力学性质(强度)和工程性质(击实)等方面的测试。

先修课程:材料力学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与港口航道与海岸等工程问题的对应关系;能够进行相关实验设计,并掌握获得有效数据的方法;能够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组同学间的协同操作与讨论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树立协作精神、增加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学生通过掌握相关土工试验方法,为胜任水运、海洋、水利、能源等部门的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及科研等工作奠定基础,最终成为满足国家社会进步与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

三、学习要求为保障学习效果,课前需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

实验课严格按照要领亲自动手操作。

撰写实验报告时可与同组同学讨论,但是必须自己完成,包括数据整理、分析、结论与讨论等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常规土工实验仪器的功能及操作技能。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土工试验基础教程,付小敏,张品翠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土工试验教程,谷端伟,原俊红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土力学试验,王述红,宁宝宽,康玉梅,等编著,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六、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 D.考查: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2024版《土力学》教学教案

2024版《土力学》教学教案

1 2
密度和重度
土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的质量,重度是指单位 体积土所受的重力。它们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 标。
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是指土中水的质量与固体颗粒质量的 比值。含水量对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影响。
孔隙比和孔隙率
3
孔隙比是指土中孔隙体积与固体颗粒体积的比值, 孔隙率是指土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它 们反映了土的密实程度。
课程内容
涵盖土的物理性质、土的渗透性、 土的压缩性、地基承载力、土压 力与挡土墙、边坡稳定等基础知 识。
课程意义
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 土壤力学知识,为后续的工程设 计、施工和管理打下基础。
2024/1/29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其工程应用;理解地 基承载力、土压力、边坡稳定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01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土力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 具备初步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
02
2024/1/29
0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
《土力学》(第X版),XXX主编,XX出版社。
参考书目
《基础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土质学与土力学》等相关教材及专业书 籍。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最新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了解土力学领域的最新 进展和动态。
有效应力是指土壤骨架所承担的那部分应力,它决定了土壤的压缩变形
特性。
02
有效应力原理内容
有效应力原理表明,土壤的总应力等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压力和土壤骨架
承担的有效应力之和。
2024/1/29
03
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贵州大学2007年8月《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土力学课程英文名称:Soil Mechanics课程编号:0807107004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设置类别:非独立设置课程课程总学时:54学时实验总学时:9学时实验总学分:实验周学时:适用专业与年级:土木工程方向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工程地质学大纲主撰人:黄质宏一、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实验教学目的:土力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土工试验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为了加强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基础与岩土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本试验。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试验的基本技能和进行基本训练,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试验原理和操作过程,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试验,试验参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如何应用,更加注重了实践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能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2.基本要求:一是熟悉、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二是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土工实验方法;三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含水量、液限、塑限实验(验证性实验,2学时)1.含水量试验(1)目的:测定土的含水量,以了解土的含水情况,供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和其他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基本指标。

(2)方法:烘干法。

(3)仪器设备:a烘箱;b电子天平;c干燥器;d铝合、削土刀、盛土器等。

2.液限试验(1)目的:测定土的液限时含水量,用以计算土的液性指数,作为粘土类土的分类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等的依据。

(2)方法:圆锥法。

(3)仪器设备:a锥式液限仪;b电子天平;c烘箱;d合、调土刀、调土盘、吹风机等。

3.塑限试验(1)目的:测定土的塑限并与液限试验验和含水量试验配合,来计算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作为粘性土的分类以及估算地基土承载力的依据。

《土力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名称土力学SoilMechanics二 课程编号

《土力学》教学大纲一 课程名称土力学SoilMechanics二 课程编号

《土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土力学Soil Mechanics二、课程编号:0406006三、学分学时: 2.5学分/ 40学时四、使用教材:卢廷浩主编,《土力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五、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必修六、教学对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七、开课单位:土木与交通学院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八、先修课程:材料力学、水力学等九、教学目标:土是自然产物,土的形成、土的组成、土的结构极为复杂。

《土力学》是研究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要求掌握:土的物理指标含义与换算,土体渗流理论,土的压缩固结理论和强度理论。

会进行土体渗流计算与分析、地基应力计算与沉降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计算和进行土坡稳定分析;掌握常规的土工试验技能和确定计算参数的方法,达到能自由运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与土体有关的稳定、变形和渗流等工程问题,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十、课程要求:本课程采用课程讲授、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实行研究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素养和问题分析能力。

因此,本课程要求课前必须阅读教材的相关部分和参考文献;课后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请到国家精品课程土力学网站下载相关教学资源,并及时进行教学互动交流。

本课程教学环节中包括:八次作业和一次期末考试,要求:各种作业、练习及考试,学生必须独立完成,遵守学术诚信原则。

如果发现抄袭等情况,将取消该项成绩。

十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2学时)⏹知识要点: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如土力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及方法以及与专业的关系。

⏹重点难点:土力学研究内容及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指标(4学时)⏹知识要点: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粘性土的稠度及土的压实性。

⏹重点难点: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换算,土的物理状态指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高等教育 土力学实验

高等教育     土力学实验

《土力学》实验教案绪论一、土工试验的对象和作用土工试验是对土的工程性质进行测试,并获得土的物理性指标(如密度、含水率、土粒比重等)和力学性指标(如压缩模量、抗剪强度指标等)的实验工作,从而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参数,它是正确评价工程地质条件不可缺少的前提和依据。

土是自然界的产物,其形成过程、物质成分以及工程特性是极为复杂的,并且随其受力状态、应力历史、加载速率和排水条件等的不同而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在进行各类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的土体进行土工试验,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土的各种物理和力学性质,从而为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正确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因此,土工试验是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首先必须解决的何题。

从土力学的发展历史及过程来看,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土力学是土的实验力学,如库仑(Coulomb)定律、达西(Darcy)定律、普洛特(Practor))压实理论以及描述土的应力一应变关系的双曲线模型等,无一不是通过对、土的各种试验而建立起来的。

因此,土工试验又为土力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依据,即使在计算机及计算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把土的复杂的弹塑性应力一应变关系纳人到岩土工程的变形与稳定计算中去,但是土的工程性质的正确测定对于这些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模型中参数的确定仍然是一个关键伺题。

所以,土工试验在土力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采用原位测试方法对土的工程性质进行测定,较之室内土工试验具有不少优点,原位测试方法可以避免钻孔取土时对土的扰动和取土卸荷时土样回弹等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原位土层的物理状态,某些不易采取原状土样的土层(如深层的砂),只能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

但在进行原位测试时,其边界条件较为复杂。

在计算分析时,有时还需作不少假定方能进行,如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整理中的竖向和水平向抗剪强度相等的假定等,并且有些指标还不能用原位测试直接测定,如应为路径、时间效应及应变孩率等对主的性状的影响。

土力学教学大纲

土力学教学大纲

土力学教学大纲土力学教学大纲引言:土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土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对于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探讨土力学教学大纲的设计,以期为土力学教育的改进提供一些建议。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在土力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掌握土体的基本力学性质,如重度、孔隙比、饱和度等,并能够理解土体的变形规律和力学行为。

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土力学的常用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

1.2 能力目标学生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分析和解决土力学问题的能力,包括土体的稳定性分析、承载力计算等;- 进行土力学实验的能力,包括土体的野外勘探和室内实验;- 运用土力学知识进行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基本概念和理论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如土体的组成和结构、土体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等。

同时,还应该介绍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有效应力原理、塑性力学原理等。

2.2 土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力的重要手段。

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一些常用的土力学实验,如土体的压缩试验、剪切试验等。

此外,还应该介绍一些土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3 土力学计算土力学计算是土力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学大纲中,应该包括一些常用的土力学计算方法,如土体的承载力计算、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等。

此外,还应该介绍一些土力学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土力学教学的基础,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等方式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2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力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课程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进行。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土力学知识的理解。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总学时:36学时总学分:2学分实验学时:6学时实验个数:3个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大纲执笔人:刘福臣大纲审定人: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该实验附属于《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通过实验,学生掌握基本的土工实验方法,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操作,会处理实验数据;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具备从事简单土工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教育学生土工实验的精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原状样的扰动程度,同时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的精确性影响也较大,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此外,应学会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判断数据的可用性。

三、实验项目及实验内容四、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测定容重、含水量、液塑限(操作性实验,2学时)1、目的要求(1)学会用环刀法测定原状土的容重(2)学会用烘干法测定原状土的含水量(3)学会使用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定重塑土的液塑限2、实验内容环刀切取原状土样称重;铝盒称20~30克土样称湿重,烘干后稳干重;重塑土分别加水接近液限、塑限放在联合测定仪上测定入土深度。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环刀,铝盒,切土刀,凡士林,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小碗,电子称(称重500克)实验二压缩实验(操作性实验,2学时)1、目的要求(1)学会用轻便固结仪测定土的压缩性(2)学会根据e~p曲线求a1-22、实验内容环刀切取原状土样称重;铝盒称20~30克土样称湿重,烘干后稳干重;已知土粒比重, 将环刀切取的试样放入固结仪进行固结实验,每一级荷载压缩稳定后读取沉降量后,施加下一级级荷载,重复读数,加载,直至800KPA。

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环刀,铝盒,切土刀,凡士林,轻便固结仪,滤纸,电子称(称重500克)实验三直剪实验(操作性实验,2学时)1、目的要求(1)学会用直剪仪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2)学会根据τ~σ曲线求c、υ2、实验内容过2mm筛的砂子, 称重110克,放入直剪仪中振实至同样密度,施加不同的垂直压力进行剪切,读取破坏时的剪应力,绘制τ~σ曲线求c、υ3、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小木锤,油标卡尺,直剪仪,电子称(称重500克)五、实验报告的格式(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果(五)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六、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实际操作为考核方式,成绩以实验报告为主结合操作情况评定,占总成绩的10%七、实验应配套的主要设备:1、实验一测定容重、含水量、液塑限需环刀8个,铝盒24个,电子称8台,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8台,烘箱1台2、实验二压缩实验需环刀8个,铝盒24个,电子称8台,轻便式固结仪8台3、实验三直剪实验需直剪仪8台,砂子等。

《土力学》教学大纲

《土力学》教学大纲

《土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土的物理性质、力学行为和工程问题。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土的基本性质,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土力学问题。

二、课程目标1、掌握土的基本物理和力学性质,包括土的分类、颗粒级配、密度、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等;2、理解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土压力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等;3、能够应用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包括地基设计、挡土墙设计、基坑开挖等;4、了解土力学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包括环境土力学、地质工程中的土力学、岩土工程中的土力学等。

三、课程内容1、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3、第三章:土的压缩性和渗透性4、第四章: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5、第五章:土压力和边坡稳定性分析6、第六章:地基设计7、第七章章:挡土墙设计8、第八章:基坑开挖9、第九章:环境土力学简介10、第十章:地质工程中的土力学11、第十一章:岩土工程中的土力学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12周,每周4学时,共计48学时。

其中,理论授课30学时,实验环节18学时。

实验环节包括实验室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两部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多媒体教学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土力学的原理和方法,而传统教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土力学的知识点。

实验环节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土力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环节的表现等,占总评成绩的30%。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土力学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土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 验 教 学 大 纲

实 验 教 学 大 纲

实 验 项 目 名 称
学 时
1
主 要 内 容
了解土体内部结构的密实情况,工程中需要以容重值 表示时,将实测湿密度值根据含水率换算成干密度即 可。 测定土的含水量,了解土的含水情况,是计算土的孔 隙比、液性指数和其他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一个 基本指标。适用范围:粗粒土、细粒土、有机质土和 冻土。
实验类 每组人 型 数
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纲


课 开 执 审
程 课 实 笔 定
名 验
称:
土力学__
__
室: 8 教 3 楼__308 房间_____ 人:____ 赵玉玲________
人:________燕彬______
修(制) 订 日 期:______2008 年 2 月____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为《土力学》课所开的实验。通过土力学实验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使学生初步 认识和掌握常用土工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初步认识和掌握固 结、剪切实验受力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测试方法,了解液限塑限含水率试验的基本测试原理和实验 方法,把各个实验数据和设备技能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操作 能力,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项目与主要内容: 序 号
验证性实 验
5
三、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 序号 仪器名称 1 2 3 4
ZJ-1、ZJ-2 型等应变直剪仪 WG—1B 三联中压固结仪 LP-100D 型土壤液塑仪
现有 序号 仪器名称 数量 10 10 5 1 5 6 7 8
现 有 数量
电烘箱
四、实验说明: 课程总学分(学分) 课程性质 实验类别 考核方式 通识基础□ 1 实验学时数(学时) 8 学科选修□ 实验项目数(个) 集中实践环节□ 5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土力学》实验教学指导书实验项目一:土的物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土的天然密度,以便了解土的疏密状态与其它实验配合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及饱和度等物理性质指标;2、测定粘性土的液限和塑限从而计算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评价粘性土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并按塑性指数或塑性图进行土的分类。

二、实验设备环刀、天平、切土刀、钢丝锯、玻璃片、凡士林、烘箱、干燥器;铝盒;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等。

三、实验原理1、环刀法测土的密度土的密度是单位体积土的质量。

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土体孔隙中充满水时的单位体积质量称为土的饱和密度;在计算自重应力时,须采用土的重力密度,即重度,是指单位体积土的重量。

ρ=(m2-m1)/V;式中:ρ――土的湿密度(g/cm3)m1――环刀的质量(g);m2――环刀加土的质量(g)。

(1-1)v―环刀体积(cm3)ρd=ρ/(1+0.01w)式中:ρd――土的干密度(g/cm3);(1-2)ρ――土的湿密度(g/cm3);。

w――土的含水量(%)2、烘干法测土的含水量土的含水量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烘干法是根据加热后水份蒸发的原理,将已知质量的土样放入烘箱内,在100~105℃温度条件下烘干至恒重时,失去的水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即是含水量,用百分数表示。

w0=(m0-1)×100md(1-3)式中:w0―土的含水量(%)m0―湿土的质量(g)md―干土的质量(g)含水量实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当含水量小于40%时,不得大于1%,当含水量大于、等于40%时,不得大于2%,取二者的算术平均值。

3、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根据用圆锥仪测得的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量在双对数坐标上具线性关系的特性,本实验用水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见图1)测得土在不同含水量时的圆锥入土深度,绘制其关系直线图(见图2),据入土深度在图上找出该试样的液限和塑限。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土力学实验》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土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土的基本性质和工程特性,培养学生进行土工实验的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土的基本性质和工程特性,熟悉土工实验方法和步骤。

2、掌握土力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

3、培养学生进行土工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实验基本知识(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等)。

2、土的基本性质和工程特性,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等。

3、土工实验方法及步骤,包括土的密度实验、含水率实验、液塑限实验、压缩实验、剪切实验等。

4、土力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包括土壤测试仪、液塑限测定仪、全自动压缩仪、剪切实验装置等。

5、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整理、归纳、解释和推断等。

6、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等。

7、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土力学实验在工程中的应用和实践。

四、课程安排1、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2、实验安排:本课程共安排8个实验,每个实验2个课时。

3、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质量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60%;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力学实验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

五、教学资源1、师资队伍:本课程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2、实验设备:本课程拥有先进的土工实验设备,包括土壤测试仪、液塑限测定仪、全自动压缩仪、剪切实验装置等,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土力学》教学大纲

《土力学》教学大纲

《土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土力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_____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土力学是一门研究土的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是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土的渗透性与渗流、土中应力计算、土的压缩与固结、土的抗剪强度、土压力计算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一般的工程分析和设计,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其换算关系。

(2)理解土的渗透性原理,掌握达西定律及其应用。

(3)掌握土中应力的计算方法,包括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4)熟悉土的压缩特性和固结理论,能够计算地基的沉降量。

(5)掌握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和测试方法,能进行土的强度分析。

(6)熟悉土压力的类型和计算方法,能进行挡土墙的设计。

(7)了解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2、能力目标(1)具备根据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进行土的分类和评价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土的渗透性知识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渗流问题。

(3)能正确计算土中应力,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

(4)能够运用土的压缩和固结理论预测地基沉降。

(5)能运用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分析土体的稳定性。

(6)会计算土压力,进行挡土墙的设计。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2)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绪论1、土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土的工程特性3、土力学的发展简史(二)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的三相组成2、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土的密度、含水量、孔隙比、孔隙率等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2)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3、土的物理状态指标(1)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实验》教学大纲
1.课程名称:土力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Soil Dynamic
2.课程编码:01011214
3.课程类别:课中实验
4.课程要求:必修
5.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6.课程总学时:总学分:2
7.实验学时:8学时学分:
8.应开实验学期:3 年级1 学期
9.适用专业:土木、水工、地质、海洋、交通、环境等专业的本科生
10.先修课程:《土力学》
11.编写人:符晓乔编写日期:2004年09月01日
一、实验课程简介
土力学实验是土力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实践环节为主,根据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及学习的对象,将课程内容分两个层次: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

通过本课程实验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通过验证性实验,了解土力学一般验证理论的实验方法,加强学生对土力学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2、通过测定土力学性质的试验,可以巩固所学材料性质的知识,初步掌握测试方法;
3、通过综合性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的本课程和相关课程的知识、试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实验是《土力学》课程的主要实践环节,学生不但要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还需掌握土力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课程原理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由指导教师讲清实验的基本原理、要求、实验仪器结构、实验目的及安全事项;实验小组人数3人,每个实验的时间为2小时,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教学实验课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对学生按综合型、设计型试验要求做,即结合实际工程和科研搞一些具有创新的试验,如土质改良、地基土的改良加固等。

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本实验课程基于基本理论有:地基中的自重应力、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有效应力原理、土的压缩性、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土的渗透性与渗透定律、饱和土体一维渗流固结理论、土的极限平衡条件与摩—库仑破坏理论。

基于的实验技术知识有:按国家、部标准和技术规范,正确地运用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制备土样、对样品进行物理性实验和力学性能实验,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做出实验报告。

土力学实验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土木工程施工、实验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
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培养,在实验环节上
能验证课堂理论,并使学生提高试验技能。

四、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
实验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1、基本操作技能:
正确掌握各类天平、台秤、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土壤筛、渗透仪、标准击
实仪、直剪仪、固结仪、三轴仪等的使用,学会各种土样的制备方法,本实验课
是土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课教师向学生讲清实验的性质、任务、要求和
实验安排、实验方法、步骤、实验要求、考核办法、实验室守则。

2、综合性实验
利用各类直剪仪、各类固结仪、各类标准击实仪对土样进行剪切、固结、
标准击实实验,学会对土样各种参数的测定,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国家技术规
范,对土样和现场工程土质进行评价。

3、设计性实验
由教师提出工程实际问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学学的专业知识,
运用各种规范,提出实验大纲、方法,由实验教师审核后,学生独立完成。

实验
中遇到问题,实验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

五、主要仪器设备
各类天平,电热鼓风干燥箱,重、轻型标准击实仪,直剪仪,三轴剪切仪、
渗透仪、三联固结仪、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

七、实验报告要求
1、编写实验报告要规范,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实验装置或示意图、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或原理论证、或实验现象描述、或结构说明等)、结果分析及讨论。

2、实验报告应附有实验原始记录。

3、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评分、签字。

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课程实验考试方式:考查。

课程考试方式:考查。

2、考查的评分标准,各内容所占比例:
(1)本课程实验不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考核。

(2)实验教学部分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20%;在课程考试笔试中,实验内容占考试内容的比例不超过10%。

每次实验,预习占10%、操作占30%、实验纪律占10%、实验报告占50%,实验最终成绩分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级。

3、实验报告的格式形式应统一。

封面应包括:课称名称、实验序号、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

九、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土力学》
参考书:《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十、大纲说明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独立地操作仪器,处理数据,分析误差,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力学学实验》的先修课程是《土力学》,学生通过有关内容的学习后,方可进行本教学大纲设置的实验内容。

2、设计性实验内容由学生在课程内容范围内自行选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3、实验1-6为必做,7、8、9任选1个,共10学时,超过大纲2学时。

审核人:杜治光批准人:陈奕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