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税收论文

合集下载

国际税收 课程论文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税收 课程论文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国际税收》课程论文题目国际税收中有关避税的问题分析姓名学号院系专业2012年 4 月 2 日摘要:国际税收问题中重复征税、避税与反避税一直都是三大主要问题,本文将围绕国际避税方面,对国际避税的概念、方式、新发展等问题展开分析,内容包括传统的避税方法和跨国电子商务下带来的避税问题,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阐述国际避税对于不同主体的影响。

并且针对避税问题,给出小部分建议。

关键词:国际税收转让定价关联企业国家税务总局目录一、国际避税的概念及特征................................................. - 3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 - 3 - (二)、国际避税的特征........................................ - 3 - (三)国际避税形成的原因............................................... - 3 - 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法.................................................... - 3 -(一)自然人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 3 - (二)法人进行国际避税的主要手段...................................... - 4 - 三、国际避税的典型案例................................................... - 7 -(一)利用定价转让进行国际避税........................................ - 7 - (二)利用中介国际控股公司避税......................................... - 7 - 四、国际避税的新发展——跨国电子商务带来的避税新局面..................... - 8 -(一)纳税主体确定问题................................................ - 8 - (二)课税对象认定问题................................................ - 8 - (三)电子商务的所得性质划分问题...................................... - 8 - 五、国际避税行为对于不同对象的影响........................................ - 9 -(一)对于跨国公司的影响............................................... - 9 - (二)对于我国的影响.................................................. - 9 - 六、关于以上问题的部分建议................................................ - 9 -(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涉外税收法规.................................... - 9 - (二)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协作........................................... - 10 - (三)提高税务征管人员的素质.......................................... - 10 - (四)实现内外企业所得税的统一........................................ - 10 - (五)保护电子商务在国际避税中的健康发展.............................. - 10 - (六)建立和完善国际反避税工作管理体系................................ - 10 - 参考文献:............................................................... - 11 -一、国际避税的概念及特征(一)国际避税的概念所谓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上的差异或国际税收协定的漏洞,采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手段,来减少或规避其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

国际税收 论文

国际税收 论文

浅析国际税收各国之间合作基础的发展加强国际贸易与国际税收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国际税收协调。

国际税收体制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后者的原因是他们的根本原因都是减少对国际商务活动的阻碍,促进资本、商品及人员的自由流动。

二者的方式的不同在于国际税收体制是通过分配税收管辖权、减少和消除双重征税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体制是通过减少和消除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来实现这一目标。

所以在国际贸易协议中不能忽视税收问题,否则税收对国际贸易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一、目前经济全球化向深层发展,经济联系逐渐加强。

日益增长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和新通信技术将处于国际贸易贸易的支配地位;跨国企业将不再把自己看成是某国的跨国企业,:不只是资本更具流动性,高技术专业人员也将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在这种新的趋势下,政治压力将会促使各国在税收政策方面有更大程度的相互协调,会有更多的税收双边协议产生,各国税务当局之间需要有更多新的合作形式。

但纵观世界税收,当今处于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的国际税收竞争,再加上经济危机的阴霾不散,因而兑收竞争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所以我们应该从国际税收竞争开始分析,逐步得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税收竞争必将走向税收协调的结论。

二、促进各国税收情报的交流或交换可以推动国际税收协调。

然而证据在税务调查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

税务机关可以请求缔约国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证据,一般而言.国际税收情报本身并不附带相关的证据。

因此.如果国际税收情报获得国的税务机关发现某一情报具有重要价值,需要进一步查证.就可以根据税收协定请求国际税收情报提供国的税务机关提供相应的证据,以证明国际税收情报所反映的情况。

以《中美双边税收协定》为例,协定第二十五条规定中美双方税务机关有互相交换税收情报的义务,但对是否有义务提供该情报所反映情况的证据并没有规定。

但从《中美双边税收协定》规定税收情报交换义务的精神来看,显然不是仅仅为了将税收情报停留在“假设”的层次上,在有需要时,各方应当协助提供相应的原始证据。

国际税收的论文(2)

国际税收的论文(2)

国际税收的论文(2)国际税收的论文篇2浅析国际工程税收筹划摘要:关于海外项目承建过程中,中国企业在国际项目工程建设中需要应对所在国的法律,规定,标准,特别是在经营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依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付,税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在开展国际项目时考虑的重点问题。

本文对我国企业在国际工程中的税收策划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期能够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国际工程;税收策划;措施引言税收筹划作为一种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节约经营成本、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受到跨国公司普遍重视。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税收及工程所在国发生的费用筹划日益引起各国政府和各大跨国对外承包工程承包商的重视,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鉴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税收筹划有较大的空间。

因此,对国际工程税收筹划进行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避税筹划的概述(一)国际避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国际避税筹划,是避税筹划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是指跨国纳税人为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利用有关国家税法或国际税收协定中的某些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采取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公开的、合法的手段规避或减轻国际税收义务,以达到税负最小化目的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国际避税筹划一般都会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税收的权益,因此它跨越了其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税收管辖范围,而且还可以与国内避税筹划相互交织和促进,使其更为复杂。

许多国家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制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甚至开辟了自由港、免税区来吸引外国投资者,避税港以及低税区的存在和发展使其具有了国际普遍性。

由于避税活动的普及,需要借助专业的力量才能完成,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的出现使其更具有专业性。

(二)国际避税筹划产生的原因主观原因方面,国际避税筹划之所以能够广泛产生并且迅速发展,其主观原因是跨国纳税一、充分利用避税地进行税收筹划人追求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投资活动的纳税人共同追求的目标。

国际税收学期中考试论文

国际税收学期中考试论文

自然人居民身份确认规则之中英比较以及改进建议关键词:国际税收自然人自然人居民身份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税收在国家之间的分配问题越来越受到各主权国家重视,因为国际税收涉及到主权国家在国际上的利益,能反映出一个主权国家的国际地位。

所以世界上绝大部分主权国家都很重视国际税收问题,无论是立法,还是多边协定甚至是区域贸易条约等,主权国家都通过各种途径来维护各自的国际税收权益。

而当今广义国际税收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税收管辖权的协调,对此的研究就不得不谈及居民管辖权。

论文从国际税收学入手,主要探讨、对比中国以及英国两国对国际税收中自然人居民身份确认规则,同时通过对比,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对中国国际税收中的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确认规则提出改进意见,以便在不触犯他国利益的同时更好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应有利益。

目录:1.国际税收简述2.自然人居民身份的重要性3.中国税法对自然人居民身份确认的规定4.英国税法对自然人居民身份确认的规定5.中英简单比较6.对中国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的改进建议参考文献:葛惟熹《国际税收学》(第四版)胡卓娟“国际自然人居民身份规则比较及借鉴”《当代经济》2008年“调整我国居民身份认定标准的建议”2006年4期(卷)《涉外税务》周波“我国自然人居民身份确定规则的优惠政策及改进”《涉外税务》王刚“个人所得税居民身份认定规则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新浪财经网站国际税收简述20世纪50年代前后,全球化浪潮开始涌动,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相互融合的背景下,伴随着国家之间税收分配频繁出现,国际税收这门崭新的学科应运而生。

然而关于国际税收的定义,各国的学者意见有所不同,本文采纳了葛惟熹教授的研观点,即国际税收就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

其本质就是国家之间对税收的分配关系,为了处理好这样的分配关系,主权国家就不得不考虑避税、反避税、税收协调等一系列问题。

国际税收论文

国际税收论文

《国际税收》论文题目:浅析国际避税问题及其防范对策院系:经济管理学院班级:财管(1)班*名:**学号: ***********指导老师:***二00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浅析国际避税问题及其防范对策【摘要】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各国涉外税收法规和国际税法中的漏洞,在从事跨越国境的活动中,通过种种合法手段,规避或减小其在有关国家纳税义务的行为。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 各国的税法和税收制度很难在内容和标准上达到完全一致,从而使跨国纳税人在纳税方面有机可乘。

跨国纳税人主要利用转让定价、国际避税地、滥用国际税收协定、资本弱化以及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国际避税。

目前外资企业国际避税呈现出逐步蔓延的趋势,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造成了税收秋序的混乱和纳税人税负的不平等,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

我国应遵循有关反避税原则,做好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国际避税性质对策反避税一、引言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它的原因,国际避税的出现也不例外。

从主观上看,国际避税的原因在于跨国纳税人具有的减轻税收负担、实现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强烈愿望;从客观上来看,国与国之间的税制差异以及国际税收关系中的法律漏洞为跨国纳税人的国际避税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国际避税是国内避税在地域范围的延伸。

跨越国界的避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其影响跨越了国界。

不仅影响有关国家的税收权益,而且还影响跨国纳税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税收公平。

因此,研究国际避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国际避税行为的性质关于避税行为的法律性质,法学界曾有合法、违法与脱法的不同界定。

持合法观点者认为,避税行为并不违反税法的文义观点,而且是私法上有效的行为,选择何种行为方式是纳税人的行为自由。

这种学说来源与美国著名大法官汉德的论述,一度曾为主流观点。

持违法观点者认为,避税形式合法而实质违法,它违反了税法的宗旨,有损税法的实质正义,因此定性为违法,并予以法律规制。

国际税收英文作文

国际税收英文作文

国际税收英文作文International tax is a complex and often controversial issue that affects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around the world. It involves the taxation of income and profits earned acros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can vary widely from one jurisdiction to another.Tax havens are countries or territories that offer favorable tax treatment to non-residents, often attracting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seeking to minimize their tax liabilities. While some argue that tax havens promote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investment, others criticize them for facilitating tax evasion and avoidance.Transfer pricing refers to the pricing of goods, services, and intangible assets transferred with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t has become a major concern for tax authorities, as some companies may manipulate transfer prices to shift profits to low-tax jurisdictionsand reduce their overall tax burden.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has been leading efforts to address international tax avoidance through its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BEPS) project. The project aims to close tax loopholes and ensure that profits are taxed where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value creation occur.Tax treaties are agreements between two or more countries that are intended to prevent double taxation and provide clarity on the taxing rights of each country. These treaties help to promote cross-border trade and investment by providing certainty and reducing tax barriers.The digital economy has posed new challenges for international tax rules, as businesses can now operate across borders without a physical presence. This has led to debates about how to tax digital companies and ensure that they contribute their fair share to the countries where they generate profits.Overall, international tax is a dynamic and evolving field that requires ongoing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among countries to ensure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the global tax system.。

科研课题论文:税收征管现代化国际经验与路径探索

科研课题论文:税收征管现代化国际经验与路径探索

77679 税收理论论文税收征管现代化:国际经验与路径探索税收现代化是我国顺应世界税制发展和税收管理趋势的战略选择,税收征管现代化是税收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当前世界税制变革出现一些新变化,与此相对应,税收征管也表现出法律制度公开透明、管理流程持续改进、组织机构设置合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等新特点,构建统一规范、公平公正、提升效能、降低成本、促进遵从的征管体系成为世界各国税收征管的发展趋势。

通过把握税收征管工作的内在规律,运用现代税收管理理念、专业管理方法、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契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税收制度和征管模式,推进税收现代化,有助于实现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一、发达经济体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的具体做法1、税收战略以促进纳税遵从为优先目标发达国家普遍将促进纳税遵从作为税务机关的核心理念和任务目标。

包括美国在内的OECD国家通常要求纳税人通过自我税收评定进行自我遵从管理,并通过采取一系列促进纳税遵从的措施,以避免事后的评估和稽查。

美国最先确立了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并提出了“纳税服务+税收执法=纳税遵从”的理论。

此外,发达国家还普遍推行将纳税遵从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纳税遵从风险管理模式,根据税收风险发生特点和规律对纳税遵从风险程度进行分析识别、等级排序、预警监测、应对处理,对不同税收风险等级的纳税人采取差别化、递进式的风险应对控制策略,力求最大限度减少税收流失,提高纳税遵从度。

2、税收征管法律体系相对完善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法律体系通常采用“宪法+税收基本法+实体法”的模式,其中《税收基本法》层级较高,并且相关法律制度衔接严密。

如美国的《国内收入法典》集实体法和程序法于一体,共98章9千多条款,明确规定了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

再如《德国税收通则》规定:“行政机关或者包括德意志银行、国家银行和债务管理局在内的其他官方机构以及这些官方机构的机关和公务员的保密义务,不适用于他们向税务机关提供情况和出示材料的义务”,这一规定使税务部门比较容易与其他相关部门共享信息数据,对于从源头上消除纳税不遵从动机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国际 税收 论文

国际 税收 论文

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法国际避税的内在动机是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的强烈愿望,而导致国际避税的客观原因是国家间的税制差别。

跨国公司的财务主管要想成功地合理避税,就必须了解、熟悉这些差别,并能正确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为公司减轻税收负担。

各国在税收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税收管辖权差异、税种上的差别、税率上的差别、税基差异。

税法有效实施上的差别、避免国际双重征税方法上的差别,以及各国在使用反避税方法上存在的差异等。

这些差异都是导致国际避税的客观原因。

具体来说,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手法有如下几种:一、法人运动避税法法人流动避税可采取居所转移的方式,即将一个公司的居所转移到低税国。

一般来讲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可采取这种方式。

因为一个企业的实际迁移成本很高,如设备的拆卸、安装以及运输成本报高.还有变卖不能带走的土地、固定设施等资产须缴纳资本利得税等。

法人流动避税更多地可采用信箱公司的方式。

信箱公司是在避税地设立的“基地公司”,即只是在一个选定的低税率国家中履行了必要的法律手续和登记手续的公司,而其实际经营活动不在这个国家,其功能是转移资本和积累资本,保守经营秘密。

信箱公司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包括控股公司、金融公司、贸易公司、专利公司、租赁公司等。

如跨国公司可以在避税地设立一个金融公司,由于其贷款利息可以不交税或少交税,因此金融公司可以以高息向设在高税国的总公司、分公司贷款,把一部分利润转移到金融公司,从而达到避税目的。

✧二、按人非法动避税法人的非流动避税主要是通过信托或其他受托协议来避税,法人公司并不实际迁移出境,而只是采取信托的方式转移一部分财产或所得。

这些财产在法律形式上与原所有者分离,但实际上受控于原所有者,从而达到避税目的。

例如,新西兰朗伊桥公司为躲避本国的所得税,将其年度利润的70%转移到巴哈马群岛的某一信托公司。

由于巴哈马群岛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避税港,税率比新西兰低35%-50%,因此,朗伊桥公司每年可以有效地躲避300万美元到470万美元的税款。

国际税收的论文.doc

国际税收的论文.doc

国际税收的论文国际税收的论文篇1浅析国际税收竞争1.国际税收竞争的渊源进入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相继采取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世界统一的大市场正在形成,生产要素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普遍确立,对某些国家来说并不能缓解和消除包括资本在内的资源的稀缺性问题,相反,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资源供给的有限性进一步显现出来。

各国都努力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竞相吸引国际资本流向本国,以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

盈利是资本的本性,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也必然要遵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流向那些能够产生丰厚利润的国家和地区。

在诸多影响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因素中,税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措施不可避免地对国际资本的流向产生显著影响。

美国、加拿大在代中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减税运动,从而在国际资本与公司税法的竞争中处于主动,随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纷纷仿效。

在发达国家减税浪潮的推动下,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减税改革,以吸引外国资本帮助本国经济发展。

由于不同国家在税基、税率及防范偷避税等方面的差异也不断拓宽,促使经济主体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套取税收利益的机会。

这不可避免地会对相关国家的经济效率、税收收入及税制公平产生影响,从而在政府和纳税人之间形成博奕行为的同时,也产生了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博奕行为,也就导致了税收竞争的产生。

2.税收竞争的定义与分类欧盟对税收竞争有两种理解:一是旨在吸引证券投资,尤其是个人有息投资的税收竞争,表现在对支付给非居民的利息课征较低或不征预提税,以及不向目的国税务当局提供此类支付的信息;二是旨在吸引直接投资的税收竞争,表现在,一国通过较优惠的税收措施给外国投资者,使其投资于该国而非其他国家。

对于税收竞争是否有害,理论界有不同的见解。

但总的说来,基本上可以分为适度的税收竞争和恶性的税收竞争(即有害的税收竞争)。

适度的税收竞争能使世界资源在国家和地区之间得到有效配置,能够保护公民免受政治家和官僚的掠夺。

航运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策略论文

航运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策略论文
加强国际税收政策的学习和理解
航运企业应加强对国际税收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及时掌握各国的税 收政策变化,为企业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提供支持。
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
航运企业应积极与各国的税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税务部门的政策 执行情况,及时解决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04
CATALOGUE
航运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策略探讨
航运业是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航运企业的国际税收筹划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随着航运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税收筹划能够帮助企业合理避税、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 市场竞争力。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航运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的策略和方法,以期帮助企业合理避税、降低税负,提高 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需要全面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政策、法律环境、财务状况、经营战略等因素,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税收筹划策略 。
研究不足与展望
要点一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有限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有 限,可能无法充分反映航运企业实施 国际税收筹划策略的实际效果和普遍 规律。未来可以通过扩大样本和数据 来源,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用公司组织形式进行税收筹划
总结词
不同的公司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的税收待遇和优势。
详细描述
航运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税收要求选择合适的公司 组织形式,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 等。此外,还可以通过在不同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 构来利用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和优势。
05
CATALOGUE
航运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策略的风险及 防范措施

国际税收论文

国际税收论文

国际税收课程论文浅谈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班级10级财务管理(一)姓名唐浩潇学号20101339041浅谈国际税收的发展趋势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凭借其政治权力,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财产进行重叠交叉课税,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国际税收新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提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关国家为维护其自身税收权益,积极调整其税法规则,有关国际组织结合其组织活动目标,制定一系列的国际税法新规则,成为当前国际税收发展的新动向,并有可能对将来国际税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税收主权、税收竞争、网络技术现实问题国际协调 19 世纪末,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扩大,货物、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跨国流动日趋频繁,从事跨国投资和其它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财产日益国际化。

与此同时,所得税制度和一般财产税制度在各国相继确立。

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了避免对纳税人跨国收入和财产的征税所产生的国际重复征税问题而采取适当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税收利益分配关系,国际税收法律因此逐渐形成和发展。

国际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所引起的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国际税法的发展变化。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国界等关系到国家主权的因素相对减弱,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国际税收新问题。

(一)各国的税收主权受到侵蚀税收主权可直接表现为国家有权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其税收政策,对国家的税收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自主、独立地参与国际税收利益分配关系,以增加自己的财政收入,维护自己的税收权益。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税收协调和跨国公司的活动,国家税收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侵蚀,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二)各国的税收竞争加剧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帮助本国经济发展,难免将采取各种低税政策,给予外资免税或减税等诸种税收优惠,鼓励外资尤其是外国生产资本投入本国的落后地区或者相关产业,以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2021基于国际经济法探讨国际税收问题范文2

2021基于国际经济法探讨国际税收问题范文2

2021基于国际经济法探讨国际税收问题范文国际经济法论文精选10篇之第五篇:基于国际经济法探讨国际税收问题 摘要:国际税收调整跨国征税对象和国际税收分配关系,国际税收的主要功能在于确定各国对于跨国征税对象的税收管辖权,征税方法,征税手段等。

当今世界,各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保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通过签订多方条约、双边条约等,来确认彼此间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国际税收的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国际税法的主客体、发展历程、各国的税收政策以及国际上主要的多边、双边条约来增进对国际税收这一重要课题的理解。

关键词:国际税收;税收管辖权;双边条约; 一、国际重复征税与国际税收协定 (一)概述 国际重复征税,也就是数量超过两个的且享有征税权的国家,对相同的纳税人、相同的征税对象按照本国税法同时征收应交税额的现象。

具体来说分为两种:其一是在法律上确认的重复征税,其二是在经济上确认的重复征税。

1.法律意义上的重复征税 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

对相同的纳税人就相同的征税对象,在同一时期内征收性质完全相同的税收。

2.经济意义上的重复征税 是指数量超过两个且享有征税权国家,对不一样纳税人就相同的征税对象在相同的时期征税性质类似的税收。

(二)国际重复征税产生原因、危害 1.国际重复征税产生原因 (1)某一国家的居民管辖权和另一国家的所得来源地管辖权之间的矛盾。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国家采取居民管辖权和所得来源地管辖权相结合的征税方法。

负担纳税义务的人,对于其在居住国境外取得的收入,既要按照居民税收管辖权对其居住国承担纳税义务,又要根据所得来源地管辖权对收入的来源地国承担纳税义务,这样一来,纳税人居民国与他的所得来源地国之间的征税矛盾便不可避免。

(2)两个以及以上的国家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的矛盾。

各国确认居民管辖权的标准不同,主要有三种:住所标准、居所标准以及居住时间标准。

若自然人在采用居所标准的征税国拥有居所,同时去往一个采用居住时间标准的国家工作,并且其停留时间达到了该国规定的居住时间标准,便需要对该国承担纳税义务。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国际税收管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可以通过转移定价、避税等手段,将利润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从而降低纳税水平,给各国财政带来困扰。

国际税收管理的信息不对称性、监管机制差异等问题,也给税收管理带来了挑战。

研究如何有效管理国际税收,成为当前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贸易经济视角下,国际税收管理对策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跨国公司纳税合规,提高国家税收征管水平,还可以减少税收漏税,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国际税收管理的挑战,提出有效的对策,并探讨合作机制、信息共享、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从而完善国际税收管理体系,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在当今全球化经济环境中,跨国公司和个人跨境活动日益频繁,国际税收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跨境资本流动、税收避税和逃税行为、税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了国际税收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如何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建立起健全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间存在税收政策的差异,跨国公司往往利用税收优惠和loopholes,通过跨境转移定价、避税结构等方式规避税收,导致了税基侵蚀和转移。

隐匿财产、虚假报税等行为也使税收征管机构难以有效监督。

如何遏制跨国公司的税收逃避行为,增强税收征管透明度和有效性,成为国际税收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如何制定有效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加强各国间的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体系,完善监管与执法机制,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经济领域的关键议题。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际税收管理的挑战、有效对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推动国际税收管理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国际税收管理在当今全球化经济格局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跨国投资的增加,各国之间的税收征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国际税收竞争理论论文

国际税收竞争理论论文

国际税收竞争理论论文国际税收竞争是一种各国政府为争夺跨国企业等国际资本流,通过减税、优惠政策等手段采取积极的税收政策,以吸引外来资本和增强自己的税收优势。

国际税收竞争的出现对于世界贸易和国际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从国际税收竞争的理论出发,深入探讨其产生原因、影响和对策等问题,以期为各国政府实施科学的税收政策提供参考。

一、国际税收竞争的产生原因国际税收竞争的出现与各国政府的税收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产生原因为:1、国家税率水平的不同。

由于各国税收体制和政策的不同,国家税率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来投资,采取较低的税率并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而一些税负较重的国家,为了吸引外来资本,也会采取适当的减税措施。

2、国家税收体系的不同。

各国的税收体系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其中也影响了竞争的程度。

比如有的税制有明显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开的区分,有的则没有这方面的划分,这些也影响了在某些地区的企业的竞争力。

3、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

由于经济形势及市场竞争的变化,一些国家政府可能会对原来的税收政策进行调整,从而引起国际税收竞争。

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国家不得不致力于减税的措施以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而这种减税却也让国际税收竞争进一步加剧。

二、国际税收竞争的影响国际税收竞争对于税收制度与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国际贸易。

国际税收竞争的出现,会导致国际贸易的失衡,对贸易形成一定的制约,并难以促进贸易均衡的发展。

例如,在某个国家设立的低税率所得税的公司,在其它国家经营将导致其它国家无法与之制衡,导致国际商业产生不必要的协调问题。

2、影响国际企业的竞争优势。

由于各国税收政策的不同,导致企业财务表示和负担不同。

企业在选择跨国投资的时候,可能会选择趋向税收较轻的国家。

这样,企业在跨国运作时,拥有竞争优势就更大。

3、增加国家税收的不确定性。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国际税收管理对于贸易经济至关重要。

本文从贸易经济视角出发,探讨了国际税收管理的概念、存在的问题、意义以及具体措施和实施路径。

国际税收管理对策的重要性在于规范税收制度、提升税收稽查效果,减少跨境税收漏税等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国际间合作,建立税收信息交换机制,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透明度。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将为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建议各国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充分考虑国际形势和合作机会,共同推动国际税收管理的改善和完善。

【关键词】贸易经济、国际税收管理、对策、概念、重要性、问题、意义、具体措施、实施路径、前景、建议。

1. 引言1.1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在当今全球贸易体系下,国际税收管理对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旨在通过有效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推动国际贸易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维护国际税收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税收制度的差异和竞争引起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如跨境资金流动缺乏监管、跨国企业税收避税等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国际税收秩序和政府财政收入。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至关重要。

这需要各国政府加强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建立更加透明和公正的税收制度,打击跨国企业的税收漏税行为,防范税收风险,保障每个国家的税收权益。

通过国际税收管理对策的完善和落实,可以有效提升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共赢局面。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贸易经济视角下的国际税收管理对策不仅是一种必然选择,更是各国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国际税收管理问题,制定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国际税收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国际税收管理是指各国为实现税收目的而进行协调和管理的过程。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全球贸易背景下的国际税收体系研究

全球贸易背景下的国际税收体系研究

全球贸易背景下的国际税收体系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税收体系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全球贸易背景下的国际税收体系研究角度,探讨国际税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国际税收现状国际税收现状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竞争性。

各国税制和税率不同,税收政策、立法和执行也各异。

而在全球化经济和跨国贸易的推动下,企业跨国投资、贸易、生产和研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跨国税收问题。

一方面,跨国企业通过税收规划和对外投资等手段,合法降低税负。

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加强了对跨国企业的税收监管和征收,力求确保国家税收利益。

从全球税收结构来看,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各国主要税种,占全球税收总额的40%以上。

而消费税、关税和财产税等税种也居重要地位。

此外,各国税收征收的方式也各异,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之分。

直接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间接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进口税等。

二、国际税收存在的问题在国际税收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

跨国企业通过跨国投资、利润转移和避税规划等方式,合法降低税负,导致国家税收来源减少。

2、双重征税和负担重复。

不同国家间税收政策、立法和执行差别较大,导致繁琐的税收程序和负担的重复。

3、税制竞争和营商环境。

为了吸引跨国企业的投资和跨国贸易,许多国家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和制度,导致税制竞争和营商环境的不公平。

4、税收治理和国际合作。

为了解决国际税收问题,需要加强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但这在一些领域难以达成共识和合作。

三、国际税收体系的解决措施为了解决国际税收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1、协调税制体系和政策。

要求各国协调司法管辖和税制政策,加强税法合作和税务协定谈判,避免负担的多次重复和误重。

2、完善税收制度和法规。

各国应进一步完善税收法规和制度,加强税收监管和征收标准,消除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等行为。

国际税收结课论文

国际税收结课论文

【摘要】在世界现代税收制度中,国际税收方面,关于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国际税收抵免与国际税收饶让有着紧密的联系。

它对于解决重复课税和实行税收鼓励,促进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关键词:国际税收;税收抵免;税收饶让1序言因为球化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世界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供求矛盾的加剧,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生市场经济国家都已经进行又一轮的减税政策,目的有二:一求吸引外资,二求刺激国内经济。

这些减税运动在客观上却造成了国际税收竞争的加剧。

这就表明了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税收政策在政府对经济管理上越来越重要了。

但其前提是,减税是和税制规范和优化结合在一起的。

国际税收抵免与国际税收饶让以及税收中性、收入公平分配还有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等等多重原则之间的有效结合日渐成为各国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所致力实现的目标。

2国际税收抵免与国际税收饶让2.1国际税收抵免问题所谓国际税收抵免,就是本国的企业、公民或居民,在外国缴纳了所得税回到本国缴纳所得税时,将在外国缴纳的所得税款加以扣除。

它是现代税收制度中避免国家间双重征税的一种主要方式。

2.1.1双重征税的产生及税收抵免的出现双重征税就是指一个纳税人的同一笔所得,由两个以上的国家同时征税。

双重征税主要是由税收管辖权的重叠引起的。

按照国家主权原则,一个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可以按照属地和属人两种不同的原则来确立。

按照属地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称作地域管辖权,也叫收入来源管辖权,一个国家究竟是按属地或是按属人或是既按属地又按属人原则行使税收管辖权,以及行使到何种程度,这纯属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国际法并无明文规定。

目前,由于世界各国一般都按收入来源行使税收管辖权,但有许多国家又是按居住行使税收管辖权,所以,就可能产生纳税人及其收入要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发生税收关系的问题。

这种税收管辖权的重叠情况,便使得纳税人由于来自国外的那部分所得而需承受双重纳税的负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税收论文在华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2014第二学期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曾昭本学号**********目录摘要 (3)一前言 (4)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4)1国际避税的概念 (4)2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6)四国际避税的影响 (7)五建议 (7)参考文献 (8)在华跨国公司的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摘要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随着人们收益的日益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许多国家的税率和实际税负的上升趋势,跨国纳税人来自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潜在收益也随之增加,因而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和逃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国际避税行为虽不违法,但它引起了国际上资本的不正常流动,侵害了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对纳税人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

如今,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已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世界大战”,也是国际国内税务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反国际避税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税收法律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国际避税反避税转移定价资本弱化税收一前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们收益的日益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以及许多国家的税率和实际税负的上升趋势,跨国纳税人来自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潜在收益也随之增加,因而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和逃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由于逃税在各国国内法中均属于声名狼藉的违法行为,许多跨国纳税人意识到逃税行为一经败露,对其公司造成的损害将远远大于逃税所带来的盈利,因此转而费心研究各国税收间的差异和法律上的漏洞,以合法方式逃避税收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使得国际避税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国际避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

国际避税行为虽不违法,但它引起了国际上资本的不正常流动,侵害了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对纳税人心理状态产生了不良影响。

当一些高税国发现自己的财政收入顺着有形和无形的漏洞流出时,各种“亡羊补牢”的反避税措施便应运而生。

主要方法是严格制度,堵塞漏洞。

但是,精通国际税务的职业税收顾问们仍能利用各国税法的差异为纳税人避税打开新的通道,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已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世界大战”,也是国际国内税务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目前,各国对有关国际避税的概念、性质以及如何规范等问题的研究还不深入,各种观点纷呈,这种局面势必影响反避税工作的开展。

二、国际避税的定义与主要方式(一)国际避税的概念所谓国际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上的差异或国际税收协定的漏洞,采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手段,来减少或规避其应当承担的纳税义务。

(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一般来说,跨国纳税人进行国际避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来避税;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来避税;滥用税收协定进行国际避税。

1,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来避税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是自然人常用的一种避税方式。

由于各国居民税收管辖权的认定标准不一致,纳税人因此往往通过移居国外或压缩在某国的居留时间的方式来避税。

2,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通过征税对象的跨国移动进行避税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通过转移定价进行避税;二是通过避税港进行避税。

1)通过转移定价进行国际避税这是指跨国关联企业之间,主要是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不是通过独立竞争的市场价格来确定他们之间的交易价格,而是通过人为地故意抬高或压低交易价格的方法,把关联企业中某一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另一企业。

进行转移定价的具体形式就是子公司以高于正常市场的价格从关联企业进口原材料或零配件,再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将产成品销售给关联企业,这样就造成该子公司账面上亏损或不赢利,从面把利润都留在了境外。

跨国公司进行价格转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国际避税。

因为通过价格转移的形式可以把设立在高税率国家的子公司的利润人为地转移到低税国,从而在总体上减轻跨国公司的税负。

2 )利用避税地进行国际避税避税地亦称“避税港”、“避税乐园”,指国际上轻税甚至无税的场所,即外国人可以在那里取得收入或拥有资产,而不必因之支付税金或只需支付少量税金的地方。

这个场所或地方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某个地区,如港口、岛屿、沿海地区或交通方便的城市,因而也被称为“避税港”。

避税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明确的避税区域范围,大多数都是很小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很小的岛屿。

(2)避税港的地理位置大多靠近实行高税的经济发达国家,交通方便,并便于形成脱离高税管辖的庇护地。

(3)避税港提供的税收优惠形式、优惠内容及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

避税港主要是从税务工作角度上对这类地区的命名。

3,弱化股份投资以进行国际避税这主要是指跨国投资人有意减少他在国外关联企业中的股份投资比例而增加贷款投资比例,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股份投资和贷款投资,在税收待遇上至少有2点区别:1、股份投资中,被投资公司首先要在来源地国缴纳所得税,然后才能从税后利润中向投资者分配股息,因此股息不能从公司的应税所得额中事先扣除;而在贷款投资中,向投资人支付的利息却可以作为列支费用事先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2、股份投资中,投资人从来源地国取得的股息可能还要向来源地国缴纳预提所得税;贷款投资中,投资人虽然也可能要缴纳利息预提税,但利息的预提税率一般也要比股息的预提税率要低。

4,跨国纳税人滥用税收协定进行避税所谓滥用税收协定进行国际避税,是指本无资格享受某一特定税收协定优惠待遇的第三国居民,为获取该税收协定的优惠,通过在该协定缔约国一方境内设立导管公司的方式,从而间接享受该税收协定的优惠待遇。

这种导管公司的设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传输公司,一类是间接传输公司。

三、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入世后,跨国公司为了谋求利润最大化,采用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对此,我国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反避税措施,但我国在反国际避税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我国相关反避税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我国现行防范、遏制国际避税活动主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反避税条款,及财税机关依据这部分条款所规定的相关办法,我们应当承认这些条款在防范、遏制外商企业避税行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艰巨的反避税工作要求尚有较大差距。

2,无法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价格、成本、行业利润率、贷款利率等信息。

在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方法中,最常见是通过转让定价来转移利润。

要防范避税,关键是要掌握国际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成本等信息资料。

而目前外商企业的购销大权基本上为外商垄断,税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国际市场价格、成本、等信息。

因此反避税工作困难重重,难以顺利进行。

3,我国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反避税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我国的反避税工作起步晚,所以税务部门对国际市场行情缺乏了解,税务人员缺乏丰富的反避税经验和较强的外语能力。

这些都给反避税工作带来了困难。

四、国际避税的影响(一)破坏税收公平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国际市场上,税负公平是影响竞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些通过转让定价避税的纳税人,由于其实际税负低于一般正常税负水平,因而获得某种不正当的竞争优势,这就违背了税负公平原则,使那些诚实守法的纳税人陷于不利的竞争境地。

而且,国家为了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满足国家开支的需要,不得不提高税负或增设新税,而加重了其他纳税人的负担。

久而久之,则会使避税活动在社会上蔓延,使财政税收蒙受更大的损失,最终将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引起国际资本的不正常流动在跨国投资经营活动中,跨国纳税人往往利用关联企业间的转让定价,控制企业利润的流向以逃避有关国家的纳税义务,结果会造成国际资本流通秩序的混乱。

这不仅损害资本输出国的税收利益,也使有些资本输入国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采取外汇管制措施,限制本国资本的外流,从而对正常的国际资本流动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中方合资者、合作者的利润被侵吞合资企业的利润分配机制本身即构成跨国公司操纵转让定价的诱因。

即使合资企业经济效益显着,外方母公司最多也只能从税后利润中按股权比例分得一部分,其余部分归当地合作者。

因此,跨国公司往往倾向于在合资企业最终利润形成之前操纵各种内部化的资金转移渠道,提前获取收益,借此从合资企业中攫取比投资股权大得多的利益份额,导致中方投资者的利润被转移到海外而蒙受损失。

五、进一步加强我国反国际避税施行的法律措施建议1.修改完善所得税法。

避税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税法本身的缺陷,要想尽可能地使税法条文结构完整,措词严谨,使税制的内在机制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国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反避税条款的基础上,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反避税专门法规,加大对跨国纳税人避税的惩罚力度。

2.针对利用资本弱化、避税地进行国际避税,制定、完善相应的特别涉外税收法。

我国现行税法对资本弱化问题作出的规定不完善,可参照国外做法予以明确。

如可以规定负债与资本比率达到75%以上的属于资本弱化,利息不予扣除。

另外应制定反避税地特别法规,彻底切断跨国公司与避税地之间的利润转移。

3.在税收征管法中强化纳税人负有延伸提供税收情报的义务。

我国在涉外税收征管实践中,有必要在税收征管法中强化纳税人提供其经营资料的义务。

明确纳税人提供税收情报的义务,将举证责任转移给纳税人,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否则,就可认定其有避税嫌疑。

4.完善其他法律,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义务。

在有关税收法律中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负有依法维护国家权益的义务,并对其审计等结果负有法律和经济上的责任。

5.制定、完善与税法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公司法、企业法、会计法等相关法规中对企业设立、营运的监管措施,促使跨国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保存相关资料,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和纳税事项。

参考文献[1]方卫平.国际税收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高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徐健.外商投资企业避税问题与防范对策[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2).[4]胡勇辉、张学斌.国际转让定价税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政策选择[J].涉外税务,2004(6).[5]吕立伟、丁小云、任海峙.转移定价税制国际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6]刘磊.论资本弱化税制[J].涉外税务,2005(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