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一例重症肺炎并II型呼吸衰竭个案护理PPT模板

病因
• 肺炎是肺实质的急性炎症,引起肺炎的原多,最常见的包括感染、 化学、物理和免疫原性损伤。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和细菌。凡引 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可导致肺炎。细菌感染的有肺炎链球菌 (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此外还有 支原体真菌和原虫等。病原体多由呼吸道入侵,也可经血行入 肺。病理生理,病原体入侵肺,引起肺泡腔内充满炎症渗出物,肺 泡壁充血水肿而增厚,支气管粘膜水肿,管腔狭窄,从而影响 换气和通气,导致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储留 ,重症可产生呼吸 衰竭。由于病原体作用,重症,常伴有毒血症,引起不同程度 的感染中毒症状。缺氧、二氧化碳储留及毒血症可导致循环系 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症状以及代谢性和呼吸性酸 中毒、电解质紊乱
评价
患者出入量基本平衡,无明显消瘦,无呕吐误吸,但是白题4
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深静脉血栓
护理目标 护理干预
评价
保持皮肤完整性,防止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1.按时翻身,受压部位皮肤予润肤油和塞肤润外涂,保持床单位平整,会
阴部保持干爽,及时清理大便 2.观察D-二聚体、四肢彩超结果,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 3.遵医嘱使用那曲肝素钙,观察患者粘膜,皮肤有无瘀斑、出血点,口腔
TEXT HERE
床边超声示双下肢动脉闭塞症3级。 胸片示双肺渗出灶病变较前有所吸收,考虑 双侧胸腔积液较前稍吸收。 B超: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6-23 6-26 6-28 6-30 7-3 7-4
WBC 5.71 7.62 8.50 8.32 6.28 5.65
RBC 2.91 3.1
气体交换受损
Text here
Text here
Text here
相关因素呼吸道的分泌物过多,肺 部感染,CO2潴留,与肺功能减弱, 双肺胸腔积液有关
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观察

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治疗。
方法:抽选85例重症肺炎合并MSOF患者,均接受抗感染、吸氧等治疗,同时接受纳洛酮治疗。
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共抢救成功76例,死亡9例,其中合并3个器官衰竭死亡2例,合并4个器官衰竭死亡3例,合并超过5个死亡4例。
结论:患者病死率与受损器官数成正比,要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及并发症,保护其心肺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with multiple organ failure (MSOF) . Methods: 85 cases of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MSOF were selected, 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with anti-infection, oxygen inhalation and naloxone. Results: in the absence of other factors, 76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rescued and 9 cases died, of which 2 cases died with 3 organs failure and 3 cases died with 4 organs failure, there were more than 5 combined deaths in 4 cases. Conclusion: the mortality of the children is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the damaged organs. It is necessary to treat the primary diseases and complications actively, to protect the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to reduce the mortality and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Key words: severe pneumonia; multiple organ failure; treatment重症肺炎是肺炎的特殊类型,是一种严重肺部炎症,由于机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导致肺部实质性感染[1]。
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2.21.013·论著·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任茂 谢云 王天轶 韩丙超 高聪慧 刘晓虎 任建平 高秀华项目来源: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编号:20211798)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呼吸内科通讯作者:王天轶 E⁃mail:1984874058@ 【摘要】 目的 观察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免疫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 =35)行常规治疗,观察组(n =35)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治疗。
比较2组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撤机成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免疫指标、肺功能及炎性因子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PaO 2、SaO 2及PaO 2/FiO 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P <0.05),肺功能指标FEV 1、FVC 、PEF 及FEV 1/FVC 均高于对照组(P <0.05),炎性因子hs⁃CRP 、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CD +3、CD +4及CD +4/CD +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 +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胸腺法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水平。
【关键词】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胸腺法新;免疫;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 R 5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2)21-3259-05Effects of thymalfasin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REN Mao ,XIE Yun ,WANG Tianyi ,et al.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No.980Hospital of PLA ,Hebei ,Shijiazhuang 0500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ymalfasin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5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however ,those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thymalfasin.The clinical effica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hanges in blood gas indexes ,immune indexes ,lung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withdrawing respirat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but th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Moreover the levels of PaO 2,SaO 2,and PaO 2/FiO 2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however ,the PaCO 2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In addition 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including FEV1,FVC ,PEF ,and FEV1/FVC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however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ncluding hs⁃CRP ,IL⁃6,and TNF⁃α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Further more the levels of CD +3,CD +4,and CD +4/CD +8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but ,the CD +8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thymalfasin ha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on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espiratory fail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decrease the inflammation degree of patients.【Key words 】 severe pneumonia ;respiratory failure ;thymalfasin ;immunity ;inflammatory factors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及病情危重等特征,可导致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1]。
肾移植受者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持, 改 善 低 蛋 白血 症 , 部 分 患 者行 连 续 性 2 . 3 机 械通气 治疗 肾脏 替 代 治 疗 , 做好综合对症治疗 。
2 结 果
无创机 械通气 治
疗 成 功 5例 , 无 创 机 械 通 气无 效后 拒 绝 有创机械通气 1 例, 先 无 创机 械 通 气 治 疗 后 有 创 机 械 通 气 治疗 5 例。
文分析 1 1 例 肾移 植 受 者 重 症肺 炎合 并 通 气 , 病 情 好 转 及 时 拔 管 改 无 创机 械通 肠 杆 菌 1 例, 大 肠 埃希 菌 1 例, 白色 念 珠
急性 呼 吸衰 竭 的临床 特 点 、 诊’ 冶 隋况 , 并 气 。患者加强全身支持治疗, 及营养支 菌 1 例, 病 原 体 不 明 3例 。 总 结 治疗 经 验 。现 报 道 如 下 。
细胞病毒 ( C MV) p p 6 5抗 原 、 C MV 抗 体 样 改变 4 例, 合 并 支气 管充 气 征 3 例。
肾移 植受 者 感 染 的发 生 取 决于 受 者 免疫 功 能 受抑 制 的 程度 和 受 者 暴露 环 境
及C MV - D N A— P C R等 , 必 要 时行 支气 管 重 症肺 炎 感 染 时 间发 生 于 肾移 植 术后 时 中病 原体 的状 况 。感 染 死 亡者 多在 术 后
【 摘要】 目的 探 讨 肾 移 植 受者 重 症 肺 炎 合 并 急性 呼 吸 衰 竭 的 临床 特 征 。 方法 回顾 性 分 析 1 1 例 肾移 植 受 者 重 症
肺 炎合 并急 性 呼 吸衰 竭 的 临床 资 料 。 结果
重 症 肺 炎感 染 时 间发 生 在 肾移 植 术 后 5 2 d至 5年 。入 I C U第 1 天
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 内蒙古赤 峰学院附属医院 儿科 ,内蒙古 赤峰 , 0 2 4 0 0 0 )
关键词 :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中图分类号 : R 7 2 5 .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3 ) 2 4 — 1 6 9 — 0 2 D OI :1 0 . 7 6 1 9 / j c mp . 2 0 1 3 2 4 0 7 4
( P a C O 2 ) 、 吸 入 气 中 的氧 浓 度 分 数 ( F i o 2 ) 水 平 的
道 并不 十分 多见 。本 院 近年 来使 用 NC P AP辅 助 治疗 重症 肺炎 合 并 呼 吸 衰 竭 的儿 童 , 获 得 了满 意
疗效 , 现报 告 如下 。
变 化 。氧疗 2 4 h后 评 价 2组 患 儿 综合 疗 效 。显 效: 治疗 2 4 h内患 儿恢 复平 静 、 面色 红润 、 呼吸平
( NC P AP ) 在d , J L 疾 病 的应用 中较 为广 泛 , 临床 报 道较 多 l 2 _ 3 j , 而 对 于重 症 肺 炎 合 并 呼 吸衰 竭 的报
2组 患 儿 均 于 氧 疗 前 3 o mi n、 氧疗 后 4 h、
2 4 h进 行动 脉血 气 分析 , 并监测心率( HR) 、 呼 吸 频率( R R) 、 收缩压( S B P ) 、 舒张压( D B P) 、 动 脉血 氧饱 和 度 ( s a o 2 ) 、 氧分压 ( P ) 、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效: 治疗 2 4 h后患 儿主 要症状 及 动脉 血气 分 析结 果 无 改善或 加重 。
2 结 果
《一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

《一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护理》一、疾病概述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尤其在儿童中,病情往往进展迅速,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
当合并呼吸衰竭时,病情更加危急,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是引起重症肺炎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支原体也较为常见。
-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
此外,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儿童,感染重症肺炎的风险更高。
- 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染等因素,可增加儿童感染重症肺炎的机会。
2. 发病机制- 病原体侵入呼吸道后,在肺部生长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性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导致肺组织损伤。
- 炎症反应可引起支气管痉挛、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
- 严重的肺部感染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三、临床表现1. 呼吸系统症状-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到39℃以上。
- 咳嗽:频繁、剧烈的咳嗽,可伴有咳痰。
痰液的性质因病原体不同而异,可为白色黏痰、黄色脓痰或血性痰。
- 气促:呼吸急促,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可达每分钟60 次以上。
- 呼吸困难:表现为鼻翼扇动、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等。
2. 全身症状- 精神萎靡:患儿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哭闹等。
- 食欲减退: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拒食。
- 呕吐、腹泻:部分患儿可出现胃肠道症状。
3. 并发症表现- 呼吸衰竭:表现为口唇发绀、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等。
- 心力衰竭:心率增快,可达每分钟160 次以上;肝脏肿大;下肢水肿等。
- 中毒性脑病:出现惊厥、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四、治疗要点1.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观察

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析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80例本院在2020年9月-2021年5月期间接受的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遵照计算机法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选择无创呼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SaO2均比对照组高,PaCO2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鼻导管吸氧疗法相比,无创呼吸机治疗更适用于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从而促进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肺心病患者的重症肺炎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疾病引发的肺部感染,少数患者的肺部组织是受细菌和病毒侵蚀所致[1]。
无创呼吸机是目前临床较为先进的给氧治疗方式,避免因传统插管给氧方式造成的呼吸道损伤,影响吞咽功能等不良事件,并具有操作性强和便捷等优质特性。
临床实践发现,将无创呼吸机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治疗中,可快速纠正患者呼吸状态,提高血氧饱和度,进而稳定病情[2]。
本研究基于此,特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进行实践验证,现将具体报告展示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入选对象共计80例,选择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5月,按照计算机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40,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组研究,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在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
其中对照组有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在66~81岁之间,平均(71.02±1.25)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64~80岁,平均(71.78±1.40)岁。
用统计学方法验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同时进行常规的抗菌、解痉、化痰等治疗。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3月的医院收治的患有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血气指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6以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H,PaO2的值高于对照组(P<0.05),PaCO2的值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恢复,可以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血气指标,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肺炎在医学上是指在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和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于人体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1]。
重症肺炎属于多发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类症状具有起病较急,发展较快,同时病死率较高的特点,与患者体内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会使患者肺组织功能损伤,同时引发实施性的炎症反应,促使患者集体释放炎症因子,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呼吸衰竭等现象,造成器官损伤,因此需要采用有效措施进行治疗[2]。
因此,本研究以患有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对象,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3月的医院收治的患有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n=39例)和对照组(n=3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5.24±2.05)岁;病程为2~12天,平均病程为(6.28±1.13)天。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2192018.12护理经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徐晓玲杭州市萧山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1【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2017/1-2018/1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他们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的改善情况。
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改善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重要身体指标,保障预后效果。
【关键词】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护理重症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的严重病,伴随患者疾病的进展,会出现呼吸衰竭的合并症,威胁患者的生命[1]。
在该病症治疗当中,临床上选用的治疗方案是先控制感染,维护呼吸畅通,改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问题,同时在心力衰竭方面进行对症治疗,以便缓解临床症状。
在注重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做好综合护理是十分关键的,以便让患者树立抵抗病魔的自信心,奠定身体恢复的基础。
本次研究将对45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其他45例患者接受常规干预,现把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90例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该病症诊断标准,具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等症状表现,排除不能配合此次研究以及存在其他脏器器官严重病的患者。
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把90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42.3±5.5)岁;实验组45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为16-68岁,平均年龄(42.9±5.1)岁。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8T05:36:58.966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7期作者:王少飞张志梅(通讯作者)[导读] 探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王少飞张志梅(通讯作者)云南新昆华医院呼吸内科云南昆明650301【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呼吸科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措施。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肺功能、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及家属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aO2、肺功能情况、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中,运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对改善患者血气、肺功能、心率和呼吸频率情况,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护理效果肺炎的严重性取决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和全身炎症反应程度,如肺炎患者出现严重低氧血症或急性呼吸衰竭需要通气支持,或者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和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可认定为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多发生于中老年群里中,且病死率极高[1]。
目前的抢救措施中,以机械通气最为常见。
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能够迅速提供呼吸支持的有效治疗方式,有研究者将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运用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2-3],取得了较好效果。
基于此,我科将此护理方法运用于急诊抢救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经典案例

过 敏 史:无 家 族 史:无
病历汇报——护理评估(入院查体)
一 T :36.8℃
般 HR :126次/分
一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 衰竭患者的经典个案
重症医学科三区(外科ICU) 天意
2023年3月
目录
CONTENTS
1
护理方法与经过
4
2
前言
5
3
总结体会
病例介绍 护理评估
相关知识——定义
•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由肺组织(细支气管、肺泡、间质)炎症发展到一 定疾病阶段,恶化 加重形成,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健康护理(医 疗)相关性肺炎 (healc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e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均可引起重症肺炎,重症肺炎病死率高达30%一50%,可导致严重的 并发症,加重医 疗经济负担。
缺O2 、 CO2潴留对机体的影响
• 缺氧:反应迟钝、烦躁、意识障碍、 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脑水肿; • CO2潴留:失眠、烦躁、CO2麻醉
对呼吸的影响
• 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通气量; • CO2潴留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 急性CO2潴留出现Kusmaul呼吸。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温健伟,钟耀东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肺科,广东韶关512026)摘要: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82例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研究组41例加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
比较两组炎性因子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以及血气相关指标〔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CRP、PCT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干预后两组CRP、PCT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 05)。
两组患者干预前SaO2、PaO2、PaCO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干预后两组SaO2、PaO2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aCO2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SaO2、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
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气相关指标。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参芪扶正注射液;炎性因子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4 0142 02通讯作者:钟耀东。
重症肺炎是临床中常见的人体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出现肺泡、肺间质的严重炎症性反应,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静脉滴注氨溴索是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式,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
但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目前临床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具有很好的疗效。
本研究在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基础上加以中医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以探寻其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免疫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

me t o ae t h o t lgo pt fp l n r ne t nc nrl n o te ln ho e t ainteI n , mp rd wi tec nr ru ,meo u mo ayi ci o to d w, e g fv n i to , CU e gh o c h o i f o i w h t l h ln f t
m o a p te s i n a i nt wih r s r t r f i e t e pi a o y a l ur
LIP n h as
( UD ng a epeS si l o gu n 5 3 1 , hn ) I ,o gu nP o l pt , ng a 2 0 8 C ia C Ho a D f b ta t Obet e T vsgt ee et fmmu o d l oyt am n h eee nu o i a e t wt s A src] jci : oi et a t f c v n i e h f o i nmo ua r et e tntesvr p e m nap t ns i r — t r i i he
p r t r al r . e h d :5 a in s we e d v d d i t w r u s r n o yt e a y g o p a d c n r lg o p ia oy f i e M t o s 3 p t t r ii e n o t o g o p a d ml , r p u n o t u .Al g o p u e h r o r lr u s
t e l n t fv n i t n t e I e g h o t yt e r c v r a e a d t e mo tlt ae w r e o d d Re ul :A t rte t h e g h o e tl i , CU l n t fsa , e o e y r t n h rai r t e e r c r e . s t ao h h y s fe r a —
一例重症肺炎并II型呼吸衰竭个案护理课件

目 录
• 病例概述 • 重症肺炎护理 • II型呼吸衰竭护理 • 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 • 总结与展望
CHAPTER 01
病例概述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 张三
年龄:65岁
身高: 170cm
体重: 75kg
性别:男
职业:退休 工人
病情诊断与评估
主要症状
高热、咳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与护理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了解患者的 情绪变化、焦虑程度和认知情况,为 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心理疏导与安慰
情绪调节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减轻他们的 焦虑和恐惧,增强治疗信心。
总结与展望
个案护理经验总结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呼吸道护理
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 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协助患者排痰,防止呼吸道阻塞。
营养与饮食护理
心理护理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机体抵抗力。
加强健康教育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
护理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
01
未来研究重点
02
03
04
深入研究重症肺炎并II型呼吸 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以提高治愈率。
加强临床实践与科研的结合,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护理工
作中,以提高护理效果。
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如 何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生
血清分化簇40配体水平及血管外肺水指数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血清分化簇40配体水平及血管外肺水指数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刘冰,钟琴,袁卫东,薛飞江阴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江阴214400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分化簇40配体(CD40L )水平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 )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1例,根据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分为低危者31例、中危者49例、高危者41例;入组后规范治疗并随访30天,根据生存状态分为死亡者37例、存活者84例。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入重症监护室24 h 内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CD40L ;通过股动脉、肱动脉或腋动脉留置导管,连接PiCCO 监测仪,通过肺热稀释法测量EVLWI 。
比较不同病情程度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D40L 水平及EVLWI ,采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法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D40L 水平、EVLWI 与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
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析血清CD40L 水平、EVLWI 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低危者、中危者、高危者血清CD40L 水平和EVLWI 依次升高(P 均<0.05)。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CD40L 水平及EVLWI 与APACHE 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 均<0.01)。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肺外并发症≥2个、APACHE Ⅱ评分增加以及血清CD40L 水平和EVLWI 升高为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 均<0.05)。
ROC 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D40L 水平、EVLWI 单独与联合评估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3、0.779、0.880,血清CD40L 水平、EVLWI 联合预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CD40L 水平、EVLWI 单独(P 均<0.05)。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重症呼吸衰竭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和残疾,是临床的危重症之一,临床中主要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服务来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转归。
但是在临床中,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方式有多种,同时也有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产生的影响也都具有差异性,必须正确把握相关的治疗及护理内容,以便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有更准确的研究。
【关键词】重症;呼吸衰竭;临床研究呼吸衰竭主要是因呼吸道、肺部等发生病变所致,当疾病急性发作或进展严重,则会引发重症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的肺通气或者肺换气功能受损严重,所以必须予以及时的救治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需要予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障治疗效果。
因此了解相关的治疗方式和护理措施便十分重要。
现将相关内容作出以下综述。
1重症呼吸衰竭治疗现状1.1 机械通气治疗在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机械通气主要是通过维持肺部的通气量,使患者肺部气体交换情况得以改善。
机械通气主要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类型。
有创机械通气属于常规治疗方案,需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得以缓解。
但是,因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会对患者造成器官损伤、胃肠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易使患者出现感染、气道分泌物增多等不良现象,不利于维持良好的治疗效果,易导致撤机失败。
因此在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必须严格把握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禁忌证以及撤机指征,以便能够提高撤机成功率,避免患者进一步受损。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相较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主要是通过面罩、鼻罩对患者进行高通气治疗,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杨新平,邓艳华,刘静等[1]人的研究中,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血气指标,但是在实际治疗的过程当中,会出现湿化不足所导致的鼻咽部干痂,而且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机体处于高消耗状态,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因此必须配合有效的干预手段来保障通气治疗的顺利进行。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

自身免疫功能缺陷现象 ,因此,在对此类疾病治疗时 ,调节患者 体 内的免疫活性是治疗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治疗组选用 的胸腺肽 O t . 是人体能够正常分泌产生的
内源性 生理 物 质之 一 ,其 主要 生理 作用 为刺 激 人体 淋 巴细胞 的增 长 繁殖 和分 化成 熟 过程 ,并 且 能够 抵抗 淋 巴细胞 死 亡 ,属 于一种
平均 值 加 减 标 准 差 表示 : ± ),最 后 统计 学方 法 比较 统 计结
果 的差 异 性 。
4 参考文献
… 1 黄志 成 . 有 创 机械 通 气 治疗 C O P D 并 急 性 呼 吸衰竭 3 0 例 临床 分
析[ J ] . 中 国医药 导报 , 2 0 0 9 , 6 ( 1 7 ) : 2 0 .
用 ,回顾性总结2 0 1 0 年~ 2 0 1 2 年期间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 竭患者4 2 例病例资料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 料 :本 文 统 计 的 资料 对 象来 源 为 2 0 1 0 年 2 0 1 2 年 期 间在 我院治疗 的重 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 2 例病例 资料 , 男2 3 例, 女l 9 例 ,年龄 3 8 ~7 0 岁 ,平均 ( 6 O . 1 ±9 . 5 ) 岁 。统计 资料 入选 标 准 :符 合 “ 中华 医学会 呼 吸病 学分 会 ”制定 的关 于重症 肺 炎合 并 呼 吸衰 竭 的诊 断 标 准 的患 者【 3 】 。统计 资料 排 除标 准 :排 除有 严 重 的 内脏 器 官 ( 肝 脏 、 肾脏 等 )衰 竭 现 象患 者 ,排 除 长 期 住 院 治 疗 的慢性 阻 塞性 肺相 关 疾病 患者 。所 有 患者 按 照疗 法不 同分 为 两 组 :常规 疗 法治 疗 的对 照组 2 l 例 ,在常 规疗 法基 础上 施 行免 疫调 理治 疗 的治 疗组 2 1 例 。两组 患者 的一 般病 例 资料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
胸腺法新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①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00②河北以岭医院通信作者:兰洁胸腺法新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岳红云① 韩京旭① 李世元① 兰洁②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联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方法: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
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进行HFNC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胸腺法新治疗。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介质水平、动脉血气指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aO 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胸腺法新联合HFNC 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氧含量。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胸腺法新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炎症介质 Effect of Thymalfasin Combined with 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YUE Hongyun, HAN Jingxu, LI Shiyuan, LAN Ji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16): 027-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ymalfasin combined with 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 (HFNC)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 A total of 96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ho were admitted to Shijiazhua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uly 2022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FNC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ymalfasin on the basis of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levels of inflammation mediators and arterial blood gas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 (sTREM-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l (HMGB-1),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leukin-6 (IL-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 2) and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 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ymalfasin combined with HFNC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reduce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improve blood oxygen content. [Key words] Severe pneumonia Respiratory failure Thymalfasin HFNC Inflammation mediator First-author's address: Shijiazhuang People's Hospital, Shijiazhuang 050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16.007 重症肺炎患者存在换气障碍,机体供氧量严重不足,二氧化碳蓄积于体内诱发呼吸衰竭[1]。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杨玲巧【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伊川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真菌感染.给予对照组患者硝酸咪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22/25),高于对照组的64.00%(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氟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12【总页数】2页(P2254-2255)【关键词】肺炎;呼吸衰竭;氟康唑;硝酸咪康唑【作者】杨玲巧【作者单位】伊川县人民医院内二科河南洛阳 47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1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多伴有肾功能衰竭、脑溢血、败血症等基础疾病[1]。
由于自身体质较弱,抵抗力低下,加之在治疗过程中对抗生素等药剂的服用及接受创伤性检查项目等,极易发生真菌感染事件,在影响治疗效果与恢复同时,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
临床对于真菌感染后的确诊率较低,若仅依赖感染菌指标用药,将延误对病情医治的最佳时期,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一旦误诊或漏诊,将增加病死率。
氟康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对人与动物的真菌感染治疗均可发挥显著药性作用[3]。
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氟康唑抗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伊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本研究经伊川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衰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常规疗法和免疫调理疗法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总结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病例资料,按照疗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21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施行免疫调理治疗的治疗组21例,治疗后统计各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死亡率,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统计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8.8±1.8天,平均住院时间11.1±4.1天,显效16例(治愈率76. 2%),死亡4例(死亡率19.0%),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各统计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免疫调理疗法在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优秀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免疫调理,治愈率
重症肺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危重症状之一,老年人群是该类疾病的多发人群,临床表现凶险,治疗预后性差,患者一般会因为呼吸衰竭现象而需要机械辅助通气[1-2],为了比较常规疗法和免疫调理疗法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本文回顾性总结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病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统计的资料对象来源为2010年-2012年期间在我
院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2例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为38岁-70岁,平均年龄为60.1±19.5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的患者[3]。
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有严重的内脏器官(肝脏、肾脏等)衰竭现象患者,排除长期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相关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按照疗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疗法治疗的对照组21例,在常规疗法基础上施行免疫调理治疗的治疗组21例,统计学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表明二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对照组治疗方法首先实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对于发生呼吸衰竭现象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所用仪器为美国PB-840型有创呼吸机),另外对患者内脏器官加强支持等综合疗法,而治疗组患者在以上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剂量为1.6毫克,bid)和乌司他丁(使用剂量为20万u,静滴,每日三次),对患者进行免疫调理治疗,连续调理治疗时间为10天。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后统计各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和死亡率(平均值指标用平均值加减x ),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统计结果的差异性。
标准差表示:s
1.4统计学方法本文统计平均值指标均为剂量资料,对该类统计学资料的组间比较选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标准对统计学结果检验,以此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疗法下的疗效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8.8±1.8天,平均住院时间11.1±4.1天,显效16例(16例/21例,治愈率76. 2%),死亡4例(4例/21例,死亡率19.0%),对照组显效13例,死亡6例,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各统计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疗效结果如下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结果比较表:
组别控制窗平均出现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死亡率
治疗组8.8±1.8天11.1±4.1天76. 2% 19.0%
对照组13.5±3.1天15.3±5.3天61.9% 28.6%
t值8.5581 5.5590 4.8871 7.9980
P值<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现象可能有多种原因:一是呼吸道疾病引起:例如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上呼吸道肿块或者存在未知异物造成气道堵塞,患者通气不足导致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衰竭[3]。
二是肺组织出现病变:例如重度的肺结核、肺炎和肺气肿等均可能导致患者肺功能降低(例如肺容量和通气量降低,肺部的通气量与肺血流量比例失调引起肺动脉样分流现象,继而引发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呼吸衰竭[4]。
三是肺血管出现病变:例如肺血管栓塞和肺毛细血管瘤等疾病均可能导致肺部部分静脉血分流流入肺静脉,发生缺氧而引起呼吸衰竭。
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临床
具有严重感染和多种其他合并症的特点,该类疾病患者体内的炎性细胞被过度激活,从而产生较高水平的炎性介质,并且能够形成连锁反应,导致患者机体对全身炎症反应的失控现象,最终结果表现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缺陷现象,因此,在对此类疾病治疗时,调节患者体内的免疫活性是治疗的基本思路[5]。
本研究治疗组选用的胸腺肽是人体能够正常分泌产生的内源性生理物质之一,其主要生理作用为刺激人体淋巴细胞的增长繁殖和分化成熟过程,并且能够抵抗淋巴细胞死亡,属于一种免疫激动类药物,而乌司他丁也是人体分泌的内源性物质之一,其药物主要作用为抗感染作用,它能够直接与人体内的细菌毒素结合,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对患者各内脏器官具有理想的保护作用,两药合用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免疫调理治疗作用。
国内外相关医疗工作者认为[6],治疗该类疾病应该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结合免疫调理治疗,对患者的免疫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尤其是对于有严重的脓毒症患者),该治疗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黄志成.有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急性呼吸衰竭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7):20.
[2] 景炳文.乌司他丁在急危重症临床应用的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8(2):117.
[3] Andrew, J. Grant.CASE of CEREBELLAR ABSCESS FOLLOWING
MIDDLE-EAR DISEASE: Failure of Respiration during Administration of Anæsthetic: Trephining: Restoration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for Nearly Thirty Hours: Death[J].2010,233-240.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29(10):651-655.
[5]胡克,刘丹,何静雅等.陈-施呼吸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2):252-255.
[6] Romani L,Bistoni F,Gaziano R,et a1.Thymosin—activates dendritic cells for antifungal Thl resistance throush like receptor signaling[J].Blood,2010,103(11):423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