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饲养管理》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温过高或过低导致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紊乱,产仔率下降,泌 乳量减少。
温度的变化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
温度变化还影响动物健康与抗感染能力。
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可激发实验动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神经内 分泌系统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长期处于温度过高或过低的 环境中,动物脏器可发生实质性改变。
6
实验动物在不同温度下对化学物质的毒性反应随之改变。
2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实验动物的环境是指围绕该动物的所有外界条件。主要包 括自然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有: ①物理因素,指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噪声、粉尘、光照
周期和照度、垫料、笼器具等; ②化学因素,指空气、饮水、饲料、氨浓度、消毒药品、杀
虫剂、有毒物质等; ③生物因素,指同种生物因素(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
光照过强会导致雌性动物窝性差,甚至出现哺乳不良和食仔 现象。照明对实验动物的生理功能、生殖和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光线波长可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蓝光比红光更能促进大鼠 的性成熟。
光照时间或明暗交替时间对动物的机体有多种调节功能,对 其生理活动调节尤为重要。
开放系统饲养条件下,以自然采光为主,其周期、波长及强 度基本能满足实验动物对光照的要求。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 展,亚屏障、屏障和隔离系统设施的广泛应用,通过人工调控 照明,使照度和周期符合标准。
总之,重视实验动物环境,改善环境条件,并对环 境设施实施严格的监控,才能保证实验动物监控和质量标 准化。
4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5
1.温度 实验动物大多属哺乳动物中的恒温动物,最适温度为18~ 29℃。外界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它们具有能保护体温 相对稳定的能力。不同动物适应的环境温度不同,如:雏鸡的 最适环境温度是35℃,马的最适环境温度是10~15℃,而啮齿 类动物的最适环境温度是18~29℃。如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 温度过多,动物都将不能适应而产生不良反应。
斗、饲养密度等)和异种生物因素(微生物、病毒、寄 生虫、其他动物品种等)。 人为因素有房屋、设施、饲养、调教、管理、实验处理等。
3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的性状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在实验 动物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尽量排除环境因素 所造成的影响。
只有严格监控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才能有实验动物 科学的发展。 ①严格监控实验动物环境可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质量; ②环境控制可保障实验研究获得正确的结果; ③标准的环境能为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工作人员提供合适 的条件。
•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 •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 第三节 实验动物笼器具 •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及垫料 • 第五节 实验动物环境和饲料质量的监测
1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
如:在环境气温12~32℃条件下,用雌性Wistar大鼠腹腔注 射戊巴比妥钠95mg/kg后,发现18~30℃时大鼠的死亡率较低; 低于18℃或高于30℃时,其死亡率都明显升高。
不同温度下戊巴比妥钠导致大鼠死亡率的比较
环境温度(℃) 给药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12
20
20
14
20
20
16
20
饲养室内的通风程度,一般以单位时间的换气次数(及旧 空气被新空气置换的次数)为标志。室内换气次数实际上决定 于风量、风速、送风口和排风口截面积、室内容积等因素。一 般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的换气次数为10~20次/h。
11
4.光照
12
光照包括照度、光线波长,以及光照时间或明暗交替时间三个 因素,都对实验动物有影响。强光、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对 实验动物不利;明暗周期不规律对动物的损害更为严重。
9
3.气流
10
气流主要影响皮肤的体表蒸发和对流散热。大多数实验动物 体型较小,体重与体表面积的比值较大,对气流非常敏感。实 验动物饲养间的气流值一般为0. 13~0.18m/s。当室内气温较高 时,气流有利于对流散热;当室温较低时,气流增加动物的散 热量,加剧寒冷的影响。因此,气流过小或过大都影响动物的 健康,甚至引发疾病,导致死亡。饲养室内气流的分布很难保 持均匀和恒定,笼盒内的通风性能差异较大,笼内气流与饲养 室环境气流分布悬殊更大。饲养室送风口和出风口气流较大, 往往超过1m/s,甚至2m/s,因此应考虑饲养室笼架的布置,应 避免在风口处饲养动物,以减少这一因素对动物造成的不良影 响。
8
动物体温调节同时受到湿度、环境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共同 影响。当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时,动物主要通过蒸发方式散 热。高温、高湿下,蒸发散热受到抑制,容易引起代谢紊乱 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因此明显增加。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饲料、垫料易霉变,空气氨浓 度也与湿度增高有关,引起某些传染病发生,对动物的健康 不利。湿度过低,易致尘土飞扬,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影 响动物健康。当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20%时,大鼠体表 的水分蒸发很快,尾巴失水过多,可导致尾血管收缩而导致 坏尾病,表现为尾根部坏死、溃烂;湿度为40%时此病发生 率为25~30%,湿度大于60%时则不发生此病。
20
18
20
10
20
20
10
22
20
10
24
20
10
26
20
7
28
20
Leabharlann Baidu
6
30
20
11
32
20
16
死亡率(%)
100 100 100 50 50 50 50 35 30 55 80 7
2.湿度
大气中的水分含量称之为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水 量(g/m3)称为绝对湿度;而在特定温度情况下,空气中的 实际含水量与该温度的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值,则称为相对 湿度。实验动物饲养室常用相对湿度作为控制指标。
照度控制在离地1m处为150~300lx(勒克斯)较适宜,既适 应动物需要,又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作。
13
5.噪声
14
对人和动物的心理、生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声音称为噪声。 影响实验动物的噪声主要来自外环境,如空调设备、层流 柜等发出的噪声。噪声来源还有人的活动,实验动物采食、走 动和鸣吠等。噪声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比较复杂,这主要与噪声 的性质,动物的种类、体重、习性、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 状态有关。实验动物的听觉音域比人宽,如小鼠可听到人类听 不见的超声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噪声影响实验动物的繁育,如造成大鼠、小鼠生育力减退, 妊娠障碍和流产,甚至出现食仔现象。 噪声会引起动物生理异常。如DAB小鼠,噪声刺激5min, 其心跳、呼吸和血压都有明显升高。长时间的噪声可造成动物 中枢神经和听觉器官损害。
温度的变化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
温度变化还影响动物健康与抗感染能力。
过高或过低的气温可激发实验动物产生应激反应,通过神经内 分泌系统引起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长期处于温度过高或过低的 环境中,动物脏器可发生实质性改变。
6
实验动物在不同温度下对化学物质的毒性反应随之改变。
2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实验动物的环境是指围绕该动物的所有外界条件。主要包 括自然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自然因素有: ①物理因素,指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噪声、粉尘、光照
周期和照度、垫料、笼器具等; ②化学因素,指空气、饮水、饲料、氨浓度、消毒药品、杀
虫剂、有毒物质等; ③生物因素,指同种生物因素(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
光照过强会导致雌性动物窝性差,甚至出现哺乳不良和食仔 现象。照明对实验动物的生理功能、生殖和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光线波长可影响动物的生殖功能,蓝光比红光更能促进大鼠 的性成熟。
光照时间或明暗交替时间对动物的机体有多种调节功能,对 其生理活动调节尤为重要。
开放系统饲养条件下,以自然采光为主,其周期、波长及强 度基本能满足实验动物对光照的要求。随着实验动物科学的发 展,亚屏障、屏障和隔离系统设施的广泛应用,通过人工调控 照明,使照度和周期符合标准。
总之,重视实验动物环境,改善环境条件,并对环 境设施实施严格的监控,才能保证实验动物监控和质量标 准化。
4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5
1.温度 实验动物大多属哺乳动物中的恒温动物,最适温度为18~ 29℃。外界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它们具有能保护体温 相对稳定的能力。不同动物适应的环境温度不同,如:雏鸡的 最适环境温度是35℃,马的最适环境温度是10~15℃,而啮齿 类动物的最适环境温度是18~29℃。如环境温度偏离动物最适 温度过多,动物都将不能适应而产生不良反应。
斗、饲养密度等)和异种生物因素(微生物、病毒、寄 生虫、其他动物品种等)。 人为因素有房屋、设施、饲养、调教、管理、实验处理等。
3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的性状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在实验 动物的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应尽量排除环境因素 所造成的影响。
只有严格监控实验动物的环境设施,才能有实验动物 科学的发展。 ①严格监控实验动物环境可保证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质量; ②环境控制可保障实验研究获得正确的结果; ③标准的环境能为实验动物及动物实验工作人员提供合适 的条件。
•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 • 第二节 实验动物设施 • 第三节 实验动物笼器具 •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及垫料 • 第五节 实验动物环境和饲料质量的监测
1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环境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概念 二、控制实验动物环境的重要性 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四、我国实验动物环境标准
如:在环境气温12~32℃条件下,用雌性Wistar大鼠腹腔注 射戊巴比妥钠95mg/kg后,发现18~30℃时大鼠的死亡率较低; 低于18℃或高于30℃时,其死亡率都明显升高。
不同温度下戊巴比妥钠导致大鼠死亡率的比较
环境温度(℃) 给药动物数(只) 死亡动物数(只)
12
20
20
14
20
20
16
20
饲养室内的通风程度,一般以单位时间的换气次数(及旧 空气被新空气置换的次数)为标志。室内换气次数实际上决定 于风量、风速、送风口和排风口截面积、室内容积等因素。一 般饲养室和动物实验室的换气次数为10~20次/h。
11
4.光照
12
光照包括照度、光线波长,以及光照时间或明暗交替时间三个 因素,都对实验动物有影响。强光、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都对 实验动物不利;明暗周期不规律对动物的损害更为严重。
9
3.气流
10
气流主要影响皮肤的体表蒸发和对流散热。大多数实验动物 体型较小,体重与体表面积的比值较大,对气流非常敏感。实 验动物饲养间的气流值一般为0. 13~0.18m/s。当室内气温较高 时,气流有利于对流散热;当室温较低时,气流增加动物的散 热量,加剧寒冷的影响。因此,气流过小或过大都影响动物的 健康,甚至引发疾病,导致死亡。饲养室内气流的分布很难保 持均匀和恒定,笼盒内的通风性能差异较大,笼内气流与饲养 室环境气流分布悬殊更大。饲养室送风口和出风口气流较大, 往往超过1m/s,甚至2m/s,因此应考虑饲养室笼架的布置,应 避免在风口处饲养动物,以减少这一因素对动物造成的不良影 响。
8
动物体温调节同时受到湿度、环境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共同 影响。当体温与环境温度接近时,动物主要通过蒸发方式散 热。高温、高湿下,蒸发散热受到抑制,容易引起代谢紊乱 及机体抵抗力下降,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因此明显增加。 湿度过高,微生物易于繁殖;饲料、垫料易霉变,空气氨浓 度也与湿度增高有关,引起某些传染病发生,对动物的健康 不利。湿度过低,易致尘土飞扬,引起动物呼吸道疾病,影 响动物健康。当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20%时,大鼠体表 的水分蒸发很快,尾巴失水过多,可导致尾血管收缩而导致 坏尾病,表现为尾根部坏死、溃烂;湿度为40%时此病发生 率为25~30%,湿度大于60%时则不发生此病。
20
18
20
10
20
20
10
22
20
10
24
20
10
26
20
7
28
20
Leabharlann Baidu
6
30
20
11
32
20
16
死亡率(%)
100 100 100 50 50 50 50 35 30 55 80 7
2.湿度
大气中的水分含量称之为湿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实际含水 量(g/m3)称为绝对湿度;而在特定温度情况下,空气中的 实际含水量与该温度的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值,则称为相对 湿度。实验动物饲养室常用相对湿度作为控制指标。
照度控制在离地1m处为150~300lx(勒克斯)较适宜,既适 应动物需要,又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和操作。
13
5.噪声
14
对人和动物的心理、生理造成不利影响的声音称为噪声。 影响实验动物的噪声主要来自外环境,如空调设备、层流 柜等发出的噪声。噪声来源还有人的活动,实验动物采食、走 动和鸣吠等。噪声对人和动物的影响比较复杂,这主要与噪声 的性质,动物的种类、体重、习性、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 状态有关。实验动物的听觉音域比人宽,如小鼠可听到人类听 不见的超声波,严重时可引起死亡。 噪声影响实验动物的繁育,如造成大鼠、小鼠生育力减退, 妊娠障碍和流产,甚至出现食仔现象。 噪声会引起动物生理异常。如DAB小鼠,噪声刺激5min, 其心跳、呼吸和血压都有明显升高。长时间的噪声可造成动物 中枢神经和听觉器官损害。