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软陶DIY教案
小学美术课《软陶乐趣》教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课堂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软陶制作技巧。
2.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软陶的基本概念、制作手法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软陶制作的兴趣和认识。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创作出更多有趣的软陶作品。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小学美术《软陶乐趣》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软陶制作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他们在动手实践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软陶乐趣》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软陶作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软陶制作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通过动手制作软陶作品,提高对色彩、形状、空间等方面的感知和表现力;2.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软陶作品,激发创新精神;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分析软陶作品,提高审美水平;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了解软陶艺术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新教材要求的指导下,全面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幼儿园手工DIY软陶制作教学案例

幼儿园手工DIY软陶制作教学案例幼儿园手工DIY软陶制作教学案例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手工DIY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而软陶制作作为其中的一种技艺,既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今天,我将共享一个关于幼儿园手工DIY软陶制作的教学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1. 教学目标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教学的目标。
对于幼儿园手工DIY 软陶制作来说,教学目标可以包括:-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能力。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确保教学目标既具有可实现性,又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2. 教学准备在教学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这包括准备教学材料和工具,制定教学流程和安排教学环境。
对于软陶制作来说,我们需要准备软陶、模具、刻刀、颜料等材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教学资源。
我们也要安排好教学环境,确保教学场所整洁明亮,让幼儿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3.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进行软陶制作。
我们可以先给幼儿讲解软陶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方法,然后展示一些软陶制作的范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欲望。
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动手制作,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想象来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作品。
4. 教学评价在软陶制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听取幼儿的描述和解释,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 教学总结在软陶制作教学结束后,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共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我们也要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好的经验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幼儿园手工DIY软陶教案

幼儿园手工DIY软陶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手工DIY软陶教学目标:1. 学习软陶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让幼儿体验手工DIY的乐趣。
4. 加强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了解软陶的基本知识。
2. 学习制作软陶的步骤。
3. 制作软陶作品。
教学准备:1. 话筒、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软陶材料、调色板、刻画工具、颜料等制作材料。
3. 教师制作好的样板。
教学过程:Part 1:知识普及1. 教师简单地介绍软陶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 展示软陶所制作的作品,并用图片和视频等视觉资料进行介绍。
3. 介绍软陶制作所需材料和工具,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Part 2:制作软陶作品1. 教师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要求幼儿遵循安全准则。
2. 让幼儿在调色板上用颜料调制想要的颜色。
3. 将调好的颜料搀入软陶,并揉搓至软陶变得均匀。
4.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捏模自己心仪的造型,并用刻画工具进行修饰处理。
5. 用颜料涂抹上色。
Part 3:分享1. 让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验。
2. 教师引导谈论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3. 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和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成果。
教学总结:1. 教师要对幼儿的制作过程进行认真的评估,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指导。
2. 教师要针对幼儿的情况,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3. 整体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过程及成果进行总结,让幼儿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拓展延伸:1. 幼儿可以制作一个个性化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2. 幼儿可以利用软陶制作动物、人物等造型,来制作游戏道具,丰富游戏玩具。
3. 幼儿可以通过软陶来制作教室的小装饰,增加教室的趣味性。
教学反思:1. 针对幼儿不同的年龄段,需要关注其认知、手脚协调等方面,教学策略及教学内容需要有所调整。
2. 幼儿的制作成果不同,需要注意对不同的幼儿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拥有更多的想象及创意。
软陶制作教案初中语文

软陶制作教案初中语文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陶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软陶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软陶制作技巧的掌握。
2. 创意构思的培养。
教学准备:1. 软陶材料和工具。
2. 示例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软陶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展示一些软陶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基本制作方法(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软陶的制作方法,包括揉、搓、压、擀等技巧。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三、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软陶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制作,如制作小动物、人物、饰品等。
四、创意构思(5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构思,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进行有主题的创作。
五、作品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给予鼓励和肯定。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软陶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制作软陶作品,提高自己的制作技巧。
2. 学生可以参加软陶制作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软陶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软陶制作的基本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有主题的创作。
在作品展示和总结反思环节,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软陶手工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软陶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及用途。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观念。
3. 通过软陶制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
教学对象:小学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准备:1. 软陶材料:软陶泥、工具(擀面杖、剪刀、模具等)、辅助材料(颜料、装饰品等)。
2. 教学课件:软陶制作视频、图片、文字说明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安全、舒适、整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软陶作品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软陶的基本特性、制作方法及用途。
二、基本技能讲解1. 教师讲解软陶泥的基本特性,如颜色、质地、延展性等。
2. 教师示范软陶制作的基本步骤,如揉泥、造型、上色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份软陶材料。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软陶制作,如制作动物、植物、饰品等。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软陶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软陶制作的基本技能。
2.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二、提高与拓展1. 教师介绍软陶制作的高级技巧,如雕刻、拼接、组合等。
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制作更复杂的软陶作品。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份软陶材料。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软陶制作,如制作人物、场景、饰品等。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软陶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软陶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软陶制作的乐趣,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讲解不够清晰、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趣味陶艺diy的教案

趣味陶艺diy的教案教案标题:趣味陶艺DIY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耐心。
4. 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陶艺的历史和基本概念。
2. 展示不同类型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3. 教授陶艺的基本技巧,包括捏塑、刻画、涂饰等。
4. 引导学生进行趣味陶艺DIY活动,例如制作小动物、花瓶等。
教学准备:1. 陶艺工具和材料,如陶土、刻刀、彩绘颜料等。
2. 陶艺作品的图片或实物样本。
3. 制作趣味陶艺DIY的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或讲述陶艺的历史,引起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 介绍基本概念:讲解陶艺的定义、分类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好奇心。
3. 技巧教学:逐步教授学生陶艺的基本技巧,如捏塑基础形状、刻画细节、涂饰彩绘等。
4. 示范演示:展示制作趣味陶艺DIY的示范作品,解释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示范作品进行自主创作,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6.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困难。
7.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所学的陶艺技巧和经验,思考如何改进和创新。
8. 展示成果: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览或摆放在教室中,让更多人欣赏和赞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和技巧运用情况。
2. 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创意程度。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陶艺DIY活动的喜好和收获。
4.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口头评价或书面评价。
拓展活动:1. 组织参观陶艺工作室或陶艺展览,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陶艺的发展和应用。
2. 继续进行陶艺DIY活动,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陶艺作品制作。
3. 开展陶艺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创作激情。
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和要求,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保证教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小班软陶简单创意花朵教案

小班软陶简单创意花朵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软陶简单创意花朵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软陶(不同颜色的软陶)。
2. 花朵模具或花瓣模板。
3. 刀具(用于切割软陶)。
4. 花瓶或花盆。
5. 彩色纸张和颜料(用于装饰花朵)。
6. 胶水和剪刀。
教学步骤:1. 引入活动:- 向幼儿展示一些真实的花朵图片,并与他们讨论花朵的不同形状、颜色和结构。
- 问幼儿是否喜欢花朵,为什么喜欢。
- 引导幼儿思考,他们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花朵。
2. 制作花瓣:- 为每个幼儿提供一块软陶和花瓣模板。
- 引导幼儿将花瓣模板放在软陶上,并用刀具沿着模板的边缘切割。
-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软陶制作多个花瓣。
3. 制作花蕊:- 向幼儿展示如何用软陶制作花蕊。
- 引导幼儿将一小块软陶揉成球状,然后用手指在球状软陶上按压,使其变得扁平。
- 鼓励幼儿使用不同颜色的软陶制作多个花蕊。
4. 装饰花朵:- 提供彩色纸张和颜料,鼓励幼儿用剪刀剪出花朵的叶子形状,并用颜料涂抹在花瓣和花蕊上。
- 引导幼儿用胶水将花瓣和花蕊粘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花朵。
5. 展示和讨论:- 鼓励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花朵,并与他们讨论花朵的形状、颜色和结构。
- 提问幼儿关于花朵的问题,例如:花朵有什么用?花朵需要什么才能生长?6. 结束活动:- 鼓励幼儿将他们制作的花朵放在花瓶或花盆中,展示在教室或家中。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花园或植物园,让他们近距离观察真实的花朵,并了解更多关于花朵的知识。
2. 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花朵,例如纸张、棉花球等,以拓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可以引导幼儿用花朵制作简单的手工卡片,送给家人或朋友,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心意。
教案评估:观察幼儿在制作花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创造力表现。
同时,通过与幼儿的讨论和提问,评估他们对花朵形状、颜色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小班软陶鸡腿游戏教案

小班软陶鸡腿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鸡腿的形状和特点。
2. 能够通过软陶模型制作出鸡腿形状的作品。
3. 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
1. 让学生认识鸡腿的形状和特点。
2. 教会学生使用软陶模型制作鸡腿形状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
1. 让学生掌握软陶的搓揉和造型技巧。
2. 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的鸡腿作品。
四、教学准备。
1. 软陶材料。
2. 刀具、剪刀。
3. 桌布、纸巾。
4. 鸡腿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鸡腿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们观察鸡腿的形状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演示。
教师可以向学生演示软陶的搓揉和造型技巧,让学生了解软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实践。
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自己对鸡腿的认识,使用软陶模型制作出鸡腿形状的作品。
教师可以在学生制作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创作。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可以让他们在软陶鸡腿上添加一些细节,比如鸡皮的纹路、骨头的形状等,让他们创作出更加生动的作品。
5. 展示。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让他们互相欣赏,也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个小展览,让更多的人欣赏学生们的作品。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不仅认识了鸡腿的形状和特点,还学会了使用软陶模型制作出鸡腿形状的作品。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对艺术的兴趣。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陶艺课程教案(精选五篇)

陶艺课程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陶艺课程教案陶艺课程教案利津县实验一校小学生陶艺教案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好玩与不好玩的,而软陶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
软陶陶艺是一门综合性创作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经历观察、思考、操作、欣赏、再操作、再欣赏的过程,这样的反复过程中,能帮助孩子完善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孩子的创作灵感,只有发现才能创造美,正是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学目标通过玩软陶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创造性的动力,同时在不断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将设计概念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设计能力,培育他们基本创作力的直觉,成为日后创作力的来源。
教学内容首先老师拿出本节课需要孩子们完成的作品,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动手制作完成此作品。
手捏法。
可以锻炼孩子的左右手协调能力,大脑对手的控制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比如水果、小动物。
通过制作过程,学会分解物体,懂得复杂事物都是由简单物体组合而来的,体会到物体间大小比例关系。
1、饰物类:各种手链、项链、挂饰,好做又好玩。
2、造型类:各种动物、花草、人物等,可以任由发挥创造。
3、相框类: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心中喜爱的相框样子。
软陶制作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定型,这是很有技巧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作品是否成功在此一举,如果定型失败,先前制作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就全部功亏一篑。
那如何给软陶作品定型呢?那就需要通过烤箱的烤制来给作品定型。
每节课学生们做完作品,由老师带回,放进高温窑炉或烤箱烧制完成全部制作作品。
在愉快的陶艺制作中,让孩子们有效的疏解精神压力,培养出乐观进取、敢于尝试的精神,成为快乐有自信的孩子。
授课老师:于萍萍第二篇:陶艺课程陶艺课程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陶艺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幼儿陶艺教学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启蒙教育和艺术思维的启发式教育。
软陶制作教案初中

软陶制作教案初中教案标题:软陶制作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软陶的基本知识,包括材料、工具和技巧。
2. 学习软陶的基本制作方法,掌握基本的造型和雕刻技巧。
3.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
教学准备:1. 软陶材料:软陶粘土、刀具、刷子、颜料、模具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环境:教室内设置制作区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工作空间。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投影仪或电脑展示软陶制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软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软陶的重要性和意义。
知识讲解:1. 向学生讲解软陶的材料和工具,包括软陶粘土的种类、刀具的种类和用途等。
2. 介绍软陶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揉捏、造型、雕刻和涂饰等步骤。
3. 引导学生学习软陶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均匀、掌握力度和角度等。
示范操作:1. 在黑板或幻灯片上展示软陶制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
2. 在制作区域进行实际示范,演示软陶的揉捏、造型和雕刻过程。
3. 强调注意事项,如保持双手干净、避免过度揉捏等。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定数量的软陶材料。
2.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软陶制作。
3.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鼓励学生的创造力。
作品展示和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
课堂总结:1. 总结软陶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强调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将软陶制作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制作小装饰品或礼品等。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软陶制作的更多可能性,如结合其他材料进行创作。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艺术展览或工作室,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软陶课程教案(一)

软陶课程教案(一)软陶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软陶课程•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课时安排: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课程目标:1.学习软陶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3.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1.课程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软陶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软陶的特点和优势。
2.软陶材料介绍(10分钟)–分发软陶手感及软陶文字小册子,介绍软陶的材料和工具;–讲解如何正确保存软陶材料。
3.软陶基础技巧讲解(20分钟)–通过幻灯片展示,介绍软陶的基础技巧,如捏、揉、捶、拼接等;–示范并让学生跟随进行练习。
4.制作简单软陶作品(20分钟)–给予学生几个简单的主题,如动物、植物等,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创作;–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运用所学技巧制作软陶作品。
5.作品展示和分享(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软陶作品;–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表现;–鼓励学生继续探索软陶的艺术创作。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通过幻灯片展示软陶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示范教学:教师进行技巧演示,引导学生跟随进行操作练习。
•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提供不同难度和主题的创作要求。
四、教学评估•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和技巧掌握情况。
•作品评估:评价学生的软陶作品创意、技巧运用和完成度。
•学习反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听取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
五、教学资源•软陶手感及软陶文字小册子•幻灯片展示•软陶材料和工具提示:教案的具体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进度。
六、教学扩展•软陶技法深化:通过推广一些高级的软陶技法,如织陶、彩绘等,引导学生拓展软陶创作的可能性。
•软陶作品欣赏:带领学生参观软陶艺术展览,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优秀的软陶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
大学软陶泥塑作品教案设计

课时:4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软陶泥塑的基本技法,了解软陶的特性,能够独立完成泥塑作品的制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艺术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软陶泥塑的基本技法;2. 创意设计及作品表现。
教学难点:1. 软陶泥塑的粘合技巧;2. 作品的整体造型与细节处理。
教学准备:1. 软陶泥、工具(刮刀、剪刀、针等)、底板、颜料;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 学生分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展示软陶泥塑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软陶泥塑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对这门艺术有初步的认识。
二、基本技法讲解1. 软陶泥的软硬程度调节;2. 基本造型技法:揉、搓、捏、塑、剪、刻等;3. 粘合技巧:水、酒精等粘合剂的使用。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分发软陶泥、工具等材料;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作品创意设计1. 引导学生从生活、自然、历史等方面寻找灵感,进行创意设计;2. 学生讨论并确定设计主题,绘制草图。
二、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设计草图,制作软陶泥塑作品;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课时一、作品完善1. 学生对作品进行细节处理,如上色、刻画等;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
二、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课时一、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软陶泥塑的基本技法和创意设计的重要性;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二、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件具有创意的软陶泥塑作品;2. 撰写作品创作心得,分享自己的艺术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软陶泥塑的基本技法的掌握程度;2.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和表现力;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软陶制作教案初中

软陶制作教案初中教案标题:软陶制作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软陶的基本概念和原材料。
2. 掌握软陶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教学准备:1. 软陶原材料(黏土、颜料等)。
2. 软陶工具(刀具、模具、刷子等)。
3.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
4. 学生桌面的塑料布或报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教学投影仪展示一些软陶制作的作品图片,引发学生对软陶制作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软陶制作有什么了解?你们有没有接触过软陶制作?知识讲解:1. 介绍软陶的基本概念和原材料。
解释软陶的特点和用途。
2. 介绍软陶的制作工具和使用方法。
包括切割、捏塑、雕刻等技巧。
示范操作:1. 展示软陶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例如,展示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物形状。
2. 逐步演示如何使用软陶工具进行切割、捏塑和雕刻。
实践操作:1. 学生使用软陶原材料和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帮助。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制作不同的软陶作品,例如动物、植物、器皿等。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软陶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改进和创新。
总结:1. 回顾软陶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强调软陶制作对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尝试软陶制作。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参加软陶制作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作品。
2. 探索软陶在陶艺工艺中的应用,例如制作陶瓷饰品或陶艺摆件。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软陶制作中发挥创造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趣味软陶》精品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趣味软陶》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软陶制作方法中的徒手捏制法,并了解与使用揉球、压片、搓条、捏形等基本捏制技法,塑造软陶作品的造型。
2.通过了解万圣节活动,选择具有万圣节特点的作品进行制作,亲身体验万圣节的活动,感受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3.采用分组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和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分工协作能力。
4.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评奖的过程,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一)学具准备:各组(6个组)分别放好各色软陶泥、软陶造型工具、硅胶不沾垫、小桌板、垃圾盒、硅胶小碗、糖果盒(二)教具准备:软陶成型作品、万圣节的表演用具(化妆服、面具、扫帚)、小粘贴、课件一、导课1.做手指操、手掌操。
2.由捡到的帽子,找到帽子的主人小巫师。
由小巫师的忙碌的工作,引出师生之间关于进行万圣节的交流,接着欣赏万圣节的视频介绍。
看过视频之后,小巫师问同学们想穿着万圣节的化妆服,提着万圣节的南瓜灯,一起度过今天的万圣节前夜吗?二、探究学习1.小巫师也特别希望你们参加万圣节的活动,想先了解你们做软陶的水平怎样。
A.限时半分钟将软陶泥揉成圆球,比一比谁的圆球揉的最圆,无皱褶。
想象这个小圆球可以是生活中的那样物品? 2个圆球?3个圆球?自己动手来组合你的小圆球。
看看哪个组组合东西最多。
B.将圆球压一压,它能能用来做什么东西。
C.将圆球搓成条,看看谁的泥条搓的粗细最均匀?你是怎样搓泥条的?请看泥条大变身。
咱们快来试试看。
学生搓泥条,进行泥条大变身的活动。
D. 老师手里拿着学生作品,通过捏形使它更像了。
同学们选择小桌板上你最喜欢的作品,尝试通过捏形,使他们变得更像,更精美,好吗?像这种用手捏或整形的方式,塑造软陶泥造型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徒手捏制法。
徒手捏制法有哪些技法你刚刚已经做过了,谁来说一说?揉---球:表面光滑压---片:厚薄均匀搓---条:粗细均匀捏---形:线条流畅同学们心灵手脚,小巫师已经不迫不及待的想和你玩了。
软陶泥手工中班教案及反思

软陶泥手工中班教案及反思软陶泥手工是一项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手工活动,通过操纵软陶泥,孩子们可以锻炼手部肌肉,培养手眼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进行软陶泥手工活动时,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案,引导孩子们进行操作,并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软陶泥手工中班教案。
1. 教学目标。
a. 让幼儿了解软陶泥的特点和用途。
b. 培养幼儿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c.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d.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2. 教学准备。
a. 软陶泥。
b. 模具。
c. 刀具。
d. 桌布。
3. 教学过程。
a. 引导幼儿观察软陶泥的特点和用途。
b. 让幼儿自由发挥,用手操纵软陶泥进行造型。
c. 提供模具和刀具,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d. 老师示范,指导幼儿进行操作。
e. 展示和分享幼儿的作品。
4. 教学评价。
a. 观察幼儿操作时的表现,包括动作是否灵活、手眼协调能力等。
b. 欣赏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c. 让幼儿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二、教学反思。
1.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在软陶泥手工活动中,有时会出现幼儿过于放肆,随意捏弄软陶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设计清晰的教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
2. 教学中的收获。
通过软陶泥手工活动,幼儿们的手部肌肉得到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在操纵软陶泥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各种形态各异的作品。
3. 教学改进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幼儿的自主发挥,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而不是过多地干预和指导。
同时,我也会加强对幼儿操作过程的观察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4. 教学的意义。
软陶泥手工不仅仅是一项手工活动,更是一种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教育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软陶泥手工是一项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手工活动,通过设计合适的教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趣味手工:软陶捏动物教案

趣味手工:软陶捏动物教案软陶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制作材料,它的制作过程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进行创作,所以近年来备受大众的喜爱。
而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人们不仅可以用软陶制作出具有实用性的小物件,还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出各种形态的手工艺品,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本篇教案即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利用软陶制作出各种可爱的动物造型。
一、教学准备1、所需材料:软陶、工具(化妆刷、擀面杖、小锤子等)。
2、所需工具:画笔、剪刀、铅笔、橡皮、色彩笔等。
3、教学环境:比较宽敞、明亮的场地。
4、教学前期准备: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确保充足、质量良好,以便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制作。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一些参考物品,如动物图片、书籍、手绘素材等,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二、教学目标本次教学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软陶的制作基本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习如何准确把握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而创作出具有可行性和艺术性的手工作品。
三、教学步骤本节课程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基础学习部分1)软陶的制作方法需要向学生们介绍软陶的制作方法。
软陶的大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软陶放置在桌子上,用擀面杖或者小锤子将软陶慢慢擀平,直至形成所需的厚度和大小。
第二步,用手或者模具将软陶塑造成所需形状。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和比例,以保证创作的手工品具有可行性和美观性。
第三步,刻画软陶的表面细节。
在表面上刻画一些细节可以让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真实和美观。
比如可以对动物的毛发、眼睛、鼻子等进行刻画。
第四步,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干燥。
注意,这一过程要尽可能地让空气循环通畅,防止作品发霉、变形等情况发生。
2)动物造型的制作接下来,需要教授学生如何制作动物造型。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寻找图片或其他资料,了解动物的形态特征。
这一步可以通过网络查阅或者借鉴一些书籍、画册等来实现。
第二步,想象并规划自己的手工设计。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手工艺品整体的比例、流线型和色彩选择等。
幼儿园手工艺术陶艺创意DIY教案

幼儿园手工艺术陶艺创意DIY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能够掌握陶艺流程;
(2)技能:能够利用粘土熟练运用各种工具;
(3)心理:能够较好地体验创意享受,认识陶艺文化;
(4)情感:通过DIY,培养孩子们用心制作、独立思考、发现乐趣的能力;
二、教学活动
(1)准备活动
1.熟悉陶艺的玩法及各种工具的使用;
2.检查陶艺工具、原料;
3.向孩子们介绍陶艺的基本知识;
(2)创意DIY活动
1.准备陶艺原料,粘土;
2.依据自己的创意开始制作;
3.制作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们如何使用陶艺工具;
4.完成时,可以给孩子们指导,让他们熟悉陶艺产品的烧制及保养的知识。
(3)总结活动
1.让孩子们用自己的陶艺作品进行展示;
2.总结本次陶艺DIY的经验,增强孩子们对陶艺的兴趣;
3.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反馈,耐心引导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
(1)体验式教学:孩子们可以动手进行DIY,体会陶艺的乐趣;
(2)主动式教学:给孩子们以实践机会,促进他们自己的发现,逐渐形成孩子们独立创作的习惯;
(3)口头式教学:通过讲述陶艺文化的发展知识。
大学软陶泥塑作品教案模板

课程目标:1. 了解软陶泥塑的基本概念、历史与发展。
2. 掌握软陶泥塑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创作一件具有个人特色的软陶泥塑作品。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美术专业学生教学准备:1. 软陶泥:白色、彩色、黑色等。
2. 工具:雕塑刀、泥塑棒、剪刀、镊子等。
3. 作品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软陶泥塑的历史、特点及艺术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软陶泥塑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二、基本知识讲解1. 软陶泥的性质、特点及制作方法。
2. 软陶泥塑的工具使用方法。
3. 软陶泥塑的成型技巧。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份软陶泥、一套工具。
2. 指导学生进行基本造型练习,如球体、圆柱体等。
3.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创意,进行软陶泥塑作品创作。
四、总结与反馈1.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软陶泥塑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基本造型技巧。
2. 学生自由练习,提高软陶泥塑制作水平。
二、作品创作1.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创意,进行软陶泥塑作品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3.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软陶泥塑的艺术价值。
四、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创作一件具有个人特色的软陶泥塑作品。
2. 下节课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软陶泥塑的基本制作技巧和工具使用方法。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色,创作出更多具有艺术价值的软陶泥塑作品。
趣味软陶DIY教案

趣味软 DIY——软首饰的制作方法教案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用软做手链的两种基本方式,以及拓展学生思路,开阔她们的视野,努力去创新。
2、能力目标:掌握软的性能和特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软首饰的制作学习,培养学生对软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美好生活、热爱手工的情感。
通过为母亲亲手制作时尚的首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母亲,懂得珍惜亲人和朋友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软的基本制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软的创意技巧。
四、课前准备:学生备好软和工具,教师备好教案和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采用知识讲解与技术示、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把握整个课堂。
六、教学设计:复习软的性能和特点↓引入课题↓(一)、软手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方法一和方法二)↓(二)、教师演示具体过程↓(三)、学生课堂练习↓(四)、成果展示↓(五)、优秀作品欣赏↓(六)、拓展与创新↓(七)、情感升华:感恩母亲教学过程复习软泥的性能和特点。
(提问,老师总结,显示到大屏幕上)1、软硬适中,手感很好;2、无毒无味,便于儿童使用;3、颜色鲜艳,种类较多;4、用烤箱加热后会变硬,永久定型,不可逆转;5、制作技巧多样,充满创意。
点明教学目标:使用软泥做两种手链,学习软的基本创意技能。
引入课题:刚才我们回顾了一下软的特点,知道了软是一种可塑性很强、质感细腻的手工工具,我们上几节做了许多小动物,这一节我想教大家做一些很时尚很漂亮的装饰品,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夸的把胳膊举起,又把十指开,亮出今天主要学的装饰品来,引起学生兴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如何做手链”,进入课题)一、软手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大屏幕显示)方法一:梅花形手链的做法方法二、纺锤体形手链的做法二、教师演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演示具体的做法和步骤,要让每个同学都能看到。
幼儿园软陶教案

幼儿园软陶教案教案标题:创意软陶——制作水果模型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水果的外观特征,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软陶(不同颜色)。
2. 水果图片或模型。
3. 制作软陶的工具(如刀子、模具等)。
4. 一些小盘子或托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一些常见的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水果的了解。
- 展示一些水果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果的外观特征。
2. 示范与讲解(10分钟):- 选择一个水果(如苹果),向幼儿展示制作软陶苹果的过程。
- 详细讲解每个步骤,例如:先将软陶揉搓成球状,然后用手指或工具在球上塑造苹果的形状,最后用其他颜色的软陶添加细节,如叶子、茎等。
3. 实践操作(30分钟):- 分发软陶和工具给每个幼儿。
- 让幼儿按照示范的步骤制作软陶水果模型,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选择不同的水果进行制作。
- 教师在一旁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个幼儿的操作正确。
4.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让每个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软陶水果模型,并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的作品。
-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以及他们对水果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5. 结束(5分钟):- 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他们将制作的软陶水果模型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 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幼儿通过制作软陶水果模型学习了水果的外观特征和培养了创造力。
教学延伸:1. 在课后,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品尝制作的水果,并让幼儿用软陶制作其他水果模型。
2. 可以在幼儿园的展示区展示幼儿制作的软陶水果模型,让其他班级的幼儿也能欣赏和学习。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幼儿在制作软陶水果模型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操作技巧。
2. 通过幼儿的展示和分享,评估他们对水果外观特征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创意软陶制作水果模型的方式,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软陶 DIY——软陶首饰的制作方法教案郑州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潘登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用软陶做手链的两种基本方式,以及拓展学生思路,开阔她们的视野,努力去创新。
2、能力目标:掌握软陶的性能和特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软陶首饰的制作学习,培养学生对软陶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美好生活、热爱手工的情感。
通过为母亲亲手制作时尚的首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谢母亲,懂得珍惜亲人和朋友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软陶的基本制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软陶的创意技巧。
四、课前准备:学生备好软陶和工具,教师备好教案和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采用知识讲解与技术示范、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把握整个课堂。
六、教学设计:复习软陶的性能和特点↓引入课题↓(一)、软陶手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方法一和方法二)↓(二)、教师演示具体过程↓(三)、学生课堂练习↓(四)、成果展示↓(五)、优秀作品欣赏↓(六)、拓展与创新↓(七)、情感升华:感恩母亲教学过程复习软陶泥的性能和特点。
(提问,老师总结,显示到大屏幕上)1、软硬适中,手感很好;2、无毒无味,便于儿童使用;3、颜色鲜艳,种类较多;4、用烤箱加热后会变硬,永久定型,不可逆转;5、制作技巧多样,充满创意。
点明教学目标:使用软陶泥做两种手链,学习软陶的基本创意技能。
引入课题:刚才我们回顾了一下软陶的特点,知道了软陶是一种可塑性很强、质感细腻的手工工具,我们上几节做了许多小动物,这一节我想教大家做一些很时尚很漂亮的装饰品,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夸张的把胳膊举起,又把十指张开,亮出今天主要学的装饰品来,引起学生兴趣:“好,我们今天就来学如何做手链”,进入课题)一、软陶手链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大屏幕显示)方法一:梅花形手链的做法方法二、纺锤体形手链的做法二、教师演示: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演示具体的做法和步骤,要让每个同学都能看到。
三、学生课堂练习:具体学习怎么做细节过程。
四、成果展示:讨论各组成果,分析成败原因;奖励优秀小组,激励落后。
五、优秀作品欣赏:欣赏优秀作品,观察细节组成,颜色搭配等问题。
六、拓展与创新:同学们,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时尚的作品,你能不能发挥咱们的想象力,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作品呢?(启发学生从形状、颜色、内容几方面去考虑。
教师下来看学生的作业,跟学生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家庭状况,感情升华。
“我知道,咱们班好多同学离家很远,妈妈总是不怕换乘公交的麻烦,不管刮风下雨,经常给我们送衣服、送被子、送吃的。
你可知道,你就是妈妈最深爱的贴心小棉袄,当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母爱的同时,可曾想过给妈妈一点小小的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虽然大家每天忙于紧张的学习和生活,我希望你们能够抽出一点点时间,真心地对妈妈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你!’回家的时候,就让我们把亲手制作的手工饰品给妈妈戴上,让她们知道,她们深爱的女儿已经长大了!让她们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成果,分享一下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这是每个妈妈最自豪和骄傲的!一个满怀感恩的人,才会微笑着面对困难和挫折!”教师播放音乐:天之大,掀起本节课的高潮。
师生再见!第10课《我喜欢的动物》教案编写:胡玉贤(小学教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自己喜欢动物的特点和泥的可塑性。
过程方法:通过运用泥塑的揉、拍、搓、捏、刮刻、粘贴等基本技法与其他辅助压印肌理来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特征。
培养学生对形体结构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立体造型的表现技能。
情感态度:通过造型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塑造过程中体验泥塑制作的乐趣。
以泥塑的立体表现的方法呈现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增强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特点,并用泥塑的基本技法表现小动物的形象特征。
教学难点:用泥塑造不同动物的基本特征。
3、学习材料:师:各种泥塑的小动物、动物图片及优秀作业。
生:陶艺泥、泥塑刀,垫板等。
4、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演示、交流5、组织形式:小组活动6、教学设计7.板书设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欣赏软陶作品,感受软陶的艺术魅力。
让学生知道陶文化是我国一项悠远的民间艺术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4.创新目标:在认知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大胆的、高效的、创造性地完成作品。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软陶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基本制作方法的掌握。
巧妙设计,大胆的、高效的、创造性地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对软陶作品的赏析以及对软陶创意技巧的掌握。
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衔接。
四说教法(教学资源的使用)采用知识讲解和技术示范、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动态,把握整个课堂。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最佳的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当今的教学理念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唯一的主角,新的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加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学习的方法以及发现自己的艺术表现方法的比重。
因此,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认知现状,本课以营造良好融洽的师生互动氛围为主线,主要根据学科的整合采取“启发式——引导法”,加深学生学生的认识。
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游戏、竞赛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手、动脑的积极思维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热情。
根据高年级学生竞争意识强,愿意个性张扬,喜欢挑战这一特点,我采用问题法教学,所谓问题法——我的理解是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自主掌握知识,发展想象力的方法。
五说学法:学生采取先欣赏,后激趣;先观察,后练习,再展示的学习方法。
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性观认为:在优化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中人会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
因此我采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导,在为学生创设尊重,情性,理解的人文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鼓励学生联系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主动交流。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
使学生在思维真正获得解放的状态下自然会展开想象进入艺术创作的境界,感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新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上册,课题为《软陶小工艺》。
本课是要求学生用软陶工具、软陶原材料,自由或分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软陶罐。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力图体现“立足基础”、“体现创新”的教学原则。
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
使每个环节都蕴涵着多重目标,在意义构建的同时,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
解决措施是:①运用观察、发现、启发等教学方法,来更好地演示操作;②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来自己突破难点。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直观教具最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开始,我运用音乐《动画城》,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然后,创设轻松的环境,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知道哪些卡通形象,他们哪些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这种情景式交流的导入,学生十分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随即出示几幅力作,强化学生的创作欲望。
随后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主要目标就是学习做简单的陶罐,但要进行操作还得先了解有关理论知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第二环节:观察体验,探究学法。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因此,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操作。
获得知识就意味着发现,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制作陶罐的知识与技能。
因此,本节课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操作练习,以掌握制作的基本过程。
过程操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将整个操作过程分成压---搓----团----捏四个阶段,要求小组学生课上自由或合作完成整个过程,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创造加工。
每个阶段的操作要领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并配合图片说明,针对中间三步难度较高的操作,我采用讨论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能。
在组织形式上,我将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操作时每个小组围坐,组内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纠错,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薄弱学生,达到共同提高。
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个环节:评价——重视知识的导入和发展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中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制,在内容上既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良好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和创造性思维的显现。
在评价主体上既有老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相结合,由于许多养护操作在家里进行,因此以后还要请家长参与进来评价。
评价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第四个环节:拓展迁移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怎么做,关键是要利用这种技能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
在完成以上任务后,要求学生用课余时间,能够利用本节课所学制作原理和方法,多加练习,完成上课时所欣赏的作品中的一种,在元旦进行巧手制作作品展。
学生通过操作,求知欲得到了满足,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心理上充满了成功感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教师适时对他们做指导和激励,双边活动十分活跃并交相辉映。
在课尾阶段,教师展示表扬了学生的劳动成果,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再去探索实践。
这使学生的激情又一次进发达到高潮。
学生的劳动情趣延伸到课余校外,呈现余音缭绕的生动景象。
经过多次学法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碰到陌生的事物总能先作认真观察剖析努力搞清其内部够造真相。
当教师要求学生复制某个作品时,学生就会说“试试看”,而不再说“没做过”“不会做”而不思钻研进取。
板书设计:软陶小工艺塑性-雕花-阴干作业布置:和你的好朋友或者父母合作完成一件新的作品,题目自拟,主题自定,经过烤制后会变得很坚硬,能成为永久的艺术品。
(2)赏析作品,谈感受。
欣赏软陶作品,让学生感受软陶艺术的无穷魅力。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都是软陶作品,你们仔细欣赏一下,看看用软陶能做什么?3、课堂练习:基本功训练:(1)搓条练习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些时间自己动手玩一玩,拿块土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